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危机原因及其影响的新解释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我们将回顾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金融市场的过度创新、监管缺失和政策失误等。
我们将分析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信贷紧缩、市场动荡、金融机构破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
我们将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教训,探讨如何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如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等。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防范和应对未来金融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复杂且多元,涉及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
过度的金融创新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期,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推出了大量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如抵押债务债券(CDO)和信用违约互换(CDS)等。
这些产品将原本的高风险资产通过层层包装和分销,使得风险被极度扩散和隐蔽。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缺失为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温床。
在2000年代初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足,使得一些金融机构能够利用监管漏洞进行高风险操作。
全球经济失衡也为美国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流入。
这些资本通过购买美元资产进入美国市场,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经济失衡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加剧,进而影响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和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放松了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标准,导致大量信用不良的借款人进入市场。
这些借款人在房价下跌时无法偿还贷款,引发了违约潮和信贷紧缩。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和监管不足的问题,也有全球经济失衡和市场主体道德风险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深度解析
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深度解析2007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它是美国国内政策以及全球经济不均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化合的结果。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金融,地产及全球经济都受到重大打击。
将对此次的金融危机的形成及原因进行详细剖析。
标签:次级贷款;金融危机;原因1 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国际收支失衡。
首先,美国政府的经常项目和外债规模不断扩大;其次,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积累巨額的外汇储备。
而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长期以来奉行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和美国公民早已养成提前消费的习惯。
正是这个习惯加剧了全球的资本流动,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而美国在经历互联网泡沫以后,急需寻找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带领国美经济走出低谷,而美国政府这时想到了从古至今都最容易产生泡沫的房地产行业。
2 金融危机的形成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及“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恢复,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
从2000年1月3号到2003年6月25号,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把联邦利率从6.5%左右经过13次下调降到1.0%并维持到2004年6月。
就在次期间,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
美国“两房”及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储蓄机构等金融机构对那些坏款能力差,信用分数较低的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鼓励他们贷款买房。
此类贷款占美国房贷市场的13%-15%。
于此同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适时的推出了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品,主要有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债务抵押支持证券),并将这些具有高风险的金融证券卖给投资银行和普通投资者,使其参与到其中。
2004年,美联储感到美国经济发展过热,为使其降温,从2004年6月30号—2006年6月29号通过17次升息把利率提高到5.25%,这成为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导火索。
利率的提高使还款能力低的次级贷款者无力还款,房屋出售出现困难,房价开始下降。
7813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其改革措施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其改革措施1. 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爆发了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范围的影响。
这场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政府开始放松监管,鼓励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
这引起了借贷储蓄银行、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等机构的高度重视,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金融衍生品的投资中,并发展出了一系列利润颇丰的金融工具。
2. 危机的影响然而,这种投资策略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瓦解,次贷危机抱残守缺,拖累了整个金融体系。
2008年,美国房屋市场崩溃,经济衰退加深,全球主要股指均受到极大影响。
由于股市下跌,银行间信任破裂,美国政府不得不使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些银行,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衰退。
3. 改革措施为防止类似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多德-弗兰克法案》。
这部法案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监管,明确规定了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同时加强了金融机构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还有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和对投资银行结构的重新评估等多项措施。
4. 我的看法对于金融危机,我们应该反思其中的原因和教训。
