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于传统文学与新文学间的“情感”之舟——1920年代梁启超的“情感”诗学
谈梁启超文学研究中的情感特质(一)
谈梁启超文学研究中的情感特质(一)【内容提要】梁启超是一位感情丰富热烈的人,他的文学研究著作,也打上了这种印记。
他往往能够在“知人论世”的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体会作者之“意”而深层次地求得作者之“情”,而且他是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超乎强烈的感情去观照、碰撞研究对象的感情。
此外,他的论文语言也充溢着浓厚的情感。
富于情感,可以说是梁启超文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质。
【关键词】梁启超;情感;知人论世;观照;语言沧海横流、风雨如晦的中国封建末世,却造就出许多足以名传千古的风云人物。
梁启超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热血的政治活动家,同时又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一个渊博的学者。
而无论从政、做诗文还是做学问,他都表现出不同于别人的个性色彩。
本文拟从梁启超的《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和《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三篇论文出发,谈谈他的文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到之处。
“知人论世”是孟子针对怎样与古人交朋友这个问题提出来的,后来被用作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今天研究梁启超的文学研究方法,也理应知其人、论其世,方能脉络清晰,切中肯綮。
鉴于梁氏名满天下,他的一生经历也多被了解,不需多谈,所以在这里只简要讲讲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多情。
梁启超说自己是感情最丰富的人,确实,这种自我评价并不夸张。
他对国家、人民、朋友、亲人都怀有一腔火热而真挚的情感,而且他也不肯刻意加以掩饰和压抑。
在很多时候,他忠实地按情感而非理智立身处事。
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炽烈的情感,才成就了这位过渡时代在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他以满腔热情去灌注他的一切事业,他的文学研究论文,不是以严谨翔实见长,而是以情感充溢取胜。
《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和《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均是梁启超学术观点和风格成熟时期的著名论文,对它们加以比较和归纳,能够以一斑而窥全豹,概括出梁启超文学研究的大致特色,而这些特色又都以一个“情”字关摄。
一、“知人论世”“以意逆情”“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都是孟子的名言,它们被后世学者广泛地应用于文学研究和评论当中。
梁启超后期文学思想的转变及其现代意义(三)
xx后期文学思想的转变及其现代意义(三)如果说身份角色的转变是梁启超文学思想转化的内因的话,那么外来思想文化的刺激则是导致他变化的外因,而且是直接的原因。
梁氏政治文化思想屡变,在他每一次转变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外来文化刺激的机缘。
但前期的几次变化他都是热情鼓吹和宣传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痛切的批判,而1918年至1920年,他以个人身份赴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旅欧期间,梁启超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惨况,则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与以前相比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
他对过去曾经推崇并热情鼓吹过的西方文明,尤其是对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想产生了怀疑,转而倡言以东方文明拯救濒临破产的西方文明。
这种改变是大有深意的。
游历欧洲时,梁启超遍访欧洲文化名人,接触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和各种文学观点。
尤其是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接触,对他文学思想发生转变意义重大。
正是受柏氏生命哲学的影响,吸收柏氏哲学的“生命直觉”理论,梁启超确定了他后期文学审美观注重情感研究,在更深层次上以人为本、探究人生问题的思想走向。
柏格森是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他的理论也被称为直觉主义。
柏格森生命哲学作为西方近代唯理主义、科学主义的对立面,否认物质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将世界分为两个根本不同的部分:一方面是生命,一方面是物质。
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推动世界的根本力量。
与其二分的世界模式相对应,柏格森哲学将人们的认识区分为理智和直觉。
科学的、理智的认识不能施于生命之上,它只能获得作为假象的自然科学知识,而对生命的认识,只能依靠本质上与生命同一的非理性的直觉。
柏格森不时涉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借以解释他的生命哲学。
他对文艺的看法,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本体论上,柏格森美学把生命冲动高扬到终极本体的地位,认为美是内在生命冲动的感性显现,艺术则通过直觉穿透覆盖在生命本体表层的厚重的物质外壳,直接与生命本体合而为一。
新文化视域中的现代情感诗学建构——1920年代初梁启超对于文学之“体”与“用”的重新定位
2 1 1 年 O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Vo . 5, . 1 2 No 4
7 月
J u n lo n n Un v r i ( o i l ce c s o r a f Hu a i e st S c a S in e ) y
Th ns r c i n o o e n Em o i na e i s i h e Co t u to f M d r to lPo tc n t e
P rp cieo w C l r :L a gQi h o Sr-o i o fte es e t fNe ut e in - a ’ ep st no v u c i h
t he Chi s r dii a ie a u e a d hi h o y be a h m p t n a re ne e t a ton ll r t r n s t e r c me t e i or a t c r i rof“p op g nd zng ne c l t r a a ii w u —
‘ o m e o ’a ‘ u n n’ nd ‘ u c i n’ flt r t r te ry 1 2 s n ‘ n to ’o ie a u e a a l 0 f 9
ZH ANG a — u Gu n f
