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英国的货币政策的透析

合集下载

英国的汇率制度

英国的汇率制度

英国的汇率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而英国的汇率制度也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英国的汇率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1. 英国的汇率制度历史英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和变革。

在19世纪初,英国实行的是黄金本位制,即英镑与黄金挂钩,不可自由兑换。

然而,这种制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迫结束。

接着,在20世纪初期,英国开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即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英镑与其他货币的固定兑换比率。

但是,固定汇率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了英镑的多次贬值和汇率波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英国于1992年加入了欧洲货币体系,并于1999年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2. 浮动汇率制度英国实行的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即英镑与其他货币的汇率由市场供需决定。

这意味着英国的汇率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状况、政治稳定性和国际贸易等因素。

英国的货币政策由英格兰银行(Bankof England)负责制定和执行,其主要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英国的汇率可以自由波动,使得英镑的价值相对其他货币上下波动,从而反映出市场预期和经济状况的变化。

这种灵活的制度有助于英国应对外部冲击和经济波动,同时也为外部投资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

3. 英国的汇率政策尽管英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但英格兰银行仍然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汇率。

英格兰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和购买或销售英镑来干预市场,以影响汇率的走势。

英国的汇率政策主要关注通胀和经济增长。

当通胀上升时,英格兰银行可能会提高利率来吸引投资并抑制通胀,这可能会提高英镑的价值。

相反,当经济增长放缓时,英格兰银行可能会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这可能会导致英镑贬值。

4. 英国的汇率风险管理由于英国的汇率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企业和个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面临着汇率风险。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他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如使用远期合同、外汇期权和外汇衍生品等金融工具来锁定汇率或进行套保操作。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2
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提高政府支出 和 减少税收。
LOGO
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信贷回暖和经 济复苏。
英国收到的效果
LOGO
使英国出口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逆差缩小。
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
10年3月英国为何上调货币利率?
LOGO
现在全球的需求增加,通货膨胀。
英国上调货币利率会得到的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更多人们会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减少贷款的人数。
演讲目录
LOGO
(1)什么是金融危机? (2)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3)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及全球经济有什么影响? (4)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方 面分别做了什么?为什么?收到了什么效果? (6)2010年3月,英国政府上调货币利率是什么?这种行为会 得到什么结果?
1.影响各个国家的出口
LOGO
2.影响各个国家的外汇
3.全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4.减缓全球经济发展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企业倒闭
LOGO
失业人数的增加
经济衰退
英镑贬值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LOGO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减缓全球经济发展logo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英镑贬值logo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logo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英国次级贷款机构的盈利急剧下跌储户疯狂取款次贷机构破产logo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英国 的影响
——次贷危机 组长:陈献琦 组员:张宇 张腾 陶善超 唐雅丽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变革与运作模式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变革与运作模式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变革与运作模式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要任务之一。

宏观审慎管理旨在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系统性风险,使得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本文将重点讨论英国在危机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变革和运作模式。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发生了重大变革。

金融服务法案于2012年通过,建立了金融政策委员会(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e,FPC)和微观审慎监管部门(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PRA)。

FPC是英国央行下属的独立委员会,负责制定宏观审慎政策,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PRA则是央行设立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负责执行宏观审慎政策和监管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注重防范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防范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并确保金融体系对外部压力的弹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FPC通过监测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工具来抵御系统性风险。

FPC拥有干预权力,可以发布警示和建议,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例如限制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MPC)的权力。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注重跨部门合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FPC与PRA、MPC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FPC与这些机构共享信息,协调政策,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FPC还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合作,分享经验和合作解决全球性金融稳定问题。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强调市场纪律。

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并促使其主动采取措施防范系统性风险。

在采用新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后,金融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内部风险控制和适应外部冲击的能力。

宏观审慎政策会推动金融机构改进其风险管理体系,降低系统性风险。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经历了框架变革和运作模式的调整。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摘要】英国央行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分析英国央行的举措,探讨其效果并进一步评估其政策调整和经济复苏期间的举措。

通过分析英国央行的政策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探讨其处理危机的有效性,并总结英国央行在此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英国央行在经济危机中所采取的政策举措直接影响着英国经济的走势,因此对其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未来应对经济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英国央行, 经济危机, 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效果分析, 政策调整, 经济复苏, 结论, 影响, 有效性, 经验教训1. 引言1.1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性英国央行作为英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经济危机期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经济危机会给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英国央行必须担负起应对危机、稳定经济的责任。