一方面,我们不能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需要建立更加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强调监管,必须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此外,也需要考虑房地产等领域的监管问题,以预防类似危机的发生。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望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进行风险管理和预测,进一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我们可以在数据采集、分析、预测等方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风险。
总之,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只有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并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使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是指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也被称为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导致了全球金融系统的动荡。
在此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了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国的次贷市场崩溃所引发的。
在2000年以后,低利率和松散的信贷政策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并不可持续,很快房地产泡沫就开始膨胀。
在此期间,金融机构通过将不良房屋贷款打包成债券,再将这些债券出售给投资者来获取利润。
然而,当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时,这些债券迅速贬值,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损失,无法偿还贷款,最终导致了金融系统的崩溃。
对中国经济而言,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投资方面。
首先,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中国的出口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经济的下滑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度下滑。
其次,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许多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持更加保守的态度,这使得对中国的外资流入减少。
此外,中国的国有银行在危机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和货币政策方面。
首先,由于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忧虑,资本市场出现了大规模的抛售,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价格也大幅度下跌。
其次,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来应对危机,包括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等。
然而,这些措施可能也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如通胀压力的上升等。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其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内需的支持力度,通过采取扩大内需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来减轻对外需的依赖。
其次,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如提高金融监管、加强风险防范等,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
金融危机 、 次贷危机概 念
金 融 危 机 是 指 一 个 国 家 或 多 个 国 家 与 地 区 的全 部 或 大
部 分 金 融 指 标 急 剧 、 暂 和超 周 期 的 恶 化 。 伴 随 着 危 机 企 业 短 财 务 风 险 加 大 . 果 疏 于 防 范 控 制 则 很 容 易 使 企 业 陷 入 资 金 如
在金融领域缺 乏信托责任 . 使风 险的雪球越滚 越大 。 致 同时
也 带来 了 金 融 资 产 泡 沫 和 房 市 泡 沫 . 终 在 20 最 0 7年 爆 破 . 引
发 此 次 世界 性 的金 融 危 机
死 ”再 到美 林 、 , 高盛 、 摩 的全 军 覆 没 , 见 此 次 危 机来 得 如 大 可
备 的 优 秀 的管 理 经 验 , 优化 我 国外 汇 储 备 结 构 。 4引 进 金 融 危 机 中失 业 的 人 才 . 养 专业 的 金 融 专 业 人 . 培 才 及 懂 金 融 的 企 业 家 . 防 国 际金 融 炒 家 暗算 。 国航 燃 油 套 谨
值 , 汇 储 备 就 会 缩 水 , 国 是美 国最 大 的 债权 国 家 . 外 我 当然 损 失惨 重 。 国因 购 买 了美 国 的债 券 . 致 国 家开 发 银 行 、 家 我 导 国 外 汇 投 资 公 司 、 国银 行 、 商 银 行 、 商 银 行 都 有 损 失 , 中 工 招 我 们 的 人 民 用 血 汗攒 下 的 钱 就 这 样 给 人 家 填 窟 窿 . 现 金 融 危 出
主 要 金 融 市 场 出 现 流 动 性 不 足 危 机
G P的 比例 下 降 了 一 半 . 6 %多 降 到 3 % 。 具 代 表 性 的 D 从 0 0 其 是 美 国 的制 造 业 占 G P的 比重 更 是 失 调 . 降 了一 半 还 多 . D 下 只 有 虚 拟 经 济 占 G P的 比 重 在 不 断 提 升 . 且 比 6 D 而 O年 前 增 长 一 倍 . 见 美 国 的虚 拟 经 济 与 实 体 经 济 严 重 失 衡 。美 国汽 可 车 、 铁 和 建 筑 业 已 不 再 是 三 大 支 柱 产 业 .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钢 而
美国金融危机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篇一: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虽然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不大,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越演越烈,大有受其影响更深的趋势。
因此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分析首先,信贷结构产品的回报率是高度非线性的。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人是信用分在620分以下的低收入者,这部分人的住房抵押贷款占到了美国整个住房贷款市场的13%到25%。
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的首付为零,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要高出2%-3%。
在房地产处于繁荣时期,这种贷款方式不会出现问题。
关键是金融系统具有“过度顺周期性”,在美国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时,次级抵押贷款人经济状况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次贷危机已呈雏型。
其次,金融衍生产品的高度复杂化。
美国金融机构对这种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进行产品设计,以次级贷款为基础,把低收入阶层买房的这种债券进行证券化处理,形成从抵押贷款到MBS产品,从MBS产品到CDO产品的多次衍生。
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产品每经过一次衍生,其复杂性就进一步增加,偏离实体经济也就越远,其风险也就越大。
在从贷款的发放到最终的投资者之间的流通阶段,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将会波及到其后的其他各个链条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
第三,监管不力。
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再一个原因是美国金融部门没有予以及时监管以及监管工具的缺失。
当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在美国蓬勃发展时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贷款标准的放松,但美联储并没有及时进行规范。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干预,而此时住房市场需求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对我国对外金融投资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冲击,主要是指对银行,保险公司,中投公司和国家政策之类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一、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含义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这些金融指标,最显著的就是金融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恶化,比如银根的紧缩,表现为短期利率的走高。
