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昆虫(综述)
昆虫类中药材
昆虫类中药材中草药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养生保健、医疗美容等方面。
其中,昆虫类中药材作为一类特殊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
一、昆虫类中药材的历史渊源昆虫类中药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柞蚕、蜜蜂等昆虫的记载。
在古代医学经典中,昆虫类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昆虫类中药材常常被用于疗法组方,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二、昆虫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1. 桑螟蛾:桑螟蛾是桑叶的害虫,在中药材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桑螟蛾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可以调理肝脏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2. 蜂蜡:蜂蜡是蜜蜂分泌的一种物质,具有止咳平喘、消肿止痛、润肺祛痰的功效。
蜂蜡中富含蜂胶、蜂王浆等成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 蟑螂:虽然蟑螂在生活中被认为是卫生问题的源头,但在中药材中,蟑螂却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
蟑螂体内富含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等作用。
在传统医学中,蟑螂常被用来治疗喉炎、湿疹等疾病。
4. 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蕊和树汁后分泌的一种物质。
蜂胶具有抗菌、防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
在中药材中,蜂胶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口腔保健、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三、昆虫类中药材的现代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昆虫类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医疗应用价值。
例如,蟑螂体内的抗菌肽被发现具有抗感染、抗肿瘤、抗炎症等多种生理活性。
蜂胶中的活性成分被用于改善人体免疫系统、预防和治疗感染病等方面。
昆虫类中药材的现代研究还包括对其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例如,科学家通过对蟑螂体内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有益成分,为其药理活性的解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语昆虫类中药材是中国独特的中药资源,在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整理)药用昆虫简介
药用昆虫简介:《神农本草经》(公元前100-200年)——21种;《本草纲目》(1590年)——73种;《中国药用动物志》——78种;冬虫夏草、蚂蚁——鼎突多刺蚁、僵蚕、斑蝥地鳖虫、胡蜂、蜜蜂、牛虻、桑螵蛸(螳螂卵)、屎壳郎、黄粉虫、叩头甲等。
另外,其他节肢动物还有:蝎子、蜈蚣、蜘蛛冬虫夏草概况: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主产于我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生的高寒地带、雪山草原。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
寄主:昆虫、蜘蛛及其它生物。
全世界已报道的虫草有400多种,我国已记录68种。
广义的冬虫夏草: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复合体通称为冬虫夏草。
狭义的冬虫夏草: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山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aley) Saecardo(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菌属Cordyceps)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传统上对将冬虫夏草依产地分为:炉草:产于西康的巴塘和里塘(现属于四川省)一带,以打箭炉(现在的康定)为集散地,品质最好;灌草:产于四川松番一带,以灌县为集散地,品质次之;滇草:产于康南滇西一带,以昆明为集散地,品质较次。
现在药材市场多以产地分,如:青冬虫草、川冬虫草、藏冬虫草等。
寄主蝙蝠蛾种类及形态蝙蝠蛾科Hepialidae幼虫。
已报道的有28种。
蝠蛾属Hepialus有23种:虫草蝙蝠蛾H. armoricanus Oberthur、康定蝠蛾H. kangdinegnsis Chu et Wang、斜脉蝠蛾H. oblifurcus Chu et Wang类蝠蛾属Hepialiscus 3种:丫纹类蝠蛾H.sylvinus Linnaeus、尼泊尔类蝠蛾H.nepalensis Walker、黄类蝠蛾H.flavus Chu et Wang。
第四部分(二),产毒药用昆虫
4.斑蝥的服用方法
以斑蝥属的各种的干燥全成虫入药。用量0.03-0.06g,入 丸散剂。外用适量,不宜多用。市场上已有胶囊制品——复 方斑蝥胶囊。 斑蝥属剧毒药,微克量的斑蝥素就可使黏膜起水泡,斑蝥素 主要影响人、畜的胃肠、尿殖道、心脏和血管。在野外捕促 时应带手套、口罩,因为斑蝥在受到人们侵袭时,成虫腿关 节部能分泌出黄色毒液,这种毒液,人或动物的皮肤接触上, 则会起水泡、灼痛。 斑蝥毒性大,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内服可致消化道 粘膜损伤,故内服或外用均须慎用,以免中毒。
饲养方法
(1)池养 筑一水泥养虫池,种植斑蝥喜食植物,网罩下饲 养蝗虫,使其产卵于池内土中,再向池中放养斑蝥成虫(雌 雄各半),也使其产卵于地下,斑蝥幼虫孵出后自动找到蝗 虫卵而定居。南方大斑蝥的饲养密度以1000对/m3-1200对 /m3最为适宜。等成虫羽化出土后,及时收集。 (2)瓶养 在野外大量采集蝗虫卵块,储存在5℃以下的冰箱 中备用。在斑蝥幼虫孵化盛期,将蝗虫卵块置于广口瓶中, 底铺5-8cm细土,保持自然含水量(16%-20%),每瓶 置1-2块蝗虫卵块,顶端微露出土,以便幼虫寻找。接入1 -2头斑蝥初孵幼虫,以扎孔塑料封口保湿,自然室温饲养, 及时检查未被寄生卵块。
3.斑蝥的药理作用
