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模块二 项目一网络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知识整理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知识理论初级中学的模块?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信息与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应用初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相关文化、道德、法律问题;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的基础结构和软件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汉字输入;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结构和基本操作;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文字的编辑修改;版式的设计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数据的表格处理;数据图表的创建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网络的基本概念;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电子邮件的使用;网页制作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多媒体介绍;多媒体作品文字编辑;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作品的组织和展示1.高级中学的模块?内容?(6基本2扩展模块)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信息与信息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展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相关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汉字的输入;文件、文件夹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文本的编辑;其他对象的插入;特殊效果的处理;版式设计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网络通信基础;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电子邮件的使用;因特网上其他应用;网页制作模块五:数据库初步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的操作环境及其操作;数据的组织与利用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问题的算法表示;算法的程序实现;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多媒体制作工具及其特点;各类媒体资料的处理与使用;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发布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的数字化表示;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软件系统简介;计算机的安全;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计算机的过去、现在、未来2.小学指导纲要?模块?内容?(4基本2扩展模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知识体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解读第一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2000 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才正式确定的课程名称,它脱胎于原来的计算机课程。
那么,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其课程体系发生了那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不妨从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历史谈起。
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结构发展历程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历史上,制定过四个版本的计算机“教学大纲”,因此,根据计算机教学目的和容的演变,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1-1986)1981 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由于受原联学者伊尔肖夫“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的影响,我国的五所大学附中和华夏基金会支持的试验学校在高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从此拉开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序幕。
1983 年,当时的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容: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课时规定为45-60 个小时,其中要求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
推进课程发展的两个重要事件:1983年,同志给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来未来。
”1984年2 月16日,同志在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进行电子计算机表演,摸着其中一个学生劲的头说,“计算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当时国家核心领导人,这一句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
第二个阶段(1986-1991)1986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于受1985 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观点的影响,在83 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的容,即:文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课程的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部分。
菏泽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考试软件更新的通知
关于菏泽市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与考试软件更新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和体育局,各初中学校:
以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所考应用软件早已经脱离教学实际,需要对考试应用软件进行更新。
经市教育局领导同意,市教育考试中心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席会议决定,2021年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由我市依据教学实际自主命题。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范围
根据《信息技术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确定2021年我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内容为以下六个模块: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模块二Windows操作系统,模块三网络基础知识应用,模块四WPS文字处理,模块五WPS表格数据处理,模块六WPS 演示文稿制作。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上机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操作题,满分为100分,按30%计入升学总分。
1.单项选择题,包括一个题干和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操作题考查内容及分值结构如下
三、考试软件
涉及的软件为中文Windows7、WPS2019校园版、IE8等。
请各县区教育和体育局要求各初中学校做好教学软件更改工作,以保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和备考工作正常进行。
菏泽市教育考试中心菏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0年11月5日。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知识要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知识要点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信息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信息技术(即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切与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1、语言的使用,2、文字的创造3、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向着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集成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第二章、信息获取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是解决问题的起点1、信息需求的确定(包括两层意思:1、确定信息内容2、确定信息的类型)2、信息来源的确定信息来源分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事物:电子媒介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为保证合适有效的信息来源:1、可用的信息来源2、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比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等等1)网络信息检索搜索引擎指自动从因特网上搜集并保存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排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
