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元数据管理的解析

元数据管理的解析

元数据管理的解析元数据管理是指对元数据进行组织、存储、维护和使用的过程。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属性、关系和其他特征。

元数据管理在数据仓库、数据库、信息系统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元数据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1、数据理解:元数据提供了数据的上下文信息,帮助用户理解数据的含义和用途。

通过元数据,用户可以了解数据的来源、结构、关系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有助于组织和维护数据仓库、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

通过元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标记、排序等操作,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3、数据安全:元数据管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通过对元数据进行权限控制、访问控制等操作,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数据交换和共享:元数据管理可以促进数据交换和共享。

通过标准化的元数据格式和协议,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提高数据的共享效率和使用价值。

元数据管理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1、元数据建模:元数据建模是指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元数据模型的过程。

元数据模型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属性、关系等信息,为元数据管理提供了基础。

2、元数据存储:元数据存储是指将元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的过程。

元数据存储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索引、查询等问题,以提高元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可靠性。

3、元数据同步:元数据同步是指在不同系统之间同步元数据的过程。

由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元数据同步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元数据质量管理:元数据质量管理是指对元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元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仓库、数据库等信息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对元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清洗等操作,确保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元数据管理是数据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助于提高数据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促进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数据交换过程详解

数据交换过程详解

数据交换过程详解前言:本文主要介绍数据交换过程中常用的数据交换方法和方式以及数据交换在新技术下所面对的“挑战”,方便大家深入理解数据交换过程。

普元实施数据交换项目已有多年成功经验,本文也将分享大数据时代数据交换所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目录:1、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交换2、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3、数据交换面临的挑战4、数据交换破解“数据孤岛”5、总结1.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交换企业大量的IT投资建立了众多的信息系统,但是随着信息系统的增加,各自孤立工作的信息系统将会造成大量的冗余数据和业务人员的重复劳动。

企业急需通过建立底层数据集成平台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完成在企业内部的ERP、CRM、SCM、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其它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的共享和交换数据。

数据是在流通、应用中创造价值的,这就涉及“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在实施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不同的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千差万别,有时甚至会遇到数据格式不能转换或数据转换格式后丢失信息等棘手问题,严重阻碍了数据在各部门和各应用系统中的流动与共享。

因此,对企业内各系统异构底层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已成为增强企业商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企业对数据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如何有效的管理数据、高效的提供数据服务是目前企业对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目前集团层面客户信息分散,各子公司之间的客户信息无共享。

内部系统获取客户数据来源系统分散,方式多样难以管理,且获取客户数据时效性较低,供数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客户数据服务平台。

1.数据平台中数据内容繁多,难以全面掌控。

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有效的支撑了核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但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数据量和数据应用环境增大,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存在不合理、不统一的问题。

2.数据平台中数据的流转和逻辑过程复杂,难以追溯数据来源。

许多企业目前没有统一的数据资产标准,各业务系统中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同部门同一名称数据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同一个数据可能又有不同的命名,数据有效交互和共享存在问题。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系统、平台或应用程序之间能够相互交互和共享信息的能力。

在数据管理领域,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系统或平台之间能够共享和交换元数据,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重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元数据的互操作性的概念、重要性、实现方法以及相关的标准和技术。

一、概念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包含了关于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关系等信息。

元数据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系统或平台之间能够共享和交换元数据,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重用性。

通过元数据的互操作性,不同系统或平台可以共享和交换数据定义、数据结构、数据格式、数据质量规则等元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和共享。

二、重要性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集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不同系统或平台之间共享和交换元数据,可以确保数据的定义、结构和属性在不同系统中保持一致,避免数据冲突和不一致性。

其次,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共享和交换数据质量规则和数据验证规则等元数据,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此外,元数据的互操作性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重用性。

通过共享和交换数据格式和数据模型等元数据,可以实现数据的跨系统和跨平台的重用,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三、实现方法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现方法:1. 元数据标准化:制定和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如ISO 11179、Dublin Core 等,以确保不同系统或平台之间的元数据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换。

2. 元数据映射:通过建立元数据映射关系,将不同系统或平台的元数据进行对应和转换,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常用的元数据映射技术包括XML、XSLT、OWL等。

3. 元数据注册和目录服务:建立元数据注册和目录服务,将不同系统或平台的元数据注册到统一的元数据目录中,提供元数据的查询、检索和访问功能,实现元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基于XML文本的元数据交换存储算法分析

