2011年自考美学密押试卷

合集下载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美术教育学自考试题7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美术教育学自考试题7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美术教育学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严格地说,美术教育思想包括美术教育指导思想、____和美术教育理论。

( )A.美术教育方法B.美术教育哲学C.美术教育观念D.美术教育意识2.美术教学的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的目的而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是遵循美术教育自身的规律而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因此具有( )A.灵活性B.科学性C.多样性D.综合性3.美术教学的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的目的而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教师在一堂美术课的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经常采用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因此这种美术教学法具有( )A.灵活性B.科学性C.多样性D.综合性4.美术教学过程中,常常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谈话、讨论和讲评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应属于( )A.直接感知教学法B.语言传递教学法C.技能训练教学法D.典范示例教学法5.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实践和( )A.教学教案B.教学控制C.教学评价D.教学效果6.在课程体系的评价方面,70年代中期由欧文斯等人提出____,这一模式充分反映了各类人员的多重价值观,主要依靠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评价。

( )A.反对者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CES模式D.CIPP模式7.教学环节的评价中,看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教案的准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属于( )A.评价上课B.评价备课C.评价作业D.评价辅导8.对教师的评价活动是日常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我们从教师的认知发展、职责履行和____三个方面来考虑。

( )A.教师活动B.教师态度C.教师道德D.教师能力9.评价学生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般我们从____、情感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着手评价学生。

037全国自考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037全国自考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D )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 D.意象世界中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的是( D )A.歌德 B .席勒 C.康德D.黑格尔3.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 C )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C.现实的模仿 D.理念的模仿4.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 B )A.王维 B .严羽 C.刘勰D.司空图5.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C )A.诗歌批评 B .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6.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D )A.庄周《庄子》 B .孔子《论语》C.刘勰《文心雕龙》 D.徐幹《中论·艺纪》7.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B) 1-17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8.美学应当划归于( C ) 1-13A.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9.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 C ) 1-2A.苏格拉底 B .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0.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A )2-77A.澄明之境 B .道德至境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1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B )2-100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 B .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12.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C ) 2-94A.人的精神追求 B .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13.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B ) 2-76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 B .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14.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 D ) 3-145A.丑陋不堪 B .纤细精致C.荒诞不经D.粗犷宏大15.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 B ) 3-120A.形式分类形态 B .逻辑分类形态C.内容分类形态D.抽象存在形态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D )4-208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 D ) 4-229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 B .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 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18.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B ) 5-278A.形式说 B.表现说 C.娱乐说D.符号说19.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 A ) 5-285A.英伽登 B.盖格尔 C.汉斯立克D.克罗齐20.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 D ) 5-291A.审美理想 B .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

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04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______是基础。

( )A.趣味教育B.感性教育C.人格教育D.审美教育2.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A.蔡元培B.梁启超C.胡适D.鲁迅3.谁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一所“美育的学校”?( )A.柏拉图B.席勒C.黑格尔D.康德4.被视为最美的立体图形是( )A.球形B.梯形C.正方体D.圆柱体5.______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中达到心灵的超脱和解放的精神状态。

( )A.审美的自由B.审美的集中C.审美的思考D.审美的愉悦6.人的精神境界可以概括为不同方面,在艺术境界方面,人追求( )A.真B.善C.美D.达7.“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______对诗词审美特征的概括。

( )A.韩愈B.柳宗元C.司空图D.杜牧8.人的总体心理结构主要由______构成。

( )A.智力结构、认知结构、意志结构B.智力结构、意志结构、道德结构C.智力结构、情感结构、审美结构D.智力结构、审美结构、意志结构9.现实美可以分为( )A.社会美与科技美B.形式美与科技美C.社会美与艺术美D.自然美与社会美10.技术美的出发点是( )A.自然B.历史C.工具D.人11.视觉艺术中,书法、建筑和园林艺术较为偏重于( )A.再现B.表现C.模仿D.拟人12.______指出:“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A.康德B.苏格拉底C.罗丹D.泰戈尔13.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迫切任务,______担当着这一重任。

( )A.景观美育B.学校美育C.生态美育D.家庭美育14.对胎儿进行美育的主要方式是( )A.朗读B.看电影C.听音乐D.写毛笔字15.在幼儿的游戏中,______是介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的。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自然C. 社会D. 人类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关系是()。

A. 形式美决定内容美B. 内容美决定形式美C. 形式美与内容美相互独立D. 形式美与内容美相互依存答案:D4.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经验分析B. 逻辑推理C. 实证研究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A. 《睡莲》B. 《星夜》C. 《日出印象》D. 《蒙娜丽莎》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艺术哲学B. 审美心理学C. 艺术史D. 社会美学答案:C7. 康德在其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将美分为()。

A. 自然美和艺术美B. 形式美和内容美C. 感性美和理性美D. 绝对美和相对美答案:A8.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指的是()。

A. 对美的事物的感知B. 对美的事物的认识C. 对美的事物的情感反应D. 对美的事物的理性分析答案:C9.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表现主义流派?()B. 梵高C. 蒙克D. 达利答案:A10. 美学研究中,对艺术作品的分析通常包括()。

A. 形式分析B. 内容分析C. 社会背景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实用主义C. 表现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3. 美学研究中,审美价值的判断通常基于()。

