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下册教案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5篇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5篇初一下册政治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了针对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解决适应与学会调适的矛盾,设立了五个单元的内容。
由“ 相逢是首歌”( 青春交友 )、“ 心中拥有灿烂阳光”(做情绪的主人,磨砺坚强意志,陶冶高雅情绪) 、“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 撑起法律保护伞”( 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知法懂法守法 ) 到“ 在社会生活中选择”( 懂得责任,学会担当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教材的内容体系完全构建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石之上,为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下册教材以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和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为中心,设立了三个单元的内容。
由“感悟生命价值”(珍爱生命,自尊自信,感悟人生)、“树立法治观念”(法律在我身边,法律不可违,做守法公民)到“珍惜特殊保护”(法律护我成长,筑起“防火墙”,远离“高压线”),将心理、道德、法律有机融为一体,在行文上以提升学生的行为为主线,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真正的融合相关知识于正确的行为之中,既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提高德育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学和评价建议1、以教材为基础,讲解热点问题,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
在课程教学中,本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差距,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讲解热点问题,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
中学生在思维方面,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学了理论就与现实对照。
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对于与教材有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讲解。
对于与教材无关的热点问题,则可开设专题研究性学习。
对于思想疑虑和错误认识,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各抒己见,逐渐明辨是非。
只要教师能够准确捕捉住学生思想方面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好地掌握学科的理论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教案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5篇®1.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2、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难点: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小学生写字时,经常会用到田字格小字本,由这个田字格的“格”你会联想到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的“格”,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学生讨论回答。
师:是呀,做人总会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总有一些界限不能逾越。
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青春有格。
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青春并不意味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2、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5、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6、“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28阅读感悟“卢梭的忏悔”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卢梭的《忏悔录》部分内容(见教材P28),体味其中的道理。
2、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交流点拨: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守网络规则,等等。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精选7篇)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精选7篇)七年级政治教案篇一一、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四、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3、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1、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2、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克服考试焦虑。
3、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3、知识1、知道人的基本情绪种类,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
2、懂得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结果。
3、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4、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本单元包括第十三、十四课内容,计划用6课时授完。
第13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第二框——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计划用三课时授完。
第一、二课时(总第6、7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语:每一个人都始终处在一定的情绪之中,或平静,或快乐,或伤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共3篇
〖最新〗⼈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活》教学设计共3篇⼈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9.2法律保障⽣活》教案9.2 法律保障⽣活教案【教学⽬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感受法律对⽣活的保障作⽤。
初步树⽴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树⽴法律⾯前⼈⼈平等的观念。
能⼒⽬标:初步形成⾃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为的能⼒。
知识⽬标:知道法律是⼀种特殊的⾏为规范。
理解法律的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法律的特征和作⽤。
教学难点是法律的特征。
【教学过程】⼀、导⼊新课开场⽩:通过前⾯第⼀框《⽣活需要法律》的学习,我们对法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法律保障⽣活》。
组织学⽣阅读教材P89运⽤你的经验。
指导学⽣开展词语接龙⽐赛。
学⽣分组参与词语接龙⽐赛。
⽤不同词语表达对法律的感受。
归纳学⽣发⾔,引导学⽣体会法律的威严与关爱。
⼆、新课教学⽬标探究⼀、法律的特征活动⼀:法律与道德等规范的区别指导学⽣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式、实施⼿段、调整对象和范围⽅⾯,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2.回答三幅漫画分别体现哪种⾏为规范。
3.分组讨论三种⾏为规范在产⽣⽅式、实施⼿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的不同。
4.派代表展⽰探究成果。
5.学⽣填写表格进⾏⽐较。
归纳总结,提升认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的⼀种特殊的⾏为规范。
(⼀)法律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教师根据教材P91相关链接阐述什么是法律的制定、认可。
学⽣阅读相关链接。
活动⼆:我为⽴法建⾔献策指导学⽣阅读教材P91探究与分享。
想⼀想:你认为还有哪些⽣活⽅⾯需要加强⽴法?阅读教材,分⼩组探讨问题,交流发⾔。
多媒体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图⽚,引导学⽣思考社会⽣活中还有哪些公民权利需要⽴法加以保护。
活动三:以案说法多媒体出⽰案例,列出问题:以上材料分别反映法律的什么特征?阅读案例,思考问题,举⼿回答。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五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学习目标】1.了解集体生活对我们的影响,认识到集体生活对我们的作用。
2.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格,完善自我。
3.树立集体意识,积极融入集体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在集体中涵养品格难点:在集体中处理好与他人关系,完善自己个性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情境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活跃了。
情境二:从村小学来到镇初中,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境三:早上,受到同学们琅琅读书声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学生讨论:集体氛围对你有什么影响?……师:看来集体生活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3.在集体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们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4.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5.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分享教材P59探究与分享“元元的信”,探讨:1.元元是一位负责任的黑板报主编。
从她担任黑板报主编后,征稿、催稿、编辑版面设计……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编好黑板报,她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等方面可以看出来。
