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内镜在咽喉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细胞 ,长梭 形 ,边 界 清楚 ,瘤细 胞 呈束 状 或漩 涡 状 排 列 ,其 中混
合 时候 应 该 附加 肌切 开 术 以及 幽 门成 形 术 ,从 而避 免 反流 的发 生 率 ,但 需 注 意 胃代食 管 胸 内吻 合 患者 不 可 采取 幽 门成 形 术 ,因 为 可 能 导致 十 二指 肠 胃食 管 出现 反 流 。另 外应 该 采取 弓上 吻合 术 来
参 考 文 献
[ 1 ]
程宏忠 ,王平 ,彭浩 ,等 . 老年食管癌 、责 门癌的临床 特点及手 术治疗 [ I 1 _ 中国老年 学杂志 ,2 0 1 3 ,3 3( 8) : 1 9 6 0 —1 9 6 1 . 有一 定数 量 的纤 维 组织 , 偶尔 也可见 神经 组织 。 本次 研究 中发 现 , 2 例 【 2 ] 万 清廉 ,侯 向生 食管癌 与贲 门癌合并局 限性 支气管扩张 1 同期 手术 治疗 体会 中 国肿瘤 临床 ,2 0 1 1 ,3 8( 1 9) :1 2 2 1 — 吻合 部 位 与 胃食 管反 流 具有 相 关 性 。有学 者认 为在 颈 部食 管 胃吻
0~4 5 m m H g 的正常括 约肌压 力而言 , 仍处 于较低水 平 。 发 热情 况 ,抗 生 素 治疗 后 缓 解 。贲 门癌 组 出 现 1 例气 胸 和 2 例气 但 是相 比 1 : 3 水 肿 、瘢 痕的影 响 ,尽管 腹 ,采 用 闭 式胸 腔 引 流进 行 治疗 4 天 后 好转 。两组 患 者手 术 时 间 考 虑吻合 口上 压力值 较大 可能受 到吻合 1 的 比较 没 有 差异 ,食 管 癌 组 的穿 孔 以及 术 后 出血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高 于另外 两处 ,但无法 发挥松 弛效果 ,因此 也不具备 抗反 流能力 。,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价值观察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价值观察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染色放大内镜(NBI-EMR)是一种新型内窥镜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早期大肠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NBI-EMR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其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和价值观察三个方面对NBI-EMR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技术原理NBI是一种窄带滤光成像技术,通过选择性地使用蓝光和绿光,增强了黏膜表面血管的显现,使得肿瘤的血管纹理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而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则是一种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技术,可以在早期发现的肿瘤局部切除,既能实现病灶的组织学诊断,又可以减少手术创伤。
NBI-EMR是将NBI技术和EMR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使得其在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临床应用NBI-EMR技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NBI技术,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肿瘤周围的微血管结构,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
NBI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肿瘤表面的粘膜结构,从而对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
而EMR技术则可以在早期发现的肿瘤进行局部切除,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NBI-EMR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早期大肠癌,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温和的治疗方式。
三、价值观察NBI-EMR技术联合染色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一方面,NBI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使得更多的早期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NBI-EMR技术联合染色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NBI-EMR技术还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肿瘤的术中评估,帮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肿瘤的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NBI-EMR技术联合染色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巨大的社会意义。
窄带成像技术:内窥镜、皮肤科诊断的新利器

窄带成像技术:内窥镜、皮肤科诊断的新利器窄带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一、窄带成像技术介绍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通过使用窄带滤光片来选择性地过滤光线,从而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内窥镜诊断、皮肤科诊断等领域。
二、窄带成像技术原理NBI技术利用不同组织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的差异来形成图像。
窄带滤光片只允许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从而减少了散射,提高了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NBI技术主要采用蓝光和绿光,这是因为这些波长的光线在生物组织中的散射较少,能够更好地穿透组织并形成清晰的图像。
三、窄带成像技术特点1.高分辨率:NBI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清晰地显示组织的微细结构。
2.高对比度:NBI技术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使医生更容易区分不同的组织。
3.操作简便:NBI技术操作简单,只需更换滤光片即可实现成像。
4.安全无创:NBI技术不涉及放射线,对组织无害,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诊断方法。
四、窄带成像技术应用范围NB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内窥镜诊断、皮肤科诊断等领域。
在内窥镜诊断中,NBI技术可用于观察食管、胃、肠等黏膜表面的微细结构,辅助早期发现肿瘤等疾病。
在皮肤科诊断中,NBI技术可用于观察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和色素,辅助诊断皮肤癌等疾病。
五、窄带成像技术应用实例1.食管癌的诊断:NBI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食管黏膜的微细结构,辅助医生早期发现食管癌。
2.皮肤癌的诊断:NBI技术能够高分辨率地显示皮肤表面的微细结构,提高皮肤癌的诊断准确率。
六、窄带成像技术优缺点1.优点:NBI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等优点,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2.缺点:NBI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窄带滤光片的透过率较低,需要足够的光源照射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同时,对于深部组织的观察效果可能不如传统成像技术。
七、窄带成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NBI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胃癌是在我国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对胃癌患者的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的准确诊断,并对确诊的胃癌患者进行及时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对患者的胃癌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或者治愈。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是目前内镜诊断中的一个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内镜诊断技术相比,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诊断的优势比较明显,可以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诊断率,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
标签: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文献标识码]A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患病率最高,是第三位的癌症死亡原因。
临床治疗表明早期胃癌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90%,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20%~30%。
而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肠型胃癌常伴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
Correa等提出正常黏膜一慢性炎性反应一萎缩一肠化生一异型增生一癌变的经典变化。
因此,若能在内镜下识别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对预后十分重要。
1.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主要是对患者的消化道的黏膜表面上的一些微细腺管的形态和微血管的形态进行观察,进而可以发现于普通的内镜之下常常难以发现的一些病灶,更为精确的引导患者的活检,使患者的疾病诊断的相关准确性得以提高,使患者的消化道癌前的相关病变和早期癌症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可以对患者的黏膜浅层的一些比较细微的结构以及表浅的一些毛细血管网的形态学的成像效果较好,还有效增强患者的血管系统的对比性。
而且,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中的红光的黏膜渗透的深度更深一些,其中比较长的波长更是超出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吸收光谱的范围,所以,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于患者的黏膜深层的一些集合性的大血管的成像效果也比较好,还可使患者的大血管和周围的相关组织进行良好的对比。
