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儒林外史》名著导读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名著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
专题十七名著阅读1.(2019·原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请你结合《海底两万里》,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2019·原创)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在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其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
①猪八戒②简·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2019·原创)《水浒》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
在他们各自的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2019·原创)《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名著导读》考点精讲精练
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名著导读1----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一)名著阅读(7 分)3.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3 分)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B.归真返璞,我爱好它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艾青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比往年单纯考查对文学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大大增加,这也代表了对名著考查的新方向。
C 项,从“儿童的新月之国”的表述中,可以看出郑振铎先生评论的是《泰戈尔诗选》中的《新月集》。
A项是茅盾对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品论;B项,是文学理论家唐弢在《新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中对艾青《鱼化石》的评论,原文是“我年轻时喜欢徐志摩,中年以后醉心于臧克家,还有戴望舒和卞之琳,如今齿发脱落,垂垂老矣,而我却更爱好艾青。
这并不是说艾青的诗是写给老年人读的,不,完全不是。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D项,是孙光萱对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评论。
所以答案为C。
【考点解析】艾青诗歌创作特点和评价简介创作特点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名著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题型四名著阅读(一)名著人物1.(2019·杭州)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
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宁波)小说中许多人物成了读者心中的英雄。
请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说说该人物的英雄表现。
备选人物: A.哈里·谢顿B.塞佛·哈定C.哈利·波特D.纳威·隆巴顿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绍兴)根据下面两段文字,填出相应的人名。
【甲】 ________生成美貌端庄,天姿聪俊。
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
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已清通。
兼之胆量极大,见识过人,不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舞枪耍棒,父母也禁他不住。
【乙】这是州委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
祝贺成功。
1________的心怦怦直跳,他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又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甲】________ 【乙】________4.(2019·金华、丽水、义乌)名著阅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专题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名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
专题五 名著阅读
真题面对面
1. (2019河北14~15题7分)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2)题。 (1)下面文段表现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3分)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 ,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 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了铁窗里的 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专题五 名著阅读
5. 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 答。(3分) 示例: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鲁迅是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 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 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阿长闹意见,表现得爱憎分明, 充满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画绣像,为了看五猖会无奈背书,显得天性自由,活 泼好动,有点顽皮。(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无情地从学校开除。
专题五 名著阅读
考情总结 1. 考查篇目:河北中考名著范围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准,从2017年开 始,每年考查两部名著,其中红色文化典型作品《红岩》连续考查3年。 2. 分值及考查形式:分值为3~7分,多以简答题形式考查,也有填空题出现。 如2019年以纪念币图案为载体,要求学生辨析作品名称,形式较为灵活。 3. 考查点:①概述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典型情节[2019.15(2):李逵背母; 2018.16:简·爱与好友的患难之情;2017.16:教育子女;2015.17:知恩图报 ;2013.6:美猴王“火眼金睛”]。②典型情节的细节[2018.15;2017.15:绝 食起因]。③作品、人物辨识[2019.15(1);2018.15;2015.16;2012.5(1)]。 ④阅读类考点(2019.14:揣摩人物心理)。
2024年度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儒林外史》
讽刺手法的运用
通过夸张、对比、反语等手法, 对封建科举制度及其影响下的社 会现象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
幽默效果的营造
在讽刺中融入幽默元素,使作品 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同时,也富 有娱乐性和可读性。
8
人物塑造技巧探讨
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节刻画,塑造了 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 范进、严监生等。
吴敬梓的一生经历了家族衰落、科举 失意、生活困顿等种种磨难,但他始 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儒林外史 》这部不朽的杰作。
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 教育,对文学创作产生浓厚兴趣。
2024/2/3
5
《儒林外史》成书过程及影响
《儒林外史》的创作历时十余年,是吴 敬梓倾注心血之作。
2024/2/3
03
分析《儒林外史》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探讨其如何为当
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3
27
对科举制度下士人心态的描绘
小说中描绘了许多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心态变化,他们为了功名利禄而 疯狂追求科举,丧失了自我和人性。
16
倡导道德伦理观念
强调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
小说通过塑造一些正面人物形象,如忠臣、孝子、节妇等,强调了忠孝节义等传 统美德的重要性。
批判见利忘义、虚伪欺诈等不良行为
小说中对一些见利忘义、虚伪欺诈等不良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呼吁人们要坚 守道德底线,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2024/2/3
10
03 主要人物形象解 读
2024/2/3
11
典型人物角色介绍
01
02
03