A. 个人偏好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历史时期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体验?()A. 教育水平B. 个人经历C. 社会地位D. 情绪状态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案例分析C. 理论推导D. 实证调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0037 (总题数:20,分数:20.00)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分数:1.00)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解析:[解析] 中国的儒、道、禅在美育思想上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化育”的方式。

可见,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如春风化雨般的逐渐沁入人的心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变,但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

孔子曾用风作比喻,说:“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风并不着意表现什么,却能让万物感受得到,春风一吹,百草偃伏,百花盛开,美育正是以这种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

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分数:1.00)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解析:[解析] 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解析: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分数:1.00)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解析: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分数:1.00)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解析:[解析]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分数:1.00)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解析:[解析]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

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

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A.观、品、悟B.品、悟、观C.读、解、达D.感、品、悟2.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A.意象的触发B.意象的发展C.意象的鲜明D.意象的形成3.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A.反映B.模仿C.认识D.感动4.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A.物质材料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5.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A.意象B.材料C.流通D.形式6.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古希腊人把“艺术”理解为各种工匠的技术或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A.物质产品B.精神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8.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9.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A.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B.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C.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D.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10.柏拉图的“美本身”、普罗提诺的“理型”说、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说,实质上都体现着一种基本的观念,这就是()A.美即自然B.美即感性C.美即有用D.美即完满11.康德自称他在哲学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从美学上说,这个“革命”主要是指他把美学研究()A.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B.从主观世界转移到客观世界C.从重内容转移到重形式D.从重形式转移到重内容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A.拥有自由意志的人B.自我实现的人C.审美的人D.集体的人13.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A.相对主义观念B.形而上学观念C.怀疑论的观念D.开放性的观念14.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础是()A.艺术活动B.客观存在着的美C.审美意识D.审美理想15.“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A.感性学B.现象学C.审美学D.解释学16.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在探讨美学基本问题时,其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A.美的规律B.艺术C.美感经验D.审美关系17.在孔雀等鸟类中,雄鸟往往会在雌鸟面前展示其美丽的羽毛,这是因为()A.它们已具备了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能力B.它们具有与人相同的情感要求C.它们已懂得欣赏美D.它们具有性选择的本能需要18.人们看电影时,看到滑稽的场面忍俊不禁,看到悲伤的场面痛哭流涕。

全国年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国年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2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 )A.劳鲍特里B.布瓦洛C.爱迪生D.博克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B)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 )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 )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艺术学方法D.人类学方法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 )A.先验主体论B.理念论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A.审美对象B.审美形态C.审美经验D.审美活动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 )A.苏珊·朗格B.英伽登C.杜夫海纳D.阿恩海姆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 )A.旧石器时代晚期B.旧石器时代中期C.新石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早期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 )A.诗性与雕塑性的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C.诗性与音乐性的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 )A.悲剧B.喜剧C.荒诞D.崇高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A.柏拉图B.朗吉弩斯C.康德D.博克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 )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士多德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哈奇生B.乔治·桑塔亚那C.夏夫玆博里D.狄尔泰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 )A.味觉和嗅觉B.听觉和触觉C.视觉和味觉D.视觉和听觉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A.审美知觉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 )A.现代主义文艺B.现实主义文艺C.浪漫主义文艺D.后现代主义文艺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A )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 )A.意象和知觉B.理智和情感C.体验和感受D.意向和想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ABCD )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E.差异性22.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初级形式的是(BCD )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3.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BCE )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封闭性E.开放性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AB )A.兴趣B.品位C.能力D.个性E.共性25.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是(ABC )A.达尔文B.弗洛伊德C.博克D.席勒E.弗雷泽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29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26.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指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阳台、只有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全国自考《美学》简答题押题题库(附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简答题押题题库(附答案)

