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教化 上
《礼仪与教化》(第1课时)word版
2.2《礼仪与教化》(第1课时)教学案例※教学目的: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等。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等。
※重点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学手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5分钟]同学们在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原始社会的美术了,相信大家对原始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原始社会时社会体系还不完善,过着部落与部落的群居生活,到了文明时代就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和成熟的文字,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出现了严格的分化于差别,社会的等级分化就像埃及金字塔的结构一样[导入板书,金字塔式的三角形分成三个部分,一格写着统治者,一格写着贵族,一格写着平民。
三角形外部打一竖着的箭头,写着对立],有一个最高的统治者在塔尖的位置,他具有绝对的权力(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所说的皇帝),同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于是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对立。
2.文明社会出现对美术作品的影响:[5分钟]提出思考:那么,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中,美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我们来想这样一个问题: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变成怎样呢?(*开始引导:就好像我们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校纪校规,那么抽烟、打架随处可见,上课铃声响了也没人准时进教室……是不是乱成了一锅粥了?一个小小的学校没有秩序都会变成这样,更何况是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人呢,没有秩序是肯定不行的。
)提问:要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呢?教师总结补充:刚刚同学们想了很多种方法,都不错,那统治者是怎么做的呢?当时的统治者很聪明,他们首先在思想上控制了人民,制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这些也必然反映到美术创作之中来。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1、区分社会等级。
2、用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和祭祀。
青铜是当时最贵重、最耐用的物质材料。
权力分散,衰落。
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秦代的灭亡。
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画像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对祖先的恭敬,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石棺刻画在石棺上雕刻形象对父母的孝心,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魏晋时期绘画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古巴比伦石柱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埃及人对生与死的看法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力。
雕塑狮身人面像绘画墓室中的壁画古印度印第安文明■教学流程图: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礼仪与教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礼仪与教化的概念,认识到礼仪与教化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礼仪与教化的概念介绍。
2. 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
3. 民族传统礼仪与文化传统的教化作用。
4. 品德修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5. 自制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述和讲解的方式介绍概念和基本规范。
2. 实践训练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3. 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小游戏导入:给学生解释礼仪与教化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礼仪规范的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如问候礼仪、用餐礼仪、礼貌用语等,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根据社交礼仪规范进行表演。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讨论和总结:学生们讨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归纳总结出一些重要的道理和经验。
5. 民族传统礼仪与文化传统的教化作用的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些中国传统的礼仪和文化,如拜年、传统婚礼等,让学生了解到礼仪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并分析一些传统礼仪的教化作用。
6. 讨论和展示: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传统礼仪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品德修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一些道德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发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8.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9. 总结和评价: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方法: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礼仪与教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礼仪与教化教学反思
礼仪与教化教学反思
礼仪与教化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礼仪教育。
学生的礼仪修养对于未来的发展
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爱护环境、文明待人、守法规,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在食堂,我们要教育
学生排队有序,不浪费食物,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教化教学。
教化教学是一种将哲学思想融入
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法。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
们做有担当的人。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引导学生
思考一些社会问题,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认识社会责任。
总之,礼仪与教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成长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注
重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健康向上的人。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教案标题:礼仪与教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礼仪,以及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礼仪的概念和作用a.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b. 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2. 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a. 礼貌用语和行为准则b.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表现方式c. 礼仪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和道德品质a.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b. 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品质c.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起学生对礼仪的兴趣,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礼仪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2. 介绍礼仪的概念和作用,分析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礼仪与教化的关系。
