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心得5篇

生态环境心得5篇

生态环境心得5篇通过总结心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实力,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生态环境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心得篇1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地球上,地球妈妈创造了我们人类,还无私的为我们奉献,提供资源。

而我们人类却惨无人道的折磨它,它的慷慨奉献却是人类的浪费。

因此,为了让地球更美丽,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生存,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一、保护树木绿色是时尚的代名词,绿色是树的代名词,绿色是小溪的欢歌,绿色是花儿的枝叶,绿色象征着勃勃生机。

树是人类的朋友,它奉献氧气吸入二氧化碳,为人类净化空气,保持生态平衡,抵御沙化、风尘、赤潮。

但是,人们怎么报答它的?滥砍滥伐,是沙漠面积渐渐增大,绿洲随着减少,人类生存的范围也就缩小了。

试问那些滥砍滥伐的人,你们的良心还过得去吗?二、保护水资源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水是甘甜的。

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水,是生命之源,是任何物质都不可替代的。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什么文明和发展。

当前,由于世界人口的剧增、人类的过度索取和浪费,以及工业污染等原因,世界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呢?三、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不乱捕、不滥杀、不滥食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

看了以上内容,你还有什么犹豫的,让我们大家一起自觉保护环境,自觉爱护环境,自觉绿化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态环境心得篇2今天下午有新加坡的老师来我们班上课,上关于环保方面的课,有四位老师轮流给我们讲环保小知识。

生态与环境管理

生态与环境管理

生态与环境管理汇报人:日期:contents •生态与环境管理概述•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环境管理策略与方法•生态与环境管理实践•生态与环境管理挑战与解决方案•生态与环境管理案例研究目录生态与环境管理概述01CATALOGUE定义生态与环境管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生态系统进行规划、协调、监控和保护,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活动的适宜环境。

特点生态与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旨在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和平衡,同时满足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

定义与特点通过管理生态系统,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生态与环境管理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03生态与环境管理的意义0201历史生态与环境管理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此后,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与环境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生态与环境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推动生态与环境管理的创新和实践,以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生态与环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生态学原理与应用02CATALOGUE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及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定义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土壤、水分、空气、光照等。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平衡的维持生态平衡的维持依赖于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如负反馈机制可以抑制过度增长,保持物种多样性。

生态平衡定义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为了维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环境,采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政策。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地球。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多种生物灭绝、物种迁移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例如,森林砍伐导致失去了重要的氧气供给和空气净化功能,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水资源的供应,水污染和土壤退化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大规模排放增加,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过度的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引发了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减少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以及提高环境意识。

三、个人责任与行动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同样有责任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首先,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合理使用能源、减少垃圾产生等。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加入环保组织以及宣传环保知识等方式,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改变生活方式,选择使用环保产品和绿色出行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政府责任与政策支持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等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环保事务的发展。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五、国际合作与责任共担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沙漠生态系统: 干旱少雨,但生 物仍然顽强生存
湿地生态系统: 具有净化水质、 防洪等功能,被 誉为地球之肾
06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 施和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种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维护生 态平衡
减少污染:减少工业、农业、 生活等各方面的污染排放
恢复生态:对受到破坏的生 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汇报人:XX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生 态 系 统 的 定 义 和 组 成 03 生 态 环 境 的 定 义 和 影 响 因 素 04 生 态 系 统 与 生 态 环 境 的 关 系 05 生 态 系 统 的 类 型 和 特 点 06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的 措 施 和 意 义
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 形、土壤、 水文等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 经济发展、 政策法规 等
生物因素: 物种多样 性、食物 链、生态 系统平衡 等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噪声污染 等
生态破坏: 森林砍伐、 湿地破坏、 生物入侵 等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极端天气 事件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 和健康直接影响 到生态环境的质 量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破坏 和退化会导致生 态环境的恶化和 破坏
生态系统的保护 和恢复是改善生 态环境的重要途 径和方法
生态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变化 会影响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和健康
生态环境的破坏 会导致生态系统 的失衡和退化
生态环境的保护 和改善可以促进 生态系统的恢复 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生态系统
定义:湿地是 指常年积水或 土壤饱和,具 有独特水文、 土壤、植被和 生物特征的生