《美学》简答题押题题库(附答案)简述审美境界的主要特点.答:审美境界是指在生活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情趣.它具体表达为情和景、心与境、主体和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我们中国美学所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种情境的有机统一表现在接受效果上乂是有限与无限的超越,从而到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审美经验有哪些特点?答: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它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点:(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审美经验中当然也包含理性认识的因素,但它不是主要的,这些理性的、认识的因素不是与感性并列的,而是被感性整合着、渗透于感性经验中,不露痕迹.(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经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3)审美经验有其自己的结构和动态展开的过程.简述判断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因素.答:判断一种审美趣味是否健康关犍是要把握两个因素.(1)我们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个人的审美趣味无论具有多大的分歧,它总是要在审美对象当中进行选择,它所做出的评价也必须符合对象的审美价值.(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局部,必须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因此,好的审美趣味必须不会完全局限F对象的具体特征,而是积极地把对象与主体的审美理想联系起来,由此做出的选择和评价才是真正具有普遍性的.简述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答:⑴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是审美活动的特征之一,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就是bl的本身.(2)所谓他律性,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它与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并受其影响,因此,审美活动具有他律性.所以说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简述席勒的游戏说理论的意义与缺乏.答:意义:(1)他试图从人的生命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提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这种思路及其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肯定的.(2)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物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缺乏:把游戏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确实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同时,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可以看成是同义词,这样,说审美产生于游戏,无异于说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简述悲剧的主要特征.答: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认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2)悲剧的审美冲突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和对立状态.简述柏拉图的美育观.答:①在西方,柏拉图是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哲学家.②柏拉图认为必须从幼年起就对人施行严格的教育,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美育.他认为用故事形成儿童的心灵,比用手形成他们的身体还要费更多的心血,因此,必须用高尚的文艺作品陶冶青少年的心灵.③柏拉图非常重视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简述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答:①审美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开展需要,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开展和文明的进化.②审美实践以人生实践为源泉,审美的创造与欣赏都离不开人生实践.简述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答:①指艺术品中的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②是艺术品直接性的物质存在.③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简述意象的结构.答:①作为一种心理存在的审美表象系统.②“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意”借“象”而成形.③“象” 由想象创造出来,能表达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简述审美情趣的标准.答:(1)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你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情趣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响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局部,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简述悲剧的特征.答:(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认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2)悲剧的审美冲突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简述艺术品的鉴赏过程.答:艺术品的鉴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①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②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开展想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③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简述蔡元培的美育观.答:①蔡元培是率先把“美育” 一词引入中国的美学家,也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者.②他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③ 他十分推崇美育的价值,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 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他把没有看成是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简述自由是美学与实践存在论之间的中介.答:①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②自由也是从人的实践- --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③人生在世一旦到达自由状态,审美情景就会应运而生.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原始发生的重要意义.答:①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志等主体的精神能力.②巫术活动独特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③巫术活动的操演过程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发生.简述梁启超的美育观.答:①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倡导美育的先驱之一,他的美育思想因他本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影响力而颇受时人重视.②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育的• 种方法;拿趣味当目的,才是真正的教育.③他认为,美育是通过情感去感化别人的.他把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种力,强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他趣味教育观的补充.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答:(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2)艺术在开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简述独特的艺术意象与客观对象的原型的区别.答:①客观对■象的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②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③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规律发生转变.④表象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丑这一审美形态的研究贡献.答:1853年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出版,不仅是第一步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而且也标志着丑从此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其主要贡献有:(1)把丑明确与美对立且并列起来,指出“丑不在美的范围以内”,但其与美一样同属美学理论的范围.(2)丑不仅是作为提高美的衬托物而被接纳到艺术中来.(3)提出艺术创作中虽不可美化丑,然而在表现丑时,必须使之服从于美的一般法那么.(4)顾及了艺术表现丑的效果,即有可能削弱、消除丑的令人不快之感.简述决定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因素.答:审美经验之所以具有非功利性,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①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亳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可防止地会损害或者减弱人们的审美愉悦.简述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答:①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②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③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简述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①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审美经验中理性的活动规律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而不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烦死判断力”.在反思判断中主体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必须直接从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去发现其普遍性,因而主体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 这样,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理解因为必然表现为既超乎感性又始终不脱离感性,而是积淀在感性之中,与想象和情感水乳交融,无法分解.②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这与审美对■象自身的特性和理解活动自身的特点相关,审美对象中包含的理性因素是以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所以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理解,这种直观活动更加具体,但也更加模糊和含蓄,能把握到的意义也显得不够确定.审美理解运用的是反思判断力,这就决定了在审美经验中主体自身要更深地参与进来,因此,审美主体所获得的是对于对象带有个体色彩的审美体验,理解也就带有多义性的特点.简述意象和和意境的关系.①二者的联系: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它要求的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意境和意象是相通的,两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②二者的区别:首先,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那么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所谓“境生于象外”,就是说意象是“意”紧紧依托着“象”,虽包含着超越性,但只有当“意”突破了“象”的束缚,向哲理性、终极性升华时才逼近了“意境” .再次, 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那么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 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为什么说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答:①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同时,艺术意象的营构主要也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②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因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表达在意象体系中,离开了意象,这种因素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组成局部,艺术的多元功能正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答:①艺术接受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②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重建的,因为艺术家心中的意象不能直接为接受者感知,艺术作品本身也并非直接的艺术意象,只是艺术意象的符号化和物态化③接受者意象的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接受者在解读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美育与德育的区别是什么?