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郑和远航
《郑和远航》(精选14篇)
《郑和远航》(精选14篇)《郑和远航》篇110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材简析:本课为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十课。
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郑和率领船队扬帆启航的经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条理,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郑和远航规模之大。
教学难点: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设计理念:以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借助于文本,使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我抓住了《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远大意义。
课前布置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
在课上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读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中,理解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教学中,力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
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本,回归点也是课本,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
教学准备:1、预习,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2、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其时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郑和航海经历的文章。
2、板书:10郑和远航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关于郑和的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小学语文苏教版5年级下11、12、13课笔记
11、《郑和远航》一、多音字:载:zài (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zǎi (一年半载) (刊载)易错字:桅(wéi)杆魁(kuí)梧(wú) 炫(xuàn)耀太监(jiàn) 鬓(b ìn)发二、重点解释严阵以待:待,等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惊叹不已:已:终结。
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
三、照样子写成语:1、形容人多: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成千盈百2、化×为×:化险为夷化敌为友化整为零化干戈为玉帛化难为易3、二四字为反义词:化险为夷声东击西出生入死欢天喜地七上八下4、与处境艰难有关:一贫如洗贫病交加饥寒交迫穷困潦倒四、填空:1、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郑和。
2、本文是按“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写的。
3、本课第一、二自然段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郑和的的船队规模宏大,装备精良。
第六自然段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了郑和的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还说明了郑和远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航海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4、本课是从“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来说明当时的“凶险”的,写“凶险”,是为了突出郑和的镇定自若、英勇无畏和机敏、智慧、指挥有方。
5、世界航海家还有: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6、与战胜困难有关的名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绝不屈服。
(居里夫人)苦难是人生老师。
(巴尔扎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填空:1、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郑和远航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3、熟悉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
【教学重、难点】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我国600多年前出现了一位卓越的航海外交家,他是谁?(生答郑和)指生谈谈对他的了解。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明朝,分享他的故事。
2、师板书课题:11 郑和远航(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要求:(1)声音响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指生说一说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桅杆魁梧炫耀俘虏迎风招展镇定自若浩浩荡荡扶老携幼名扬海外化险为夷指名读—正音—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词语的味来。
3、小组内练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倾听,随时记录同学存在的问题。
指名说你为同学提供过哪些帮助,其他同学是怎样帮你的?小组内推荐同学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
或者你觉得哪个段落最难读,敢不敢来挑战?我觉得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郑和远航的重大历史意义,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读一读?)生评或者师简单评。
4、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先同桌说说,然后交流,指名概括说说并简单谈谈感受。
(适当问学生是如何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
本文最简洁有效的方法——题目就是主要内容。
)5、文章先后写了郑和几次远航?(七次)详写了几次?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一次)其余的六次都是略写。
一篇文章,详写和略写内容安排的很恰当就叫详略得当。
三、翻至生字栏,生仔细观察,接着描红注意一笔描成不要回描,注意笔顺,然后自己练写,写完后与范字作比较,再写时要更注意。
师巡视指导,相机提示。
三分钟后听写。
四、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五语文下册第十一课《郑和远航》课件(第一课时)
生字词学习
wéi kuí xuàn cí shān yí
bìn
桅 魁 炫 瓷 珊 夷 鬓
mǎ qiǎn qì quán zèng sī fàn
码 遣 器 拳 赠 撕 范
码头 派遣 机器 抱拳 赠送 撕扯 范围
• 码头 派遣 仪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桅杆 瓷器 身材魁梧 炫耀 珊瑚 化险为夷 鬓发
课文结构
第一次 远航 友好交往:礼节 (详) 周到,倍受欢迎 (1—5) 战胜凶险:镇定 自若,化险为夷
后几次远 航(略) (6—7) 意义巨大 扬帆远航:场面 壮观,规模宏大
郑 和 远 航
顽 强 探 索
归纳演绎
课文主要讲了 郑和第一次 下西 洋的情况,并说明郑和 七次远航 的重大意义。
郑和远航
郑和(1371~1433):中国明
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
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提
拔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 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 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 “佛”“法”“僧”为三宝,他也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
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读音,画出生字词 和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3、理清课文条理。
1、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 携,携带。 搀扶着老人,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 已,止。 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 待,等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 夷,平坦,平安。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郑和远航》【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点】1、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教学难点】2、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录音机、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揭题导入2、检查自学效果。
3、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
(板书课题)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4、指导分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第1~5自然段)(2)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3)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5、同座位互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
2、魁:半包围结构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厶”写得小一些。
3、监:上大下小。
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的描红和临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11.郑和远航
3、 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 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 由读课第五节。 4、小组内交流汇报。
(1)险恶的风浪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 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 奔腾咆哮,巨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 佛要把船只撕裂。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 夷。 结果:战胜了风浪。 (2)海盗的袭击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 烧着。 结果:俘虏了海盗。
•
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浏 家港(今太仓市浏河镇),地处浏河与长 江交汇处,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郑 和船队在浏家港集结出海之前,每次必到 镇上天妃宫进香朝拜,祭祀天妃,祁保出 入平安。宣德六年(1431年)曾刻石立 “浏家港天妃宫石颗番事迹碑”,因此, 此处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
6、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 了第一次远航的任务,那么 郑和远航有何重大意义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七 节。
郑和远航的意义太广泛了,郑和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难道你不 想对他说几句吗?