斑蝥体内含有的斑蝥素,是一种倍半萜类油状剧毒物质,是斑蝥体 内的防卫性物质。 性味 味辛,性热,有剧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 功效 攻毒、逐瘀、利尿、触肌疗癣、抗癌。 主治 恶疮、顽癣、神经性皮炎、癌瘤、口眼歪斜、狂犬咬伤、疟疾 等。 主要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斑蝥提取特在体处能抑制人食管 癌、贲门癌、胃癌 、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2、抗病毒作用。3、 抗炎、抗真菌作用。4、升高白细胞作用。5、能对抗四氯化碳所致肝 损伤和GPT的升高。6、免疫抑制作用,7、促雄性激素作用。8、发泡 作用。 斑蝥素的类似物去甲斑蝥素、斑蝥酸钠及羟基斑蝥胺等均具有抗癌 治癌作用。
药用昆虫
药用昆虫搜集药用昆虫是指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如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蝎子、土元、螳螂等。
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
《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
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如蚂蚁、蜜蜂、蟑螂(卵荚)、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和苍蝇等昆虫。
目前已有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1】百度百科一、蜣螂【简介】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亚科(Scarabaeinae或Coprinae)昆虫。
用铲状的头和桨状的触角把粪便滚成一个球,有时可大如苹果。
初夏时蜣螂把自己和粪球埋在地下土室内,并以之为食。
稍后,雌体在粪球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也以此为食。
虫体一般呈圆形,鞘翅短,腹部末端露出。
5~30公釐(0.2~1吋多)长。
色深,有的具金属光泽。
雄虫头顶有一长而弯曲的角状突。
在24小时内吃的食物可超过本身的体重。
因为能加速使粪便转变为其他生物能利用的物质的过程,所以对人类有益。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蜣螂,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走,皆肝、胃、大肠三经风热壅盛所致,咸寒除三经之邪热,则诸症自瘳。
《别录》主手足端寒、支满者,以脾胃主四肢而治中焦,肺气结滞则血液不能通行灌溉于手足,胃家热壅及大肠结实,则中焦不治而气逆支满,行三焦之壅滞则所苦减除矣。
咸能软坚入肾,故又主奔豚也。
②《长沙药解》:蜣螂,善破症瘕,能开燥结,《金匮》鳖甲煎丸用之,治病疟日久结为疟瘕,以其破症而开结也。
【功能药效】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
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
用土裹蜣螂煨熟。
吃下。
3、小儿重舌。
药用昆虫应用的研究综述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药用昆虫应用的研究综述姓名: 郭盼盼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 城规111学号: 20311125指导教师: 职称:2014年6 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药用昆虫应用的研究综述郭盼盼摘要: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药用昆虫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药用昆虫;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inal insectsGuo Pan-pan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e ingredi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fficinal insects in the last decade.And the paper makes the subsisten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Key words:officinal insects;active ingredi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clinical application昆虫作为中药人药,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文字记载以来, 就对药用昆虫的研究及应用有不同程度的记述。
尤其是近几十年对其研究有了较大发展, 并发现了一些昆虫中含有抗癌等活性物质, 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苗头。
因此对药用昆虫研究应用情况做一归纳, 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探讨,将对研究、发掘祖国医药遗产和促进这方面科技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1 药用昆虫的概念药用昆虫是指昆虫虫体或其产物可直接用来治疗疾病或保健的昆虫。
药用昆虫大全
药用昆虫大全药用昆虫是指可以用于医疗和保健的昆虫类动物,它们在传统中医和民间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应用经验。
药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丰富和完善中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健康提供了新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用昆虫及其功效。
首先,蜂蜜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昆虫产品,它具有滋补养生、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
蜂蜜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改善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显著的效果。
此外,蜂蜜还可以用于治疗咽喉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药用昆虫产品。
其次,蚕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滋补肝肾、补血养颜、益气健脾等功效。
蚕蛹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改善肝肾功能、延缓衰老具有显著的效果。
此外,蚕蛹还可以用于治疗贫血、失眠等疾病,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用昆虫资源。
再次,蚂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功效。
