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将进酒》导学案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南山五福堂国语高二语文《将进酒》导学案班级:姓名:考号: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3.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1.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2.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复杂性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两三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将进酒qiāng 金樽zūn 烹羊pēng 岑夫子cén馔玉zhuàn 恣zì欢谑xuè沽酒gū斟酌zhuó千金裘qiú2.准确理解词义得意:有兴致会须:应当钟鼓馔玉:指敲击钟鼓,食用珍美的菜肴,代指富贵生活。

馔玉:,像玉一样珍美的食品。

寂寞:指不为世所用恣欢谑:尽情的欢乐戏谑径须:直须,应当千金裘:珍贵的皮衣将出:牵出,拿出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者“悲”什么?此句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悲”的?悲:时光易逝,青春易老比兴:先言黄河以引起所咏之悲,同时用流水喻时光。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

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中蕴涵的感情,从而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及自我形象。

2、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因,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方法】诵读法,通过初读、研读、赏读、美读等方法在诵读中品味作者的情感和形象,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重点】赏析诗人复杂的感情【学习难点】理解诗人情感的核心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成长自我】【滴水穿石·夯实基础】一.知人论世(一)作者简介1、李白的生平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幼年生活饱览诗书。

二十岁以后他开始在蜀中漫游,这种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兼求仕的时期。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他赴长安,但他只被当做御用文人,狂放傲岸的性格也使他倍受权贵的排挤,李白政治理想破灭,上书请还。

天宝三年春,李白被“赐金放还”,再次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这个时期他心情悲愤,但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

天宝十四年,李白因参加李嶙幕府获罪,流放夜郎。

次年,李白病死于当涂。

2.李白的思想性格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

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

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了。

3.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嘯傲淩沧州”。

他用大胆的夸张、奇丽惊人的想象,表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

如《秋浦歌》《蜀道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二)写作背景《将进酒》约作于公元752年,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个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过于此,但此时正值李白“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公元744年,唐玄宗“赐金还山”。

《将进酒》《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将进酒》《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将进酒》《春江花月夜》导学案《将进酒》导学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一一余光中《寻李白》任务一:感其豪放1.《将进酒》这首诗是典型的李白风格,他是什么风格?明朝徐增曾评“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J2.找出本首诗中你认为写得特别豪放的句子?并解释理由。

(各小组阅读、研讨、分享)任务二:品其沉痛1李白的诗歌是悲喜交集的,是欢乐和痛苦交织而成的,而愁苦也是这首诗的底色。

圈出诗歌里表示欢乐和表示痛苦的字。

3.诗的整体布局,是从愁来开题的,又是愁来结尾,中间是欢乐。

请辨析:诗歌是以欢为主还是以愁为主,是以乐为主还是以悲为主?小结:全诗有饮酒的欢乐,也有饮酒过后引发的悲愁。

4.“悲”具体是什么?根据你对诗的理解,谈谈结尾处的“万古愁”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联系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具体诗句)任务三:赏其飘逸飘逸是摆脱了束缚之后的那种自由感,解放感。

李白的诗歌里面有一种自由的精神,千百年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再读诗歌,细心体会诗人豪迈激昂笔调,感受他虽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

(学习提示)《春江花月夜》一一融合于“月”下的“我”国家中小学智慧课堂•部优课《聚焦物象场景,探寻诗理诗情》(一)聚焦物象:月(二)“月”产生的场景:观月升之景、畅月悬之思、抒月斜之情(三)还原诗境,探寻“我”的情感1第一个场景:观月升之景。

(1)诗句描述: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汀上白沙看不见二(2)置身诗境:月下春江图一一春潮涌动,与月共生,显宏大蓬勃;月下花林图一一从海到陆,从月到花,具净化美感。

(3)诗理诗情:月升的新生力量,感受融入世间自然的恒久与美妙。

2.第2个场景:______________(1)诗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2)置身诗境: ___________________(3)诗理诗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3个场景:______________(1)诗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置身诗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理诗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学生版导学案 【完整版】

《将进酒》学生版导学案 【完整版】

《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解诗人的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3、体会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李白,字(),号()。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之称。

与杜甫齐名,并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题意为“劝酒歌”。

1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3、给加点的字注音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斗酒十千恣.欢谑.()()千金散尽还.复来()4、初读诗歌,分组诵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完整版)《将进酒》导学案

