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与药用昆虫
药用昆虫和医学昆虫
题记和说明:昆虫可以大致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害昆虫,包括农作物、经济植物害虫,植物病害的传播者,直接危害人和其他动物的害虫,传播人畜疾病的害虫等;另一类是有益昆虫,包括药用昆虫,食品昆虫,饲用昆虫,天敌昆虫,观赏昆虫,传粉昆虫,环保昆虫,法医昆虫,科研用昆虫。
在这么多种类的昆虫中,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我想重点谈一谈药用昆虫和医学昆虫。
利用昆虫和他的生产品作为生药,以治疗疾病,在我国是极其普遍的。
昆虫那个是中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如大家所知,中药是我国祖先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光辉成果,他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最宝贵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在保障我国人民健康中曾发挥过并继续发挥着巨大大的作用。
我们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
所以这次正好结合我自己的专业和昆虫谈到药用昆虫的相关问题。
因为自己是学习动物医学的,所以在平时也看了不少医学方面的,在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上我们还要学习兽医中医药学,当然我知道中医中有不少用昆虫治病的例子和药引,加上自己刚好报名参加了这次昆虫与人类的选修课,理所当然的本次的论文主题就是药用昆虫。
一、简介及总括药用昆虫:药用昆虫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昆虫全体或者部分入药的类群。
昆虫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记》和《诗经》中就有用昆虫与其他中药材配置中药的记载。
《神农本草》中已记载药用昆虫21种,李时珍的《本草约目》中有73种,加上《本草纲目拾遗》中的25种,共计近百余种。
目前我怕孤僻一直可药用的昆虫超过300种,其中常用的有40多种,如蚕蛹、蜜蜂、五倍子虫、冬虫夏草、土鳖虫、桑螵蛸、蝉蜕、螳螂、芜菁,蝼蛄、蚂蚁等,已被广泛地用来治疗人类疾病,而且有的已开发出许多药用昆虫制剂,如胶囊、粉剂、口服液等,为保护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作为动物界中的一个纲,在中药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传世的文献中,最早记载昆虫药用价值的医学书籍首推《神农本草经》,它是中国古代研究药学时所用的药典。
昆虫学的实用价值
昆虫学的实用价值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科学,涵盖了昆虫的形态、生物学、分类、生态以及其与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虽然对于许多人来说,昆虫只是生活中的小生物,但实际上昆虫学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昆虫学的实用价值,并且阐述昆虫学在农业、医学以及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一、昆虫学在农业中的应用1. 生物防治昆虫对于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害虫的繁殖和虫口数量过多会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利用昆虫自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或捕食害虫,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昆虫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生物防治方法。
2. 传粉与授粉昆虫在植物繁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花卉和农作物需要昆虫进行传粉,才能结出果实。
比如,蜜蜂在传粉过程中既能帮助花朵进行交配,也能帮助农作物结出更多的果实。
昆虫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昆虫对于植物传粉的作用,进而促进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
二、昆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1. 药用昆虫许多昆虫具有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中。
比如,蜂胶被用于抗炎和促进伤口愈合,蚕蛹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被用于滋补和治疗某些疾病。
昆虫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昆虫的药用成分,发现新的治疗方案,提高医学的效果。
2. 疾病传播与防控一些昆虫是疾病的传播者,如蚊蝇传播的疟疾和登革热等。
昆虫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与疾病的关系,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比如,通过研究蚊子的生命周期和传播途径,可以预测疟疾的流行趋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三、昆虫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生态平衡与保护昆虫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昆虫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制定保护措施。
比如,保护蜜蜂等传粉昆虫有助于维持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气候变化的指示者昆虫对环境的响应速度很快,很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药用昆虫
药用昆虫搜集药用昆虫是指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如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蝎子、土元、螳螂等。
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
《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
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如蚂蚁、蜜蜂、蟑螂(卵荚)、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和苍蝇等昆虫。