2.担任黑板报主编后,元元的收获表现在哪些方面?交流点拨: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开朗的性格等等。
探究二: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59探究与分享,并探讨:在集体生活中,你对上述哪些方面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交流点拨: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回答即可,要求举出具体事例。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优秀10篇)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优秀10篇)政治,它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
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七年级政治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播种友情”是初一思想品德第五课《友情伴我同行》的第一个项目,主要讲述两个问题:一是生活需要友情,帮助学生认识友情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二是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引导学生认识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同时做到谨慎交友。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友情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辨析能力及自我教育能了。
3、知识目标:懂得友情的重要性,认识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积极与同学交往。
三、教学难点:慎交友由于初一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于如何认识慎交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讲清“慎交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采取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小组讨论分析、大家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辨析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相逢是首歌》师:同学们无论分别几年,还是几十年,无论相距近还是远,生活上的相互照顾、事业上的相互扶持、情感上的相互思念,都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体验,使我们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同学们的友情是共同生活的浓缩,是心灵交流的花朵,同学们的友情将像一首美妙动听的歌,伴我们一路同行。
思考:你对友情有何感悟?(同学回答,教师总结)(二)大家谈师:以上同学们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友情的可贵,它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离不开朋友,人人需要友情,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1、你有知心朋友么?2、如果有,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3、他(她)对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4、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朋友都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结合实际直接回答即可)目的:从“大家谈”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友情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下教案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下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态度,学会尊重他人。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提升自己。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自尊自信的含义及重要性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自尊自信的概念。
2.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做自尊自信的人?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自尊自信概念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自尊自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自尊自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做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培养自尊自信的态度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态度?2.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培养自尊自信方法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
2. 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自尊自信。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自尊自信的活动方案。
2. 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其他小组提出建议。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尊自信的态度。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尊自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自尊自信的情况。
3. 学生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表现。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教案(6篇)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教案(6篇)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篇1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地位: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其交往的对象也逐渐从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范围向更广阔的社会公共领域扩张,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开始日益频繁地接触社会公共生活。
面对着社会公共生活,每个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认识,并进而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为避免上述原因导致的各行其是最终引起社会生活陷于混乱,就必须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确定相应的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体系,并以之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公共生活秩序与个人充分自由发展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在所有的公共行为规则中,法律是一种特殊而又必不可少的行为规则,它与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密切相关,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当自觉地以法律这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同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复习重点:1、理解公共生活:每个人在公共生活中有不同个角色或身份,从身边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要盲目从众。
2、社会公共生活需要共同规则:共同规则有有形(法律、法规、纪律等)和无形(道德、伦理规则等)两类。
3、我们要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学法、守法、懂法、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4、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则:违反法律会将依受到法强制矫正;法律是各类规则中最低准则;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5、法律的特点:法律是唯一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创制);法律对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效力);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障);法律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于关怀和保障(目的)。
6、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社会的安定和和谐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法律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
7、用法律维护权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调解、和解、诉讼、仲裁等)。
[精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8.2 我与集体共成长 教案共3篇
第八课第二框:我与集体共成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奉献集体意识,为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做思想准备。
知识目标:1、明确创建美好集体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2、认识承担责任对于集体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勇于对集体承担责任,能够为建设美好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为建设美好集体承担自己的责任。
教学难点:在建设美好集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跑操视频)教师:集体建设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建设美好的集体有你有他共同努力,你觉得自己做得怎样?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我与集体共成长。
