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1908_1909年俄国第一次_内阁危机_

合集下载

试析1908—1909年俄国第一次“内阁危机”

试析1908—1909年俄国第一次“内阁危机”

监督和财政预算权。而大地 主和大贵族 占据 多数 席位 的
国务会议则成为 了立法 “ 院” 享有 与杜马 同等 的权力 上 , 和特权 , 为杜 马的制 衡机 构。这一 切标 志着 俄 国将准 成 备通过改革 向君主立宪的政 治体 制发展。 与此 同时 , 沙皇仍 为 自己保 留了 巨大 的权力 , 比如任 何 法律没有 获得 国务会 议和 杜马 的赞 同都不 能成 立 , 但
试 析 1 0 —1 0 年 8 9 9 9 俄 国 第 一 次 “内 阁 危 机 "
吴 贺
内容提要 《 十月宣言》 颁布后 , 国面临着如何 实现 自上而 下向现代 政治制度和 平转型 的难题 , 俄 而在 新
体制下形成的不 同政治力量对这 一问题 的理 解各 不相 同, 引发 了一场 涉及 沙皇、 大贵族 、 政府 与杜马权力 斗争 的“ 内阁危机” 以致“ , 强力人物” 斯托 雷平濒 临被解职 的困境。这次危机 展现 出在 改革 问题 上俄 国的两派政
改革 的呼声就从未停止过 , 他们 最终 以 10 9 5年革命 的鲜 血换来了《 十月 宣言》 所指 向 的君 主立 宪制 的发展道 路 ,
皇修改了布里根杜马选举条例 , 大了选 民范 围 , 扩 确立 了
普选 原则。10 9 6年 4月 , 政府公布《 根本法》, 定了新的 规 政治体 制运作 框架 , 马获得 了重要 的立法 权 以及 行政 杜
治 力 量 之 间难 以调 和 的 对 立 , 果 使 俄 国 以君 主 立 宪 的 方 式 解决 社会 矛 盾 的前 景 变得 更 加 渺 茫 。 结
关 键 词 俄 国 内阁危 机
杜马 斯托 雷平 改革
以 16 8 1年沙皇 亚历 山大 二世 宣 布废除 农奴 制 为标 志 , 国迎来 了它“ 俄 大变革 ” 的时代 。从此 , 国民众要求 俄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与成因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与成因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就相伴而生,而且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的经济危机给整个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沉重打击了原有的生产力体系,甚至造成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和崩溃。

尤其从 15 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原有封闭的区域经济体被逐渐打破,各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加速了世界经济体的形成,经济危机可以在这个经济体里自由地渗透和延伸,任何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波动都会迅速地向整个经济体系扩散,造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

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从最初的在某一国爆发演变为在几个国家同时爆发,最后殃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一、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历史形成最早的经济危机可以追溯到1637 年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这是近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投资泡沫,但还没有带上典型的资本主义色彩,影响的范围有限,也不能称为世界性经济危机。

人类社会在经历长期的短缺、匮乏之后,1788 年英国棉纺织工业破天荒地出现第一次过剩危机。

这是单个部门发生的过剩危机,、对其他部门波及影响不大。

但随着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链条的延伸,出现过剩危机的部门越来越多。

到了l825 年,又是在英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普遍性的工业生产过剩危机,这场危机几乎冲击了英国所有的工业部门。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在世界范围的扩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到了l847 年,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开始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出现了第一次国际性经济大危机。

1857 年,靠空头支票、出口信贷生存的美国进出口商首先大批破产,继之,银行纷纷倒闭。

一度同纽约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几乎全部银行都停止支付。

随后,纽约 63 家银行中 62 家遭到挤兑而停止支付。

贴现率上升至ll60%– 100%。

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去85%一 87%。

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英国,英格兰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0%。

八年级历史俄国改革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俄国改革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俄国改革知识点【前言】俄罗斯改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之一。

尤其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俄国改革取得的成就对于全世界的政治和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历史中俄国改革的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自由化改革的开端在19世纪中叶,俄罗斯对外宣扬着“东正教”与“沙皇权威”,却在内部陷入了充满封建色彩的局面。

1861年农奴制度的废除标志着自由改革的开始。

1. 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在位于十字路口的最高统治机构——普列汉诺夫农业改革委员会的制定下,1861年2月19日俄国宣布结束农奴制度。

这一重要的改革措施虽然没有彻底实现农奴的自由,但是为俄国自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2. 自由化改革的关键人物——亚历山大二世自由化改革的开启者是亚历山大二世。

他在位期间就出台了一系列自由化的改革措施,例如推广公众教育、改革法律、设立一个秘密警察办公室等,这些改革措施使得俄国社会开始朝着自由、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官吏、司法、警察制度改革1870年代到1880年代,俄罗斯国内感到了更多的变化和问题。

民主化和现代化不能让国家避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1. 1889年,内务部成立为了保持对俄罗斯的国内安全,内务部成立了。

该机构由警方、间谍、测量部门和监狱构成。

这使得俄罗斯官方系统得到了整体划分和提高。

2. 改革司法体系在亚历山大三世的领导下,俄国也进行了司法改革。

在司法体系中加强了地方自治的权力,审判程序中也颁布了几个新法规,以防止官方恶意的行为和审判。

【第三部分】经济改革和改进俄国农民地位的提高,以及废除农奴制度,让一些自由化改革的声音在俄罗斯逐渐兴起。

在此基础上,俄罗斯也对经济进行了改革。

1. 铁路扩建和发展1870年,俄罗斯的第一条铁路开通了。

随后,俄罗斯陆续修建了许多铁路,进一步连接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2. 解放手工业以前,手工业在俄国是一种不很发达的产业,而且在农村之外没有很好的发展。