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是指在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稳定的基础上,人类可以健康、安全地生活和发展。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二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安全。

保护生态安全意味着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

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人类才能够享受健康的生活和持续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物种和生态系统,这种多样性对于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每一个物种在地球上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保护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状态。

只有当生态平衡得到保持时,地球才能维持正常的气候、水文循环和生命活动,人类才能继续生存和繁衍。

3. 影响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人类生活造成直接的影响。

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都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1. 提倡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能够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2. 减少污染排放:减少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污染排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治理污染源、采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可以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的源头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教育和宣传。

4. 增加环保投入:增加环保投入,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概述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概述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
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服务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如水资源净化、食物供 应和气候调节受多样性的影响,因此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与多样性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物种迁徙、栖息地丧失和生态位改变 。保护多样性有助于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多样性生态系统更能够应对外部冲击。多样性 可提供冗余性和互补性,减轻了生态系统内部的竞争,增加了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性。
多样性-稳定性理论
多样性-稳定性理论认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这一理论指 出,高多样性生态系统更能够保持稳定,而低多样性生态系统更容易崩溃。这一理论的研 究不断深化了对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概述
社会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社会参与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 ,还能够增强环保政策的可行性。社会参与可以促使政府、企业和民众更积极地参与环境 保护事务,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此外,社会参与还有助于监督环保行动的执行,提高透 明度,减少环境犯罪。
智能城市概念涵盖了交通系统的绿色创新。城市规划者正在推动电动汽车、智能交通管理 和共享出行模式的发展。绿色交通技术将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并减少交通 拥堵,使城市更宜居。
绿色技术与创新应用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生产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创新应用包括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废物再循环工艺的 改进以及产品设计的可维修性考虑。这将有助于减少废物产生,降低环境影响,并推动可 持续生产的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总结4篇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总结4篇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精选4篇(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我们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我对这方面工作的总结:1. 成就:-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实施,我们成功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进程。

- 在环境监测和评估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大气、水和土壤等污染物的排放。

- 我们加强了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我们采取了措施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挑战:- 污染治理仍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在重污染地区和行业。

- 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需要加大力度,包括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等。

- 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包括资金缺乏、技术不足等。

- 推动绿色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

3. 对策:-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 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特别是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

- 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提高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能力。

-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工作,增加资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加大宣传力度。

- 制定更多的绿色发展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发展。

总体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和创新。

只有不断加强各项工作,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精选4篇(二)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大家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所在的单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年终工作总结中,我将根据工作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首先,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五章-生态与环境

第五章-生态与环境

城市环境质量
概念: 是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
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 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值对城市的一切可能引起环境 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 切活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第3节 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的概念与组成
城市环境的概念:
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 外部条件。
城市环境的组成:
由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人工环境、城市社会环 境、城市经济环境和城市美学环境等组成。
城市环境的特征
(1)界限相对明确 (2)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3)开放性并对外界具有依赖性 (4)影响和制约因素众多 (5)具有脆弱性
环境质 量评价
内容
环境回顾评价 环境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要点: 1、重视城市特点引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2、慎重确定规划环境影响的技术方案 3、对城市(发展)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集中体现, 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 例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空气污染、生物种
群减少、自然修复能力下降、固体废弃物的 增多……
第2节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 一整体。其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城市环境容量
内容: 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
容量、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建筑容量、城市 水环境容量等。
城市环境容量分析
对城市环境容量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Ⅰ 城市自然条件:地质、水文、气候、矿藏…… Ⅱ 城市现状条件: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给水排

什么是环境和生态文明?

什么是环境和生态文明?