蚂蚁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于改善关节炎、风湿痛等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此外,蚂蚁还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等疾病,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药用昆虫资源。
最后,蜂胶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昆虫产品,它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
蜂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生物酶,对于预防感冒、改善皮肤炎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此外,蜂胶还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胃炎等疾病,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药用昆虫产品。
综上所述,药用昆虫资源具有丰富的功效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们在中医和民间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们对于中药资源的重视和认可,相信药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推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药用昆虫的了解,更好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促进人类健康的发展和进步。
药用昆虫
传统上,按产地将虫草划分为炉草、灌草和 滇草三类。
炉草:产于西康的巴塘和里塘(现属于四川 省)一带,以康定的打箭炉为集散地,品质最 好。
灌草:产于四川松番一带,以灌县为集散地, 品质次之。
滇草:产于康南滇西一带,以昆明为集散地, 品质较次。
一、寄主蛾类
已发现我国特有的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共37 种,皆为蝙蝠蛾科Hepialidae蝠蛾属Hepialus的 种类。
药效我国古代药学家赵学敏1756年的本草拾遗及其以后的中医药典书籍和文献中对冬虫夏草都有记载认为冬虫夏草具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劳咳秘精益气专补命门等功效
第四章 药用昆虫
中草药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之一,而虫药是中药 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药用昆虫资源丰富,利用昆虫 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早在古籍《周记》和《诗经》中 就有用蜂、蚕治疗疾病的记载。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 草经》中记载药用昆虫21种,《名医别录》中又增加了 9种;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虫药74条,并 首次将蜜蜂、蜂蜜及蜂蜡列为三味药;清朝《本草纲目 拾遗》中又增加了25种昆虫。解放后编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中记载药用昆虫和产品10种,列入《中药志》 的药用昆虫有18种;列入《中国药用动物志》中的药用 昆虫有143种。蒋三俊在《中国药用昆虫集成》中汇入 我国现有药用昆虫14目69科239种,共收入古今药方 1700余例。
(3)治腰痛 冬虫夏草30g,山萸肉30g,锁阳、杜仲 各20g,在500g白酒中浸泡半月后服用。日服2次,每次 10ml。
(4)治习惯性感冒 冬虫夏草10g,开水泡代茶常服。 或其渣焙干研末,每服6g,日服2次。
(5)治老年慢性病 冬虫夏草5g,西洋参5g,灵芝 10g,首乌10g,黄芪20g,共研为细末,每次10 ~ 20g, 煎水代茶频服。可抵抗衰老、消除疲劳。
药用昆虫
服用冬虫夏草补虚,要因人因病而异,或单药服用,或配合他药同用。 可以煎水、炖汤、做成药膳服食,也可泡酒、泡茶等。虫草性甘、温 平、无毒,是着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有补虚健体之效。 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 嗽。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 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药用昆虫
生态1301 许洋
什么是以及有哪些是药用昆虫?
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 昆虫。
最常见的蚂蚁、蜜蜂、蟑螂、蜣螂、蝉壳、螳螂、家蚕、斑蝥、九香 虫、土元、苍蝇等昆虫都可入药,比较珍贵的有冬虫夏草。
昆虫入药的作用及形式
中医认为,昆虫类中药多具有祛风通络、熄风止痉、补肾益精等功效, 用于肝阳上亢、肾虚阳痿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药用昆虫具有增 强免疫、抗菌、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惊厥、镇静、镇痛、抗癌 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昆虫入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昆虫体(幼虫和成虫)、虫卵和卵壳、 昆虫表皮(蝉蜕)、昆虫分泌物(紫胶、白腊、蜂乳、蜂胶)、昆虫 排泄物(蚕砂、虫茶)、虫菌结合体(冬虫夏草、僵蚕)等。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
又名中华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 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身躯僵化。 并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 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目前主要认为冬虫夏草的真菌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Hisutella sinensis Liu, Guo, Yu & Zeng)。冬虫夏草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四川、云 南、甘肃和贵州等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世界上虫草属有507种,其中只有一种是冬虫夏草,其余的506种都只 能称之为虫草。所以说虫草不能等同与冬虫夏草,在名称上不能替代, 在药用价值上,临床学上更不能等同的。
药用昆虫大全