以史为鉴_浅谈历史上的几次金融危机

以史为鉴_浅谈历史上的几次金融危机

府信用支撑,买股票是稳当便利的致富捷 了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马
径。结果每成立一股份公司,千百人争购, 克思的分析清楚地表明, 在资本主义全球
以得到股票为幸。到 19 世纪 80 年代初, 扩展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
股票投机日盛一日,“各矿招股而买者纷 融系统特别脆弱, 一方面是生产特别容易
当 时 ,英 文 泡 沫(bubbles)的 语 意 为 “欺诈行动”。在此事件后,泡沫专指股价
从急升到暴落的闹剧。① 二、“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 16 世纪 30 年代,纤维产业发达的荷
兰经济,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那时,荷兰 经济曾雄居欧洲第一位。著名的荷兰东印 度公司的活动地域,一度曾扩展到印度尼 西亚。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整个 17 世纪一 直持续上升。在富裕起来的同时,荷兰成了 欧洲的消费王国。由于郁金香花的异国情 趣,一经引入荷兰,就成为当时富豪们竞相 拥有及攀比的对象。在当时的郁金香品种 中,有种极为稀少的带斑纹的被称为“赛恩 帕”,由于用直接栽培的方法培育不出来, 于是一时洛阳纸贵。一个“赛恩帕”的球根 价格为 2000 盾至 6000 盾 (相当于当时荷 兰普通市民 8-24 年的收入)。其结果是, 谁如果拥有“赛恩帕”的球根,谁就有一夜 致富的可能。于是,荷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 士,从农民到纺织工人、鞋匠、甚至面包师, 都被煽动了起来,自发地投入到炒卖“赛 恩帕”球根的投机活动中去。
六、现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于:陷入这场大投机热潮的人几乎囊括
20 世纪末那场发源于东南亚的波及
了日本的整个社会。而银行则起到了助纣 世界主要国家的那场金融危机,至今仍影
为虐的作用。
响着当地某些国家的经济生活,许多人仍
五、近代中国的金融危机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第5章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第5章

第5章不可不知的世界大事5公元1881年-苏丹马赫迪起义爆发-英国考古学家F.皮特里在埃及考古发掘中创立“顺序年代法”,迄今为考古学家所沿用-美国摄影家F.E.艾夫斯发明照相铜版印刷术公元1881-1973年-西班牙-法国画家毕加索在世,作《鸽子》等公元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德国W.T.普赖尔的《儿童心理学》出版,首次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亦为“发展心理学”的开创性著作-法国P.米亚尔代创制农业用杀菌剂波尔多液-法国德普雷制成环形电枢电机,用在长达57千米电压1500-2000伏的直流输电线路上输电成功,为世界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德国W.西门子发明无轨电车-德国细菌学家R.科赫发现结核杆菌并证明其传染性 -公元1883年-俄国G.V.普列汉诺夫创建俄国劳动解放社越法顺化条约签订-英国科学家O.雷诺发现流动中动力相似律,提出无量纲比数“雷诺数”公元1883-1909年 -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的《地球的面貌》陆续出版,为19世纪地质学研究的总结,并开全球构造地质研究的先声公元1884年 -朝鲜甲申政变发生-英国科学家W.弗赖斯-格林制成第一台电影摄影机-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定为本初子午线-德国建成沟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英国L.E.沃特曼创制能连续供水的自来水笔公元1884-1885年 -欧洲列强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公元1885年 -德国C.本茨研制出三轮汽油机汽车,次年取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专利-美国T.兰斯顿发明单字铸排机-德国曼尼斯曼兄弟发明二辊斜轧穿孔机,生产无缝管材公元1885-1895年 -瑞典考古学家O.蒙特柳斯提倡并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方法研究古器物进化序列中外大事年表公元1886年 -象征主义艺术流派在法国出现-《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在瑞士伯尔尼签署,为世界第一个国际性著作权协议-英美传教士在中国上海创立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德国G.戴姆勒创制四轮汽油机汽车公元1887年 -美国物理学家A.A.麦克尔逊、化学家E.W.莫雷进行“麦克尔逊-莫雷实验”,为科学发展史上一次重要否定实验-瑞典化学家S.A.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理论-德国科学家H.R.赫兹发现光电效应-俄国天文学家L.O.斯特鲁提出银河系自转学说公元1887-1913年 -越南安世农民起义公元1888年 -法国工人作曲家P.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美国T.A.爱迪生、-英国W.L.K.迪克森创制的光学留声机摄影成功-奥地利科学家F.赖尼策尔发现液晶-德国科学家H.R.赫兹发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报告电磁波的实验验证-美国伊斯曼公司(现伊斯曼-科达公司)制作照相胶片和胶卷公元1889年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在巴黎举行,通过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法国建成埃菲尔铁塔,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之一-美国科学家W.M.戴维斯创立侵蚀轮回说-美国化学家F.W.克拉克估算出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美国胜家公司创制电动家用缝纫机公元19世纪80-90年代 -法国出现后印象主义艺术流派,代表人物为P.塞尚、V.凡高、P.高更等公元1890年 -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出版,提出海权论学说-英国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德国科学家E.费歇尔合成果糖和葡萄糖-德国格里斯海姆建成第一座隔膜电解制取氯和烧碱的厂-美国科学家H.霍勒里恩研制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卡片程序控制计算机-德国E.VON贝林、日本北里柴三郎发现白喉抗毒素,开创血清疗法公元1891年 -俄国兴建西伯利亚铁路-芬兰社会学家A.韦斯特马克的《人类婚姻史》出版-德国O.利林塔尔发明滑翔机-荷兰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第一次发现猿人化石-法国H.B.夏尔多内在法国贝桑松建成世界第一座硝酸纤维素厂,开始化学纤维的工业生产-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生产出梯恩梯炸药-美国W.L.贾德森发明拉链公元1892年 -法俄签订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英国学者A.布朗提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期之间应有中石器时代,至此,史前考古学时代划分基本齐备-法国E.雷诺在巴黎开设视觉剧场,放映世界最早的动画片-英国科学家J.杜瓦发明保温瓶公元1893年 -法国大贪污贿赂案巴拿马丑闻发生-英国科学家R.A.哈德菲尔德获使用高锰钢作耐磨件专利-英国P.曼森提出疟疾由蚊虫传播的假说,成为热带病学奠基人公元1893-1895年 -挪威探险家F.南森在北极地区探险,到达北纬86°14′,创当时人类到达的最高纬度纪录公元1894年-法国军事当局制造德雷福斯案件-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建成世界第一座摄影厂棚-法国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通过1896年在希腊恢复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定,并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公元1894-1917年 -俄国革命领导人列宁创立的列宁主义哲学体系形成公元1895年 -法国L.卢米埃尔在巴黎使用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拆墙》等影片,标志电影时代正式开始-德国科学家W.C.伦琴发现X射线-荷兰科学家H.A.洛伦兹发表电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公式-英国科学家D.卡姆朗建城镇污水、污泥腐化池,并利用发生的沼气照明-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俄国科学家波波夫都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试验公元1896年 -现代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荷兰科学家H.A.洛伦兹创立经典电子论-法国科学家A.-H.贝可勒发现铀的放射性,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开端-挪威科学家伯克兰进行地球模型实验,在室内产生人造极光公元1896-1898年 -菲律宾独立战争发生公元1897年 -俄国海军中将S.O.马卡罗夫的《论海军的战术问题》出版-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提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即电子)组成,导致电子的发现-挪威科学家V.皮耶克尼斯提出环流理论-德国R.狄塞尔创制柴油机-德国科学家K.F.布劳恩研制出阴极射线管-德国生物化学家A.毕希纳发现酶公元1898年 --美西战争爆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法国M.居里和P.居里创建放射化学方法并发现钋和镭-美国F.W.泰勒、英国M.怀特创制成早期高速工具钢--铬钨钢-丹麦V.浦耳生发明磁性钢丝录音,为磁带录音的初型公元1899年 -9月,美国国务卿照会列强,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法国米勒兰入阁事件发生-海牙和平会议召开-德国拜耳股份公司推出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公元1899-1902年 -英布战争发生公元1899-1906年 -菲美战争发生公元1899-1917年 -德国考古学家R.科尔德威发掘巴比伦城遗址,发现“空中花园”等建筑遗迹和大量文物公元1899-1961年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世,著《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公元1900年-瑞典政府设立诺贝尔基金委员会-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23个数学问题,揭开20世纪数学史的第一页-德国物理学家M.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发表《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规律》,提出量子论学说。