答:①德育是以锤炼人的道德品质、培养人的求善意志为指归;而美育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境界;②美育是建立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而德育带有强制性;③美育是由内而外,从人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而德育是从外在形态,对人们进行道德规范,通过理智的约束,是一种制止的方法.简述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答:①境界是心灵的一种存在状态,人们在心灵上有不同样式的生存状态,在社会实践中生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②审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中比拟高层次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自由的人生境界.通过审美,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重组和塑造,他将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因此,审美根本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审美教育使人生境界提升到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而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正是这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答:审美价值具有一般的价值活动的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在这种价值关系在,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那么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既是客体肉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开展而开展.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FI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答:审美经验从感觉开始,也以感觉告终,但是作为结果的审美感觉与前者对象不同,前者把握的只是对象的外观;而后者所把握的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义;另外,它们的区别还在于后者还使得主体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度,到达了一种体验的深度.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答:艺术的存在方式就是艺术的存在论.(1)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艺术的本质表达于意象世界,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2)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是•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结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 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而获得生命.由此可见,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中,存在于这两个主体的审美经验中.(3)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一艺术品一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为中介,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开放性.在现实中,自我封闭的艺术品是不存在的,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品只有在向艺术家与接受者两头开放时才能成为现实的艺术品.即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一艺术品一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意象是如何生成的?答: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分为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两个阶段.(D意象的孕育是这一过程的开端.它来自于主体对对象世界的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的激荡,同时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即排除功利杂念,使口常自我暂时退隐,能在审美状态下以虚空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2)意象孕育成熟后,就进入意象的生产阶段.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使意象进一步完善并获得形式符号和物质实体,使艺术品最终得以产生.首先,把酝酿中的意象明晰化,感觉整体化;其次,使意象获得外在形式符号;再次,使之获得物态化和物化的实在形式;最后,从艺术意象的孕育到艺术品的物态化和物化,需要通过种种技巧与操作来完成,这就属于生产范围.简述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答: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内涵的三种主要观点,即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而实际上美育与其有明显的区别:①首先,人格教育主要还是一种道德教育,它与美育相关,但不能等同•把美育看成是人格教育也只是指出了美育的间接效应和终极指向,而未能揭示出美育独有的价值内涵;②其次,把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也只是把握J'美育的中介形式及其直接效应,却未能揭示出美育独有的价值目标;③再次,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虽然都离不开艺术,但它们的目的和方法却不同.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是揭示了美育的主要形式,但它看不到除艺术外,还有很多自然审美现象和社会审美现象可以充当审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艺术教育要培养艺术人才,而美感教育那么是要到达全面培养人的目的.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什么?答:①从心境上看,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和有限性,到达相对自由的状态.②从接受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到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其中,有限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简述劳动说的意义和缺憾.答: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比拟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普列汉诺夫, 他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的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劳动先于艺术,并且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的一定开展水平相•致.劳动说在••定程度上揭示出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决定性作用.缺乏之处在于,它只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不能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也忽视了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所需要的一些中间环节.简述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答:(1)生产性,审美形态并非生而有之、一成不变的.其一是指真猛形态的历史生成,其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2)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3)兼容性,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4)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就结局而言,中西古代悲剧大相异趣,但就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而言,那么中西又有相通之处.简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原理.答:他认为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但当这种图式无法同化外界事物时,认知机制就设法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图式.简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答:中国古代美育思想:(1)上古时期的美育思想是以乐感化.孔子把乐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通过乐化到达天人和谐.(2)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消融渣滓”的过程,以此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提升人格,完善人生.(3)李渔指出戏曲的情节、文词都应有意于道德教化,三美具擅.中国现代美育思想:(1)蔡元培率先引入“美育”一词, 他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倡导以“美育代宗教(2)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3)王国维那么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简述审美对象的特征.答:审美对象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所谓非实体性,指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性实体,而且不是精神性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关照与体验之中;开放性,是指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任何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另一方面真正的审美对象又决非仅仅表现为一种有限的单纯的物.任何物质,如果它们缺乏内涵,了无余韵,不能使人从中看到更多、更深、更远的东西,他们也就很难转化为真正有价值的审美对象.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答:(1)黑格尔认为崇高一般是一种表达无限的企图,而在现象领域里乂找不到一个恰好能表达无限的对象.(2)崇高应当存在于艺术之中,具体来说就是存在于他所说的“象征艺术” Z 中.他认为崇高是内容大于形式,形式只是内容的象征.(3)他把崇高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到的意义与有别于意义的具体显现之间的分裂,一是这两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显露出来的互不适应.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答:①审美经验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是审美对象在具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被构建并得到的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②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术活动本身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因此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接受和欣赏,审美经验能帮助人们净化自身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从而对他们的人生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艺术品包括哪些层次结构?它们的功能和关系如何?答:艺术品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舞台、铅字、银幕、交卷、录像带等.它是艺术品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审美意象的创造与传达.(2)形式符号层,指艺术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他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它有时独立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指示、负载艺术意象的功能.(3)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它潜在于形式符号层中,在鉴赏中生成审美对象,是艺术品审美价值的集中表达.(4)意境超验层,印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品的终极和归宿.它是以意象世界层为中介的,没有意象的导引,意境根本无从谈起.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单个层次都亳无意义.艺术敏感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答: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