NBI窄带成像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窄带成像内镜又称为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它是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
NBI内镜技术主要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如上皮腺凹结构,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
这种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内镜医生区分胃肠道上皮,如Barrett食管中的肠化生上皮,胃肠道炎症中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胃肠道早期肿瘤腺凹不规则改变,从而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率。
1简介编辑内镜窄带成像术(NBI)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已初步显示出它在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NBI的窄带光谱有利于增强消化道黏膜血管的图像,在一些伴有微血管改变的病变,NBI系统较普通内镜有着明显的优势。
目前,NBI已在多领域广泛开展,应用范围除消化道外,还包括耳鼻咽喉、呼吸道、妇科内镜与腹腔镜外科等。
2用途编辑具NBI功能的内镜其外形和常规操作与普通内镜基本一致,在操作中可随时切换至NBI模式观察病灶。
对于附带NBI功能的变焦放大内镜而言,在对病灶近距离放大观察后再开启NBI 模式,能更清晰地了解病灶表面的黏膜凹窝形态及血管等,方便对病灶进行定性与靶向活检。
目前,NBI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包括: ①微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与诊断;②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其细微结构,进一步评价其特性并预测组织病理学结果;③作为病灶靶向活检及内镜下治疗的定位手段。
NBI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中下咽部早期癌、食管上皮内癌、Barrett食管、早期胃癌、结肠早期癌的诊断及检出率。
NBI图像中血管和粘膜的颜色对比率明显更大,易于对食管上皮微血管(IPCL)的形态观察和评价,尤其是对无经验的内镜医师更易于发现病变。
与组织学金标准相比,使用NBI内镜对IPCL的评价预测肿瘤浸润深度的精确性可达85%,因此,日本内镜学会建议在食管鳞癌的筛检中应常规使用HR-NBI。
窄带成像技术在喉部肿瘤中应用的探讨

瘤2例)。电 子 鼻 咽 喉 镜 白 光 模 式 和 NBI模 式 对 喉肿物良恶性的诊断与病理结果数据的对照见表 1、图 1~5。
表1 白 光 模 式 和 NBI模 式 对 喉 肿 物 良 恶 性 的 诊 断
与病理结果的对照
例
病理结果 例数
恶性 良性
254 58
白光模式 恶性 良性 196 58
1.2 器 械 本研究应用 Olympus公 司 生 产 的 型 号 分 别 为
ENF-VT2、ENF-VH 和 ENF-V3 三 种 电 子 鼻 咽 喉 镜。型 号 ENF-VT2 电 子 鼻 咽 喉 镜 软 性 部 外 径 为 4.9mm,且带活检钳道和吸引功能,型号 ENF-VH 电子鼻咽喉 镜 软 性 部 外 径 为 3.6 mm,型 号 ENF- V3电子鼻咽喉镜软性部外径仅为 2.9 mm,3 种型 号 内 镜 均 有 NBI 模 式。 图 像 系 统 为 Olympus OTV-S190,冷 光 源 系 统 为 CLV-S190。 白 光 模 式 (按钮1)与 NBI模式的转换,只需按一下按钮 4 即 可完成操作。
YUE Zhenzhong ZHANG Yonglan WANG Guiping DU Jianqun LIN Peng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the First Central Hospital of Tianjin, Tianjin Institute of Otolaryngology,Tianjin,30019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Yonglan,E-mail:zhangyonglan_0312@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arrow band imaging(NBI)technology in laryngeal tumor.
NBI窄带成象

窄带成像内镜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倪晓光 贺舜徐震纲 吕宁高黎 袁峥 张月明赖少清易俊林王晓雷张蕾李晓燕王贵齐【摘要】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喉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对122例怀疑有喉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选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 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
对发现的病灶依次使用白光和NBI模式进行分类和病灶性质的判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癌的诊断作用。
结果 122例患者中共发现了149个病灶,其中息肉16个,炎性反应7个,单纯性增生24个,轻度不典型增生17个,中度不典型增生6个,重度不典型增生6个,原位癌9个,浸润癌64个.NBI内镜对喉部病变的正确诊断率是90.6%(135/149),高于普通白光内镜的75.2%(112/1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4,P<0.001)。
NBI内镜对喉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3.2%(68/73),高于普通白光内镜的68.5%(50/73,χ2=14.317,P<0.001)。
结论 NBI 内镜通过识别黏膜表面微细血管形态变化提高对喉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喉部病变诊断的正确率,从而增强内镜在喉癌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关键词】诊断显像;喉肿瘤;早期诊断;喉镜检查Application of narrow band imaging 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laryngeal cancerNI Xiao-guang*, HE Shun,XU Zhen-gang, Lu Ning, GAO Li, YUAN Zheng, ZHANG Yue-ming, LAI Shao qing, YI Jun-lin, WANG Xiao-lei, ZHANG Lei, LI Xiao-yan, WANG Gui-qi. *Department of Endoscop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2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Gui-qi, Email:wangguiq@【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narrow band imaging (NBI) endoscopy in the detection of laryngeal cancer and its precursor lesions. Methods Between December 2008 and July 2009, a total of 12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recancerous or 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larynx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High performance endoscopic system equipped with the white light mode and NBI mode was introduced in the examination of larynx.Full pharyngeal and larynge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first under white light endoscope and then under NBI. Each lesion was observed by NBI endoscopy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etailed morphologic findings of epithelial microvessels.Histological results were then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white light and NBI images.Results Among the 122 patients, a total of 149 lesions were detected by white light and NBI modes.The histological diagnoses of these lesions were as follows:16 laryngeal polyp, 7 laryngitis, 24 simple hyperplasia, 17 mild dysplasia, 6 moderate dysplasia, 6 severe dysplasia, 9 carcinoma in situ, 64 invasive cancer.The diagnostic accuracy by NBI for the laryngeal lesions was 90.6%(135/14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white light (75.2%,112/149, χ2=12.514,P<0.001). The sensitivity of NBI and white light to detect laryngeal carcinoma was 93.2%(68/73)and 68.5%(50/73), respectively (χ2=14.317,P<0.001).Conclusions NBI endoscopy was a promising tool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on-malignant from malignant laryngeal lesions in vivo by detection of the morphology of mucosal capillary vessels.NBI endoscopy was easy to application in the routine pharyngolaryngeal examina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facilitated to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surveillance.【Key words】Diagnostic imaging;Laryngeal neoplasms;Early diagnosis;Laryngoscopy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及诊断对保留发音功能及根治性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NBI内镜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完善,其 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 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临床需求大
消化道早癌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NBI内镜 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 方法,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政策支持