(完整版)《将进酒》导学案

《將进酒》导学案制作:郭仁玲2010。

3。

20【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学会“知人论世"。

2、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

3、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1、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

2、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难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导航】1、导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2、了解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大诗人,人称“诗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行路难》等等。

与杜甫合称“李杜”.3、写作背景:这首《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4、解题:《将进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将:请之意。

《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将进酒》讲学稿 (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将进酒》讲学稿 (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将进酒》讲学稿(教师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将进酒》讲学稿(教师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将进酒》讲学稿(教师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一、导入1. 背景介绍:《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诗,该诗以戎马、饮酒为主题,旨在表达李白的豪迈情怀和自由人生观。

2. 目标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分析《将进酒》的结构、语言、人物形象和主题等方面3)领会李白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豪迈情怀二、知识导入1.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于724年进士,不久后因为反对当时的政策而放弃官职,四处游历,在诗歌创作方面大放异彩。

李白的诗歌创作丰富多彩,涵盖了爱情、自然、历史、哲学等不同主题,尤以其豪放、奔放、自由的风格被后人所推崇。

2. 《将进酒》简介:《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之中最为流传广泛的一首,共有八十字。

该诗描写了主人公希望同朋友们一起畅饮三百杯而为乐的场景,通过对酒的借喻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理和豪迈情怀。

三、课程设计1. 探究李白“饮酒赋诗”的思想教师提问:李白为什么酷爱“饮酒赋诗”?学生回答:1)李白采取“饮酒赋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李白认为人生短暂,应该享受当下的快乐。

3)李白创作出的饮酒诗篇风格独特,能够表达他的生命方式和人生态度。

教师点评:李白的“饮酒赋诗”思想代表了诗人自由、豪放的精神和人生态度。

2. 分析《将进酒》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教师解析: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长诗,共有八十字,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句)描写主人公想要和朋友们一起畅饮三百杯而为乐。

第二部分(第三到九句)描写主人公的豪情壮志,希望能够跟大江南北的好汉们一起痛饮。

第三部分(第十到十五句)描写主人公的慷慨感慨,表示自己即将去世,希望大家送给他一壶酒,以便在黄泉路上饮用。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背景介绍《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爱国诗人”的李白以豪迈豁达、热情奔放、激情张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抒发了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憧憬。

二、导学目的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将:1.了解《将进酒》的背景、主旨和意义。

2.掌握该诗的格律、韵脚和修辞技巧。

3.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4.发掘诗歌的深层含义和现实意义。

5.提高课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导学内容与解读1.全诗分析:(1)李白天性豁达,视喜视怒自如,但本文所表现的情感仅仅是喜悦,用插科打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是一首节奏流畅,声势雄健的豪迈之歌。

(2)全诗32句,分4个段落,每段最后各有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即句式“……须尽”)是全诗的重心与精华,体现了李白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怀,是全篇的高潮。

全诗用“接八韵”、交脏韵”方式写就。

(3)李白用欣赏美酒、寻求畅快和豁达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对真正的自由、独立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将进酒》就是这种追求的手段和象征。

2.各节分析:(1)第一节:李白以豪迈放荡之态,接受“天上玉京”所陈列的诸般款式,赠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慨叹人生苦短,美酒美女未尽兴,使“醉中往来天地间”。

(2)第二节:李白决意放浪形骸,博揽名山大川,吟咏奇观,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地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情操和希望。

(3)第三节:诗人跨越时空,把人生理想和追求格外强调,以自己失意时的贫贱为对比,赞美古代巨匠杜甫的雄才伟略,又用诚实尽人的品质,承认自己的无人问津的窘境。

(4)第四节:最后描述了诗人的豪情万丈,倒奔做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气概,抒发人生至理和真情实感,并宣称:“我不仅会喝酒,而且会写诗”。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后附答案)【学习目标】1.理清诗人情感脉络,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2.通过学习诗中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复杂感情。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

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

年轻时还爱好剑术,轻财任侠。

二十岁前后游历成都、蛾眉山等处。

二十五岁时,心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大志。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渡荆门,别故乡。