00772江苏自考世界近代史资料

00772江苏自考世界近代史资料

名词解释1、提拉克——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资产阶级激进派领袖。

他主张这样采用暴力推翻英国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908年被判处6年徒刑,。

孟买工人举行总罢工以示抗议。

他晚年趋于接受印度自治主张。

2、波利瓦尔——委内瑞拉人,南美西属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

1810年起参加和领导委内瑞拉独立战争,领导人民结束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统治,享有“解放者”称号。

3、波将金号起义——1905-1907年俄国革命期间,俄国黑海舰队“波将金”号战舰水兵的起义。

1905年6月,起义官兵控制了兵舰,并将它开往奥德萨。

因没有与当地工人结合,被迫驶往罗马尼亚。

后被引渡给俄国政府,起义失败。

这是俄国军队中第一次群众性的革命发动。

4、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太子F.斐迪兰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暗杀.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塞施加压力,进而宣战,导致世界大战爆发.5、加里波第——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曾加入青年意大利党。

1860年组织“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随后将解放土地并入撒丁王国,并解甲归田。

6、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中的一场战役。

1896年3月2日,埃军在阿杜瓦与意军交战,获全胜,意大利无力再战停止军事行动,承认埃为独立国家,并付以赔款。

这是非洲近代史上第一场反殖斗争的胜利。

7、《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宪法性文件,1689年由议会颁布。

它规定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拥有常备军等。

它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利。

8、雾月政变——拿破仑.波拿巴发动的政变。

法国共和国8年雾月18日,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政权,成立执政府。

拿破仑掌握军政大权。

9、史莱芬计划——德国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制定的作战计划。

1905年,由参谋长史莱芬制定。

主要内容是德国首先集中优势兵力,在4-6周内打败法国,然后挥师北上,在3-4个月内打败俄国。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1. 帝国俄国时期 (1721-1917)1.1 彼得大帝的改革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使俄国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他建立了圣彼得堡作为新首都,并推行了一系列的西化政策,包括西方服饰、习俗和教育制度。

此外,他还改革了军队和行政体系,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1.2 俄国的扩张和帝国主义俄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包括对波兰、土耳其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侵略。

这些扩张使得俄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并导致了俄罗斯帝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

1.3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这一举措释放了约4000万农奴,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他们仍面临贫困和剥削。

2. 二十世纪初的俄国革命2.1 1905年的“血腥星期日”1905年1月9日,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镇压一场和平示威。

成千上万的示威者被屠杀,引发了整个俄国的大规模抗议和暴乱。

这次事件被称为“血腥星期日”,成为1905年革命的导火索。

2.2 1917年的二月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失败和对农民和工人困境的不满,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成立了临时政府。

2.3 1917年的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10月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列宁成为了新政权的领导人。

这次革命标志着苏联的建立,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苏联的建立与发展3.1 新经济政策列宁在苏联建立初期,推行了新经济政策(NEP),以改善经济和恢复国家。

这一政策允许私人经济活动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营,但仍保留了国家控制的主导地位。