( l g fHu nte n o ilS in e ,Be ig La g a ea dCut r ie st ,B in 1 0 8 ,C ia Col eo ma i sa d S ca ce c s e i in n u g n lu eUnv riy ej g 0 0 3 h n ) j i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章节学前自测参考答案
也可以说是青年抑郁病的解剖,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郁达夫的《沉沦》 这篇小说之所以得到青年的热读和追随,是因为郁达夫在创作时,努力对主观感情 进行真率的表达,强调一己的体验”,将自我表现、自我暴露、自我剖析、自我抒 情交织一起,构成其浪漫主义的《沉沦》这篇小说之所以得到青年的热读和追随, 是因为郁达夫在创作时,努力对主观感情进行真率的表达,强调“一己的体验,将自 我表现、自我暴露、自我剖析、自我抒情交织一起,构成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整个小说都弥漫着主人公的感觉、心理、情绪,而这种感觉、心理、情绪又呈现 出一种混乱、矛盾的状态其一,正视人性。五四时期,随着人的觉醒,对人的尊严和 人的价值的有了重新认识和发现。在新文学运动的发轫时期,郁达夫《沉沦》中 所表现的孤独、敏感、脆弱、胆怯、自卑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人性。渴望性爱, 当然无可厚非,性欲本身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之一,这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只是 中国人长久以来一直习惯于口是心非”,缺乏撕下“遮羞布的勇气郁达夫则冒着 “道德家会大为光火”的境遇,直面人性,直击人性隐密处一一性。为“五四”文 学革命不久产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中人道主义作了一篇生动的注解。把真实 的人性展示给人们看,尽管它表现在病态之中。这就不难解释《沉沦》发表后受 青年的喜爱,销行到了两三万余册。其二,挑战传统。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 发展中,尤其是宋明以后,禁欲主义已成为人性的监狱。这种极端虚伪、冷酷的道 德宣传,毒害了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畸形的社会心理。郁达夫《沉沦》中赤裸 裸的表白,甚至近于“猥亵的描写,一方面是人性的大胆展示,还原一个不管是从心 里上,还是从生理上都经得起检验的真人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有意采取一种激进 的姿态,意在剥下旧道德的虚伪面目,向传统观念挑战。《沉沦》中表现了生活,但 不是生活的再现;《沉沦》取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沉沦》 的魅力依然经久不衰。主观色彩、感伤基调、清新的文笔、散文化的结构,这些 已成为作者特有风格不可或缺的标志。除此之外,它依然让后来的读者有所感悟, 就向它给我的启示,重视个体感受,将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心理外化,呈现真实的人 性,无所畏惧。
梁启超文学审美自觉基础上的情感诗教探究
梁启超文学审美自觉基础上的情感诗教探究作者:李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摘要:梁启超基于文学审美自觉基础上对于《情圣杜甫》的解读,最终质归就是通过具体诗人的文学批评实现情感诗教,即希望广大国民通过诗人依照自己性情做“喜欢做的”学问观的指引下,领略中国传统文学“真”与“美”的真谛,进而获得审美自觉基础上的情感陶养,从而实现“无所为而为”的“生活的艺术化”。
关键词:文学审美自觉;《情圣杜甫》;情感;调和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1-0037-07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对于文学情感的“嗜好”具体表现在对于中国传统诗学的推重,诸如关于“白话诗”的问题,诗歌情感表现方法的分类,诗歌的“理想派”与“写实派”以及从文学情感的角度对于中国古典诗人个案的探究等方面,这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学“现代化价值”最为鲜明的表达,是对中国“抒情传统”的深刻思考,“‘抒情精神’可以提升为美学的典范,成为不同媒介的艺术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
梁启超关于情感诗学的理想与主张主要呈现在《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情圣杜甫》《屈原研究》以及《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等文章中。
梁启超之所以会在20世纪20年代如此推重中国古典诗学的情感价值并选择杜甫、屈原和陶渊明等个案进行文艺批评,是因为中国传统诗学和这几位诗人及其作品中蕴含着梁启超长期累积的“非常的感受”,承载着“人们真正重要的东西”,“在这些诗中,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即“文学家最重要的是想象”,“诗教”具有“温柔敦厚,乃是带有社会性”同时具有“涵养性灵、调和情感”的不偏不倚、“不丰不觳”的价值。
在1902年被誉为“文学之最上乘”的小说,这时期被打入“冷宫”,例如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中小说没有被列入其中,《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中关于诗的广义的探讨也没有把小说纳入进来以及在《为什么要注重叙事文字》《中学国文教材不宜采用小说》《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等文章中主张小说应从国文教科书中消失,明确表示要重于“情感之文”。
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节选详细内容
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节选)详细内容【内容提要】文学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副产品,也是中国文学自身新旧嬗变的历史产物。
梁启超关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建构体现了20世纪新的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
【关键词】文学/革命/审美/更新【正文】综观梁启超两次倡导“文界革命”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其关于新体散文的基本美学观点是:(一)、散文创作的目的不为传世,而为觉世。
(二)、散文效法的目标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新体散文。
(三)、散文变革要从内容到形式实行全面的变革。
内容上要表现“欧西文思”,形式上要追求“雄放隽快”、“明晰”“畅达”。
(四)、散文语言应力求通俗化,可兼容中西词汇语法。
“文界革命”的理论主张冲破了传统散文的各种清规戒律,使散文从“文以载道”和“替圣贤立言”的目的规范中解放出来,成为融入社会现实,面向广大民众的具有新鲜血肉和切实内容的崭新文体。
“文界革命”的理论主张也使散文挣脱了桐城、八股等僵化凝固的文体规范,成为不拘一格、自由抒写的崭新文体。