活动设计: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出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案例分析:4. 提供一些社交场合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适当的行为举止,培养他们的判断和应变能力。
角色扮演:5.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交场合下的交往情境,让学生实践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总结反思:6.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礼仪和教化的知识,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价: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小议论文。
8. 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和小议论文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素材:图片、视频等展示礼仪的场景和案例。
2. 社交场合的案例:用于学生分析和提出适当行为的情境。
3.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服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社区服务等,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和道德品质。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礼仪是啥玩意儿咱得让学生知道礼仪可不是那些高高在上、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礼仪啊,就像是我们生活里的小规则,就像你去朋友家做客,得先敲门,不能直接闯进去,这就是礼仪。
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而且啊,礼仪还跟教化有关系呢,它能让咱们变得更有教养,知道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2. 让学生感受礼仪的魅力我想让学生从心里觉得礼仪是个特别有趣又有用的东西。
比如说,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参加婚礼的时候要穿得漂漂亮亮、喜气洋洋的,可不能穿着拖鞋就去了。
这时候礼仪就像魔法一样,让整个场合都变得很有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礼仪和教化之间的联系是个重点哦。
我得给学生讲清楚,礼仪是怎么通过一些行为规范来教化我们的。
就好比在学校里,我们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问好。
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问好,这是在教我们要尊重他人,这就是礼仪背后的教化意义。
2. 难点难点呢,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礼仪。
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啊,有时候会比较随性,想干啥就干啥。
所以我得想办法让他们知道,礼仪不是约束,而是一种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教学法我打算给学生讲好多好多关于礼仪的小故事。
像“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那么小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姐姐,这就是礼仪。
通过故事,能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礼仪的内涵。
2. 情景模拟法我会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来模拟。
比如说在餐厅里的礼仪,怎么点菜,怎么和服务员说话,餐具怎么使用。
在模拟的过程中,他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我一上课就会问学生:“宝子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没礼貌的人呀?”然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这样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我就可以顺势引出今天的主题——礼仪与教化。
2. 讲解礼仪的概念我会说:“宝子们,礼仪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魔法。
它是一些大家都认可的行为规范。
比如说,你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就是礼仪。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与教化意识教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与教化意识教案。
一、将礼仪和教化意识作为日常习惯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只在少数场合下关注孩子的礼仪和教化意识,例如在正式场合、公共场所或重要活动中。
这是不够的。
要养成好的礼仪和教化意识,必须将其作为日常习惯。
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展示出他们的优美和自尊。
例如,在吃饭时,可以让孩子注意不嘴巴大声咀嚼,避免谈论不雅之话;在离开房间时,可以提醒孩子不要忘记说“谢谢”或“再见”;在进行某项特殊活动时,可以提醒孩子穿着整洁,不要过度活动身体等等。
二、采用奖励制度来激励孩子奖励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接受并遵守礼仪和教化意识。
当孩子表现出优雅和恰当的行为时,可以赞扬和奖励他们。
例如,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时,可以给予一些积极反馈,如夸奖他们做得好,给予一些小奖励作为鼓励。
三、建立家规和家训家规和家训是一个家庭培育孩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开会,确定一些基本的家规和家训,如保持家庭卫生、尊重他人、遵守日常生活规律等等。
这些规则必须被清晰地定义,以便家庭成员更好地遵守。
家规和家训还应该被简单地贴在墙上或其他可见的地方,以便提醒孩子和家庭成员。
四、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和社会尊重他人和社会是家庭与社会的重要价值观。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介绍社会礼仪以及如何尊重他人来帮助他们发展这些价值观。
例如,要告诉孩子,离开公共场所时,要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避免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教育孩子在跟别人说话时,尊重对方,并避免出言伤人的行为。
五、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实现学会礼仪和教化意识的重要条件。
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控制情绪、自我约束等方式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些能力。
例如,当孩子生气、恼怒、焦虑和失控时,你可以教育他们在进行令人愉悦的活动或非愉悦的活动时进行自我控制。
同时教育他们说出愿意的事情,而不是说出不想做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礼仪和教化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断努力。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1
课题: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学科:美术
执教教师:陶瑞新
执教班级:高二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人类文明进程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有阶级的社会,美术作品的类型样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功能性也开始凸显。教材从青铜器的代表器物鼎展开,在中国一直叙述到魏晋时期的美术,明确了美术的这一教化作用。
了解社会风尚对生活、审美的影响
秦汉时代
1、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其遗留的雕塑《兵马俑》艺术特色
2、汉代代表性艺术作品:
霍去病墓雕刻
画像石、砖
围绕帝王、统治阶级而创作
宣扬统治者需要的:忠勇等用孝子棺线刻
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在社会中起到的宣传作业。
理解“礼仪与教化”的社会功能,也理解社会文化、生活对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许多文物作为“美术作品”不大理解,因其审美价值看似不大。因此,本课的学习尤显重要。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2、通过分析、探讨夏、商时代的青铜器代表作品展开其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并且探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进变化和其原因。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更深层次了解美术的社会价值和时代制约性。
统治者为了社会的安定,必须制订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美术是发扬统治者思想的手段,所以阶级社会初期的美术体现了礼仪与教化的功能。
点明本课学习的关键词,为后面学习明确主题方向。
认识青铜器
在阶级社会初期,什么美术种类最为出名?