搜索引擎有两种工作方式:A、目录检索(中国雅虎,./dir搜狗B、关键查询(google、百度、altavista、lycos为保证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1)提炼关键词(2)组合关键词2)网络信息下载A、直接下载(不适用于下载容量较大的文件)B、利用软件下载(流行的下载软件主要有网际快车、讯雷、影音传送带、网络蚂蚁、电驴等)4、信息价值的判断,对于获得的信息可以从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等方面判断。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计划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计划
简介
本教学计划旨在为高一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必修二课程的教学安
排和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程序的使用。
- 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开展信息技术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模块一: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
- 操作系统及其常用功能
-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模块二:多媒体技术
- 图像处理和编辑技术
- 音频处理和编辑技术
- 视频处理和编辑技术
模块三:网络技术
- 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分类
-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 网络通信和协议
模块四:信息技术项目
- 基于计算机的创意设计
- 数据处理和分析项目
- 网络应用开发项目
教学方法
- 授课结合理论和实践,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小组合作和项目实践。
-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联网进行教学辅助。
研究评估
-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定
- 期中和期末考试
- 信息技术项目的评估和展示
参考教材
-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必修二》
- 其他相关专业图书和网络资源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将培养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希望学生能在课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八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go for it上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go for it上册知识
点汇总
八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Go For It上册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Go For It上册的所有知识点,以下为详细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输入输出设备等。
-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见操作,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文件管理、应用程序使用等。
第二章网络基础
-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包括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等。
- 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
第三章网络安全和管理
- 网络安全基础概念,例如入侵检测、防火墙、加密等。
-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升级,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 数据备份和恢复,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第四章编程基础
-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应用,例如Java、Python等。
- 常见的编程工具,例如Eclipse、PyCharm等。
- 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和数据结构,例如if语句、for循环、数组等。
第五章网页设计基础
- 常见的网页设计工具,例如Dreamweaver、Sublime Text等。
- 网页设计的布局、样式、交互等。
第六章大数据应用
- 大数据概念和特点。
- 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应用,例如数据挖掘、机器研究等。
- 大数据处理工具和平台,例如Hadoop、Spark等。
以上为本章节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模块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1. 计算机网络- 网络的概念及分类- 网络的组成部分(硬件和软件)-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局域网和互联网- 网络工具的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2. 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网络安全常识-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方法模块二:处理多媒体信息1. 多媒体信息的概念及分类2. 图片的处理- 图片格式(BMP、JPEG、GIF等)- 图片的编辑和处理(裁剪、旋转、调整大小等)- 图片的存储和分享3. 音频的处理- 音频格式(MP3、WAV等)- 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剪辑、混音等)- 音频的存储和分享4. 视频的处理- 视频格式(AVI、MP4等)- 视频的编辑和处理(剪辑、合并等)- 视频的存储和分享模块三:编程与应用程序设计1. 编程的基本概念- 编程语言的作用和分类- 编程的步骤和流程2. Scratch编程入门- Scratch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Scratch的积木块和控制语句- 制作简单的动画和游戏3. 应用程序设计- 应用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应用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实际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模块四:信息的处理与应用1. 数据的基本概念-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2. 电子表格的使用- 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数据输入- 制作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图表3. 数据库的使用- 数据库的概念和组成-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查询- 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模块五: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1. 计算机基本知识-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操作和输入设备- 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2. 计算机的使用技巧-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文档的创建和编辑- 打印和文件备份- 电子邮件的使用3. 计算机的维护与保护- 计算机系统的优化和清理- 病毒和恶意软件的防范- 数据备份和恢复- 电脑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课件 第2章 任务2 配置网络
第2 章 网络应用
第2 章 网络应用
2. 故障排除
网络设备连接完毕,主机就可以通过路由器设备进行上网。在实际网络组建过程中,在进行网络硬件和软件的安装 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网络无法连通。要解决这些网络问题,需要具备丰富的软硬件知识。局域网的组网并不复 杂,但很多时候局域网的故障让我们无从下手。因此,测试和排除网络故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故障类型来分,局域 网故障主要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种,其中硬件故障较难诊断和解决。表2-19为硬件故障类型,表2-20为软件故障 类型。
不能上网一般都是由本机故障引起的,确定是否为本机问题的简 单办法是询问网管是否有类似的故障发生
查看网卡指示灯和系统设备表中网卡的状态,使用ping或 ipconfig命令来查看和测试IP参数配置是否正确
检查系统安全设置与应用程序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检查应用程序 与其他程序是否存在冲突
感染病毒、黑客入侵、安全漏洞等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第2 章 网络应用
Contents
2.2.1 认识网络设备 2.2.2 学习网络连接的方法 2.2.3 学习网络设置与排除网络故障的方法
第2 章 网络应用
│ 配置网络
正确、合理规划的网络配置,可以提高主机在网络中的连接质量,保障主机联网访问网络资源的稳定。
第2 章 网络应用
第2 章 网络应用
功能
物理编址 地址学习 数据帧的过滤和转 发 差错检测
流量控制
交换机的功能
功能说明
定义了设备在第二层的编址方式 建立源物理地址表,实现物理地址与对应端口的联系 通过对端口建立物理地址表,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过滤和 转发 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并对发生错误的上层协议给予警告 当流量过大时,及时控制流量,延缓数据传输速度,使数据能正常传 输到目的地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信息: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现象,情景,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2、信息载体: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比如教师讲课发出的声波)。
注意: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不通的信息可以依附于同一载体3、信息的特征:普遍性、载体依附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4、信息处理:获取信息,并对它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用信息并发布出去的过程。
5、信息处理步骤:信息获取,存储,加工,发布和表示。
6、信息处理三部曲: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
7、信息技术(简称IT):是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的技术。
