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分析与思考【可编辑版】
金融业的问题分析与整改对策
金融业的问题分析与整改对策一、引言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中至关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在金融业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
二、问题分析1. 风险管理不足在金融业中,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然而,许多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和不足,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和投资领域,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力使得风险还有更大可能。
2. 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金融活动需要严格监管和合理约束,而当前一些地区或国家仍存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金融乱象滋生,并增加了监管部门打击违规行为的难度。
3. 激励机制失衡在金融业中,激励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激励机制往往偏向短期目标和高风险行为,导致金融从业人员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风险控制和长期稳定发展。
4. 技术创新与风险并存随着科技的进步,金融科技在金融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技术创新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例如,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存在着监管空白和风险不确定性。
三、整改对策1.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并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框架。
加大对金融市场和投资领域的监管力度,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在经营过程中合规经营。
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法律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建立健全金融业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部门打击违规行为的效率。
同时,增加对金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3. 调整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其与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匹配。
加大对长期投资和稳定回报的奖励力度,并强化内外部监督机制,确保激励机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加强科技创新监管及时跟进新兴科技带来的金融创新,并加强对其风险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综述
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综述【摘要】金融资源配置是指对金融领域中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对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和金融机构等。
然后对当前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等措施。
总结了应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建议,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金融资源配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定义与意义、影响因素、现状分析、优化策略、应对措施、展望、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融资源配置问题一直是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金融资源的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研究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容易导致资源浪费、经济不稳定,甚至金融危机的爆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资源配置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深入研究金融资源配置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所在,对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定义与意义、影响因素、现状分析、优化策略以及应对措施,以期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现状以及优化策略,以期为金融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研究金融资源配置的定义和意义,深入探讨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揭示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外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原因和依据;对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探讨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寻求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应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措施,为各方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方向,推动金融资源配置工作的改善和发展。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摘要】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监管不足、风险和挑战、服务水平待提高、结构亟待优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提高金融创新透明度和可控性,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覆盖面,推动金融结构优化和升级,完善金融发展政策体系。
这些措施将为我国金融领域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推动金融业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领域将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金融发展目标。
【关键词】金融领域问题、金融监管、金融创新、金融服务水平、金融结构、金融稳定、监管体系建设、金融发展、透明度、可控性、金融服务能力、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健康发展。
1. 引言1.1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金融监管不足、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有待提高、金融结构亟待优化等方面。
金融监管不足导致了金融市场乱象频现,金融风险不断积聚。
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存在着监管手段和技术手段的滞后,监管漏洞和监管盲区较多,缺乏有效的监管预警机制。
金融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监管套利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和风险防范。
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金融服务主体单一、金融服务品质不高、金融服务区域差距较大,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金融结构亟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机构功能单一,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脱节等问题制约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加强监管和改革,以推动金融领域的稳定发展。
2. 正文2.1 金融监管不足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影响金融监管不足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缺乏有效监管容易导致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不力,造成金融市场波动频繁,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监管不严导致金融机构存在欺诈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增加,影响金融市场秩序和信誉。
以市场化改革来解决金融资源错配问题(修改)
以市场化改革来解决金融资源错配问题一、政府干预下的预算软约束是造成目前金融资源错配问题的重要根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13年6月末,人民币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达到105.4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是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1.5倍多,是我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倍多。