英国央行的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英国经济的走向和稳定。

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央行应对危机的政策举措将直接影响到市场信心、资金流动、货币供应等方面,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和发展。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灵活性,对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复苏至关重要。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央行的管理水平、专业能力和决策科学性,从而影响到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声誉和地位。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政策举措和效果也将被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

2. 正文2.1 英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英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危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给量、汇率等方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在面临经济困难时,央行可以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举措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英国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基准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降低利率会减少借款成本,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活动的增加。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负责英国的货币政策设计与实施、金融监管及公共服务的职能。

其行事准则为“通过维持货币与金融稳定以促进大英帝国的人民福祉”(BoE,2014-1)。

因此,随着金融危机在2008年的全面爆发,英格兰银行宣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以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恢复宏观经济的增长。

一、注入流动性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英格兰银行实施了一系列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以向银行提供流动性并提振市场信心以作为应对(Meier,2009)。

例如,英格兰银行发布了Special Liquidity Scheme,该计划允许银行使用其非流动性资产交换高等级国库券,或是延长其永久贴现窗口(John等,2012)。

同时,为了应对全球美元市场的流动性停滞,英格兰银行主导各中央银行与美联储共建央行互换机制以提振流动性(Stephen,2009)。

他们简化了美元供给运行(放宽对外汇市场的管制),同时运行央行互换机制直到美元市场在2010年初回归良好。

此外,紧急资金的运行模式也做出了变更以期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Bean,2011)。

储备金率也提高了数次,英格兰银行宣布所有的准备金都将被利率支付以平衡内部及外部的货币利率。

二、大规模资产购买——货币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为了稳定金融系统,提升同业银行恢复对信贷市场运行功能的信心及能力,实现宏观经济增长,英格兰银行采取了一项非常规性货币政策——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量化宽松的主要运行形式依靠大规模资产购买机制。

这项政策被广泛的探讨、研究,也被视为从金融危机复原的重要一步(James等,2009;Jean等,2010;Joyce等,2010;Joyce等2011;Joyce,2012;Farmer,2013)。

货币宽松政策实际上是直接将资金注入市场。

当消费与投资降低时,中央银行发布QE政策以应对商业与消费的进一步显著下降。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一直在努力应对经济危机,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稳定经济。

这些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措施。

本文将对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一、货币政策英国央行通过制定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

在金融危机期间,央行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通货膨胀。

央行还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和其他资产来增加流动性,并促进经济复苏。

货币政策的效果:1. 利率降低对经济刺激作用明显。

降低利率可以鼓励消费者和企业增加支出,提高经济增长。

低利率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投资。

2. 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了市场流动性。

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和其他资产,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提高了市场信心,促进了经济复苏。

二、财政政策英国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也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投资,以提高经济活力。

政府还推出了税收减免和其他激励政策,以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1. 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投资刺激了经济增长。

政府增加投资可以促进经济活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国民收入。

2. 税收减免和其他激励政策刺激了企业投资。

政府减少了企业税收负担,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提高了经济活力。

三、其他宏观调控措施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外,英国央行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宏观调控措施来稳定经济。

央行加强了对银行业监管,控制了金融风险。

央行还推出了一些金融创新产品,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1. 加强银行业监管控制了金融风险。

在金融危机期间,央行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控制了金融风险,减少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2. 金融创新产品促进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央行推出了一些金融创新产品,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促进了经济复苏。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英国经济危机措施

英国经济危机措施

英国经济危机措施引言英国经济在过去几年中面临了诸多挑战和危机。

无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对英国的经济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经济危机。

本文将探讨英国政府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以及它们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和效果。

减税政策英国政府通过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减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与个人的负担,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

此外,通过降低企业税率,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进入英国市场。

在近年来的减税措施中,英国政府主要关注中小型企业的减税。

通过减少中小型企业的税收负担,政府鼓励创业和创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此外,英国政府还针对高收入个人进行了减税。

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还能够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人才。

减税政策对英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减税政策刺激了消费和投资,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次,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创业活动。

最后,减税政策也对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意愿。

政府支出除了减税政策外,英国政府还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可以促进就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在经济衰退时提供稳定性和安全网。

近年来,英国政府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支出。

这包括修建新的道路、铁路和医疗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健康保障。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科研和创新的投资,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政府支出对英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政府支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失业率,提高了经济的稳定性。

其次,增加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最后,政府支出对科研和创新的投资,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了英国经济的竞争力。