范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西游记名著导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二部分(第八回~第十二回):主要写唐僧。写如来说法、观音访 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起 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第一百回):主要讲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 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一部分是小说 故事的主体。
(一)取经路线图
(二)唐僧 外貌描写: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 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选自第五十四回 使用法器:九环锡杖 称谓变化:江流儿(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取)→玄奘(十八岁受戒所得法 名)→唐僧(唐太宗所封,“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赐法号)→旃檀功德 佛(佛祖册封)
3.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 黎山老母和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变成一母三女,试探唐僧师徒 取经的决心。唐僧、孙悟空、沙僧三人经受住了考验。猪八戒贪恋女色, 没能经受住考验,最后被吊在树上教训。 4.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四~第二十六回) 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里有树结人参果,吃了能 长生不死。镇元大仙交代徒弟用人参果招待唐僧。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 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偷摘了人参果。事情败露后,悟空又把人参果树 连根拔起。镇元大仙震怒,两次把他们师徒抓回万寿山。最后是悟空请来 观音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镇 元大仙与唐僧师徒和好如初。
2.在小说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中,都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 影。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 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 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而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贪婪凶残,或阴险狡
诈,正是封建社会里黑暗势力的代表;至于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 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简 爱》名著导读 知识点 阅读赏析题 中考题考点(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本必读名著导读知识点阅读赏析题中考题考点练习题汇总(带答案)(一)《儒林外史》吴敬梓知识点一、作家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二、内容主旨《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士人灵魂的扭曲。
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了金钱权势对人的品格的毒害,清楚表明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奇人,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三、主题思想《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四、主要人物介绍范进: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世故周进:中举前逆来顺受,皓首穷经热衷科举追求仕途;但秉性忠厚,迂而不恶严贡生:巧取豪夺横行乡里霸道无赖奸诈卑鄙严监生:吝啬胆小怕事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各类典型人物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1.周进(腐儒的典型)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品质?
【点拨】 解答人物形象题,要结合人物的言谈举止或心理活动来 分析。从“不能去!穷死,不偷”“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 的良心无愧。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等句可看出, 祥子正直善良、自尊自爱的高尚品格。
【答案】 祥子正直善良,自尊自爱。
考法 3 概括故事情节 (1)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熟记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2)对不熟悉的情节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或所选诗词、歌词中的关 键词)帮助推断。 (3)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述。 【例 2】祥子与“那个姓孙的”在曹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选文见 【例 1】)
用列提纲或图表的方式对作品的作者、主要人物性格、主要情节等 加以识记;选取作品中感受最深的情景和形象进行点评。
考法 1 名著基本常识 这类题一般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大多考查作品名称、主人公或重要 人物的名字、作家的朝代(国别)、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基本常识积 累。填空题要求能识记并写出名著人物、内容与情节。所以除了必须熟 记与名著相关的作家、作品外,还应仔细阅读文段,然后展开联想,把 相关的情节与我们熟悉的作品、人物挂上钩,然后落笔,注意不要写错 别字。
【例 1】(2020·河北)阅读《骆驼祥子》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祥子)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 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 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 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 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答案】 赏析:周进在贡院撞号板、满地打滚、哭了又哭,这一 细节刻画出周进疯狂痴迷的精神状态。意义: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 毒害的读书人形象,表达了对这类读书人的嘲讽与可怜,也表达了对封 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和批判。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文本精讲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可以互相听到
•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全,都 指老人和小孩 一起,一并
【参考译文】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 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 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于是,就
详细 同“邀”,邀请
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全,都
乡邻
外界的人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jià外n 人间隔。问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于此 隔绝、不通音讯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居然
不要说 更不必说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 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 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 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暗示桃花源人不愿与世人交往的心 理,同时也为渔人后来“ 不复得路” 的结局埋下伏笔。
文本精讲
沿着、顺着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
先前的
做记号 到
拜访
终于,竟 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所做的标记
得路。
【参考译文】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 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专题11儒林外史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篇目详解实战演练课件(共121张)
《儒林外史》
主讲人 xxx
《儒林外史》(九年级下) --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作者:吴敬梓 类别:古典讽刺小说 成书时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
1.识记与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文化常
考点 识; 解读 2.体会作者的批评精神和创作意图;
