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M2.5的十二个问答
(整理)《空气中PM2.5》 20问.
《空气中PM2.5》20问目录(F)认知1. 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多少?2. TSP、PM10、PM2.5和PM1.0各是什么意思?3. 空气中PM2.5 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影响和危害4. 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吗?5. PM2.5对空气质量有什么影响?6. PM2.5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7. PM2.5是怎样影响气候变化的?PM2.5的来源8. 空气中的PM2.5 来自何方?9. 哪种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最大?PM2.5标准10. 我国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哪些变化?11. 其它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对PM2.5浓度的限值是多少?12. 我国新发布的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什么要到2016年才实施?13. 我国实施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时间表吗?监测方法14. 用什么方法来监测环境空气中的PM2.5?PM2.5污染现状15. 我国当前环境空气中PM2.5的污染水平如何16. 城市室内公共场所空气中PM2.5的浓度一般是多少治理和对策17. 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治理PM2.5的目标是什么?18. 北京市近期出台了哪些旨在治理PM2.5污染的举措?19. 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空气的PM2.5 污染?20. 治理空气中的PM2.5污染如何从我做起?《空气中PM2.5》20问—展板内容认知1. 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多少?实际空气中的颗粒物通常用PM表示,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
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自然和人为活动平均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约25—30亿吨的颗粒物质,其中较大的颗粒物质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沉降到地球表面,而较小的颗粒物质却能够较长时间地悬浮在空气中。
不仅如此,排放到空气中的某些气态物质还可以通过物理-化学过程形成颗粒物,即二次颗粒物。
粗略估计,滞留在大气中的颗粒物质约为一亿吨左右。
由于受气象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有很大的时空变化。
pm2.5合格指标 -回复
pm2.5合格指标-回复什么是PM2.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即百万分之一米)的细颗粒物,是空气污染中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这些颗粒物可以来自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烧排放物等多种来源。
由于PM2.5颗粒物大小极小,具有较长的悬浮时间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能够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进而被人们吸入并影响健康。
为什么需要关注PM2.5?PM2.5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
这些微小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甚至深入肺部,并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空气中,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合理控制和降低空气中的PM2.5浓度对于维护公众健康非常重要。
PM2.5的合格指标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关于PM2.5的空气质量指数和相应的合格标准。
一般来说,合格的PM2.5浓度应该低于每立方米25微克。
然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环境状况和人口健康需求,制定相应的更严格的合格标准。
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合格标准可能要求每立方米的PM2.5浓度低于15微克。
此外,不同国家还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制定不同的空气质量指标,以适应实际情况。
如何控制PM2.5浓度?控制和降低PM2.5浓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源头控制、治理措施和公众参与等层面。
首先是源头控制,即减少PM2.5颗粒物的排放源。
政府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政策,对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限制和监管,推动工业和能源结构的升级和改造,以减少燃煤、油烟、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排放。
其次是治理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空气污染治理体系,加强监测和数据采集,提高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治理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以确保排放达到标准。
同时,公众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广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PM2.5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到空气质量改善中来,如减少机动车出行、节约用电等。
PM2.5相关知识
PM2.5相关知识一、什么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二、PM2.5的来源PM2.5来源广泛、成因复杂,主要为人为排放,包括燃煤、烧秸秆、烧烤、机动车出行、餐饮油烟、建筑施工扬尘、喷涂喷漆装修等,都会为增加PM2.5做“贡献”,一些排放出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会转化成PM2.5。
PM2.5还有自然来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等。
PM2.5相比PM10,二者来源基本相同,但PM2.5中二次颗粒物所占比例较大。
北京市环保局表示,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煤烟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等问题,在北京近些年集中显现。
研究表明,北京PM2.5约60%来源于燃煤、机动车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23%来源于扬尘,17%来源于溶剂使用及其他。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 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pm2.5 标准的合格数值 -回复