教师出示各种青铜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总结:青铜器在阶级社会初期,它具有怎样的功能
《礼仪与教化》(第1课时)
2.2《礼仪与教化》(第1课时)教学案例※教学目的: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等。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等。
※重点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学手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5分钟]同学们在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原始社会的美术了,相信大家对原始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原始社会时社会体系还不完善,过着部落与部落的群居生活,到了文明时代就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和成熟的文字,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出现了严格的分化于差别,社会的等级分化就像埃及金字塔的结构一样[导入板书,金字塔式的三角形分成三个部分,一格写着统治者,一格写着贵族,一格写着平民。
三角形外部打一竖着的箭头,写着对立],有一个最高的统治者在塔尖的位置,他具有绝对的权力(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所说的皇帝),同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于是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对立。
2.文明社会出现对美术作品的影响:[5分钟]提出思考:那么,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中,美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我们来想这样一个问题: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变成怎样呢?(*开始引导:就好像我们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校纪校规,那么抽烟、打架随处可见,上课铃声响了也没人准时进教室……是不是乱成了一锅粥了?一个小小的学校没有秩序都会变成这样,更何况是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人呢,没有秩序是肯定不行的。
)提问:要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呢?教师总结补充:刚刚同学们想了很多种方法,都不错,那统治者是怎么做的呢?当时的统治者很聪明,他们首先在思想上控制了人民,制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这些也必然反映到美术创作之中来。
高中语文教案--礼仪与教化
高中语文教案--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重要性- 掌握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能够发挥文化辨析能力,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教学重点- 传统文化中礼仪和其重要性- 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教学难点- 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品德修养的培养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程名称: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教学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 课时要求:通过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课件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第二课时- 课程名称:规范的交往礼仪- 教学内容:掌握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课时要求: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情景演练、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第三课时- 课程名称: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教学内容:学生辨析中国文化中的有关礼仪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其应用- 课时要求: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辨析、表演等方式进行第四课时- 课程名称: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 课时要求: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团体讨论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 教学方法:通过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期中考试- 总结性评价实施建议- 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礼仪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教师需要进行多媒体及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 在授课过程中积极运用多媒体及现代化教育手段。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1. 介绍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形象,还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通过礼仪可以传达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化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探讨礼仪与教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2. 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表现。
在社交场合,正确的礼仪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教养和修养,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让人感到愉快、舒适,使交往更加轻松和顺畅。
3. 礼仪的基本原则3.1 尊重他人礼仪的首要原则是尊重他人。
这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观点和感受。
不询问他人不愿透露的事情,不争论和批评他人的观点,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保持尊重他人的行为可以建立信任和友谊,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与他人相处。
3.2 注意言谈举止言谈举止是礼仪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要注意用语的文雅程度,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在交流中要保持耐心和友善,不打断他人的谈话。
在餐桌上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说话时保持安静,不张口嚼食物。
这些细节上的注意非常重要,可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
3.3 着装得体衣着是礼仪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体现了对场合和他人的尊重,还可以展现出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在正式场合要穿着得体,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和肤色的衣物,并注意保持整洁和卫生。
4.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通过礼仪,我们可以教化他人,使他们更加注重道德和价值观。
礼仪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影响他人。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激励他人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同时,教化也可以通过礼仪来实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礼仪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价值观念。