二、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怎样才能做到与集体共成长;知道在共建中尽责有哪些要求;明确承担责任的意义。
2.懂得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
三、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在共建中尽责活动一:竞选班长竞选过程:1、主持人公布班级班长竞选开始2、参选人员发表竞职演说3、全体举手选举4、宣读选举结果思考:(1)刚才活动体现了怎样竞选组织领导者?(2)这样竞选有哪些好处?(3)班级跑操口号是什么?怎样制定的?在共建中尽责要求一:我们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在共建中尽责要求二:我们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在共建中尽责要求三: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
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讨论:怎样在共建中尽责?(1)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2)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
202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材第四单元《法律与我们同行》第一章《法律是什么》。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法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法律的作用;第三节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的概念、特征及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2.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3.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法律的特征及其作用。
重点:法律的概念、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好奇心和思考,从而引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法的概念与特征a. 通过PPT展示,讲解法的定义、来源、类别等基本知识。
b. 分析法的特征,如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等。
(2)法律的作用a.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b. 分析法律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
(3)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a. 讲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合同、婚姻、劳动等。
b.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公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分析法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4.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法的概念与特征2. 法律的作用3. 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
(2)举例说明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1)法的概念: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等。
法律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等。
2023年北师大版政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3年北师大版政治七年级下册全册教
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章:国家和国家领导
教学目标
- 了解国家的定义和特点
- 掌握国家的组成部分和国家的前提条件
- 能够区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区别
教学内容
1. 国家的定义和特点
- 国家的定义:指人口、领土、主权、政权四个要素相结合的社会领域
- 国家的特点:人民、领土、主权、国际关系
2. 国家的组成部分
- 人民: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主体,具有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
- 领土:国家的领域范围,包括陆地、海洋、空域和其中的资源
- 主权:国家拥有独立的意志和决策权利,对内外事务有统治力量
- 政权:国家的政治组织,包括政府、国家机关等
3. 国家的前提条件
- 人口: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公民和非公民人口
- 领土:国家独立、完整的领土范围
- 政权:国家政权的形式和组织
4.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区别
- 国家: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力和政治组织,具有自主性和主权性
- 国际组织:由多个国家或地区组成的组织,共同处理国际事务,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反思
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和国家领导的相关知识。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了国家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国家的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并能够区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区别。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要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能力目标要求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
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202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优秀
202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材第三单元“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具体包括第6章“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的第1节“权利与义务”和第2节“我们受法律保护”,以及第7章“法律与秩序”的第1节“社会秩序与法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到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的法治意识。
3. 使学生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社会秩序与法律的关系。
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制约,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交通秩序、学校秩序等),让学生思考秩序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法律与秩序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第6章第1节“权利与义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强调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3. 课堂讲解:分析第6章第2节“我们受法律保护”,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保护个人权利方面的作用。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法律保护实例,加深对法律保护权利的认识。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第7章第1节“社会秩序与法律”,分析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权利与义务权利:个人享有的利益和自由义务: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关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2.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法律规定权利法律保护权利3. 社会秩序与法律社会秩序:有条理、和谐稳定的状态法律:维护秩序、保障权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举例说明法律在保护个人权利方面的作用。
(3)分析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5篇政治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1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和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提高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多点理性,少点野蛮,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息繁衍.通过新闻故事的观察与思考和探究园“情景体验”,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珍爱一切生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重要性难点:认识生命在于关爱,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珍爱生命,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教学方法小品表演,情景体验,小组研讨.新闻调查,课前准备1.小品表演准备:由学生根据教科书第6页内容进行小品创作,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指导.2.把第一课时第四小组的调查记录表收上来,挑选"人与动物的故事"的典型例子.教学过程体会导入承接上一节课"是登顶,还是征服"的讨论.师:到底我们怎样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这几位同学的看法吧.(请几位体会写得较好的同学发言)学生交流分享.(略)活动一:思考与分享.第一步: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学生讲述:人与动物的故事.第二步:分小组讨论:(1)在个别地方,有些人把吃野生动物看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请你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行为的 "(2)听了人与动物的故事,你对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与延续人类生命的关系有些什么新的认识你会怎样做第三步:每个小组的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第四步:老师点拨:地球上的生命是经过许多年的物竞天择而生存下来的,一只麻雀,一条蛇,甚至一只蚂蚁都是生物链的重要一环,都是一个生命.