(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郑和
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 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 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 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 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战船
粮船
水船
商品交换
香料
珊瑚
珠宝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 物是什么? 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 交往?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画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读这一 段你知道了什么)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 地点是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物是郑和 及随行的人员(人山人海)。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 可以乘1000多人;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 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3)在航行的途中,他们还和各国进行了 友好的交往:赠送礼品、交换产品等。 (4)他们还战胜了很多的困难。
11、《郑和远航》11
shān 珊 (珊瑚) yí
瓷 (瓷器)
bì n
鬓(鬓白)
夷 (化险为夷)
我会选
派遣(qián 太监(jiàn qiǎn) jiān) 桅杆(wéi 脱缰(jiān wěi) jiāng)
鬓发(bìn
魁梧(wú
bīn)
wǔ)
俘虏(nǔ
抱拳(quán
lǔ)
juàn)
扶老携(xié
xiá)幼
化险为夷(yī
二、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遣 ( 拳 (
遗: )忘 券: )头
派(
)
证(
)
三、填空
1、本文写了郑和率领船队( )次 出洋远航,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第 ( )次,其余()次一笔带过。 2.本文是按( )、( )、 ( )的内容顺序来叙述第一次 远航经过的。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思考问题: 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 的经过的?
学法指导
3、三次读文,把文章读通顺,做到 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学法指导
4、四次读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 了一件什么事?
一、看拼音,写词语。 mǎ tóu cí qì zèngsòng ( ) ( ) ( ) sī liè kuí wú bào quán ( ) ( )( ) fàn wéi pài qiǎn ( ) ( )
苏教版第十册
11 郑
和 远
航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 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 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 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 转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 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 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 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 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 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 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 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 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 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 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11郑和远航
11 郑和远航五年级学生姓名一、教材简析《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全文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航行的情况。
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进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
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郑和总共七次出使西洋,如果全部写下来势必显得拖沓,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
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节省了笔墨。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四、自学引导(一)课前延伸1、了解郑和以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3、借助生字读音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
(家长签字)码头派遣机器拳头赠送撕破范围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派遣浩浩荡荡(二)自主探究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A.朗读课文,想想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C我的读书感悟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E我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请教。
五、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1)我学会了什么?(3)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什么?2、全班交流展示(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 郑和远航 课前预习
3. 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率领—( ) 壮观带—领( )
炫耀—( )
夸耀
反义词: 魁梧—( ) 亲切瘦—小( )
先进—(料 (看课本“相关资料”) 第四步:主题引导,边读边思(带着“核心问 题”“串珠问题”“导思”读课文) 第五步:梳理层次,理解内容
1. 课文重点介绍了___郑__和__第__一__次__下__西__洋_的情况,并点 明了郑和_____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 代人民____顽__强__的__探__索__精神。文中第一次远航可以 概括为____扬__帆__启__航、____友__好__交__往、_____战__胜__凶_三险 个部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_____1_4_05__年 __7___月__1_1 __日,地点是___苏__州__府__刘__家__港__码__头____。