每当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银行都不愿把钱借给企业和个人;同时,银行之间相互都把自己的口袋掖得紧紧的,想要借钱的话,就得付很高的短期利息。
由于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最终导致从最弱的金融机构开始一个个倒闭,最后波及到大批金融机构。
现在来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几种类型。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才有货币危机,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一国货币大幅贬值,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而投资者大幅度撤资,最终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债务危机也是金融危机,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大量向国外银行贷款,结果他们没有把钱用在促进生产上,而用在短期不能产生效益的公共工程上,就导致这些国家借的钱还不回来,使国家的信誉极大下降,产生债务危机;还有银行危机,早期在中央银行没出现之前这种危机是经常出现的,一旦储户对银行产生信用危机的时候,就开始出现挤兑,一挤兑银行就无法完全清偿债务,最终导致破产,这种经常性的银行危机促使了后来各国中央银行的出现。
现在来看,大多数金融危机都是从某一方面触发(国际收支、债务,也可能是银行体系内部),但最后都演化成一种综合型或混合型的危机。
目前所发生的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引起投行危机,投行危机再引发银行体系危机,然后再进一步引发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危机。
金融危机一般都转化为经济危机,除非采取的措施比较好。
因为当金融体系发生危机时,商业银行为求自保不愿把钱再贷给企业,这样就导致实体经济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
其结果表现为工厂的大批倒闭、大量人员失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萧条。
这次美国所发生的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现在逐步转化为向实体经济全面的渗透,由于这种危险的存在,将会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产生。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原因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原因分析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639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资产规模最大的破产案。
随后,总资产值达8000亿美元的美林公司以半价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陷入困境而转制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以通过开展传统银行业务获取更多的市场资金和美联储的支持。
至此,风光近百年的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资银行都已成为明日黄花。
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股票市场连续暴跌,美联储和各国央行纷纷出台力度空前的救市措施,试图挽救市场信心,遏制下滑的趋势,但效果并不明显。
总体上看,次贷危机已经发展为美国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一次总爆发。
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等虚拟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暴露了美国主导的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一面,美国经济透支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情况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公司的转让和高盛、摩根的转制,导致市场信心严重丧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虽经美联储和各国央行大规模救市和刺激市场信心,但成效并不明显,很难挽回世界经济和金融下滑的颓势。
(一)投资者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国际金融市场大起大落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当日,道琼斯指数下跌504.48点至10917.51点,创2006年7月以来的收盘新低;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达到4.6%,为“9·11”以来主要股指出现的最大单日跌幅。
欧洲和亚太股市也出现大幅下挫,德国、法国、英国主要股指分别下跌2.7%、3.8%和3.9%;日本、韩国股市跌幅分别达到5%和6.1%,特别是韩国股市盘中曾暂停交易。
在美联储宣布救市措施后,股票市场曾出现大幅反弹。
但在高盛和摩根转制的消息披露后,市场再次大幅下挫。
(二)金融机构人人自危,市场流动性出现紧缺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起欧美各家金融机构人人自危,纷纷采取提高现金持有量、严控交易对手风险等自我保护措施,市场流动性严重萎缩。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一、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含义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这些金融指标,最显著的就是金融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恶化,比如银根的紧缩,表现为短期利率的走高。
每当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银行都不愿把钱借给企业和个人;同时,银行之间相互都把自己的口袋掖得紧紧的,想要借钱的话,就得付很高的短期利息。
由于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最终导致从最弱的金融机构开始一个个倒闭,最后波及到大批金融机构。
现在来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几种类型。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才有货币危机,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一国货币大幅贬值,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而投资者大幅度撤资,最终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债务危机也是金融危机,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大量向国外银行贷款,结果他们没有把钱用在促进生产上,而用在短期不能产生效益的公共工程上,就导致这些国家借的钱还不回来,使国家的信誉极大下降,产生债务危机;还有银行危机,早期在中央银行没出现之前这种危机是经常出现的,一旦储户对银行产生信用危机的时候,就开始出现挤兑,一挤兑银行就无法完全清偿债务,最终导致破产,这种经常性的银行危机促使了后来各国中央银行的出现。
现在来看,大多数金融危机都是从某一方面触发(国际收支、债务,也可能是银行体系内部),但最后都演化成一种综合型或混合型的危机。
目前所发生的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引起投行危机,投行危机再引发银行体系危机,然后再进一步引发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危机。
金融危机一般都转化为经济危机,除非采取的措施比较好。
因为当金融体系发生危机时,商业银行为求自保不愿把钱再贷给企业,这样就导致实体经济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
其结果表现为工厂的大批倒闭、大量人员失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萧条。