什么是环境和生态文明?环境和生态文明是当前社会热议的两个话题。

环境指的是人类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所建立的一种文明体系。

那么,环境和生态文明究竟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1. 环境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生产和发展所处的水、气、土地、生物等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和物质条件,构成了维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生存的基础。

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也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特性。

2. 生态文明的由来和内涵生态文明指的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观念的重新思考和拓展,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至关重要。

3.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保护生态环境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监管措施、法律制度的完善、科技手段的改进等,同时也需要个人行动的参与和支持。

4.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观念,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促进资源节约、环保技术的创新等方式,生态文明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5. 生态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也将发生改变。

未来的生态文明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在传承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总之,环境和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与环保论文

生态与环保论文

生态与环保考查课论文题目:生态与环保摘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主要措施、可持续发展观关于生态环境的定义。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因此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

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我们每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我们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我们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能源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但是,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于是,人类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

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景等许多方面问题,意义相当重要。

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区别

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区别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
3.土壤酸化、盐渍化问题严重、耕地减少
4.河流断流日趋严重
5.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6.地下水位下降
7.冰川后退,雪线上升
8.湿地破坏加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
9.海洋生态问题严重
10. 森林生态功能衰退
11. 草地资源退化
12. 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临灭绝威胁
13.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名词解释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包括资源,技术,污染2、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3、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4、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

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

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7、人类生态系统:是指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8、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

10、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1、信息传递(信息流):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命成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城市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的能力。

13、环境区划:是根据特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分类活动。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 (1)曲线表明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抵抗力稳 定性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反之亦然。
• (2)曲线还表明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成正比,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成反比。
• 三、生态环境保护
• 1.人口问题
• (1)社会属性: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地位比较 特殊,受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干扰小, 比较接近“J”型增长曲线。因此我国在 1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人口过 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数过 大,仍将持续增长。
•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____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 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 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 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 ____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 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_(填 “偏高”或“偏低”)。
• ②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二者之间的关系图 例。
• ③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 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 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作用。
•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原理
• 2.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 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
•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1.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 (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 (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地位
•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 基础。
• ②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产者处于主导 地位。
• (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提醒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一直都是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也接踵而至。

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上。

没有清洁的空气、饮用水和土壤,就无法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是维护人民健康的关键。

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只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再次,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巨大的环境负担,因此必须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最后,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独善其身。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都要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中来,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共同参与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综上所述,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问题。

只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健康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愿我们的环境永远清洁,我们的生态永远繁荣!。

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相互促进关系研究

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相互促进关系研究

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相互促进关系研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快,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并分析其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首先,生态环境建设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供更加洁净、健康的空气和水源,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例如,植被的增加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提供清新的空气;湿地的建设可以净化水源,改善水质。

这些改善措施不仅对于居民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也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其次,人居环境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人居环境建设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维护。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以保留一定的绿地和生态空间,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人居环境建设还可以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还可以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

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发展。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落户。

例如,一些具有优美自然环境的城市往往是旅游业和休闲业发展的热点,也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和外来人口。

这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与此同时,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可以促进生态建设。

人居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加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居民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可以推动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城市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活动中。

这些个人行为的改变将会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

绿化、湿地保护、空气净化等环境改善措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一些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来说是一个挑战。

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可持续发展。

生态恢复旨在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其自然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为了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预防和减少环境破坏。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首先,生态恢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平衡被打破。

生态恢复的目的是修复这些破坏,通过人为干预和管理,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个相对稳定健康的状态。

例如,森林采伐导致的森林破坏和土地退化问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进行生态恢复,使森林重新生长,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保护水源。

其次,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生态环境保护侧重于预防和减少环境破坏,避免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而生态恢复则是对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也就为后续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例如,在水污染治理方面,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管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避免水环境进一步恶化,并为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可以提供许多生态服务,如提供清洁水源、新鲜空气、食物和药品资源等。

这些生态服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湿地的修复和保护不仅有助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地净化水体、调节气候、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此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也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帮助人们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紧密联系的,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生态恢复通过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其自然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预防和减少环境破坏,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

二者共同推动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为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

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

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优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持续稳定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环境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

从人们的生存环境来看,没有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环境,没有一片广阔的生态环境,人们不仅难以生存,更无法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

因为空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以保护环境为重,做出具体行动,建设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首先,要改善空气质量。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净化空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控制工业排放和交通运输等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净化空气。