尤其是在“新文体”的创作实践中,与“欧西文思”相对应的大量西方新名词,如“国民性”、“人权”、“功利主义”、“专制主义”等,得到了介绍传播。
这些“新名词”的输入冲击了“古文辞”的格律、习用典故和陈腐语汇,改造和丰富了文言的词汇系统,更新了文学语言的风格,还促进了散文创作主体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夏晓虹在《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一书中对此作了高度的评价:“‘新文体’对于现代语文最大的贡献,即在输入新名词。
借助一大批来自日本的新名词,现代思想才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
‘新文体’的半文半白,也适应了过渡时代的时代要求。
”[3]陈平原在《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一书中也对此作了肯定:“晚清的白话文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白话文,只有经过梁启超的‘新文体’把大量文言词汇、新名词通俗化,现代白话文才超越了自身缓慢的自然进化过程而加速实现。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一、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之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胡适)。
1-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周作人)。
1-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王统照)。
1-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祥林嫂)。
1-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周作人)。
1-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新潮社)。
1-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倪焕之》)。
1-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许地山)。
1-9.1921年,《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其主编是(沈雁冰)。
1-10.鲁迅的《补天》、《理水》、《非攻》等小说后来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
2-1.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胡适)2-2.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2-3.《十五娘》是新文学中最早的叙事诗,其作者是(沈玄庐)。
2-4.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尝试集》)。
2-5.《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刘半农)。
梁启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新认识
梁启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新认识的报告,600字
梁启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新认识是拉开现代文学之门的关键一步。
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可以作为有效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中国文学的传统风格,使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活力。
他重新认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不仅使他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文学,而且也指明了一条现代文学发展的新路径。
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学抒情传统在其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认为,抒情传统能够直观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用文字来承载激情。
他以宋词为例,在其认识中,宋词既可以作为象征性的写作形式,也可以作为富有表现力的抒情形式,让读者体会作者的情感传达以及精神抒发。
此外,梁启超还发现了抒情传统可以作为创作文学的灵感源泉。
他认为,中国文学抒情传统可以通过把“经典”和“非经典”结合
在一起,使原有的经典在新的文学语境中得以重新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和魅力。
梁启超的认知,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新的路径。
他注重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内涵,强调原典的内在逻辑与变化规律,从而将传统文学与现代抒情体系结合起来。
他认为,只有重新认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才能够让现代文学拥有更加完整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内涵,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作用。
总之,梁启超对传统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新认识,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现代文学可以更好地使用抒情的手法来深刻表达思想,让读者体会文字中的美感。
国开电大中国现代文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题目1.《毁灭》是利用传统技艺的真正长诗,以古雅著称,被看作新文学的《离骚》和《七发》。
它的作者是()A. 冯至B. 朱湘C. 沈玄庐D. 朱自清【答案】:朱自清题目2.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
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A. 俞平伯B. 叶圣陶C. 何其芳D. 丰子恺【答案】:俞平伯题目3.孤岛时期的“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和《杨娥传》是40年代历史剧创作高潮的前奏。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A. 陈白尘B. 阳翰生C. 阿英D. 夏衍【答案】:阿英题目4.《憩园》的写作缘于抗战期间巴金两次回到老家成都所得印象,也可以看作是()的续篇。
