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毕业班10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l至8 页,第Ⅱ卷9至10 页,共15O分。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宋代,决定文人一生前途的科举考试,其内容自真宗以后集中于儒学,立论必须依据儒学经典,诸子书不合儒学的都不许采用。
“宋学”侧重于儒家学说的新建,不仅力求突破前代儒家们寻章摘句的学风,向义理的纵深处进行探索,而且怀有经世致用的要求。
具体而言,“宋学”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偏重于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所以也可把它称为“新儒学”,它与汉唐儒家们时经书的注释繁琐章句之学有着本质不同。
两宋出现的“宋学”自然有着它多方面的政治、思想与文化根源。
但出现以后它便时两宋文化观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宋学”的核心是“新儒学”。
儒学复兴表现为“崇儒”和“释孺”。
崇孺,即以儒家思想作为立国之基,文人学士当然也以儒学为正学;释儒,是指以儒学为本,特别是那经世致用的原则,然后再援佛道两家入儒,尤其偏重于义理和心性修养方面。
这种思想上的新气象,必然也带来文化观念的新变化。
“宋学”要求文人自觉地让“心念”成为文化基础。
“宋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时“天理”的自觉意识。
这就是说,宋人重于把价值的终极基础从宇宙的外在、可见及形式上的理,转向存在自我之中的完整和协调的过程。
说句通俗话,宋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学会自己做主。
”这种文化观反映在制度上,便使文人可以断言,学者能够独立于政权来悟“道”。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 含答案
三明一中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卷一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
三明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含答案、解释)
三明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7月4日下午3:00-5:00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5题;1-40题每小题1分,41-4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是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标记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释】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是基因重组的结果;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存在;T2噬菌体只能用活细胞培养。
固选D2.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摩尔根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等科学研究过程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等人依据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B.孟德尔为了解释F1黄色圆粒豌豆的自交实验结果,提出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C.孟德尔依据解释豌豆分离现象的假说,预期测交实验结果为高茎30株,矮茎34株D.沃森、克里克依据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解释】演绎推理过程可预期测交实验结果为高茎:矮茎=1:1,实验结果为高茎30株,矮茎34株是验证推理,固C错3.下列各项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B.酵母菌菌株耐热与不耐热C.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D.果蝇的红眼与白眼【解释】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相对性状,固A错。
4.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结合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②、③过程B.进行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解释】HIV病毒无核糖体,固D错。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
2017-2018学年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
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
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
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广、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