2011年07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07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A.劳鲍特里B.布瓦洛C.爱迪生D.博克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 B)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艺术学方法D.人类学方法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A.先验主体论B.理念论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A.审美对象B.审美形态C.审美经验D.审美活动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A.苏珊·朗格B.英伽登C.杜夫海纳D.阿恩海姆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A.旧石器时代晚期B.旧石器时代中期C.新石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早期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A.诗性与雕塑性的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C.诗性与音乐性的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A.悲剧B.喜剧C.荒诞D.崇高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A.柏拉图B.朗吉弩斯C.康德D.博克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士多德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A.哈奇生B.乔治·桑塔亚那C.夏夫玆博里D.狄尔泰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A.味觉和嗅觉B.听觉和触觉C.视觉和味觉D.视觉和听觉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A.审美知觉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A.现代主义文艺B.现实主义文艺C.浪漫主义文艺D.后现代主义文艺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C)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A.意象和知觉B.理智和情感C.体验和感受D.意向和想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 ABCD)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E.差异性22.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初级形式的是( BCD)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3.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 BCE )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封闭性E.开放性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 AB)A.兴趣B.品位C.能力D.个性E.共性25.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是( ABC)A.达尔文B.弗洛伊德C.博克D.席勒E.弗雷泽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29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26.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2011年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A. 喻象B. 抽象C. 兴象D. 仿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意象类型中抽象的理解,该类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表达上所具有的纯粹的形式符号性。