药用昆虫大全药用昆虫是指用于药用目的的昆虫类动物,其在中医药、民间药物以及现代药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药用昆虫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用昆虫及其功效。
1. 蜂蜜。
蜜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所产生的蜂蜜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蜂蜜具有滋补养生、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便秘等疾病。
此外,蜂蜜还具有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外科伤口的治疗。
2. 蚕蛹。
蚕蛹是蚕的幼虫,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养生、补肾壮阳、益气补血的功效。
蚕蛹被广泛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贫血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
3. 蚂蚁。
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的功效。
蚂蚁被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痈肿疔疮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4. 蝉蜕。
蝉蜕是指蝉蜕皮,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
蝉蜕被广泛用于治疗热病、出血、疮疡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5. 蜚蠊。
蜚蠊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具有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
蜚蠊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疔疮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6. 蚂蚁卵。
蚂蚁卵是指蚂蚁的幼虫,其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功效。
蚂蚁卵被用于治疗肾虚、贫血、失眠等疾病,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总结,药用昆虫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功效丰富,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在使用药用昆虫时,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本文能对药用昆虫有所了解,对中医药有所帮助。
药用昆虫简介
药用昆虫简介:《神农本草经》(公元前100-200年)——21种;《本草纲目》(1590年)——73种;《中国药用动物志》——78种;冬虫夏草、蚂蚁——鼎突多刺蚁、僵蚕、斑蝥地鳖虫、胡蜂、蜜蜂、牛虻、桑螵蛸(螳螂卵)、屎壳郎、黄粉虫、叩头甲等。
另外,其他节肢动物还有:蝎子、蜈蚣、蜘蛛冬虫夏草概况: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主产于我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生的高寒地带、雪山草原。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
寄主:昆虫、蜘蛛及其它生物。
全世界已报道的虫草有400多种,我国已记录68种。
广义的冬虫夏草: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复合体通称为冬虫夏草。
狭义的冬虫夏草: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山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aley) Saecardo(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菌属Cordyceps)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传统上对将冬虫夏草依产地分为:炉草:产于西康的巴塘和里塘(现属于四川省)一带,以打箭炉(现在的康定)为集散地,品质最好;灌草:产于四川松番一带,以灌县为集散地,品质次之;滇草:产于康南滇西一带,以昆明为集散地,品质较次。
现在药材市场多以产地分,如:青冬虫草、川冬虫草、藏冬虫草等。
寄主蝙蝠蛾种类及形态蝙蝠蛾科Hepialidae幼虫。
已报道的有28种。
蝠蛾属Hepialus有23种:虫草蝙蝠蛾H. armoricanus Oberthur、康定蝠蛾H. kangdinegnsis Chu et Wang、斜脉蝠蛾H. oblifurcus Chu et Wang类蝠蛾属Hepialiscus 3种:丫纹类蝠蛾H.sylvinus Linnaeus、尼泊尔类蝠蛾H.nepalensis Walker、黄类蝠蛾H.flavus Chu et Wang。
药用昆虫
第四章药用昆虫说到中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植物药。
然而除了植物可作药以外,很多动物也可以作药,昆虫可作药的种类也很多,例如蝙蝠蛾幼虫体上长出菌丝体叫冬虫夏草,可以治疗神经衰弱、腰膝酸痛、肺结核和贫血等症;用地鳖虫配药,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癌和各种跌打损伤;黑蚂蚁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本章重点介绍冬虫夏草、地鳖虫和蚂蚁。
第一节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寄生于高山草甸中的蝠蛾幼虫,使虫体僵死后,由僵虫头端生出棒状子座形成的。
一、寄主蛾类冬虫夏草菌的寄主昆虫是鳞翅目蝙蝠蛾科的幼虫。
已报道的种类有28种。
下面以斜脉蝠蛾Hepialus oblifurcusChu et Wang(图4-1)为例介绍。
(一)形态成虫雌蛾体长14~15. 4mm,展翅41.5 ~43.6mm。
雄虫略小。
卵卵圆形,黑色,具光泽。
长0.72~0.85mm。
幼虫头部淡黄色至黄褐色,胸足基节前缘黑褐色;胸节和第1腹节前半部淡黄白色,第1腹节后半部至体末玉黄色。
蛹长圆筒形,红褐色。
头顶前端两角向上突起,三图4-1 斜脉蝠蛾角形,端部锯齿状。
1. 成虫 2. 前翅 3. 卵 4. 蛹(二)生物学特征1.生活史寄主蝠蛾生长在高寒地带,生长季短,但完成一个世代经过的时间长,一般需3~5年。
若人工饲养,可缩短其世代一半以上时间。
人支蝠蛾生活史:成虫(3~8天)→卵(约48天)→幼虫(890天)→预蛹(12天)→蛹(43天)→成虫2.生活习性成虫羽化要求低温、高湿环境,日平均气温约8℃,地表日平均温度15℃左右,相对湿度75%~95%,土壤含水量40%~55%。
羽化后即行交配。
交配结束后15~40min开始产卵,雌虫产卵时甩动腹部,将卵撒在地表,产卵后会用足和尾部扫土覆盖。
每个雌虫产卵最少的147粒,多的达到750粒。
卵期约50天。
