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诸侯纷纷勤王的义务缘自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君主制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大夫-诸侯-士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卿大夫D.王-大夫-士-卿3.“夏启篡位,从制度上确认了贵族家族世代垄断首领职位的特权……王位私有制度合法化了”。
材料中的“合法化”是指A.启建立了中国最初的国家制度B.王位世袭成为了国家法定制度C.古代中国从此确立了皇帝专制D.中国古代财产私有制自此确立4.“夏朝设秩宗(古代掌宗庙祭祀的官),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5.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
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6.西周时,在都城建制上规定:天子之城九里,高九仞;公侯方七里,高七仞;候伯方五里,高五仞;子男方三里,高三仞。
可见,都城建制体现了西周A.严密的地方管理体制B.森严的政治等级体制C.完善的血缘宗法制度D.各国经济实力不平衡7.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原配夫人皇后窦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继承皇位的应该是A.李建成B.李世民C.李玄霸D.李元吉8.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节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9.秦始皇规定: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
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年黄冈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962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
这表明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C.中西交流的加强D.工业革命的需求4.1857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轮船③飞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5.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A.英国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于美德C.美国人发明了先进的电动机 D.德国军工技术发展6.《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使现代经济正常进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 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7. 1930年华纳公司赔本800万美元、福克斯公司300万、雷电华公司550万。
……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次越来越低,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
年黄冈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963
高一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31小题,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吸取惨痛的教训,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尝试,对中国革命的探索进入了新的时期。
据此回答1—4题。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2.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A.八七会议上B.湘赣边秋收起义时C.文家市会议上D.向井冈山进军途中的三湾改编3.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对中农的政策是A.依靠B.限制C.联合D.保护4.领导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是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C.彭德怀D.博古、李德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据此回答5—6题。
5.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地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④①③②B.③②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6.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在A.甘肃会宁B.陕北延安C.陕北吴起镇D.陕北洛川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矢口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罪行,竭力美化军国主义战争。
据此回答7—11题。
7.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准备B.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C.驱逐英美在华北的势力D.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9.南京大屠杀中国军民死亡人数达A.20万人以上B.30万人以上C.40万人以上D.50万人以上10.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成为汉奸卖国贼的是A.蒋介石B.汪精卫C.何应钦D.宋子文11.日本在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A.欺骗舆论,缓和民族矛盾B.宣传法西斯主义C.宣扬封建道德,号召反共D.实行民族同化政策12.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C.1946年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运动D.1947年上海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
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元朝人胡三省说,(魏、赵、韩)“三卿窃晋之权,暴蔑其君,剖分其国,此王法所必诛也。
(周)威烈王不惟不能诛之,又命之为诸侯,是崇奖奸名犯分之臣也。
”他认为,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这一年开始记述,就是为了要借此告诫后人不可不谨守纲常名份。
由材料可知,胡三省认为,若要杜绝“三家分晋”的重演,最好的做法是()A.诛杀三卿B.谨守周礼C.让周王室强大D.不认可三家分晋2、《谥法解》中说:“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由此可知,谥号即有善谥,也有恶谥。
天子、皇帝死后都会有谥号,通常是由礼官议上。
秦始皇说“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也”,取消了谥法。
秦始皇废谥法,实质上是为了()A.捍卫专制皇权B.维护宗法制传统B.遵守传统礼乐制度D.神化皇权3、史载:“汉初先则有异姓封王,继则封王惟限于同姓,又次则诸王惟得衣租食税,同于富人;自景、武而下逮东汉……诸封王惟食邑而已。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汉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汉王朝没有彻底废除封国制D.在汉武帝之前汉王朝已在着手解决王国问题4、史载:贞观三年,太宗谓群臣日:“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得论议。
比来(近来)但睹顺从,不闻违异。
但行文书,谁不可为!”这表明唐太宗()A.愿意让中书门下制衡皇权B.乐见大臣协理朝政C.意在加强皇权D.批评权臣揽权5、《蔡忠惠公文集·论兵十事》:“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作者的主旨是()A.该制度根除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B.北宋制度创新分散了相权C.中央权力过度分散D.需要进一步加强皇权6、汉武帝为预防嗣皇帝幼小招致皇太后干预朝政,在临死前先将太子母后赐死,结果成就了汉昭帝日后政绩;洪武十七年,明太祖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在宫门里,以预防太监干预政事,但后来明代太监预政,比任何朝代都厉害。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元朝人胡三省说,(魏、赵、韩)“三卿窃晋之权,暴蔑其君,剖分其国,此王法所必诛也。
(周)威烈王不惟不能诛之,又命之为诸侯,是崇奖奸名犯分之臣也。
”他认为,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这一年开始记述,就是为了要借此告诫后人不可不谨守纲常名份。
由材料可知,胡三省认为,若要杜绝“三家分晋”的重演,最好的做法是()A.诛杀三卿B.谨守周礼C.让周王室强大D.不认可三家分晋2、《谥法解》中说:“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由此可知,谥号即有善谥,也有恶谥。