答案为B。

2. 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是()A. 审美知识的学习B. 审美经验的积累C. 审美态度的确立D. 审美心理的准备答案:C解析:感知活动是一切经验活动的出发点,其最大特点是它是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

答案为C。

3. 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从而把审美与认识活动区别开来的经验主义美学家是()A. 哈奇生B. 休谟C. 夏夫兹博里D. 荷加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验主义美学家的观点。

答案为B。

4. 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物质实在层B. 形式符号层C. 意象世界层D. 意境超验层答案:A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实在层本身亦有助于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古人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答案为A。

5. 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是()A. 寓教于乐B. 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 艺术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D. 以美育代宗教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将其与艺术的审美功能结合起来。

答案为C。

6. 下列选项中属于艺术品外围功能的是()B. 社会干预功能C. 商业广告功能D. 文化交流功能答案:C解析:在现今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往往兼具审美与商品两重价值,艺术的商业广告功能就成为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

答案为C。

7.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A. 人物形象B. 自然形象C. 感性形象D. 理性形象答案:C解析:(P362)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

全国自考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 D )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D.意象世界中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的是( D )A.歌德 B.席勒C.康德D.黑格尔3.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 C )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C.现实的模仿D.理念的模仿4.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 B )A.王维 B.严羽C.刘勰D.司空图5.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 C )A.诗歌批评 B.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6.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D )A.庄周《庄子》 B.孔子《论语》C.刘勰《文心雕龙》D.徐幹《中论·艺纪》7.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B )1-17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8.美学应当划归于( C )1-13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9.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 C )1-2A.苏格拉底 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0.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A )2-77A.澄明之境 B.道德至境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1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B )2-100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 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12.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C )2-94A.人的精神追求 B.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13.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 B )2-76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 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14.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 D )3-145A.丑陋不堪 B.纤细精致C.荒诞不经D.粗犷宏大15.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 B )3-120A.形式分类形态 B.逻辑分类形态C.内容分类形态D.抽象存在形态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D )4-208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 D )4-229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 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18.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B )5-278A.形式说B.表现说C.娱乐说D.符号说19.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 A )5-285A.英伽登B.盖格尔C.汉斯立克D.克罗齐20.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 D )5-291A.审美理想 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月美学自考试题

4月美学自考试题

2011年4月美学自考试题全国2011年4月自考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7.在西方美学史上,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是()A.杜威B.桑塔亚那C.维特根斯坦D.柏格森8.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A.洛克B.弗洛伊德C.荣格D.苏珊?朗格9.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性因素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10.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A.神启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11.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实体和媒介是指()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12.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A.文化的认同B.社会的发展C.艺术的变迁D.实践的提升13.荒诞的表现形式是()A.优雅B.壮丽C.怪诞D.喜剧14.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15.鲍姆加登用于命名自己著作的“Aesthetics”原意是()A.艺术学B.自然学C.理性学D.感性学16.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当代中国美学家是()A.朱光潜B.宗白华C.蒋孔阳D.李泽厚1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A.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B.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C.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D.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18.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是()A.列宁B.斯大林C.恩格斯D.普列汉诺夫19.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是()A.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B.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C.人的精神属性的满足D.人的生物属性的满足20.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的是()A.马克思B.黑格尔C.康德D.列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美学自考试题和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和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和答案美学自考试题和答案(1)2011-4-8 15:20 百度文库>>进入论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B )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

班纳特D.博克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D.创造性的发挥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C.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C )A.毕达哥拉斯学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学派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该是( C. )A.鲍姆嘉登B.鲍桑葵C.维柯D.康德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C )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18.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B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B. )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20.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 B )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1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1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和答案(课程代码0039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A 】1-2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C.视听艺术D.综合艺术2.“通过科学的指导,对学前儿童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促进他们美术才能的发展”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A 】4-71A.发展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创造性原则D.低控制原则3.“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A 】3-60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认知目标C.审美感知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4.“画面中的雨滴可以作为叮咚的音乐,激烈的节奏能感受到密集的线条”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C 】4-85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在一些农村幼儿园,老师常用树枝、麦秆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 B 】6-165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6.大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 C 】6-162A.意图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元目的的活动期7.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B 】5-90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七个阶段8.适合染纸的材料是【 C 】6-183A.卡纸B.铅画纸C.宣纸D.打印纸9.托班幼儿的绘画发展主要处于【 A 】(在文中找不到具体的答案)5-91A.涂鸦期B.象征期C.图式期D.写实期10.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 B 】2-28A.观察B.游戏C.语言D.造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免费下载】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免费下载】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 B )7-366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 C )7-344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 C )6-315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 A )6-305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 B )6-316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 D )4-208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7.在西方美学史上,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是( B )4-209A.杜威B.桑塔亚那C.维特根斯坦D.柏格森8.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 C )5-277A.洛克B.弗洛伊德C.荣格D.苏珊•朗格9.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 B )5-278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性因素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10.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 B )5-278A.神启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11.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实体和媒介是指( A )5-286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12.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 D )3-135A.文化的认同B.社会的发展C.艺术的变迁D.实践的提升13.荒诞的表现形式是( C )3-188A.优雅B.壮丽C.怪诞D.喜剧14.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 D )1-20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15.鲍姆加登用于命名自己著作的“Aesthetics”原意是( D )1-23A.艺术学B.自然学C.理性学D.感性学16.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当代中国美学家是( C )1-5A.朱光潜B.宗白华C.蒋孔阳D.李泽厚1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D )2-60A.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B.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C.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D.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18.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是( D )2-97A.列宁B.斯大林C.恩格斯D.普列汉诺夫19.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是( B )2-100A.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B.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C.人的精神属性的满足D.人的生物属性的满足20.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的是( B )2-57A.马克思B.黑格尔C.康德D.列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美学》试述题押题题库(附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试述题押题题库(附答案)