货币政策英国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英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和效果分析

英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和效果分析

币政 策来 刺激需 求。在英 国 , 英格 兰银 行 货 币政策 委员会 大幅 削减利率 ,2 0 0 8年
第 4季 度 削减 3个百 分点 ,2 0 0 9年 初再 次 削减 1 . 5 个百 分点 。2 0 0 9 年3 月, 银行 利率 已经 削减 至 0 . 5 % ,接近 零利率 的下
经 济 影 响
传导 机 制 表 1 英 格 兰银 行 资产 购 买 项 目 的执 行 状况 表
日期
2 0 0 9笠
事 件
引 言
2 0 0 8年 9 月, 雷曼 兄弟破 产 以后 , 全
球 经济 的信心 崩塌 ,国际金融市 场紊 乱 , 信贷 环 境 明显 收缩 。 随着 金融 危机 的不 断深 化 ,各 国的央 行纷 纷 采取 宽松 的货
种 购 买 的 数 量远 远 低 于 国债 的 购 买 量 ,
这 与 央行 旨在 提 高市 场功 能 而充 当候 补 的初哀是 一致 的。
数 量 宽 松 货 币政 策 对 经 济 的 传 导 渠 道
( 一 )资 产组 合 平衡 效 应
央 行的 资 产购 买 推高 了所 购 买资 产
界 。 然 而 ,尽 管 在 政 策 上 已 经 大 幅 放 宽 ,
5月 7日 8月 3日 8月 6曰
货 币政 策委员会 宣布定 量宽 松的资 产购买 数额将 进一步 扩展 5 0 0亿到 1 2 5 0亿英 镑 担 保 商业 票 据 的机 构 成 立 货币政 策委 员会宣 布定量 宽松 的资产 购买额 将进一步 扩展 至 1 7 5 0亿英镑 。购 买的范 围扩
但 是 英格 兰银 行 货 币政 策委 员会 判 断倘
展至 剩余 期 限超过 三 年 的国债 。英 格兰 银 行还 宣布 了一项 国债 的借 贷 计划 ,该 计划 允许 交易 对手 通过 债务 管 理办公 室 从 资产购 买机 构借 入 国债 .条 件是 支付 一定 的费 用 同时 用 其他 的 国债 作抵 押 1 1月 5日 货币政 策委 员会 宣布定 量宽松 的 资产购 买额将 进一步 扩展 至 2 0 0 0亿英 镑 1 2月 2 2臼 英格 兰银 行 宣布 它将 在公 司债 券 的二级 市 场上 既充 当购 买者 也充 当销 售者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近年来,英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主要包括降息、量化宽松和货币政策放松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效果已经逐渐得到了验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降息政策英国央行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了一系列降息政策,旨在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来增加消费和投资支出,刺激经济复苏。

具体措施包括在2008年和2009年先后将基准利率从5%降到了0.5%,并持续了近10年之久。

这些政策有助于推动房屋市场的复苏,增加企业投资,提高消费信心。

同时也缓解了企业财务紧张,帮助许多企业存活下来。

但是,降息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降息导致利息收入减少,惠及的主要包括房主和贷款人,而对于储蓄者来说则是一种消极影响,可能导致他们的储蓄意愿下降。

此外,降息也可能导致通胀上升,进而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物价波动、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购债计划英国央行还采取了购债计划,旨在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帮助企业、居民和政府获得更加便宜的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英国央行在2016年启动了一项价值1000亿英镑的购债计划,然后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再度启动了大规模购债计划。

这些购债计划确实起到了刺激需求、增加信贷供给的作用,但是也引起了一些问题。

例如,购买大量的国债和企业债券,可能导致它们的信用风险被低估,从而引发市场风险。

此外,各国央行在采取降息和购债计划等措施时,也可能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从而对国际财政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货币政策放松货币政策放松是一种旨在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的政策,来增加消费和投资支出,以推动经济增长。

英国央行采取了货币政策放松措施,例如向银行提供流动性、增加贷款支持等。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例如货币超额准备金、调整利率等,来影响货币市场供需。

这些措施确实对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货币政策放松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尤其是在企业投资增加时,可能会引起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不良影响。

三大央行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中英美)

三大央行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中英美)

一、英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格兰银行除了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危机外,2012 年还创新推出的定向货币政策工具———融资换贷计划(FLS),以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并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资金流动性总体宽松,而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本文拟借鉴英格兰银行融资换贷计划支持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定向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提供建议。