目前已有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1】百度百科一、蜣螂【简介】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亚科(Scarabaeinae或Coprinae)昆虫。
用铲状的头和桨状的触角把粪便滚成一个球,有时可大如苹果。
初夏时蜣螂把自己和粪球埋在地下土室内,并以之为食。
稍后,雌体在粪球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也以此为食。
虫体一般呈圆形,鞘翅短,腹部末端露出。
5~30公釐(0.2~1吋多)长。
色深,有的具金属光泽。
雄虫头顶有一长而弯曲的角状突。
在24小时内吃的食物可超过本身的体重。
因为能加速使粪便转变为其他生物能利用的物质的过程,所以对人类有益。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蜣螂,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走,皆肝、胃、大肠三经风热壅盛所致,咸寒除三经之邪热,则诸症自瘳。
《别录》主手足端寒、支满者,以脾胃主四肢而治中焦,肺气结滞则血液不能通行灌溉于手足,胃家热壅及大肠结实,则中焦不治而气逆支满,行三焦之壅滞则所苦减除矣。
咸能软坚入肾,故又主奔豚也。
②《长沙药解》:蜣螂,善破症瘕,能开燥结,《金匮》鳖甲煎丸用之,治病疟日久结为疟瘕,以其破症而开结也。
【功能药效】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
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
用土裹蜣螂煨熟。
吃下。
3、小儿重舌。
经济昆虫——其他经济昆虫
其他经济昆虫1、经济昆虫学定义在经济意义上有利或有害的昆虫,有利的蚕、蜂、白蜡虫;有害的蝗虫蚜虫小菜蛾。
2、食用昆虫定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
昆虫作为营养源的优点:1种类繁多,蛋白质含量丰富2食物转换率高,可作为人类的蛋白质资源3群体浩大,多数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
3、药用昆虫定义: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或协助治疗某种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
冬虫夏草定义:虫草菌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高山草甸土中的蝙蝠蛾科幼虫形成的复合体。
活性物质:虫草素虫草酸,虫草素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抑制癌细胞分裂,如鼻咽癌药理药效:降血脂、增强耐缺氧能力、镇静、提高免疫力、抗癌,治体虚蚂蚁草体乙醛提高免疫力含锌量高虫茶米黑虫等昆虫取食三叶海棠、苦丁茶等植物鲜叶后排出的粪粒斑蝥素:对肿瘤有较好的亲和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抗肿瘤,如肝癌、食道癌白僵蚕定义:家蚕幼虫感染白僵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
4、工业原料昆虫定义: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
紫胶:紫胶树脂、紫胶蜡、紫胶色素。
最主要紫胶树脂好紫胶的定义:树脂含量高、杂质少颜色浅流动性好光泽均匀白蜡虫高级动物蜡形态特征:雄虫:雄虫有翅,体节明显,发育经卵、幼虫、蛹、成虫;小,形似浮沉子;靠口针插入植物枝、叶吸取营养营生,蜡是管状腺分泌的新陈代谢产物。
雌虫:无翅,球形,体节不明显,发育经卵、若虫、成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此成虫越冬。
(若虫幼虫区别)5、观赏娱乐昆虫蝴蝶蟋蟀6、传粉:为经济作物传粉、增产(蜜蜂)7、天敌昆虫: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寄生蜂)。
药用昆虫
几种食疗方法
芫菁蛋 取鸡蛋一个,钻一小孔,再取去头、足和翅的芫菁成虫13 个入蛋内,外用纸封好,包 上黄泥,火上烧熟,不吃芫菁虫体,只吃蛋。日食1~2 个。解毒抗癌。主治肝癌。 芫菁枣 取大枣一个去核,用芫菁一只去足、翅后装入枣肉内,煨熟后去芫菁,食大枣,空腹白 汤下。攻毒抗癌,主治胃癌。 芫菁丸 取芫菁、红娘子各15g ,山豆根、乌梅各90g、蜈蚣6g、红枣肉1000g、白糖 2500g。将各药研粉,加入枣肉捣烂,用糖粉制丸,每丸重6g。每次口服1 丸,日三 次。含化后咽下,适治上段食管癌。 蜜丸方 取芫菁100g、红娘子20g、蜈蚣15g 、山豆根、乌梅、木香各100g ,全蝎、黄连 各50g ,轻粉20g、红枣肉400g、蜂蜜适量。将各药研粉,加入红枣肉捣烂,用蜂 蜜制丸,每丸3g。每 次口服半丸,每日二次。温开水送下,适治下段食管癌及贲门 癌 芫菁散 取芫菁500 个、陈皮500g、糯米5000g 。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干,加入芫菁置 锅内用微火炒焦黄,去芫菁,糯米研粉;另将陈皮研粉,两粉混匀。口服,首次用量 1015g ,每日三次,后维持每次56g ,日三次,均于饭后温开水冲服。健肝抗癌,主治 原发性肝癌。江苏启东县人民医院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3 例,均获较好疗效。
芫菁
芫菁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芫菁(Meloidae) 剧毒昆虫, 常用入药的种类有:
芫菁属绿芫菁(Lytta 芫菁属大斑芫菁(Mylabris caraganae Pallas) 、豆 phalerata) 、眼斑芫菁 (Mylabris schonherri) 、 芫菁属锯角豆芫 ( Epicautagorhami ) 等。 曲纹芫菁(Mylabris cichorri)
药理药效
药理 对肿瘤细胞有较好亲和 对肿瘤细胞有较好亲和 力,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较 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较 持续时间较长,通过 多,持续时间较长 通过 持续时间较长 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影响 抑制癌细胞蛋白质 影响 癌细胞的核酸代谢,从而 癌细胞的核酸代谢 从而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的生长。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在芫菁毒素及其衍生物 中,以芫菁毒素的毒性最 以芫菁毒素的毒性最 对人中毒剂量为 大,对人中毒剂量为 对人中毒剂量为0. 6g - 1. 0g ,致死剂量为 致死剂量为 1. 4g - 3. 0g。而芫菁 。 毒素致死剂量则为 30mg。 。 药效 用于治疗肝癌、食道癌、 用于治疗肝癌、食道癌、 胃癌等20 余种癌症均 胃癌等 余种癌症均 获良好的疗效。 获良好的疗效。 人工合成的抗癌药物羟 基芫菁胺治疗原发性肝 基芫菁胺治疗原发性肝 例子,愈 癌142 例子 愈2 例。 口服芫菁素0. 口服芫菁素 25mg/ 天, 逐递增到每次0. 逐递增到每次 5mg , 每日三次,共治疗各种肿 每日三次 共治疗各种肿 瘤70 例,对胃癌肺癌效 对胃癌肺癌效 果好,对乳腺癌食道癌疗 果好 对乳腺癌食道癌疗 效也效好。 效也效好。
3-1-1药用昆虫之虫草(47页).
