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五中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

高二历史(文)

第I卷(选择题,共计50分)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3.“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5.“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D.庄子的“齐物”观点6.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 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

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

7.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8.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9.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B.花鸟画,浓墨重彩C.文人画,重视写意D.人物画,形神俱备10.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文人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在江浙文化发达地区,形成了多个争奇斗艳的画派。

B.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出现了一些风格奇异的画家。

C.以朱耷为代表的八个明宗室被称为“八大山人”,与郑板桥为代表的八个扬州文人被称为

“扬州八怪”。

D.扬州八怪是指清乾隆时期寓居江苏扬州地区的几位画家的合称,一般指郑燮、罗聘、黄慎、

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

11.“构思神奇旷达,布局满密有力,现实与虚幻结合,使天上、人间、地下融为一体”。这是对下列哪幅画的评价

A B C D

A、洛阳卜千秋墓壁画 B 、马王堆汉墓帛画 C、和林格尔墓壁画 D、《女史箴图》12.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B.以人为本,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13.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这一思想与中国古代哪种思想类似

A.道家思想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董仲舒“天人合一”

14.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15.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6.雕塑家罗丹(1840~1917)

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

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 .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 .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17.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 .教会是否腐败 B .信仰是否必要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8.2011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4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 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19.“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 .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 .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 .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 .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20.如果说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那么,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在政治方面的关键性用语当属

A .主权在民

B .社会契约

C .三权分立

D .开明专制 21.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2.《十日谈》的一则故事说:“有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这才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一群女人。父亲是个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不许儿子去看一眼女人,吓唬说。它们叫‘绿鹅’,它们都是祸水。谁知儿子却说道:‘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道理是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23.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 .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D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24.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明清小说这样写道:“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其中,与明代中叶“讲神魔之争的”及清代“拟古派”相对应的作品分别是

A .《西游记》、《聊斋志异》

B .《水浒传》、《红楼梦》

C .《封神传》、《三国演义》

D .《儒林外史》、《三侠五义》

25.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

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 .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界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压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2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2分)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4分)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4分)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启蒙运动一般被公认为纯粹的基督教文明的产物,没有利用过也无须利用任何来自其他文明的精神资源。按此逻辑,启蒙运动所构想出的包括现代民主政治在内的全部现代性,乃至建筑在启蒙原则基础之上的整个现代文明,也都被看成了纯粹的西方性和西方文明。

可是,西方文明在锻造现代性的时候远不是这样“自足”的。启蒙思想家们看到了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他们还看到了佛教、道教在中国都可以自由传道,这在他们口目中是欧陆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精神。由此可见,启蒙运动的核心信奈——“自由、平等、博爱”的奠立,就曾得到过来自远东的中华儒家文明的支持和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