这次美国所发生的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现在逐步转化为向实体经济全面的渗透,由于这种危险的存在,将会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产生。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2008年,美国因为次贷危机而陷入深重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也波及到了全球,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教训。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1、高风险贷款和次贷危机在2006年,美国经济面临着住房市场泡沫破裂的危险。
由于银行开始向那些信用不好或者资产净值过低的消费者发放高利率借款,这项行为更被称为高风险贷款。
这样的做法使得更多的家庭可以买房,但后来,这些高风险贷款开始被重新打包进行出售,即次贷。
这让更多没有能力偿还这些高风险贷款的人受到牵连。
一旦房价下跌,那些拥有贷款的人就无法偿还,银行便把他们的房子作为抵押品重新拍卖,但由于房价下跌,这些房子被拍卖时只能以原来的一半价格甚至更低的价格进行拍卖。
因此,银行和发行次贷的机构都遭受了损失。
2、监管失灵和金融创新随着金融创新的出现,美国政府开始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此举使得金融机构的利润疯狂增长,但也让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进行风险投资。
这些投资往往是没有得到充分评估的高风险投资,一旦出现损失,金融机构就陷入了瘫痪。
二、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1、股市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都出现了下跌的情况。
数字方面,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08年下跌了38.5%,道琼斯指数下跌了33.8%。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的日经指数下跌了42.2%,法国的CAC 40指数下跌了42.7%,德国的DAX指数下跌了40.4%。
次贷危机不仅造成了巨大的金融损失,也严重地影响了股市。
2、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次贷危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是致命的。
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被破坏,资本撤出较小的货币市场基金,导致大量的基金出现流动性问题。
2008年9月,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资产下滑至2,700亿美元,这是历史上最大的资产下滑。
中央银行的干预挽救了货币市场,但危机对货币市场的冲击仍然在持续。
美国经济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美国经济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二十一世纪初期,美国经历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首先在房地产领域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中。
这场危机不仅影响了美国本土,而且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那么,这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一、美国经济金融危机的原因1.住房泡沫破裂2007年,美国的房价达到了顶峰,但是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
2012年,美国的房价跌到了最低点,已经下跌了30%以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放贷太过宽松,以至于许多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也能轻松得到房贷,这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形成了住房泡沫。
但是当很多人开始违约并且无法还贷款时,银行就开始面临巨大的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房价迅速下跌,从而导致大批房主陷入负债。
2.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化许多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年份里都过度使用了杠杆化的投资策略,这导致了很多风险的积累。
因此,当贷款人开始违约,且市场价格下跌时,这些机构面对的巨额亏损使它们先是逐渐陷入困境,然后逐渐走向破产。
3.金融商品衍生品交易导致美国经济金融危机的另一个因素是金融商品衍生品交易,特别是贷款支持证券(MBS)。
这种证券是由一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所得到的抵押贷款组成的收益证券。
这些收益证券被转售给了金融机构,来自許多不同的借款人所组成的这种“巨大信贷池”被重新切割并转售,这使得金融世界充斥了负面抵押证券的风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美国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1.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场危机造成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产生了“经济小浪潮”。
2.全球经济衰退美国经济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并促使全球经济进入了一段漫长的萎缩期,这场危机使得2010年至2012年的全球经济萎缩,对就业和家庭收入都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美国大萧条与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影响
美国大萧条与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影响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然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是指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大萧条的原因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市场崩溃和金融危机美国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股票市场的崩溃。
1929年10月,股票市场崩盘,股票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纷纷亏损严重。
这一事件引发了金融危机,导致银行破产和信用紧缩。
银行倒闭使得大量资金流失,企业无法获得贷款来维持经营。
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经济系统,引发了经济的严重衰退。
二、农业危机美国大萧条时期,农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0世纪初期,农业生产出现过剩,使农产品价格骤跌。
随着大萧条的到来,人们失去了购买力,农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农民的经济状况变得极度困难。
同时,长时间的旱灾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也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减少,农业危机进一步恶化。
三、失业激增美国大萧条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失业率的激增。
许多工厂因为经营困难而停产,导致大量员工失业。
失业率的飙升使得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失业率持续上升对整个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市场需求急剧下降,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四、销售下降与投资减少美国大萧条时期,销售量急剧下降。
由于人们失去了购买力,无法购买日常生活物品和奢侈品,企业销售额锐减。
销售下滑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再加上金融危机和信用紧缩,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维持经营,投资减少。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企业无法进行科技研发和生产力提升,经济停滞不前。
五、政策调整与新政府干预面对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新政府干预措施。
其中包括新政府的供给侧经济政策,如重建银行体系和监管金融市场,实行相关的经济改革,并通过各种就业和福利计划提供帮助。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缓解了经济危机。
