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高等教育的本质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1高等教育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一门学科,具有特殊规定性.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2 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一般追溯到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3 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
4.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应该始于清末至今应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5 .1978年我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研究教育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高等教育研究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的转变。
6. 1984,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7 一般而言,在学术界比较权威的衡量一门学问是不是学科的标准有三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公认的专门术语和方法论体系。
8.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三个原则: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9. 教学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高校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技能有效的传授给学生,不懂得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就很难做好教学工作。
大学的学科教师,应既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家。
10 所谓专业化的工作,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专业活动本身的智力性质及其对理论知识的较高要求,使专业人员在获得从业资格之前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并且终身接受这种学习。
二是专业活动的复杂性和较高要求标准,使得专业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是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11.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
高等教育学知识
高等教育学一、概念题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1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本质: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属性是:具有教育一般的本质属性: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
它的本质是由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这种特殊矛盾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全中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3高等教育民主化:教育上的民主化进程势必会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平等在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中已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本身就包括了社会政治民主的成分。
4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人力资本理论学派为典型代表,许多学者就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虽然所关注的相关因素和所利用的计算模型有所初入,结果不尽相同,但是结论却基本一致,如:斯特鲁米林的研究,舒尔茨的研究,丹尼森的研究。
5中世纪大学: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与近代大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6柏林大学:科学研究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办,这种做法被德国其他的大学所效仿,由此德国大学突破了传统大学模式,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7《莫里尔法案》: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美国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8威斯康星思想:明确的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
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
第二,专家服务。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学各章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重点章)基本知识点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中世纪高等教育就是指(仅限于)“大学教育”。
19世纪后半期以后,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潘懋元(泰斗要知道)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学技术,支柱是高新科技产业,灵魂是创新,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
当今的高校承担着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为社会服务。
18世纪以前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18世纪以前大学的职能只有1个——培养人才中世纪大学主要学4科:文科、法律、神学、医药。
近代大学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
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于十二世纪中世纪大学最显著特征:自治、开放、地位高。
1810年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1862年《莫里尔法案》:赠地举办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即“赠地学院”。
康乃尔大学——开放性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
名词解释题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的文化则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简答题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制约或决定: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例如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有收教育权利,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只保证了社会中上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政体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国家一般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定教育目的来贯彻一定阶级的政治纲领)等。
2.高等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通过对年青一代的政治教育,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从古到今,各个社会的统治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校造就的);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单选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树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极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5.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6.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8.(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9.(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0.在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
1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4%的投入,33%的经济增长贡献。
12.(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13.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智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
14.(发展科学智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15.威斯康星大(校长范海思)是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思想服务社会1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18世纪)。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19世纪初德国大学)。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19世纪末美国大学)。
二、多选1.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2.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专门人才、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3.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4.直接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三、判断1.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2.阿什比提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等。
高等教育学题库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选择题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 B )。
A.古希腊学园 B.中世纪大学 C.赠地学院 D.红砖大学2.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 B )。
A.德国柏林大学 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C.英国剑桥大学 D.法国巴黎大学3.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 C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4.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 )。
A.专业性 B.基础性 C.中学后教育 D.通才教育5.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还有( D )A.雅典大学 B.亚历山大大学 C.哥廷根大学 D.巴黎大学6.元宝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科技7.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B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科技8.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D )。
A.发展科学 B.社会服务 C.促进经济发展 D.培养专门人才9.蔡元培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是指学校文化的( C )。
A.独特性 B.易变性 C.先导性 D.开放性10.美国开设的第一所高校是( C )。
A.耶鲁学院 B.普林斯顿大学 C.哈佛学院 D.威廉玛丽学院11.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D )。
A.在校大学生 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 C.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 D.全校师生员工12.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B )。
A.中央集权制 B.权力分散型 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13.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 B )。
A.哈佛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弗吉尼亚大学 D.耶鲁大学二、填空题1.美国经济学家( 丹尼森 )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 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本质
教育与劳动者的无形收入:
——消费行为的改变; ——理财能力的改善; ——工作环境的改善; ——家居管理方式的改变; ——医疗支出的节省; ——子女学习的收益; ——个人情意特征的转变。
因此,受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 技术水平,改善劳动质量,从而提高受 教育者未来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
• 1、教育本身也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出现了分化。重点或 名牌学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无疑占有更大优势。在 教育市场化的口号下,教育选择不再以能力为标准,而 是以市场为标准。劳动力市场按等取人。 • 2、社会阶层的教育分野已提升到是否通过教育具备了 知识上的创造力。在社会阶层处于关键位置的教育不是 一般的教育,而是优质的高等教育。过去高等教育具有 精英性质,接受高等教育意味着具备进入社会上层的台 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当今教育的分野将主 要看是否具备创新知识的能力。 • 3、教育机会不平等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天赋性因素 (家庭背景、性别、户口区域、经济状况等)成为社会 流动中一种潜规则:个体在出生时就确定的特征对社会 流动的作用更为重要。
• 处于青年中期——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已具备了 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 熟。对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 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
11
•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进步、停滞、 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包 括社会的进步与退步、整和与解体。 •从高等教育导致人们的观念和意识 形态的变化而言,高等教育是社会 变迁的动因。从高等教育对大多数 社会变迁的影响而言,高等教育是 社会变迁的条件。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 教育有2条基本规律,一是教育适应并促进社 会发展的规律(外部关系规律),二是教育适应 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内部关系规律)。 •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讲授要点及考试范围和评分意见
《高等教育学》讲授要点及考试范围和评分意见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是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本书共有九章,涵盖了高校新教师履行教师职责应掌握的基本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训方向。
第一章高等教育本质,是高等教育学的基础章节。
不认清高等教育本质,其他教育问题无法说清。
本章有4节: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与社会,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主讲教师根据本人特点可重点展开讲授教育的本质特性,高等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能体系,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及其作用几个内容。