8、IT的全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
9、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多媒体化,传输高速化,网络化。
10、信息技术的组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11、在计算机中信息以二进制表示。
二进制计算方法是逢二进一一个二进制位:称为一个bit,是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
1个0或1占一个二进制位。
1字节=8bit字节是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位,英文缩写为B。
一个字节存储一个英文字母或符号,两个字节存储一个汉字。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国际通用的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1980年我国颁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模块二: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1、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ENIAC.(埃尼阿克)2、我们家庭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属于微型机,简称微机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冯·诺依曼提出的。
4、依据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组成划分为四代:代次时间主要元件体积特点速度特点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大慢(5000次/秒)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较小较快(几万次/秒)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小快(几百万次/秒)第四代1971→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很小很快(几千万、上百亿次/秒)4、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人工智能。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基础模块中包含几个主题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基础模块中包含几个主题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基础模块包含以下主题: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等。
2. 编程与算法基础:包括编程语言基础、编程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3. 数据库基础:包括数据库原理、SQL语言、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等。
4. 网络技术基础: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
5. 网页设计与开发基础: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基础、Web开发框架等。
6.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基础: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
7. 多媒体技术基础:包括图像与视觉处理、音频与视频处理等。
8. 数据结构与算法: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数据结构等。
以上是基础模块中的主题,它们涵盖了信息技术专业所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双向细目表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双向细目表1.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教授高一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能力,培养其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以下内容:2.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内容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的伦理和法律原则能够使用常见办公软件进行文档处理、数据统计和图形表达掌握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的基础技能培养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3.教学内容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常见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协议模块二: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信息技术的伦理和法律原则模块三:办公自动化常见办公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文档处理、数据统计和图形表达的基本操作模块四: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标记语言常用网页设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网页排版、图像处理和交互设计的基本技巧模块五:图形图像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常见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图像编辑、合成和优化的基本技巧模块六: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4.教学方法授课讲解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和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思考,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开展电子化教学5.考核方式日常研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期中期末考试课程项目设计和实施成果6.研究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程》互联网资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在线研究平台等以上为高一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双向细目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为教师指导教学提供参考。
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二册全册课件
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二册全册课件一、内容简述《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二册全册课件》是一套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的全面信息技术教育教材。
该课件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知识: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重点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的管理、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常用功能,帮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互联网应用: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包括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等,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办公软件:重点介绍Word和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包括文档的编辑、排版、表格的制作和数据处理等,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水平。
多媒体应用:介绍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多媒体应用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多媒体技术的魅力。
程序设计初步:通过简单的编程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件的设计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的实例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1. 介绍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二册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
作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二册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册教材的设计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旨在通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工作工具。
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二册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它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软件使用技能,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处理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知识梳理】一.什么是信息?根据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1.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说物质、能量、______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具有价值性[精讲点拨]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1)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共享性。
突出人多交流多,信息多,智慧多。
(2)真假难辩:真伪性。
说明信息的干扰性问题(3)老皇历看不得:时效性。
也有长与短之分。
信息的使用价值表现之一。
(4)一传十,十传百:传递性。
时间上、空间上的存储与传递。
(5)玉不琢,不成器:可处理,可增值.反复锤炼的重要性。