其次,水资源保护也非常重要。

水是万物生存的基础,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净化水源,建设宜居的水环境。

还要注意土壤污染及垃圾分类等问题。

土壤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土壤污染很重要。

同时,垃圾分类也不容忽视,做好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地减少垃圾对人类环境的污染。

除了国家和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外,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做到环保。

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共同建设一个绿色环保的社会。

二、生态环境优化生态优化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的措施之一。

生态环境的优化主要包括文化、旅游、农业、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

环境优化对于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环境好了,人们的心情也就会变得愉悦,方便、安全、快捷的交通也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和舒适。

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根基,也是一个地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老的风景名胜、城市规划、传统的手工艺品、民俗文化等等,都是生态环境优化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生态环境的分类

生态环境的分类

生态环境的分类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态环境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水生生态环境和陆地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没有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它提供了适合不同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

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地区的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公园、城市绿化带、城市湿地等。

在城市生态环境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生生态环境是指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湖泊、湿地、海洋等。

水生生态环境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已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关键。

陆地生态环境是指陆地上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山地等。

陆地生态环境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生态环境,它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人类的活动,陆地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例如森林砍伐、荒漠化、土地开发等。

在实际应用中,对生态环境的分类有助于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

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存在不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因此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改善措施至关重要。

例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增加城市绿化覆盖和加强环境监测,对水生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控制水污染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陆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进行森林保护和防治荒漠化等。

总之,生态环境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水生生态环境和陆地生态环境。

对于每一种生态环境,都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改善措施,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保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维持地球上所有物种和人类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机会,而生态安全则是指在生态环境中实现生态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将详细讨论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环境的稳定、持续和健康,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健康性。

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安全,从而保护人类和生物的命运,让大自然具有最完整、最健康、最美丽的状态。

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需要无数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全社会道德水平、法律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入手,鼓励人们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其次,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建设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规政策,以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推进。

同时,还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落实机制,保障相关法律、政策和措施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除此之外,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环境知识,让大众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

此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产业转型政策的支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高效低耗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在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过程中,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保护的是“三江源”、“西南山区”和“海南岛”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的执法与管理,强化保护和修复措施,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目标。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是一个长期而且渐进的过程,需要广泛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来实现。

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行政部门和广大公众,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白色污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杨仕丽(贵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商务),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从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入手,报告我国白色污染的现状,分析了白色污染存在的危害,并指出我国目前治理白色污染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治理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白色污染;问题;对策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

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环境危害,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白色污染”,是指人们对塑料包装制品类的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称谓。

它是指用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制造而成的各种生活塑料包装物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垃圾,由于随意的乱丢乱扔,难于分解处理,以致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

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塑料包装®、食品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农用地膜等。

1“白色污染”的现状以及危害1.1“白色污染”的现状长江葛洲坝岸边漂浮堆积的“白色垃圾”,足容得下多人站立而不下沉。

目前,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不仅严重污染水面,也给葛洲坝水电站和在建的三峡水利枢纽未来的运行发电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塑料制品的生产呈上升趋势。

人们享受塑料制品给生活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注意到:废旧塑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防水、成本低等特点,被各行业所广泛采用。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量为600万吨;1996年我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574万吨。

据汉威机构预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中国将成为世界塑料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平均增长率为8。

3%。

塑料制品广泛的使用的确给人们的物质需求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是,使用后的塑料制品大量地被抛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城镇、城郊和交通干线的两侧,已形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垃圾场”。

仅据北京一个城市的调查:每年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

3亿个(约0。

132万吨)、废农膜675万平方米(约0。

3万吨)。

全国废弃塑料物的总量是庞大,1995年便达200多万吨。

治理“白色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主要危害有两个方面,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2一方面是“视觉污染”,主要表现为: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另一方面是“潜在危害”,主要表现为: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2、“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治理“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管理部门要从行政、经济、技术三个手段并用。

从现实情况看,还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强制性法规虽然在2008年出台了“限塑令”,但对其销售的监管力度不够,违法后处罚力度不够,一些餐饮行业、菜市场照旧在使用不达标的塑料袋。