山东师范大学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什么是药用昆虫
药用昆虫:是指那些昆虫虫体或 其产物可直接用来治疗疾病或保健的昆 虫。因此,食用昆虫也有一些种类具有 营养保健作用,这些食用昆虫也可称为 药用昆虫。自古以来就有“食药同源” 之说。
山东师范大学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历史
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和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共记载了100 多种。
饲养地的选取——蝙蝠蛾养殖室、菌种接种培养 室(紫外灯、超净工作台、低温培养箱)、饲料栽培 地(珠芽蓼、川贝母、龙胆草等)。
川贝母
龙胆草
珠芽蓼
山东师范大学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有性型养殖——养殖室
(1) 饲养所需条件
温度:10~32℃都可生长,14~25 ℃可形成子座。孢子体弹射时 温度28~32 ℃,菌丝体培养温度为20~28 ℃; 10~20 ℃可形成菌核 ; 26~32 ℃子座长出地面。各发育阶段需要温差、砂土刺激才能 完成。
山东师范大学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4)接种和侵染
将有性型的子囊孢子或者无性型的虫草菌接种到 寄主虫体上——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或复壮无性型菌 种。
喷雾法:用微型喷雾器装置把子囊孢子喷散到 4~6龄阶段的虫草蝙蝠蛾幼虫身体上,还要在幼虫的 食物中混入虫草菌菌丝体。一般通过虫体壳颜色的变 化来判断幼虫是否已感染,幼虫感染几天后,主体的 外壳会出现很明显的褪色现象,由深褐色转为淡黄色 ,已感染虫草菌的幼虫,动作逐渐迟缓,最终死亡僵 化。感染率高,但幼虫不易集中、易相互残杀。
维生素 昆虫毒素(斑螯素、蜂毒、蜣螂素) 虫草素
采集的天然产物
糖及苷类 昆虫甾类
山东师范大学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第四部分(一),药用昆虫
4. 开发前景
⑴ 在开发新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昆虫在治疗癌症、前列腺增生、乙肝、类风湿关节炎等疑 难杂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冬虫夏草、蚂蚁、蚕蛾等品种 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如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
宁心胶囊、蛹虫草菌胶囊、蚂蚁乙肝灵、仙立降 (蜂蜡素胶囊) 、蜂皇胎片、蜂皇胎口服液等。不少 药用昆虫(如蟑螂、蜣螂、柞蚕的抗菌肽、免疫活 性蛋白及其他活性物质)均有望作为新药开发。四 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对蛴螬进行了研究,发现它用 于治疗白内障、角膜炎有很好疗效,目前蛴螬滴眼 液正在研制开发之中。
的主体,即冬虫夏草。
④室内栽培
室内设立多层木架立体栽培,每层用10-15厘米宽的木 板在架的四周框住,并铺上10厘米厚的砂土,砂土湿度保 持在40%左右。 将虫草菌子囊孢子悬浮液适当稀释,再将适龄幼虫置于 木架砂土层上,用喷雾器将子囊孢子悬液均匀喷散在虫体上, 用树叶遮盖。然后用孢子悬液喷洒树叶,每天喷2次,连续 喷2天。喷洒时间选择傍晚、阴天效果更好。开始7天每天 检查,观察幼虫是否入土,并观察幼虫是否已被感染。至收 获季节(6-7月),翻开遮荫物,采集已露出砂土面的子座和 虫体。
3. 其它用途
不少药用昆虫在制药及生产化妆品等行业亦有较广 泛的用途。 如蚕蛹油可用于制备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润滑油等; 此外,将乙肝病毒基因插入家蚕等昆虫蛹中可生产 大量病毒,用于乙型肝炎疫苗的生产; 五倍子含鞣酸60-70%,除药用外,还是制革的重
要原料。
药用昆虫在养殖业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
如黄粉虫是蜈蚣、蝎、蛇等的饲料佳品。其他蛋白 饲料如蝇蛆、蝗虫、蟋蟀、蛴螬 等
②蝙蝠蛾 4-5龄幼虫感染率最高,老熟幼虫和3龄以下幼虫不被感 染。幼虫蜕皮和活动进食增加感染的机会,幼虫体内的微量 元素、氨基酸组成对虫草菌的侵染有影响。 蝙蝠蛾幼虫未乳黄色,头壳红紫色,一般生长在海拔 4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地带,多分布于阳光充足、排水良 好、环境潮湿的地势和地貌上。1年中的7-9月土壤中都可 找到该虫,一般在土壤10厘米以下深处越冬。 蝙蝠蛾整个生活史中,幼虫期最长,至少经历2年时间才 能化蛹。饲养虫草昆虫可在野外饲养,也可在人工饲养室进 行。可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栽培幼虫喜食的珠芽蓼等植物, 也可用配合饲料来饲养。
药用昆虫大全
药用昆虫大全药用昆虫是指用于药用目的的昆虫类动物,其在中医药、民间药物以及现代药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药用昆虫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用昆虫及其功效。
1. 蜂蜜。
蜜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所产生的蜂蜜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蜂蜜具有滋补养生、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便秘等疾病。
此外,蜂蜜还具有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外科伤口的治疗。
2. 蚕蛹。
蚕蛹是蚕的幼虫,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养生、补肾壮阳、益气补血的功效。
蚕蛹被广泛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贫血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
3. 蚂蚁。
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的功效。
蚂蚁被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痈肿疔疮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4. 蝉蜕。
蝉蜕是指蝉蜕皮,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
蝉蜕被广泛用于治疗热病、出血、疮疡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5. 蜚蠊。
蜚蠊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具有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