pm2.5 标准的合格数值-回复什么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颗粒物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排放、燃煤和生物燃烧等活动,同时也包括自然来源如火山喷发和沙尘暴。
PM2.5具有微小的粒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被人体吸入并进入到肺部。
PM2.5的危害由于其微小的粒径,PM2.5能够深入人体呼吸系统,并被吸收到血液中,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PM2.5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和肺癌的风险。
此外,PM2.5也可以导致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加剧,并影响肺功能发育。
PM2.5标准的制定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各国纷纷设立了PM2.5的标准,以监测和控制大气中的PM2.5浓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环境保护机构在近年来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并根据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不断更新和修订。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目前,WHO将PM2.5浓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1. 优良水平:年平均浓度小于或等于10微克/立方米;2. 中等水平:年平均浓度小于或等于15微克/立方米;3. 较差水平:年平均浓度小于或等于25微克/立方米;4. 不健康水平:年平均浓度大于25微克/立方米。
根据WHO的标准,年平均浓度小于10微克/立方米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状况,而年平均浓度大于25微克/立方米会对大部分人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各国标准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地的环境和公众健康状况制定了各自的PM2.5标准。
例如,在美国,根据环保局(EPA)的标准,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应超过35微克/立方米;而在中国,标准要求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应超过75微克/立方米。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各国实际情况和公众健康数据的综合考虑。
如何降低PM2.5浓度?为了降低PM2.5浓度,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控制,例如限制工厂的排放和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室内外环境PM2.5问题及预防
物, 在 空气 中转 变成 P M 。直 接排放 7 5 L l g / m。 ( 二级标 准 ) , 由此我国首次 合 由于 通风换气 的问题加上密集人 流 主 要来 自燃 烧 过程 , 其它的人 为来源 确定了大气环境 空气中P M 的浓度限 形成 的室内空气 污染 问题并不 亚于 甚
2 . 1 P M2 5 的分 离
进 废气处 理装置 的柴油汽车也是 颗粒 骤 , 即把 P M z s 与较 大的颗粒 物分离, 物 的来源 。 燃烧 柴油的卡车 , 排放物 中
的杂质导致 颗粒 物较多。
以北京为例 , 为保 障2 0 0 8 年 北京
国内外 分离 P M 的方 法基 本一 3 . 1 室内P M 的认 识上的误区 关于室 内环境中P M2 及 危害是 一
的硫酸 盐 、硝酸 盐 、氨盐各 占1 7 %、
目前, 国际上广泛 采用的P Mz s 重 P Mz s 的健 康效应更大。
( 2) 购置 和使用一种产品就能够
1 0 %、6 % ;烧 煤 产 生 7 % ;使 用 柴 量测定 方法主要有三种 : 重量 法、 D射 油 、汽 油而 排放 的废气 贡献 7 %;农 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
我 国 的大气 P M 2 远 远 高于 世界 P M 有望成为今年空调 产品的标配。
在室内, P M 的来源包括: 空调吸 卫 生组 织规 定 的安全 值 , 对居民 的身 大量的过分 夸张 宣传 会引导市 民走入 进去的细菌在室内不断循环、 做饭 时产 体健 康 造成 极 大的伤 害, 已经 引起大 误 区或 冲动 盲目消费。 生 的烟 气、 叠被子产生的粉尘、 家庭装 家 的警醒 和重 视。但 对于室 内环 境 中 ( 3) 公共场合 的空调 系统中的过
关于PM2.5的十个问答
关于 PM2.5 的十个问答1. PM2.5 是什么? 是什么?如果是初次接触,“PM2.5”这一串字符也许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其实它有一个 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细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 的总称。
这些颗粒如此细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
人类纤细的头 发直径大约是 70 微米,这就比最大的 PM2.5 还大了近三十倍。
PM 是英文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
准确的 PM2.5 定义要在“直径” 之前加一个修饰语“空气动力学”,这可不是故作高深。
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非是规则的球形, 那怎么定义又怎么测量其直径呢?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颗粒物在通过检测仪器时所表现出的 空气动力学特征与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且密度为 1 克/立方厘米的球形颗粒一致,那就 称其为 PM2.5。
这样的定义也就决定了在测定 PM2.5 时,需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 PM2.5 与更大的颗粒物分开,而不是用孔径为 2.5 微米的滤膜来分离。
知道了 PM2.5 的定义, 就很容易得出 PM10 的定义了——将定义中的 2.5 换成 10 即可, 10 PM 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中, 在 直径在 2.5 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被称为粗颗粒物, 与细颗粒物相对。
2. PM2.5 来自哪里,都有些什么成分? 来自哪里,都有些什么成分?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 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
人类既直接排放 PM2.5,也排 放某些气体污染物, 在空气中转变成 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 比如化石燃料 (煤、 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 PM2.5 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 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环保专家权威解答PM2.5
为什么要测PM2.5?
环保专家解释,对人体而言PM2.5因粒径小可以直接进入肺泡,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对大气环境而言,PM2.5因含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从维护人体健康、客观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考虑都需要开展PM2.5监测,以准确掌握PM2.5污染状况,为公众提供更为详细的空气污染情况,便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防治PM2.5污染,大家该怎么做?