卵在土表孵化,幼虫取食蓼属或黄芪(qǐ)属植物鲜嫩的根。
虫类药经典论述及方药综述
虫类药的经典论述吴鞠通有言“: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血,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风湿客于经络,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借虫蚁搜剔以攻通邪结”。
同时提出了“宿邪宜缓攻”的指导思想,对用虫类药治疗久病入络的患者,采取的是“欲其缓化,则用丸药,取丸以缓之之意”。
其言“攻法必用丸以缓之,非比骤攻暴邪之治,当用稳法”,于攻法中求稳求缓,以丸剂制约虫类药的峻利之性。
叶天士谓:“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补正祛邪,正邪并树无益;故圣人另辟手眼,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
”清代叶天士云:“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 汪履秋先生常谓:“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
并认为搜剔经络之风、湿、痰、瘀,莫如虫类,取“虫蚁迅变,飞走之灵性”。
络道疏通,气血畅流,顽痹方能缓解清代叶天士明确指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百日久恙,血络必伤”,是“久病入络”的科学命题。
《素问·调经论》说“:病在血,调之络。
”叶天士云:“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俱伤,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须用虫类搜剔,以动药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
故而他取“虫蚁迅速飞走之灵”的特性,借其“俾飞者生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搜剔络遂之瘀类”的特点治疗痹证清代吴鞠通说:“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
”清代叶天士对仲景治络病用虫药进行了高度评价:“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升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指出虫类药搜剔疏拔,有“追拔沉混气血之邪”。
《大同药学》也提出:“疗死血,虫类为要药”,并在论述虫功效时指出:“死血宜啮血虫类,藉其吸吮钻透之力,以资散通,气血有情之品,自较无情草木灵异,此虻虫、水蛭,所以与本条虫,同以去死血见称于世……查虫既生阴湿,性复咸寒,少见天日,善攻隙穴,其为阴中之阴,血分之里药可知”。
第四部分(三),解毒、攻毒药用昆虫
③蛹期:大约4月份,独角仙化蛹。蛹期1-2周。三 龄幼虫(终龄幼虫)在化蛹前会先蠕动身体,压紧周遭 的土壤成为椭圆形的蛹室。蜕皮后渐渐具有成虫的雏 形,根据其犄角的有无,即可辨其雌雄。 ④成虫期:到了5~6月份,是独角仙羽化的旺季。 成虫的羽化从蛹的背面裂开,先是头部钻出,然后不 断的摆动身体来挣脱蛹壳,这个过程如果不顺利往往 造成羽化失败与畸形。蜕去蛹壳后的独角仙,翅鞘与 腹部接近白色,其他部分也是较浅偏红的褐色,此时 的外骨骼尚属柔软脆弱,须要经过一段时间,外骨骼 颜色才会加深与变硬。刚羽化的独角仙并不会马上钻 出土表活动,而会在蛹室继续停留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野外可能会停留到梅雨季甚至更晚才会爬出地点活 动取食及寻找配偶交尾。成虫寿命约一个月。
2.粪金龟
⑴种类及分布:迄今全球已记有约600种,我国的记录近 100种。戴锤角粪金龟广布。 ⑵生物学习性:成虫出現于春、夏二季,生活于低、中 海拔山区。喜食杂食性哺乳类动物粪便,会在粪堆直 接以头、脚搓制粪球,再以后脚勾著粪球向后推着走 ,找到合适地点埋入土中食用或产卵。这种昆虫会将 卵产在粪球中,卵孵化后即以粪球为食。 成虫、幼虫均以哺乳动物粪便为食,亦有成虫危害 葡萄的嫩芽、叶和藤的记载。成虫有趋光性,多于粪 堆下垂直打洞,到一定程度再打若干支洞,然后运粪 入支洞并产卵其中,幼虫生息其中直至羽化。
⑶ 形态特征:
不包括犄角,体长雄约 4.0-6.0 cm,雌约 3.5 -4.5 cm; 体色红褐~黑褐色; 雄虫头部有一ㄚ形叉状突起,可上下活动,前胸 背板中央亦有一长角突起, 尖端分叉,无关节,不可 活动。 雌、雄成虫差异:雌虫没有角。 雄虫有两只角, 一只小,一只超大。 雌、雄虫在体型上的差异和锹形 虫一样,雄虫较大,雌虫较小。
⑷独角仙的生活周期:
药用昆虫(综述)
药用昆虫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摘要:药用昆虫具有悠久的人类利用史,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对于药用昆虫来说,人类对其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一个广泛地领域中,但其发展的空间还不仅仅止与现状。
对昆虫药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我们重点在药用的形式,种类记述和药理作用于医学用途。
而在药用昆虫的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在药用昆虫中起到药用作用的是氨基酸、多肽、多糖类、脂肪族类物质、生物碱类、甾类物质、萜类化合物或其他类。
与此同时,随着药用昆虫的研究逐步发展,也伴随着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药用昆虫昆虫资源活性成分前言昆虫作为中药材,在我国历史悠久,自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昆虫入药治病的记述。
药用昆虫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作用广泛,副作用小,因此,倍受昆虫学和中医药学等科学家的关注。
在昆虫科学研究中,已将药用昆虫纳入了资源昆虫学研究的范畴,而在中医药学中将其归属于本草传统医学。
目前药用昆虫已成为中医药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对昆虫类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药技术的迅猛发展,药用昆虫的种类、功能和作用特点等将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1 昆虫药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由于昆虫具有对疑难杂症的特殊功效,近年来,在不断挖掘昆虫药物资源新种类的同时,探索药用昆虫的药理作用及医学用途也成为中草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传统药用昆虫的利用较为原始,通常是将昆虫或虫的衍生物直接入药,这在中药中常被称为复方药剂。
早在公元前1~2世纪,先后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等三部古书中记载的药用昆虫及其产品达100余种。