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除选择题外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須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①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中国的文化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依靠人的道德的自觉和自律,这就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②对于中国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文化中的两个优秀传统。
一个是“以史为鉴”,一个是“以天为则”。
关于“以史为鉴”,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强调历史经验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每个朝代等到政权相对稳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礼作乐,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历史。
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以史为鉴”总结出来的,是这个传统的一个成果。
③西周初期人们反思夏商两代兴亡的原因。
通过对历史的观察,他们看到夏代之前是大禹治水。
当时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把水灾治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大家拥护他才建立了夏朝。
可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却是荒淫暴虐,商部落在成汤的带领下终于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老百姓歌颂他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
高二下(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之道“智”“仁”“勇”周可真君子文化不仅是儒家文化之精华,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论语·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认知过程中,“智”所涉及的是事实关系,它表现为事实判断;“仁”所涉及的是价值关系,它表现为价值判断;“勇”所涉及的是行为关系,它表现为行为判断。
其中,行为判断是认知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根据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来作出行为决定。
行为判断得当与否,取决于事实判断的正确与否和价值判断的合理与否。
故行为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
这意味着“勇”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着君子人格特征。
根据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的解说,“勇”的含义就是“见义而为”,其意义要素包括“义”和“为”,而“义”是“勇”的核心意义,“为”之为“勇”是由“义”决定的,当且仅当“义为”时,才是“勇”。
荀子谓:“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无正义”的意思就是“人不行正路”。
按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他所谓“无正义”实际是指行为不合“礼义”“法度”。
要之,“正义”的基本意义就是“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具体而言,“正义”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制定行为规则所依据的一定原理或原则(属于价值范畴),一是依据一定原理所制定出来的具体行为规则(属于制度范畴)。
在儒家看来,前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孔子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后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礼”。
进而言之,“仁”是正义原则,“礼”是正义标准。
就其二者的关系而言,“仁”是“礼”的价值依据,“礼”是“仁”的制度表现。
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中学业质量调研抽测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中学业质量调研抽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A项逆推不当,散文有“叙事与抒情”的特点,但并非凡是具有“叙事与抒情”特征的就是散文。
C项范围扩大,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亦非完全幽默,去掉“完全”变成了绝对化的表述。
D项主客颠倒,原文是“创作的突破推动了理论的突破”,而不是先有“理论的突破”来推进了创作的繁荣。
)2.C(张冠李戴。
不是本文作者使智性的散文蔚然成风。
)3.C(以偏概全。
这不是一篇长体散文应有的状态,而是散文创作应有的全面状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3分)D(小说的主题理解片面。
小说除了揭示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外,更表明借反腐之名去捞取功名也是不对的,同时也反映了仕途唯危,需要步步小心的意思。
)5.(5分)(1)解宝敢喝“贪泉”水,是他坚信“水性无贪”,贪腐的原因是人性变质,与他物无关,解宝就是要证明自己喝而不贪。
(1分)(2)解宝不愿意喝“廉泉”水,是他感念百姓,不想占有哪怕一滴水,也不想沽名钓誉,固守廉洁,喝贪泉不贪,不喝廉泉也廉。
(意合即可,2分)(3)具有敢作敢为、光明磊落、廉洁奉公、正直坚贞等优良品格。