天宝元年(742)以《大鹏遇希有鸟赋》名扬天下。

在道士兼诗人吴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进宫,供奉翰林。

本以为能鹏程万里飞翔,可心高气傲,没半点奴颜媚态的李白,却很快遭到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等权贵的谗毁,只好离开朝廷,天下飘零。

2、《将进酒》解题a、“将进酒”中的“将”为何意?b、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一、课前预热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6)兰陵美酒郁金香,。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9),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11),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纱》)(12)?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3)?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2、正音樽馔裘烹恣谑3、通假字径须沽取对君酌沽----4、特殊句式主人何为言少钱何为——二、诵读(因声求气,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奔放的感情和情绪的起伏)三、合作探究1、阅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
阜新市育才中学:陈守文
2012-09-19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古诗声律特点,掌握吟咏古诗的技巧方法。

(重点)能力目标:学会有感情的吟诵诗歌,提高古诗文诵读能力。

(难点)情感目标: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酒”的古诗句。

2、熟读全诗。

二、新课导学:
1、解题:
2、背景简介:
3、揣摩诗句、熟悉内容、把握情感、吟咏体会:
从用词的精妙、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句式、音韵等方面揣摩诗句、熟悉内容。

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及感情风格,把握情感、吟咏体会。

三、总结提升:
1、本节重点难点:掌握吟咏古诗的技巧方法。

学会有感情的吟
诵诗歌。

2、拓展训练:李白《行路难》
学习评价:
1、自我评价: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提升、
思想方面受到哪些教育?
2、当堂检测:吟咏《将进酒》
课后作业:背诵默写全诗。

将进酒导学案(2).doc

将进酒导学案(2).doc

将进酒导学案(2)《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2、因声求气,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3、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2、背诵全诗。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诵读至少3遍,正音、正形、明义。

2.自主完成学案习题。

过程:1、课前准备(1)课外收集与酒有关的诗句并背诵。

(最少三句)(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下注释一以及练习册“课内讲练”)背景材料: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将进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将:请之意。

《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3)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将进酒”这一题目(完成预习题4)请喝酒,古乐府题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1)、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 1题明确字音,完成以下填空明确字形。

进酒莫使金空对月天生我必有用羊牛且为乐夫子须取对君酌无花马,千金钟鼓玉斗酒十千欢与尔同万古愁3、品读课文、思考探究(独立作答之后小组研讨)1、这首诗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悲伤(夸张、比兴)整句欢乐(夸张)整句(重点句)将进I愤激(化用)整散结合(主旨句)狂放(夸张)整散结合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4、完成“课时作业7”第6小题(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1)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以黄河流逝比喻人生流逝,以黄河的永恒反衬人生短暂。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自主探究,品味重点词语,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感情的复杂性。

学习过程一、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提示:酒鬼李白,微醺之意)1. 标出节拍、韵脚,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2. 小组诵读,反复体会。

二、含英咀华,重点突破1.诗人表面上是写喝酒,实则为抒情。

请找出诗句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2.这几个词语在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李白的心里话吗?为什么?三、悟读课文,升华提高(提示:诗仙李白,酒中人生)、李白的诗意,伴酒而来。

是酒造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酒,无须深究。

但可以想像,没有酒,起码少了半个李白。

酒之于他,不是杯中物,是灵魂相握的知己,是另一个可以说话的声音。

无论浅酌还是痛饮,饮尽的必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还有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李白,一个诗意的李白,一个豪饮的李白,最终,归于永远的李白。

他让人们明白,在岁月的不停流逝中,在人生的各种境况际遇里,伴酒的可以是一个寻常百姓,也可以是这样一位千古“诗仙”。

不论寻常与伟大,短暂与永恒,岁月如酒,生命如酒。

四、总结反思,烛照自我李白的《将进酒》那句话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知识链接一、安史之乱中的李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

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东下,恭请李白,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

不料肃宗李亨与永王李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兵败被杀。

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当时李白正陷于“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致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

二、《将进酒》时的李白此诗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诗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第三单元《将进酒》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将进酒》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将进酒》导学案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见第一单元《越中览古》“作家作品”部分。

2.背景解读《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也就是安史之乱前三四年光景,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

一天,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喝酒,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袒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千古绝唱。