(6)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对性.产生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和价值观念头问题。
[合作解疑]1.2008年10月26日,小云发现自己中了2008年10月2日商场举行的“有奖购物”活动的二等奖.当她去兑奖时,却发现兑奖时间是2008年10月7日—15日,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价值性2.信息的载体,是指( )。
A.各种信息的编码B.表示和传播信息的媒介C.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D.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信息3.“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体现了什么?A.信息的依附性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4.《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2012年初中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 信息的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无形、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又称媒体)才能存储、传递。
承载信息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电磁波等称为信息的载体(或信息媒体)。
多媒体是指用多种媒体(如声音、图像、文字等)来表示信息②共享性:③时效性:④价值相对性:⑤真伪性(二)信息技术(IT)及其发展1. 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加工、利用的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核心内容)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信息与物质、能源被称为人类活动的三要素。
2. 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正朝着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正面:改善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交流便捷负面:影响思想道德取向、影响现实的人际交往二、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诞生于美国,当初主要用于军事领域。
其电子元件发展经历了四代,分别为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2.计算机分类:按照计算机的性能划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微型机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 Computer, 简称PC),即人们所说的“电脑”。
3.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高;记忆能力强;能实现算术计算和逻辑判断;4. 计算机系统运算器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只读存储器(ROM)内存储器硬件系统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外存储器:U盘,硬盘,光盘计算机系统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话筒输出设备:显示器,音箱,打印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DOS、Windows、Unix、Linux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杀毒软件5.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二进制,即0和1,把一位二进制数读为“1比特”,它是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计量单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知识体系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知识体系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培训提纲提纲撰写: 周永新主讲: 陈平一、教材介绍这套教材是依据《中小学信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的要求, 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 结合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需求, 将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作为一个学段统一考虑而编写的, 内容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全面衔接。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构成。
”基础内容”依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要求设置, 属课堂教学内容, ”拓展内容”根据”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关内容设置, 属课外活动教学内容。
小学1、基础内容2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知识模块二文字处理模块三图形图像处理模块四资源管理模块五网络应用基础模块六制作演示文稿*模块七简单程序设计*模块八智能机器人2、拓展内容( 1) 、制作电子小报( 2) 、制作电子相册( 3) 、工具软件使用( 5)、多媒体素材加工处理( 4)、简单动画制作(6)、制作网页初中1、基本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计算机模块二文字处理模块三数据处理基础3模块四网络应用基础模块五加工多媒体作品模块六程序设计2、拓展内容( 1) 、图像设计与制作( 2) 、制作动画( 3) 、创立主题网站( 4) 、多媒体作品集成( 5) 、程序设计初步( 6) 、智能机器人( 二) 各模块教学目标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教学内容篇教学内容由”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构成。
”基础内容”依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要求设置, 属课堂教学内容, ”拓展内容”根据”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关内容设置, 属课外活动教学内容。
小学一、基础内容4考虑到城镇学校从3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农村学校从4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小学学段”基础内容”设置”必学模块”( 模块1~6) 和”选学模块”( 7~8) 组成, ”必学模块”属小学学段3个年课堂教学必学内容, ”选学模块”属从3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6年级1年选学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41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张敏华史小英主编,2021年;适用专业:本课程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或各行各业相关人员自学信息技术的参考书。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全书6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包含若干任务,分别讲解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等内容。
采用项目驱动的讲解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书中每个任务主要按照“任务描述→技术分析→示例演示→任务实现→能力拓展”的结构进行讲解;以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
本课程在讲解过程中,还通过“提示”小栏目为学生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更加全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更好、更快地完成当前工作任务及类似工作任务;也通过该栏目,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 ”“M ”或“L ”。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 理论配合课堂案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道德伦理,恪守信息社会行为规范,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信息检索的操作;3. 提高学生的钻研精神,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好地将知识融入实际操作和应用当中。
八年信息技术知识要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八年级)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单元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的含义: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表达的新闻、消息、情报和数据统称为信息。
2、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传递性。
能针对实例进行分析或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选择题型)3信息的表现形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符号等。
4、信息技术的含义: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5、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
6、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
7、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影响(改善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交流快捷);负面影响(影响思想道德观念取向,影响现实的人际交往,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8、合理使用信息技术①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明辨是非以及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的能力;②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③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利用因特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违法犯罪活动;④不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不制作、使用或传播计算机病毒;⑤不私自闯进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不破坏被人的计算机系统资源,不窃取别人的软件资源;⑥尊重版权,未经软件制作人或生产商同意,不非法复制其软件作品;⑦不破译别人的口令和密码,不在别人的计算机或公共计算机上设置口令和密码;⑧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的信息以及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