借鉴英格兰银行2012 年以来创新推出的定向货币政策工具——融资换贷计划(FLS)支持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定向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部门和领域,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从而助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二、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显著影响。

美国、日本、欧洲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基准利率和增加货币供给都对中国货币政策中广义货币供给量、实际有效汇率和利率有显著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中国货币当局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国的利率水平不断下降;另一方面,2005 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由紧钉单一美元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汇率制度事实上重新钉住了美元,直至2010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即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政策结束了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特殊阶段,回到常态。

由此可见,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美日欧与中国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中国货币政策受到美日欧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因此,中国应密切关注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的变化,对其做出适时的调整。

英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英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英国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缘起事件的导火索非常明确,9月23日,刚上任不满一个月的英国财政大臣夸西·克沃滕宣布新减税计划,称之为“迷你预算”。

该计划随即在英国民众和舆论界引起了广泛争议,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让富人节省了更多的钱。

特别是该计划初版中有取消45%的最高所得税税率、将公司税维持在现有19%水平、2023年4月起将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20%降至19%、取消银行业奖金上限、削减国民保险、削减房地产税和印花税等明显有利富人的条款。

据测算,与减税有关措施合计将每年永久减税约450亿英镑。

然而令英国舆论哗然的是,能够支撑起该减税计划的资金****无法被同时详细公布,这意味着英国政府债务负担可能变得更重。

英国当局的麻烦还不仅仅在舆论的争议上,更大的问题是这项旨在提升经济的宽松财政政策将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英国的通货膨胀。

这无疑与英国央行此刻正试图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胀的行动背道而驰。

稍有一些宏观经济学知识储备的人都不难理解,当一个国家经济通货膨胀过高而将引发社会出现动荡和经济危机的时候,该国一般可以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比如升息)以及紧缩的财政政策来进行调控。

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而目前英国当局的做法显然是与之背离的。

2023年8月份,英国的CPI的同比增幅为9.9%,连续多个月保持在历史罕见的高位。

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物价上涨最主要的动因是由于能源价格的大幅增长。

与之相对应,英国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我们可以从几组关键数据中看出来。

据巴克莱银行,9月份其信用卡和借记卡支出同比增长1.8%,是自2021年2月以来最差的数据。

来自英国零售协会的数据显示,考虑通胀水平后,英国9月份零售额实际再次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消费者信心不足,购物趋向谨慎,尽量避免购买高价和享受型的商品。

此外,英国GfK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9月跌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英国经济大危机措施

英国经济大危机措施

英国经济大危机措施简介英国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一次著名的危机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对英国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但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危机,缓解了危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英国政府在经济大危机中采取的措施。

1. 财政刺激计划英国政府在经济大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

首先,英国央行降低了利率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通过降低利率,降低了企业和个人贷款的成本,鼓励他们增加投资和消费。

其次,英国政府增加了公共支出,特别是在关键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保健等方面。

这些支出增加了政府对经济的需求,刺激了就业和增长。

此外,英国政府还采取了减税措施,包括降低个人 income tax 和公司税。

这些措施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提高企业利润率,促进经济增长。

2. 金融系统稳定措施金融危机对英国的银行系统造成了严重打击,为了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英国政府提供了银行拯救计划,为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财务支持。

政府通过注资和购买股票等方式来增加银行的资本,保证了金融系统的稳定。

其次,政府对银行进行了审查和监管加强,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金融法规来改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预防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另外,英国政府还建立了新的金融监管机构,例如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和宏观审慎监管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以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

3. 就业和福利政策经济大危机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和提供社会保障,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就业和福利政策。

首先,政府推出了就业创造计划,通过提供补贴和奖励来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职业培训和技能开发,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政府改革了福利制度,加强了对贫困家庭的支持。

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并增加了失业救济和住房津贴等福利补贴,以减轻社会经济压力。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变化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变化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是近年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之一,它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政策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变化,并探讨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

一、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变化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其中货币政策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场危机中,货币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各国央行纷纷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

其中,降低利率是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

由于央行降低短期利率,资金成本下降,这有助于企业的借贷和投资,刺激消费者的消费,从而提高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

此外,增加货币供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宽松货币政策。

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央行可以增加流通货币的数量,进而推高物价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这也是宽松货币政策的特点之一。