随着我国现代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药用昆虫的研究也更深入,药用种类在原有基础上也增加了很多。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差异极大,因此,药用昆虫资源在各个地区间也显示出较大的不同。
昆虫作为我国药用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药用昆虫
【各家论述】 1.《本草新编》: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
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
九香虫亦兴阳之物,然非人参。
白术、巴戟天。
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
2.《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3.《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4.《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蜣螂(Dung Beetle)俗称屎克螂,属鞘翅目蜣螂科。
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
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长。
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
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
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
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
用土裹蜣螂煨熟。
吃下。
3、小儿重舌。
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
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
有蜣螂烧研为末。
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
立效。
此方名“黑牛散”。
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
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
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
各研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
用蜣螂研为末,水冲服。
“8、痔泥土出水。
用蜣、螂一个阴干,加冲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
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9、疔肿恶疮。
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
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
10、无名恶疮。
用死蜣螂捣汁敷涂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
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
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
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昆虫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摘要:药用昆虫具有悠久的人类利用史,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对于药用昆虫来说,人类对其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一个广泛地领域中,但其发展的空间还不仅仅止与现状。
对昆虫药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我们重点在药用的形式,种类记述和药理作用于医学用途。
而在药用昆虫的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在药用昆虫中起到药用作用的是氨基酸、多肽、多糖类、脂肪族类物质、生物碱类、甾类物质、萜类化合物或其他类。
与此同时,随着药用昆虫的研究逐步发展,也伴随着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药用昆虫昆虫资源活性成分前言昆虫作为中药材,在我国历史悠久,自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昆虫入药治病的记述。
药用昆虫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作用广泛,副作用小,因此,倍受昆虫学和中医药学等科学家的关注。
在昆虫科学研究中,已将药用昆虫纳入了资源昆虫学研究的范畴,而在中医药学中将其归属于本草传统医学。
目前药用昆虫已成为中医药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对昆虫类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药技术的迅猛发展,药用昆虫的种类、功能和作用特点等将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1 昆虫药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由于昆虫具有对疑难杂症的特殊功效,近年来,在不断挖掘昆虫药物资源新种类的同时,探索药用昆虫的药理作用及医学用途也成为中草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传统药用昆虫的利用较为原始,通常是将昆虫或虫的衍生物直接入药,这在中药中常被称为复方药剂。
早在公元前1~2世纪,先后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等三部古书中记载的药用昆虫及其产品达100余种。
随着我国现代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药用昆虫的研究也更深入,药用种类在原有基础上也增加了很多。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差异极大,因此,药用昆虫资源在各个地区间也显示出较大的不同。
昆虫作为我国药用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昆虫药不仅能治疗一些常见疾病,而且对一些危及人类健康的疑难病症等也有显著地减缓和治疗效果,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中医认为,昆虫类中药多具有祛风通络、熄风止痉、补肾益精等功效,用于肝阳上亢、肾虚阳痿等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药用昆虫具有增强免疫、抗菌、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惊厥、镇静、镇痛、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如:临床上常用蜂蜜、蜂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蜂毒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随着对昆虫类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药用昆虫的不少新作用、新用途。