蜚蠊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疔疮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6. 蚂蚁卵。
蚂蚁卵是指蚂蚁的幼虫,其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功效。
蚂蚁卵被用于治疗肾虚、贫血、失眠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总结,药用昆虫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功效丰富,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在使用药用昆虫时,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本文能对药用昆虫有所了解,对中医药有所帮助。
食用与药用昆虫论文
蝎子的养殖技术及药用研究进展【摘要】总结了蝎子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其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
同时蝎子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对蝎毒进行分离纯化的研究证明,蝎毒中毒蛋白不仅含量高,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神经系统、脑血管系统,对恶性肿瘤、顽固病毒病和艾滋病等有特殊疗效。
在农业生产中,蝎毒主要用于制造绿色农药。
【关键词】蝎子;养殖技术;药用价值;蝎毒我国是利用蝎子资源最早的国家,以东亚钳蝎成虫整体制成的“全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近年来由于全蝎由单纯药用发展到保健及提毒、餐饮等新领域,蝎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也带动了蝎子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
蝎子的药用价值主要在它的药理毒素成分。
在中医学上,共有100多种疾病需要蝎子进行治疗。
现在全蝎入药的中西药约150余种。
蝎毒以治痛症而著称,广泛使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国外一些医药机构已将其药效列入攻克癌症的课题研究。
由此,蝎子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1、蝎子的养殖方法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
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似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
下面分别介绍池养、房养和蜂巢式养殖方式:1.1、池养法在室内或室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560条成龄蝎,需建1立方米的空间。
普遍的建池尺寸为:高0.5 ~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
砌好池后,池内壁不必用灰浆抹,以保持池面粗糙,利于蝎子在内攀附、爬动、栖息。
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
池面内侧近顶中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结之前,可镶嵌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处外逃。
光滑材料可用玻璃、塑料膜等。
蝎池可建成数层的立体结构,一般用近地面的1~2层饲养蝎的饵料(土鳖虫或黄粉虫等)。
蝎池每层间应有20~30厘米间距,供操作管理用。
药用昆虫
药用昆虫的药用部位和药用部分
• 可入药的部位是很有讲究的,并非全体都可入 药 • 1)全虫 常有雌雄之分。如土鳖雌成虫、虻虫 雌成虫可入药,九香虫、蜚蠊、红娘子雌雄成 虫均可入药 • 2)茧 如黄刺蛾的茧,中药称雀瓮 • 3)幼虫 如苍耳蠹虫,为寄居与菊科植物苍耳 茎中的一种昆虫幼虫,功效:解毒消肿,消肿 疗疮 • 4)排泄物 如家蚕粪,中药称蚕沙
抗菌、抗炎、抗病毒、抗寄生虫作用
抗癌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抗溃疡作用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对药用昆虫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但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 1)昆虫的利用少。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有药用 价值的不到昆虫总数的2 ; • 2)昆虫的人工饲养规模小; • 3)活性成分研究不深人; • 4)昆虫药物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不够。
甾类物质 • 昆虫变态激素为甾醇类及甾醇类的代谢产物,具有 强蜕皮活性,有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细胞分裂,产 生新表皮的作用,它对人体也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 作用。 • 僵蚕中的过氧毒角甾醇及7- β -羟基胆甾醇在体外有 较强的抗癌活性 。
芳香族类 • 蜂蜡及蜂胶中的黄酮类及酚酸类成分具有抗菌活性
生物碱类
•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明文规定 收藏的药用昆虫有蜂子、露蜂房、蚱蝉等。 •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了虫类药74条 • 清代赵学敏编著《本草拾遗》种增补虫药 22种近代来,经有关科学工作者考证,整 理编写的《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述的药用 昆虫隶属于14目63科约200种 • 临床上常用的仅30-40种
蛋白质和酶类 • 目前动物药的活性蛋白、活性酶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 动物药的一个新热点,如已经发现的蝮蛇酶等有强烈 的生物活性,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药 用昆虫的蛋白质和酶类活性成分的研究却较少。 • 僵蚕中含有67.44% 的蛋白质,此蛋白具有刺激肾 上腺皮质的作用 。
食用与饲用昆虫
昆虫资源作为地球上最后的未被利用的资源备受关注
21世纪,人类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压力 和挑战。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00亿,那时全世界约有10亿人生 活在贫困线之下,6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
昆虫资源与食用昆虫
世界上几乎所有目的昆虫都有人食用。 我国食用昆虫种类