教化的过程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通过教师的榜样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礼仪的重要性。
湘美版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美版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教案及教学反思简介《礼仪与教化》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教材,适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美术课程,湘美版作为全国知名的美术教材之一,以其内容深入浅出、系统详尽、配图精美等优势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本文主要介绍《礼仪与教化》这本美术鉴赏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教学目标本学案结合小学美术实际情况,以“赏析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与文化”为主题,通过阅读、讲解、课堂讨论、美术欣赏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美的世界中,更好地发觉和领会生活中的智慧。
学生能够:1.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内涵;2.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3.掌握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形象描绘方法,提高描绘能力;4.学会运用线条、形状等简单元素描绘礼仪场景;5.体验共同劳动的快乐,提高优秀品德。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汉字中的礼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独特的韵味。
本堂课中我们将学习汉字中与“礼”有关的部首和字体,并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礼貌的表达方式和优秀品德的内涵。
第二部分生活中的礼仪文化通过引入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例如小学生走进了一个典雅的餐厅,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其礼仪文化和行为方式各有不同,并与其职业、社会角色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和欣赏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关礼仪的各种文化差异和历史变迁。
第三部分礼仪文化的绘画表现本课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图画,发现生活中出现的礼仪文化,如过年、过节、婚礼和葬礼等,通过简单的绘画,让学生学会构建礼仪场景图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绘画中线条、形状和点的基本元素,并使他们能够通过这些元素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含义。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互动法和创新教学法。
如下所示:讲授法讲授法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适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汉字和礼仪文化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由此带来的思考。
礼仪于教化课件
02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力和 创造力。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民素养的 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礼仪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品 质和行为习惯,使人更加文明、 有礼。
礼仪的实践有助于将教化的理 念转化为行动,使人在日常生 活中更好地践行道德准则。
教化是礼仪的基石
教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 养,使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缺乏教化的人往往缺乏礼仪的意识和 素养,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其礼 仪行为。
互动式学习
鼓励学习者参与互动,通过实践、 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礼仪与教化知识 的理解与掌握。
礼仪与教化的跨文化交流
01
02
03
文化差异认知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 仪与教化观念,尊重文化 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交流 与理解。
跨文化交流平台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鼓励 各国学习者分享本国礼仪 与教化传统,促进文化交 流与融合。
礼仪于教化课件
目录
• 礼仪与教化的概述 • 礼仪的种类与特点 • 教化的方式与手段 •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 • 礼仪与教化的实践应用 • 礼仪与教化的未来发展
01
礼仪与教化的概述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礼仪的定义
礼仪是一种规则和惯例,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 行为准则,包括语言、举止、服饰等方面。
礼仪的重要性
排队、保持安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等方面的礼节。这些礼节能够体现一个人的 文明素养,有助于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和 谐。
礼仪与教化 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教案标题: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礼仪,明确其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和作用2. 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3. 社交场合的礼仪要点4. 尊重他人和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培养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礼仪的理解和重要性。
-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例子展示礼仪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礼仪的定义和作用,解释为什么良好的礼仪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 分别讲解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重点强调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合作共赢的原则。
3. 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 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交场合,如家庭聚会、学校活动等,让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展示良好的礼仪。
-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不当行为,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角色扮演(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特定的社交场合,要求他们设计并表演出示范性的礼仪行为。
-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和提供改进意见。
5. 总结归纳(10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 强调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际案例2. 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讲义或PPT3. 社交场合的案例材料4. 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布置评估方式:1.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礼仪行为的准确性和适应性进行评估。
2. 讨论和案例分析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时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