A. 《抗战三部曲》B. 《爱情三部曲》C. 《激流三部曲》D. 《人间三部曲》【答案】:《激流三部曲》题目5.1926年3月,戴望舒与施鲨存创办的第一个刊物是()A. 《樱络》B. 《新文艺》C. 《无轨列车》D. 《现代》【答案】:《樱络》题目6.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台湾作家()A. 刘呐鸥B. 钱杏邨C. 施蛰存D. 穆时英【答案】:刘呐鸥题目7.1933年萧红萧军自费出版了他们的小说散文合集()A. 《麦场》B. 《跋涉》C. 《看风筝》D. 《生死场》【答案】:《跋涉》题目8.1936年底,艾青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A. 《北方》B. 《旷野》C. 《吹号者》D. 《大堰河》【答案】:《大堰河》题目9.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1927年春出版的()A. 《北游及其他》B. 《昨日之歌》C. 《十年诗抄》D. 《十四行集》【答案】:《昨日之歌》题目10.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再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A. 晋察冀派B. 山茶花派C. 荷花淀派D. 山药蛋派【答案】:荷花淀派题目11.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等。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其中的一些“情感说”更是对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认为,“情感”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自我表达中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他主张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和启发情感,使之成为心智的修养和提升。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梁启超的“情感说”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艺术美育是培养青少年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梁启超的“情感说”正是对艺术美育的重要启示。
梁启超认为,美感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是一种高度的心灵活动,它不仅包括对于美的感知和表达,更是对于美的理解和鉴赏。
艺术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的美感,使他们在艺术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并由此产生心灵的共鸣。
梁启超的“情感说”试图通过文学艺术来启发和激发青少年的情感,从而培养其优秀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梁启超的“情感说”对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的“情感说”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角。
在审美活动中,青少年往往侧重于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而忽视了自身情感的发掘和塑造。
梁启超的“情感说”更加强调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试图通过文学艺术来唤起和培养青少年内心的情感,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审美情感。
梁启超的“情感说”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审美空间。
在当代社会,青少年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的束缚,使得他们的审美活动常常变得缺乏多样性和活力。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对中国文化与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关于“情感说”的思想对当代青少年的艺术美育也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梁启超的“情感说”出发,探讨其对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的启示和影响。
梁启超认为,情感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心灵活动,它是思维的基础,在人类心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情感是对外部事物的感受,是以情为突破口,以情为出发点,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来。
梁启超认为,情感不仅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更是决定审美活动成败的关键。
他主张的“情感说”即是指导人们在价值判断、审美感受等方面应以情感为参照标准,强调人们在从事思维活动时,应当思绪回归情感根源,用情感去驱动思维和判断,从而实现审美活动的最大化。
而在当代青少年的艺术美育中,“情感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
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青少年们面临着来自网络、社交媒体等各种信息渠道的冲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梁启超的“情感说”理论为现代青少年的艺术美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强调了情感对审美活动的重要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也应该注重情感的培养和表达。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贯彻梁启超的“情感说”理论,引导青少年进行艺术美育。
要注重情感的启蒙和培养。
梁启超认为,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所以在青少年的艺术美育中,应该注重对情感的启蒙和培养。
学校和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种类的艺术作品,例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从而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引导其进行艺术的感受和体验。
只有当青少年在情感上得到启蒙和培养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审美活动,进一步提高艺术素养。
要鼓励青少年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创作。
除了进行情感的启蒙和培养之外,还应该鼓励青少年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创作。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1. 引言1.1 梁启超对情感说的重要性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强调了“情感说”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审美活动的核心。