在经济影响方面,美国大萧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崩溃和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美国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启示
美国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启示一、造成危机的原因(一)全球宏观背景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遭遇自然资源逐步枯竭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瓶颈两大因素的制约,发达国家经济长期行走在充分自愿就业的边缘,极易触发工资—物价的盘旋上升,加上日益老龄化社会负担的拖累,降低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2、在经济全球化和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当经济体系中有大量过剩和正在贬值的货币,而流动速度又突然加快时,很快就会形成经济泡沫。
一旦信心崩溃,信用收缩,货币流通速度很慢时,流动性也会严重不足,形成危机和衰退。
(二)美国微观原因1、美国的消费习惯。
美国人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几乎使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
2、经济管理思想。
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美国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经济环境。
20世纪70至90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投资机会较少,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房产行业。
此外,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去关心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
但投机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
4、具体政策工具。
(1)在美国,个人贷款者不是直接向银行而是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以转移风险。
这样,信用链条被拉长,潜在的风险也被加大。
(2)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美国设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次贷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
(3)美国货币政策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2008年,美国发生了一场被称为“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后果。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
该危机的触发点可追溯到2007年,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膨胀,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提供所谓的“次贷”,即贷款给信用较差的借款人。
这些次贷通常拥有较高的利率和较宽松的贷款要求。
然而,在2008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后,房屋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面临破产风险。
其次,我们来看看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许多公司纷纷裁员,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纷纷出现问题,例如雷曼兄弟破产等。
国际间的金融信心遭到破坏,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导致全球股市暴跌,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出现了流动性紧缩的情况。
此外,全球贸易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出口和进口都出现了下滑,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此外,美国次贷危机还对全球金融监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金融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例如,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和透明度。
此外,国际间也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例如G20峰会就金融监管合作进行了重要讨论。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减少类似危机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后果。
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的震荡,全球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性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经济状况。
世界各地的政府纷纷采取了财政刺激政策,例如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些措施也导致了世界各国的债务问题,许多国家陷入了再次危机的境地。
综上所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的问题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衰退。
美国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美国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2008年,美国爆发了一场空前的金融危机,被称为“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持续了数年,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波及全球。
本文将探讨美国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1.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度量衡制造、技术、金融等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经济危机从根本上破坏了消费者信心和企业投资意愿,导致房地产和股市崩溃,冲击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与经济体系,从而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沉重的冲击。
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许多国家遭受了极大的困境。
2.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为发达国家,美国经济危机对其国内经济的冲击毋庸置疑。
但它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似乎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美国经济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这使得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大幅减少,很多企业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冲击。
其次,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其危机对各国货币汇率等方面产生了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发展中国家响应地采取了更加保守的货币政策,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进程产生了波动,增长放缓。
3.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美国的经济活动已经在全球环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些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引进技术和外资、国际化等等。