2. 郑和,中国____明____初_______航__海___家,被封为 “___三__宝__太__监___ ”。他在28年间,率领船队出洋 ___七___次,前后到过__三__十__多__个国家。最后一 次 远航一直到达___非___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 祖国。
第六步,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朗读课文,纠正语调 第二步:边读边画,理解字词(在教材上找到 生字标读音,画出新词查字典)
最新课标SJ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 备课素材 第三单元 第11课《郑和远航》郑和简介
最新课标SJ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备课素材第三单元第11课《郑和远航》
郑和简介
郑和(1371年 - 1433年),明朝太监,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一说本姓马,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人。
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正史仅载郑和为云南人,并无其他生平事迹传世。
据云南昆阳《故马公墓志铭》载,郑和为马哈只(佚名)第二子,长子马文铭,姐妹四人,然此说为孤证,学界存疑。
吴晗据此推测,郑和或于洪武十三年(1381年)为明军进攻云南时所掳,遭受“宫刑”;(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14岁的他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
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其一生笃信佛法,广造佛经传世。
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第 1 页共 1 页。
11郑和远航
严阵以待 待:等待。摆好严整的
阵势等待着要犯的敌人。形容做好万 全的准备工作。
复述方法:
1.熟读课文 ,理清层次。 2.抓住关键词,列出复述提纲。 3.展开想象,有条理的复述。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解释难字法
(弄明白词语中难理解的字意思, 而理解词语的意思)
扶老携幼
化险为夷
“携”意思:带领。扶 老携幼意思是:扶着老人,带着孩子。 形容所有人都出动了。
“夷”:平坦,平安。 使危险的情况变成平安。形容做好完 全的准备工作。
惊叹不已 已,停止。因为惊奇敬
郑和远航
郑和 (13保,在宫内做过太 监。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第 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 哲伦早了114年!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主 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 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郑和下 西洋”。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1.《郑和远航》学案
11.郑和远航【教材分析】《郑和远航》是苏教版第十册中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查字典,先解释“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中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能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畏艰险,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不畏艰险、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
2.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资料链接】郑和:中国明初航海家,原姓马,回族,云南昆明人。
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
他入宫后信奉佛教,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他也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
最后一次出航,郑和在返航途中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证明了在十五世纪,中国具有世界领先的航海科技和船只制造技术。
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北宋时,便出现了罗盘,圆形,用木头或铜做成,盘的四周刻有方位,盘的中央装有一根可以灵活转动的磁针,静止时,磁针总是指向南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感受郑和“扬帆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第十一课郑和远航
中文8郑zhènɡ和远航11郑zhènɡ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
从1405年到1431年,他率shuài领船队七次远渡dù重洋,到过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印yìn度,最远到过波斯sī湾wān和非洲zhōu东海岸的许多国家。
郑zhènɡ和带领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每次远航的船队,都由六十多艘sōu“宝船”组成。
有的“宝船”很大,长146米,宽60米,可以装下几千吨dūn 货huò物,同时还可以乘chénɡ坐上千人。
每次远航的船队有船员两万多人,其中有水手、医生、工人,还有骑兵和战马。
1405年6月,郑zhènɡ和第一次远航时,苏州zhōu的百姓都到江边来看船队出海。
62艘sōu“宝船”披pī红挂彩,在江面一字排开。
在礼炮声中,“宝船”乘chénɡ风破浪,驶向大海。
船队经过中国南海,穿过马六甲jiǎ海峡xiá,绕rào过印yìn度半岛,访fǎnɡ问了二十多个国家。
在远航中,哪怕风浪再大,他们都能战胜困难,一往无前。
这次远航历时两年多。
他们于1407年金秋时节胜利返fǎn回了苏州zhōu。
101中文8郑zhènɡ和远航,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yì以及中国的丝sī绸chóu 、火药和造纸术等带到了海外;同时,也带回了外国朋友赠zènɡ送的礼品,从而促cù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使当时的中国受到了外国朋友的敬仰。
郑zhènɡ和七次远航,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他的伟大业绩jì远远超过了当时欧ōu 洲zhōu最著名的航海家。
102中文8词cí语专有名词císhu àil ǐn ɡn ǎp ày ǒuh ǎoy ǐj íc ón ɡérc ùj ìn率领哪怕友好以及从而促进w énhu àji āoli ú文化交流Zh èn ɡH éD ōn ɡn ány àY ìnd ùB ōs īW ānF ēizh ōu郑和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非洲Southeast AsiaIndiaPersian GulfA fric ɑM ǎli ùji ǎH ǎixi á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哪怕风浪再大,他们都能战胜困难。
人教版小学语文11-郑和远航(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11-郑和远航(教案)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会将段落分层次。