(意合即可,2分)6.(6分)(1)小说最后才出现“解药”,表明前面的故事都在为结尾作铺垫,以“解药”入题增添了小说的意蕴,深化了主题,更耐人寻味。
(2)“解药”具有多层含义:一是以清廉闻名的解宝赴任广州去治腐,解了朝廷的围,是一剂根治贪腐的良药;二是清廉的解宝也可能会中贪图功名的毒,需要朝廷及时警醒,所以朝廷在百姓的联名上书上面搁置了鱼腥草、黄连、连翘等解药;三是官员要过好“名利关”,需时时自我检视反省,才是杜绝贪腐的真正解药。
(3)一语双关,标题“解药”与主人公“解宝”的“解”字相同,暗指“是药三分毒”,反腐不是一次性和一个级别就能完成的。
“解”作姓氏时读“xie”,与“泻药”的“泻”字同音,暗示着反腐弄得不好也会流产。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写字算不算得是艺术,本是一个问题。
但我们不妨从历史考察一下,看看写字是不是可称为有艺术价值。
就现存最古的甲骨文字看,可知道当时文字制作者,在点线明朗悦目便于记忆外,已经注重到它个别与群体的装饰美或图案美。
到铜器文字,这种努力尤其显然(商器文字如画,周器文字极重组织)。
此后大小篆的雄秀,秦权量文字的整肃,汉碑碣的繁复变化,从而节省为章草,整齐成今隶,它那变革原因,虽重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然而也就始终有一种造形美的意识存在,因为这种超实用的意识,浸润流注,方促进其发展。
我们若有了这点认识,就权且承认写字是一种艺术,似乎算不得如何冒失了。
写字的艺术价值成为问题,倒恰好是文字被人承认为艺术一部门之时。
史称熹平时蔡邕写《熹平石经》,立之于太学门外,观看的和摹写的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到晋有王羲之作行草书,更奠定了字体在中国的艺术价值,不过同时也就凝固了文字艺术创造的精神。
从此写字重模仿,且渐重作者本人的事功,容易受人为风气所支配,在社会上它的地位与图画、音乐、雕刻比较起,虽见得更贴近生活,切于应用,令人注意,但与纯艺术也就越远了。
字的艺术价值动摇,浮泛而无固定性,令人怀疑写字是否艺术,另外有个原因,不在它的本身,却在大多数人对于字的估价方法先有问题。
一部分人把它和图画、音乐、雕刻比较,便见得一切艺术都有所谓创造性,唯独写字拘束性大,无创造性可言。
并且单独无道德或情感教化启示力量,故轻视它。
这种轻视无补于字的地位,自然也无害于字的艺术真价值。
轻视它,不注意它,那就罢了。
到记日用账目或给什么密友情人写信时,这轻视它的人总依然不肯十分疏忽它,明白一个文件看顺眼有助于目的的获得。
轻视字的艺术价值的人,其实不过是对于字的艺术效果要求太多而已。
糟的倒是另外一种过分重视它而又莫名其妙的欣赏者。
这种人对于字的本身美恶照例毫无理解,正因其无理解,便把字附上另外人事的媒介,间接给他一种价值观。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190913170839)
后的社会心理的分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6 小题, 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冉阿让侧耳细听,绝没有一点声响。 他推门,鬼鬼祟祟,提心吊胆,门在推力下,微微地动了动,他等待了一会,又推了推,门继续打开, 不发出一点声音。现在,门缝已能容他身体过去,但是门旁有一张小桌子,妨碍他过去,得用力把门开得 再大些,他又推了一下,这一次,一个不够润滑的铰链在黑暗中突然发出长长的嘶哑的叫声。 冉阿让吓了一跳,这铰链的声音传进他的耳朵,那样洪亮,那样巨大,不啻向他吹起了那最后审判的 号声。 他停下来,浑身发抖,原先踮着脚尖,现在脚跟也落地了。他觉得,这怒气冲冲的铰链发出的可怕吼 声,犹如地震,会把全屋的人震醒;那个老头就要醒来,两个老妇也要大呼大叫了,左邻右舍都来救助; 不到一刻钟,消息会传遍全城,宪兵队会出动…… 他呆若木鸡,不敢移动脚步。几分钟过去了,他壮胆看了看房间,丝毫没有动静,但是他心里仍旧惊 恐难受,不过他没有后退,他迈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朝前走,唯恐撞了家具,他听到房间深处,传来熟睡 的主教均匀而安详的呼吸声。 他忽然停下来,他已到了床边,这时,原本遮住天空的那片乌云忽然散开了,一线月光正正地照在主 教的那张苍老的脸上,主教安安稳稳地睡着,一只手垂在床外,指上戴着主教的指环,多少功德都是由这 只手圆满的。 冉阿让在黑暗中,呆呆地站着,望着这位全身光亮的老人,有些胆寒,谁也说不出他的心情,不过, 他很激动,很震惊,但从他的姿势和面容上显露出来的,仅仅是一种奇特的犹豫神情。似乎他在两个深渊 之间踌躇不定,要么击碎那头颅,要么去吻那只手。 过了一会,他缓缓地举起他的左手,脱掉帽子,又缓缓地落下,粗野的头上竖着乱蓬蓬的头发,他又 陷入了沉思。 壁炉上方有一个耶稣受难十字架,在月光照映下依稀可辨,受难的耶稣仿佛向他们张开双臂,为一个 人祝福,为另一个人赦罪。 突然,冉阿让重新戴上帽子,不再看主教一眼,沿着床边快步朝床头旁的模糊的壁橱走去,他举起那 根铁烛台,好象要撬锁,钥匙就在锁上,他打开锁,提起那篮银器,大步穿过房间,不再小心翼翼,也顾 不得会弄出声响,走进祈祷室,跨过窗台,把银器放进布袋,猛虎似的跳墙逃跑了。 …… “主教大人, ”宪兵队长说, “这人说的话是真的吗?他走路的样子好象是个想逃跑的人,他拿着这些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三)本试卷共9页,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8题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的答案写在答卷上,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刊载./承载.角.落/角.逐干涸./隔阂.B.慰藉./狼藉.裨.益/婢.女塑.造/追溯.C.横.行/横.财梦魇./笑靥.伺.候/对峙.D.作.坊/作.业栈.道/饯.行炽.热/叱.咤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舞剧《霸王别姬》以磅礴的气势、壮美的舞姿,完整地演绎了项羽兵败诀别虞姬的悲壮故事,其舞段精彩纷呈,均可圈可点....。