他认为,艺术创作不能只停留在外在形式的表现上,更应该注重艺术家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和情感体验的传达。
梁启超指出,情感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通过情感的共鸣,作品才能真正触动人心,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中,梁启超的“情感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丰富的发展阶段,情感体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促进他们的审美情感的提升。
因此,梁启超对情感说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艺术创作的层面,更在于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梁启超的“情感说”,可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把握艺术创作的本质,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从而推动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的发展与进步。
1.2 青少年艺术教育的现状青少年艺术教育的现状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他们的情感世界也正处于脆弱和快速变化的状态。
然而,目前的青少年艺术教育主要集中在技能的传授和作品的表现,忽视了对情感的培养和关注。
青少年在面对艺术创作时,往往只注重外表形式,而忽略了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此外,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如功利主义思想的泛滥、消费主义的影响等,导致青少年的审美眼光日益狭窄,审美情感也逐渐变得浅薄和表面化。
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因此,青少年艺术教育亟需转变观念,不仅要注重技巧和表现,更要重视情感的培养和引导。
只有让青少年真正体会到艺术中的情感共鸣和精神追求,才能激发他们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全面的个人发展和艺术教育的目标。
2. 正文2.1 梁启超“情感说”在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的意义梁启超的“情感说”对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具有重要意义。
梁启超的“情感”说及其美学理论贡献
梁启超的“情感”说及其美学理论贡献内容提要:情感说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重要内涵。
梁启超认为,情感是生命与宇宙的本质;艺术情感是生命、情感、艺术美的统一;艺术情感必须求真、向善、合美;艺术情感具有熏、浸、刺、提四种感染力和奔迸、回荡、含蓄蕴藉、写实、浪漫五种表情法;艺术是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
梁启超的情感说在思想观点、概念术语、理论方法上都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重要先导。
关键词:情感审美先导“情感”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上个世纪之交中国美学思想中最具个性特色的审美范畴之一。
对于艺术情感问题,梁启超有着非常精辟且较为系统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与梁启超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而且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先导意义。
一对于情感本质的认识,是梁启超情感理论的基石。
在《中国韵文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梁启超明确提出:“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
(1)首先,“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梁启超将情感与理智作了比较。
他认为:“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
有时所知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发少。
用情感来激发人,好象磁石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其次,“情感是宇宙间一种大秘密”。
梁启超说:“我们想入到生命之奥,把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把我的生命和宇宙和众生迸合为一,除却通过情感这一个关门,别无他路。
”(2)在这里,梁启超对情感的理解体现出某种深刻辨证的见地。
首先,他不是把情感视为纯粹感性个体的东西,而是将情感视为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的融通。
其次,梁启超将对情感特质的考察与生命特质的考察联系起来,从而不仅给予了情感以非常重要的地位,也给予了情感以极为丰富的内涵。
作为人类动作的“原动力”和宇宙生命的“大秘密”,情感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梁启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整理稿)下文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在清华学校讲授国史课,校中文学社诸生请为文学的课外讲演,由于讲义是随讲随编,故原文不完整,今作节录、整理以方便研讨会之用。
原文请参阅《梁启超全集》第十三卷《翻译文学与佛典》。
一、导言(一)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
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
有时所知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发少。
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
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情感的性质是本能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本能的境界;情感的性质是现在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现在的境界。
我们想入到生命之奥,把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把我的生命和宇宙和众生迸合为一,除却通过情感这一个关门,别无他路。
所以情感是宇宙间一种大秘密。
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但他的本质不能说他都是善的,都是美的。
他也有很恶的方面,他也有很丑的方面。
他是盲目的,到处乱碰乱迸。
好起来好得可爱,坏起来也坏得可怕。
所以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
