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历史 双向细目表
![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历史 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0b745d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5.png)
选做题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28Biblioteka 选做题1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
中
29
选做题
1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管仲
中
达成
目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3%±3%
70%±5
65分±5
命题
思想
考查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兼顾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新课标、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所体现。
选择题
2
全面抗战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
12
选择题
2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策
中
13
选择题
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易
14
选择题
2
新中国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
中
15
选择题
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对外贸易
中
16
选择题
2
雅典民主政治
难
17
选择题
2
古罗马人的法律
中
18
选择题
2
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
难
19
选择题
2
欧洲启蒙思想
中
20
选择题
2
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
中
21
选择题
2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中
22
选择题
2
二战后美国的反共政策
中
23
选择题
2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难
24
选择题
2
经济全球化问题
中
25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模板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7ec290a76e58fafbb00311.png)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34ac17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e.png)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知识板块知识点题型分值难度系数。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等)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措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古代史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等)选择题3分0.8。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的内容、意义选择题3分0.7。
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简答题5分0.6。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选择题3分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选择题3分0.7。
世界古代史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与影响选择题3分0.8。
世界近代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选择题3分0.7。
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简答题5分0.6。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美苏冷战等)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西周的统治。
2. 唐宋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 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重要港口。
D. 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管理。
3.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完全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往来。
C. 这一政策的实行有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一面。
D. 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4.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2020年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20年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1a611b1676eeaeaad0f33067.png)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整理材料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35(世界现代思想文化)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的交流与对抗并存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实。
整理材料
这表明
非选择题
41(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治理海河)古今对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10
整理材料+图片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26(中国古代政治)
宋代科举制
4
调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27(中国古代经济)
明代官营手工业的削弱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现象,国经济)
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现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2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论证阐述观点。
整理材料
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将兵法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
整理材料+表格
据图9可知,当时
29(近代中国政治)
国共十年对峙(共产党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认识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由此,中国共产党
30(近代中国政治)
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事实。
整理材料+表格
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 命题双向细目表
![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 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050be1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3.png)
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命题双向细目表第一章:中国革命史1.1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背景-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1.2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和意义-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1.3 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背景-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发展- 抗日战争的结果和意义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2.1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2.2 改革开放的开启与进行-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和措施- 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意义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第三章:全球化与现代化3.1 全球化的背景与进程- 全球化的起因和背景- 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全球化的加速和影响3.2 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现代化进程的成就和挑战3.3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内涵- 文化传播的形式和途径- 文化传播对国际交往的影响第四章:历史与人类发展4.1 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 科技进步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生活方式的改变4.2 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挑战4.3 历史哲学的思辨与启示- 历史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 历史哲学对人类发展的启示- 历史哲学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以上是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涵盖了不同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和题目方向,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0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20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84842a21a0116c175e0e480f.png)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
引用材料
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31(现代中国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由此可以看出