3.理解作者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
4.领会作品精妙的讽刺手法。
社会背景 封建社会腐朽,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 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写作动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不走传统士人出仕 为宦、显亲扬名的道路。憎恶士子们热衷功名利禄。
02 内容提要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 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 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应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 评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 些观点反应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陋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国史列 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分。正如作者的挚 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பைடு நூலகம்,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 稗史传。”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儒林传记,并且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产生在明代,以 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画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应了与作者同时代的文人 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 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情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 尤其是采用高深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名著丨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知识点+考点精练+中考真题
名著丨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知识点+考点精练+中考真题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滁州人。
因为其书斋名为“文木山房”,所以有亲友后辈称他为“文木老人”,他33岁搬家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自称“秦淮寓客”。
吴敬梓幼时就十分聪颖,年少时即有文名。
他擅长记忆背诵,“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且学习态度认真刻苦,故显露出很好的天赋和才气。
但他读书并不死板,更非一心闭门读书,而是时常外出浏览当地的山水风情,并跟随父亲参加一些当地名士的聚会。
加之他出生于官宦人家,沾染些豪爽挥霍的习气,从而养成一种放荡豁达的人生态度。
吴敬梓36岁时由巡抚赵国辚举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结果他不赴延试。
此事之后,他放弃了秀才籍,不再参加考试。
由于他不擅长经营,且性情豪迈,故几年内就将家产挥霍殆尽,晚年家境愈加贫困,生活十分落魄。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及乾隆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但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内部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民间起义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严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牢笼士人、统治思想。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风尚。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即“儒者之林”,指学术界。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有所区别。
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与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主题概括《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讽刺小说。
小说通过刻画一些深受八股文和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之士的虚伪卑劣,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21《儒林外史》名著导读
主要人物
四、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王冕】 王冕出身田家,各种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
主要人物
一、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周进】 周进是厚道善良而迂腐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以
在私塾中教书糊口,后连教馆之职也失去了,只好给一伙商人当账房,后来 几个商人帮他捐了个监生,他中了举人、进士。他上任广东学道时认真阅卷, 从而发现了范进,范进由此中了举。
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前半生生 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 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 迂而不恶。
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虚伪、渴求功名利禄、深受封建教育 毒害的知识分子。
主要人物
二、贪官污吏的典型——王惠、汤奉 【王惠】
南昌知府王惠,是贪官的典型代表。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的通例,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这些衙役百姓,一 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爷的利害,睡梦里也是怕 的”。 【汤奉】
主要人物
一、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范进】 范进中举前,饱尝落第文人的辛酸苦楚,五十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
堪。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赏识,考中举人,喜极 而疯,上演了一场滑稽剧。范进中举后,因为母守孝,过了三年才进京参加会试, 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被钦点为山东学道。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及练习3名著复习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及练习3名著复习一、名著阅读题1.名著阅读。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
……扶著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也劝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上面一段文字出自古代讽刺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
这部作品中中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______。
结合原著,选文中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是______。
2.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读《朝花夕拾》我们认识了出身低微又充满爱心的保姆①_______;读《儒林外史》我们认识了屡试屡败,因中举而发疯的②________;读《水浒传》,我们认识了神机妙算的“智多星” ③________,他带领好汉智取生辰纲;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认识了出生在湖南湘潭的④_______,他自小喜欢读书,并努力研习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
战争年代,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3.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4.《儒林外史》阅读(1)“儒林”是指封建社会里“士人”这一群体,小说刻画了大批“士人”,请根据“形象写照”选出相应的人物姓名。
(2)小说在刻画士人的同时,又将目光投向女性。
请从下列女性中任选一位,结合小说相..........关内容...,简述小说塑造女性形象的批判意义。
备选人物:沈琼枝鲁小姐(鲁编修之女)5.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有一种技法叫“犯笔”,是指在同一部书中故意做相同内容的文章,讲究同中有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阅读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推荐阅读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喊冤控大伯
猜 猜 我 是 谁 ?