《自然历史》中提到古罗马时代,人们喜吃木蠹蛾幼虫。北美洲的墨西哥,蚂蚁、 虫卵等作为当地人的盘中餐,大约在500年前就已推广食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
以及欧洲、非洲、南美洲的一些民族,向来也有食用昆虫的习惯。
世界各国昆虫饮食文化
利比亚、日本等国视蝗虫为美味珍品。 时至今日,食用昆虫的时尚已席卷全球。有趣的是德国人竟以蟑螂作珍馐美味; 瑞典人好吃家蝇和蝇蛆;南非人更喜欢吃屎克螂。富裕的美国人,今天除了吃蚯蚓 成风(仅蚯蚓食膳就有2000多种)外,他们更爱吃新鲜昆虫菜,还格外喜欢
加强对食用昆虫产品的宣传。 大力开发食用昆虫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研究。 制定综合开发计划,强化管理。
昆虫食品的开发及其前景
21世纪的九种食品之一
※绿色食品※黑色食品 ※保健食品 ※美容食品 ※液态食品
※快速食品 ※速冻食品 ※纤维食品 ※昆虫食品
未来地球上食用蛋白的开发途径
螺旋藻:未来最好的食品资源。 食用菌:植物性食品公司的顶峰。
昆虫食品的加工利用
原形昆虫食品
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一种食用形式
加工流程:虫体 预检 清洗 配料 初级加工 工厂化生产
食用方法:生吃、烧烤、油炸、炒、煮、蒸等。 食用昆虫种类:蝗虫、家蚕、白蚁、龙虱、木蠹蛾、蚂蚁、 蜂等
昆虫食品的加工利用
隐形昆虫食品
食用和饲用昆虫
2. 运动习性
成虫有翅不能飞。成虫、幼虫均靠爬行运动,极活泼。 人工饲养黄粉虫的饲虫盒内壁如果粗糙,幼虫和成虫极易 爬出,为此应尽可能光滑。
3. 群居性和自相残杀习性
黄粉虫喜群居,便于高密度饲养,最佳饲养密度为每 平方米2千克左右的老龄幼虫或成虫为宜,即约6000~ 7000头老龄幼虫或成虫。 自相残杀习性,是指成虫吃卵、咬食幼虫或蛹,高龄 幼虫咬食低龄幼虫或蛹的现象,自残影响产虫量。此现象 发生于饲养密度过高,特别是成虫和幼虫不同龄期的混养 更为严重。 解决方法:一是控制饲养密度;二是成虫、幼虫不同 龄期分养。用特制的产卵筛饲养产卵成虫,虫与卵分隔, 则较好地解决了成虫吃卵问题。解决自残问题,原则是饲 养小群的发育阶段要整齐化,辅以必要的分检。只要将同 期产下的卵或同期孵化的幼虫群养,就能得到生育阶段相 -5年,而人工养 殖缩短到20个月左右。
(一)蚱蝉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45毫米左右,翅展宽达100毫米左右,身表有 光泽,密生着淡黄色的绒毛。其复眼和触角间的斑纹为黄 褐色,中胸背板较宽大,中央有黄褐色“×”形隆起,其 腹部侧缘及各腹节后缘均为黄褐色。 雄性的腹部第1~2节有发音器,名为“鼓板”,俗称 “响板”,橙黄色,其鸣声即由此发出。 雌虫无发音器,故被称为“哑板”。雌虫身体的中、小 部有9~10节,黄褐色,中间开裂,产卵管长方形。 2.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2.4mm×0.05mm,乳白色,有 光泽。 3. 若虫:末龄若虫体长约35mm,黄褐色。前胸背板前部 2/3处有1倒“M”形黑褐色纹。前足开掘足。
6.搞好防疫 出土后的若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和 野猫等都喜食若虫。另外,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若 虫或蝉睥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
(三)采收与加工利用
可利用的昆虫资源
❖ 据科学家们统计,地球上现知约有旳100多万种 昆虫中,有害昆虫约8万余种,能真正造成危害旳 也但是3000余种,在同一种地域能造成严重为害旳 昆虫也但是几十种。以上数字能够证明“昆虫并不 等于害虫”。 而且伴随科学旳发展,对人类有益旳 昆虫,或变害为益旳种类,已经成为可管理旳自然 资源而造福于人类。
❖ 目前利用天敌昆虫来消灭有害昆虫旳有:利 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玉米螟、稻纵卷叶螟、 棉蛉虫、松毛虫;利用澳洲瓢虫和移殖大红 瓢虫防治吹绵蚧壳虫;利用黑缘瓢虫防治油 菜绵蚧、桑绵蚧、槐绵蚧;利用红蚂蚁防治 甘蔗螟、香蕉象虫;利用日光蜂防治苹果绵 蚜;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等等。利用天 敌昆虫已取得明显效果。
❖ “资源昆虫”是在一定旳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济价值旳、提升人类目前和将来福利旳有用昆虫旳 总称。我国资源昆虫极为丰富,种类之多居各国之 首,大致分为下列八种:
一、工业昆虫
❖ 目前已知旳工业昆虫约有40余种。工业昆虫是指那 些在生活中产生旳分泌物、丝、酿造旳物质等可作 工业原料旳昆虫。我国对工业昆虫旳利用已经有很 长旳历史。
❖ 约公元前1023年,我国劳感人民已经将蚕驯化 为家养;家蚕、蓖麻蚕、柞蚕、樟蚕、樗蚕等吐旳 丝,也都很早被用作纺织工业旳主要原料。这么旳 工业昆虫及产物种类还诸多,如五倍子是一种倍蚜 在盐肤木树上形成旳虫瘿,其中具有丰富旳鞣酸, 是制造皮革不可缺乏旳主要原料,还可用来制作黑 色和蓝色染料;
❖ 紫胶,又名火漆,是紫胶虫中旳分泌物,经 提炼后可制作油漆、高级油墨、绝缘物和唱 片,在天然橡胶中加适量紫胶,可提升橡胶 旳韧性;白蜡是一种蚧虫旳分泌物;蜜蜂酿 造旳蜂蜜、蜂乳、蜂蜡是制作营养品、化装 品溶剂、蜡纸、蜡笔不可缺乏旳原料。
五、饲料昆虫
蟑螂功效与作用
蟑螂功效与作用蟑螂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然而,蟑螂也是一种广泛利用的昆虫,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蟑螂的功效与作用,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蟑螂。
首先,蟑螂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在一些地方,蟑螂的幼虫被当作一种美味的食材。
蟑螂幼虫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它们被认为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一些研究表明,蟑螂幼虫中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蟑螂幼虫还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皮肤质量等方面都有帮助。
因此,在某些地区,蟑螂幼虫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食用价值,蟑螂还具有药用价值。
蟑螂体内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壳多糖、胶原蛋白等。
壳多糖具有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已成为现代药物研究的热点。
而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对于维持人体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蟑螂体内富含胶原蛋白,可以用于皮肤修复和抗衰老等方面。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蟑螂体内含有一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的物质,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潜力。