B.在创建文明城市、促进社会和谐、营造“首善之区”的活动中,大家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治脏乱差,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C.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D.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推崇,传统节日相形见绌....,渐被淡忘,许多有识之士因此提出了保卫传统文化的口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遥远太空的顺利对接,使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B.我们要积极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精神,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个人的道德良知,避免漠视他人生命事件的再次发生。
C.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办公室会同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召开“网民代表座谈会”,网民代表就净化网络环境建言献策。
D.美国民众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是为了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的不满和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是其根本目的。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考试呼唤公正严明、学富五车的考官。
三明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三明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8高一上·柳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青年人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的,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②在航空博物馆里,在歼敌机前人流不绝如缕,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多白发老人也和孩子们一样惊奇,纷纷用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画面。
③《特别关注》和《特别文摘》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很多文章都给人以启发,让人百读不厌。
④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儿总是一点就通。
⑤水流从高处倾泻下来,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令人惊心动魄。
⑥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只好侧目而视。
A . ①④⑥B . ①②⑥C . ②③⑤D . ②④⑤2.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B . 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 . 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
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 . 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3. (2分) (2017高一下·南昌月考) 下列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浮现在太阳光下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③然后它又钻进水里去,嗅出了踪迹④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⑤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蹿上来⑥开始顺着船和鱼所走的航线游来A . ②⑥①④⑤③B . ②④⑤①③⑥C . ④⑤②①③⑥D . ④③⑥②①⑤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 (2020高二下·沈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三明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三明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3分)B(A过于绝对,原文为“与客观事实相比,个人的情感和信念更能影响舆论的走向。
”;C夸大作用,原文为“技术过滤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减缓网络谣言的蔓延”。
D误解文意,原文“网民往往没有能力也不愿详尽调查某一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2.(3分)D(“逐层论述”错。
)3.(3分)B(过于绝对,“就能够避免网络谣言的出现”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4.(3分)A(“体现了冉阿让偷盗手法的娴熟,表明他就是一个惯偷”错)5.(5分)要点:①侧面表现主要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主教睡觉时的神圣场景感化了冉阿让,将冉阿让身上的善良显现出来。
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教以德报怨宽恕了偷盗银器的冉阿让,使得冉阿让免于牢狱之灾,使故事情节突转,继而得以发展下去。
③表现并深化了主题。
从主教对警察撒谎的行为及文本结尾主教对冉阿让低声说的话,我们看到以德报怨的力量,感受到了仁慈与宽容的魅力,表现出文本呼唤爱与怜悯心的主题。