应掌握的基本概念2个:高等教育(第12页),校园文化(第24页)。
(每条基本概念4分。
下同)应掌握的思考题2个:①分析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能体系。
(见27—28页)。
作为简答题,只答出本书中每项职能的第一自然段即可。
但教师讲授时应把下面内容作简要分析,便于学员理解。
(6分题)②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见26—30页)。
这是联系实际论述题。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成人考试推行开卷,学员可以带书进考场。
本题是一道很好的开卷题,要求学员举例说明诸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字数限定在800字左右,应是对书中内容的压缩和补充,而且关键要举例分析。
所以,开卷并不轻松。
(30分题)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理论透视,这是当前学界关注的几个两难问题和几组教师应掌握的基本理论范畴,以及高校教师关心的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共由3节组成。
主讲教师可灵活讲授本章内容,重点放在社会需求和素质教育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现实要求、科学分析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教育观、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3个内容上。
应掌握的基本概念2个:通才教育(第32页)、高等教育学(第48页)。
应掌握的思考题2个:①试分析当代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现实要求。
(见33—36页)(20分题)*②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日益加强的联系。
高等教育学总结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学的本质与功能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P11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4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6、高等教育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始于唐代的书院(最早为717年建立的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则是中国另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
17、最早产生中世纪大学的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美国1636年的哈佛学院。
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有: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18、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的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
19、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的柏林大学的创办。
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20、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于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和法国社会学家 勒图尔诺。 2.心理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 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4.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一观念。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这是因为: 第一,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第二,劳动向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 第三,研究表明,教育活动在人类原始时代已经存在。 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 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最新版整理ppt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的词源与词义
1.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 在中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但这两字在当时没 有确定的含义,而是分别指“教”或“育”。东汉许慎的《说文 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教育论说中,与“教”相伴出现的字多 为“学”。古代的“教”主要指“教学生学有关的知识”,“学 ”主要指“儿童在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教”与“学”只 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种事物,同一种活动,“教”与“学”是 统一的。因此,我们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 景下的“教育”词源。
最新版整理ppt
(三)现代教育的特点 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资料总结(不含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总结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 毛入学率<15% 大众化教育 15%-50% 普及化教育 >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6、高等教育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始于唐代的书院(最早为717年建立的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则是中国另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
17、最早产生中世纪大学的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美国1636年的哈佛学院。
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有: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18、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的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
19、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的柏林大学的创办。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教育本质概述•教育本质特征分析•不同流派对教育本质认识比较•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本质新内涵探讨•总结: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概述01教育定义及功能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能够促进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与社会政治教育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政治制度起着维护或变革的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以人文知识为主。
近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开始走向普及化和义务化,教育内容逐渐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
现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教育本质特征分析02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各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通过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培养人才为核心任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包括沟通、协作、领导力等。
教育还承担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授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学大纲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1.(单选)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多选)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分科教学)中世纪大学的“七艺”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
3.(单选&判断)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多选)高等教育层次在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
5.(单&判)高等教育又称“中后等教育”(post-second education)和“第三级教育”(tertiary education)6.(单&多)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7.(多选)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
8.(选择)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2. 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9.(多选)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A..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B. 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C.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10.(单选)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1.(多选)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12.(单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13.(多选&简答)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a.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6、高等教育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始于唐代的书院(最早为717年建立的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则是中国另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
17、最早产生中世纪大学的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美国1636年的哈佛学院。
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有: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18、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的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
19、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的柏林大学的创办。
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20、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于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
教育学选择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选择题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大学)。
2.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3.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宋代)。
4.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专业性)。
8.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D.培养专门人才9.蔡元培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是指学校文化的( 先导性)。
10.美国开设的第一所高校是( 哈佛学院)。
11.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
12.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权力分散型)。
13.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霍普金斯大学)。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一、选择题1.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是( 高等教育目的)。
6.体育是以( 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7.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8.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创造美)。
9.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10.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为( .智育)。
11.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教育目的)。
1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 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13.“美育”一词最早是( 席勒)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B.康德C.D.卢梭14.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 个体享用功能15.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一、选择题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个人本位论)的认识。
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知识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知识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由潘懋元主编。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欧洲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在中世纪高等教育就等于大学教育。
主要分为文、法、神、医四科。
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在具备了文科的基础上学习。
工业革命时期,中等教育开始与高等教育衔接。
美国大学分为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这几个层次。
非正规大学包括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
国际上目前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理念。
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欧洲和中国则与此不同。
中国的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即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高等教育学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
6223005
课程名称
高等教育学
英文名称
Higher pedagogy
开课单位
教育学院
开课学期
1
学分
3.0
总学时
54
实验学时
0
课程类别
必修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结合
考核方式
笔试
课程级别
硕士生课
任课教师(职称)
杜自强副教授
双语教学
否
多媒体教学
是
教学目的与要求:
7.许建领著大学参与性教学[专著]