美国经济的崩溃,导致他们的进口改变了其他国家进口的流向,而且冲击信托业、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领域,导致金融强化与信任渐失,政府采取了无尽的政策干预,对国际贸易的效率和稳定性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这些变化的程度因地而异,但它们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产生危机的原因1.政府干预2000年代初,美国政府倾向于推动住房市场、加强房产投资,从而导致贷款利率的地步,并产生更多贷款,许多贷款人无法偿还,从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2.金融行业巨头的错失在“次贷危机”初期,主要的金融行业巨头没有及时认识到与掌握房地产贷款的风险,而是积极地赔钱,甚至继续购买高风险房产的措施,导致更加严峻的危机局势。
19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应对
19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应对随着大萧条的到来,美国经济面临着无法想象的挑战。
1930年代,美国经济在全球大萧条的影响下逐渐失去平稳,经历了一段黑暗的历史。
而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一、经济危机的原因1. 股市泡沫破裂1929年10月,在华尔街的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股市崩盘的连锁反应。
投机者们纷纷离场,导致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
2. 不平等的财富分配20世纪初,工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
顶级强者们掌握了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普通工人则往往处于一种较为贫穷的状态。
3. 过度生产1920年代的美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生产经济高度发展,而且技术不断提升。
但是由于市场饱和、消费低迷、与零售商的对抗,导致过度生产和恶性竞争,使经济发生一些问题。
二、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1. 新政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后,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政策。
他构建了一个名为“新政”的计划,旨在扭转萧条期,刺激经济增长。
这个计划包括实施社会福利、加强拨款、增加政府公共工程、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
2. 美国垄断反托拉斯法美国垄断反托拉斯法是一系列法律,旨在确保美国市场公平竞争。
这些法律意味着政府开始严格限制和监管大型公司。
此举可以保护经济中小企业的利益,消除竞争骨干,从而防止出现形形色色的隐形垄断。
3. 加强监管和控制金融市场1933年,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金融监管和控制措施,例如《银行法案》和《证券交易法案》。
这些法案旨在通过逐步规范和减少投机,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再次发生。
同时,金融机构将受到更高层次的审查和审核。
三、总结尽管19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史,但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美国很快摆脱了困境。
以经济危机为教训,美国政府和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失败对策的研究中,以避免再次发生经济危机。
这一经验可以给其他国家以参考,让其他国家和企业避免在经济危机中倾家荡产。
美国20世纪30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美国20世纪30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影响美国20世纪30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引言:美国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也被称为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危机之一。
这场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震荡和经济大衰退,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场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并对该时期美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原因:1. 股市狂热和投机泡沫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股票市场的投机狂潮使得股票价格飙升,投资者大量涌入股市。
然而,这种泡沫并没有建立在实际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大部分投资都是基于短期赚取巨大利润的投机行为。
2. 农业危机20世纪20年代初,大部分美国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过度生产导致粮食价格下降,许多农户面临破产和失业。
并且,农业债务的增加也加剧了危机。
3. 政府政策的失败美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例如,高关税政策导致了美国对外贸易严重下滑,加剧了经济衰退。
另外,金融监管不力也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二、表现:1. 股市崩盘1929年10月24日,所谓的“黑色星期四”,标志着股票市场的崩溃。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急剧下滑,投资者的损失惨重,许多人破产。
2. 失业与贫困随着股市崩盘,美国经济进入了严重的衰退阶段。
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
估计有数百万人失去了工作,大量家庭陷入了贫困。
3. 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危机爆发后,大量银行陷入困境,无法归还债务。
银行业信心崩溃,人们纷纷涌向银行提取存款。
这导致了银行系统的崩溃和金融恐慌。
三、影响:1. 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家经济体,其危机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衰退导致了贸易和投资的急剧萎缩,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失业率飙升、贫困加剧等问题。
2. 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大萧条引发了人们的愤怒和不满,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工人罢工、示威游行、暴力冲突在美国和其他国家蔓延,政治气候骤变。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影响及其治理
危机。那么,到底什么叫次贷危机?这场 危机的根源到底又是什么?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基本交易结构由原始权益人、特殊目的机构和投资 者组成。首先,原始权益人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 的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专门从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化业务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SPV以资产为支撑向投资者发行证券,并用 发行证券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其 中,最先持有并转让资产的一方称为“发起人 (Originator)”或原始权益人。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 撑证券的人称为“投资者(Investor)”。在住房抵押 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往往还要聘请信用评级机构 (Rating Agency)对证券信用进行评级。同时会对 所发行的证券采取一些信用增强的手段,即“信用增 信(credit Enhancement)”。在证券发行完毕之后 ,往往还需要专门服务机构负责收取资产的收益, 并将资产收益按照有关契约的约定支付给投资者, 这类机构称为“服务商 (Servicer)”。
一、美国连续17次加息——压垮 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世界逐步 进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跨国金融垄断资本主 义阶段,导致全球美元泛滥。全球基础货 币供应量呈数十倍增长,物价飞涨,贫富 差距越来越扩大。正是由于处在社会底层 的民众经济条件差,甚至没有住房,宽松 的次级贷款政策极大地点燃了这部分民众 的购房热情,他们与富人一起推动了美国 房市的繁荣,吹大了美国房市的泡沫。