人人都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但人人都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大家一方面要关注身边的大气环境,要勇于监督、揭发身边的违法排污行为;另一方面,更要身体力行,广泛参与到大气环境保护当中,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比如多种树、多走路、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开私家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食用烧烤、油炸食物,城市居民禁止焚烧垃圾,农村居民应禁止焚烧秸秆、禁止烧山等。从点滴做起,PM2.5的控制才刚刚起步,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控制PM2.5的道路还很长。
PM2.5的来源是什么?
PM2.5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自然因素来源,也有人为因素所致。PM2.5的自然来源,包括天体运动、大气环流、森林火灾、植物花粉、气象、因素如湿度等。人为因素所致的PM2.5一部分来自工厂废气排放、城市生活和机动车直接排放的废气污染物、道路二次扬尘,还有一部分是由大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污染物经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PM2.5让很多人感到疑问。不过,不难看出,跟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有很大关系。环保专家也为此做了更加详细的解释,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空气净化知识15问
1、什么是PM2.5?PM2.5即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
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PM2.5、可入肺颗粒物。
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2、PM2.5有什么危害?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
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
3、PM2.5的标准是多少?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世卫组织为各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PM2.5标准,全球大部分城市都未能达到该标准。
针对发展中国家,世卫组织也制订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准则值,其中第一阶段为最宽的限值,新标准的PM2.5与该限值统一,而PM10此前的标准宽于第一阶段目标值,新标准也将其提高,和世卫组织的第一阶段限值一致。
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4、使用口罩能有效防范PM2.5吗?佩戴口罩是最简单的防范PM2.5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阻挡住PM2.5,日常使用的无论棉布的还是其它材料的口罩,对于PM2.5都是没有有效的阻挡作用的。
能够防范PM2.5的口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两种型号N95和KN90N95曾在非典和其它的传染病时期广泛使用,其阻止PM2.5的能力是非常好的,经过测试,阻断率能够达到95%。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N95的空气流通率比较差,如果儿童和老人长时间佩戴的话,可能会造成缺氧甚至眩晕。
pm2.5临界达标 -回复
pm2.5临界达标-回复PM2.5临界达标一、什么是PM2.5?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的时间,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其直径小,能够穿透人体的呼吸道,进入到肺部,造成肺部炎症、心脏病、哮喘、肺癌等疾病。
二、PM2.5临界达标的意义?PM2.5临界达标意味着空气中PM2.5浓度已经降低到安全水平,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显著的影响。
这对降低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PM2.5临界达标意味着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如何实现PM2.5临界达标?1. 控制源头排放:主要是通过加强工业、交通、燃煤等领域的环保监管,推动使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排放设备,减少排放物的释放。
2. 改善空气质量:通过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改善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浓度。
3. 着重治理重点区域:重点治理大城市、工业区、城市副中心等高污染区域,通过改善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促进周边地区的PM2.5的降低。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PM2.5危害的认识,增强个人环保意识,减少个人排放。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1. 多学科合作:实现PM2.5临界达标需要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 长期性和系统性:实现PM2.5临界达标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持续改善和治理,不能急功近利。
同时需要系统性思维,从源头控制、治理措施、环保意识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
3. 国际合作:空气污染是跨界别、跨国界的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共享治理经验和技术。
五、未来展望:我们期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实现PM2.5临界达标的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可以不断催生出更多的清洁能源、低排放技术和治理手段,加速空气质量改善的步伐。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公众的共同努力,增强环保意识,减少个人排放,共建健康、洁净的生态环境。
PM2.5
比表面积大,更易吸附有毒害的物质。