32(世界古代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2020年全国文综Ⅰ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及范围
考点或试题要点
分值
考试能力要求
材料呈现方式
引导语或设问
难度
备注
选择题
24(中国古代政治)
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挑战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这表明当时周朝
25(中国古代思想)史学素养)
唐代:人物画(阎立本《步辇图》)
4
整理材料+引用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关系变化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9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学,简析历史启示
42(中国古代思想、经济、政治:自拟书名)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图片
该作品体现了
26(中国古代经济)
宋代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种植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这说明宋代
27(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宗谱纂修:清代理学的社会影响
高中历史双向细目表
![高中历史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d834ea15a76e58fafab003d2.png)
模块
(新课标全国)
识记 √ √ √
课题
主题内容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古代中国政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治制度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2,古代中国经 (3)商业的发展 济 古代中国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中国传统文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化主流思想的 (3)宋明理学 演变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科技成就 4,古代中国的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科学技术与文 (3)文学成就 学艺术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 腊,罗马 1,古代希腊, (2)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的政治制 (3)罗马法 度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西方人文精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神的发展 (2)启蒙运动 (1)新航路的开辟 2,新航路的开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辟与殖民扩展 (3)工业革命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欧美代议制 近代世界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的确立与发展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主义的 (1)《共产党宣言》 诞生 (2)巴黎公社 √ √ √
√
高中历史双向细目表
模块
(新课标全国)
识记
课题 现代中国
3,现代中国的 主题内容 对外关系
考点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b609a1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1.png)
2 0 11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n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2016—2020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对比
![2016—2020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6131a84a8956bec0875e3b4.png)
客观上
4分
年份 题号
试卷类型
模块及范围
考点或试题要点
考试能力要求
材料呈现方式
引导语或设问
难度
分值
2016年
26题
全国Ⅰ卷
必修1
中国古代政治
宋代君主专制
调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现象。
引用材料
此事反映了
4分
全国Ⅱ卷
必修2
中国古代经济
宋代土地集中
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
史实陈述
重要因素是
4分
全国Ⅲ卷
图片材料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4分
2018年
24题
全国Ⅰ卷
必修3
中国古代文化
战国(《墨子》)科技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这反映出,《墨子》
4分
全国Ⅱ卷
必修1
中国古代政治
商周政治
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整理材料
分封
4分
全国Ⅲ卷
必修2
中国古代经济
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状况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理解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据此可知,在唐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概念。
整理材料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4分
全国Ⅲ卷
必修3
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影响
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概念。
整理材料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4分
2020年
25题
全国Ⅰ卷
必修3
2016-202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III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完成)
![2016-202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III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478986eb5901020206409c11.png)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引用材料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易
25(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影响
4
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概念。
整理材料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26(中国古代政治)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募兵制
4
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整理材料
这一主张
中
34(世界现代思想文化)
现代主义美术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图片材料
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中
35(世界现代政治)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七十七国集团;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实。
பைடு நூலகம்整理材料
这种状况
中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41(中国古代政治和世界古代政治: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都城;古希腊城邦制度)中外对比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整理材料
这反映出
35(世界现代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法国国有化措施加剧经济恶化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实。
整理材料
其结果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40(中国及西方古代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2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认识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历史条件与影响
高中历史命题考试双向细目表
![高中历史命题考试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8c8a03e67c1cfad6195fa776.png)
合计Leabharlann 总分合 计占%备注:无选考栏目针对高一高二,选考栏目针对高三文综。由命题老师填写 总分和选考模块
高考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 所属模块及分值 题号 分值 题 型 考查知识内容 必1 必2 必3 选1 选2 选3 选4
中古 政治 近代 维护 主权 近代 民主 革命 现代 中国 政治 现代 中国 外交 古希 罗政 治 近代 西方 民主 国际 工人 运动 当今 世界 政局 中古 经济
必修知识点及分值
近代 民资 中国 社建 社会 生活 资义 市场 罗斯 福新 政 苏联 社建 经济 全球 化 中古 思想 中古 科技 文艺 近代 思想 解放 20世 纪重 大理 论 现代 中国 文化 西方 人文 精神 近代 科技 19C 后文 艺
考查能力及分值 解读 信息 运用 知识 描述 阐释 论证 分析 试题 来源
预估 难度 值
实测 难度 值
单 项 选 择 题
单 项 选 择 题
非 选 择 题 选 考 选 考 无 选 考 选 考 各项分值小计 所占比例(%) 各项分值小计 所占比例(%)
中国 中国 中国 世界 世界 世 按时 古代 近代 现代 古代 近代 界 期统 分值 计
高考历史双向细目表整合版
![高考历史双向细目表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35f3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4.png)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 第四单元 不考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自由放任”的美国 2、罗斯福新政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 成 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百家争鸣 二、汉代儒学 三、宋明理学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2、中国的古代艺术 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蒙昧中的觉醒 2、神权下的自我 3、专制下的启蒙 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四、向“距离”挑战 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2、碰撞与冲突 3、打破隔离的坚冰 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一战 一战下的国际关系 二战