3.2 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将农民强制集中在集体农庄中,以便更好地控制农业产出和实施计划经济。

这一政策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村饥荒和农民的抗议。

3.3 大清洗和斯大林的独裁统治斯大林在193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迫害,被称为“大清洗”。

19世纪末至20世纪俄罗斯政治生活大事记

19世纪末至20世纪俄罗斯政治生活大事记

硕士研究生课程参考资料19世纪末至20世纪俄罗斯政治生活大事记(据莫斯科大学历史系A·C·奥尔洛夫等主编《俄国历史》莫斯科纲要出版社1999年版译出。

)189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即位。

1895年,普列汉诺夫领导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成立。

1895年,俄罗斯实行“酒类专卖”。

1896、1897、1901年,彼得堡工人罢工。

1896年,俄罗斯与中国缔结反日防御联盟。

1897年,通过关于限制劳动日持续时间的法律。

1898年,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899、1901、1902年,全俄大学生总罢课。

1901年5月7日,圣彼得堡工人的“奥布霍夫厂自卫”。

(奥布霍夫工厂工人同军警发生冲突,工人用石块击退骑警队的进攻,坚持了几个小时。

800人被捕,其中大部分被驱逐出境,29人被判处苦役。

是俄国无产阶级最早的群众性政治斗争之一。

)1902年,后民粹派组织联合,成立社会革命党。

1902年,乌克兰农民暴动。

1902年,G·<·司徒卢威(1870-1944,俄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政论家。

“合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立宪民主党领导人之一。

)创办《解放》杂志。

1902年11月,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工人总罢工。

1903年7月,南俄工人总罢工。

1903年7月,“解放联盟”成立。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1903年11月,“立宪主义者地方自治联盟”成立。

1904-1905年,俄日战争。

1904年1月26-27日,日本军舰进攻旅顺港的俄国海军舰队。

1904年1月27日,日本舰队在仁川港攻打俄国军舰“瓦良格”和“朝鲜人”号。

1904年2月—4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

1904年3月31日,海军中将C·J·马卡洛夫和他的指挥部在旅顺港锚地军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上被击毙。

1904年8月,日本军队向旅顺要塞发起第一次强攻。

历史学考研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历史学考研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现代史考研名词解释拿破仑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

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

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治维新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

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

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

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

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西进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

美国独立后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涌向西部。

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出现3次巨大的移民高潮。

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

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普法战争德国完成统一的第三次王朝战争。

普奥战争后,位于德国西南部的邦国在法国支持下仍然独立,德意志的统一还未完成。

俾斯麦积极准备用兵法国。

1870年7月,战争爆发。

战争以法国军队的进攻为开始,但在普鲁士军队的反击下,战场很快就转移到法国境内。

9月1日,双方在色当进行大会战,法国军队再次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10万法军投降。

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1870年年底,德意志西南部的4个邦国加入“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终于实现统一。

开明专制 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5年——废科举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溥仪继位
1909年——宣统元年、溥仪之父载沣摄政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责任内阁,皇族过于集权,预备立
宪的骗局暴露,满汉官员离心,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清失去了最后的自
救机会
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危机、变法与革命(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危机、变法与革命(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危机、变法与革命(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辛亥革命复习建议民族危机通常是近代中国政治运动出现的前提,在复习这一阶段内容时,可以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放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所带来的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进行思考,以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复杂历史现象。

近代化是衡量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量尺,以此衡量戊戌变法、清末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能够发现国人向近代化迈进的步伐:戊戌变法、清末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意味着中国人对近代化的认识已经到了制度变革层次。

无论清廷当局,还是资产阶级,均选择了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意味着政治近代化已成为共识。

在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历程中,康有为试图调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融合了中国传统平等思想和西方近代民主文化之所长,并主张五权宪法。

二者都考虑到了中国国情,相比较而言,孙中山的思想更具创新性。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民族危机,②洋务运动,③维新派,④西方政治学说,⑤君主立宪,⑥思想解放,⑦皇族内阁,⑧革命派,⑨民主共和,⑩民族资本主义。

考点聚焦考点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背景1.瓜分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2.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二)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三)参与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四)过程:1.1900年6月初,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于廊坊、杨村受阻。

2.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8月,攻陷北京,攻陷北京后烧杀抢掠。

(五)结果:1901年9月签订《辛丑条约》1.内容及危害:2.特点:以政治、军事手段维护在华利益。

(1)内容:其他条约都以攫取侵略权益,尤以经济侵略为主,多以割地、赔款、开商埠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虽有巨额赔款,但并非列强的真实意图所在。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三十年战争是指发生在1618—1648年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起因于德意志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及皇帝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上的矛盾以及欧洲诸强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

战争基本上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英国、荷兰、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希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

最终法国取得决定性胜利。

1648年,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根据和约,法瑞扩大了势力,德意志诸侯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新旧教获得同等地位。

三十年战争和《威约》深刻改变了欧洲政治、社会、宗教格局,创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维也纳会议指1814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后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实质上是一次战胜国瓜分欧洲疆域,复辟封建王朝,镇压民族民主革命的反动会议。

1814年9月,打败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在维也纳开会,会议由俄英奥普四大国操纵,以正统主义、补偿原则和均势原则的标准,重新建立了欧洲的国际秩序。

会议签署了《最后议定书》,通过建立瑞士永久中立国、建立尼德兰王国等对欧洲领土的处理,建立起一道防止法国称霸的堤坝;欧洲各国封建王朝纷纷复辟,旧统治秩序得以恢复;分割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建立德意志邦联;还规定了外交官员的级别以及禁贩黑奴等。

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一个在欧洲协调基础上的新的相对均势格局,即维也纳体系。

这次会议及体系都是反动的,它无视历史的进步和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竭力维护旧的封建秩序。