除了食用和药用价值外,蟑螂还具有环境清洁的功效。
蟑螂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它们食用各种有机垃圾,包括食物残渣、纸屑、尘埃等。
通过食用这些有机垃圾,蟑螂可以帮助快速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此外,蟑螂还能帮助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沃化。
因此,在一些垃圾处理场所和农田中,人们会人工引入蟑螂,利用它们的清洁作用提高环境质量。
然而,尽管蟑螂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危害和潜在风险。
首先,蟑螂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它们常生活在脏乱的环境中,身上携带着各种病原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当蟑螂进入人类居住区域时,会通过身体接触、飞溅和粪便传播病原体,容易引发传染病的暴发。
此外,蟑螂的口器具有一定的损害力,会咬伤人的皮肤,引发过敏反应和皮肤病。
姜蚕的功效与作用
姜蚕的功效与作用姜蚕是一种特殊的生物资源,具有许多独特和重要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蚕的起源和分类、生理结构与生活习性,以及姜蚕的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包括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免疫调节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姜蚕的起源和分类1. 姜蚕的起源姜蚕,学名姜蚧(Caripeta angusta Moore),又称赤瓢虫或蚧蚕,属于蜡蚧科昆虫,是蚧类的一种。
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地区,尤以四川、云南和广西等地最为常见。
姜蚕是一种相对稀有的昆虫,由于其独特的颜色和外形,在中国各地皆有不同的称谓,如“姜蚧”、“姜蚕”、“姜虫”等。
姜蚕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和食用昆虫之一。
2. 姜蚕的分类姜蚕属于纽蚧科、壳蚧亚科和蜡蚧族,是一种特殊的蚧类昆虫。
主要有四个亚种,分别是:(1)纽蚧科姜蚕(学名:Caripeta angusta angusta)(2)纽蚧科长吻姜蚕(学名:Caripeta angusta elongata)(3)纽蚧科针尖姜蚕(学名:Caripeta angusta acuminata)(4)纽蚧科重腹姜蚕(学名:Caripeta angusta abdomalis)二、姜蚕的生理结构与生活习性1. 生理结构姜蚕的体长约为7-10毫米,整体呈圆筒状,背面微呈扁平状。
姜蚕的外壳主要由三层构成:外层是蝋质的表皮,中间层是纤维质的角质层,内层则是软质的腹膜层。
外表呈淡红色或红棕色,背部中央有一对更深的红色点。
姜蚕的头部发达,具有一对发达的触角和咬嘴,以及一对复眼。
其胸部有三对发达的腿,用于行动和抵抗敌害。
2. 生活习性姜蚕的生活习性主要受气温、光照和饲料等因素的影响。
姜蚕一般生活在病虫害比较多的环境中,喜欢在植物的叶背面筑窝,并利用食植物的汁液繁殖和生长。
姜蚕以多种植物为食,主要包括姜脚、菖蒲、挪威花生、玉米等。
姜蚕在幼虫阶段主要以筑窝为生,而成虫阶段则主要以吸食花蜜为生。
三、姜蚕的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1. 营养成分姜蚕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昆虫。
药用昆虫
传统上,按产地将虫草划分为炉草、灌草和 滇草三类。
炉草:产于西康的巴塘和里塘(现属于四川 省)一带,以康定的打箭炉为集散地,品质最 好。
灌草:产于四川松番一带,以灌县为集散地, 品质次之。
滇草:产于康南滇西一带,以昆明为集散地, 品质较次。
一、寄主蛾类
已发现我国特有的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共37 种,皆为蝙蝠蛾科Hepialidae蝠蛾属Hepialus的 种类。
药效我国古代药学家赵学敏1756年的本草拾遗及其以后的中医药典书籍和文献中对冬虫夏草都有记载认为冬虫夏草具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劳咳秘精益气专补命门等功效
第四章 药用昆虫
中草药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之一,而虫药是中药 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药用昆虫资源丰富,利用昆虫 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早在古籍《周记》和《诗经》中 就有用蜂、蚕治疗疾病的记载。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 草经》中记载药用昆虫21种,《名医别录》中又增加了 9种;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虫药74条,并 首次将蜜蜂、蜂蜜及蜂蜡列为三味药;清朝《本草纲目 拾遗》中又增加了25种昆虫。解放后编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中记载药用昆虫和产品10种,列入《中药志》 的药用昆虫有18种;列入《中国药用动物志》中的药用 昆虫有143种。蒋三俊在《中国药用昆虫集成》中汇入 我国现有药用昆虫14目69科239种,共收入古今药方 1700余例。
(3)治腰痛 冬虫夏草30g,山萸肉30g,锁阳、杜仲 各20g,在500g白酒中浸泡半月后服用。日服2次,每次 10ml。
(4)治习惯性感冒 冬虫夏草10g,开水泡代茶常服。 或其渣焙干研末,每服6g,日服2次。
(5)治老年慢性病 冬虫夏草5g,西洋参5g,灵芝 10g,首乌10g,黄芪20g,共研为细末,每次10 ~ 20g, 煎水代茶频服。可抵抗衰老、消除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本文来阐明冬虫夏草在古今的异同及真伪的区别。
方法使用鉴别手段洞察真伪冬虫夏草的鉴别特点及补益功能的按需应用。
结果通过了解前人对冬虫夏草的认识和现代科技的研究,使传统的中药补品发挥更好的作用。
同时注重真品与伪品的鉴别和功能上的差异。
结论冬虫夏草一物以真保身,以假损体,传统补品,不能以概补之,注重理、法的运用。
冬虫夏草是临床常用名贵中药之一,具有补肾益肺、纳气平喘、止血化痰的功效,与人参、鹿茸并为三大补品。
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临床用于治疗阳痿、腰膝酸痛,久虚咳喘,痨咳咯血等症。
因资源稀少,价格昂贵,消费者购买到货真价实、物有所值的冬虫夏草,是每个人的愿望。
并要掌握它的应用方法与鉴别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冬虫夏草是什么冬虫夏草一物始见于清吴仪洛所著《本草从新》一书[1]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