2. 货币政策的协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更加注重协调一致。

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货币政策的调整也越发需要全球视角。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央行采取协调行动,通过共同获得贷款、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等方式,展开联合行动。

这种协调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被大量采用,被认为是缓解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调整,对于生产和消费的实际影响有哪些呢?1. 增加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宽松和协调,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推动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消费的进一步扩大。

尤其是在危机期间,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货币政策的调整可以带来相对稳定的增长。

2. 提高通货膨胀风险大量的货币供应和低利率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同时,监管机构需要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的风险,确保货币政策的执行方案是可持续的。

3. 加剧资产价格波动货币政策的宽松可能会引起资产价格的波动。

在金融危机之后,部分国家通过货币政策降息,吸引了过多的外部资本,进而引发房地产等领域的泡沫。

1992年英国货币危机与固定汇率制度

1992年英国货币危机与固定汇率制度
咎辞职的强大呼声。在此巨大压力下,英将基本汇率 重新下调至12%,以后又降为10%。英镑一落千丈, 最后降为1。7020美圆
• 英国宣布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 索罗斯明察1992年9月危机爆发前的各项事
件,并时刻注意英镑的崩溃。
• 索罗斯预见英镑也是脆弱的,在抛空意大
利里拉后赚到的钱让他在英镑方面冒风险 有了一点资金和耐亏的保障。
固定汇率制度的主要弊端
•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无自主性,
为维持汇率的稳定,常常需要以牺牲国内经济 为代价。
• 二、固定汇率制下,本国容易受外国经济变化
的影响,国外的通货膨胀容易传递到本国。
• 三、容易引起外汇投机。在固定汇率制下,由
于汇率波动的幅度很小,贬值的幅度一般大于 波动幅度,这导致在一定情况(如国际收支逆 差)下,投机者会沿着一个方向投机,最终可 能迫使本国货币沿着该方向贬值。
1992年 英国货币危机与固 定汇率制度
小组成员:00025036 温静 00025043 • 1992年,世界金融大鳄乔治索罗
斯集中力量狙击英镑,使英格兰银 行——世界第一家银行终于抵挡不 住,尽管耗费了800亿美圆的外汇 储备,也没能支撑住处于跌势的英 镑,造成英镑贬值,退出欧洲货币 体系。
英国货币危机发生的背景
• 一、关于欧洲货币体系
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诞生。 欧洲货币体系是创立了欧洲货币单位埃居 (ECU)为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ECU是由各成 员国货币按一定比重构成篮子货币;比重构成 的确定方法是按各成员国连续五年国民生产总 值平均值,欧共体内部贸易中的平均比重等计 算出各自的加权数,使得ECU明显倾向于较强 的货币。每个成员国对ECU都有一个法定中心 汇率。 从本质上讲,欧洲货币体系一直是一种不对称的 制度。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变革与运作模式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变革与运作模式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变革与运作模式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对金融体系监管进行了全面改革,以应对金融风险的增加和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威胁。

在这方面,英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本文将探讨危机后英国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变革以及其运作模式。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危机前,英国宏观审慎管理主要由两个机构负责,即金融服务局(FSA)和英国银行(Bank of England)。

由于金融危机暴露出监管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风险监测和应对系统性风险方面,英国政府决定进行改革。

改革后的宏观审慎框架涉及三个主要参与机构,分别是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审慎审查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PRA)和金融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MPC)。

FCA负责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PRA负责审慎监管银行和保险公司,以保障金融稳定;MPC则负责决策货币政策。

危机后的英国宏观审慎管理的运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防范和缓解金融系统中的系统性风险。

为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宏观审慎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英国宏观审慎管理加强了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要求。

通过设立资本要求和流动性要求,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杠杆效应,降低了其破产的风险。

宏观审慎管理要求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场景下的抗风险能力。

英国宏观审慎管理强化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这些机构通常是系统性重要性银行(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SIBs)和重要的保险公司。

宏观审慎管理要求这些机构进行定期的压力测试,以评估其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缓和措施。

英国宏观审慎管理推动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在金融危机后,各国意识到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密不可分。

英国破产后的经济政策调整是什么

英国破产后的经济政策调整是什么

英国破产后的经济政策调整是什么当我们提及“英国破产”,这并非是指英国在法律意义上的破产,而是一种形容其经济面临严重困境、财政状况极度紧张的形象表述。

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下,英国必然会对其经济政策进行一系列重大的调整。

首先,财政政策的调整是重中之重。

在面临破产危机时,英国政府可能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以削减财政赤字。

这意味着减少公共支出,特别是在一些非关键领域和福利项目上。

例如,可能会减少对一些社会福利的投入,降低养老金的增长幅度,或者减少对公共医疗系统的资金支持。

然而,这样的举措往往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但在经济困境下,政府可能不得不做出这样艰难的抉择。