同时,201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 %,但是6月末的M2存量却同比增长14%,M2的增长率几乎是GDP增长率的两倍。
但是,与之相伴的是,市场利率歧高,微观主体企业普遍感觉资金紧张。
就在6月份,还爆发了国内罕见的“钱荒”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国内理论界有较多解释,如经济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必然带来金融体系内部的摩擦、金融体系内的资金套利带来“资金空转”、美联储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预期引发的资金回流、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所引致银行资金需求的增加、6月末为银行存贷款规模的考核时点等。
这些解释都从一定角度上说明了“钱荒”的原因,但是,其却没有从体制方面解释造成“钱荒”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钱荒”只是我国金融资源严重错配的阶段性表现,从体制角度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干预下的预算软约束问题。
正是这一问题,造成了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宽货币,紧信用”的低效率以及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弱化。
首先,政府干预下的预算软约束造成资金过分流入低效率的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项目。
在我国,各级政府缺乏实质性的投资项目问责制。
在问责缺失、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新任官员倾向于借新债、上新项目。
2008年以来的经济刺激政策,更是助长了地方官员上马新项目、新工程,其中有大量低效率的基建与房地产项目。
然而,借钱总是要还本付息的。
在预算软约束下,未来项目收入形不成足够的现金流与回报,不能偿还初始债务,甚至连债务的利息都无法支付,只能继续延期或增加新的债务,从而带来杠杆的进一步上升,债务负担的进一步加重,这样就可能进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
金融 是现代 经济 的核 心 , 金融 资 源 是 现代 市 场 经济
收稿 日期 "0 8- 5- 8 , 0 0 2 2
13 资金渠道单一 近年来 ,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作者简介: 周维(9 3 ) 女 , 18 一 , 湖南衡阳人 , 在读硕士研究生 , 事金融方面研究。 从
维普资讯
江 西农 业 学 报
2 0 , ( ) 1 1 5 0 82 9 :5 ~12 0
A t rc l reJa g i caAgiut a in x u
关 于我 国农 村 金融 资 源 配置 问题 的思 考
周 维
(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上海 20 3 ) 0 00
市化倾 向。据调 查 , 国农 业银 行 系统 没 有农 业银 行 营 全
更多的利润 , 相当多数 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惜采取各种方
式和途径 , 将信贷资金 由农业领域撤出并转入非农产业
领域 , 收缩面向分散农户的小额信贷 , 转而流向能够提供 更高利率的非农经营者 。在某些极端的情形下, 甚至出 现转移信贷支农资金的违规行为。( ) 5 渠道性流出。源
出。源 于某些金 融制 度 规定 而形 成 的 流 出 , 国有 商业 如
是服务农村职能弱化。农业贷款 的高风险性 、 高成本性
和弱补偿性 , 使得商业银行在农业贷款 中的赢利空间很 小,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大量撤并机构 、 上收信 贷管理权限、 转移投资项 目等。这些措施虽然体现 了商 业性金融面向竞争性市场经济的经营改进 , 但却在实际 上导致了农村地 区商业性金融机构经营战略重心的转
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一、引言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从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促进金融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1. 信任危机:金融行业多次发生丑闻和风险事件导致公众对其信任度下降,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各类欺诈案件等。
2. 监管缺失:监管体系对新兴金融市场与创新产品缺乏有效监管,容易产生监管真空区域。
3. 风险管理欠佳:某些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导致系统性风险可能在危机时爆发。
4. 不平衡的利益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平衡,容易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三、整改建议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与能力(1)提高对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和资本要求,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2)加大对新兴金融市场和创新产品的监管力度,并建立健全相关规定与制度明确监管职责。
(3)完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形成跨局部、多层次的监管合力。
2. 强化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1)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包括风险识别、测量、报告和处置等环节。
(2)促使金融机构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并加强其在重要风险决策中的权威性。
(3)完善外部审计制度,鼓励独立第三方评估并公开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
3.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1)加强对金融产品销售过程中信息披露的监管,确保消费者充分知情并理解各类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收益。
(2)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在金融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与纠纷。
(3)加大对虚假宣传、违法销售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正常秩序。
4. 加强金融教育与普惠金融(1)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更多人民群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缩小城乡金融发展差距。
(2)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风险和产品特性的认知水平,并培养合理理财观念。
金融行业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方案
金融行业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方案一、问题分析金融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 金融风险管理不到位:金融机构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风险管理体系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2. 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缺乏透明度和及时性,企业和个人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时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这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以及市场失序。
3. 金融监管缺失:某些金融监管机构在执行职责时存在缺失和不力。
监管制度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需求,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带来的风险。
二、建议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改进金融行业并提出建议解决方案:1.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风险评估、监测和控制机制。
同时,加强内外部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各种风险。
2. 提升信息透明度:金融机构应实施规范透明度政策,及时披露财务信息、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
此外,通过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和理财风险的认识。
3.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并加快监管制度改革步伐。
建立更为严谨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确保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4. 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促进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5.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全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金融行业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
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培训,提高整体行业素质。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全球金融稳定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应对。