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它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生在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moricanus O berlhiir等的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
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
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菌孢把虫体做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
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资源比较有限。
近年来又由于冬虫夏草主产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资源日趋减少,产量逐年下降。
而冬虫夏草由于可以药食两用,且人们不断发现其新的药理作用,所以多个国家对它的需要倍增,价格逐年上涨,国际市场日益紧缺。
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目前许多地区如四川、湖北、河南、陕西、云南及湖南等省都相继开展了对冬虫夏草的研究工作。
人们对冬虫夏草的研究涉及无性型确证、生态环境考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人工栽培等方面。
药用价值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虫草是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常用中药,主要成分有:虫草酸、粗蛋白和谷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B12等物质。
虫草的功能为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虚损,益精气。
补肺益肾,治肾虚咳喘、咯血、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病后久虚、自汗、盗汗等虚证。
药用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见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年)所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
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
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
若不取,至冬夏化为虫。
”后来,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1756年)一书中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该书还对冬虫夏草的产地、食用方法和用量有详细的记述。
1757年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一书也指出:“冬虫夏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
”其后《黔囊》、《文房肆考》、《四川通志》、《本草图说》等数百部古药书中都记载了冬虫夏草。
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宜中老年人。
近代药理研究结果指出,冬虫夏草含有甘露醇、麦角甾醇、虫草菌素及赖氨酸等十余种氨基酸,以及锌、铁、钙、磷、锶等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节内分泌腺和性功能,对人体的抗衰老过程和改善内脏功能有促进作用,也于治疗心律失常、呼吸系统疾病、性功能低下、肝炎、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但并不是什么人使用都好,中医诊断为是“虚证”的人士服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若表现为高热、狂躁、声高气粗、脉搏有力等“实证”,或感冒鼻塞、流清涕、畏寒发热等有“表邪”者就不宜用了。
另外冬虫夏草有“补阳”的作用,儿童最好少用,以免引起早熟。
不可空腹食用,因会抑制平滑肌作用,使肠胃蠕动迟缓,导致胃部不适、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
冬虫夏草之确凿功效已达9种:(1)抗肾衰作用;(2)镇静解毒作用;(3)抗菌作用;(4)免疫调节作用;(5)平喘祛痰作用;(6)抗癌作用;(7)抗肿瘤作用;(8)对心血管、血液系统作用;(9)增强常压耐缺氧能力和抗疲劳作用。
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即甘露醇,化学分子式C7H12O6,为1,3,4,5―四羟基环己酸)约7%,蛋白质约25%,脂肪约8.4%,其中82.2%为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碳水化合物28.9%,游离氨基酸12种,水解液氨基酸18种,其中成年人必需从食物中供给的8种氨基酸均具备,还有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组氨酸。
此外,尚含有综合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对人体许多生理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镇静、抗惊厥、降温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呼吸系统能扩张支气管、祛痰平喘,另外对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都有显著疗效。
冬虫夏草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明显的提高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并且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都有明显提高,而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也跟着增高,并使细胞处于激活状态。
同时,冬虫夏草制剂还可以增加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Fc 受体数目。
从而增加其对抗原信息的识别、处理、传递的能力和通过Fc受体实现的对靶细胞的ADCC效应;此外,冬虫夏草对体液免疫具有双重调节的功能,可对抗由氢化可的松及环磷酰胺所致的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脾细胞的免疫溶血活性;另外,冬虫夏草还对细胞有免疫作用,对迟发型过敏反应有双向作用,并有保护或提升T细胞的作用,对受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疲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它可以分为疾病性疲劳和非疾病性疲劳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只要是非疾病性疲劳都可以籍由睡眠、运动、娱乐等来消除症状。