天子、皇帝死后都会有谥号,通常是由礼官议上。
秦始皇说“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也”,取消了谥法。
秦始皇废谥法,实质上是为了()A.捍卫专制皇权B.维护宗法制传统B.遵守传统礼乐制度D.神化皇权3、史载:“汉初先则有异姓封王,继则封王惟限于同姓,又次则诸王惟得衣租食税,同于富人;自景、武而下逮东汉……诸封王惟食邑而已。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汉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汉王朝没有彻底废除封国制D.在汉武帝之前汉王朝已在着手解决王国问题4、史载:贞观三年,太宗谓群臣日:“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得论议。
比来(近来)但睹顺从,不闻违异。
但行文书,谁不可为!”这表明唐太宗()A.愿意让中书门下制衡皇权B.乐见大臣协理朝政C.意在加强皇权D.批评权臣揽权5、《蔡忠惠公文集·论兵十事》:“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作者的主旨是()A.该制度根除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B.北宋制度创新分散了相权C.中央权力过度分散D.需要进一步加强皇权6、汉武帝为预防嗣皇帝幼小招致皇太后干预朝政,在临死前先将太子母后赐死,结果成就了汉昭帝日后政绩;洪武十七年,明太祖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在宫门里,以预防太监干预政事,但后来明代太监预政,比任何朝代都厉害。
黄冈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班级___学号___第一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人类和古猿的分化以制造工具为标志,这是劳动的具体象征。
以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来划分,早期人类历史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B.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C.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D.石器时代-金属时代-电气时代2.在西方字母文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字母是()A.罗马字母B.希腊字母C.腓尼基字母D.象形文字3.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国家形成了,这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与氏族社会相比,国家的显著特点是()A.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B.国家领导由民众大会选举C.按地域关系划分居住人口D.国家机构留有氏族制残余4.东方文明古国先后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共同特点是()①全国听命于国君;②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③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④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委派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5.古希腊的伯里克利曾经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模范得来的。
我们的政治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
”这里的制度指的是()A.寡头政治B.民主政治C.僭主政治D.专制政治6.中国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是在()A.原始人群时期B.母系氏族时期C.父系氏族时期D.秦汉时期以后7.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此处黄袍体现了服饰的()A.等级标志功能B.职业标识功能C.遮羞蔽体功能D.御寒保暖功能8.饮料是饮食结构的补充,起源于东方,后享誉世界,并形成独特文化的饮料是()A.牛奶B.果汁C.茶D.葡萄酒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写的节日是()A.清明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10.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其立法指导思想是()A.以礼入法B.以例入法C.以理入法D.以教入法11.远古时代的人相信,如果一个人没有罪,就不怕火烧水淹。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药祖”神农(见下图)在中国上古传说的帝王中,地位显赫,其主要原因是()A.创制并推广铁犁B.使用大镰收获C.推广牛耕技术D.创制耒耜,教民耕作2.由下图1到图2的转变过程,从根本上说明了()A.古代中国的农民具有聪明才智B.古代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特点C.工具革新在农业发展中作用关键D.古代中国农业灌溉方式多样3.下列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其中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相悖的是()A.芍陂B.都江堰C.漳河渠D.郑国渠4.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之前都推行均田制B.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C.授田对象必须是无地农民D.农民受田后,只能使用,不得继承或买卖5.中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了()A.满足军队和官府的需要B.投放市场,赚取利润C.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D.提高技术,争取主导6.“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造作,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题目空白处最应该补充的文字是()A.水排B.翻车C.铁犁D.筒车7.杜甫有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这首诗描写的是()A.青瓷B.青花瓷C.白瓷D.彩瓷8.中国古代人们使用煤做燃料冶铁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A.汉代B.魏晋C.隋唐D.北宋9.《诗经·秦风·驷铁》记述秦襄公狩猎情形,有“驷铁孔阜,六辔在手”之句。
这说明()A.商周时期我国就存在独立的冶铁手工业部门B.秦国的冶铁业水平超过了中原诸侯国C.秦国在商周时期率先进入铁器时代D.铁在西周春秋之交已经成为习见物品10.古代西方称中国为“塞里斯”,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的茶叶远销欧美B.中国丝织品广受各国人们喜爱C.中国的瓷器深受欢迎D.中国农业精耕细作,长期领先11.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说:“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注:材料中的禹、启、益均为人名)。
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3.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与西周分封制有渊源的是A.晋088888B.豫BL9276C.鄂J00002D.吉A-DF1534.据记载,“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分封制的推行是要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B.分封的同姓诸侯位居显要之地C.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D.同姓诸侯比异性诸侯重要的多5.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老三 B.老四 C.老大 D.老二6.在西周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7.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今天的英国等国的国家元首就是女王;可是,中国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在皇位问题上基本遵循着父系传承的原则。