题型 分值
考察内容
材料 4
识记
材料 4
识记
材料 9
综合能力
选择 4
隐性时间记忆
理解、判断
选择 4
理解、判断
4
读图、识记
选择 4
材料 24
综合能力
识记
材料 8
理解、运用
解读表格
2选 择
2015-202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5-202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957cd923b307e87101f696c1.png)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实。
表格材料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非选择题
41(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海关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认识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原因,简析其意义。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33(世界近代社会经济与文化)
欧洲文化的发展活跃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
图片材料料
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34(世界近代政治与思想)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整理材料
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整理材料+图片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中
26(中国古代政治)
宋代科举制
4
调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现象。
整理材料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易
27(中国古代经济)
明代官营手工业的削弱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现象,认识本质。
整理材料
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中
28(近代中国经济)
列强大对华资本输出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现象。
30(近代中国政治与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为工作重心转移的准备措施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事实。
整理材料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7a667429fe4733687e21aae5.png)
全国文综Ⅰ、Ⅱ、Ⅲ卷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5-2020年)
目录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4题) (3)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5题) (4)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6题) (5)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7题) (6)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8题) (7)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9题) (8)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0题) (9)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1题) (10)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2题) (11)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3题) (12)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4题) (13)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5题) (14)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25分题) (15)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开放12分题) (16)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选做题15分题) (17)。
高考历史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历史知识点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d98ac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f.png)
高考历史知识点双向细目表近年来,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复习,一个详细的知识点双向细目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古代史1. 文明起源与早期人类社会- 大汶口文化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等- 古代人类的进化史及步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杨谷文化、仰韶文化及其社会特点2. 奴隶社会与亚洲古代国家- 亚洲古代文明(如长城文化、两河文明等)的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古代典籍《尚书》、《易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黄帝、颛顼等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3. 古代希腊罗马世界- 希腊城邦的兴起及其政治制度- 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和其思想- 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及重要统治者(如凯撒、奥古斯都等)二、近代史1. 欧洲的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涵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英国、美国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经过及结果-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带来的影响2. 近代亚洲史-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如鸦片战争等)-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五四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目标和成果3. 近代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参战国及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参战国及后果- 冷战时期的冲突与调和(如二战后东西方的分裂等)三、现代史1.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新文化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 中共党史-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初期活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3. 当代世界- 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 全球化与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当代国际组织及其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通过这样一份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历史2015—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双向细目表
![历史2015—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19c3a544ed630b1c59eeb597.png)
(卷Ⅲ)20ce70s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滞胀影响)
(卷Ⅰ)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卷Ⅱ)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卷Ⅱ)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策
注:重点发展农业(赫)
(卷Ⅲ)经济滞胀时期及相关国家措施的影响
思想
(卷Ⅱ)史观考察
(卷Ⅱ)国家经济政策方针(一五计划)对国家教育的影响
(卷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
(卷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卷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背景(计划于市场的关系)
(卷Ⅱ)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关系
(卷Ⅰ)一五计划(重工业)资源开采经济建设史实
(卷Ⅱ)一五计划女性重要性提升
(II)雍正时期到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矿业
(II)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大豆种植与利用(III)现代城市发展(上海与曼彻斯特)
(I1)950-1980中国钢铁产业发展(II)清代与新中国海关税率
经济
(卷Ⅰ)汉代时期农业耕作图考察大地主田庄经济(集体劳作)
注:这一时期土地性质——私有
(卷Ⅲ)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注:政府对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问题
(卷Ⅱ)汉朝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小农经济受到限制表现
注:重农抑商政策已在春秋战国实施
思想
(卷Ⅲ)古代书法艺术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卷Ⅱ)官修史书带有政治性的分析
注:农村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卷Ⅰ)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影响资萌——冲击等级秩序
(卷Ⅰ)明清地区性经济发展的差异(南北商品经济)
(卷Ⅱ)明清经济发展情况
注: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商人地位变化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
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
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