政府对消化道早癌的 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 未来可能会出台相关 政策支持NBI内镜技 术的推广和应用。
NBI内镜通过高分辨率的电子摄像系统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以便医生 进行观察和分析。
NBI内镜的特点
高对比度
NBI内镜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图像, 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的血管和微细结构,
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
操作简便
NBI内镜的操作相对简单,医生经过 培训后可以快速掌握使用技巧。
快速诊断
由于NBI内镜能够突出显示黏膜表面 的血管和微细结构,医生可以快速准 确地诊断消化道早癌和其他病变。
适用范围广
NBI内镜可用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早 癌筛查,如食管、胃、结直肠等,具
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操作简便
NBI内镜技术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 特殊设备,医生经过培训后即可熟练 掌握。
安全性好
NBI内镜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身体无害,安 全性较高。
NBI内镜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普及程度低
适用范围广
NBI内镜适用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检 查,如食管、胃、结直肠等。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
02
中的应用
食管癌的诊断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NBI内镜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能够发现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内镜与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内镜与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研究进展孙思远,付敏,邹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镇江212002摘要: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在胃癌的治疗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肿瘤标志物,内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白光内镜成像、窄带成像、链接彩色成像和蓝激光成像以及人工智能等而除了传统肿瘤标志物,部分新兴的肿瘤标志物如胃蛋白酶原和液体活检技术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帮助。
在临床中,通常需联合应用多种不同诊断技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胃癌,早期;诊断技术;内镜技术;肿瘤标志物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8.024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8-0095-04胃癌是消化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于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东亚地区胃癌发病率为东欧地区的近2倍[1]。
早期胃癌的定义最早由日本内窥镜协会于1962年提出,并于1965年完善,是指病变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且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大部分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后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日本研究显示,早期胃癌患者的5、10年生存率超过90%;而在西方的研究中,5年生存率与日本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为68%~92%[2]。
早期胃癌起病较为隐匿,其诊断较进展期胃癌困难。
因此,如何更加准确地诊断早期胃癌并进行有效治疗尤为重要[3]。
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断主要分为两大方向,一是以东亚地区为代表的依赖于内镜技术的病理活检诊断,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间接诊断。
本研究对目前诊断早期胃癌的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1 内镜诊断由于内镜下可直视病灶,且可以对病灶取材进行病理活检,内镜诊断已逐渐成为胃癌的主流诊断方式。
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胃癌的早期诊断有了很大进步,病死率也有一定下降[4]。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an
net—ring cell histologic type:risk factors of lymph node and indications of endoscopic
metastasis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9
perforation
using the
over--the・-scope
surgery[J].Surgery,201
tumour[J].Br
J Surg,
eosaldissection—a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J].Endoscopy,2008,
1992,79(3):241-244. [2]
Kim JH,Lee YC,Kim H,et a1.Endoscopic resection for undif- ferentiated early gastric
or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an H2-receptor antagonist
on
prevention of bleeding
from ulcer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Gas—
[5]
Yamao T,Shirao K,Ono H,et a1.Risk factor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intramueosal
neoplasms[J].Dig
gastric carcinoma[J].Cancer,
NBI内镜_(1)

NBI的工作原理
NBI,即窄带成像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又称电子染色内镜。 通过滤光器过滤掉普通内镜光源所发出红、蓝、 绿中的宽带光,选择415nm、540nm的窄带光。 415nm的蓝光波长短,穿透粘膜表浅,血红蛋白 对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415nm左右,因而有利于 显像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开口和表浅血管。 540nm的绿光穿透力强,对于粘膜下层的血管显 示效果好。 NBI显示粘膜表面微细结构和粘膜下血管较传统 的白光模式内镜清楚,立体感更强 。
IPCL改变是鉴别癌与非癌组织和诊断癌浸润深度 的主要手段。
与组织学金标准相比,使用NBI内镜对IPCL的评 价预测肿瘤浸润深度的精确性可达85% 。
食管血管模式图
IPCL分型的模式图
IPCL-IV至V2型为高度异型增生及粘膜内癌 ,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 膜剥离术(ESD)的绝对适应证。
IPCL-V3型是EMR或ESD相对适应证, IPCL-Vn型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
正常食管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IV)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1)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1-V3)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1-V3)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n)
NBI内镜在胃早癌诊断中应用
正常粘膜 胃体 胃窦
胃体型黏膜 主要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其MV结构典型表现为蜂窝状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深褐 色封闭的多角形线样)和清楚的集合小静脉(暗绿色树枝样血管),中央是卵圆形的 深色的腺管开口,腺管开口边缘是浅色的腺管边缘上皮,两个腺管开口之间为中间部 分。正常胃体和胃底黏膜MV和MS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胃窦型黏膜 存在于胃窦,为中央螺旋形深褐色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外围为线样或网格样浅 色的腺管边缘上皮,腺管边缘上皮之间看不到明确的深色的腺管开口结构,也见不到 明显的集合小静脉,腺管边缘上皮之间为中间部分。同样,正常胃窦黏膜的MV和MS 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者:韦富贵陆列珣珣郭敏罗兵刘文琴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3期【关键词】内镜窄带成像技术;鼻咽癌;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209-02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多发,其中包括鼻咽癌,来源是患者鼻咽黏膜被覆盖上皮,但患者早期症状容易混淆鼻部炎症性疾病(鼻咽部结构特殊),临床容易忽视,常有鼻部炎症性疾病患者首次被诊断为晚期鼻咽癌。
诊断时临床分期很多时候决定了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
据统计,对于Ⅰ、Ⅱ期患者来说,5年总生存率较高,约90%以上,但是,若患者处于Ⅲ、Ⅳ期,会下降至50%以下,因此,早期诊断鼻咽癌患者,十分必要,已经成为临床学者共识。
临床分析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是一种检查手段,不存在创伤性,可实现早期诊断目的[1]。
在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诊断中,应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较为普遍,但是,对其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应进一步寻找证据支持。
1早期诊断困难早期及时发现鼻咽癌患者病灶并实施有效干预治疗,是一项临床挑战,有益于患者生存质量以及生存率的明显提高。