7. 强调社会责任:金融机构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保、绿色投资,以及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等方面更加重视。
三、结语金融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摘要】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监管不足、风险隐患等问题,如信贷风险、市场波动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源自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手段不够灵活等原因。
为此,我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防范金融风险。
在未来,我国金融领域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提高透明度和稳定性,以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金融领域、问题、监管、风险、透明度、分析、建议、金融信息、展望未来、总结、我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金融领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配置、风险管理、经济稳定等重要功能。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风险隐患较大、市场乱象丛生的现象。
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着风险管理不足、违规操作、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给金融稳定和市场秩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金融监管不足也是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的问题之一。
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存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手段不够灵活等问题,导致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违规行为和金融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和加强金融信息透明度,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1.2 问题意识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金融监管不足、金融风险防范不力、金融信息透明度不高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还会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重大影响。
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金融机构存在风险隐患;监管标准不够明确,监管漏洞较多,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这种情况下,金融领域的乱象层出不穷,让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陷入困境。
对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公共资源视角
金融 机 构 之所 以能 够 开展 各 项业 务 、银 行 之 所 以 能 够 吸 收 公 众 存 款 , 现 持 续 经 营 , 背 后 潜 藏 实 其
和工 商 银行 分 别 再次 剥 离 19 4 8亿元 和 7 5 00亿元 不
良贷 款 。2 0 0 8年 1 0月农 业 银 行 又 一 次 剥离 不 良贷 款 80 0 0亿 元 。以上 数 据 加总 , 国有 银 行 累计 剥 离不
一
、
金 融资 源具 有 较 强 的公 共 资 源性 质
政 成 本 。 19 9 8年 财 政 部 发 行 2 0 7 0亿 元 特别 国债 为
从 整个 国家 和全 社 会 的层 面 来看 .金融 资 源 是 关 系 国计 民生 的 、 有 较 为 显 著 的 公 共 资 源 性 质 的 具 重要 社会 资源 。这 是 因为 :
不 良贷 款率 在 2 %~ 0 0 3 %之 间 , 消 除 系统 性 金 融 风 为
险, 加快 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 , 政府 承担了7 D 2 7
( ) 融 资 源配 置 具有 收入 再分 配功 能 三 金
典 模 型 。分 别 是 “ 公地 悲剧 ” 型 、 因徒 困境 博 弈 ” 模 “ 模 型 和 “ 体 行 动逻 辑 ” 型 。“ 地 悲 剧 ” 南英 国 集 模 公 是
府 、 场 和 社 区 自治组 织 在 金 融 资 源 配置 中 的独 特 作 用 进 行 探 讨 , 市 以求 为 金 融 资 源 的 均衡 配置 、 效 利 用 和 有
发 挥 中央 银 行 在 金 融 资 源配 置 中 的核 心 作 用 提供 有 益 的参 考 。 [ 词 】 融 资源 ; 关键 金 配置 问题 ; 共 资 源 公
中国金融市场的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中国金融市场的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不到位等等。
本文将从金融市场的问题出发,分析现状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一、金融市场的主要问题1.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的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体现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形式上,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
此外,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复杂化,金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欺诈等方面的风险也越来越凸显。
不合理的金融市场发展政策、薄弱的风险监管制度、金融从业者不规范操作等原因都加剧了金融风险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2.不合理市场规模金融市场规模与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利率、市场利率、股票市场和人口群体有关。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迅猛增长。
但是,金融市场规模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风险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大的问题。
一些金融机构对市场风险控制不够敏感,有些金融机构规模过大,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金融监管不到位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监管机构的作用就是通过制定规则、监管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保证市场的健康运行。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金融市场的种种问题,部分原因就是监管制度不到位。
监管者缺乏实务经验、监管手段有限、监管机构之间协调不够灵活等原因,让不良资产的增长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扩散难以控制。
二、如何改进金融市场1.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在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开放度、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强化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当前金融市场的重点。
建立健全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工作的决策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2.建立稳定、健康的金融市场应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定、健全、透明、公正和具有安全保障的多元化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docx
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一、金融市场的现状如今随着市场化深入改革,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不断改善与发展,形成了全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场所与机遇。
大体上说,我国金融体系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的,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国情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与金融制度的不断健全,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
尽管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与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相比仍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二、存在的原因与问题阻碍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第一个因素是各层次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功能并没有明确展开并完善,金融结构失衡。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就在于短期还是长期。
货币市场即短期资金市场,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提供了极高的流动性。
资本市场即长期资金市场,有筹资-投资、定价、资本配置和产权功能,虽然流动性不如货币市场,但有极高的盈利性。