次贷危机爆发后,穆迪、标准普尔、惠 誉等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 。各评级机构被认定过高的提升了次贷产 品的评级,并极大地促进了次贷市场的发 展。因为这些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 证券发行商。但实际上它们应该对市场投 资者负责,所以这种评级制度上的漏洞已 经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直接原因:争产与销售的矛盾。
3.催化剂:国民贫富差距扩大。
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
股票投机活动。
爆发标志: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胡佛的凡危机措施面对经济危机,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实际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内容;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在工业方面(核心):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通过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
在农业方面:调整农业政策,压缩产量、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在社会福利方面:加强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在社会立法方面: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财产税法>>等.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2、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新政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使弱势群体首次享有法定的最低限度的经济保障。
4、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新政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经济危机原因及其影响的新解释摘要:美国经济危机是其新长波运行到顶后以朱格拉周期形式表现的一次调整,美国经济由此将步入缓慢增长的动荡时期。
为满足长波扩张对巨额货币供给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体系进行了以金融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重构,由此支撑了美国经济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并极大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但随着长波的演进,不仅内部的扩张动力逐渐衰竭,而且外部的相对竞争力也在快速下降,实体经济对新增货币的吸纳能力减弱,由此金融创新深化所创造的巨大货币供给就只能转向“次贷”和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
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
关键词:经济长波;货币供给;经济危机;金融体系自2007年初美国爆发以“次贷危机”为契机的金融与经济危机以来,“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对它的解释更是林林总总。
这些解释各有道理,大多是“次贷”风波的直接原因,如过度的货币供给、宽松的货币监管、过高的消费率等;其中有严谨的理论基础、且逻辑分析与历史进程能够做到一致的成果则难以见到。
实际上,如果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看,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极其自然的,是美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
这个过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了二战后的第二次长波跋涉,为应付巨大有效需求产生的巨额货币供给要求,美国进行了以金融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体系重构;巨大货币供给推动资本收益和资产价格的不断提高,从而将世界性的资源吸收到美国经济体系中,正是这种长波扩张与货币供给的相互加强,促使美国经济实现了20多年的繁荣,增强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但随着长波转换的逐渐完成,内部的有效需求动力逐渐衰竭,外部的竞争压力则逐渐加强,以金融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体系所创造的巨量货币供给,在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中,就只能转向以“次贷”为主的领域。
随着实体经济相对萎缩及其利润率的下降,各种以利润为基础的高杠杆的资产价格必然会快速下降,由此导致以金融危机为导火线的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这是美国经济运行到长波顶峰后的一种间隙性调整,也是美国经济告别快速增长而进入一个动荡性波动时期的标志,由此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将逐渐弱化,欧洲、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作用则会不断加强。
但因为以“次贷危机”为借鉴的金融体系的重建会极大弱化金融创新活动,货币供给将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期,所以动力机制会减弱,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至少10多年的相对低速增长时期。
一、从长波运动看美国经济危机1 长波转换机制所谓长波,是指时间约为5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这种周期,是由基础性产业或主导性产业与非主导性产业之间的非均衡性运动所引起的。
在长波下降期,随着非主导性产业的增长,原来推动长波上升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会出现供给短缺和技术性质满足不了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同时这些产业投资回收形成的货币沉淀,使得非主导性产业陷入一种日益不利的境地。
但这种对非主导性产业不利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基础性产业来说却是极其有利的。
因为产品短缺产生的高价格和投入品相对过剩出现的低价格,使它们处在高收入与低成本带来的高利润率这种极其有利的地位,进而会诱使社会在这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旦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基于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更新和创新所进行的巨大投资,就会推动整个经济不断扩张。
作为技术创新国来说,这种有效需求更加强大。
因为它不仅要满足国内产业及其消费对这些创新产品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国外市场的有效需求。
在这个期间,供给不足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是这种巨大的有效需求成为长波上升阶段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此过程中,虽然会发生因投资转换而出现短暂的有效需求不足和因结构失衡而产生的衰退,但因有巨大和持续的有效需求推动,因此衰退的幅度较轻,时间也较短,所以该期间的朱格拉周期时间长。
当基础性或主导性产业更新完成后,有效需求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相对衰竭,但它也为非主导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因为市场经济的投资都是矫枉过正的,当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的投资完成后,其产品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逆转,即会由原来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会不断下降,而投入品价格则会因短缺而上升,所以利润率会在价格下降与成本上升的不利夹击中下降。
但这种对它们来说不利的局面,却会为非主导性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因为主导产品价格的下降,会明显降低非主导产品的成本,非主导产品利润率会因此提高。
在利润率提高的作用下,它们会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进行扩张性投资。