基于XML文本的元数据交换存储算法分析

中 的指令 、 元素 、 实体 、 属性 等所有 内容 个 体都用 对象模 型表 示, 整个 文档被看成是 一个有结构 的信息树 , 而不是简单 的文
0 引 言
企业 现有软件应用系统 之 间元 数 据交换 , 由于 系统之 间 的相互 封闭性 、 数据库之 间的结构 差异性 、 系统运行 的环境 差 异性导致 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元数据交换 存在很大 困难 。特 定 的元 数据 交换 需要专 门编写特 定 的元数据 交换 接 口 , 口 接 也 只能解决 两个系统之 间的元数 据交换 , 同系统 之间 的元 不 数据交换 需要 根据系统 的特点分别 两 两编 写接 口程序 , 口 接 之 间相互独 立不可共 用 , 产生应 用 系统之 间元数 据交换 的 壁 垒, 应用系统成为数据 的孤 岛。如何 方便 实时地 与公 司其 他 应用 系统 之间实现元 数据 动态交换 , 尤其 是实现 各应 用系统 在不破坏现 有系统 的封 闭性 的前 提 下 实现元 数 据信 息 的交 换, 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 。利用 X ML文本格 式进行 元数据交换 , 是不 同应用系统之 间元 数据交换 的发展方 向。 本文对 国内外现行 的主流 文本元数据存储 交换格式算法 进行 了研究分析 , 出一种适合各应 用系统间 的基 于 X 提 ML文 本格式元数据交换格式 的合理 、 可行 的算法技术 。
维普资讯
第2 7卷
20 0 7年 l 2月
文章编号 :0 1 0 1 20 ) 2—06 O 10 —9 8 ( 0 7 s 2 7一 3
计算机 应 用
C mp trAp l ain o ue pi t s c o
Vo . 7 12
De .2 0 c 07

基于J2EE的元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2EE的元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 表现层。在该层使用 Srt 框架 。S t是 一个 M C t s u t s u r V 模 式 的表 现层应 用框架 。浏览器 向 We b服务 器提 出请求后 , We b服务器会把请求交 给控制器处 理。A t n e lt ci S r e 控制器 根 o v
据 的统一存储 ] 。进行信息发布 时 , 据客户 端的查 询条件 根
系统需要具有 良好 的系统设 计结 构 , 能最 大 限度 地发 挥优 才 势 。尽管 基 于 JE 2 E平 台的系 统具 有诸 多优 点 , 目前 JE 但 2E 还没有被广 泛应 用在 元数 据 管理 中。本 文提 出 的基 于 JE 2E 架构的元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方 法和应 用实例 , 是将 J E 2 E引人 元数据 管理的一 个初 步尝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产生 了海量 的信息 。如何有效地管 理和组织这些海量信息 已经 成为一 个突 出的问题 。元 数据机
1 关键 技术 研究
1 1 基于 × 。 ML的多源异构数 据融合
制是解 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 段。一些部 门 已经 针对数据 在行
业内部的应 用特 点来 开发 自己的管 理系 统 。 目前 , 。 在元 数
( .tt K yL brt yo mo es g Sit ;2 B i gK brtyfr e t Sni ni n et&Dii lHi ,Rsac 1Sae e aoao r fRe t Sni ec . ei e L oao o mo e n o v om n e n e re j n ya r R e s g fE r gt e a s e r e h C nefr e t S ̄ig& GS. col Gorp y B in om l nvrt,Bin 0 8 5 hn ) et o mo e n r R e I Sho o egah , ei N r a i sy eig10 7 ,C ia f jg U ei j

元数据与元数据标准现状

元数据与元数据标准现状

元数据与元数据标准现状一、引言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信息,包括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关系等。

元数据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元数据标准是对元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过程,它定义了元数据的结构、内容和格式,以便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和共享。

二、元数据的作用1. 数据管理:元数据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数据的来源、更新频率、可信度等信息,帮助用户管理数据的生命周期。

2. 数据分析:元数据可以提供数据的结构、属性、关系等信息,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3. 数据共享:元数据标准化可以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使得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共享和交换数据。

三、元数据标准的现状1. 元数据标准的分类目前,元数据标准主要分为两类:技术标准和领域标准。

-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主要关注元数据的存储、格式、交换等技术细节,如XML、RDF等。

- 领域标准:领域标准主要关注特定领域的数据和元数据,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ISO 19115标准。

2. 国际元数据标准目前,国际上较为常见的元数据标准有以下几种:- Dublin Core:Dublin Core是最早的元数据标准之一,它定义了一组基本的元数据元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资源描述。

- ISO 19115:ISO 19115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元数据标准,它定义了地理数据和服务的元数据元素。

- Data Documentation Initiative(DDI):DDI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元数据标准,它定义了社会科学数据的元数据元素。

3. 国内元数据标准在国内,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元数据标准。

- 中国科学院元数据标准:中国科学院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科技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包括数据集、文献、专利等。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在研究和制定一套适用于我国的统一元数据标准。