论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答:①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具有开放性、可能性、超越性,是一种面向未来、富于创造性的活动,能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人摆脱了异化状态而从片面走向完整、从单一走向丰富,从被肢解的实际人生中找回已经失落的本真、自由的世界.③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人暂时摆脱了现实的功利关系,走进了理想的超越的状态,人的本质的力量不在受现实说呢干活的限制,因而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到达全面、充分的自由与和谐.从上面三点可知,审美活动确是最具有人的本质性或本己性的存在方式.论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的特征.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①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②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论述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答:语言文字对审美形态的形成有明显影响,与人类生活、思维、哲学以及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同样的事物, 语言表述可能会千差万别.因此,这就决定了语言文字在性质、功能、表现形式理解可以抑制处于实际体验根源处的想象力,松弛它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结成的纽带.审美理解还需要把握审美对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度和意义.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论述审美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答:①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②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③审美活动把感性、个别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举例说明艺术敏感是艺术家生产意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答:①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②艺术家对生活的敏感是形成意象雏形的最初动力.③艺术敏感为艺术家意象创造准备了丰富的素材.④艺术敏感与先在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本质关系, 可以赋予意象以艺术意义.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答: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②在人生实践中,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开展.③只仃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才成为现实的什么主体,对象才成为现实审美客体.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根据这段话,论述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答:①从审美对象角度看,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与对象实际存在不发生利害关系.②从审美主体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产生审美愉悦,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③审美经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鲁迅说:“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 ”请举例分析喜剧的特点. 答:①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②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③喜剧的效果表现为笑.喜剧的笑既是一种挖苦和批评判,也是一种快乐和肯定.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答: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①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②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③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审美形态的差异.(1)世界上的语言文字简要地可以分为表音和表意文字.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属于表意性的象形文字,能指和所指结合紧密,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意象,它本身融合了人作为主体的感觉、体验和想象.而拼音文字的能指和所指是完全随意性的,是理性的产物.汉语高度重视词汇,其结果是通过思维中丰富的想象力凝聚语言.(2)西方语言重视语法,把语言引向了哲学本体论,凝聚语言的是逻辑性.表现在于句子形态上,汉语多简单句,富有跳跃性,可以称之为诗性,属于抒情语言;西语那么多冗长的复句,句子之间粘连紧密,充满逻辑的力量,长于叙事和论证.总的来说,汉语本身更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这样的特点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潜伏在中西方人的思维深处,影响着审美形态的演进.论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答:(1)荒诞之所以成为特殊的审美形态,首先是因为再创造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西方对荒诞的反思建立在对于历史的拨正和对于现实的批判基础之上,而对于现实的批判几乎是所有审美实践活动所必然包含的内容.传统的审美实践其最终指向对于终极关怀的关注,而这种对于终极官宦存在主义哲学看来,是非常虚幻的,存在的一般表现是荒诞,人类审美实践不应该对这种荒诞给予认同,而是应该对抗荒诞的人生现状,再现与重创荒诞就是一种有效的对抗.(2)荒诞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对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正如萨特所说的“文学吧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通过个体的行为,重现和再创荒诞以消解世界秩序的方式到达了对个体加以确认的目的.这种行动本身是丰富而具有生命性的,它成为人们从荒诞世界中脱身的道路和方法.(3)荒诞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还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就是重现和再创荒诞,从外表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际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荒诞能够成为荒诞的前提是因为荒诞存在,而且人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荒诞的实质.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实践就是在否认之中构建其审美价值,也正是通过否认荒诞才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得以确立.试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答:(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显示生成,是接受者调动主体性因素进行的意象创造.(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即与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有关.(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波兰哲学家罗曼.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图式化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给接受主体的参与以自由.⑷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都只提供较模糊、概括的总体框架,需要接受者主体性的参与.第七章审美教育论论述艺术接受的核心、本质与过程.答:艺术接受在本质上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因为接受者所欣赏的是艺术意象, 不过这是必须借助于符号形式的.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因为符号对于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所以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而是根据符号的暗示来引导重建意象,所以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鉴赏的过程那么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所谓的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和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开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这一个过程可以进一步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观”指的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品”是在接受者对艺术品有了直观的了解以后,必须将接受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得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要实现这个转换,需要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全神贯注,用心专一,静心体味,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形式符号被克服了,接受者在意象的世界中获得了主体意识的自由.但由于接受者的经验和素质水平的不同,以及当时艺术品质量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到达“悟”的境界,所以各种形式的艺术鉴赏指导活动在现实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试述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作用.答:(1)审美经验的四种基本要素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并相互交织、渗透和制约.(2)感知直接与现实相联系,是其他心理要素的基础.想象活动是对于思维表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需要感知活动提供一定的表象材料.情感的渗透使艺术家的感知活动染上了浓厚的情绪色彩,契合了主体的审美需要.理解的因素那么能把感知引向正确的方向.(3)审美想象还与审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①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②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③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4)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审美理解制约着想象活动.(5)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为什么说意象的生产有双重涵义?答:艺术生产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的意思,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 .(3)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它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凝定在其中的意象.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个性化的精神活动?答:(1)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根本上是超越现实功能和物质需求的一种自由的心灵体验,并且,审美活动把感性、个别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2)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不仅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且永远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客体,可以形成不同的审美境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面对同一个客体也会形成不同的审美境界.(3)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永远是随着认识的不断变迁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因此,审美活动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构建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意象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①虚拟性一一虚拟性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 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意象可以任意的编造和虚构,有时甚至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意象的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②感性一一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意象的存在,这就是意象的感性特征;③想象性一一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 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不同于普遍的直观表象和传统的人工表象或单纯的回忆表象,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④情感性一一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家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论述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答:答⑴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与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2)意象与艺术创造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联系.艺术创造者都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涌动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经验,重组和创造一个能被感官直接接受、把握、体验的意象体系,然后通过特定的形式符号表达出来,凝定下来,形成艺术品.因此,意象实际上是创造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⑶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因为接受者在欣赏艺术品时,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而获得生命.由此可见,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中,存在于这两个主体的审美经验中.试述美育的目的.答:①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能够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丛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进入一种顺任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②美育是一种爱美的教育,爱美是人的天性,当人按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使自然取得符合他的目的形态,他就感到满意和愉快,从而产生美感;③美育着重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开展;④美育根本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 而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正是这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可见,自由是审美境界和美生成的核心所在.而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拥有自由,而当人拥有自由时,他才能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而拥有美.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所谓审美的人: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美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审美教育的这一根本目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又可转化为两方面的内容:即美的形式的教育与审美理想教育, 前者属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后者那么要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者自觉的价值追求,表达着美育的根本主旨.论述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答: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但当这种图式无法同化外界事物时,认知机制就设法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图式.虽然发生认识论原理是就认知心理而言的,但是其中的“同化”与“调节”对审美心理图式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审美经验的产生也只是原有的审美心理图式对于审美现象的契合或“同化”,但在有的情况下,比方面对崭新的高级形态的艺术美,原有的心理图式无法去同化它,对此,主体或者避而远之,形成封闭的“自我中心”,或者通过调节来实现.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是有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的有机统一. 自我调节审美不仅仅是个技术操作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个审美心理的建构问题.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开展既是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一一因同化不了才需要调节;在同化的后面又有着调节的功劳一一调节的目的在于同化.由于审美经验的产生与开展总是离不开同化一一调节的辩证运动,因此,同化一一调节律应成为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其次,自调节审美有自己的特殊要求,表达在以下两点:一是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按照康德的话来说,审美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主要特点指的是在确定审美目的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和自我调节以到达审美目的;二是反应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主体无论在创作中,还是在欣赏中都必须注重反应调节,而反应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论述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特征.答: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为:观、品、悟.(1)观,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是不完整和粗浅的鉴赏.(2)品,是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开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更丰富、更完满.(3)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界,主体不再执着于符号的形式,而直接与艺术意象合而为一,进而直接领悟其意味.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意”,这就是悟,也就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论述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答:美学史上的各种美学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如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康德美学以先验主体论为哲学基础,中国当代的美学理论毫无疑问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具体说就是应当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首先,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构建、同步开展的.其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自由作为哲学范畴,根本含义是人通过自己已物质生产为基础、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全面的人生实践而获得的超越和解放.即从他者他律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而已自己为根据, 自己决定自己,自己选择自己.因此,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一一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人在实践中,在内不受功利欲望的支使,在外不受他者他律的限制,而全身心沉浸于天地万物一体的关系,与天地万物一道.自己如此地生成、显现、运作、存在,便是人生在世的自由状态.人生在世一旦到达自由状态,审美情景就会应运而生.试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答:审美形态的形成开展中,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类各民族在实践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也有了许多不同的特点.(1)就中西思维方式比拟而言,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象数思维,这种象数思维没有从原始思维中完全别离出来,其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重视体验,综合和整体把握,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物象与数的结合体,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触类旁通、神与物游.重视通过对于象的描绘来把握隐藏域现象世界之后的意义.从而产生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的观点.(2)西方古代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 逐渐形成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重视理性、经验与逻辑分析,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概念,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逻辑归纳和演绎.而且这个过程和方法必须借助词语来实现.逻辑思维的成就以系统知识的形态反映出来,也就是把现实事物看做是无限细小局部所组成的复合体.原子主义和还原主义成了西方思维的主义模式,其目标是透过客观事物的现象认识其内在本质和规律. 西方美与丑、悲剧与喜剧等表达二元对立性质的审美形态的产生,与上述抽象思维方式密不可分.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答:(1)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它才生成真实地显现出来.所谓美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因此,审美活动是比美这一范畴更具优先性和根本性的美学基本问题.(2)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3)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构建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直接审美关系的规定性.试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答: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审美经验划分为呈。