早期诊断鼻咽癌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分析原因:在患者病变早期,症状不典型或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忽视;常规鼻咽镜检查很难发现病变,这是由于鼻咽部结构的特殊性决定的,其位置隐蔽,病变表浅[2];鼻咽癌和其他的恶性肿瘤不一样,既没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也没有相关性的肿瘤标志物;临床常用增强CT诊断鼻咽癌,缺点是(1)不能准确判断部分癌前病灶,也就是原位癌(直径在10mm以内,存在放射性辐射);(2)对肾功能不全、碘过敏患者,存在一定应用局限性;MRI利用磁共振诊断,可重建患者信息形成多参数成像,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然而也有一定不足之处,价格较为昂贵,检查费时,对于存在幽闭恐惧症、体内植入金属患者来说,不适用,对于直径在1cm以内的病灶患者来说,不能对其良恶性进行区分,可导致临床发生误诊以及漏诊;多项研究指出,在早期筛查鼻咽癌患者过程中,采用EBV抗体检测,效果理想,临床支持,但是,也有研究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应用EBV抗体对早期鼻咽癌患者的检测中,血清标志物呈现阴性的比例占到了20%。
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s i t e . Re s u i t s : 8 7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c l u d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 NBI mo d e l o n l e s i o n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i S h i g h e r ha t n ha t t o f c o mmo n mo d e( P
o f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 Me t h o d s : u s i n g NBI c o mb i n e d wi h t ma g n i l y i n g e n d o s c o p y wa s o b s e r v e d i n 8 7 c a s e s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mu c o s a v a s c u l a r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a p i l l a r y l o o p s . o n a l l c o mmo n e n d o s c o p e a n d NB1 we r e s u s p i c i o u s p o s i t i v e b i o p s y
窄带成像技术内镜分型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应用和进展

本 NBI专家组分型(JNET分型)等,以期利用这些分型准确 判断消化道 病 变 性 质,从 而 选 择 恰 当 的 治 疗 策 略。 本 文 就 NBI内镜分型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应用和进展作一综述,并 对新近提出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的 NCIE分型、JNET分型 的特点和缺陷进行简单归纳。
因此学者们通过对各种消化道病变nbi模式下毛细血管结构表面结构以及病灶色泽的分析提出了多种分型标准并结合临床实践使其更加实用规范如nbi国际结直肠病变内镜分型nice分型日本nbi专家组分型jnet分型等以期利用这些分型准确判断消化道病变性质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
胃肠病学 2018年第 23卷第 9期
一、NICE分型 目前除日本外,放大 NBI并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 推广。随着内镜分辨率的提高,在不放大的状态下亦能较清 楚地观察黏膜微血管和腺管结构。因此,2010年 Sano医院 和 Hiroshima大学共同提出了非放大 NBI分型标准,即 NICE 分型[2]。NICE分型根据病变色泽、微血管结构以及表面结 构将病变分为 3型。1型:与周围黏膜颜色相近或更亮,表 面缺乏血管结构,或仅有孤立的条状血管,可见均匀一致白 色或深点状结构,或无明显结构,提示增生性息肉。2型:较 周围黏膜颜色 更 显 棕 色 (由 血 管 引 起 颜 色 改 变 ),可 见 增 粗 的棕色血管围绕白色结构,棕色血管包绕的卵圆形、管型或 分枝状白色区域 提 示 腺 瘤 (包 括 黏 膜 内 癌 和 黏 膜 浅 层 浸 润 癌)。3型:相对 周 围 黏 膜 呈 深 棕 色,有 时 伴 不 规 则 白 色 区, 部分区域血管明显扭曲或缺失,表面结构扭曲或缺失,提示 黏膜深层浸 润 癌 [23]。研 究 [2]显 示,该 分 型 鉴 别 肿 瘤 性、非
窄带成像技术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分析

窄带成像技术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分析陈斌;郑亿庆;邹华;张志钢;黄晓明【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态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9月在门诊行电子鼻咽喉内镜检查,NBI模式下鼻咽局部疑为癌变并行活检的患者94例,根据局部是否隆起将上述患者分为平坦组与隆起组,计算NBI技术对上述两组患者鼻咽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并作统计学比较,评估NBI模式下鼻咽癌与非癌变黏膜微血管的形态学特点.结果NBI模式下鼻咽黏膜血管分为黏膜下血管(submucosal vessels,SV)、树枝状血管(branching vessels,BV)以及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3类.黏膜下层血管有2种形式,即正常型和扩张型;树枝状血管有3种形式,即正常型、僵直扩张型及弯曲扩张型;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有3种形式,即密集点状扩张型、疏松点状扩张型及迂曲扩张型.各组黏膜微血管形态均有所不同.在本组资料中NBI模式对鼻咽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80.9%,其中平坦组为37.5%,隆起组为9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带成像技术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具有特异性,提高对上述血管形态变化的认识可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8)001【总页数】6页(P15-19,23)【关键词】窄带成像技术;鼻咽癌;微血管;形态学;分析【作者】陈斌;郑亿庆;邹华;张志钢;黄晓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中国南方地区是鼻咽癌的高发区,其年发病率可高达 20~50/100000[1]。
内镜下窄带成像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内镜下窄带成像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食管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食管位于体内深部且病灶较小,传统的白光内镜检查难以准确发现早期癌变或癌前病变。
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精准、无创的诊断方法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镜检查方法,通过特殊的滤波器增强特定波长的光线,使得黏膜细微结构更为清晰可见,从而提高了早期癌变的检出率。
而卢戈氏液则是一种改良的染色剂,在内镜检查中可以凸显黏膜上的异常细胞。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下窄带成像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及时地发现食管癌症状,提高早期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我们期望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下窄带成像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在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综合分析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和卢戈氏液染色的原理和优势,探讨其在提高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方面的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性;2.研究卢戈氏液染色在食管病变中的显著性和准确性;3.探讨内镜下窄带成像结合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果;4.探讨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诊断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2. 正文2.1 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简介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结合数字滤光片和窄带滤光器的内窥镜技术,能够通过狭窄光谱范围的光源改善观察的细节、提高对黏膜表面微血管结构的识别能力,从而增强对黏膜增生、异型增生和癌变的检出率。
醋酸染色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咽部、会厌部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

收稿日期:2022G12G29作者简介:杨文飞(1984 ),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鼻咽喉部肿瘤的微创诊疗及基础研究.醋酸染色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杨文飞,王睿卿,彭韶平,邓冬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㊀探讨醋酸染色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 B I )对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㊀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发现的疑似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患者57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普通白光内镜(W L E )㊁N B I 内镜㊁醋酸染色联合N B I 内镜(A A GN B I )3种模式下的诊断效能(灵敏度㊁特异度㊁K a p p a 一致性).结果㊀W L E 模式诊断准确率为63.16%,N B I 模式为84.21%,A A GN B I 模式为91.23%,A A GN B I 模式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W L E 模式㊁N B I 模式(P <0.05).R O C 曲线分析显示,W L E 模式诊断乳头状瘤的灵敏度为66.67%㊁特异度为50.00%㊁曲线下面积(A U C )为0.583,N B I 模式分别为86.67%㊁75.00%㊁0.808,A A GN B I 模式分别为93.33%㊁83.33%㊁0.883,A A GN B I 模式灵敏度显著高于N B I 模式和W L E 模式(P <0.05),3种模式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K a p p a 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W L E 模式㊁N B I 模式㊁A A GN B I 模式的K a p p a 值分别为0.131㊁0.565㊁0.744,W L E 模式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差,N B I 模式一致性中等,A A GN B I 模式一致性较好.