而现在,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数量锐减,有的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了大自然的均衡,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提高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多点理性,少点野蛮,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息繁衍.对待吃野生动物的一些陋习,我们中学生不但自己不吃,见到有人吃也要对其进行劝阻,对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一定要进行坚决的斗争.附录: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场景:野味餐馆门外.旁白:星期天,小敏和叔叔一家去郊游,叔叔带大家来到一家野味餐馆吃饭,只见餐馆里到处能看见"孔雀全宴","天鹅全宴","纸包驼鸟肉","干锅大雁","红扣穿山甲","红烧巨蜥"等等.叔叔:这里有穿山甲吃!太好了,弄两斤尝尝怎么样弟弟:好啊,听说吃野味营养好,长得快!小敏:吃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违法的.婶婶:就这一次,下不为例.旁白:同学们,假如你是小敏,你会怎么做呢师:很好!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学会与它们和睦共处.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不滥砍乱伐,善待生命,拒绝野生动物食品,为人类自己,为一切生命营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可考虑以投影的方式出示板书).有的同学甚至还想到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很了不起!师:我们曾经在本单元的第一堂课《生命的思考》里有一个小辩论的话题——人类生命的价值是否高于其他生命体会到了其他一切生命和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然而就人类自身而言,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它的价值呢,现在让我们进入新闻调查.活动二:观察与思考(多媒体展示以下新闻故事)新闻故事一:用双脚谱写人生的年轻人.17岁的郑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市的某重点中学,当他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被眼前的这位新同学感动了:郑东9岁那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臂,然而在强烈的求知愿望驱使下,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炼就了用双脚写字的本领.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郑东顺利地考上了当地有名的高中.新闻故事二:凋谢的花朵.小婷,小玫,小青,小静都是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小婷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又是班长,深受同学们的拥戴和老师的喜爱.小玫,小青,小静是小婷的同班同学,她们的成绩也都不错,相互间关系很好,大家几乎是无话不谈,常常在一起谈学习,谈理想.可是,有一天的话题却让四个小伙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四人都是多子女的家庭.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她们在家里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小婷为例,家里还有一个念小学五年级的弟弟,平时调皮蛋,可是父母在家里老是偏爱弟弟.有一次小婷和弟弟闹矛盾,明明是弟弟不对,可是父亲却打了小婷一巴掌.每次想到这种事儿,她心理就很不是滋味.终于有一天,小婷对小玫,小青和小静说:"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多没有意思啊,还不如死了算了.反正这个世界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小婷的意见马上得到了其他三人的附和.于是,在一个周末放学后,四人跑到学校外的一个山坡上,吃下了拌有毒药的方便面.事后有个路过人发现了她们口吐白沫躺在那里,及时喊来了其他人把她们送到医院,挽救了小玫,小青,小静的生命,可是小婷却永远地闭上了那双明亮的眼睛.新闻故事三:初中生割腕为证清白.2003年11月,某中学的学生寝室发生盗窃案,15岁的初中生小张被视为"重点嫌疑人之一".为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小张留下遗书,在寝室卫生间割腕,自杀未遂.(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师:看了以上新闻报道,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议论,回答:(略)师小结:郑东表现的是一种不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放弃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表现;小婷,小玫,小青,小静和小张则是没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生命的价值,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没有积极地去寻求解决办法,轻率地选择了死亡来逃避.师:同学们都谈的很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是否因为自己的身体有缺陷或生活上遇到挫折,就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呢学生回答:不应该放弃.师:是的,哪怕是残缺的身体,仍然可以创造出了不起的价值,郑东就是一个典范.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或在挫折中奋起的事例吗学生回答:贝多芬,张海迪,残疾人运动会上的运动员等等.师:那么新闻故事二中的四名同学和故事三中的小张的自杀行为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吗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你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同步多媒体展示:据中新网新闻调查显示,现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在死亡原因中已上升到第五位.) 学生回答:(略).师引导:这的确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为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选择自杀是一种逃避,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给国家,社会和亲人带来更多的麻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应该不屈服,不放弃,满怀斗志地战胜困难和挫折,通过不断与困难和挫折的抗争来展现自己生命的光辉.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生命价值认识的最基本的道理.活动三:情景研讨师:请大家翻到教科书第3页情景体验"是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快速阅读,然后回答下面问题:1,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2,阅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回答:(略).展示名言:人活着,就意味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亲人,他人和社会.——佚名活动四:情景体验.(1)观看视频:《铁达尼号片段》男女主角在铁达尼号沉没后的一段对话.(2)学生分组讨论.讨论题:"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男主角要女主角答应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生命,一定要活下去!"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拨: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活动五:我议我说."我们应当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由学生先阅读"心灵导航"的相关内容,四人小组分组讨论,汇总后,在全班发言.基本结论 (板书)珍爱生命,善待生命(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3)善待其他生命.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对生命世界的探索,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对自然界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的弥足珍贵有了新的感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了新的体会.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大自然的一切生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道和善良的品德伴随我们成长.(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师可选用比较舒缓的音乐做背景) 师:爱,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含义博大的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是美好的人间"!课后作业(我学我用)爱心行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爱心行动方案,付诸实践.评出班里最有爱心的人.(请把自己小组的"爱心行为"方案和班级中最有爱心的人的人选名单填写在教科书第8页上.)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2心中有火山教学目标:认识怒火的危害,制怒的有效方法,认识愤怒的力量教学重点:合理宣泄怒火教学难点:愤怒的力量教学方法:讨论式,列举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怒火熊熊勿伤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愿以偿,当自己的愿望一再受挫,紧张状态逐渐积累,就会产生愤怒的这种定有敌意的情绪。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1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懂得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努力过独立的生活;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初步了解中学生自立的含义,认识自立这种优秀品质,体会自立对生活的意义。
通过阅读短文《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更深刻地领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自立精神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关于自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本环节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自立,并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自立。