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
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
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
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
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
因为他有恁么大的权威,所以艺术家的责任很重。
为功为罪,间不容发。
艺术家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就该知道:最要紧的工夫,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絜,向里体验。
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他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三)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三)八现在要附一段专论女性文学和女性情感。
三百篇中一一尤其国风一一女子作品,实在不少。
如《绿衣》、《燕燕》、《谷风》、《泉水》、《柏舟》、《载驰》、《氓竹竿》、《伯兮》、《君子于役》、《狡童》、《褰裳》、《鸡鸣》,或传说上确有作者主名,或从文义推测得出。
我们因此可想见那时候女子的教育程度和文学兴味比后来高些;或者是男女社交不如后世之闭绝,所以他们的情感有发舒之余地,而且能传诵出来。
内中有好几篇最能发挥女性优美特色。
如: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谷风》)如: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毋怒,秋以为期(《氓》)这两首都是弃妇所作,追述从前爱情,有不堪回首之想一种温厚盹笃之情,在几句话上全盘托出。
又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伤离念远,四个字抵得千百句话。
又如: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髡彼两髦,实惟我仪之死矢靡他。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柏舟》)这首相传是卫共姜所作。
父母逼他离婚,他不肯,那坚强的意志和专一盹笃的爱情都表现出来;却是怨而不怒,纯是女子身分。
又如: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闷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载驰》)这首是许穆夫人所作。
他是卫国女儿,卫国亡了,他要回去省视他兄弟;许国人不许他,因作此诗。
一派缠绵悱恻,把女性优美完全表出。
女子很少专门文学家,不惟中国,外国亦然。
想是成年以后受生理上限制所致。
汉魏以来女性作品,如秦嘉妻徐淑,如班婕妤,各有一两首,都很平平。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似是唐人所谱;《悲愤》两首,大概是真。
他遭乱被掠入匈奴,是人生极不幸的遭际。
他自己说: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可怜他情爱的神圣,早已为境遇所牺牲了;所剩只有母子情爱,到底也保不住。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1. 引言1.1 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情感说”对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青少年正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和价值观念的困扰,艺术美育成为培养他们情感、审美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梁启超强调情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情感的抒发和体验,才能真正领悟艺术的内涵和美感。
在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至关重要。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情感丰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梁启超的“情感说”提醒我们要关注青少年内心世界的需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感知和欣赏美好的艺术作品和文化珍品。
结合梁启超的理论,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理解,引导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创作中实现自我。
梁启超的“情感说”对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良好成长。
2. 正文2.1 梁启超的“情感说”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民族教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
梁启超提出的“情感说”被认为是他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梁启超认为,人的情感是其活动的源泉,情感是指导人行为和思维的基本动力,也是人类思想、行为和审美的基础。
在教育中,梁启超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为只有通过情感的教育,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梁启超的“情感说”强调了教育中情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
他认为,艺术是通过情感来表达和传达的,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才能真正领会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在艺术教育中,梁启超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情感,通过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次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B5.D6.C7.B8.C9.C10.D二多项选择题11.ABC 12.BCD 13.ABC 14.ABD 15.ABC16.ABD 17.BCD 18.ABC 19.ACD 20.ABC三填空题21.新小说22.新青年23.1918 24.冯文炳25.胡适26.郭沫若27.冯至28.冰心29.林雨堂30.春柳社四简答题31题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页)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
《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4分)B.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