3. 学生总结归纳: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礼仪培训师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加深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2. 组织社交活动,让学生实践所学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礼仪与教化 上PPT共49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4.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概念和作用(1)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遵循的一定的规范和习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2)礼仪的作用礼仪有以下几个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增强人际交往的和谐性;•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 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1)言谈举止•言语要文明,不说脏话、不说粗话;•行为要得体,不随意嘬瓜子、不大声喧哗;•姿态要端庄,不随意摆弄头发、不翘二郎腿。
(2)着装打扮•着装要整洁,不穿破烂衣服、不穿露肩露背的衣服;•打扮要得体,不化浓妆、不戴过于华丽的首饰。
(3)社交礼仪•礼貌待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不随意插话;•尊重他人,不随意批评别人、不随意挑剔别人;•注意礼仪,不随意吃东西、不随意玩手机。
3.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1)课堂教学•通过讲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通过讲解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礼仪行为;•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交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仪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培训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模拟中掌握正确的礼仪行为。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社交能力(1)自我修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能力,让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礼仪行为。
(2)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社交场合中自如应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共赢。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礼仪行为。
礼仪与教化 (第1课时 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礼仪与教化【基本信息】课题:礼仪与教化教学模块:高中美术鉴赏(必修)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3个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美术在奴隶社会时期规范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围绕“礼仪与教化”这一主题,在商、周时期出现的代表性美术作品、美术风格以及这些作品产生的具体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用风格分析的方法研究美术作品,并对风格进行概括。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不同时期在规范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了解“礼仪与教化”主题下,中外美术作品的主要形式及其代表作品,能够对这类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这一阶段美术发展历史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对青铜器型、纹饰等进行较为准确的图像识读,并掌握图像识读的角度和方法。
如何让学生根据掌握的信息对美术作品所展现的“时代风格”进行概括,并能够对教材没事涉及的图片进行时代风格的图像识读。
【教具与学具】教具:高清多媒体设备,教材配图。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教学图像展示:“后母戊鼎”问题驱动:商代统治者为何要用这么多青铜材料和这么多人力铸造如此大的后母戊鼎学生讨论,代表汇报。
教师: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去制作后母戊鼎,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对其非常重视,因为鼎被称为“国之重器”。
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结构上有何区别。
文明社会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规范社会秩序需要一些什么手段。
在规范社会秩序上,美术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时美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思考回答:社会有了文字,出现了国家,产生了阶级对立,有了最高的统治者,统治者为了社会的安定,必须制订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美术是发扬统治者思想的手段,所以阶级社会初期的美术体现了礼仪与教化的功能。
文化理解:青铜礼器与王权统治的关系(商——以强势蛮力制人,周——以礼仪说教育人)互动新授一、图像识读——后母戊方鼎艺术分析1、有什么体量:高米,宽米,重千克,天下第一重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霍去病墓石雕 汉
汉代统治者通常借美术作品宣扬忠、勇、孝、节、义等 儒家思想。这些作品采用了“循石造型”的雕刻手法。
循石造型
• 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 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 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做 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 为当时就有许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 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 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阳刚之美,显 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 风貌。代表作品:霍去病墓石雕。
青铜器的发展史
商——神、人、兽结合,器型厚重繁复, 神秘狰狞装饰 西周——装饰趋向写实,突显艺术性
春秋战国——华美写实,走向民间和生活化
秦汉——简洁明快
商 代
司母戊方鼎(食器)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 纪—前11世纪)世界上 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重832.84KG 高133CM 宽77CM 商文王为祭祀他的母亲 “戊”而特意制作的。
二十四孝图
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 亲尝汤药 百里负米 怀橘遗亲 恣蚊饱血 扇枕温衾 涤亲溺器 行佣供母 鹿乳奉亲 尝粪忧心 哭竹生笋 扼虎救父 乳姑不怠 埋儿奉母 刻木事亲 啮指痛心 卧冰求鲤 涌泉跃鲤 拾葚异器 卖身葬父 芦衣顺母 弃官寻母 闻雷泣墓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有 历史记载的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顾恺 之。他提出线条的运用要不拘泥于对物 象形体的描画,还要达到传情表意的境 界。
西汉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 铜器皿的神秘厚重, 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 都显得舒展自如、轻 巧华丽,是一件既实 用、又美观的灯具珍 品。堪称“中华第一 灯”。
思维拓展
•
在美术作品中体现权力和等级作品 还有哪些?
秦始皇兵马俑
•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的 艺术也体现出围绕帝王而创作的特点。
青铜器(权利的象征)