基于知识的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

基于知识的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

张秀坤: 基于知识的元数据管 理系统的研究
[H 不同的 输入 参数来 决定不 同的 数据 库连 接类型。 PL+*6+84 类继承于 ’$IQ.,4 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类型的 转换, 实现 通用的 ’ R R 类和 L&%0&?> 类型的 转 换。
!
!" #
关键模块设计
数据转换模块的设计
知识推理机模块可以通过数据转换模块连接各 种数据库, 通过 $%&’() 连接各种数据库主要使用 $*+,-. 透明网关技术。配置 $*+,-. 透明网关的步骤 如下: (#) 为目标数据库 指定一个 /01 ( /234.5 67.8469 :6.7) , 并且为这个系统制定一个参数文件名格式为 并存放在对应的位置。 6864 ; /01 < " =*+, (!) $*+,-. 使用 >?/ 监听器接收客户端的链接 请求。 (@ ) 为了使 $*+,-. 连接目 标数据库, 还要指定 >?/ ?&A) 名, 设置的脚本存储在 B $%&’() C$A) ! ! D 8.4E=*F D +7568 的 4838+5.3" =*+ 文件中。 (G) 为了使 $*+,-. 数据库中的程序连接目标数 据库, 应当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 (H) 建立存储的数据表, 存储各种目标数据库系 统的类型、 7+4+I+3. -68F 名和相关的描述。 数据库操作类的设计 !" ! 选用 &1$ 作为数据库 调用的方式, 对 AJ’ 类 进行重新封装。 (#) 在 &1$ 中数据类 型为 ’$A 组件系统中的 通用 数 据类 型, 即字 符串 类型 K/>%、 L&%0&?> 类 型、 返回错误类型 ’$A )%%$% 类型和通用接口类 ! 型 0M8F8=E8。 (!) 在 &1$ 中的各种接口都是继承于 0M8F8=E8 接口, 每次调用需要使用 0M8F8=E8 的 NO.*2084.*:+,. 方法来查找 接口, 并且 调用 每个接 口时 都要 使用 来增加引用次数, 使用结束后调用 %.-.+3. 来 &77%.: 减少引用次数。 (@) 为了保持程序的面向对象性, 就如同对应数 据库中的每一个表, 每一个存储过程在程序中都有 一个类与之对应, 这需要专门书写对应的类。 本系统在数据库存取方面定义了 H 个类, 它们 分别 为 P1K%==4、 P1K%.,=*73.4、 P1K’=55+87、 P1K9 ’=88.,46=8 和 PL+*6+84 类。 P1K%==4 继承 于 AJ’ 的 是所有数据库操作类的基类, 它包含所有 ,=IQ.,4 类, 数据库操作接口的声明基本方法。P1K%.,=*73.4 类 继承于 P1K%==4, 主要功能是根据输入的 /N( 语句 来读取表中的 , 它包含一些基本的游标操作和 更改操作的 法声明。 P1K’=55+87 类继承于 用于调用 库存储过程, 并且包含存储 P1K%==4, 过程的 参 的读 取和写入。 P1K’=88.,46=8 类 继承 库连接类, 可以通过 于 P1K%==4, 是一个通用的

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元数据标准与应用研究

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元数据标准与应用研究

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元数据标准与应用研究元数据是指对数据的描述和管理。

在科学数据管理中,元数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元数据标准作为指导科学家和数据管理者进行科学数据管理的基础,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元数据标准的概念、历史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元数据标准的概念元数据是指在实现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和数据交换等相关过程中,对数据所进行的描述。

元数据标准是指一组规范化的数据描述、组织和管理模式。

元数据标准可分为两种:通用元数据标准和领域特定元数据标准。

通用元数据标准是一组广泛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元数据标准,例如Dublin Core、MARC21、GEM等。

领域特定元数据标准是为其特定领域或特定应用场景定制的元数据标准,例如FGDC、EML、DDI等。

二、元数据标准的历史元数据标准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用于数据描述的标准,例如MARC标准,该标准用于对图书的描述。

至8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诞生,数据交换成为了必要的需求。

这一时期,元数据标准逐渐成型,1987年,ISO/TC 97/SC 5组织发布了针对图书馆和信息服务领域的国际标准ISO 2709。

几年后,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被提出,是一个简单的元数据标准,它专注于Web上的HTML文档和Web资源的元数据描述。

此后,元数据标准逐渐发展并且透过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三、元数据标准的应用研究元数据标准在科学数据管理的应用上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在数据共享和数据重用方面。

元数据的使用可以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提高数据质量,并且可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共享。

在日常数据管理中,元数据标准更是需要注意的重要部分。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元数据标准的元元数据模型,就是用元数据来定义元数据模型,以更加规范和标准化元数据描述。