):(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师:同学们,从上面这段话,那你想到了什么?(在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房间要自己整理,学习要靠自己,作业要自己做,有难题要自己思考,自己的抽屉要自己整理……其实,这些答案,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要面对的“自立”问题。
)教师归纳: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我们要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羽翼保护,独立生活;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为我们护航第1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关爱通过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养成法律意识。
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能理解和判断四种不同的法律保护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能依法行使权力和自觉履行义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教学难点:感受法律的关爱。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过程与组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材料导入新课《法律为我们护航》展示新闻报道“校园欺凌事件”: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禁不止,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校园暴力不仅给孩子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
【合作探究】1、校园欺凌事件的学生们年龄上有何共同点?2、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外部原因是什么?3、展示课题:《法律为我们护航》学生观看“校园欺凌事件”的新闻,明白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需要法律为未成年人护航,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法的关爱,引导学生明白当不法行为发生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感受法的关爱活动二:学法律,体关爱【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齐读P98面的相关链接的法律条文。
了解我国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
2、我国制定这些法律,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分组辩论】3、“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探究分享】1、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2、关系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XX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2024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学 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得 到了提高,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 了增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
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2024/1/27
24
存在问题分析
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 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 力和兴趣。
2024/1/27
部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和理论 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 够紧密,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 运用。
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若干课,每课包含导入、正文、活动 和练习等部分。
教材内容
涵盖道德、法律和政治等多个领域,包括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国家政治制度、 公民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学习和思考。
2024/1/27
6
2024/1/27
2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介绍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 运动等,帮助学生学会在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 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培养乐观心态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乐观心态对个人成长和幸福生活 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感恩日记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
2024/1/27
13
培养健康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
02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 行义务
阐述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履 行的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 利和履行义务。
03
寻求法律援助和维 护合法权益
介绍寻求法律援助的途径和方式, 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2024/1/27
21
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2024/1/27
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阐述树立法治观念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 生活中培养法治观念。
2024政治七年级下册教案
2024政治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向自强少年学习第一课时自强品质教学目标:1.理解自强的含义和表现。
2.培养学生自强的意识和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1.自强的含义和表现。
2.自强品质的培养。
教学难点:1.自强品质的培养。
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讲述一个自强少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什么是自强?自强有哪些表现?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强的含义和表现。
三、课堂讲解1.讲解自强的含义:自强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积极进取,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目标的心理品质。
2.讲解自强的表现:自强表现为自信、乐观、勇敢、毅力等方面。
3.举例说明自强品质的重要性。
四、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强品质?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第二课时自强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自强的具体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自强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将自强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自强的具体方法。
2.自强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自强方法的运用。
2.将自强方法融入实际生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什么是自强?自强有哪些表现?2.导入新课:如何培养自强品质?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强的具体方法。
三、课堂讲解1.讲解自强的具体方法: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b.培养自信心。
c.保持乐观心态。
d.锻炼毅力。
2.举例说明自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自强方法?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将自强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我们的价值观第一课时我们的价值观念教学目标:1.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1.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2.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难点:1.价值观的内涵。
2.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一、课标透析课标要求:(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单元内容介绍1、单元地位: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
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
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
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包括三框内容:‚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
第一框‚我能行!‛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区别自负、自卑和自信。
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主要说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
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主要讲如何树立和增强自己的自信。