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3分)C.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
(说出三位作家即可)(3分)32题闻一多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了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请简要说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43页)A.“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4分)B.“绘画美”是诗的用词要做到有画面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3分)C.“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匀称均齐。
(3分)五分析题33题(8页)34题(99页)第二次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C5.B6. C7.D8.A9.C 10.D二多项选择题11.BCD 12.ABC 13.ACD 14.AB 15.BCD16.ABCD 17.ACD 18.BCD 19.BCD 20.BD三填空题21.文学研究会22.鲁迅23.冯至24.李全发25.戏剧26.论语27.胡适28.屈原29.1928 30.冰心四简答题31题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几类诗歌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47页)A.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22—128页摆渡于传统文学与新文学问的“情感’’之舟——l920年代梁启超的“情感’’诗学张冠夫摘要:欧洲之行使梁启超认识到“情感”因素对于构成健全的现代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强调中国新文化建设要体现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发展。
他回归“诗言志”的诗学传统,从情感的角度重新厘定文学的本质和功用。
在此基础上,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和阐释,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抒情传统中的伟大诗人的情感品质和抒情方式给予了高度肯定,从而克服了自己早期褒扬西方文学而贬低中国文学的偏颇,将传统文学中的优秀成分视为新文学家的范本。
以此,他校正了此前将新兴文学主要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工具的认识,将新文学的建设指向了发扬光大国民性的方向。
这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流话语形成了差异和对话。
关键词:梁启超;诗学;情感;传统文学;新文学在1918年底至1920年初的欧洲之行中,梁启超对于西方的现代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反思,他将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思潮和文化中盲目信仰理性和科学而排斥人的情感和自由意志的“科学万能”主义所导致的“唯物的、机械的人生观”①,视作造成西方现代畸形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
在批判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现代发展之偏颇的同时,他重新追认了文艺复兴所体现的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情感和谐发展的人文主义所指向的现代发展之路的合理性。
以此,他借鉴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强调必须从“理性的方面”和“情感的方面”这“两途”开拓中国文化的“新机运”,就后者而言,主要指向“新文学”“新美术”的创造②。
这既是梁氏对个人此前在启蒙宣传中推崇理性而轻忽情感的倾向的校正,更是要以此纠正新文化运动中已经出现的同样的偏颇。
梁氏在1920年代对文学问题给予了大量关注,尤其对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阐发。
在其中,“情感”既被梁氏作为界定文学本质的关键概念,更成为他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学和新文学建设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
这既体现出梁氏深刻的现实关怀,更使其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流话语构成了差异和对话。
一、回归“诗言志"的诗学传统1922年梁氏在《情圣杜甫》中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一命题③。
这是为诗学研究会所作的讲演,讲题既然是关于杜甫,这一演讲自然属于以诗歌为研究对象的狭义诗学,而在狭义诗学的范畴中,又属于以古典诗歌为研究对象的古典诗学。
但梁氏的这一演讲不仅仅只是针对古典诗歌乃至诗歌这一体裁,甚至超出了文学而指向“艺术”,可见梁氏这一讲题已涉及广义诗学。
从狭义诗学特别是其中的古典诗学入手,而视野所及已是广义诗学,这正是梁氏1920年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收稿日期:2012一l O一20作者简介:张冠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北京100083)。
①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0-12页。
②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③梁启超:《情圣杜甫》,《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7页。
122摆渡于传统文学与新文学间的“情感”之舟那么,何以梁氏能从对古典诗歌的研究中自然地提出这一命题?这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论的自觉继承。
梁氏主要是经由孔子而进入到这一诗学传统当中的。
在《孑L子》(1920)第三节“孔学提纲”中,梁氏把“乐”学作为“孔学”中的重要一门。
他利用的主要文献,是《礼记》中的《乐记》。
在他看来,《乐记》虽为孑L门后学所记.并不是孑L子亲说,“但这种学理总是孔门传授下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他做孔子学说的一部分”。
梁氏引用了多条《乐记》中的乐论,并加以诠释。
如“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梁氏说,“这一段说音乐的起源,由于心物交感,是从心理学上寻出音乐的基础”。
再如“乐者……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梁氏指出“是发明音乐生于人心的道理”。
对于《乐记》将音乐看作是来源于人类心灵之“感”,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梁氏是予以首肯的。
而对他来说,“乐”与“诗”是相通的,他高度肯定孔子将“文学音乐合为一体,用作教育基本”。