会议后30多年间,欧洲君主专制国家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革命势力不断与之搏斗,并最终取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的军事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的军事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的军事准备作者:吴伟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4年第12期摘要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进行了积极的军事准备。

陆海军都制定了多个加强军事力量的纲要和计划。

这些被赋予法律效力的文件,反映出俄国军事部门能够把握当时军事发展的大方向,对各国军事发展形势也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能针对俄国军队的弱点做出调整和补救。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落实的效率低下,俄国在大战爆发时仍然没有完成军事准备。

这是造成俄军在大战中军事危机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一战,俄国,军事准备,效率低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在欧洲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欧洲乃至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战中的俄国给后人留下两个强烈印象,即战力的低下和革命的猛烈。

前者关系到大战中一条重要战线的军事斗争形势乃至整个大战的结局,后者决定了俄国国家命运的转折和历史发展道路的重置。

本文着重关注第一个问题。

造成俄国战力低下的原因很多,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俄国对大战的军事准备不足。

①作为历史上依靠武力进行疆域扩展、实行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国家,俄国对国家武装力量的倚重很具有代表性。

进入20世纪之后,俄国并不是不再重视和依靠武装力量,也不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浑然不觉,之所以出现军事准备不足的情况:既有日俄战争和巴尔干危机等一系列失误形成的不利环境,也有军事领导部门规划指导思想与具体计划制定上的不切实际和混乱;既有突发事件打乱既定部署之后的被动应对,也有财政、外交和军事等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而形成的制约与影响。

当然,沙皇专制制度的落后与反动,又使这些问题更加积重难返,难以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说,俄国对新的准备是从恢复受到重创的军队开始的。

日俄战争中,俄军遭受重大失败。

与陆军相比,俄国海军损失尤巨。

对马海峡一战,俄军太平洋分舰队几被全歼,这在此前的海战史上并不多见。

日本舰队击沉或重伤了69艘俄军战舰和辅助船只,其中包括15艘铁甲驱逐舰,2艘铁甲岸防舰,11艘巡洋舰(其中有5艘一级巡洋舰),5艘炮艇,2艘小型巡洋舰,22艘驱击舰,4艘军用运输船和8艘港务船。

10十月革命

10十月革命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 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 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 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在1861年 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 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 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
请回答①《四月提纲》的全称是什么?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二月革命。
②材料中提出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指什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
③第一阶段推翻谁?谁掌权?第二阶段推翻谁?谁掌权?两个阶段 都是什么方式政权转变的?
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工农苏维埃;暴力革命。
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措施
政治:
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建立新型 的无产阶级政权的机关,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各民族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经济:
外交: 军事:
今日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沙皇在彼 得堡的冬宫。
冬宫前的广场
参加十月革命起 义的红军、红海军和 赤卫队员。
十月革命的起 义者攻打冬宫。
起义者们攻入 冬宫。
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发出进攻 的炮声,攻打冬 宫的战斗开始。
列宁宣布新政府的成立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 发布的《告工人、士兵和农 民书》。
十月革命 后的欢乐场面
东普鲁士战役中被俘的俄军
十月革历4月10日]1924年1月21日)原 名弗拉基米尔·伊里 奇·乌里扬诺夫。马 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 学说的继承者,全世 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革命导师和伟大 领袖。

大国的崩溃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国的崩溃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国的崩溃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国的崩溃——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初期,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和影响深远的事件之一便是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两场历史壮举在世界格局、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关系中给予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关键时期,分析俄国革命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大国和世界格局的崩溃性影响。

一、俄国革命俄国革命发生于1917年,彻底颠覆了几个世纪以来的沙皇统治体制,为人民争取了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的权益。

该革命分为两个阶段: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 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爆发是由于俄国人民对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不满和经济危机的愤怒。

在这次革命中,工人和士兵起义,要求食品和工资的改善,同时也倡导政治自由。

沙皇被迫退位,而由李赫托夫主导的临时政府取代了沙皇统治。

尽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但由于临时政府未能解决人民普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民众支持的声音迅速转向了布尔什维克党,崛起了一次更具决定性的革命。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俄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发生了巨变。

在党的领导下,列宁和托洛茨基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的成功彻底改变了俄国的政治格局。

苏维埃政权宣布土地国有化、国有企业和工厂管理权转为工人委员会掌控,重新分配财富。

此举引发了对共产主义理念的支持和反对,不仅改变了俄国,也影响了其他国家。

二、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加剧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局势,对大国和世界格局造成了巨大影响。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欧洲列强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了这场战争。

作为战争的一方,俄国被迫参与,并投入了大量资源和人力。

然而,俄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并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战争。

战争中,俄国士兵的悲惨生活和高昂的伤亡人数加剧了人民对沙皇政权的不满,俄国的士兵和民众要求结束战争。

2. 俄国革命对大战的影响俄国革命的爆发极大地削弱了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力量。

19世纪末至20世纪俄罗斯政治生活大事记

19世纪末至20世纪俄罗斯政治生活大事记

硕士研究生课程参考资料19世纪末至20世纪俄罗斯政治生活大事记(据莫斯科大学历史系A·C·奥尔洛夫等主编《俄国历史》莫斯科纲要出版社1999年版译出。

)189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即位。

1895年,普列汉诺夫领导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成立。

1895年,俄罗斯实行“酒类专卖”。

1896、1897、1901年,彼得堡工人罢工。

1896年,俄罗斯与中国缔结反日防御联盟。

1897年,通过关于限制劳动日持续时间的法律。

1898年,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899、1901、1902年,全俄大学生总罢课。