我的概况 我的那些事 我的朋友圈
这部小说确实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 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 通读书人日常生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正因 为如此,有人认为全书结构松散,有枝无干。
杜少卿(作者的原型) 庄绍光 虞育德 郭孝子 萧云仙、沈琼枝、庄濯江 汤镇台、余特、余持
这些真名士无视功名利禄,有意避开科举制度, 希望能够为国家、人民做些实事,挽救不良的社会风气。 在他们身上,作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人物形象(3)
47回 乡人们趋附方、彭两家,风气败坏。 48回 老秀才王玉辉鼓励女儿殉夫。 49回 万里冒充万中书想骗钱、高翰林鄙视其他读书人。 50-52回 凤老四的义举(对应第一部分中的鲍文卿) 53-54回 陈木南、聘娘无言的结局。
——鲁迅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儒林外史》的批判精神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 彩的。在喜剧的背后,作者把犀利的笔锋伸进人物 最深的精神层面中,从而揭露这些悲剧性的社会原 因,启发读者,尤其是读书人对人生价值、对生活 、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笑中带泪,是这部小说讽刺 艺术的精华所在。
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 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 如在目前。
人物形象(1)
2-3回 范进、周进 3-4回 张乡绅 4-5回 汤知县 4-7回 严贡生、严监生 7-8回 王惠、荀玫 8-13回 蘧公孙、娄氏两公子、杨执中、鲁编修、牛布衣、陈礼、权勿用 13-15回 马纯上、洪憨仙、胡三公子 15-20回 匡超人 21-24回 牛浦 25-28回 鲍文卿 29-30回 杜慎卿等
3.第55回:吴敬梓将探寻的目光转向下层百姓之中,他发现下层民众中有一些隐于市 井的“奇人”。这些民间“奇人”有自食其力的手艺,又有高雅的爱好,摆脱了读书 人这一身份的限制,这既比王冕“独善自身”的生活安稳平静,又比贤人真儒们“济 天下”的追求现实自由,这是吴敬梓为文人们寻求到的第三条出路。(齐思远)
2-30回作者塑造的人物既有假名士,也有贪污的官员、作恶多端的劣 绅、坐馆的秀才等,他们形形色色的丑恶表现印证了王冕的话,八股取士 制度为这些汲汲于功名利禄的读书人提供了一条路径,使他们逐渐抛弃和 背离了真正的儒家思想,堕落成为社会的渣滓和败类。
人物形象(2)
31-34回 34-35回 36-37回 38回 39-41回 42-46回
简析: 作者深刻剖析八股取士制度对社 会的不良影响,腐败堕落的风气从官场弥漫 到了民间。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和情节对称前半部分有贵公子娄三、娄四;后半部分有汤镇台的汤大、汤二。 前部分有注重八股的鲁小姐;后半部分有见识不凡的沈琼枝。 前半部分有附庸风雅的娄氏二公子请到徒有虚名的权勿用,席间权 勿用因为人命案被官府的铁链带走;后半部分高翰林请假万中书, 席间万中书也同样被铁链绑走。 前半部分有贪财好利的严大、严二;后半部分有德行高洁的余大、 余二。 前半部分有义士鲍文卿;后半部分有义士凤四爷。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 如此骗人,其实可恶!” 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 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 须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第五回)
酒席将阑,又谈到前日这一场官事:“汤父母着实动怒,多亏令弟看的破,息 下来了。”严贡生道:“这是亡弟不济。若是我在家,和汤父母说了,把王小二、 黄梦统这两个奴才,腿也砍折了!一个乡绅人家,由得百姓如此放肆!”王仁道: “凡事还是厚道些好。”(第六回)
……
《儒林外史》的女性形象
1.王冕的母亲:自尊独立、不慕功名、不卑不亢。 2.范进母亲:处境窘迫、谨小慎微、愚昧无知。
3.沈琼枝:有胆有识、有才有貌、巾帼不让须眉。 4.杜少卿的妻子:脱俗、随遇而安,从容淡定。 5.鲁小姐:才貌双全、贤惠得体、沉迷科举。
6.严监生的妾: 7.鲍廷玺的妻子: 8.殉夫的王三姑娘: 简析:科举时代,不同女性对科举及礼教的态度,导致不 同的命运!