而疾病性的疲劳就不行,我们只有靠通过药物治疗才能消除症状。
然而,冬虫夏草的发现既对疾病性疲劳起到了预防作用,同时也对非疾病性疲劳起到了防治的作用―人体在过度的运动以后就会导致体内的自由基大量增加,由此而产生的丙二醛就会对细胞有毒性作用,这是造成人体疲劳的主要原因。
而冬虫夏草能明显地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使丙二醛大量呈显著下降,达到保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从而有效地保持人体机能的活动能力。
因此,冬虫夏草是有抗疲劳作用的。
冬虫夏草为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自古以来为人类治病健身之珍品,现已由人工培养菌丝体产品代替。
经临床证明[3]:能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脏有关部位,增强心肌细胞的抗缺氧能力、增加心脏的营养性血流量及降低胆固醇和β脂蛋白作用,但有关冬虫夏草菌丝体的醇提取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损伤过程对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因此本文以过氧化脂质及腺苷酸含量为指标观察了冬虫夏草醇提取物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这对今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及新药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蒲松龄曾写到“冬虫夏草名符实。
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动植,世界物理信无穷”。
早在清代《本草从新》对冬虫夏草的形态已有详尽的描述:“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本草纲目拾遗》载:“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
”名医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首次用中医术语记载了冬虫夏草的性能功效,称它“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药性考》一书说它能“秘精益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记载,其主要功效是“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从此,冬虫夏草成为中医临床的常用药。
经研究表明,它是具有镇静、止血、抗惊厥、降压、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结、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和具有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功能的药物[4]。
目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药学界和生物学界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研究报道大量增加。
它们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特别是对病后体虚、术后病人身体的康复和年老体弱者,有很好的滋补作用[5]。
冬虫夏草的种类其实虫草极少去做分类,因产地不同,颜色会有不同,但作用一样。
一般条大、饱满、整株无断折为佳,产地有四川、西藏、甘肃、青海、云南等地,通常以四川产的质优。
药材学把虫草归为菌藻类。
虫草是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于冬季时寄生于藏在土中的花鳞翅类昆虫(如蝙蝠科蝙蝠蛾等)的幼虫体内,吸取虫体的内脏器官营养,以致其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亡。
到夏季,菌体长出子座,露于土外,像棵小草,故称“冬虫夏草”(简称“虫草”)。
冬虫夏草与蝠蛾昆虫人工培育和产业化现状(一)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现状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年来全国先后有60多个科研单位和数千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探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周期长,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的高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
在云南、四川、浙江、甘肃、青海、北京、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等省(市、区)中低海拔地区,开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虫夏草研究也有多年,虽然在某一些环节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或成果,如云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庆的室内人工批量、重复繁殖成功蝠蛾昆虫;浙江等地在室内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虫;但由于没有解决虫与菌接种和批量、重复长出子座体的难关,不能称为培育成功。
离小面积、小批量、多次重复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目标都还十分遥远;虽然数家已声称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虫夏草,事实上科学的可信度极低。
因为:(1)目前还无一家能长期又稳定地分离培养到正宗的冬虫夏草真菌(即反复在培养基上批量长出子座)。
青诲、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养基上都培养出过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无子囊孢子,而且生长都不稳定,不能说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术。
(2)冬虫夏草菌无性型人工培养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在室内接种到蝠蛾幼虫上也能感染成为僵虫期,但确罕见有完成有性型,长出子座体和子囊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