第二个因素即为各层次市场之间沟通渠道的缺乏。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沟通的渠道,以及货币市场自身、资本市场自身沟通的渠道的匮乏。
许多因素导致了沟通渠道的缺乏,例如历史因素,造成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不规范致使两市场之间沟通不畅。
金融市场是一个整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两者密不可分,一个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另一个市场的发展壮大,致使两市场发展不协调,严重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三个因素则为市场监管严重不足,缺少严格规范。
对投资者而言,缺少理性,市场投机氛围十分冲动。
中国的股市散户占据了巨大的比重,不理智的投资者跟风现象严重,容易导致市场混乱。
金融市场监管效率低下、监管界限不明确,甚至出现了真空监管和重复监管的现象。
合理严格的监管能使金融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缺少合理有效的监管,金融市场将会失去秩序。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考首先是要完善各层次市场的功能。
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模式应实现从非均衡发展模式向均衡发展模式的转变,在目前的条件下,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在推进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注意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以促进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不少于10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也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响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国金融体制也不断改革创新。
然而,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金融风险管控不足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之一就是风险管控。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金融产品、金融科技等方面,风险难以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加剧,这将引发资金的流动性紧缩、融资成本飙升等问题,并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策:金融风险的管控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于金融市场主体、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经济金融数据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与交流机制,实现金融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也需要采取定量风险评估等措施,通过科学手段实现风险的有效预警和防控。
二、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和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着以政府调控为主的局面。
这种体系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以规避风险和稳定利润为主要目标,缺乏主动拓展、不断创新的动力。
对策:我国金融行业需要通过市场化发展模式推动市场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地改善金融市场的治理环境。
另外,还需要重视发展创新金融模式,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发展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市场的繁荣度和活跃度。
三、金融机构竞争能力不够强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仍然存在着公司治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效率不高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仍然相对较弱,这将限制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对策:关注金融机构业务管理、组织架构和人才素质建设等方面,实现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改革。
创新供给侧金融服务,培育新型的金融机构,提高其竞争力,加强合规管理,努力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四、金融监管机制亟待完善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监管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亟待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备。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一、引言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有效地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现状1.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和行业内的不均衡现象。
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更为充分,金融机构更多,金融产品更丰富,金融服务更便捷,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对滞后。
农村中小微企业及农业生产等领域对农村金融资源的需求也很大,但受限于运营成本和投入回报比,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些领域的投入有限,导致资源配置不足。
3.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滞后。
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滞后。
农村金融产品类型单一,而且更倾向于传统的担保贷款和小额信贷,对于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相对不足。
农村金融服务也存在着不便捷、不普惠的问题,限制了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
1.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集中于县城,而且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或信用合作社只是名存实亡。
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不合理,导致了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民在金融服务上的困难。
2. 农村金融经营成本较高。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相对更高。
这也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不足,在提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时不能满足需求。
3. 农村金融监管不到位。
农村金融监管的问题也是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之一。
由于监管不到位,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滥发贷款、变相违规等现象,使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更加不合理。
应当着重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布局,增加更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使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更为均衡。
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分析与思考共7页
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分析与思考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分析与思考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初期以行政调控为主要特征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效果之后,宏观调控方式向市场化的调节方式转变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如果不及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没有市场化的价格信号调整配合,宏观调控的难度会加大,其效果也难以巩固和持久。
因此,金融宏观调控应更多地放在市场机制的完善上,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市场的理性,通过市场交易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这是金融最核心的问题。
一、制约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问题分析(一)资源的行政性配置。
我国庞大的国有经济,众多的政府部门,使中央和地方都承担了大量的经济管理职能,经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政府为主而不是以市场为主进行配置的。
由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具体行业和投资、贷款项目,使本该由众多消费者、企业等社会各种组成部分分别考虑的问题,集中由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有很大的主观性,扭曲了市场的竞争机制。