9、信息活动的法律法规:单元二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0、计算机的发展:以主要元件划分为四代计算机: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广西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大纲版
信息技术会考大纲要点第一册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信息是人理解并消化了的数据,如声音、语言、文字、图像、气味、符号、情景等所表示的内容。
信息的形式是信息内容的载体。
信息的特点是:普遍性、共享性、可传递性、多样性。
注意书本、电视机、电脑等属于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信息。
二、信息的传输信息必须经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传播、扩散,才能为人所用。
信息的传输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在不断发展,信息的传输方式也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效率提高了。
三、信息与社会发展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
四、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1、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
2、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五、计算机技术1、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
2、计算机的主要原理:①、可以储存信息;②、进行程序操作。
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精确度高;③、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计算机系统组成①、CPU:中央处理器②、输入输出设备(1)输入设备:最常用的是键盘和鼠标,此外还有扫描仪,摄像头等。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等。
计算机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应用软件(等)、系列、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软软件系统印机、绘图仪)输出设备(显示器、打、扫描仪、麦克风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盘、优盘等)外存储器(硬盘、软盘)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内存储器存储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器运算器硬件系统Linux DOS Windows RAM ROM CPU ③、软件应用软件:是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WPS 、WORD )。
系统软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如:操作系统(DOS 、WINDOWS )、数据库管理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二 网络应用
目录
Contents
01 项目一 网络基础知识
任务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任务二 因特网的组织和管理 任务三 互联网运行原理
01
任务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因特网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熟悉因特网的应用。
任务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TCP/IP协议
开放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 OSI/RM
由美国因特网 的硏究与实践 中推出的工业 标准
TCP/IP协议体 系
TCP/IP协议体系:OSI参考模型只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在网络技术实践应用中常采用的实用协议TCP/IP。TCP/IP协议(传输 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的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实际应用中就是TCP/IP协议标准。
种类
网络类型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覆盖范围
举例
十千类以内
一个工厂、校园网
几千米至几十千米
电信部门、教育网
几十千米乃至上万千米 因特网
02
任务二 因特网的组织和管理
视频会议
会议由费时、费经费……改变为时间短、省经费、传达快、……
智慧社区
小区成为“智慧家居系统、社区的物联系统和服务整合……
生活应用
游戏娱乐 电子商务 网上教育 网络新闻 ………
计算机网络
概念
人们把不同位置的计算 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 接起来,并在功能完善的 网络软件支持下实现数据 通信和资源共享,这样就 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输入文字,添加相关标 题,修改文字内容。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什么(视频)容。
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网络新名词
编号
1 2 3 4 5
词语
改变生活、作用
二维码
输入文字,添加相从关现标金货币支付到数字货币支付……
题网,修购改文字内容。
购物从实体店到网络购买……
冲浪
信息获取从报纸、收音机、电视到主要网络信息获取……
感谢聆听
谢谢!
在因特网中,作为通信对象的计算机只有通过IP地址 才能被识别,IP地址才是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
IPv6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 本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特殊IP地址
因特网中有一些特殊的IP地址,它们具有特殊的用途 和规定。
IP地址的格式
IP地址分类
IP地址提供统一的地 址格式,传统的IPv4 地址是由32个二进制 位(bit)组成的。
1.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改变购物习惯;改变联系习惯;改变娱乐方式; 以前,重要新闻靠报纸;现在是互联网…………
2.生活应用
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人们 可以通过网络去订购车票,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 各种各样的商品,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商品信息以 及商业情报的动态,生活的各种方面等到最新的 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 以通过网络娱乐人们的生活。
3.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把不同位置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 起来,并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实现数据 通信和资源共享。
4.网络的种类
网络的规模和通信距离划分,局域网、城域网、 广域网.
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语言与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紧密相关,与人们的基本常用词汇相比, 有着更为形象、生动、灵活的特点,也代表人们生 活的一个现象。
动态分配:用户申请,DHCP服务自动分
配给的IP地址。
动态分配设置步骤:控制面板—>网络和 共享中心本地连接属性TCP/IPV4 属性自动获得下面IP地址。
子网掩码的设置
作用:
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 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子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 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作用
格式
设置步骤
例如
物流传输过程
快递收发
用户(寄件人)
用户间约定 用户(收件人)
快递公司
快递公司约定
快递公司
运输部门
运输部门约定
运输部门
数据的传输过程
计算机A
应用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数据传输过程
应用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计算机B
应用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例如
机房 IP:192.168.1.25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格式
。
设置步骤
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 本地连接属性 TCP/IPV4 属性录入IP 后会自动添加子网掩码
03
任务三 互联网运行原理
互联网络通信原理由主机通过一定方式压缩、数据帧、 数据流、数据包等特定的,按照一定规则协议生成的数据流, 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络中,通过网线传送到中间设备,最终传送 给目的主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记住各种类型的地址以便与人通信联络, 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独立的街道地址、电话号码等,在因特网上 也是如此,为了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计算机,分别定义了IP地址和域名这 两个概念。
因特网的组织和管理
域名系统
DHCP
IPV6
子网掩码 IP地址
IP分类
因特网的组织和管理
IP地址及管理
点分十进制方式表示: 即将IP地址分为4个字 节,每个字节以十进制 数0~255来表示,各 个数之间以圆点来分隔。 如“61.139.2.69”。
IP
IP的编址方案将IP地 址空间划分为A、B、 C、D、E五种,前三 种是基本的。
IP地址的设置
静态分配:人为录入IP地址的方法。
静态分配设置步骤:控制面板—>网络和 共享中心本地连接属性TCP/IPV4 属性使用下面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