如:蚂蚁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家蚕抗菌肽具有抗癌活性,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瘤重,亦可使艾氏腹水瘤腹水生成量减少;虫草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独角仙含有的独角仙素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对实体瘤W-256癌瘤有很强的活性,对P-388淋巴白血病也有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昆虫的活性成分如斑蝥素、活性多肽等多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在临床上用于一些疑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研究表明,药用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胆固醇,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消化吸收,优于植物蛋白,已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
如:蚕蛹含蛋白质52.12%,蝉含蛋白质72%,蜜蜂的蛋白质含量则高达81%,可与鱼肉蛋白质相媲美。
近年来由药用昆虫开发出的保健品显示了广阔的前景,如:以蚕蛾、蚕蛹为原料开发出了健身饮料、仙娥酒、仙宫营养酒等产品。
油炸金蝉罐头、速冻蝗虫则远销日本。
沈阳飞龙保健公司以雄蛾为原料开发出的延生护宝液具有补肾壮阳、恢复体能等功效。
以蚂蚁为原料制得的玄驹酒、大力神口服液、蚁五精、蚁精酒等,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天宝龙复合氨基酸是用家蚕蛹提取而成的优质营养补充剂。
黄粉虫等昆虫类保健品也正在研制开发之中。
药用昆虫在养殖业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可作为不少药用动物的饲料,如黄粉虫是蜈蚣、全蝎、蛇等的饲料佳品。
不少药用昆虫体内的蛋白质接近或超过了优质鱼粉,且各种营养成分全面,因此可作为蛋白饲料。
目前,蝇蛆、黄粉虫、蝗虫、蟋蟀、蛴螬等药用昆虫均有望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用于家禽、水产等养殖业。
不少药用昆虫在制药及生产化妆品等行业亦有较广泛的用途。
白蜡是白蜡雄虫的分泌物,可用作药丸的馐材料,也可作绝缘物。
昆虫几丁质可用作医药膜材料以及药物的赋形剂、缓释剂、化妆品的增稠剂。
蜂蜡可作为中药丸壳及油膏基质等医药材料。
昆虫脂质及油脂除可作为优质营养调和食用油外,还可用于制药工业及其他行业,如:蚕蛹油可用于制备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润滑油等。
此外,将乙肝病毒基因插入家蚕等昆虫蛹中可生产大量病毒,用于乙型肝炎疫苗的生产。
五倍子含鞣质60%-70%,除药用外,还是制革的重要原料。
紫胶是紫胶虫的分泌物,常用作兵器、营房等的防护性材料,还可作为绝缘材料或粘结剂。
紫胶素既是紫胶的活性成分又是高档色素,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2 药用昆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当前我国药用昆虫的活性成分研究与利用主要集中在不同活性成分的鉴定、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活性成分的分离等。
在药用昆虫体内富含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即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
虫源氨基酸衍生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脏和心血管疾病、溃疡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炎症等。
昆虫虫体中氨基酸的粗提包括昆虫组织中游离氨基酸的粗提、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的粗提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粗提等。
昆虫体内的多肽从功能上可分为多肽激素类、多肽毒素类和抗菌肽类等。
多肽激素是一类动物体内的化学信息分子。
蛋白多肽类激素包括由脑、甲状腺、胰腺和肾等多个组织所分泌的多种激素。
昆虫激素是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组织所分泌的具特殊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或特殊化学物质。
多肽毒素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活性,在药物应用和生理学研究上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蛇毒、肠腔动物毒素、水蛭毒素和节肢动物毒素等蛋白质类毒素中。
抗菌肽也叫抗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在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是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一部分。
昆虫体内的多糖类物质一般为,1﹪~6﹪,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茎叶组织、动物黏液、昆虫和甲壳动物的外壳、真菌和细胞的胞内和胞外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糖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抗凝血和免疫促进等方面发挥着生物活性作用,是一类十分有利用前景的新抗癌药物资源。
药用昆虫脂肪类物质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油酸、软脂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和亚油酸具有抗癌作用;蜂王酸是蜜蜂产品胶状蜂乳中含有的一种特有的脂肪酸,含量一般在2﹪左右;蟑螂油具有抗癌功能,已用于治疗肝癌和食道癌等;蚕蛹油除含有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外,还含有大量亚麻酸。
生物碱,旧称植物碱,一般指植物中的含氮化合物。