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是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
‚太好了‛就是遇事从正面来思考。
‚我能行的‛就是自信、大胆、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能帮你吗‛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使活动结果真正发挥作用。
三、学情分析这一单元内容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需要的:1、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臵,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
人们总是通过评价标准的选择来获得较高的自我尊重水平,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看重自己那些非常优秀的特点,而认为自己的那些缺点是无关紧要的。
这就使得人们很容易出现对自身弱点的有意回避.这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
研究证明,具有高自尊的学生比低自尊的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倾向于为自己树立较高的标准。
具有高自尊的学生均比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更能影响别人,更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从而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尊严,维护人格。
所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2、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己的评价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致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心理障碍。
而认识上的偏差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狂妄、偏激、虚荣、焦虑、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及作出恰当的评价,增强自己的自信。
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信之后才会获得成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四、课的内容分析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B、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C、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2)能力目标A、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B、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C、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B、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对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课时建议建议用4课时。
用2课时让学生从多角度把握自尊的含义: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区别虚荣与自尊。
用1课时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
用1课时讲解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四):活动设计: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导入:四幅图片(结合书本内容香港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州五号上天、西气东输工程)讨论:回想起这些情景,你有怎样的感受?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欢乐是怎么样产生的?目的:通过对系列历史事件的回顾来体会自尊心的满足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活动:自尊的人最快乐找一找:让学生查找有强烈自尊者的典型事例或采访身边的有自尊心的人,发现有自尊的人才会快乐,自尊的人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引导学生走上树立自尊,获得快乐的成功之路。
如:居里夫人、周恩来、童第周、爱迪生、华罗庚、等举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尊重与被尊重是人的本能需要。
引出:自尊的概念:自尊即自我尊重,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自尊能使人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想一想: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或有很大进步时,我希望老师、父母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
说一说: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觉得自己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填一填:课本P5页活动设计,填写句子,体验自尊与快乐。
(可以选择其中的1、2项进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自尊的存在,以及由自尊带来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通过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举例子:‚耻辱戒指‛议一议:‚耻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在分析事例时,重点分析坏事可以转变成好事,关键是如何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
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智慧泉: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你有哪些缺点呢?能否参照小明的方案将它们改造一下。
结合课本‚帮小明制定改造方案‛教师可在班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为自己制订改造方案,然后在班内交流。
活动过程:①参照书中样子为每个同学印制一张表格。
②组织学生填表。
如果填写有困难,可以分小组讨论,然后再填写。
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必要时要加以引导。
④填写完毕,学生展开讨论,在相互支持与鼓励中找到自尊。
讨论:P8页三种情景,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怎样一种心理?是虚荣的表现。
中学生在追求自尊带来的满足时,常常会陷入虚荣的误区。
虚荣的行为表现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
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你能举出身边类似的事例吗?通过活动多角度体验自尊的含义。
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导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所理解的自尊是什么?引入: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判断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自尊常常是在他人的鼓励、认同中形成的。
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活动:课本第九页‚给我自尊的那个他‛。
活动开展时可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他交往的故事‛。
你同样会是别人的那个‚他‛。
你的存在对他人有什么意义?他人对我们的尊重与关爱,使我们充满了自豪与快乐。
那我们也有责任去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是自尊的需要。
议一议:课本P10的情景: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你能怪别人不尊重你吗?说明: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活动:感动续写,让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尊重、关爱去温暖他人,让我们共同回味那温馨的一刻。
体会: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入:演一演《晏子使楚》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把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
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他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问:晏子为什么坚持从大门进?说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决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维护人格对自己的意义,维护人格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集体也有着重要意义。
引入一则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臵办齐全时,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到:‚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条狗。
‛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说明:要维护人格,捍卫尊严想一想:P13页,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在你身边有类似的事例发生吗?说明:要维护自己的人格,提高对自尊的理解。
议一议:遇到这些情况会让我感到自尊受伤害吗?1、有些人说话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常常直抒胸臆,直指问题。
2、有些人爱说笑话,活跃气氛,虽然并不针对谁,但有时使人感到尴尬。
3、有人认为,在对待自己的有可能引起他人耻笑的缺陷上,敢于并善于自嘲,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它帮助我们轻松化解流言蜚语。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自尊要适度,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态度和议论,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
批评是对事不对人。
我们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活动:讨论课本15页事例,陶校长为什么反而给他四块糖?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演一演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的真实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