造成这种中西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西方王权强弱不同B.东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欧洲社会一直为女权至上D.中国宗法制传统的影响8.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推行郡县制度B.规定皇帝称号C.实行三省六部制D.承认土地私有9.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黄冈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4)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联考测试卷(选修)(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期间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测出A.春秋期间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深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期间牛已被牵引从事耕种C.青铜制造业背叛礼法的传统,着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明,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2.以下引文反应出井田制本质的是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难道王土”C “率土之滨,难道王臣”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3.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 浇灌工具B冶铁工具C播种工具D‘纺织工具4.中国的瓷器在国外广受欢迎,右图为——珐琅瓷,请你做一回文物鉴赏家,判断它的大概制作朝代为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代5.宋朝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芜,居民生资惟榷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这反应的主要问题是A宋与少量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强烈B宋朝对外贸易发达C宋与少量民族政权之间的边疆贸易屡次D商业税收成为宋朝国库财产的重要根源6.明清期间,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此中“新安”、“山右”分别指此刻的A.浙江、山东B.广东、山东C.安徽、山西D.浙江、山西7.18 世纪英国多次向清政府要求扩大贸易,清政府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应了①中国经济水平高于英国②清政府坚持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③清政府对世界形势全无所闻,夜郎自傲④清政府已看到英国的侵略天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以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记,其主要依照是 A 使用机器生产且拥有必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卖力”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D 分工精美,生产有序9.李鸿章说:“各口岸买卖,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权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回收洋人夺去之利。
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9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
这件事情反映出()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4、《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察举制B.推恩令C.郡县制D.封国制5、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以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
下列制度符合伏尔泰观点的是()A.秦朝军功爵位制度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6、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据此判断该图反映的是()A.唐代完善君主专制B.宋代加强中央集权C.元代发展中央集权D.明代强化君主专制7、“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8、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这一方法创始于()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9、《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
此耕作方法()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2.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3.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4.《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和贷给资本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
可见,晋商的发展()A.折射了清朝统治的腐败没落B.得益于与政治力量紧密结合C.标志着政府商业政策的转变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趋同5.唐代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这说明唐朝()A.民间集市作用已经凸显B.市突破了时空限制C.政府鼓励海外贸易D.地方商业中心开始出现6.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7.193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度为14.1亿元,到1945年8月增加到5569亿元,远远超出了正常的纸币增长。
这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A.努力增强国统区人民的购买力B.试图扰乱抗日根据地的金融秩序C.力图摆脱英美等国对华的控制D.通过货币增发贬值应对战时危机8.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期的分封制D.西周末年王室衰微2.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地域关系B.血缘关系C.信仰关系D.财产关系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
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D.法律制度严苛4.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5.西周初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卿大夫为四,士为二。
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
这一变化根源在于:A.铁器牛耕使用B.分封制度崩溃C.礼乐文明崩坏D.社会动荡不安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第一次“革命”是指A.世卿世禄制度确立B.世袭制度确立C.宗法制家族制度形成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8.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 )。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3.儒家《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
A.社会地位B.职业分工C.道德品质D.知识水平4.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B.宗法制的解体C.社会人口的增加D.铁器牛耕开始使用5.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
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B.曲辕犁C.翻车D.棉布6.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
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
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
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B.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7.康熙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8.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2.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4.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5.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6.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下列措施中,与此想法直接相关的是A.设参知政事为副相B.在地方设转运使C.设三司管理财政D.派文臣任知州7.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
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A.年龄长幼B.贤良优次C.出生贵贱D.血缘亲疏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此处“封建”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