结论㊀醋酸染色是一种安全㊁便宜的色素染料,醋酸染色联合N B I 内镜可以清晰地显示乳头状瘤病变形态,与单纯N B I ㊁W L E 比较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诊断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安全㊁有效的方法.关键词:乳头状瘤,咽部,会厌部;醋酸染色;窄带成像技术中图分类号:R 443+.8;R 739.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G8194(2023)05-0035-05D O I :10.13764/j .c n k i .l c s y.2023.05.010V a l u e o fA c e t i cA c i dS t a i n i n g C o m b i n e dw i t hN a r r o wB a n d I m a g i n g i nD i a g n o s i s o fP h a r y n g e a l a n dE p i g l o t t i cP a pi l l o m a Y A N G W e n Gf e i ,W A N GR u i Gq i n g ,P E N GS h a o Gp i n g ,D E N GD o n g Gm i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t o l a r y n g o l o g y a n d H e a da n d N e c kS u r g e r y ,t h eF i r s tA f f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G a n n a nM e d i c a lC o l l e ge ,G a n z h o u 341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㊀T o e x p l o r e t h ev a l u eof a c e t i c a c i ds t a i n i ng c o m b i n e dw i t hn a r r o wb a n d i m a g i n g (N B I )i n th e di a g n o s i s o f p h a r y n g e a l a n de p i g l o t t i c p a p i l l o m a .M e t h o d s ㊀At o t a l o f 57p a Gt i e n t sw i t h s u s p e c t e d p h a r y n g e a l a n d e p i g l o t t i c p a p i l l o m a d e t e c t e d b y e l e c t r o n i c n a s o p h a r y n g o s c o Gp y i n 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G a n n a n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f r o mJ a n u a r y 2020t o J a n u a r y 2022w e r e i n c l u d e d i n t h e s t u d y .U s i n g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s t h e g o l ds t a n d a r d ,t h ed i a gn o s t i c e f f i Gc i e n c i e s (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K a p p a c o n s i s t e n c y )o f g e n e r a lw h i t e l i g h t e n d o s c o p y (W L E ),N B I a n d a c e t i c a c i d s t a i n i n g c o m b i n e dw i t hN B I (A A GN B I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㊀T h e d i a g n o s G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W L E ,N B I a n dA A GN B Iw e r e 63.16%,84.21%a n d 91.23%,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d i a gG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A A GN B I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h e r t h a nt h a to f W L Ea n dN B I (P <0.05).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A U Cf o r d i a g n o s i n gp a p i l l o m aw 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66.67%,50.00%a n d 0.583f o rW L E ,86.67%,75.00%a n d 0.808f o rN B I ,a n d 93.33%,83.33%a n d 0.883f o rA A GN B I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A A GN B I i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N B I o rW L E (P <0.05).T h e r ew a s n o s i gn i f i c a n t53 实用临床医学2023年第24卷第5期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 ,2023,V o l 24,N o 5d i f fe r e n c e i n t h e s p e c if i c i t y a m o ng th e t h r e em o d e s(P>0.05).T h eK a p p a v a l u e s o fW L E,N B I a n d A AGN B Iw e r e0.131,0.565a n d0.744,r e s p e c ti v e l y.W L E,N B I a n dA AGN B I s h o w e d p o o r,m o d e r a t e a n d g o o d c o n s i s t e n c y w i t h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u l t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C o n c l u s i o n㊀A c e t i c a c i d i s as a f e a n d c h e a pp i g m e n td y e.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a c e t i ca c i ds t a i n i n g a n d N B I c a nc l e a r l y d i s p l a y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m o r p h o l o g y o f p a p i l l o m a,a n dh a sh i g h e ra c c u r a c y t h a n N B Io r W L Ea l o n e.T h e r eGf o r e,a c e t i c a c i d s t a i n i n g c o m b i n e dw i t hN B I a s a f e a n de f f e c t i v em e t h o d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h aGr y n g e a l a n d e p i g l o t t i c p a p i l l o m a.K E Y W O R D S:p a p i l l o m a,p h a r y n x,e p i g l o t t i s;a c e t i c a c i d s t a i n i n g;n a r r o wb a n d i m a g i n g㊀㊀近年来,人乳头状瘤病毒(H P V)感染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变得更加常见[1].据统计[2],每年大约有3800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例归因于H P V感染.H P V感染咽喉部上皮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咽喉部乳头状瘤[3].咽喉部乳头状瘤外形如桑葚,乳头样突起,颜色稍白或呈淡红色.好发于纤毛柱状G鳞状上皮交界处,具有易复发㊁易扩散特点,属于癌前病变[4],癌变率为3%~5%[5].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6].由于咽部解剖特殊,加上唾液黏附,咽部乳头状瘤与咽部炎性息肉㊁淋巴组织增生较难鉴别.笔者自2020年以来采用醋酸染色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 B I)对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进行诊断,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㊀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疑似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患者57例,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20~80岁,平均(51.3ʃ11.9)岁;病变部位:咽侧壁14例㊁舌根27例㊁会厌7例㊁咽后壁9例;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45例㊁炎性增生12例.纳入标准:1)年龄20~80岁;2)需行组织活检或手术送检患者;3)术前均未接受放疗㊁化疗的患者;4)疑似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患者.排除标准:1)手术切除组织较小或难以送病理检查者;2)咽部出血影响内镜下观察患者;3)术前已接受过放疗㊁化疗患者;4)对醋酸过敏,不能耐受者;5)拒绝醋酸试验患者;6)正在口服抗血小板㊁抗凝药患者;7)因声门区较敏感,醋酸引起刺激性咳嗽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㊀检查与手术方法1.2.1㊀试剂麻黄碱溶液,1%浓度丁卡因溶液,甲醛标本固定液体,生理盐水,2%醋酸溶液.1.2.2㊀器械O L Y M P U SGO E V262H主机㊁O L Y M P U SGQ260㊁Q290电子鼻咽喉镜(日本O l y m p u s M e d i c a lS y sGt e m s公司)㊁一次性活检钳㊁手术钳.e r b e高频电外科设备(德国爱尔博电子医疗仪器公司,型号V I O200D),电切最大功率为200W,工作功率55W;电凝最大功率120W,工作功率为45W;圈套器为软金属丝,可连接形成电流环路,可反复进行电凝和电切.其他器材包括镊子㊁注射器等.1.2.3㊀检查与手术方法1)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前患者禁食㊁禁饮2h及以上.2)患者先取坐位,麻黄碱喷雾收缩双侧鼻腔黏膜3次,后用1%丁卡因鼻腔㊁口腔㊁咽喉喷雾麻醉3次.咽部喷麻醉药时嘱患者发 啊 音.喉部喷麻醉药时嘱患者发 依 音.通过喷枪喷涂于需要麻醉区域.患者自觉咽部感觉迟钝并有轻微梗堵感,此时开始检查.3)患者取仰卧位,从鼻腔进入内镜,鼻腔狭窄者从口腔进入,在白光依次检查鼻腔㊁鼻咽㊁口咽㊁下咽及喉腔,同时采集代表性图片,并据此作出普通白光内镜(W L E)下的初步诊断.4)转换N B I模式,镜头靠近观察其黏膜及黏膜下结构,同时采集代表性图片,并保存图像.并据此作出N B I模式内镜下的初步诊断.5)告知醋酸染色相关事项,取得知情同意书,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作术前准备.6)镜头对准病变处,通过活检管道直接注入2%醋酸溶液3m L,观察病变黏膜变化1~2m i n,分别用W L E及N B I内镜观察黏膜并即时取图保存.