自主学习1.字音识记①将.进酒( ) ②金樽.( ) ③烹.羊( ) ④岑.夫子( )⑤馔.玉( ) ⑥欢谑.( ) ⑦千金裘.( ) ⑧沽.取( )2.辨形组词才( ) 岑( ) 撰( ) 恣( ) 沽( ) 销( )材( ) 涔( ) 馔( ) 咨( ) 汩( ) 消( )3.词语解释(1)将.进酒,杯莫停:(2)人生得意..须尽欢:(3)会须..一饮三百杯:(4)钟鼓馔玉..不足贵:(5)古来圣贤皆寂寞..:(6)径.须沽取对君酌:合作探究1.诗歌开头“黄河”和“人生”之间有何联系?开头四句在全诗有什么作用?2.表现本诗主旨的是哪两句?怎样理解这两句诗歌的含义?答:3.诗人为何写陈王曹植的典故?请简要分析。

答:4.感情上大起大落且发展变化极快,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试结合文本分析。

答:归纳总结1.课文主旨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起兴和夸张手法,以劝酒为名倾吐胸中块垒,充分展示出他傲岸,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乐的消极情绪。

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想象奇特,豪放飘逸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开头四句写悲,诗人展开丰富想象,用比喻向人们暗示时光流逝的迅疾,一去不返。

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极具震撼力。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将进酒》【激趣导入】情景导入【学习目标】语言建构:积累诗中重要的词语、句式等基础知识。

审美鉴赏:揣摩语言,体味诗中意象及典故。

思维发展:体会诗歌艺术特色。

文化传承:背诵整首词;体会作者诗词之中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诗歌语言特色及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作品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3.解题《将进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将:请。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歌品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会须..一饮三百杯()②钟鼓馔玉....不足贵()③斗酒十千恣欢谑...()④径.须沽.取对君酌()⑤呼儿将..出换美酒()答案:①应当。

②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不值得。

③放纵、无拘束;玩笑。

④即、就;通“酤”,买。

⑤侍童;拿。

2.《古唐诗合解》评:“太白此歌豪放极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将进酒导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其中的情感基调,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背景解读《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也是安史之乱前三四年光景,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辎重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3)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土地神和谷神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是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4)“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

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将.进酒(qiānɡ)②馔.玉(zhuàn)③恣.欢谑.(zì_xuè) ④径.须(jìnɡ)⑤沽.取(ɡū) ⑥千金裘.(qiú)2.通假字(1)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2)与尔同销.万古愁(“销”通“消”,消除)3.词语解释(1)将.进酒 将:请 (2)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3)钟鼓..馔玉不足贵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4)钟鼓馔玉..不足贵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5)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 谑:玩笑(6)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须:直须,只管 取:语气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4.词类活用(1)高堂明镜悲.白发(形容词作动词,慨叹) (2)钟鼓..馔玉不足贵.(名词作动词,鸣钟击鼓作乐;形容词作动词,崇尚,重视)(3)陈王昔时宴.平乐(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5.一词多义(1)请⎩⎪⎨⎪⎧ 请.君为我倾耳听(动词,请求别人做某件事)丹请.先遣秦武阳(动词,请求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2)与⎩⎪⎨⎪⎧与.尔同销万古愁(介词,和)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连词,和) (3)将⎩⎪⎨⎪⎧ 呼儿将.出换美酒(动词,拿)将.进酒(动词,请)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词,将领)6.特殊句式省略句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来”前省略介词“于”)②陈王昔时宴平乐(“平乐”前省略介词“于”)7.默写填空(1)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2)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4)《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5)《将进酒》中表现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答案(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2)恐美人之迟暮朝如青丝暮成雪老病有孤舟羡长江之无穷(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三古今对译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滚滚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①明镜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高大厅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层解:诗歌以两组长句发端,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幅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奔入海的雄浑壮阔的画面,借黄河水一去不返比喻人生短暂易逝,又以黄河水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接着,诗人将“朝”与“暮”、“青丝”与“雪”对比,极抒人生易老之感慨,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的失意。

人生得 意② 须 尽 欢, 莫使 金 樽 空 对人生称心如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着天上 月。

天生 我 材 必 有 用, 千 金散 尽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千金即使耗尽,还 复 来。