这一变化表明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政治重心南移速度加快C.诸侯集权趋势日益明显D.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4.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战争产生了一系列的霸主,霸主制度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免了无中心(中央)后的大混乱。
这一现象A.反映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B.说明春秋时霸主制取代了分封制C.说明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有失偏颇D.表明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的结束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黄河附近筑堤自保,甚至还恶意将灾害引致邻国。
战国时,赵国曾将黄河决堤以浸淹齐魏。
这说明()A.礼乐秩序遭到严重破坏B.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C.分封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D.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合理性6.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
“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
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
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
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C.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8.“(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D.决定继承人选的天子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宗法制的消亡D.分封制的巩固3.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
有鉴于此,宋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抑制土地兼并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C.加强对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D.抽调精兵强将充实边疆4.宋真宗于997年继位为帝。
1018年,他说:“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副宰相)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
”这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根源于人事任命权B.科举制度比前代有所弱化C.官职变更失常源于皇权至上D.仆射权力过大导致皇帝猜忌5.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
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
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A.地方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行省拥有较大的权力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6.明代以前的王朝大多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明初则有廷杖之法“殿陛行杖,习为故事”,重者立毙,轻者杖毕仍督催照常工作,且有臣僚在节日朝贺时被“朝服予杖”,史谓“公卿之辱,前所未有”。
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A.内阁行政中枢地位遭受冲击B.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C.君主专制制度有了新的发展D.严刑峻法、重典御下现象普遍7.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
”这一观点主要强调()A.城邦制下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C.城邦制下只重政治而轻文化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8.《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维尔·杜兰特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专家也常常被难住了。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表反映了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据此可知()B.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C.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D.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2.“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
…不贰市,不移官。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间手工业3.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这一记载反映了()A.棉种植的扩展B.棉布的普及C.棉纺业成为新兴部门D.棉纺技术的提高4.“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
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皇城之东尽东郭,城之西尽西郭。
南街一十四坊,取《周礼》王城九逵之制。
”材料所描述之现象应是()A.西汉B.唐C.宋D.明5.汉武帝时“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
……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书;田大县数百倾,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
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
”汉武帝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抑制大商贾的发展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D.维护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6.“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
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土地()A.国有制B.地主私有制C.小农私有制D.王室私有制7.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唐宋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唐宋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
其中第二次比第一次突出的表现是()A.信用货币的使用B.货币的作用变大C.对外贸易的繁荣D.金融服务机构的出现8.“(唐末)今制度驰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元朝人胡三省说,(魏、赵、韩)“三卿窃晋之权,暴蔑其君,剖分其国,此王法所必诛也。
(周)威烈王不惟不能诛之,又命之为诸侯,是崇奖奸名犯分之臣也。
”他认为,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这一年开始记述,就是为了要借此告诫后人不可不谨守纲常名份。
由材料可知,胡三省认为,若要杜绝“三家分晋”的重演,最好的做法是()A.诛杀三卿B.谨守周礼C.让周王室强大D.不认可三家分晋2、《谥法解》中说:“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由此可知,谥号即有善谥,也有恶谥。
天子、皇帝死后都会有谥号,通常是由礼官议上。
秦始皇说“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也”,取消了谥法。
秦始皇废谥法,实质上是为了()A.捍卫专制皇权B.维护宗法制传统B.遵守传统礼乐制度D.神化皇权3、史载:“汉初先则有异姓封王,继则封王惟限于同姓,又次则诸王惟得衣租食税,同于富人;自景、武而下逮东汉……诸封王惟食邑而已。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汉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汉王朝没有彻底废除封国制D.在汉武帝之前汉王朝已在着手解决王国问题4、史载:贞观三年,太宗谓群臣日:“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得论议。
比来(近来)但睹顺从,不闻违异。