1、4 PM2.5的危害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 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 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推波助澜。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 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2、PM2.5的监测体系
2.1 中国的PM2.5
50 µ g/m³
25 µ g/m³
过渡时期目标-3 (IT-3)
30 µ g/m³
15 µ g/m³
空气质量准则值 (AQG)
20 µ g/m³
10 µ g/m³
2.3 PM2.5的标准
日本的PM2.5标准值 与美国的相同,于 2009年9月9日发布
PM2.5 年平均值 15 µ g/m³
24小时平均值 35 µ g/m³
PM10 年平均值 24小时平 均值 无 PM2.5 15 µ g/m³
150 µ g/m³ 35 µ g/m³
2.3 PM2.5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就减少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提供 全球性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发布了《空气质 量准则》,其中包括了对颗粒物浓度的限制:
PM10 过渡时期目标-1 (IT-1) 过渡时期目标-2 (IT-2) 70 µ g/m³ 35 µ g/m³ PM2.5
1、什么是PM2.5? 1、2 PM2.5的来源 自然源
火山爆发、沙尘暴、森林火灾、浪花等
来源
人为源
直接排放 间接转化
自然源
风扬尘土 火山喷发 森林火灾 漂浮海盐 花粉 真菌孢子 细菌
火山灰
PM2.5
人为源
化石燃料
煤、汽油、柴油
直接排放
燃烧过程
pm2.5值是什么意思 PM2.5的10个问答
关于PM2.5的10个问答1.PM2.5是什么?如果是初次接触,“PM2.5”这一串字符也许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其实它有一个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细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这些颗粒如此细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
人类纤细的头发直径大约是70微米,这就比最大的PM2.5还大了近三十倍。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
准确的PM2.5定义要在“直径”之前加一个修饰语“空气动力学”,这可不是故作高深。
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非是规则的球形,那怎么定义又怎么测量其直径呢?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颗粒物在通过检测仪器时所表现出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与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且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的球形颗粒一致,那就称其为PM2.5。
这样的定义也就决定了在测定PM2.5时,需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PM2.5与更大的颗粒物分开,而不是用孔径为2.5微米的滤膜来分离。
知道了PM2.5的定义,就很容易得出PM10的定义了——将定义中的2.5换成10即可,PM10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在PM10中,直径在2.5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被称为粗颗粒物,与细颗粒物相对。
2.PM2.5来自哪里,都有些什么成分?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
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PM2.5的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
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
PM2.5问题
我国大气PM2.5污染特征
16.40% 27.50% 5.60% 3.30% 18.10%
24.60%
4.50%
燃煤 机动车排放 建筑尘 扬尘 生物质燃烧 二次污染 未知源
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的年均贡献率
我国大气PM2.5污染特征
l 时间特征
对北京市研究发现,夏季PM2.5的浓度最高,秋季最低 ,春冬两季相差不大,青岛PM2.5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 结果;南宁市PM2.5的污染春、冬季明显大于夏、秋季, 上海PM2.5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l 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于英国伦敦的多起大气污染公害事件。有据可查的重大烟雾 事件12起。最为严重、影响最大的是1952年的烟雾事件。 1952年的12月4日,原本晴朗的天空,渐渐变得灰蒙蒙的。此时, 受到气旋的影响,伦敦的风速逐渐转小,云层慢慢地将整个天空遮蔽 了。到中午时,天空已经阴霾弥漫。12月5日,伦敦的风速几乎为零 ,整个城市被连日不散的雾气紧紧包裹,能见度缩小到1米之内。
我国大气PM2.5污染特征 l 区域特征
100 µg/m3
PM2.5浓度随地理位 臵变化较大,通常 北方高于南方地区; 在各区域冬季浓度 通常较高。 PM2.5浓度普遍处于 较高的水平。 在远离人为活动的 森林和沿海地区 PM2.5浓度相对较低。
我国大气PM2.5污染特征
Ø 已有文献表明,上 海的PM2.5日均浓度 较南京和杭州略低 ,在50-150微克/ 立方米变化;年日 均值为45-50微克/ 立方米。
我国大气PM2.5污染特征
对南京市不同功能( 交通区、居民生活区、商 贸饮食区、化工区和风景 旅游区)区的PM2.5浓度的 季变化研究表明,秋季各 功能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 冬春两季,交通干道、居 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的 粒子浓度在冬、春两季差 别不大,而对化工区、风 景旅游区来说,冬季明显 高于春季。
关于PM2.5的十个问答
金 属元 素 ,既 有 钠 、镁 、钙 、铝 、 铁 等地 壳 中含 量丰 富 的元 素 ,也 有 铅 、锌 、砷 、镉 、铜 等 主要 源 自人 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
易得出P O MI的定义了——将定义中
性 有机 物 。其 它 的人 为来 源 包括 :
不 是故 作 高深 。空 气 中的颗 粒物 并 非 是规 则 的球 形 ,那怎 么定 义又 怎 么 测量 其 直径呢 ? 在 实际操 作 中 , 如果 颗 粒物 在通 过检 测 仪器 时所 表 现 出 的空 气动 力学特 征 与直 径小 于
但 仍 不 可与 吸 烟相 比。 对于 烟 民而
言 ,干万不要 有 “ 反正空气污染 ,抽 不抽烟一 个样”的心理 。吸烟可使 男 性得肺癌 死亡的风险上升2 倍 ( 1 也就 是上 升2 0 %) ,女性的风 险上 升 1 10 l