初步懂得详写与略写的作用。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2.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并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郑和的出身。
2.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及价值。
四、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了解郑和的生平及其他航海家事迹。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揭题导入2.检查自学效果。
3.理清课文条理。
一、揭题质疑,激趣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个在南京生活,从南京出航,在南京任职,最终又在南京逝世的伟大历史人物。
(板书:郑和)2.谁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你所知道的郑和。
(引导学生简介)注意:介绍郑和时,复述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3、4句即可,一定要说自己理解的资料,不能边看材料边说(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他是太监:说明他曾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他没有像一般的太监一样在宫廷内结党弄权,而是肩负民族大义,高扬和平风帆踏波远行,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有才有学,有勇有谋,官居四品。
)3.小结: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明朝的这位著名航海家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28年里,郑和率领船队远航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板书:远航)4.思考:这篇课文是如何向我们介绍郑和远航的壮举,重点又介绍了哪次远航的经过呢?二、初读课文1.听课件范读课文,围绕上述问题,引导学生作简要交流。
过渡:看来,通过预习和初读,同学们对课文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老师来检查你们预习生词的情况。
11郑和远航
2、带领这样规模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困难之重重,任务之艰巨,路途之辛劳是可想而知的。不过,郑和退缩了吗?(没有)看,郑和多么从容,他正临风站在船头!(出示图片)
1.默读课文第4节,思考:外国朋友是怎样对待这郑和船队的?为什么这些素不相识的外国朋友会这样对待他们?读读,划划。
2.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
教师活动及预设:
1、是啊,是郑和的真诚感动了他们。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实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样子?(高大、神气、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1)这么威风凛凛的郑和,谁能把他读出来!(出示句子)
(2)来!一起把郑和的威风读出来!(齐读)
(3)补充相关资料
(4)就这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郑和的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动身了。郑和远航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活动二:友好交往,感悟远航目的。
1.默读课文第5节,思考:郑和的船队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面对的?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郑和?
2.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着重评价郑和)
教师活动及预设:
(一)过渡:不过,在苍茫的大海上,这次航行也充溢了凶险,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第5自然段。看看郑和的船队遇到了哪些凶险?用很概括的词语告诉我。(遇上风浪、遇上海盗)郑和是怎样面对的
3、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600年前的民族航海英雄说些什么吗?请同学先在小组内先说一说,等一下我请同学来说。
4、同学们,千言万语怎能描绘出郑和七下西洋的艰辛,千言万语怎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敬重,表达我们心中的骄傲与自豪!就让我们在心中刻下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吧!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名字(出示),记住这次伟大的航行——郑和远航!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11课-郑和远航【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哥伦布航海的故事 在意大利热那亚,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少 年时期,他偶然读到一本书,上面讲整个地球是圆形的。于是 他就大胆地设想,一直向西航行也许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 24岁时,他移居到西班牙,随后向国王建议探索西行通往 东方的海上航路。经过艰苦的游说,最终这个年轻人得到了国 王的帮助。一天清晨,他带领着87名水手,驾驶着3艘破旧的帆 船,向蔚蓝色的大西洋进发。但是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是 一个扁平的大盘子,谁也不知道在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一直向 西航行,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
本课指郑和的船队声势浩大。 人山人海: 形容汇聚的人极多。本课指苏州府刘家港码
头的人极多。 镇定自若: 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不慌不忙,不改变常态。
本课形容郑和面对险境很镇定,不慌张。
化险为夷: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本课指 郑和率领船队一次又一次战胜险境。
严阵以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本 课指郑和和军士们做好准备来应付海盗 的袭击。
郑和 原姓马,出生于云南
昆阳州(今昆阳市晋宁县), 我国明初航海家。 10岁时,
郑和入宫做太监,后被提 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 善变。他曾经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遍访三十多个国家, 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为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 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著名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的传奇 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明朝时中国也有 一位这样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 时间比哥伦布早87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他是谁呢?他远航时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今天,我们就随他一起扬帆远航,去
看看沿途的风景吧!