而对平常人们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也没有强有力的处罚,使得一些规定的出台只是流于形式。

迄今为止,我国各个地方没有针对性的措施。

2.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行业在现有的相关优惠政策刺激下尚不足以使其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

为了体现“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塑料垃圾制造者应当自觉回收利用,不自觉的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对垃圾进行相关处理的费用,或者关闭进行整顿,直至其生产量控制在一定范围,污染大大减少。

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而我国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2.3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近年来,人们的环保观念提高不少,一些大的环境问题被不断的强调,但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只是谈论一下而已,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屡见不鲜。

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销单位和使用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也没有履行义务的内驱力。

3."白色污染"的治理对策白色污染"的治理对策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针对现实状况存在几个难点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1.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一系列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育市民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形成不随手乱扔废弃物的良好卫生习惯。

改变一些市民中存在的既没有环境问题的危机感也没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放任自流,不负责任的局面。

牢面树立“恩泽鸟兽、商及子孙”的观念,从自身做起,共同创造一个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

(2)健全法制,加强行政管理。

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餐具。

杭州市自1997年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快餐盒,违者最高可处5000元罚款。

北京市于1999年3月31日发布《北京市限制销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管理办法》。

接着,武汉、哈尔滨、广州、青岛、厦门等城市也出台了类似的管理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

另外,由旅客列车抛出的快餐盒形成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曾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自从1994年铁路管理部门分区划段包干,禁止客车沿途抛散废弃物,而改用袋装垃圾,在车站集中处理后,巳在2.9万公里的线路上基本消灭了“白色污染”。

3、强化管理。

对生产厂家使用塑料包装的情况进行严格监管,避免过度包装,尽量使用纸质包装;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对农贸市场、个体商店使用塑料包装物的有偿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在技术方面。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政府首次向“白色污染”宣战,为了将“白色污染”在中国寿终正寝,就必须在开发物美价廉替代产品的同时,也要走将现有“白色污染”变废为宝的资源化道路。

我国目前巳研制出了四项替代产品的新技术。

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只有当这种替代产品性能比塑料更好、价格差别不大且更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时候,塑料袋才会淡出历史舞台。

(4)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主要采取分类收集的方法收集塑料包装废弃物并进行资源的再利用。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东府塑料实业有限公司利用废旧塑料和粉煤灰,生产树脂基复合丼盖、水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成功的范例。

对不能回收而最终归于各泣圾处理场的废旧塑料包装物,采用生物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坟圾处理场周围的“白色污水”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购物的时候自备手提带,减少白色污染;不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晚上洗完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或洗衣服,然后再用来冲厕所;洗菜洗米水用来浇花;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4、总结:综上所述,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2]赵玉峰.现代生活中的污染与防治[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劳长荣.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中国环境报,2003.[1]周柄炎、王琪:“白色污染”的防治对策研究.污染防治技术.1999. 03[2]范杵兰:淺议“白色污染”与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太原科技.2007. 1【1】周炳炎. 白色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2009 年第12 期【2】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德州学院学报,2007 年第4 期【3】廖正品,治理白色污染应崇尚科学【N】. 中国环境报,2009-05-11【6】刘最芳,佘俊生.废旧聚苯乙烯泡沫的化学改性【J】.塑料科技,1992,2:15【7】张立平. 国外可降解塑料的开发与应用[【J】.国外石油,2006年第7期【8】赵胜利.黄宁生.朱照宇解决白色污染的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州化学2008(4)【9】房志玲.程宏.刘栋"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探究--以青岛市为例【J】-再生资源研究2004(4)【10】赵胜利.黄宁生.朱照宇解决白色污染的技术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2008(4)【11】赵胜利.黄宁生.朱照宇塑料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8(6)【12】.齐桂莲白色污染及其防治【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13】赵延伟塑料包装废弃物综合治理研究【J】-塑料包装2002(03)【14】易长海;陈强;刘莺废旧塑料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国内研究进展2003【15】杨震高技术再资源化是根治白色污染的主要方向20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