间 ( :0 6 注 . 这个数 据应该 是仪 器故
表明他们的工作人 员具备相 应的专业
或 等 于2. 微 米且 密 度为 1 / 方 5 克 立
3 M .对健康有什么危 .P 25 害?
PM2. 主 要 对 呼 吸 系 统 和 心 5
道路 扬 尘 、建 筑施 工 扬尘 、工业 粉 尘 、厨 房烟 气 。 自然来 源 则 包括 :
风扬 尘 土 、火 山灰 、森 林 火 灾 、漂,那就 称其 为
PM 2. 的 来 源 复 杂 , 成 分 自 5 然 也很 复杂 。主 要成分 是 元素 碳 , 有机 碳 化合 物 、硫 酸盐 、硝酸 盐 、 铵盐 。其 它的 常 见的成 分 包 括各 种
P .。这样 的定 义也就 决定 了在 M2 5 测定 PM2.时 ,需要 利用 空气动 力 5 学原 理把 PM2 5 . 与更 大 的颗粒物 分
雾霾、PM2.5相关的健康知识!!
在这个雾霾缭绕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PM2.5到底是什么意思PM2.5的“PM”,是英语“particulatematter"的缩写,意为“细颗粒物”。
PM2.5的“2.5",指的是2.5微米,1000微米=1毫米,2.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
所以,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是肉眼看不见的。
比PM2.5颗粒大点的颗粒物是PM10,直径大到4倍,但体积可不止4倍,按照球体体积公式计算,PM10的体积是 PM2.5体积的64倍,大了这么多,可是肉眼还是看不见。
比PM10大的颗粒物是PM50。
PM50的体积是PM 2.5体积的8000倍,肉眼可见。
在家里,一缕阳光射进来,光柱里有无数微尘在翻飞,那就是PM50和大于PM50 的颗粒物。
桌面上,落了一层灰,那是远远大于PM50的颗粒物。
PM2.5是到达肺泡的临界值。
PM2.5以下的细微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一路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
我们的呼吸系统就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又分出很多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数量有3-4亿个。
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我们吸进去的PM2.5,因为太小,也能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进而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PM2.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和无机分子,是致病之源。
细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细菌有得一比。
PM2.5是直径为2.5微米的细颗粒物,细菌则是微米级生物,大小多为1微米,几微米,也有十几微米的,也就是是说,PM2.5和细菌一般大小。
细菌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立刻就会把它吞下,它就不能使人生病,这就如同老虎吃鸡。
PM2.5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以为它噬细菌,也会立刻把它吞下。
巨噬细胞吞惯了细菌,细菌是生命体,是巨噬细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没有生命的,巨噬细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石头,无法消化,最终被噎死。
PM2.5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
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 血压升高。
.
17
四、PM2.5的危害
3.对传染病的影响 • 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
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
.
18
四、PM2.5的危害
4.对儿童的影响 • 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
自然来源: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 真菌孢子、细菌。
.
8
二、PM2.5的来源及成分
人为排放:
工厂废气
燃烧秸秆
尾气
火电厂
.
扬尘
9
二、PM2.5的来源及成分
主要成分: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 铵盐。
其它成分: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 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 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
22
四、PM2.5的危害
8.影响交通安全 • 出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
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
23
五、PM2.5污染防治的措施
一、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控制源头
少排废气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发展公共交通 控制生活污染 注意农业农村污染
.
24
五、PM2.5污染防治的措施
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12. Nhomakorabea13
.
14
.
