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演变与国际经济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演变与国际经济危机

——基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视角

摘要: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迁历程的客观反映,也是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论战史。经济理论和政策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并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两种手段,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绝对的自由放任或政府干预都是不可取的,否则必将导致经济危机。

关键词: 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危机

一、新自由主义的由来和演变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指当代西方经济学中那个以宣扬经济自由主义为特征的思潮。经济自由主义原本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一种经济思潮。在18 世纪和19 世纪初,这个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思潮对内主张自由放任,对外主张自由贸易,而反对国家的干预和保护。新自由主义则是在这种古典自由主义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只是到20 世纪70、80 年代,当西方经济发生了“滞胀”,而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又应对乏力时,它才打着反对国家干预的旗号,以“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广泛流行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这种新自由主义思潮,与西方政治学、特别是英国政治学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有区别的。在19 世纪70 年代,当英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资产阶级为应对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挑战,既需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机器,又要作出妥协让步,采取改良措施,推行社会福利,以避免剧烈的社会动荡。这时,英国学者适首先提出了既要坚持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又要实施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国家作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这种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干预作用,认为国家要为个人自由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更多更好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强调公民的社会义务,要求个人维护国家。

二、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 凯恩斯革命

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萧条之前,主流经济学是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在将哲学基础由具有神学色彩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假说替换为福利经济学两大定律的同时,汲取了边际学派的数理分析方法,使得经济自由主义向着工具理性主义发展。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与就业理论。前者主要研究在完全竞争假设前提下,家庭和厂商如何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 后者主要探讨在完全竞争假设前提下,劳动力市场如何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实现充分就业。工资、价格和利率的完全弹性假设与萨伊定律结合在一起,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均衡模式。总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总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的自行调节,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从而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也不需要政府干预经济运行。

20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给了经济自由主义致命一击,市场万能的“斯密神话”破灭。面对大萧条,新古典经济学既在理论上难以解释,又提不出有效的应对机制。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失去了支配地位,经济自由主义政策被搁置一旁。经济理论和政策转向各种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正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中建立起来的。

凯恩斯指出,“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情况,它所假设的情况只是所有可能的均衡状态中有限的一点”。具体而言,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内核萨伊定律成立的前提不满足,完全竞争和价格完全弹性假定在现实中也不成立。凯恩斯进一步指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资本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三大经济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能自行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扩大政府职能、对经济实施干预是必要和有效的。在凯恩斯那里,政府经济职能的限度通过政府收支而延伸至生产投资和消费领域,干预力度也明显增强。

三、两种主义与经济危机

二战后,欧美国家相继步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凯恩斯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下,多数国家出现了长时间的繁荣景象。但是,凯恩斯倡导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常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美国政府军费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扩大,政府采用征收铸币税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造成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随着战后物质资本更新的逐步到位,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明显减少,投资的边际收益率也开始大幅下降,生产停滞和失业率上升的势头开始显现。20世纪70 年代,在石油危机冲击下,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滞胀”局面,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效。凯恩斯经济学在应对失业时,主张实行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时,主张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面对滞胀问题,凯恩斯经济学显得束手无策。凯恩斯经济学遭遇到大萧条时期古典经济学同样的冷遇,在当时的经济理论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些学派仍然坚持国家干预主义理念,但主张对凯恩斯经济学进行修正,或进行不同视角的解读。这其中包括以罗宾逊夫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克洛沃和瑞典经济学家霍福德为代表的新凯恩斯学派和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虽然同样是对凯恩斯思想的延续,但是各学派之间的经济思想却是大相径庭。新剑桥学派认为市场机制是一个效率极差的调节工具,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在于收入分配的失调,主张政府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实施干预。新凯恩斯学派则强调从非均衡的角度重新理解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对市场非均衡的部分予以补充。他们笃信市场的作用,认为政府的干预应“相机而动”,经济运行正常时政府不应干预,经济出现危机时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予以干预。

另一些是与国家干预主义相抗衡的新自由主义,包括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主要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理想预期学派,以拉弗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布坎南、图洛克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哈耶克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是政府控制货币发行权来干预经济的结果,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多余的。要医治滞涨,只需国家放弃货币发行权,恢复自由银行制度。他竭力维护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理念。弗里德曼指出,“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导致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强化,固定规则货币政策才是经济稳定的关键”。现代货币主义对凯恩斯经济学的批判在20 世纪70、80 年代被理性预期学派推向深入。卢卡斯以理性预期概念替代凯恩斯经济学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概念,指出经济主体是理性的,政策变化的社会影响会比凯恩斯经济学预测的影响小得多。由于公众会预料到政府政策的后果,现代货币学派强调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同样没有实际效力。

供给学派是20 世纪80 年代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学派。供给学派认为,美国经济中滞胀问题是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