总结元数据标准是指一组规范化的数据描述、组织和管理模式。

元数据标准逐渐发展并且透过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任务模型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任务模型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ht:w . sa r. t l wwc ・. gc pl - o n
2l 0 2年 第 2 卷 第 4期 l
基于元数据 的数据 交换 系统任务模型①
李 春花 l,廉 东本 ,
( 中国科学院 研 究生院,北京 10 4 ) 0 0 9 ( 中国科学院 沈阳计算技术研 究所,沈 阳 10 6 ) 1 18
现 代化水平和 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不 同地 区不同部 门之 间的数据交换 日益频繁 , 数据交 换需求逐步增 加 。 目前 ,许 多行 业、单位和部 门内部都逐步 实现 了业 务 信 息的计算机 化管理,开发 了大量 的软硬件平 台各异
的应用系统 。本文提 出的数据交换系统 是在 辽河 流域 开展水体污染 控制及水体污染治理研 究的基础 上提 出 的 。如何解 决异构数据资源 的集成 问题 ,发挥数据信 息应有 的效 能,对辽河流域水环境风 险i e rc mm e d i l o i m n h e i i gmo e nt ed t x h ng y t m. c n saman ag rt a dt ed sg n d l h a e c a es se h n i a
Ke o d : T ; t t;akds nn ; s h d l gjb yw r sE L me d a t i i t k c eui ;o a a s eg g a s n

要 :E L 包 含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三个部分 ,是构建数据仓 库的重要环节 。为解决异构数据源集成 问 T
题 ,本文提 出 了基于元数据 的数据 交换系统 ,并在 该基础 上阐述 了数据 交换系统中 的任务 设计模 型和任 务调度
模型 。最后介绍 了数据交换系统 中的主要算法 以及设计模式 。

基于元数据的企业信息数据仓库系统构建

基于元数据的企业信息数据仓库系统构建
长 江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 2 1 年 9 第 7 第 3 : 工 自 00 月 卷 期 理 J un l f a gz nv ri ( t c E i S p 2 1 .Vo. . :S i En o r a o n t U i s y Na S i dt Y e e t ) e .0 0 17 No 3 c g
量 一 个企业 是 否具 有发 展潜 力 的重 要标 准 。因此 ,构建 基 于元数 据 的现代 企业 信 息数 据仓 库 系统 十 分重 要 。数据仓 库 是 面向 主题 的 、整合 的 、稳定 的 和时 刻发 生变 化地 收集 数据 以支 持 管理决 策 的一种 数 据结 构 形式 ,而元 数据 是关 于数 据仓 库 的数 据 ,指在 数 据仓 库建 设过 程 中所产 生 的有 关数 据源 定义 、 目标定 义 和转 换规 则 等相 关 的关键 数 据 ,同 时元数 据还 包 含关 于数 据含 义 的商 业信 息 ,所有 这些 信息 都应 当妥 善 管理 与保 存 ,为数 据 仓库 的建 设 、使 用 和发展 提 供 方 便 。 为此 ,笔 者 利 用元 数 据提 取 和 管理 技 术 ,
数据 交 换层
WE 表示 层 B
发 、从 油 气 储 运 到 油 品 销 售 、从 化 工 提
炼到合成 利 用无 一 不 与数 据 密切 相 关 。
业 务逻 辑层
传 统 的 石 油 产 业 主 要 解 决 了油 气 勘 探 开
发 和炼 制 问题 ,但 对 于 相 关 环 节 的 匹 配
基 于 元 数 据 的 企 业 信 息 数 据 仓 库 系 统 构 建
詹 炜 (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湖北 荆州 442) 30 3
万 琼 (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 局, 湖北 荆州 440) 300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1. 什么是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属性、结构、来源和关系等信息。

而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指的是不同系统、平台或者应用程序之间能够共享、交换和使用元数据的能力。

互操作性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元数据能够相互理解和协作,从而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重用性。

2. 为什么需要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在现代信息化的环境中,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

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需要共享和交换数据,但由于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异,导致元数据的格式、结构和语义存在差异。

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需要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来解决这些差异,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和共享。

3.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的标准格式为了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采用一些标准格式来描述和交换元数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标准格式:a) Dublin Core(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ublin Core是一种用于描述资源的简单元数据标准,包含了15个核心元素,如标题、创作者、主题、日期等。

它是一种通用的元数据格式,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资源描述和交换。

b)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种用于描述、存储和交换数据的标记语言,可以自定义元素和属性来描述元数据。

XML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元数据交换格式。

c) RDF(资源描述框架):RDF是一种用于描述资源的语义元数据标准,采用三元组(主语、谓词、宾语)的形式来表示元数据。

RDF可以通过定义本体(ontology)来描述元数据的语义关系,实现更丰富的数据交换和语义理解。

d) JS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常用于描述和交换元数据。

它具有简洁、易读的特点,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结构,适合于各种应用场景。

4. 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除了采用标准格式外,还需要借助一些关键技术来支持元数据的交换和集成。

基于元数据库方法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基于元数据库方法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基于元数据库方法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元数据库方法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文章首先介绍了元数据库方法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接着探讨了元数据库在高校档案信息整合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基于元数据库的整合策略。

对元数据库方法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在强调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指出基于元数据库的策略对整合的促进作用,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提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为高校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元数据库方法,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整合策略,信息系统集成,数据交换,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信息系统优化,高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整合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分散等问题,导致信息共享和利用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引入元数据库方法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选择。

元数据库方法是指建立一个面向用户的、全局的、集成的数据库系统,通过对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逻辑整合和关联,提供一种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查询方式。