(答对一项,1分;答对二项,3分;答对三项,5分)6.(6分)要点:①用“冉阿让”称呼主人公时,冉阿让是故事的参与者,是以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
文段中五次出现“冉阿让”,直接呈现出冉阿让在偷盗过程中心理出现变化以及被主教赠送烛台时的五幅场景,增强了小说的现场感和真实性,表现了冉阿让在偷盗时内心由害怕被发现到犹豫偷盗是否继续再到坚决继续偷盗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被赠送烛台时震惊、迷悯的神情。
②用“他”称呼主人公时,叙事者是旁观者,是以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
叙事者对主人公在偷盗过程中的动作、心态等都清清楚楚,完整地叙述出主人公的偷盗过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凸显出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对一项,3分。
共6分)7.(3分)C(“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有误)8.(4分)要点:从芦花的外形、色彩和情态上写出芦花的淡雅飘逸:①芦花色彩淡红而微黄,看起来并不艳丽,可透露着淡淡的素雅;②花形呈锥状形,体现出小巧精致,无比可爱;③芦花随风飘散,不希求环境,体现了芦花的飘逸洒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8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写字算不算得是艺术,本是一个问题。
但我们不妨从历史考察一下,看看写字是不是可称为有艺术价值。
就现存最古的甲骨文字看,可知道当时文字制作者,在点线明朗悦目便于记忆外,已经注重到它个别与群体的装饰美或图案美。
到铜器文字,这种努力尤其显然(商器文字如画,周器文字极重组织)。
此后大小篆的雄秀,秦权量文字的整肃,汉碑碣的繁复变化,从而节省为章草,整齐成今隶,它那变革原因,虽重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然而也就始终有一种造形美的意识存在,因为这种超实用的意识,浸润流注,方促进其发展。
我们若有了这点认识,就权且承认写字是一种艺术,似乎算不得如何冒失了。
写字的艺术价值成为问题,倒恰好是文字被人承认为艺术一部门之时。
史称熹平时蔡邕写《熹平石经》,立之于太学门外,观看的和摹写的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到晋有王羲之作行草书,更奠定了字体在中国的艺术价值,不过同时也就凝固了文字艺术创造的精神。
从此写字重模仿,且渐重作者本人的事功,容易受人为风气所支配,在社会上它的地位与图画、音乐、雕刻比较起,虽见得更贴近生活,切于应用,令人注意,但与纯艺术也就越远了。
字的艺术价值动摇,浮泛而无固定性,令人怀疑写字是否艺术,另外有个原因,不在它的本身,却在大多数人对于字的估价方法先有问题。
一部分人把它和图画、音乐、雕刻比较,便见得一切艺术都有所谓创造性,唯独写字拘束性大,无创造性可言。
并且单独无道德或情感教化启示力量,故轻视它。
这种轻视无补于字的地位,自然也无害于字的艺术真价值。
轻视它,不注意它,那就罢了。
到记日用账目或给什么密友情人写信时,这轻视它的人总依然不肯十分疏忽它,明白一个文件看顺眼有助于目的的获得。
轻视字的艺术价值的人,其实不过是对于字的艺术效果要求太多而已。
糟的倒是另外一种过分重视它而又莫名其妙的欣赏者。
这种人对于字的本身美恶照例毫无理解,正因其无理解,便把字附上另外人事的媒介,间接给他一种价值观。
把字当成一种人格的象征,一种权力的符咒;换言之,欣赏它只为的是崇拜它。
前年中国运故宫古物往伦敦展览时,英国委员选画的标准是见有乾隆皇帝题字的都一例带走。
中国委员当时以为十分可笑。
其实中国艺术鉴赏者,何尝不是同样可笑。
近年南北美术展览会里,常常可以发现吴佩孚先生画的竹子,冯玉祥先生写的白话诗,注意的人可真不少。
几个比较风雅稍明绘事能涂抹两下的朝野要人,把鬻画作画当成副业收入居然十分可观。
山东督办张宗昌虽不识字,某艺术杂志上还刊载过他一笔写成的虎字!书画并列,尤其是写字,仿佛更容易玩票,无怪乎游山玩水时,每到一处名胜地方,当眼处总碰到一些名人题壁刻石。
若无世俗对于这些名人的盲目崇拜,这些人一定羞于题壁刻石,把上好的一堵墙壁一块石头脏毁,虐待游人的眼目了。
所以说,“分工”应当是挽救这种艺术堕落可能办法之一种。
本人人都有对于业余兴趣选择的自由,艺术玩票实在还值得加以提倡。
然而必需认识分工的事实,真的专家行家方有抬头机会,这一门艺术也方有进步希望。
1937年4月(摘编自沈从文《龙凤艺术》) 1.下列关于写字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字点线明朗悦目,初具装饰美或图案美,且便于记忆。
B.铜器文字更注重装饰美或图案美,或如画,或重结构组织。
C.汉代碑碣上的文字极其繁复但富于变化,以造形美为目的。
D.章草笔划简省,今隶讲究整齐,便利实用,注重造形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蔡邕写《熹平石经》时,观看者和摹写者人山人海,可见当时人们已将写字视作一门艺术。
B.王羲之写行草书,标志着将写字提升到书法创作高度,但影响所及,又阻碍了艺术的进步。
C.吴佩孚画的竹子、冯玉祥写的白话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自然引起当时不少人的注意。
D.英国委员看重写字者的名声和地位,以致选画时见有乾隆皇帝题字的画,便运往伦敦展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是轻视写字的艺术价值的人,在生活实际中也会意识到写字顺眼的重要性。
B.每一个字都有独特的个性美,并随着书写者的演绎表现出来,形成自己的价值。
C.名胜古迹总有一些名人题壁刻石,是名人附庸风雅或人们盲目崇拜的结果。
D.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玩票亦无可厚非,但要正确区分对待。