使用教材:
高等教育学[专著]杜作润,廖文武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主要参考书:
1.亚敏著大学精神探论[专著]
2.戚万学主编高等教育学[专著] /戚万学主编
3.陈利民著办学理念与大学发展[专著]
4.荀振芳著大学教学评பைடு நூலகம்的价值反思[专著]
6.胡建华著高等教育学新论[专著] /胡建华[等]著[专著] 2006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理论的有关结论的表述上,而应该深入到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内部,揭示获得这些知识和理论的思维过程,并让学生亲历、体验和感受这些思维过程。
课程内容提要: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六章高等教育结构;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十章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第十一章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第十三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概念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P5)2、高等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3、人力资本理论(P12):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这一总结尽管并非无懈可击(譬如,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一结论就值得商榷),但基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4、中世纪大学(P21)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
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过程中不断发展。
5、柏林大学(P22):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一、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开端,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唯一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仅限大学教育,大学围绕文、法、医、神四科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
19世纪后半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
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
另一方面,形式复杂化。
如“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高教由原来“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
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是:“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依据专业分工培训高级人才活动。
是学术性专业教育,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社会活动。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制约,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起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发展。
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关系核心。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高等教育学——选择
高等教育学——选择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一、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1、中世纪(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⑵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
教育教学内容:四科:文(七艺)、法医神。
文科是基础,神是王冠。
2、工业革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3、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发展和丰富了内涵和外延。
主要表现为:⑴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化,⑵~形式的复杂化。
——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
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1、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定义: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2、我国出版第一本《高等教育学》,潘懋元认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的青年,身心发展已趋成熟。
3、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具体来说,①中等教育毕业水平为起点是衡量是否属于高等教育的基本尺度;②只要是在中等教育毕业水平之上的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属于高等教育概念范畴;③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专业教育,还是一种学术教育。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阿什比认为:人类教育史上曾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
⑴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⑵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高等教育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⑴高等教育通过传递、积累科学技术来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⑵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18世纪之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校最基本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一、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开端,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唯一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仅限大学教育,大学围绕文、法、医、神四科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
19世纪后半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
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
另一方面,形式复杂化。
如“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高教由原来“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
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是:“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依据专业分工培训高级人才活动。
是学术性专业教育,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社会活动。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制约,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起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发展。
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关系核心。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 科技对高教内容影响。
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影响。
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使学生不出校门能了解到世界(三)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技术的功能。
2、高教通过创造、发明新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功能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式(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三大职能: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职能的历史演变18世纪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模式,科学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1862年《莫里尔法案》,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而著名,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教育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在高等的重要职能、(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第一节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一、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理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的途径。
高校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的目标。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提出“教育必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人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二)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思想。
又具有客观性。
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一、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与高校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二)高教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三)高教目的的作用: 1.高教导向作用。
2.高教控制作用3.高教目的评价作用。
4.高教目的激励作用。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1998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由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
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关系。
2.身与心的关系。
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
①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②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
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在建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同时,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人全面发展由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所构成,促进人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
1.德育:高校德育是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智育: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3.体育:高校体育是以运动为基础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
4.美育:高校美育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1.教学工作。
2.科学研究。
3.社会实践。
三章高等教育的个理论问题第一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一、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
个人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在西方都源自古希腊时期。
个人本位观可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
社会本位观在西方可溯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
孔子把教育看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一)两种价值观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提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二)两种价值观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论定这种单向择属无谓之举。
“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
第二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始终贯穿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整个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西方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
这些内容被称之为“七艺”二、通过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一)、通才教育内涵及特征:通才教育是通识教育,目的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尚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人才。
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
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专才教育内涵及特征:专才教育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及某一科、专业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传授和专门技能训练。
具有三个明显特征:首先,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里进行,培养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其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三、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现实背景是: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修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式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
再次,通过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三节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
英才教育阶段的大学培养治国的精英。
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的数量。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建设者,英才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只代表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但并非意味着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对立。
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世界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二)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