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中,采用元数据库方法可以将各类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提高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元数据库方法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通过对元数据库方法的概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状分析、元数据库在高校档案信息整合中的应用、基于元数据库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以及元数据库方法的优势分析,来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基于数据集的数据交换技术研究

基于数据集的数据交换技术研究
数据 按 照某 主题 进 行 维 护 , 以 形 成 树 状 的 、 层 可 多
( )以往 的数 据 交 换 文 件 仅仅 是 一 个 文 件 , 2 并 不 能描 述数 据 模 型 的结 构 信 息 , 于 用 户 来 说 , 对 不 可见 , 以无 法 对交 换文 件进 行管 理 。 所
审核 、 理 、 回 、 理 、 示 和追踪 过 程 。 管 驳 整 展
提取数据 , 到质量检查、 数据审核、 数据提交 、 数据
撤销 、 据查 询等 , 终 都 是 一 个 完整 的整 体 , 们 数 始 我 把一 次交 换 的 一 组 数 据 称 为 一 个 数 据 集 。 由于 数 据集 具有 可定 制 、 扩 展 、 撤 销 的优 势 , 以便 于 易 可 可
过程 的各个 环 节 。设 计 出一 种 基 于 X ML的数 据 映
基于数据集 的数据交换 是指通过建 立源头数
据库 和 目标数 据 库之 间 的数 据 模 型 的 映射 关 系 , 以 数据 集 为交 换 单 元 , 根据 元 数 据模 型 l , 现 从 源 2 实 J 头数 据 向 目标 数 据 的集 成 。在 数 据 交 换 过 程 中引 入 了数 据集 的概 念 , 数 据 集 提 出 规 范 的 、 一 的 对 统 描述 。分别对 结构 化 数 据 、 结 构 化 数 据 和非 结 构 半 化数 据 提 出数 据集 的定 义 和 表 示 方法 , 足数 据 集 满
方式 获取 数据 , 于数据 的跟 踪 和管理 。 便 数 据 质量控 制 : 据 质 量 控 制 贯穿 整 个 数 据 交 数 换 的始终 。定 义一 个 质 量 约束 元 模 型 , 各 种 数 据 将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与方法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与方法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与方法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共享交换成为了各个行业和组织之间进行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与方法,该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

二、系统架构1. 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通过各种数据源(如传感器、数据库、社交媒体等)采集数据,并将其存储在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如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2. 数据预处理与清洗:系统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包括数据去重、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等,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 数据集成与融合:系统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集成和融合,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和映射等技术,将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格式和结构,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4. 数据共享与授权:系统提供数据共享和授权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共享的数据集,并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和使用规则。

系统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5. 数据交换与传输:系统支持多种数据交换和传输方式,如批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API调用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交换需求。

6. 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共享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三、方法介绍1. 数据标准化: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元数据、数据命名规范等,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2. 数据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多层次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等,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3. 数据质量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清洗、数据验证和数据纠错等技术,对共享的数据进行质量管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数据共享协议:系统制定了数据共享协议,明确了数据共享的权责和约束,包括数据使用范围、数据访问方式、数据更新周期等,以促进数据共享的合作和互利。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系统、平台或应用之间能够无缝地交互和共享数据的能力。

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领域,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包括定义、重要性、实现方法和应用案例。

一、定义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包含了数据的属性、结构、关系和语义信息。

元数据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同时也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系统、平台或应用之间能够共享和交互元数据的能力。

二、重要性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不同系统或应用中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通过共享和交互元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共享和交互元数据,可以更好地管理数据的来源、质量和变化历史,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此外,元数据的互操作性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通过共享和交互元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支持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

三、实现方法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制定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制定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可以确保不同系统或应用之间的元数据能够互相理解和共享。

标准可以包括元数据的格式、结构、命名规范、分类体系等内容。

2. 使用元数据管理工具:元数据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管理和维护元数据,同时也可以实现元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这些工具通常提供元数据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支持多种元数据标准和格式。

3. 建立元数据交换机制:建立元数据交换机制可以实现不同系统或应用之间的元数据共享和交互。

这可以通过制定元数据交换格式、建立元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元数据的传输和同步等方式来实现。

四、应用案例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数据集成与共享:通过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不同系统或应用可以共享和集成数据,实现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使用。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元数据构建研究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元数据构建研究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元数据构建研究一、前言数字化图书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元数据的构建和应用。

元数据是指对文献、信息资源及其组成部分进行描述、管理、组织、存储、交换和检索所需的各种信息。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涉及到文献、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数字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组织、检索和利用。

元数据作为数字资源的智能标签和元信息,对于实现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的精确描述、准确组织和快速检索至关重要。

本文就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元数据构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元数据概述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元数据的支撑,元数据是实现数字化图书馆资源描述、组织、存储与管理的基础。