据此作出醋酸染色联合N B I(A AGN B I)内镜下的初步诊断.7)对病变处进行活检或手术完全摘除,标本放入固定液中送病理科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位于口咽部病变的患者张嘴暴露病变,助手持压舌板按压舌前,术者持血管钳轻夹住病变上提,用圈套器套入病变根部,收紧圈套器接通电源,电切摘除病变,创面可电凝止血.位于咽后壁㊁喉咽部患者充分暴露病变根蒂部位置,吸引器吸引病变后用圈套器套入病变根部,收紧圈套器接通电源,电切摘除病变,创面可电凝止血.不带根蒂的底部病变可烧灼,63 实用临床医学2023年第24卷第5期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2023,V o l24,N o5完整取出病变后送病理活检.标本测量大小后用10%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检查.一般术后2h可嘱患者进食,手术时间3~5m i n.1.3㊀图像诊断分析内镜乳头状瘤诊断标准:咽部突起病变呈乳头状㊁桑椹状灰白色或淡红色㊁基底呈蒂状[7].N B I可以观察到乳头状瘤呈如下形态:肿瘤血管成分页状㊁树叶状,病变呈斑片点状[8].醋白反应情况:0~1分为醋白阴性,2~3分为醋白阳性,4分以上为醋白强阳性.记分条件为:应用2%醋酸液后病变颜色立即变白记1分,颜色变成灰白且厚浊记2分,颜色无变白记0分;1m i n后再继续观察,若白色轻度消退并与周围组织有界限记1分,无消退并与周围组织有界限记2分,明显消退记0分,两项相加为总分值用于醋白反应的评价[9G10].所有图像由2位有丰富内镜经验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独立观察,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不同内镜模式下对咽部乳头状瘤㊁会厌部乳头状瘤诊断的准确性.1.4㊀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26.0软件处理数据.各种内镜模式诊断乳头状瘤的准确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组织病理学为参考值,绘制R O C曲线,比较3种模式的诊断效果,并对结果进行K a p p a一致性检验,K a p p a 值:0.81~1.00为好㊁0.61~0.80为较好㊁0.41~0.60为中等㊁0.21~0.40为较差㊁0.01~0.20为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果2.1㊀不同内镜模式诊断准确率与表现W L E模式诊断乳头状瘤36例,其中病理诊断确诊30例,诊断准确率为63.16%(36/57);N B I模式诊断乳头状瘤42例,其中病理诊断确诊39例,诊断准确率为84.21%(48/57);A AGN B I模式诊断乳头状瘤44例,其中病理诊断确诊42例,诊断准确率为91.23%(52/57).A AGN B I模式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W L E模式㊁N B I模式(P<0.05).见表1.表1㊀不同内镜模式与病理诊断乳头状瘤结果比较内镜诊断㊀㊀n病理诊断+-W L E模式+36306-21156N B I模式+42393-1569A AGNB I模式+44422-13310㊀㊀W L E模式诊断为乳头状瘤阴性的21例患者中有8例经N B I模式及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瘤,N B I模式诊断为乳头状瘤阴性的15例患者中有4例经A AGN B I模式及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瘤;N B I模式诊断为乳头状瘤阳性的42例患者中有2例经A AGN B I模式及病理诊断为炎性增生.咽部㊁会厌部乳头状瘤与炎性增生在不同内镜模式下的表现及病理学表现见图1 3(封4).2.2㊀R O C曲线分析W L E模式诊断乳头状瘤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50.00%,A U C为0.583;N B I模式诊断乳头状瘤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75.00%, A U C为0.808;A AGN B I模式诊断乳头状瘤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83.33%,A U C为0.883.A AGNB I模式诊断乳头状瘤灵敏度明显优于N B I 模式和W L E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诊断乳头状瘤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㊁表2.表2㊀不同内镜模式R O C曲线与K a p p a一致性分析内镜模式灵敏度/%特异度/%A U C(95%C I)K a p p a值W L E66.67#50.000.583(0.398,0.769)0.131N B I86.67#75.000.808(0.653,0.964)0.565A AGN B I93.3383.330.883(0.752,1.000)0.744#P<0.05与A AGN B I比较.0.80.60.40.20.0 1.01.00.80.60.40.20.0敏感度㊀㊀1G特异性图4㊀不同内镜模式诊断乳头状瘤R O C曲线2.3㊀K a p p a一致性结果分析W L E模式㊁N B I模式㊁A AGN B I模式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 a p p a值分别为0.131㊁0.565㊁0.744,W L E模式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差,N B I模式一致性中等,A AGN B I模式一致性较好.3㊀讨论㊀㊀乳头状瘤是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悬雍垂㊁扁桃体㊁软腭㊁舌根㊁咽后壁㊁咽侧壁㊁喉等部73实用临床医学2023年第24卷第5期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2023,V o l24,N o5位,外形似桑葚,色白或淡红,主要由H P V病毒感染黏膜上皮引起[3].H P V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乳头瘤空泡病毒,为球形D N 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㊁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H P V病毒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全球约有1/4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与H P V感染相关[11],其中H P V诱导的口咽鳞状细胞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2].按组织学分类,乳头状瘤可分为鳞状细胞乳头状瘤㊁腺性乳头状瘤和混合性乳头状瘤,其中,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最常见,癌变风险也较其他类型高[13].因此,对于咽部乳头状瘤的早诊断㊁早治疗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对于一些早期不典型病变常常容易发生误诊㊁漏诊.N B I是一种无创的光学检查技术,它可以将普通白光中波长最长的红光过滤,保留波长415n m 的蓝光和波长540n m的绿光,使得照射穿透的深度局限于组织表层,突出黏膜微结构及黏膜下微血管的形态[14].而黏膜的颜色主要由血红蛋白决定,它强烈吸收蓝色和绿色波长,但不吸收红色波长, N B I系统中的蓝色滤光片与血红蛋白的峰值吸收光谱相对应,通过使浅层黏膜呈现棕色突出毛细血管床,以540n m为中心的绿光增强了黏膜和黏膜下血管,呈青绿色[15].因此,N B I内镜又被称为 电子染色内镜 [16].然而,N B I内镜下滤过了大部分光,使得视野较暗,并且需要一定经验和资质的内镜医师才能准确识别病变,这就使得N B I内镜的应用受限[17].醋酸是一种食品,取材方便㊁安全,临床上应用也较广泛.醋白反应系利用醋酸为小分子亲水有机酸,它可以破坏黏液层中糖蛋白的二硫键,使得黏膜表面分泌物变稀薄易被清除,起到清洁剂的作用;当醋酸喷洒在鳞状上皮时,引起可逆性的细胞核蛋白和角蛋白凝固或沉淀,使细胞上皮核密度增大和D N A容量的增加显现出来.光线穿透基质减少,更多光线自上皮反射回来,肉眼观察即出现白色改变,突出病变黏膜表面形态结构[18].醋酸染色近年来被用于早期癌症,如食管[19]㊁胃肠道疾病[9]㊁宫颈[20]等的肿瘤筛查检测.目前,醋酸染色在耳鼻喉疾病的诊断方面鲜有报道.S H A等[21]对132例可疑胃黏膜肠化生(G I M)患者行W L E㊁N B I内镜及A AGN B I内镜检查,结果表明,A AGN B I内镜诊断G I M 的敏感性明显优于N B I内镜㊁W L E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现白光内镜下典型的乳头状瘤表现为带蒂的乳头状突起,颜色淡红.但对于一些早期的乳头状瘤,由于缺乏典型表现而常常被漏诊.N B I 模式下,乳头状瘤特征表现为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 P C L),中心轴见毛细血管增生的乳头状突起即斑点状突起,N B I内镜下诊断乳头状瘤的敏感性为86.67%,明显优于W L E,与J A C K OW S K A 等[22G23]的研究结果相符.但是由于使用窄带光谱,使得视野较暗,并且需近距离观察病变,使得操作相对麻烦,且需要一定内镜经验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诊断,相对限制了N B I内镜的诊断效能.并且有研究[24]表明,N B I内镜下,反流性咽喉炎表现为环状软骨后区稀疏的浅褐色斑点或者簇状浅褐色斑点.张帆等[25G26]研究表明,N B I内镜下乳头状瘤也呈现斑点状的改变.据报道[27],咽喉反流性疾病在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的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0%~30%,而咽喉反流性疾病确诊的金标准为咽喉24h p H监测,施行困难,实际患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可能更多.因此乳头状瘤患者常常合并咽喉反流性疾病,此时N B I内镜不能很好地分辨乳头状瘤的分界,因此,常常影响乳头状瘤的准确判断.而笔者在使用醋酸染色后发现,一些W L E和N B I内镜下表现不典型的乳头状瘤,在A AGN B I内镜下显示非常清晰,具体表现为乳头状瘤整体白化,发生肿胀改变,可以很好地凸显出来,并且醋酸染色后周边正常组织黏膜及淋巴滤泡也发生肿胀但不明显,颜色稍透亮.在正常鳞状上皮或腺上皮中,醋酸白化反应是非常微弱的[19],随着鳞状上皮异型性程度的增加,其细胞内的角蛋白密度增加,白化程度也越加明显,因此醋酸染色下乳头状瘤呈现典型的白色改变.鳞状上皮被覆扁平细胞㊁多边形细胞㊁基底层细胞,醋酸溶液与细胞表面接触后,使鳞状上皮逐渐发生乙酰化反应并被中和,形成较厚的醋白上皮,掩盖上皮下血管网,因此乳头状瘤血管在A AGN B I内镜下较N B I内镜下不明显.乳头状瘤与周边正常组织界限分明,醋酸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乳头状瘤及判定病变范围.本研究结果表明,A AGN B I诊断乳头状瘤的敏感度(93.33%)优于N B I(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有4例患者N B I内镜下诊断为非乳头状瘤,经醋酸染色后,A AGN B I内镜诊断为乳头状瘤.其中,2例因为病变表面较多黏液不易吸除影响N B I内镜下观察,2例N B I内镜下未见典型I P C L改变及乳头状突起而被误诊为息肉和正常增生组织.2例患者N B I内镜下诊断为乳头状瘤,经醋酸染色,A AGN B I内镜下诊断为非乳头状瘤,最后83 实用临床医学2023年第24卷第5期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2023,V o l24,N o5病理证实为炎性增生.造成N B I内镜下误诊㊁漏诊的原因可能是N B I内镜侧重于黏膜下I P C L改变,而有时候黏膜炎症也会产生类似的I P C L征象[19].此外,有3例患者A AGN B I内镜下未见明显白化诊断为非乳头状瘤,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瘤,原因可能是该3例患者处于乳头状瘤极早期.醋酸白化效应与病变核蛋白含量有关,在低度病变中由于核蛋白含量少,醋白上皮出现较迟㊁密度低且较薄,表现为淡而浅的白色病变,因此容易造成A AGN B I内镜下漏诊.