实践证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低效的。
(二)利率管制。
一般来说,利率是有效配置资源最有力的调节工具。
随着经济的逐步市场化发展,除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外,大部分要素资源已经或者正在实现市场化的配置,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但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未能实现市场化的配置,金融市场没有形成合理的资金定价机制,不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生成的非市场化利率,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不能成为准确真实的资金价格信号,正确调节货币需求,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三)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资金供求不能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
反映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资金供求能否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是通过金融市场配置的资金能否促进资金使用者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目前还没能形成一个能够高效率配置金融资源、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缺少一种能使金融资源自动流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改善和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资源配置机制。
对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与思考
对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与思考1.引言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其中农民信贷难、资金供需不足成为妨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
李琨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从农村金融市场看,农村金融需求量不断地增加,然而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速度却没有跟上农村金融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农村资金外流形势严峻,且资金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单一,服务滞后;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管制严格,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因此,构建和完善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迫在眉睫,它是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力度的基础,是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有力保障。
2.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及地位2.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主体 --------- 农信社在我国,对农村信用社全面的长期粮油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是对农村国家政策补助的主要发放工作,是最普遍分布于所有农村分支机构中的,这保障了我国银行业机构的业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据统计,目前,农村关联信贷的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占全国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3以上,农民信贷约占78%,并在农业金融空白乡镇具有98.4%和67.7%的资金覆盖率和服务覆盖面等任务。
我国某些地区农村商业银行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宝贵经验。
其一,发展农业金融事业,就应该一直坚持以金融服务于“三农”为宗旨,致力于广大的农业领域。
其二,下沉金融服务重心,理解和把握村民的真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银行,并且推出符合农家“共赢”意识的理财品种。
其三,转变操作思维和方式,由过去等待农家们主动洽谈投资,变成了现在直接和农家们联系,以防止因消息与投资信息的不对称而没能很好协调的失败情况。
其四,全面良好的售后服务。
通过拓宽站点的业务范围,通过简易的营业网点、固定业务、提供金融便捷店、小额支付等便民站点及其他业务才能真实地走近乡村。
金融市场问题及解决措施
金融市场问题及解决措施金融市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资源配置、资金融通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也给投资者和经济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对金融市场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一)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和金融机构往往比投资者掌握更多关于自身财务状况、经营策略和风险水平的信息;另一方面,投资者之间也存在信息差异,专业投资者可能具有更多的分析能力和渠道获取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投资者利益受损。
(二)市场操纵一些大户或机构投资者可能利用资金、信息等优势,通过操纵市场价格来获取非法利润。
例如,通过大量买卖股票来制造虚假的供求关系,或者散布虚假消息误导其他投资者。
市场操纵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过度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可能导致风险难以评估和管理,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增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四)监管不足金融监管体系可能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一些违规行为未能及时被发现和制止。
监管的滞后性、监管手段的不完善以及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不畅等,都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
(五)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往往受到贪婪、恐惧、从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例如,盲目跟风追涨杀跌,过度交易,或者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影响了市场的稳定。
(六)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使得系统性风险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宏观经济波动、汇率波动、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
二、解决金融市场问题的措施(一)加强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和金融机构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相关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资本市场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思考
高资源配置效率上既有积 极作用 也有消 极作 用. 通过市 场 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的作用, 可以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 置到 高效率的地方去, 并通过竞争来实现上市公司的 优胜劣汰, 从而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的目 的. 在资本 市场 发展成 熟 的时候, 市场的失灵现象在所难免, 这时政府的行为取 向是 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调控 资本市 场短期 非均 衡现 象, 矫 正 资本市场的失灵现象, 引导资 源合 理、有 效的 配置. 虽然 政 府在纠正资本市场失灵方 面堪称 楷模, 但政 府干 预是需 要 成本的, 而且其自身 同样 具有无 法清 除的缺 陷 !! ! 政府 干
综上所述, 资本市场 的产权 影响 了中国 资本 市场的 资 源配置效率, 这也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 的问题. 2 3 上市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是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 优势的群体 , 是资 本 市场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 之一, 在整 个资本 市场 中处于 核 心地位. 上市公司治理 是现代 企业制 度中最 重要 的组织 结 构, 它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和机制. 上市公 司治 理结构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质量, 从而影响资源配 置效率. 上 市公司 的治理结构主要通过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的相 互制
然而, 产权制度的约束又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 的提高.