元数据有多种类型,并且应针对不同的数字资源类型进行设计和标注,如书目、文献、图片、音视频、卫星图像等。

元数据应包含资源描述信息、资源文件信息、资源标准及相关信息、资源分类及相关信息、资源数据流程信息及相关信息等等。

元数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数字资源描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元数据构建方法元数据构建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关键的环节。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有多种元数据构建方法,根据资源不同可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1.主动构建方式通过专业人员,对要处理和建设的数字素材进行分类、本质属性、结构组成、语言特征等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用符合特定标准的元数据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标注。

主动构建方式可以保证元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是需要耗费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较高。

2.被动构建方式被动构建方式是直接利用数字化工具、自动化元数据标注方法或利用现有机构和平台生成元数据等方法对素材进行描述构建。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节省了人力成本,完全可以自动完成元数据的生成,不过有时可能会牺牲一些元素的准确度和广度。

四、元数据标准为了保证数字化图书馆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国内外开展了多项标准化工作。

目前常用的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有Dublin Core、MARC、MODS等等。

元数据的数据结构及该元数据的处理方法

元数据的数据结构及该元数据的处理方法

元数据的数据结构及该元数据的处理方法引言概述: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对数据的定义、描述和管理。

在信息时代,元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数据结构以及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元数据的概念和应用。

一、元数据的数据结构1.1 元数据的基本属性- 标识属性:用于唯一标识元数据,通常是一个独特的标识符。

- 名称属性:用于描述元数据的名称,方便用户识别和理解。

- 类型属性:用于指明元数据的类型,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 描述属性:提供对元数据的详细描述,包括其含义、用途、来源等。

1.2 元数据的关系属性- 继承关系:描述元数据之间的继承关系,用于构建元数据的层次结构。

- 关联关系:描述元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于建立元数据之间的连接。

- 依赖关系:描述元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用于指明元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1.3 元数据的扩展属性- 扩展属性:用于扩展元数据的属性,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 重要性属性:用于指示元数据的重要性,方便进行元数据管理。

- 可见性属性:用于控制元数据的可见性,指明元数据的访问权限。

二、元数据的处理方法2.1 元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采集方法:通过人工录入、自动抽取或数据挖掘等方式获取元数据。

- 存储方式:可以采用数据库、文件系统或分布式存储等方式进行元数据的存储。

2.2 元数据的管理与维护- 管理方法:包括元数据的创建、更新、删除和查询等管理操作。

- 维护策略:制定元数据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元数据的更新和清理。

2.3 元数据的应用与分析- 应用领域:元数据广泛应用于数据集成、数据共享、数据搜索等领域。

- 分析方法:通过对元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的关联性和规律性。

三、元数据的标准化与交换3.1 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标准的定义:制定元数据的规范和约束,确保元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互操作性。

- 常见元数据标准:Dublin Core、MARC、MODS等。

3.2 元数据交换- 元数据交换格式:如XML、JSON等,用于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元数据的交换。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系统、平台或者应用程序之间能够相互交互、共享和使用数据的能力。

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领域,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是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元数据的互操作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实现方法。

一、概念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是数据的属性、结构、语义和关系的描述信息。

它提供了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共享的基础。

元数据的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系统、平台或者应用程序之间能够共享、交换和使用元数据的能力。

二、重要性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因:1. 数据集成:不同系统或者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可能存在重复、冗余或者不一致的情况。

通过共享元数据,可以实现数据集成,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质量。

2. 数据分析和挖掘:元数据提供了对数据的描述和解释,使得数据分析和挖掘更加准确和可靠。

通过共享元数据,可以实现跨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

3. 数据共享和共同理解:不同团队或者组织之间的数据共享往往面临语义差异和数据格式不一致的问题。

通过共享元数据,可以实现跨系统的数据共享,提高不同团队或者组织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同理解。

三、实现方法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元数据标准:制定和使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是实现互操作性的基础。

常见的元数据标准包括Dublin Core、Data Documentation Initiative(DDI)和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MODS)等。

选择合适的元数据标准,并在系统中进行统一的元数据描述,有助于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2. 元数据映射:不同系统或者应用程序中的元数据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元数据映射以实现互操作性。

元数据映射是将不同系统中的元数据进行对应和转换的过程。

通过定义元数据映射规则和使用映射工具,可以实现元数据的互操作性。

3. 元数据交换:元数据交换是指将元数据从一个系统或者应用程序导出,并导入到另一个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的过程。

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容会;于勇涛;陈震霆;王晓亮;周绍景;严敏【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的发展,管理和访问大型数据集的复杂性已成为数据生产者和用户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数据生产者需要有效的办法来组织、管理和维护海量数据.元数据作为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应用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是研究元数据的管理,并根据现实社会需要设计一个适用在通信领域方面的元管理系统.%With the development oi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GIS technology, the complexity of managing and accessing large data set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of data producers and users, data producers need effective way to organize, manage and maintain amounts of data.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of metadata as describing the data content, quality, condi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management of metadata is studied, metadata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applied in communications fiel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al world is designed.【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13【总页数】2页(P171-172)【关键词】元数据;DSS;CWM【作者】容会;于勇涛;陈震霆;王晓亮;周绍景;严敏【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650033;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650106;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65003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65003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65003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65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50 引言元数据就是描述数据的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向前发展,元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研究作者:邵桐朱明东来源:《软件导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数据交换系统是服务数据交换需求的重要工具。