通过本研究可以总结出醋酸染色联合N B I内镜诊断乳头状瘤主要有以下优势:醋酸溶液冲刷黏液,起到黏膜清洁剂的作用;乳头状瘤染色后瘤体发白,表现为突起;周边正常组织黏膜界限分明.参考文献:[1]㊀B A N D H A R YSK,S H E T T Y V,S A L D A N HA M,e t a l.D e t e cGt i o no f h u m a n p a p i l l o m a v i r u s 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m o n gp a t i e n t s w i t hh e a d a n d n e c k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a t t e n d i n g a t e r t i aGr y r e f e r r a l c e n t r e i nS o u t h I n d i a[J].A s i a nP a c JC a n c e rP r e v,2018,19(5):1325G1330.[2]D E MA R T E LC,P L UMM E R M,V I G N A TJ,e t a l.W o r l d w i d eb u r d e no fc a n c e ra t t r i b u t a b l et o H P V b y s i t e,c o u n t r y a n dH P Vt y p e[J].I n t JC a n c e r,2017,141(4):664G670.[3]K I M D,S I E G E L J,C H O U A K E R J,e ta l.I m p l i c a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o fi n c i d e n t a lo r o p h a r y n g e a l p a p i l l o m a sGar e t r oGs p e c t i v ec a s es e r i e sr e v i e w[J].E a rN o s eT h r o a tJ,2021,100(7):546G551.[4]吴俊华,骆献阳.窄带成像内镜在口咽癌和下咽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9):665G669.[5]AWA D R,S HAM I LE,A YMA T T O R R E N T E A,e t a l.M a nGa g e m e n to f l a r y n g e a l p a p i l l o m a t o s i su s i n g c ob l a t i o n:a n o t h e ro p t i o no f s u r g i c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J].E u rA r c hO t o r h i n o l a r y n g o l,2019,276(3):793G800.[6]牛子捷,肖洋,王军,等.喉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1,35(4):96G100.[7]陈志鹏,熊姗姗,陈粉珊,等.窄带成像技术在咽喉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4):264G267.[8]张永兰,林鹏,杜建群,等.窄带成像技术在喉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26(5):510G512.[9]张惠林,苏娟.醋酸染色内镜下增强白化征及延迟褪色现象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癌变的有效性[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9):1073G1076.[10]㊀Y A G IK,A R U G A Y,N A K A M U R A A,e t a l.T h e s t u d y o f d yGn a m i c c h e m i c a lm a g n i f y i n g e n d o s c o p y i n g a s t r i c n e o p l a s i a[J].G a sGt r o i n t e s t E n d o s c,2005,62(6):963G969.[11]C O H E N N,F E D E WA S,C H E N A Y.E p i d e m i o l o g y a n dd eGm o g r a p h i c s o f t h eh e a da n dn e c kc a n c e r p o p u l a t i o n[J].O r a lM a x i l l o f a c S u r g C l i nN o r t hA m,2018,30(4):381G395.[12]B U K H A R IN,J O S E P HJP,HU S S A I NSS,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o f h u m a n p a p i l l o m av i r u ss u b g e n o t y p e s f o l l o w i n g h e a da n dn e c k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s i nA s i a nc o n t i n e n t,as y s t e mGa t i c r e v i e wa r t i c l e[J].A s i a nP a c JC a n c e r P r e v,2019,20(11):3269G3277.[13]T R Y F O N S,D R AM B A V,Z O G L O P I T I S F,e ta l.S o l i t a r y p a p i l l o m a s o f t h e l o w e r a i r w a y s: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c l i n i c a l,a n dt h e r a p e u t i cd a t a d u r i n g a22Gy e a r p e r i o d a n d r e v i e wo f t h e l i tGe r a t u r e[J].J T h o r a cO n c o l,2012,7(4):643G648.[14]汪长岭,朱兴喜,黄亚萍,等.内窥镜成像新技术原理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4):125G129.[15]G O N O K,O B IT,Y AMA G U C H IM,e t a l.A p p e a r a n c e o f e nGh a n c e d t i s s u e f e a t u r e s i n n a r r o wGb a n d e n d o s c o p i c i m a g i n g[J].JB i o m e dO p t,2004,9(3):568G577.[16]E MU R AF,S A I T O Y,I K E MA T S U H.N a r r o wGb a n d i m a g i n g o p t i c a lc h r o m o c o l o n o s c o p y:a d v a n t a g e sa n dl i m i t a t i o n s[J].W o r l d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8,14(31):4867G4872.[17]V L A N T I SAC,WO N GE W Y,N GSK,e t a l.N a r r o wb a n di m a g i n g e n d o s c o p y o f t h e n a s o p h a r y n x f o rm a l i g n a n c y:a n i nGt e rGa n d i n t r a o b s e r v e r s t u d y[J].L a r y n g o s c o p e,2019,129(6):1374G1379.[18]K A U F MA N H B,H A R P E R D M.M a g n i f i c a t i o na n dc h r oGm o s c o p y w i t ht h ea c e t i ca c i dt e s t[J].E n d o s c o p y,2004,36(8):748G750;a u t h o r r e p l y751.[19]白伟民,赵春雷.基层医院内镜下双重染色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5(11):63G65.[20]孙昊,党建红,高京海,等.复方醋酸染色联合阴道镜法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7):754G757.[21]S H AJ,WA N GP,Z HU BL,e t a l.A c e t i c a c i de n h a n c e dn a rGr o wb a n d i m a g i n g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g a s t r i c i n t e s t i n a lm e t aGp l a s i a[J].P L o SO n e,2017,12(1):e0170957.[22]J A C K OW S K AJ,K L I M Z A H,W I N I A R S K I P,e t a l.T h e u s eGf u l n e s s o f n a r r o wb a n d i m ag i n g i n th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l a r y n g e a lp a p i l l o m a t o s i s[J].P L o SO n e,2018,13(10):e0205554.[23]㊀刘津,冯云,覃继新,等.N B I技术在喉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18,46(6):639G643.[24]N IXG,Z H A N GQQ,W A N G GQ.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n a s o p h a r y nGg e a lm i c r o v e s s e l s d e t e c t e db y n a r r o wb a n d i m a g i n g e n d o s c o p y a n di t s r o l e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o f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 a[J].A c t aO t o l a r y n g o l,2017,137(5):546G553.[25]㊀张帆,何培杰,黄芳,等.窄带成像内镜在复发性喉乳头状瘤诊疗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1):868.[26]D I P P O L DS,B E C K E R C,N U S S E C K M,e ta l.N a r r o w b a n di m a g i n g:a t o o l f o r e n d o s c o p i c e x a m i n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l aGr y n g e a l p a p i l l o m a t o s i s[J].A n n O t o lR h i n o lL a r y n g o l,2015,124(11):886G892.[27]L E C H I E NJR,MO U AWA D F,B O B I N F,e ta l.R e v i e w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l a r y n g o p h a r y n g e a l r e f l u xd i s e a s e[J].E u rA n nO t o r h i n o l a r y n g o lH e a dN e c kD i s,2021,138(4):257G267.(责任编辑:况荣华)93实用临床医学2023年第24卷第5期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2023,V o l24,N o5。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
33
部分IPCL分型判断
TYPE II
.