• 在商代,青铜器是美术作品在该时期最为 显著的代表,发展出多种繁杂华丽的器型 和纹样。 • 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 礼器。 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 的礼器而流传于世。人们对祖先、对神灵 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
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
酒器
爵,角和觚(Gu) 尊 壶(莲鹤方壶)
顾恺之《女史箴图》
对古代女子道德训诫
课堂 连线
孝
忠
勇
劝诫女子道德
语 结
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出现之后,统治 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用一定的 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而美术作品是宣扬这 种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这个阶段,美术开始成 为统治者服务,成为权力的象征或宣扬特定的 法律与道德观念的一种形式。
乐器
钟 打击乐器, 鼓 打击乐器。
水器
盘(Pan)散氏 盘
食器
鬲 (Li) 鼎(Ding) 簋(Gui)
• 青铜器原本可以和原始社会的陶器一样, 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用的器皿,但当社 会分化出严格的等级以后,它不再是普通 人所拥有的了。特别是具有权利和礼仪象 征的青铜鼎,不仅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而且也是上层贵族生活和祭祀活动中不可 或缺的礼器。
西周早期曾经有过禁酒令,认为 商代的灭亡是因为奢侈过度,因此 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都相对朴素, 但对器物的审美要求并没有减弱, 例如,西周中期青铜器上的纹样已 经很少有恐怖狞厉,震撼人心的力 量,而是一种纯粹的装饰了。
凤鸟纹爵
五祀卫鼎
多友鼎
散氏盘
●西周青铜器的 造型和装饰都趋 向典雅平和。 ●内部还镌刻长 段的述事性铭文, 被后世称为“金 文”。
神话 传说
伏羲女娲: 伏羲女娲据说是 兄妹,交配而后产生了人类。 汉画象中他们通常以人首蛇 身的形象出现,手中各握着 规划圆天方地的规和矩。汉 墓常描绘伏羲女娲,似乎是 在祈求生命的始祖赐予死者 新的生命,或者说容许死者 回归生命的源头。
羽 人
汉代由于仙术思想的盛行,期望成 仙、羽化升天是从帝王将相到贫民 百姓都极为希冀的事,所以现实中 的人就被神话了。
两汉时期的美术:
在汉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无疑是儒家的 思想。美术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 它所宣扬的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 成为美术普遍创作题材。
汉 代
汉代盛行画像石,汉画像是中国古人丧葬风俗和礼 节仪式等场境的伴生事象。 升仙信仰在两汉时期成为画像砖石墓葬里风靡一时的 思想风尚.表现墓主及其亲眷生前生活的再现并有着 祈祝和福荫等意义。
汉代画像石: “写真” “虚拟”两种图像组成。 所谓“写真”,就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形象地反映汉代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贵族们宴饮、娱乐、出行、比武、狩 猎等情景的,表现了主人生前钟鸣鼎食、舒适安逸的生活。 用意显然是希望死者来生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及反映汉 代社会生产劳动情况。 所谓“虚拟”,就是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汉代人某些思想意识 和宗教幻想。(神话传说和佛、道思想) 佛教宣传的轮回转世说, 道教宣扬的“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等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逐渐把“仙境”当作死后渴望到达的理想之地。
汉代画像砖
让前来拜祭的子孙对 祖先有敬畏之感。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 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 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 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 分悲壮。“风萧萧兮易 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这是荆轲在告别 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 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 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 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 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 被杀 荆轲刺秦王
高一(12义为:“逐鹿中原、问鼎 中原”、“人为鼎镬,我 为麋鹿”,包蕴了多少故 国情怀、遗民血泪由是 又可知“鹿”指细民百姓, “鼎”具有了作为一种炊 器的本原意义,唯后世不 断延伸,渐而为传国重器, 为政权和帝位的象征,然 其本义却从未消亡。
鼎有什么样的功能?
• 炊煮器 • 实用物品 •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楚王问鼎)
礼器 祭祀用品
• 在中国古代,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 定。根据贵族等级,祭祀时对鼎的数量和 形式都有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大夫用五鼎,以此类推,而普通人都不能 用,如果超越上面的规定,是犯罪的
青铜器的纹样
忠,勇
晋代石棺刻画
郭巨埋儿
宣扬“百善孝为首”的石棺刻画
郭巨埋儿
• 《二十四孝》: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 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 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 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 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 青铜器的纹饰有饕餮、 夔、蟠、螭………等 多种纹饰这些怪兽图 案,大都是氏族图腾 崇拜的残余,在维护 社会习俗,沟通人们 的精神世界方面,与 文字一起扮演着政治、 宗教和艺术传统等各 方面的特殊职能。
饕餮纹也称兽面纹
特征:正面的兽头形 象,两眼非常突出,口 裂很大,有角与耳。有 的两侧连着爪与尾,也 有的两侧作长身卷尾之 形,实际上是由两条夔 龙纹以鼻梁为中心,侧 身相对组成的.饕餮纹其 生活原型多是牛、羊、 虎等动物。
秦始皇兵马俑
• 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 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 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 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 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 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 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
下课
饕餮纹
饕餮纹
大盂鼎食器 西周西周康王时期。鼎身为 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 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 三足上饰以兽面纹,整个造 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 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 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 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 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 兽面纹 文王武王的德政。
虎食人卣 (商)
。 。
毛公鼎
大克鼎(西周晚期)
刖刑人守门鼎 (西周中期)
人面纹方鼎 (商末周初)
杜岭方鼎 (商)
春秋战国
立鹤
双层盛开的 莲花瓣
华美写实,走向民 间和生活化 莲鹤方壶(酒器)
曾侯乙编钟 (战国)
战国
跽坐人漆绘铜灯
此灯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 部分分铸铆接而成。跽坐人偏髻、 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以带 钩扣合,两臂平伸,手握丫形灯架, 架上托环形灯盘,盘内设烛座三个, 整体髹漆尽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