在分析数据交换过程的基础上,提炼了异构数据交换的元数据模型,并以这些元数据模型为基础,设计实现了基于元数据的数据交换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大规模数据迁移和数据集成提供了基础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元数据;数据交换;异构数据DOIDOI:10.11907/rjdk.161328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7015803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领域的变化频率越来越高,业务流程再造的速度越来越快,数据模型不断升级,导致数据迁移需求不断增加,跨部门业务融合也导致数据交换的需求持续增加。

因此,建设一个数据交换平台迫在眉睫。

该平台不仅可以提供点到点的系统间数据交换,还能实现点到面的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集成,对整体数据资产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主流的数据库产品大多提供了数据迁移工具,但这些工具一般只适用于数据的导入、导出,并且只能支持一个或几个特定类型的数据库。

现在的问题是用户使用的数据库产品种类众多,比如格式化的数据库有Oracle、SQL Server、DB2、MySQL、Access、Sqlite、达梦、金仓等;半结构化的数据格式有xls、csv、json、xml等;NoSQL类型的数据库有MongoDB、Redis、 HBase等。

无论是数据迁移还是数据集成,均需要在它们之间交换共享数据。

如果工具只支持一对一的数据转换,就可能需要开发、维护、学习使用一批这样的工具。

因此一个通用的数据交换系统是实现数据迁移和数据集成重要的基础工具。

1数据交换过程一个典型的数据交换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为了顺利实现数据交换,还需要对以上几个过程加以控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这里加上了控制(Control),简称为ETLC,如图1所示。

数据抽取,就是从数据源中获取数据。

进行数据抽取是进行数据交换的首要步骤,它是指从异构的数据源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这里的异构数据源既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库(支持SQL标准)、半结构化数据文件(如XML文件、JSON文件、XLS文件等),还包括不断涌现的NoSQL数据库(如:MongoDB、Memcached、HBase等)。

建立一个通用的数据访问接口是获取不同数据源数据的关键。

数据转换,就是根据目标数据源的要求转换数据,实现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转换是进行数据交换的重点。

完成从异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之后,为了满足目标数据库对数据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转换。

建立一系列数据转换规则是满足不同数据转换要求的关键。

数据加载,就是将数据加载到目标数据源。

进行数据加载是达成数据交换目标的最后一环,它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加载策略,将经过转换的、符合要求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加载到目标数据库中。

过程控制,就是启动、记录数据抽取过程。

对数据交换过程进行控制是数据交换的有效保障。

针对不同的数据交换需求,应能够自动地启动交换任务,收集、记录交换过程中的日志和异常信息,为掌握交换事务,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提供支撑。

2数据交换元数据通过对数据交换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进行数据交换的基础是对数据源及其映射关系进行描述,数据交换过程需要对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过程控制进行描述。

元数据是对数据资源的规范化描述,对于数据交换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源以及交换行为,可以抽象为以下几类元数据。

2.1数据源描述元数据数据交换实质就是数据从一个数据源通过抽取、转换、加载到另一个数据源,因此,数据交换的基础就是要对数据源进行详尽描述。

数据源按其类型不同,可概括为结构化数据库、半结构化数据文件、NoSQL数据库。

无论何种类型的数据源,在进行数据交换时,首先都要知道如何访问,这就需要描述数据源所属的数据库类型、数据库版本、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的URL、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名与密码等信息。

数据库逻辑上是由数据表组成,在进行数据交换时,要知道需要交换的数据在哪张表里,因此需要描述数据表信息,包括表的名称、表的语义描述、表所属的数据库等。

数据表是由一系列字段构成的,在进行数据交换时,最小的粒度是数据从源端的某张表的一个字段至目标端一张表的某个字段,因此对表字段的描述至关重要。

字段的描述信息包括:字段的名称、字段的语义描述、字段所属的数据表、字段类型、字段的约束信息等。

通过以上分析,对数据源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三元组,记为D(Db,Dt,Df),其中Db为数据库描述信息,Dt为数据表的描述,Df为数据字段的描述,其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2.2数据映射元数据数据交换是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转换,最终反映的是数据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对于异构数据的交换,这种映射关系不仅包括不同数据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字段之间的转换规则。

因此对于数据映射的描述,可以用四元组表示,记为R(Rd,Rt,Rf,Rc),其中Rd 为源端数据源与目标端数据源的对应关系,Rt为源端数据表与目标端数据表的对应关系,Rf 为源端数据字段与目标端数据字段的对应关系,Rc为源端数据字段与目标端数据字段的转换规则,其逻辑关系如图3所示。