15
四、PM2.5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
管炎等病症。 • 可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人居环境问答题
12组人居环境问答第一问:pm2.5的来源pm2.5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细小的可溶性气体和固体。
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等,它们可以与水结合形成细小的微粒。
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是pm2.5主要的来源,同时我国北方普遍采取火力取暖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
第二问:pm2.5的防控措施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协力推进,需明确各方职责。
首先,应该确立更为完善的空气保护机制,健全大气监测体系,加强监督与控制。
不断推广区域间的组织协作,建立联控预报体制,完善环境污染的应急措施,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
其次,积极推广各个领域开发使用清洁型新能源,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工厂等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或是厂址迁移等措施。
改变能源构成,选用新型燃料,并同时注重对太阳能、地热、氢燃料等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发展新能源的汽车,推广使用新型的清洁代用燃料。
建议国家不仅加大力度研制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也应对新型的燃料提高关注度。
可先从行驶里程长、排放多的出租车、公交车做起,对使用代用燃料汽车者在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然后,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应该落实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件小事,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1)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
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
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应佩戴专用的口罩,防尘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
(2)注意个人卫生。
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
(3)科学生活、饮食清淡。
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
确保饮食清淡。
第三问:有人说“在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减小的情况下,如果对流层中的臭氧浓度增加,则正好达到平衡,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的理由和科学依据是什么?答:不对。
PM2.5十六问
PM2.5十六问一、概念篇1、什么是PM2.5?PM2.5是指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这些颗粒细小,只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
2、PM2.5是从哪里来的?PM2.5不同于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指标,它不是单一物质,来源比较复杂。
它一部分来自工厂、城市生活和机动车直接排放的烟粉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大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污染物经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究其来源,主要有机动车尾气,石化、医化及喷涂废气,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煤烟尘,餐饮油烟,建筑、水泥及道路扬尘等。
3、什么是霾,什么是灰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气象学上称之为霾。
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易散射波长较长的光,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由于在城市严重空气污染地区,霾可以频繁出现,又主要呈橙灰色,而且城市污染大气气溶胶中有许多黑碳粒子,因而我们也将其称之为灰霾天气。
4、PM2.5与灰霾有什么关系?研究表明,大气灰霾天气主要来自PM2.5,其具有很强的消光作用。
PM2.5主要环境影响为:形成灰霾天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人体健康、远距离输送造成区域性或全球性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等。
二、标准篇5、我国PM2.5执行的标准是什么?PM2.5指标被纳入今年2月29日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该标准与现行标准(GB3095-1996)相比,主要是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同时严格了PM10和NO2的指标值。
根据该标准,PM2.5一级标准限值:年平均为1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为35微克/立方米;二级标准限值:年平均为3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为75微克/立方米。
PM2.5
2、PM2.5的来源
3、PM2.5的危害 4、PM2.5的防护措施
什么是PM和PM2.5?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 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个值越高,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的来源:
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施工、汽车 尾气排放等过程中化石燃料的燃烧而排放 的残留物、挥发性有机物;大多还含有重 金属等有毒物质。
PM2.5的来源:
微尘的危害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 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 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 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 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 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总之这些颗 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 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 康的伤害更大。
PM2.5的防护措施
1、佩戴真正防pm2.5口罩,尤其是在上下班路 上、地铁站中及人群高密集地方。pm2.5口罩 除了能防尘,防pm2.5,口罩面料采用的能杀 灭连抗生素都无法杀灭的“超级细菌”的康纶 纤维。用口罩,无疑是有效的解决了即防尘、 又防病的问题。 2、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烟雾中有大量 的pm2.5,会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么尽量远离烟 雾。 3、大雾天不能晨练。PM2.5是引起大雾天气的 重要元凶之一,因此早上起来发现雾气比较大时, 就不宜外出进行晨练。