11 郑 和 远 航
课题解读: 郑和:原姓马,出生于云南昆阳州( 今
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D(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哪几小节写的?(3)默读课文一到五小节,给郑和第一次远航加上三个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4)课文1到5小节重点描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那么剩下的两小节又写了什么呢?(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三、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2.文中有一段话给了郑和远航高度的评价。
谁能快速找出来?交流,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1)是的,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教师圈划“大”、“长”、“广”、“顶峰”。
(2)大家知道“顶峰”是什么意思?(山的最高点)(3)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4)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3.解读“规模大”(1)质疑过渡: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今天我们首先来体会郑和远航的“规模大”,请大家默读课文1-3段,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规模很大?请把它划出来。
(2)、交流: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
”(3)用笔圈出这段话中的数字。
(4)学生说体会。
(可体现出“宝船”的大。
)(5)点拨: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要点:A、这些船大,雄伟壮观,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
(让我们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间教室来作比,宝船等于有二十几个教室这么长,十几间教室这么宽。
可见,宝船真的是非常雄伟壮观啊。
)B、船上有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一:
1、你们都搜集到郑和的哪些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请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活动二: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成语;
2、组间巡视,了解合作学习情况,适时评价。
3、小组间和班级内交流展示。
活动三:
请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第一次远航”是一次的远航?
②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但文章只详细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人选。
3.全班交流。
[检测反馈]
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1、遣遗:( )忘派( )
2、拳券:( )头证( )
3、增赠:( )送( )加
课题
11、郑和远航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表现郑和等人的不畏风浪的句子。
3、郑和远航的意义。
活动一:了解背景,熟悉人物
1、组内交流郑和的资料。
2、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郑和,回族人,原姓马,本名马和,信奉伊斯兰教,天资聪颖,12岁入宫为太监,皇帝赐姓郑。改信佛教。
三保太监,又称三宝太监。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
活动二:学习字词,读通课文。
课题
11、郑和远航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学会生字并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郑和下西洋远航的情况。
重点
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郑和下西洋远航的情况。
教学准备
导学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创设情境,引起阅读期待。
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哥伦布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去过那儿了,而且比哥伦布早80多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①1-3;4;5
②因为郑和每次出海的情况大致相同,每次都写就显得重复,没有必要;又由于郑和第一次航行是最困难、最难忘的,写具体了,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才详细地写了第一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第一次远航集中表现郑和顽强探索的可贵精神和满腔热情的赤子之心。
作业设计:
按要求抄写有关句子。
1、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
二、组织活动,启发提升。
活动一:那扬帆启航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宝船、人、场交往的?
活动三:航行途中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又是怎样克服的?
三、检测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四、作业设计
专题作业《认识郑和》
设计意图:
让学生广泛涉猎有关历史书籍,详细分析原因,增强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1、初读课文,划出生词和成语。
2.①组内轮流读所画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中加点的字。
扶老携幼带领惊叹不已停止
严阵以待等待化险为夷平安
②组内默写生字,轮转批阅。
3、交流展示。
活动三:把握内容,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认真思考:
①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小标题的提示,找到对应的自然段。
2、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
活动三:战胜凶险。感受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面对的?
2、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
活动四:借助标题,复述远航经过。
1.借助标题,练习复述。
2、组内练说,推举代表。
3、班级交流,评价提升。
[检测反馈]
课文重点介绍了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文中第一次远航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年月日,启航地点是。
2、感受并学习郑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重点
难点
感受并学习郑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
导学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课文告诉我们郑和曾7次下西洋,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航行途中充满了凶险;促进亚非国家友好交往;意义重大)
活动一:扬帆启航,感知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在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宝船、人、场景)
2、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脑中的画面。
3.班级交流。
把握内容,理清层次。
活动二:友好交往。感悟远航目的。
1、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文章写了郑和与哪些人的友好交往?交往的目的是什么?(增加了两国之间的友谊,促进了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友好交往能够反映郑和是一个和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