税收政策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英国可能会提高税率,尤其是针对高收入群体和大型企业。

可能会加大对资本利得税、房产税以及遗产税的征收力度。

此外,还可能加强税收征管,打击逃税和避税行为,以确保税收的足额征收。

货币政策方面,英格兰银行可能会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利率的调整会变得更加微妙,既要考虑到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又要避免过高的利率对经济复苏造成抑制。

在破产的压力下,可能会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的走势。

在产业政策上,英国会更加注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发展。

可能会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贸易政策也会有所调整。

英国可能会更加积极地寻求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

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往来,拓展海外市场,以增加出口,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同时,也会加强对本国产业的贸易保护,采取一些反倾销、反补贴的措施,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

在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政府可能会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

英国破产会对未来的经济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英国破产会对未来的经济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英国破产会对未来的经济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英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如果面临破产,这将对其未来的经济政策产生深远且广泛的影响。

首先,破产可能导致英国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为了应对破产危机,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紧缩的财政政策。

这意味着大幅削减公共开支,减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

教育经费的削减可能影响学校的设施更新、教师培训以及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从而降低整体教育质量。

医疗方面,可能会减少医疗资源的供应,导致医疗服务的等待时间延长,医疗技术的研发投入减少,进而影响民众的健康保障。

社会保障的缩减则会使弱势群体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税收政策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政府可能会提高税率,扩大税收范围,以增加财政收入。

企业所得税的提高可能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和投资意愿,特别是对于那些利润空间较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能会面临生存困境,从而导致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

个人所得税的增加则会直接减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能力,对国内消费市场产生抑制作用。

在货币政策方面,英国央行可能会采取更加谨慎的策略。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货币汇率,可能会提高利率,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增强货币的稳定性。

然而,较高的利率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央行可能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加强风险管理,以防止金融系统的崩溃。

贸易政策也会因英国破产而发生重大转变。

为了促进出口,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积极的贸易促进措施,如降低出口关税、提供出口补贴等。

同时,可能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争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

然而,这可能会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在进口方面,可能会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但这也可能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将更加注重扶持重点产业的发展。

可能会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如高科技、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入和支持,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英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型货币工具

英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型货币工具

2008年9月以后美国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逐渐扩散到了欧洲,为了防止危机继续扩大,英国央行采取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包括:(一)出台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内容: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自2008年10 月份以来,也已连续六次降息,累计降幅达450基点。

通过购买规模高达750英镑的本国国债和公司债的方式, 即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 这是英国央行历史上首次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后, 该央行于2009年5月7日进一步向市场注入500亿英镑资金, 将其宽松货币政策规模扩大到1250亿英镑。

2009年第二季度英国经济较去年同期萎缩5.6%, 为1955年最以来大季度同比降幅。

于是,2009年8月6日英格兰银行宣布, 再向市场注入500亿英镑的资金, 将其宽松货币政策规模从先前的1250亿英镑扩大至1750亿英镑, 以增加资金供给, 支持银行放贷, 刺激支出, 帮助推动英国经济重返增长轨道。

特点: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该政策通常是往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功效:英国经济受定量宽松政策的影响可能最大,因为它的经济不像日本以及瑞士那样依赖出口。

它的央行买入政府债券将增加流动性,这应该会帮助解冻信贷市场,刺激消费者以及企业增加支出。

尽管英国经济可能受益于流动性增加,并最终为其各自货币提供支持,但市场最初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英镑可能受益于对英镑资产的需求增加,这将有利于做多英镑。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将给汇率带来很大风险。

尤其是对于美元和英镑来讲,在政府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同时,政府必须发行更多国债,这就需要筹集外国资金,基础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将使经常项目逆差继续扩大,其结果是美元和英镑将丧失避险货币地位,汇率日趋下跌。

(二)特别流动计划内容:英格兰银行对其流动性支持政策作出了改革。

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采取的措施(doc4)

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采取的措施(doc4)

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在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措施1英国使用定量宽松的政策所谓定量宽松,一般指利率接近或者达到零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

用特意创造的货币购买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是希望能够降低贷款成本,有效改善民间信贷市场环境。