这种投资,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消前者投资下降产生的对宏观经济的抑制作用,使宏观经济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
这是经济长波在到达顶点后能够维持约10年的主要原因。
同样,这种投资也是矫枉过正的,即会超过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的供给,由此使它们之间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因此后者的利润率又会开始上升。
然而,基础性产业的特点,却决定了在相当时间内它们并不会进行相应的以扩大供给为目的的投资。
因为,这些产业的技术这时已显的陈旧,旧技术上的更新或扩张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使技术取得一定突破,巨大存量资本的贬值风险也会阻止新技术的有效利用,该产业的垄断性质更是会强化这种作用。
所以,尽管利润率不断提高,但却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这时,整个宏观经济就会在高利润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受技术和垄断限制无法进行投资、非主导性产业在成本提高与收入减少下发生衰退的共同作用下走上衰退之路。
随着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技术的日益落后和供给的短缺,这方面技术创新的利益诱惑也就越大,为此会促使各方进行旨在更新原有产业或者是替代原有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竞争,这些行业的高利润也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旦创新技术完成并趋成熟,基础性产业的更新或替代也就开始,新的一轮长波也就出现了。
2 美国的长波运动从长波过程看,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不过是美国经济在长波过程中到达高峰时的一种调整,是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更新完成后有效需求下降的一种自然过程。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基础性产业和非主导性产业更新的完成,美国经济进入长期投资的回收过程。
在长波机制的作用下,大量产业和资本向外转移,整个经济由此陷入相对衰退状态,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美国进行了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主导的技术创新,经历10多年的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突破并进入大规模运用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约1983年前后)开始,美国经济进入了二战后的又一次长波。
为完成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的更新,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产业更新和创新投资。
同时,作为技术创新国,美国的创新产业不仅要满足本国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其他国家基于同样目标的需要。
巨大的需求使得美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期间还出现了历史上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朱格拉周期,并吸收了世界上近70%以上的新增储蓄,美国由原来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变为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和债务国,美国自然也由此成为该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经过约2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大致在21世纪初(具体时间约在2001年前后)基本完成新长波中的更新,由此来自这方面的需求不断减少,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减弱。
但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主导性产业更新完成产生的投资规模减少并不会立即导致经济的持续衰退。
这是因为基础性和主导产业的超前发展为非主导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旧长波中制约它们发展的瓶颈被彻底打破,由此它们会在成本下降和社会需求增长的有利环境下进行竞争性的投资。
这种投资,在一定范围内甚至能够抵消前者因投资下降而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继续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
目前美国正处在这个过程的中后期。
不过,随着非主导性产业投资的进行及其完成,尤其是随着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散,美国面临的内外部条件会向着日益恶化的方向转变。
如在内部,随着产业更新的逐渐完成,有效需求在不断减少;外部i随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扩散,国外创新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它们会因为更低的成本而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因此不仅侵蚀原来由美国垄断的海外市场,而且会反过来蚕食美国的国内市场,由此产生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
只是在金融创新活动日益深化而创造的巨大货币供给的惯性作用下,资产价格不断上升,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和对海外资金的巨大吸引而得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但这种情况是不能长期持续的。
随着实体经济利润率的下降,以其为基础的各种资产价格会受到强力抑制。
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就是因为实体经济利润率的下降而使得以房地产等为主的各种资产价格变化发生逆转,许多人因此无法偿还贷款的结果。
如果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整个经济表现,与二战后到60年代的经济情况作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非常相似(高峰,2002)。
上一次长波,即时间约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初结束的这次长周期,长波的快速爬升期应该在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但由于二战影响,这个爬升期延迟到60年代,除了1954年与1958年两次短暂的绝对衰退外,大部分时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在1961年2月至1969年12月,曾出现了106个月的繁荣期。
如果以绝对增长率小于零为标准,那么该周期是从1958年开始到1970年结束,时间跨度为12年。
进入70年代后,美国经济开始进入长波衰退期,周期频率加大,这个时期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滞胀期”。
经过10多年的调整,美国经济从1983年前后开始进入以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技术革命为主的新长波,为完成长波转换所需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的更新及实现由此产生的巨大社会需求,美国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快速增长,如除了在1991年出现短暂而轻微的衰退外,从1981年到2001年实现了稳定快速的增长,在1992年至2001年,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持续120个月的繁荣期,这在整个西方世界是独树一帜的,由此使美国在滞胀阶段衰落的地位和竞争力重新得到恢复和加强。
从美国经济的运行状况看,最近发生的这次经济危机,不过是美国经济在长波运行中到达顶点而发生转折的一种自然过程。
它表示美国经济已经完成了在新长波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产业的更新,并且非主导性产业在长波中的技术更新也进行了多年,因此已进人长波平稳阶段的中后期。
目前发生的以金融危机为先导的经济危机,是该过程进行重大调整的一种先兆,它表示美国经济在完成一个新的朱格拉周期后,将进入长波的衰退期,因此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不断减缓。
二、货币供给角度下的美国经济危机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这是造成危机总以货币或金融危机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