1901年5月7日,圣彼得堡工人的“奥布霍夫厂自卫”。

(奥布霍夫工厂工人同军警发生冲突,工人用石块击退骑警队的进攻,坚持了几个小时。

800人被捕,其中大部分被驱逐出境,29人被判处苦役。

是俄国无产阶级最早的群众性政治斗争之一。

)1902年,后民粹派组织联合,成立社会革命党。

1902年,乌克兰农民暴动。

1902年,G·<·司徒卢威(1870-1944,俄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政论家。

“合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立宪民主党领导人之一。

)创办《解放》杂志。

1902年11月,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工人总罢工。

1903年7月,南俄工人总罢工。

1903年7月,“解放联盟”成立。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1903年11月,“立宪主义者地方自治联盟”成立。

1904-1905年,俄日战争。

1904年1月26-27日,日本军舰进攻旅顺港的俄国海军舰队。

1904年1月27日,日本舰队在仁川港攻打俄国军舰“瓦良格”和“朝鲜人”号。

1904年2月—4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

1904年3月31日,海军中将C·J·马卡洛夫和他的指挥部在旅顺港锚地军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上被击毙。

1904年8月,日本军队向旅顺要塞发起第一次强攻。

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浅析

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浅析

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浅析摘要: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横跨明治和大正时期,处于藩阀政治向政党政治的过渡。

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园寺内阁积极维护日本利权,无奈最终束手无策,采取旁观态度。

西园寺内阁对社会主义运动采取一定的宽大态度,工人运动得以有效展开。

明治天皇的去世深刻影响了日本的一代社会风貌,其后的陆军增师事件中,内阁和军部分歧严重,最终导致西园寺内阁垮台。

关键词:西园寺公望辛亥革命社会主义运动上原勇作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1911.8.30—1912.12.21)是明治时期的最后一任内阁,也是大正时期的第一任内阁,其间经历了中国辛亥革命、东京电车公司职工罢工、明治天皇去世,以及陆军“增师”等重要事件。

大正时期是从藩阀政治向政党政治过渡的开始,作为深受法国自由主义影响的政党政治家,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上承明治国家主义的解体,下启大正民主风潮的肇始,对大正初期政局的转型有着重要影响。

明治后期的日本政局,形成了桂太郎和西园寺公望对立的局面,即所谓“桂园体制”,两人分别为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的政治继承人,本质上折射出的是明治维新后,国家政权建设是走德国模式还是法国道路的问题。

第二次桂太郎内阁(1908.7.14—1911.8.30)因大逆事件和议会不信任案辞职,桂太郎在辞职时,以小村寿太郎和后藤新平留任为目标,奏荐西园寺为继。

西园寺遂以政友会总裁身份于8月30日组成内阁,但在阁员的人选上,并未将小村和后藤两人留任。

其内阁成员如下:值得指出的是,这次内阁虽然以政友会为基础,但并不是政党内阁。

来自政友会的阁僚只有原敬、松田正久和长谷场纯孝三人,即使加上后来入党的山本达雄,也只有四个人,先天弱点决定了这届内阁注定不能持久。

山本达雄此前曾任日本劝业银行总裁,伊藤博文在世时,向西园寺公望推荐过他,西园寺后来也曾多次拜会山本达雄,这次请其入阁,既不辜负伊藤的举荐,又能获得财界的支持,更好地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日俄战争刚一结束,战争中畸形繁荣的日本资本主义经济随即遭遇了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斯托雷平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 把它解散” 他曾劝