2商业银行国有化英国为银行进行注资例如,2007年底,英国率先对陷入危机的诺森罗克银行实行国有化。

2009年2月27日,英国政府继续对苏格兰皇家银行注资225亿英镑。

至此,英国政府已经拥有该银行95%的股份。

3合作看看那些峰会就知道了说简单点大印钞票降利息流动性投资各国措施尽管有区别但方法有一定共同至于结果看看现在英国经济状况就知道了债务潜在危机银行监管等等效果避免了大萧条的危机没有崩溃表面数据挽回了一定信心但副作用很大英国央行掀开应对金融危机的新篇章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周四决定开始购买国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掀开了一个新篇章。

这个新策略可能很值得一试,而且其它央行不久也许也会纷纷效仿。

这个新策略结构复杂,而且基本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其效果如何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英国央行是本轮经济危机中首家通过购买国债来控制利率走势的央行。

新政策通过两个机制来发挥作用,这两点均已纳入动议。

随着英国基准利率降至0.5%,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无法再发挥作用。

英国新政策的第一个核心内容是,英国决定行使央行所独有的货币发行权,英国央行总计将印制1,500亿英镑的新钞。

第二点是英国央行将拿出其中的1,000亿英镑来购买国债,以期推低市场利率。

英国央行希望通过注入大笔流动性并将利率控制在低位来阻止英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旋涡。

尽管目前为止英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加流动性的计划,但这些计划都不是靠发行货币来融资的。

这些来自英国财政部的票据出售所得,然后再存入英国央行。

这一非正统的新政策被称之为定量宽松政策,新政策也将以多种形式出现。

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一段时间内也增加了货币发行,但区别之处在于,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更倾向于将该举措称为信贷宽松政策。

英国的汇率制度

英国的汇率制度

英国的汇率制度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汇率制度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从英国汇率制度的历史背景、现行制度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英国的汇率制度起源于18世纪初,当时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即以黄金作为货币的背书。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货币体系也逐渐发展和改革。

在19世纪末,英国实行金银标准制度,即以黄金和白银为基础进行货币发行和兑换。

这一制度在英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冲击破坏了国际金本位制度。

二、现行制度目前,英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也被称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根据这一制度,英镑兑其他货币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没有固定的汇率标准。

英国的货币政策由英格兰银行负责,他们通过调整利率和市场操作等手段控制汇率的波动。

三、对经济的影响英国的汇率制度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浮动汇率制度使得英国货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可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这有助于提高贸易竞争力和吸引外国投资。

其次,汇率的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有直接影响,如果本国货币贬值,将提高出口竞争力,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此外,汇率的波动还对旅游业、国际投资和外债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浮动汇率制度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首先,汇率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增加。

其次,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对跨国企业和贸易商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英国政府需要密切关注汇率的变化,制定相应政策以稳定市场。

总结起来,英国的汇率制度是一个复杂而且动态的系统,它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和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英国可以更好地利用汇率制度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英国的汇率制度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
英国目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英国央行4月7日宣布,维持利率于0.5%的历史低点不变,同时维持资产购买计划规模于2000亿英镑不变。

英国2011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将于27日公布,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当前英国通胀压力较大,假如数据显示该国经济增长前景喜人,英国央行最早可能于5月加息。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此前公布,主要受食品、燃料和服装成本上升推动,英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4.4%,创2008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较该行2%的通胀目标翻一番;核心通胀率升至3.4%。

截至2月,英国CPI已连续15个月高于2%。

英国央行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该行货币政策委员会9位委员意见分化,其中森坦斯支持加息50个基点,威尔和戴尔支持加息25个基点,普森支持扩大量化宽松规模至2500亿英镑。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2010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环比下降0.5%,与2009年第四季度相比,英国当季GDP同比增长1.5%。

英国商会最新报告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将实现增长。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有3个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再贴现率。

在英国,MPC设定官方利率,但并不决定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

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通过其金融市场操作来执行MPC的利率调整决定。

英格兰银行根据货币和储备需求,通过买卖债券调节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

官方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资产价格,市场预期或信心,以及汇率,并进而影响个体和企业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影响对英国所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需求。

而对英国所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需求与本地就业市场密切相关。

最终,官方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的水平。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见图1。

如果MPC公布将低官方利率水平,英格兰银行将回购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和流动性。

然后,市场利率水平和资产价格将下降,个人倾向于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企业将增加投资。