烹羊宰牛 且 为 乐,会 须③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当痛痛快快一饮三百杯。

一口气喝他三百杯。

⎣⎢⎡ ①高堂:高大的厅堂。

②得意:称心如意、满意。

③会须:应当。

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层解:诗人的情感由“悲”到“欢”,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

诗人骨子里的豪情,令一切凡夫俗子咋舌,毕竟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役,有几人能做得到?段解:由时光易逝入笔,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豪迈之情。

岑 夫 子,丹 丘 生,将④ 进酒,杯 莫停。

岑勋先生呵,丹丘先生呵,请喝酒吧,酒杯不要停。

与 君 歌一 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 鼓 馔 玉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那些富贵豪华的生不 足 贵,但愿 长醉 不 愿 醒。

活,有什么值得苦苦追求呢,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 来 圣 贤 皆 寂寞, 惟 有 饮 者 留自古以来圣贤常被世人冷落,唯有那些寄情诗酒之人芳名其名。

陈 王 昔 时 宴⑤ 平乐, 斗 酒 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举行宴会,喝着名贵的酒,十千恣⑥欢谑⑦。

纵情地欢乐。

⎣⎢⎡⎦⎥⎤④将(qiān ɡ):请。

⑤宴:举行宴会。

⑥恣:放纵、无拘束。

⑦谑(xuè):玩笑。

层解:借“古来圣贤”和“陈王”来抒发自己有志难伸的愤激之气,字字饱含深广的忧愤。

主人 何为⑧言少钱, 径 须沽⑨ 取 对 君酌。

主人呵,为什么说少银钱,只管买了美酒来,咱们一起对饮。

五 花 马、 千 金 裘, 呼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马、价值千金的皮裘,都叫 儿将⑩出换美酒, 与 尔 同销⑪ 万 古 愁。

侍儿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一起消除万古长愁。

[]⑧何为:为什么。

⑨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⑩将:拿。

⑪销:通“消”,消除。

层解: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贵重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

这种狂放实质上是诗人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与开篇之“悲”相呼应,而“万古愁”的含意更为深沉,显见诗人跌宕的感情激流。

段解:诗人酒兴大发,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尽情书写心中的郁结。

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将进酒⎩⎪⎨⎪⎧ 内容: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豪放是外壳) ↓情感变化:悲—乐—愤—狂↑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愤激是内核)二|文本探究 1.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么?[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提示:①一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自古而然,自己不过是其中之一。

②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2.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中“圣贤”的含义,分析用典的作用。

[考点: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我的答案:提示:含义:“圣贤”不仅指孔孟,还包括那些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贤士。

他们被排挤,遭冷落。

作者面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现实,不再抱幻想,决心逃于酒乡。

用典的作用: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因为被其兄曹丕嫉恨,而郁郁不得志,只能借酒消愁,最后年纪轻轻就逝去了。

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同曹植一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而难以为国家效力。

这一典故尽吐作者内心的不平之气。

3.你认为《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提示:①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②“钟鼓馔玉”“不足贵”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作者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

该句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愤慨。

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乐观的信念。

诗情悲而不伤,既悲且壮。

4.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提示:在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不同的是,前者所谓“长醉不愿醒”显得消极一些,而后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作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后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

在表达形式上,前者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后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5.诗人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提示:这两句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

有才不得施展,所以,自古以来的“圣贤”都很寂寞,自己也很寂寞。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不抱幻想,决心沉迷于酒乡,做一个流芳百世的饮者。

这是诗人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的愤激之语。

6.[技法探微]举例说明《将进酒》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艺术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我的答案:提示:《将进酒》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

①多用巨大的数字以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如“千金”“三百杯”“千金裘”“万古愁”等。

特色: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

②用反向对比的夸张来揭示诗意。

如黄河之水源远流长,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其从天而降,势不可挡;黄河东走大海,滔滔不绝,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突出了黄河的永恒和伟大,同时反衬出人生的短暂。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过程只在朝暮之间便完成,使人生更显短暂。

然后将二者放在一起作对比,于是宇宙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渺小之感油然而生,十分鲜明地表现了诗旨。

7.[创新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但愿长醉不愿醒”又含有消极情绪,如何看待李白这两种矛盾观点?我的答案:提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用”在这儿可以理解为“出仕”,是一种入世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