产权制度的约束对金融资 源配置 的影响 主要 有: 一是产 权 不清. 当资本市场上产 权界定 不明, 归属 不清 时, 资本市 场 上就会充斥大量的不完整、虚假的甚至是欺诈的 信息, 使市 场参与主体的交易成本变得很大, 影响交易的顺 利进行, 影 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 1] ( P79)此 外, 如果上 市公 司产 权模糊、 产权主体虚置及由此造成 企业领 导体制 的不 规范, 使企 业 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 主体, 导致 筹资者 不注 重资金 的 使用效率, 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严重地浪费了原 本就 稀缺的金融资源. 二是 产权结 构单 一. 产 权结 构单 一, 缺 乏 流动性也是影响资本市场 金融资 源配置 效率 的一 个因素. 产权经济学认为, 有效 率的产 权首先 必须具 有可 转让性 的 特点. 产权的可转 让性 也称产 权的 可交易 性, 指产 权可 以 在产权主体之间进行流动. 产 权的可 转让性 可以 提高产 权 的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 前, 上 市公 司占主导地位的产权主体 仍是国 有产权. 国 有上 市公司 的 股权结构可分为国家股、法人 股和 个人股, 其 中国 家股、法 人股一般占股权总数的 70% ~ 80% , 由 于国家 股不能上 市 流通, 法人股市场交易又十分清淡, 实际上资本市场流 通的 仅是公司股权的一小部分. 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滞 化, 导 致企 业难以盘活资产存量, 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和充分 地配置, 企 业的经营效益也难以提高. 另 外内外 资产权 之间 的流通 不 畅, 地区之间的产权流动是封闭的,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 的影 响, 不同地区产权的流动也受到限制, 跨地区并购企业 非该 地区政府点头是难以成功 的. 但若一 个地区 的企 业并购 另 一个地区的严重亏损的企业, 则该地方政府乐于 促成. 所以 中国目前地区企业之间的 战略性 并购还 很少, 更 多的是 本 地区政府主导下的 扶贫式 的 并购. [ 2] ( P170)
普惠金融视野下金融资源配置的困境及反思——以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分析视角
第28卷 第1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8 No.1 2019年1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an. 2019 文章编号:1008-8717(2019)01-0010-04普惠金融视野下金融资源配置的困境及反思——以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分析视角 赵 晨 芳(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0050)摘 要: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金融资源出现结构性排斥等问题相继出现。
而普惠金融的问题恰恰反映了现阶段金融资源配置的困境,包括了包容性制度的需求,计划与市场的失范,相关制度规范的不足。
结合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背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需加以重构,以实现金融民主和法治。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资源配置;政府与市场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The Dilemma and Reflec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Finance ——An Analysis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ZHAO Chen-fa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0050)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financial services coverage is uneven, and structural exclus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has emerged. The problem of inclusive finance precisely reflects the dilemma of financial resource allocation at this stage, including the demand for inclusive systems, the anomie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the lack of relevant institutional norm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 allocation, the boundary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need to be reconstructed to achieve financial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Key words:inclusive finance; financial resource allocation; government and market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8-08-22赵晨芳(1995—),女,浙江杭州人,华东政法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法。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资源;资源配置;问题;对策一、概念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是指将金融资源合理地分配给农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和领域,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金融资源包括资金、资产、人力资源等。
二、重要性合理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率。
如果资源配置不合理,将导致一些地区或部门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而另一些地区或部门资源的不足。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容易导致农村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结构的不平衡,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减少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够科学。
现有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容易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公平。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实力不平衡等原因,农村金融资本往往偏向于一些富裕地区和大型企业,而忽视了一些贫困地区和小微企业的需求。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够透明。
现有的资源配置机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的问题,容易导致金融资源的不合理流向,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四、改善的对策为了改善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应采取以下对策。
完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和机制。
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资源配置机制,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强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监管。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分析与思考
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分析与思考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初期以行政调控为主要特征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效果之后,宏观调控方式向市场化的调节方式转变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如果不及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没有市场化的价格信号调整配合,宏观调控的难度会加大,其效果也难以巩固和持久。
因此,金融宏观调控应更多地放在市场机制的完善上,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市场的理性,通过市场交易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这是金融最核心的问题。
一、制约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问题分析
(一)资源的行政性配置。
我国庞大的国有经济,众多的政府部门,使中央和地方都承担了大量的经济管理职能,经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政府为主而不是以市场为主进行配置的。
由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具体行业和投资、贷款项目,使本该由众多消费者、企业等社会各种组成部分分别考虑的问题,集中由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有很大的主观性,扭曲了市场的竞争机制。
实践证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低效的。
(二)利率管制。
一般来说,利率是有效配置资源最有力的调节工具。
随着经济的逐步市场化发展,除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外,大部分要素资源已经或者正在实现市场化的配置,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但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未能实现市场化的配置,金融市场没有形成合理的资金定价机制,不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生
成的非市场化利率,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不能成为准确真实的资金价格信号,正确调节货币需求,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三)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资金供求不能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