这样,对英国本地商品和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增加,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及工资将增加,这必将影响通货膨胀率
金融危机后英国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2008年下半年以来,英国的经济日趋恶化。

MPC不断降低银行官方基础利率。

从2008年初开始,MPC累计8次降低银行官方基础利率,由2008年1月的5.5%降低为2009年4月的0.5%,并持续至今。

2009年3月5日,英格兰银行宣布价值7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该计划于4月9日开始执行。

英国货币当局试图通过降低利率和资产购买计划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个人和企业投资成本,从而达到拉动需求、提高就业率,并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

通过英国货币当局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英国的货币供给量(M4)由2008年初的16 912.54亿英镑增加到2009年底的20 327.65亿英镑,2010年M4继续保持金融危机后的稳步增长趋势,截至2010年4月,M4已达到22 105.82亿英镑。

91天短期国库券平均贴现利率、银行间隔月拆入息率、银行间3个月拆出息率以及英国政府20年债券收益率都不同程度地下降。

2008年初至2009年2月,91天短期国库券平均贴现利率从5.01%降到08年底的1.24%再降到2009年底的0.46%,截至2010年5月,该指标为0.49%;银行间隔月拆入息率从5.50%降到08年底的2.75%再降到2009年底的0.55%。

2010年5月,该指标有小幅上升为0.60%;银行间3个月拆出息率从5.58%一路下降到2010年5月的0.75%,英国政府20年债券收益率从2008年初的4.46%降到2010年5月的4.3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缺角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和公共储蓄率(c)。

2008年,英国家庭储蓄率由第一季度的-0.7%上升到第4季度的3.6%,2009年,该指标由第一季度的4.5%上升到第4季度的7.0%,这一变化表现为图2中OC曲线向上移动到OC',其中OC曲线的斜率是c;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表现为图3中AB曲线向右移动到A'B'。

变化后,银行持有现金量从AF变为A'F',银行持有的储蓄量从DB变为D'B'。

A'F'和AF相比谁更大,取决于r和c的变化幅度。

目前,在利息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与传统货币政策理论认为储蓄率随利息率下降而降低相反,英国家庭储蓄率却在增加,失业率上升,人们对经济预期普遍黯淡,缺乏信心,并减少消费和投资,从而导致了总需求减少。

金融危机后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变化趋势也反映出英国总需求在减少。

尽管自2008年初英国的货币供给量M4持续增加,但是,自2008年10月以来,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在下降,2009年1月更是大幅下降到4.9%。

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下降反映出英国货币需求量增幅放缓。

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持续下降。

2008年9月CPI年度变化率为5.2%,11月为4.1%,2009年2月下降到3.2%。

总体来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货币当局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货币当局的预期目标,越发显示出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金融危机后英国的货币政策分析
金融危机以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了英国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 一般来说,官方利率的变化对产出的全部影响需要1年才能够显现,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2年左右才能全部显现,即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时滞。

Milton Friedman (1968) 认为,货币政策至少在6个月或者9个月或者12个月或者15个月后才能对经济产生影响。

2. 金融危机后,英国家庭和企业普遍对英国经济预期黯淡,缺乏经济重振的信心,不但减少消费支出和贷款需求,而且有增加储蓄的倾向。

这正是英国货币政策没有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的关键所在。

3. 目前,为挽救日渐不振的经济,英国政府已计划支出1 750亿英镑,实际上该数字已达到2 250亿英镑。

但是,就英国政府目前的经费状况,近期不宜再采用财政政策。

因为2009年2月,英国公共部门现金预算赤字已达18.43亿英镑,公共部门净债务占GDP的比例为49.0% 。

也就是说,目前,英国不能再采用财政政策,而必须采用货币政策。

4. 目前,英国不可能同时既降低利率水平又缩小国际收支账户的“双逆差”。

因为利率水平下调会引起资本外流,英镑贬值。

但是,如果英国得益于英镑贬值,借此机会扩大出口,获得经常账户盈余,那么,既降低利率又缩小国际收支逆差两个目标就有可能同时达到。

可见,尽管自2008年初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连续8次降低官方基准利率,英格兰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M4,银行基准利率降低到相当低的水平(0.5%),但由于家庭和企业对英国经济预期黯淡,缺乏信心,英国家庭储蓄率却在上升,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在下降。

导致最终消费支出或者总需求减少。

可见,目前英国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凸显了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而英国经济重振的关键在于重建公众对英国经济的信心。

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