一、梳理经典人物
“儒林”是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这一群体。 历代正史都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 品德的大儒。
吴敬梓先生的《儒林外史》刻画的是“儒林” 中另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载的面相。
猜 猜 我 是 谁 ?
我的概况 我的那些事 我的朋友圈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
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 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 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 !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 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 !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 将去。
深邃的作品主题
作者通过描绘儒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 人灵魂的毒害,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 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 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读书人寻找了三条道路:文人 隐居山林寻求宁静;真儒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奇人隐于市井 以自娱。
其实不然… …
全书结构概括
(一)第1回: 总纲,点明主题和创作意图。 (二)第2-55回:主体
02-30回:科举制度下的假名士儒生。 31-46回:理想文士,贤人真儒。 47-54回:真儒名贤理想破灭,世风日下。
55回: 四大奇人(呼应王冕)。 (三)第56回:幽榜(有学者认为不是吴敬梓所写)
回环式(圆形)结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儒林外史
学习目标
• 1.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和内容。 • 2.了解讽刺小说的特点并欣赏讽刺艺术。 • 3.体会作者的批判精神。
课前调查: 《儒林外史》读完了吗?
读这本书有哪些困难?
1.没有主要人物,没有线索。 2.故事跳跃性太强,没有太多衔接。 3.人物太多,对不上号。 4.这是讽刺小说,但有些讽刺的地方,看不出 来。
简析:细节:两个指头;作用:表现严监生的爱财 如命。
3.运用夸张手法
(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 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第三回)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股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巨大影响!
胡三公子买鸭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景兰江讲 价钱了。 …胡三公子叫家人取了食盒,把剩下来的骨头骨脑和些果子装在里面,果 然又问和尚查剩下的米共几升,也装起来。(第十九回)
读书人的三条道路
1.第1回:王冕隐而不仕的山林生活被吴敬梓所称赞,为读者展现了他寻找到的第一条 出路,所以将他放在了小说开篇的位置。
2.第31-46回塑造了一批贤人真儒来展现自己理想中的文人形象。至此,开篇王冕“独 善其身”式的出路己经变成了真儒士们“济天下”式的出路。这也是吴敬梓先生为文 人们寻求到的第二条出路。真儒贤士倡议集资修建泰伯祠,希望借助修泰伯祠这件事 情能够达到转变社会风气、净化民心、重塑民众信仰的目的。但是“济天下”的美好 理想最终还是破灭了。从第47回-54回,作者笔锋一转,又开始批判“全无礼义廉耻” 的社会风气。
二、欣赏讽刺笔法
1.回目正话反说。 2.突出细节描写。 3.运用夸张手法。 4.借助前后对比。
1.回目正话反说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2.突出细节描写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 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 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 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 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 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 “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 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第五回)
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不中),23岁丧 父。从此,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由于“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 施,……不数年而产尽矣”,大家都拿他作“败家子”的典型来教育子孙。
生活的困顿让他了解生活的真相,自36岁以后不再参加科举,也拒绝朝 廷的征辟,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不过生活也愈加贫困,到后来甚至常常无米 下锅。1754年病逝于扬州。
简析:作者写这两个极端而特殊的科考例子,表明作者开始思考八股取 士制度危害的真正原因,批判读书人会将八股取士制度作为谋求功名富贵的 路径。
资料链接:吴敬梓其人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 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
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曾祖父、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 其父吴霖起,拔贡出身,只做过一任县教谕(八品学官),为人正直耿介, 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
胡三公子“一文如命”的吝啬形象立即浮现在眼前!
4.借助前后对比
周进到薛家集任塾师,因为连秀才也不是,所以请来陪客的秀才梅玖也不出迎接,等 周进进了堂屋,“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待到周进中了进士,当了官,他就朝周 进的长生禄位牌叩头。(第二回、第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