PM2.5的危害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 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 外面;粒径在2.5微米 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 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 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 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 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 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专家解读PM2.5的五大疑惑
专家解读PM2.5的五大疑惑
*导读:对于大众关于PM2.5的普遍疑问,权威专家进行了
一一解答。
1.PM
2.5到底是什么?它也叫细颗粒物,是空气中直径小于
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它非常细小,肉眼看不到,直径约为一根头发的1/28;它在大气中漂浮时间较长,距离较远。
2.PM2.5来自哪里,为什么容易超标?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
究院研究员彭应登称,燃料燃烧、扬尘、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等都是影响PM2.5浓度的重要因素。
空气中的二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阴霾天等特定气象条件下,极容易转化成二次颗粒物,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
3.目前国内的情况如何?我国目前PM2.5超标情况比较严重。
若按照国际标准,我国90%的省会城市严重超标。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彭应登告诉记者,如果采用PM2.5的测定标准,目前70%左右的空气质量合格率,将下降到20%甚至更低。
4.哪些环境情况下PM2.5最多?室内有PM2.5吗?彭应登表示,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大型车辆、马路边、大公交站、街边烧烤、餐馆炒菜等,PM2.5的浓度都会增高。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表示,室内PM2.5广泛存在于吸烟产生的烟雾、空调系统和打印机产生的粉尘、以及室外进入的细微颗粒中。
5.PM2.5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柯会星告诉记者,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
老人、小孩及心肺疾病患者是污染的敏感人群。
PM2.5
4阅读材料,给政府、企业或公众中的一方提出防治PM2.5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1)冬春季(有一个即对)寒冷干燥
(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3)人类既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自然来源: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4)答PM2.5主要的污染源是汽车污染污染。
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引导公众共同保护大气环境。
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
比如多种树,多走路,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开车,少使用塑料袋,少使用油性油漆,少食用烧烤、油炸食物等,形成人人关注PM2.5,人人参与空气污染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合理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 PM2.5 的十二个问答1. PM2.5 是什么?如果是初次接触,“PM2.5”这一串字符也许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其实它有 一个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细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 液滴的总称。
这些颗粒如此细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
人类纤细 的头发直径大约是 70 微米,这就比最大的 PM2.5 还大了近三十倍。
PM 是英文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
准确的 PM2.5 定义要在“直 径”之前加一个修饰语“空气动力学”,这可不是故作高深。
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非是规则的球 形, 那怎么定义又怎么测量其直径呢?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颗粒物在通过检测仪器时所表现 出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与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且密度为 1 克/立方厘米的球形颗粒一致, 那就称其为 PM2.5。
这样的定义也就决定了在测定 PM2.5 时,需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 PM2.5 与更大的颗粒物分开,而不是用孔径为 2.5 微米的滤膜来分离。
知道了 PM2.5 的定义, 就很容易得出 PM10 的定义了——将定义中的 2.5 换成 10 即可, PM10 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在 PM10 中,直径在 2.5 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被称为粗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相对。
2. PM2.5 来自哪里,都有些什么成分?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 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
人类既直接排放 PM2.5, 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 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 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 PM2.5 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 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 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PM2.5 的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
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 硝酸盐、铵盐。
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 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2000 年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 PM2.5 来源:尘土占 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 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 17%、10%、6%;烧煤产生 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 的废气贡献 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 6%;植物碎屑贡献 1%。
有趣的是,吸烟也贡献了 1%,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并不一定准确[1]。
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 PM2.5 的成 分:含碳的颗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 69% 。