【答案】1.C2.C3.B【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项,“以造形美为目的”表述错误,原文是说“始终有一种造形美的意识存在”,这种“意识”不等同于“目的”。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C项,“吴佩孚画的竹子、冯玉祥写的白话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理解错误,从文中可知,作者举这两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其实中国艺术鉴赏者,何尝不是同样可笑”这个观点,所以所含意思是“没有艺术价值”。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形成自己的价值”曲解文意,文中是说“糟的倒是另外一种过分重视它而又莫名其妙的欣赏者……把字附上另外人事的媒介,间接给他一种价值观。
把字当成一种人格的象征”,这是作者批评的一种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同,字与可,梓州梓潼人,汉文翁之后,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
同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自号笑笑先生。
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
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
轼,同之从表弟也。
……初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又知洋州。
元丰初,知湖州,明年,至陈州宛丘驿,忽留不行,沭浴衣冠,正坐而卒。
(节选自《宋史·文同传》) 4.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B.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C.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D.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官吏不包含在内。
B.太守,是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宋代撤郡设州没有“太守”这一官名,但习惯袭用旧称。
C.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
D.卒,指死亡,《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文写“袜材当萃于子”“万尺竹之辩”“太守馋笋”等这些调侃打趣戏笑,恰好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
B.苏文叙写文与可拒人求画、以绢为袜和转荐他人之事,表现了文与可的淡泊率真,传达出作者对文与可的怀念之情。
C.苏文为悼念亡友之作,可第一段尽是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与下文的“哀哭”映照,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D.宋史记载文与可中进士后,先后知陵州、知洋州、知湖州,将其政绩曲折地展现出来,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其仕途不顺的深切同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2)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答案】4.C5.A6.D7.(1)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不断地涌进他家里,以致脚踩着脚。
(2)而我也记载了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从中看出与可和我之间的亲密深厚、没有隔阂的情谊就像这样。
【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句意进行判断。
文彦博是人名,“文彦博守成都”是指文彦博做成都太守时,结构完整,因此此处应断开,由此可排除B、D两项;“致书同曰”此处省略了主语“文彦博”,“同”指的是“文同”,这句话的意思是:文彦博给文同写信说,因此中间不可断开,由此排除A项,可得答案。
5.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官吏不包含在内”错误,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D项,“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其仕途不顺的深切同情”,文中没有体现。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1)四方:各地;请:求取;蹑:踩着。
(2)载:记载;畴昔:过去;如此:像这样。
【备注】【参考译文】(一)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
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不断地涌进他家里,以致脚踩着脚。
与可很厌烦这些人,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
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写了一封书信给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
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
”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大致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道:“苏公真能说会道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
”于是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虽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
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