反映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资金供求能否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是通过金融市场配置的资金能否促进资金使用者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目前还没能形成一个能够高效率配置金融资源、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缺少一种能使金融资源自动流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改善和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资源配置机制。
首先,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银行体系把货币市场主要放在信贷融资上,扭曲了货币市场的功能。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经过十多年的金融改革,虽然直接融资比例在不断上升,但融资结构未发生根本转变,市场直接配置金融资源功能薄弱,带来的后果是银行承担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的绝大部分成本,信贷资金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集团集中的趋势,中小企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支持,农村金融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表明资金分配的效率不能通过良好的金融体系得到合理体现。
其次,资本市场欠发达,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够。
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但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却不高,而且成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
究其原因,我国的资本市场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差较大,缺乏活跃的企业间兼并、收购市场,生产要素通过股权交易进行合理重组渠道较窄,股票市场虽经多年发展,但容量依旧有限,全流通问题未解决,股价容易扭曲,资本市场
的价值发现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发挥。
此外,我国金融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各市场之间的资金不能实现良性互动,也影响了金融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的发挥。
与银行资金过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资本市场资金短缺,长期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这是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反映的是资金有效配置不足。
我国m2占gdp的比重接近200%,这种比例在全世界都罕见,资本初始投入缺乏有效渠道。
(四)微观基础不完善,金融配置的资源难以有效促进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
我国高度集中垄断的金融体制,严重落后于我国市场化的进程。
四大国有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机构存贷款的绝大部分,整个银行体系又高度“纵向化”,而且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官本位”特征,信贷行为的市场理性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难以形成在竞争基础上的高效运营机制,也难以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各类经济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同样,国有企业也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未尽完善,其行为的非市场化倾向十分突出, 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理性的经营活动,市场手段对企业投资和资金需求的调节作用极其有限, 市场通过利益调节调整资源配置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建议和思考“十一五”时期,我国我国金融业将迎来突破性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
这就要求金融业运作的目标从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转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进程,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page,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从而有效地促进全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一)强化有限政府的理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创造市场经济所依托的政治环境。
有限政府不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不控制主要应由市场配置的资源,应更加相信市场的理性。
这种理性,表现为市场主体会依据现实和对未来的预期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金融宏观调控要逐步实现行政性手段淡出,市场化手段跟进,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将调控手段更多地转为市场化间接调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市场机制后,国家应主要通过市场而不是政策来实现国有银行资源优化配置,要真正把商业银行当作企业看待,不要直接控制或干预银行经营活动,而是要求银行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作为主要目标。
只有这样,银行才会在经营行为上根据市场的要求发放贷款,追求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效益。
放在更大的范围看,银行这种合乎市场理性的微观经营行为将在市场规律的约束下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健全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完善间接调控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必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在于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一个可靠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
因此,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化色彩,中央银行要更加注意研究价格工具,货币信贷调控要加快向价格调节方式的转变,发挥好价格手段在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当前,比利率调整更为重要的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形成机制问题。
如果只着眼于利率水平的变动,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都仍然是非市场化的。
(三)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建立有效率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必须拓宽金融发展的渠道,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构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等多个子市场协调互动的机制,将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票据融资等多品种、多渠道、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演变,加强诸市场的沟通和联系,让资金在市场间流动起来,才能最终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要以发展直接融资产品和风险管理为重点,继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根据市场条件逐步加快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
此外,还要发展出各种复杂的组合性、结构化的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的品种越多,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强。
(四)继续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培育和发展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金融微观主体首先,要培育多元化金融主体。
单一的产权结构会阻碍金融资源流动,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多元化的金融主体则能够适应多类型、多层次金融资源配置的需要。
因此,应通过明晰产权主体,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设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企业,努力构建合理的金融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其次,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在资金配置模式上实现以市场为主的变革。
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讲,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是获得良好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基础。
因此,商业银行要更加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造和公司机制的建立。
只有扎扎实实的公司治理建设、内
控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才能按市场规则进行合乎市场理性的经营,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五)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行为的制度基础之上。
各项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为为微观经济主体改善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因此,要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广泛参与金融市场,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为高效配置资源创造较好的经济主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