阻沙皇在第二届杜马召开前修改选举法, 并向沙皇承诺
④ 但出乎政府预料的是, 以其他手段影响选举结果 。 由于
革命派政党改变抵制杜马的策略, 参与选举, 第二届杜马 这令杜马常常自 的左派力量和右派力量都得到了加强, 己人就打得不可开交。 即使立宪民主党改变激进策略提 “保全杜马 ” 出 的口号, 并试图令自己与十月党的政策靠 但在一些重要问题 近以重新获得杜马权力中心的地位, 上杜马各党派仍无法形成多数意见 。 尤其是在土地这个 中心问题上, 杜马既不认可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方案, 也 拿不出自己商定的解决办法 。 经 过 两 个 多 月 的 激 烈 争 论, 杜马还是没能通过任何土地纲领 。 有了上次解散杜 马的经验, 正准备出台新选举法的沙皇连带整个俄国上 层社会都对这届杜马失去了耐心 。1907 年 4 月 16 日的 “祖拉波夫事件” 让沙皇及其保守势力找到了公开对付杜 马的口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祖拉波夫谴责俄国军
以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为标 “大变革 ” 俄国迎来了它 的时代。从此, 俄国民众要求 志, 改革的呼声就从未停止过, 他们最终以 1905 年革命的鲜 《十月宣言 》 血换来了 所指向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道路, 并使得强力人物斯托雷平成为了这个转型时代的主 导
① 然而, 者。 如何在新的体制下有效展开政府工作, 如何
维护革命成果、 保全代议制度, 对缺乏民主传统的俄国来 说, 这是一个陌生的课题 。 新体制下政治力量的重新聚集 面对俄国社会不断高涨的革命浪潮, 俄国保守的王 公大臣内部开始出现分裂, 以维特为首的一部分贵族官 僚主张向人民让步, 主动通过改革向立宪制度过渡, 而另 一部分以杜尔诺沃为代表的极端保守势力则支持继续维 护俄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终选择遵从 维特以及尼古拉 · 尼古拉耶维奇等人的建议颁布了《十 。在这份简明文件中, 月宣言》 沙皇保证给予俄国公民自 由, 宣布国家杜马具有批准或者否决法律议案的真正立 法职能, 并承诺将在俄国进一步扩展新秩序 。 紧接着, 沙
皇修改了布里根杜马选举条例, 扩大了选民范围, 确立了 《根本法 》 , 政府公布 规定了新的 普选原则。1906 年 4 月, 政治体制运作框架, 杜马获得了重要的立法权以及行政 监督和财政预算权。而大地主和大贵族占据多数席位的 , 国务会议则成为了立法“上院 ” 享有与杜马同等的权力 和特权, 成为杜马的制衡机构。 这一切标志着俄国将准 备通过改革向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发展 。 与此同时, 沙皇仍为自己保留了巨大的权力, 比如任 何法律没有获得国务会议和杜马的赞同都不能成立, 但 不经沙皇的批准不能生效 。 在杜马休会期间, 如特殊需 《根本法 》 、 要, 在不改变 国务会议及杜马章程、 杜马选举 条例的前提下, 内阁会议可将法案直接提交给沙皇批准 生效( 但如果该项法律在杜马复会后两个月内未向杜马 提交或者被国务会议 、 杜马任一方否决, 则停止生效) 。 《根本法》 的动议权也只属于沙皇 。 外交、 军事领域更是 “禁区” 。此外, 沙皇专属权限的 沙皇还具有赦免权、 最高 行政管理权、 对不超过半数的国务会议委员的任命权等 大权。可见, 皇权仍是俄国权力的重心 。 虽然杜马的立法权必须依靠国务会议以及沙皇共同
⑤ 这一践 “东方始终都是失败 ” 。 队只适合对内讨伐, 而在
“侮辱性 ” 入禁区的 言论令杜马彻底陷入被动局面, 遭到 了保守势力凶狠的报复 。 尽管斯托雷平本人并不情愿, 但还是迫于压力, 以国家罪逮捕 37 名人民代表并解散杜 马, 而早已开始酝酿的新的选举法也于 6 月 3 日被沙皇颁 布实行。 前两次杜马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为俄国杜马树立了良 好的形象, 赢得了民心, 但杜马的强硬立场并非建立在对 自身实力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失去了为自己赢得更 多筹码的有利时机, 暴露了自身政治经验和实力不足等 弱点。而相对于这些杜马党派领袖, 斯托雷平则显得更 加精明强干。这一切令改革的主动权最终完全转移到沙 皇政府的手中。 斯托雷平依靠修改选举法, 令亲政府的 “黑帮 ” 十月党成功占据了杜马的主导地位, 右派 的席位
② 最 终 协 议 无 法 达 成, 第一届杜马被解 宪民主党内阁。
戈雷米金内阁也随之解体, 唯一留任的内务大臣斯托 散, 雷平则代替戈雷米金成为内阁总理 。 斯托雷平虽然是君主主义者, 但却是务实的改革派。 他上台后, 先发制人, 说服沙皇利用特权于两院休会期间 颁布施行政府的土地改革方案, 否定了第一届杜马提出 的土地分配原则。 此外, 他还准备好了一整套详细的改 革计划。斯托雷平意图对第二届杜马采取两手政策 。 一 边寻求与杜马的合作, 一上任就会见李沃夫和希波夫等 著名社会活动家, 邀请他们进入政府; 一边对杜马施加压 “不进行工作我们就 在杜马开幕前曾对美国记者声称 力,
试析 1908 - 1909 年 俄国第一次“ 内阁危机 ”
吴 贺
内容提要 《十月宣言》 颁布后, 俄国面临着如何实现自上而下向现代政治制度和平转型的难题, 而在新 体制下形成的不同政治力量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 引发了一场涉及沙皇、 大贵族、 政府与杜马权力斗争 “内阁危机” , “强力人物” 的 以致 斯托雷平濒临被解职的困境 。 这次危机展现出在改革问题上俄国的两派政 治力量之间难以调和的对立, 结果使俄国以君主立宪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 关 键 词 俄国 内阁危机 杜马 斯托雷平改革
⑥ 的号召, “法制国家 ” 出了强大俄国、 最终建立 希望借助
稳定后, 沙皇日益为他在 1905 - 1906 年放弃的权力而感 这从他后来的信件和谈 话 中 都 明 显 表 露 出 来 。 到后悔, 因此, 沙皇在随后的几年中总是想取消那些迫不得已的 “挡 让步。在沙皇看来, 杜马不过是缓解社会不满情绪的 , 箭牌” 在必要的时候为他提供一些建议或支持就足够 了。 “老爷式杜马 ” 、 “走狗式杜马 ” 而第三届杜马虽有 之 称, 但也并非完全在斯托雷平的掌控之中, 它也承袭了前 两届杜马的斗争性。杜马的主导政党十月党作为中派力 量实际上拥有自己的策略主张, 他们渴望成为俄国改革 明确杜马的立宪使命; 同时, 立宪民主党等反 的主导者, 对党派在杜马中也依然发挥着作用 。 总之, 杜马的大多 数代表都希望通过杜马的有效活动扩大杜马的实 际 权 力, 加大改革的力度, 尽快落实《十月宣言 》 对民众的期 许。虽然这并不符合沙皇及内阁 保 守 势 力 对 杜 马 的 预 期, 但杜马并未放弃斗争。 第三届杜马一开始活动, 立宪民主党人和十月党人 就试图扩大杜马的预算权, 以争取向现行体制施加更多 的影响, 但这些努力却最终引发了杜马与政府保守势力 杜马提议适当解除 1906 年 3 月 8 日法 间的冲突。起初, 案对杜马预算权的一些限制, 但这项提议遭到了财政大 臣科科夫佐夫的坚决反对 。 后来为了解决铁路建设贷款 “调查委员会 ” , 等问题, 杜马提出创立自己的 监察国营铁 路运营。这次杜马从立宪民主党一直到杜马右翼都达成 了共识, 而这一提议又遭到科科夫佐夫的反对, 科科夫佐