这类物质多为蛋白质代谢的次生产物,在动物中分布较广,结构较为复杂,主要分布在昆虫的毒素中。
昆虫中的生物碱可分为胺类、咪唑类和嘌呤类。
胺类在昆虫体中种类较多,分布广泛。
咪唑类在昆虫体内主要有组胺和尿囊素等。
鳞翅目一点蝙蝠蛾的成虫翅中广泛存在的药用成分主要是易黄蝶呤类生物碱。
昆虫体内含有丰富的甾类化合物,如昆虫的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变态激素、性激素、甾醇、胆汁酸和副肾皮质激素等。
该类物质生物活性较为广泛,化学结构多样。
首先,该类物质可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形成,具有降血脂和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其次,它具有抗菌、抗癌和增强白细胞吞噬等功效。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具有环戊烯通式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其基本结构是由不同个数的异戊二烯首尾连接构成的,部分昆虫激素属于一萜类化合物。
3 药用昆虫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昆虫类中药的研究开发还不够深入,一方面表现为对昆虫的活性成分研究不多,仅仅局限于斑蝥、虫草等少数几味中药;另一方面对昆虫的利用少,目前我国昆虫的种类超过了10万种,已发现的有药用价值的不过200种,不到昆虫总数的2‰,而常用的昆虫类中药不到20种。
昆虫在治疗癌症、前列腺增生、乙肝、类风湿关节炎等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冬虫夏草、蚂蚁、蚕蛾等品种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研制出了一大批治疗药物及保健品。
药用昆虫由于资源丰富,且活性较强,在新药开发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已成功开发的昆虫类新药均为发酵虫草的制剂,为国家一类新药。
蛹虫草菌胶囊来自北虫草,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证属肺气虚、肾阳虚者的一类新药。
蚂蚁乙肝灵是治疗肝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
仙立降是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遏阻证的国家二类新药。
利用蜜蜂开发研制成功的新药有蜂皇胎片、蜂皇胎口服液等几个品种。
不少药用昆虫均有望作为新药开发。
此外,中医运用昆虫类中药有独特的、丰富的经验,因此药用昆虫在发掘新药源、治疗疑难病方面均有巨大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药用昆虫是功能性食品,其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又含有多肽、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因而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如在墨西哥吃蚂蚁是家常便饭,哥伦比亚的加拉曼市素有"吃蚁城"之称,美国人乐意食用由蚂蚁、蚱蜢等加工制成的巧克力、馅饼等。
日本、泰国、德国、澳大利亚、扎伊尔、乌干达、墨西哥等每年生产大量的昆虫保健食品,以日本为例,1992年昆虫利用技术市场的规模乙达2600亿日元。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昆虫食品及保健品开发技术相对落后,目前仅虫草、蚂蚁、蜜蜂等少数几个昆虫品种开始开发且规模都较小。
据统计,我国可食用昆虫有14目66科237种,约占世界食用昆虫总数的一半,不少种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昆虫的功能性脂质和油脂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关注较多的是昆虫的蛋白质类保健品,而昆虫的脂质类作为食用的功能性产品极为少见,目前仅见国外将从蚕蛹中提取得到的蚕蛹油作为人造奶油。
昆虫脂肪含量丰富,具有较合理的脂肪酸组成,胆固醇含量低,可能成为优质、低胆固醇含量的食物和动物油质资源。
日本、泰国、德国、澳大利亚、扎伊尔、乌干达、墨西哥等国家每年都生产大量的昆虫保健品,但我国昆虫保健品开发相对落后,品种极少,尚有很多未研究的种类,这也为今后的研究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药用昆虫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特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昆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制剂学等多种学科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昆虫类中药在抗病毒、抗菌及抗癌领域被研究、实验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说明昆虫类中药在食用保健和医疗效果上具有西药所不可取代的突出优点。
参考文献[1]白耀宇:资源昆虫及其利用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杨冠煌: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4.[3]李孟楼:资源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300[4]戴君惕:奇异的仿生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10.[5]胡萃:法医昆虫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1-18.[6]何剑中,卢南.云南松毛虫蛹和成虫化学成分及其比较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8,11(2):130-134.[7]何剑中,崔永忠,黄茵等:云南松毛虫蛹和蛾蛋白饲料价值的研究[J].饲料工业,1998,19(3) :38-40.[8]刘高强,魏美才,王晓玲.马尾松毛虫幼虫中毒素的提取及其基本性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153-155.[9]刘高强,魏美才,王晓玲.松毛虫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可行性及其前景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2003(3):504-540.[10]刘高强,刘卫星,魏美才等.马尾松毛虫蛹中壳聚糖的制备技术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6,6(6):36-39.[11]刘高强,刘卫星,魏美才等:从害虫马尾松毛虫中提取甲壳素的初步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2):38-41.[12]葛春华,郑祖祥,周围君,等,实用商品资源昆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