34
TYPE III
.
35
TYPE IV
.
36
TYPE V1
.
37
.
38
.
39
.
40
.
41
TYPE V1
.
42
TYPE V2
.
43
TYPE V3
.
44
井上IPCL分型V-3的三个子型
.
45
.
46
.
47
V-3b
.
48
井上IPCL分型的局限有有马IPCL分型 的补充
早期食管癌(粘膜内癌)
a.白光:在6点钟方向,看到稍有发红并纵向延伸的凹陷性病变。
b.NBI:用NBI观察就可容易的识.别出褐色区域。
11
c.碘染色:用碘液染色,可认出同NBI观察时的褐色区域一致的明显的为染
色区域。
d.NBI放大:NBI放大观察可以看到,IPCL的扩张、蛇形、口径不同、形态
不一及延伸。据ESD病理组织结果,诊断为浸润至粘膜上皮内的LPM(粘膜
.
4
NBI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应用
▪ 食管癌的毛细血管异常丰富,在病变早期 即出现。
▪ NBI下显示病变区域呈明显的褐色,与周围 正常粘膜有着明显对比。
▪ 放大观察可以更清晰识别界限,能够观察 到在褐色区域内密集增生的上皮乳头内毛 细血管袢(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 IPCL)的形态 。
c、NBI放大内镜图像:肿瘤几乎累及全部Barrett黏膜。这是该病变部位与肺肿瘤黏膜
之间边界部(点线:边界线)的放大内镜图像。在肺肿瘤区域(右侧)可观察到卵圆形
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在喉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在喉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邓敏鑫;卢仲明;李韵娴;严培楷;吴嘉慧;张思毅【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卷),期】2018(25)12【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在临床上应用于喉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实用价值。
方法纳入临床可疑喉部病变患者130例,均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及在窄带成像模式引导下行病理活检,检查时均拍摄白光模式图片及窄带成像模式图片,金标准为病理结果,评估两者成像模式诊断喉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
结果入组患者130例中病理确诊喉癌68例,窄带成像模式敏感性为89.71%,特异性为90.32%;白光模式敏感性为73.53%,特异性为64.52%。
窄带成像与白光成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确诊癌前病变34例,窄带成像检出率为85.29%(29/34),白光成像检出率为50.00%(17/34,P<0.01)。
窄带成像内镜应用于诊断喉癌和癌前病变的准确性均显著优于白光成像。
结论窄带成像内镜有助于提高喉癌及癌前病变的正确诊断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总页数】4页(P635-638)【关键词】喉肿瘤;内窥镜检查;诊断;微血管;窄带成像【作者】邓敏鑫;卢仲明;李韵娴;严培楷;吴嘉慧;张思毅【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2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510080;汕头大学临床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相关文献】1.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早期喉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研究 [J], 于红;高圣锐;孙志;祝威2.窄带成像内镜在喉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J], 吴俊华;骆献阳3.窄带成像内镜在喉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高妍;王忠巧;司峰志4.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J], 游春香;曹月琴;张勇;卢慧宇5.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程景炜;叶远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a r t o f p h a yn r x u n d e r e n d o s c o p y
G a o J i a n h u a, Zh a o f ia n h o n g, L i a o S h u mo u, Wa n g We i ,
H u f e n g y i n g, Z h a n gD o n g h u a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t o l a r y n g o l o g yH e a d a n dN e c k S u r g e r yi nI n n e r Mo n g o l i aN o t r h
・
论 著 ・
窄 带 成 像 内镜 在 咽 喉 部 恶 性 肿 瘤 早 期 诊 断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高建 华 赵 剑虹 廖叔 谋 王维 胡凤 英 张 东华
【 摘要 】 目的 评价窄带成像 内镜技 术在 咽喉部恶性 肿瘤早期 诊断 中的应用价 值。方法 回
顾 性分析 2 0 1 3年 5月至 2 0 1 5年 6月就诊 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 团有限公司 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门 诊的咽喉部病变患者 , 将其 内镜下 白光检查及 窄带成像检查结果 与病理学结果 进行 比较并进行 统计 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 2 0 3例患者 , 将其 咽喉部恶性病变 和癌前病 变 的临床诊断 与病 理学结果 相 比 较, 结果显示 白光检查与窄带成像检 查的准确 率分别 为 8 8 . 6 %和 9 7 . 0 %( P>0 . 0 5 ) , 敏感 性分 别为 8 1 . 8 %和 9 7 . 1 %( P< 0 . 0 5 ) , 特异性分 别为 8 9 . 9 %和 9 7 . 0 %( P< 0 . 0 5 )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6 1 . 4 %和 8 7 . 2 %( P<0 . 0 5 )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 6 . 2 %和 9 9 . 4 %( P>0 . 0 5 ) 。结论 窄带成像 内镜对 咽喉部 黏膜微血管形态改变的识别能力对 于区分咽喉部癌性病变及非癌性病变具有应用价值 。
He av y nd I  ̄t r y Gr o u p Co ., L t d .Ho s pi t a l ,Ba o t o u 01 4 01 0, C hi na Co r r e s p o n gdi n g a u t h o r: Zh an g Do n gh u a,Em a i l: 5 50 2 21 8 24@ q q.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n a r r o w b a n d i m a g i n g i n t h e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r i n l a r y n g e l a p a r t o f p h a r y n x u n d e r e n d o s c o p y .Me t h o d s B e t w e e n Ma y 2 0 1 3 a n d J u n .
2 0 1 5,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i s e a s e s i n l a r y n g e a l p a r t o f p h a yn r x w e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b y r e v i e w o f p a t i e n t r e c o r d s o f t h e
E.N.T. un d e r e nd o s c o p y i n t h e No th Ho r s p i t a l ,a n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da t a we r e a n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e c t i v e l y. Re s ul t s 20 3 c a s e s wi t h d i s e a s e s i n l a yn r g e l a p a t r o f p h a r yn x we r e e n r o l l e d. Th e a c c ur a t e r a t e,s e n s i t i vi t y,
【 关键词 】 内镜 ; 窄带成像 ; 诊断 ; 喉癌
C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i t o n o f n a r r o w b a n d i ma g i n g i n t h e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r i n l a r y n g e l a
・
1 O・
中华 腔 镜 外科 杂 志 ( 电子版 )2 0 1 5年 8月 第 8卷 第 4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h i n J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S u r g e r y(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A u g u R t 2 o 1 5 , V0 1 . 8 ,N 0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