189
“内阁危机” 试析 1908 - 1909 年俄国第一次 也大大增加, 而立宪民主党和其他左派政党的席位则明 俄国终于获得了一个能够与政府合 显减少。尽管如此, 这一合作奠定了斯托雷平改革的自由主义基 作的杜马, 调, 新体制的正常运作也得以维系 。 新体制下潜藏的危机 杜马与政府的合作刚刚建立, 俄国面临的形势仍十 分复杂。沙皇、 总理斯托雷平、 杜马、 各派政治力量对彼 此、 对俄国社会改革程度的期许正随着俄国社会的稳定 《十月宣言 》 及局势的发展而变得愈加不同, 他们之间以 为基础暂时达成的妥协日益难以维持, 这对俄国将要进 行的改革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 斯托雷平对政府与杜马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他发
⑧ 这句话 : “谢天谢地, ” 我们还没有议会。 夫还鲁莽地说
于杜马大力整顿国家的官僚制度, 抵 制 反 改 革 的 力 量。 斯托雷平兼任内务大臣, 这使他不仅能够赢得十月党这 个盟友, 同时也能够争取到沙皇和一些王公大臣的支持, 更顺利地保证改革的施行 。 然而不得不说, 这些支持的 力量并不稳固。 首先沙皇极容易受 到 反 改 革 势 力 的 影 响。这些以大贵族为首的极右翼势力遍布国务会议 、 政 府内阁甚至是杜马, 与沙皇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原本就 蔑视杜马, 难以容忍它的存在, 后来对斯托雷平及其改革 也逐渐产生了敌意。因为斯托雷平一直致力于地方行政 管理的改革,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而这些政策严重威 斯托雷平 胁到了占据地方要职的大贵族的利益 。 同时, 稳定社会秩序的政策也打击了一些极右翼分子, 其实他 并不想与极右势力公然与为敌 。 为了避免正面冲突, 他 , “前进, 尽可能地阻止改革的步伐过快 但轻踩刹车 ” 是他 的座右铭。 沙皇虽然非常欣赏斯托雷平稳定局势的能力, 还授 予了他传召沙皇口谕的权力( 这项权力在俄帝国仅有 20 人拥有) , 但这并不表示沙皇也绝对支持他改革的立场 。 沙皇曾通过各种途径安抚极右势力, 表明自己并未受到 斯托雷平不得将他的支 这位总理大臣改革激情的感染, 1908 年 4 月沙皇特赦内务大臣前任助 持视为理所当然, 也曾 理古尔科事件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 在此之前沙皇, 多次特赦扰乱社会治安的极右翼分子 。 据当时的新闻报 纸报道, 这一事件其实是极右翼势 力 策 划 的 一 场 阴 谋 。 他们计划在斯托雷平五周的休假期间内将因贪污腐败而 被轻判剥夺三年公职的古尔科弄回政府, 从而迫使斯托
188
2012. 3
实现, 其他权力也被诸多限制, 但它和国务会议的存在毕 权力的一个突破口, 竟历史性地打开了俄国沙皇“无限 ” 而且它和国务会议都能够凭借自身的监督与预算权对政 府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 如此一来, 沙皇、 国务会议、 杜马以及政府各部就相互产生了一定的制衡性 。 《十月宣言》 的颁布成功地分化了革命队伍, 更多的 人倾向于进入杜马从事合法斗争 。 通过选举, 杜马迅速 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 其中影响力比较大 、 “黑帮 ” 的有立宪民主党、 劳动派、 十月党、 进步党 等。 俄 国社会民主工党、 社会革命党和劳动派这些革命政党属 于杜马的左派, 主张都比较激进, 是彻底的反对派, 基本 上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 。 但只有劳动派在前两届 取得过较大影响。 立宪民主 杜马中获得过较多的席位, 党、 十月党和进步党都是自由主义政党, 大多属于杜马的 中派。 在前两届杜马中, 立宪民主党的影响最大, 其核心 力量是社会著名知识分子, 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 他们拥护理想化的欧洲发展模式, 要求成立制宪会议, 希 望俄国走上更为民主化的道路 。 立 宪 民 主 党 与 左 派 一 《根本法》 。因此, 致, 也反对 立宪民主党在杜马中的立场 较为偏左, 到第三届杜马时已经成 为 杜 马 的 左 派 政 党 。 自由派的右翼政党十月党是从立宪民主党中分离出来的 一个党派, 他们与后来成立的进步党主要代表的都是大 《十月宣言 》 资产阶级的利益。十月党支持 所指向的宪政 原则, 也拥护强有力的君主权力, 这种亲政府的态度使得 十月党最终在第三届杜马中占据 了 领 导 地 位 。 极 右 分 子、 温和右翼分子以及民族主义者( 后两者最终合并) 构 成了杜马的右翼, 他们主要由极端君主主义者构成, 俗称 “黑帮” , 比如俄罗斯人民联盟等组织, 基本上代表了贵 族、 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右翼自第三届杜马开始也取得 了较多的席位和较大影响力 。 立宪民主党领导刚刚建立起来的杜马迫不及待地表 《根本法》 达出了反对 的立场, 如修改选举法、 废除国务会 议、 建立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的责任内阁等, 并且提出了 强制征用私人土地以满足农民要求的法案 。 这些要求遭 到了政府的全盘否定。 事实上, 政府根本没有做好与杜 表示完全不信任政 马合作的准备。 于是杜马通过决议, 府, 并要求政府辞职, 组建杜马信任的内阁。 杜马的强硬 姿态曾一度令保守势力企图寻求妥协, 甚至有一段时间 在政府中主张建立杜马内阁的一派占上风 。 为此, 在沙 皇的授权下外交大臣伊兹沃利斯基以及内务大臣斯托雷 平都曾与立宪民主党的领袖秘密交涉, 试图建立由立宪 民主党、 自由派右翼政党十月党和官僚组成的联合内阁 。 然而立宪民主党人拒绝妥协, 坚决要求建立清一色的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