2011年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1-7)

2011年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1-7)

2011年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一)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2.在谈到美丑的关系时,“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

”这句话的提出者是()C:赫拉克利特3.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C:意象世界层4.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B:倡导以美育代宗教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诗性和音乐性6.对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这一理论起到了核心作用的是()C:海德格尔7.自由概念直到(),它才真正被提升为美学范畴。

C:德国古典哲学8.贺拉斯提出的文艺必须具备的特性不包括()D:模仿性9.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是()C:审美意识的出现10.作品的超验本性构成了它的()C:形而上质11.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非理性主义兴起12.在艺术创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D:意象的生成13.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关键因素是()C: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14.艺术品的间接性物质存在是() A:物质实在层15.最早奠定了巫术说的理论基础的人类学家是()D:泰勒16.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的意象类型是()A:仿象17.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象征性和()两个方面。

D:表情性18.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兼容性19.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D:亚里士多德20.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

C:物态化21.有关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C:审美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22.审美形态的特征包括()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23.下列感觉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视觉D:听觉24.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转化为()B:美的形式的教育D:审美理想教育25.美育的特点是 ( ) 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 C:能动性26.焦虑说,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提出的有关悲剧情绪的观点,焦虑的首要特征表现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展示的自由的可能性。

美学年真题

美学年真题

美学-年真题————————————————————————————————作者: ————————————————————————————————日期: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D)5-302A.娱乐功能B.政教功能C.文化交流功能D.审美功能2.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A )5-288A.意象世界层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D.意境超验层3.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美学家是( C )5-279A.燕卜荪 B.艾略特C.克莱夫·贝尔D.艾布拉姆斯4.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D)5-279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 D )4-247 A.直观性 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C )3-142A.休谟B.洛克C.荷加兹 D.夏夫兹博里7.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2-73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8.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D )2-102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9.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D )2-52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0.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C )2-60A.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 B.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C.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 D.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11.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 D )6-320A.迷狂说 B.神灵凭附说C.代神立言说D.“顿悟”与体“道”1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C)6-316A.艺术敏感 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 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13.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 B )6-335A.艺术品的“物化状态”B.接受者的“期待视野”C.创作者的“理想形象”D.主客体的“情景关系”14.美育的功能之一是( B )7-370A.修身B.养性C.求知 D.养神15.《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 A )7-343A.艺术感动是潜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动力C.美育以风为动力 D.美育雷厉风行16.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B)1-5A.《美学讲演录》B.《美学新论》C.《美学新解》D.《实验美学》17.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 D )1-2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C.《艺术哲学》D.《美学》18.美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3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19.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B)3-161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毕达哥拉斯20.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 A )3-138A.优美B.崇高C.荒诞D.乖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论述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答案: 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为:观、品、悟。
(1)观,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是不完整和粗浅的鉴赏。
(2)品,是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更丰富、更完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审美惊异的特点。
答案: (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审美惊异是在主客分化的新的基础上对主客融合新境界的一种深情的期待,即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1.下列事物中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2.审美活动与宗教活动的联系体现在(BDE)
A.两者都是不可捉摸的
B.两者都是一种价值活动
C.两者都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D.两者都追寻完满的人生
A.贯通性
B.二重性
C.兼容性
D.生成性
6.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C)
A.悲剧和喜剧
B.丑和荒诞
C.优美和崇高
D.中和与极致
7.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理论家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毕达哥拉斯
D.德谟克利特
8.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强调人与命运抗争的悲惨结局不同,古典主义时期重视崇高的悲剧,其强调的是(C)
2011年自考美学密押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D)
A.自然美
B.科技美
C.日常美
D.艺术美
2.最早奠定了巫术说的理论基础的人类学家是(D)
A.弗雷泽
B.托马斯·门罗
C.卢卡契
D.泰勒
3.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4.“劳动先于艺术”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A)
A.普列汉诺夫
B.康德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
5.丑和荒诞是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才成为审美形态的,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D)
(3)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界,主体不再执著于符号的形式,而直接与艺术意象合而为一,进而直接领悟其意味。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意”,这就是悟,也就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A.人与人的抗争
B.人与自然的冲突
C.个体对社会责任的牺牲
D.社会对人的摧残
9.审美经验生成的规律是(C)
A.通感规律
B.渐进规律
C.同化——调节律
D.三一律
10.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是通过什么与对象建立联系的(C)
A.观察
B.感官
C.整个身心
D.视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E.两者都需要主体的精神投入
3.下列感觉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D)
A.视觉
B.触觉
C.味觉
D.听觉
E.嗅觉
4.独特的艺术意象不同于客观对象的原型的原因是(ABCE)
A.客观原型首先转化为知觉表象
B.表象上渗透了情感
C.表象之间的关系依照主体自身的规律
D.表象之间的关系依照被修正了的客观规律
E.表象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
5.美育的特点是(ABCD)
A.诉诸感性
B.潜移默化
C.能动性
D.创造性
E.怡情养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1.审美意识
答案: 就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