但行文书,谁不可为!”这表明唐太宗()A.愿意让中书门下制衡皇权B.乐见大臣协理朝政C.意在加强皇权D.批评权臣揽权5、《蔡忠惠公文集·论兵十事》:“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作者的主旨是()A.该制度根除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B.北宋制度创新分散了相权C.中央权力过度分散D.需要进一步加强皇权6、汉武帝为预防嗣皇帝幼小招致皇太后干预朝政,在临死前先将太子母后赐死,结果成就了汉昭帝日后政绩;洪武十七年,明太祖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在宫门里,以预防太监干预政事,但后来明代太监预政,比任何朝代都厉害。
这一不同是由于明代()A.皇权被削弱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太监比外戚更能干D.太监与内阁内外勾结7、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
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
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
柏拉图在《法律篇》还提出了“混合政体”。
他认为这是最好最稳定的政体,综合了君主政体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体的自由。
据材料可知,柏拉图最欣赏的政体可能是()A.雅典的直接民主B.美国式民主政体C.德国式的君主立宪制D.英国式君主立宪政体8、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前527年)成为雅典的第一位僭主(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其执政的总体倾向是支持平民与氏族贵族开展斗争,并继续推行梭伦立法,“很少变更”。
这本质上说明()A.庇西特拉图在本质上是一位民主捍卫者B.庇西特拉图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C.庇西特拉图时代确立了民主政治D.雅典民主潮流不可阻挡9、《十二铜表法》第一表有下述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
这些规定根本上是为了()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限制贵族的司法特权D.保护平民的利益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其下述规定中体现了共和派意图的是()A.参议院议员任期九年B.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C.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D.参议院可否决众议院议案11、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下列哪项是违宪的()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B.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C.以法官身份出任司法部长D.总统提名联邦法院的法官12、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同意。
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
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A.议会根本不可能制约宰相B.民主改革略有小成C.议会开始获取立法权D.军国主义传统浓厚13、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性质不同的是()A.B.C.D.14、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
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
我们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英国人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人与之贸易B.该条款对中国有重大利益C.清政府的关税收入会减少D.中国与英国在利益上实现了双赢15、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A.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16、瓦德西在1901年说:“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
……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
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
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
”材料表明瓦德西对列强瓜分中国一事的态度是()A.当时是一个千载难得的瓜分时机B.中国人尤其是义和团的抵抗使得瓜分成为不可能C.由于美国反对,瓜分成为不可能D.列强之间矛盾重重,瓜分不可行17、近代中国对外条约某款规定:允定在于诸国被污渎及挖掘各坟墓建立涤垢雪侮之碑,己与诸国全权大臣合同商定,其碑由各该国使馆督建,并由中国国家付给估算各费银两,京师一带,每处一万两,外省每处五千两。
列强提出该款目的在于()A.削弱中国人的反帝意志B.侮辱中国人C.为各国洗刷耻辱D.追究清政府的战争责任18、著名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
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到剥削的痛苦。
对该学者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无意发展资本主义B.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不足C.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救亡D.辛亥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19、钱穆《国史大纲》:“庚子之变,东南各督抚不奉朝命,相约保疆,超然事外;辛亥革命,各省宣布独立。
”这些史实说明当时()A.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已经受到严重冲击B.中国已经半殖民地化C.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已经出现军阀割据20、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
”他提醒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己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
”在这里,胡适意在强调()A.没有代表民意的机关是一种社会变态B.学生的爱国热情应当受到鼓励C.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D.学生干政是不正常的事,不应该无条件支持21、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中,反映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2、“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
”这两段话所指的是()A.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B.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C.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D.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3、毛泽东曾致信蒋介石:“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
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
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
”据内容可推知该信写于()A.淞沪会战期间B.太原会战期间C.武汉会战期间D.徐州会战期间24、毛泽东《七律·忆重庆谈判》:“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该诗反映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在于()A.尽快结束党争,争取国内和平B.推翻蒋介石集团C.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D.平息国内外反对内战的舆论25、毛泽东某年讲话:“我军……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下列行动体现了其作战意图的是()A.B.C.D.卷II(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中西历史上政治变革时有发生,对比阅读,常有新得。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材料二唐初,战功是选拔丞相的主要途径,从武则天统治直到终唐之世,科举制度,特别是进士科逐步成为主要途径。
通过科举取士,经过吏治考试任官,再历经州、县,台省任职的锻炼考验,具备决断军国大事的才能和智慧,方可寻用为相。
入相之后,皇帝定期亲判其考课,评有等第。
材料三于是两个奥古尔尼提出议案:认为鉴于当时只有四名占卜官和四名大祭司,希望增加祭司人员,增选四名大祭司五名占卜官,全部自平民中增选。
…这增选平民祭司的建议,在贵族中造成的恼怒几乎和当初他们看到执政官职位被开放时一样。
然而他们的反对并不很强烈。
因为他们在这种斗争中已习惯于败北,并且看到他们的对手在力求达到这最高荣誉时,已不像以前,对获胜很没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