类似地,1999 年 测定的上海 PM2.5 中有 41.6%是硫酸铵、硝酸铵,41.4%是含碳的物质[2]。
3. PM2.5 对健康有什么危害?PM2.5 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 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 过早死[3]。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 PM2.5 污染的敏感人群。
如果空气中 PM2.5 的浓度长期高于 10 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
浓度每增 加 10 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 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 6%,得肺癌 的死亡风险上升 8%[4-5]。
PM2.5 的危害固然不可忽视,但仍不可与吸烟相比。
对于烟民而言,千万不要有“反正 空气污染,抽不抽烟一个样”的心理。
吸烟可使男性得肺癌死亡的风险上升 22 倍(也就是 上升 2200%),女性的风险上升 12 倍(1200%);使中年人得心脏病死亡的风险上升 2 倍(200%)[6]。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降低 PM2.5 这些看似不大的风险,收益却是很大的。
美国环保局 在 2003 年做了一个估算:“如果 PM2.5 达标,全美国每年可以避免数万人早死、数万人上 医院就诊、上百万次的误工、上百万儿童得呼吸系统疾病”[7]。
相比当前的中国,美国当时 的空气质量已经相当不错, 只有很少的地区存在略微的超标[8]。
如果中国的 PM2.5 能够达标, 社会收益无疑将会是巨大的。
上述关于 PM2.5 死亡风险的数据源自 2002 年发表于 《美国医学会杂志》 的一篇论文[4]。
这篇论文分析了一项长期研究中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 发现死亡率升高与 PM2.5 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关联,而与粗颗粒物污染没有可靠的关联。
该项在美国进行的前 瞻性研究始于 1982 年,当时招募了 120 万的参与者。
论文的结论是基于长达 16 年的随 访数据,是目前关于 PM2.5 污染增加死亡风险最可靠的证据。
4. 如果没有污染,PM 的浓度有多高,现在实际有多高?即使没有人为污染,空气中也有一定浓度的 PM2.5,这个浓度被称为背景浓度。
在美国 和西欧,背景浓度大约为 3-5 微克/立方米[5],澳大利亚的背景浓度也在 5 微克/立方米左 右[9]。
中国的背景浓度有多高?目前尚无公开的数据,但应该不会和其他国家相差太大。
中国尚未开展大范围的 PM2.5 监测,公开的 PM2.5 数据非常有限。
位于广州的环保部华 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从 2011 年从 6 月 13 日开始每日发布 PM2.5 监测值[10],截至 11 月 20 日,浓度范围在 0.6 至 99 微克/立方米之间(注:0.6 这个数据应该是仪器故障所致,正 常值不会这么低),平均值为 38 微克/立方米,这个值超过了拟发布的年均标准(35 微克 /立方米)[11]。
在这 121 天中,已经有 6 天超过了拟发布的日均标准(75 微克/立方米)。
从近十几年来发表的科学论文中, 可以查到中国一些大城市某一区域某一阶段的 PM2.5 的测 定值。
例如, 2000 年在北京的 5 个监测点测得的 PM2.5 年均值为 101 微克/立方米[2]; 2008 北京奥运会的 17 天中,在北大测得的 PM2.5 最低 28.2,最高 147.4 微克/立方米, 平均 64.7 微克/立方米[12]。
1999 年, 在上海两个监测点测定的 PM2.5 年均值为 57.9 和 61.4 微 克/立方米[2]。
这些年均值都远高于拟发布的年均标准(35 微克/立方米)。
除了查阅以上这些零星的数据,我们还可以根据 PM10 的数据估算一下 PM2.5 的浓度。
按照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 10 是常规监测指标, PM 全国性监测已开展了十几年。
2001 从 年至 2009 年,全国主要城市 PM10 的平均值从 125 降到了 90 微克/立方米[13]。
PM2.5 和 PM10 之间的比例通常在 0.5-0.8 之间,我们取 0.8 做一个极端估算可得:2009 年全国主 要城市的 PM2.5 平均值为 72 微克/立方米,是即将发布的新标准的 2.1 倍(35 微克/立方 米)。
和美国的空气质量相比,这差多少呢?2009 年,全美国年均 PM2.5 为 9.9 微克/立 方米,在 724 个监测点中有 90%以上的监测点年均值低于 12.6 微克/立方米[8]。
全国的年均值只是用来反映我国颗粒物污染的总体现状, 对于评价我们所在城市的空气 质量意义并不大。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离我们生活、工作最近的监测点的数据。
这个数据哪 里有呢?如果你生活在北京而且恰好在美国大使馆附近,那你可以参考该馆发布的实时 PM2.5 数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大使馆的监测仪器是专业的(见问答 8),但是仪器的校 准和操作其实都会大大影响到最终的测定结果。
大使馆毕竟不是环境监测部门, 没有证据表 明他们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测出的 PM2.5 数值经常比环保部门以及 第三方测定的 PM10 还高,这是不正常的。
所以,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但不 必把它作为唯一的信源。
然而,我们更多的人并不生活在北京,即使在北京也不在美国大使馆附近,那我们该看 哪里的数据呢?全国主要城市的实时 PM10 数据可以在环境监测总站的网站上查到,每个城 市都有数个监测点,我们可以选离得最近的那个点作参考。
由于研究显示,PM2.5 :PM10 一般在 0.5-0.8 之间波动,(见《今天空气真的优良吗?》)如果你很乐观,那么可以估 算 PM2.5=PM10 × 0.5,如果你很悲观,那么就估算 PM2.5=PM10 × 0.8。
5. 其他国家实施 PM2.5 的标准了吗,标准值是多少?自从美国于 1997 年率先制定 PM2.5 的空气质量标准以来,许多国家都陆续跟进将 PM2.5 纳入监测指标。
如果单纯从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出发,各国的标准理应一样,因为制 定标准所依据的是相同的科学研究结果。
然而, 标准的制定还需考虑各国的污染现状和经济 发展水平, 在一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制定极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只能成为一个华 丽的摆设, 没有实际意义。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和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 2005 年制定了 PM2.5 的准则值。
高于这个值,死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
WHO 同时还设 立了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为目前还无法一步到位的地区提供了阶段性目标,其中目标-1 的 标准最为宽松,目标-3 最严格[5]。
下表列举了 WHO 以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标准。
中国拟实施的标准与 WHO 过渡 期目标-1 相同。
美国和日本的标准一样,与目标-3 基本一致。
欧盟的标准略微宽松,与目 标-2 一致,澳大利亚的标准最为严格,年均标准比 WHO 的准则值还低。
标准的宽严程度 基本反映了各国的空气质量情况, 空气质量越好的国家就越有能力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的标 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一些国家的 PM2.5 标准(单位:微克/立方米)】6. 中国的 PM2.5 标准和其他国家比,很落后吗?中国的 PM2.5 标准拟于 2016 年生效,虽然比美国落后了一二十年,但和欧盟的 2015 年生效相比,也不算太晚。
如果仅从标准的数值来看,中国即将发布的新标准已经与 WHO 过渡期目标-1 一致,虽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也算是开始了三步走的第一步。
然而,即使 标准值相同,而评判是否达标的方式不同,约束力是有极大差异的。
举个例子,中国现行的 空气质量标准制定于 1996 年,其中 PM10 的日均标准为 150 微克/立方米,表面上已和美 国现行标准一样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