梁氏也引用了《乐记》中谈到“诗言志”的一条:“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虽然他引用此条是为了说明在“乐”中,“诗”、“歌”、“舞”三位一体,“不独涵养性灵,而且于身体极有益”,但也由此可见,梁氏对于“诗言志”、诗“本于心”是认可的①。
在写于1920年的《(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中,梁氏又一次提到了“诗言志”。
梁氏为强调当下的诗歌创作必须讲究音韵,指出在最初“‘诗’之为物,本来是与‘乐’相为体用”,“所以《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古代的好诗,没有一首不能唱的”②。
从引用《乐记》再至更早的《尚书》,梁氏对于“诗言志”的反复引用足以说明他对此是认同的。
当然,从梁氏提及“诗言志”时并非是就其本身,而是为说明其他问题,以及他在《(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中将“趣味”作为“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来看,梁氏此时尚未将“诗言志”与对文学之“体”的认识直接联系起来。
但当他在1922年开始集中地探讨中国传统诗歌的“表情法”⑧,特别是在《情圣杜甫》中明确提出“艺术是情感的体现”时,明显地体现了他向中国传统诗学的源头——“诗言志”观的更为自觉的回归。
当梁氏承继了“诗言志”所代表的中国诗学真义,对于文学的审美属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后,他对以《毛诗序》的“美刺”论为代表的、背离文学的审美本质的“载道”诗观予以批判。
梁氏钟爱《诗经》,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1923)中称其“为我国最古而最优美之文学作品”,对于“《诗》学”而言,他最服膺孔子,“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于文学与人生之关系看出最真切,故能有此言”。
此处,梁氏正是从诗与产生于实际人生的情感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话的,所以他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诗教”理解为借诗的“美感”“使社会向上”。
梁氏所强调的正是孔子所代表的“言志”诗观和诗教中与人文主义若合符节之处。
所以,“吾侪学《诗》,亦学孔子之所学而已”。
梁氏强调“治《诗》者宜以全诗作文学品读,专从其抒写情感处注意而赏玩之,则诗之真价值乃见也”,这正是他对孔子“《诗》学”的继承。
以此,他否定了《毛诗序》从“美刺”的角度对《诗经》所做的解释。
“《诗》学之失,自伪《毛序》之言‘美刺’始也”,在梁氏看来,“夫感慨时政,憎嫉恶社会,虽不失为诗人情感之一,然岂舍此遂更无可抒之情感者?伪《序》乃悉举而纳之于刺”。
梁氏批评《毛诗序》将丰富的情感作狭窄化、单一化的曲解,“信如彼说,则三百篇之作者乃举如一黄蜂,终日以蜇人为事,自身复有性情否耶?”,诗作者真性情被遮蔽,同时“所谓温柔敦厚者何在耶”?梁氏指出其违背了传统诗教中以“温柔敦厚”为尚的对诗歌的情感表达要求。
他还指出,“美刺”说把表达男女两情相悦的诗大多解释为“刺淫”,以附会孔子的“诗无邪”说。
“不知男女爱悦,亦情之正,岂必刺焉而始有合于兀邪之旨也”,即“美刺”说实则是借歪曲孔子来掩盖其伪道学面目。
“是故自美刺之说行,两二百篇成为‘司空城旦书’,其性灵之神圣智没不曜者二千年于兹矣。
”④梁氏对“美刺”说的抨击正是指向违背文学的审美功用,将①粱启超:《孔子》。
《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9—2l页。
②粱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2页。
③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1页。
④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6—69页。
123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视作卫道工具的“文以载道”论,呼吁回归先秦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诗言志”的诗学正轨。
可以说,梁氏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美刺”说的批评和对于“诗言志”传统的再发扬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一方面指向保守思想和旧文学观对情感的压制,呼应了思想解放和情感解放的时代大潮,同时也有针对新文化阵营中理性化的、工具化的文化观和文学倾向的用意,虽然后者不同于前者的压制情感而是忽视情感,但两者在以理性之名排斥情感上则是相同的。
黄遵宪在1905年去世前夕致梁氏的一封信中盛赞他文字“有大吸力”,并作注解:“吾论诗以言志为体,以感人为用,孔子所谓兴于诗,伯牙所谓移情,即吸力之说也。
”①作为梁氏的挚友和得到他高度肯定的“诗界革命”的先锋,黄遵宪的诗观定然会令他心有戚戚。
但世纪初的梁氏关注点在诗“以感人为用”上,这即是他强调的诗歌为国民“精神教育”的“要件”②,而对于诗之“体”则未见进入那一时期梁氏的诗学视野中。
而当梁氏在其后期诗学中自觉地与“诗言志”观相衔接,他使这一中国诗学的源头重新焕发了生机。
二、“情感”的新视觉与传统文学观的转变梁氏在1920年代从重新梳理和阐释传统文学人手所作的诗学研究,是其国学的组成部分,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即梁氏的国学研究并非只为“整理国故”,而是为了在借助西方的新方法“得其真相”后,将其“综合起来”,并与西方文化相“化合”从而铸造“新文化系统”⑧。
简言之,这正是梁氏受文艺复兴启发,而确定的复古开新之路。
那么传统文学何以在今天仍有其价值?梁氏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古人的情感经验以及传达情感的艺术经验与今人比较的问题,并仍是从文学的情感本质出发回答了这一问题。
《情圣杜甫》中,在明确了“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后,梁氏强调,而“情感是不受进化法则支配的,不能说现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说现代人的艺术一定比古人进步”④。
以此,现代人的情感经验是与古人相通的,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法也完全可以借鉴古人的创作经验。
作为连通古今文学的重要纽带的是“情感”和“情感的表现”,而作为其发挥沟通和传递功能的基础的是其自身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即其不受进化法则支配。
梁氏在早期本是进化论的信仰者和积极的宣传者,但在欧游归来后,特别是1922年前后,他对自己的进化论作了重要修正,这主要表现为他不再将进化论看作是适用于一切领域的法则,而明确了其适用范围。
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及相关的人类精神现象在他看来就不能简单地以进化论的眼光来看待,“说陶潜比屈原进化,杜甫比陶潜进化,但丁比荷马进化,索士比亚(今译莎士比亚)比但丁进化,摆伦(今译拜伦)比索士比亚进化”,这“都从哪里说起?”⑤梁氏对进化论的修正是与对“何为文化”以及“何为历史”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
在《什么是文化》(1922)中,梁氏谈到“文化种”和“文化果”的问题时举了文学艺术活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