2.3交换操作元数据实现异构数据交换的核心功能是进行ETL,即抽取、转换和加载,为了提高整个ETL过程的可控性、灵活性、通用性,需要对每个操作过程加以控制,因此交换操作元数据由数据抽取元数据、数据转换元数据、数据加载元数据和操作控制元数据组成。

2.3.1数据抽取元数据数据抽取就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抽取策略将需要的数据从源端数据源抽取出来,对于数据抽取元数据的描述可用三元组表示,记为E(Ed,Es,Ep)。

其中Ed为源端数据源,包括数据源连接信息和结构信息,Es为数据抽取范围,包括需要抽取的表及字段信息的集合和每张表内需要抽取的内容范围,Ep为抽取策略,分为手动抽取、定时抽取、准实时抽取等。

2.3.2数据转换元数据数据转换就是根据目标数据结构与源数据结构的映射关系,按照转换规则,将从源端数据库抽取出来的数据转换为与目标数据库相适应的数据,描述数据转换元数据可用四元组表示,记为T(Ts,Td,Te,Tr)。

其中Ts为源端数据库,包括数据结构信息,Td为目标数据库,包括目标数据库结构信息,Te为需要转换的数据,是数据抽取结果的实例,Tr为源端数据结构与目标端数据结构的映射关系,是数据映射的实例。

2.3.3数据加载元数据数据加载就是将特定的、经过转换的数据加载到目标数据库中,描述数据加载元数据可用三元组表示,记为L(Ld,Lt,Lp)。

其中Ld为目标数据库,包括数据库连接信息和结构信息,Lt为需要加载的数据,是数据转换结果的实例,Lp为数据加载策略,分为先清空后加载、增量加载、直接追加转载等。

2.3.4操作控制元数据数据交换需求,可以抽象为一个交换任务,一个交换任务是由若干个数据交换操作过程来实现的,为了使数据交换的各部分有机协调工作,需要操作元数据控制整个数据交换过程,描述操作元数据可用五元组表示,记为C(Ct,Cd,Cs,Cr,Cl)。

Ct为与一次交换任务相关的信息,Cd为当前交换操作的目标数据库,Cs为当前交换操作的源数据库,Cr为当前交换操作关联的数据映射集合,Cl为当前交换操作过程产生的日志信息结合。

3设计实现3.1系统逻辑基于以上数据交换元数据,一个通用的数据交换系统框架由5层结构组成,分别是数据源层、数据访问层、元数据层、交换功能层和应用层,如图4所示。

数据源层: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所有数据源,能够支持数据源动态地加入或退出。

数据访问层:功能模块访问数据源的统一接口,它为上层的功能应用屏蔽了异构数据源访问差异,其核心是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建立相应的适配器。

元数据层:存储数据交换功能的元数据,它是数据交换功能的驱动源。

交换功能层:由实现数据抽取转换的各功能模块组成,包括数据抽取功能、数据转换功能、数据、数据加载功能和过程控制功能等。

应用层:提供数据源注册管理、数据映射编辑、数据交换策略管理、交换任务管理、交换任务执行、交换日志管理等用户交互操作界面。

3.2系统应用流程数据交换系统应用流程包括:(1)注册数据源。

按照数据源描述元数据的要求,将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源加入到交换系统中,详细描述数据源相关信息,包括连接信息和数据结构信息。

(2)编辑数据映射。

根据数据交换需求,针对参与交换的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的结构差异,建立字段级数据映射关系,选择相应的数据转换函数。

(3)数据交换任务管理。

创建数据交换任务,设置交换策略。

选择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确定任务启动方式(手动或自动)、启动时间、间隔周期等参数;根据数据抽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加载元数据要求,描述数据抽取范围、数据抽取策略、数据加载策略等。

(4)数据交换任务执行。

根据交换任务启动策略,启动一个交换任务。

系统完成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等动作,并记录任务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日志信息。

(5)数据交换日志管理。

查看相关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日志信息。

4结语本文通过分析数据交换过程,提炼出数据交换的元数据模型,基于这些元数据模型构建了通用的数据交换系统。

实践表明,基于元数据驱动的数据交换系统,屏蔽了异构数据源的差异,适应了数据映射规则的多样可扩展特性,满足了交换策略的灵活可定制要求。

通过该系统,可以集中管理异构数据源,进行异构数据之间的转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灵活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迁移和数据集成提供了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张朝晖,徐立臻,董逸生.一种基于SOA的企业集成平台[J].计算机工程,2011,37(5):115119.邓新莉,张四平,刘珊,等.基于中间件平台的异构数据交换与集成[J].四川兵工学报,2011,32(3):2628.邹卫国,郭建胜,王毅.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交换研究 [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24):184189.王盼卿,刘增良,陶源.基于元数据的ETL工具集成研究 [J]. 2009,25(12):5861.李庆阳,彭宏.面向数据质量的ETL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 2010,31(9):6670.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杜能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