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美化学生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健康的人格是个人内心稳定、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品质。
语文教学是影响个人品质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传递。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人格的塑造,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下面简要地分析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健康人格。
第一,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应以情感教育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爱、关怀、尊重和信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
第二,注重课堂教学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尊重、珍爱和维护生命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和不易得来,增强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让他们形成自爱、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康人格。
第三,注重阅读教育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选取具有道德内涵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领悟道德真谛,培养正直、诚信、忠诚、友爱、勇敢、有责任感等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正确人格的人。
第四,注重语文教学的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卓越人才和具有高尚情操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形成健康的人格。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形成健康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
注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的精心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个人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生命意义,使学生得以在人格塑造上实现全面的发展。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二是抓住作业;三是注重课外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塑造健康人格“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早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好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作为国学的语文博大精深,囊括古今中外,述名人,谈人生,讲科学,摆真理,说故事,抒真情,可谓内容广、立意深。
因此,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二载,深知这四个字的分量。
做到授业解惑并不难,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人格,是我长期以来思索和探寻的一个问题。
在此,我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我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习文都是编者们精心筛选的美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挖掘性。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在国土沦陷、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诗人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学习此文可让学生回首祖国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感知眼前生活的幸福美好,让他们通过对比学会珍惜,并发奋图强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处的人。
又如,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是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淡而有味、平中见奇。
读这篇文章如同品一杯清茶,入口可能非常的朴素平实,可是回味起来就会发现它是那样的香甜可口、沁人心脾。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通读全文一幅天然纯真、自然和谐、宁静中带有一点忙碌和喧闹的风俗画面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感受到传统风俗带来的悠然趣味,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风俗的点缀和充实,我们的日子才有滋有味,人生才丰富多彩。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 以, 以说, 可 语文教学在教书和育
人 之 间有 一 种 天 然 的 联 系 。有 人 说 : 教 语 文 就 是 教做 人 , 语 “ 学 文就 是 学 做人 。 这 实在 是 真 知灼 见 。当代 中 学生 是 在优 越 的物 ”
、
言传 身 教 , 做好 榜 样
问 的深 沉 的爱 国之情 无 不 感 染着 学 生 。 新 教材 中的 文 章 文质 兼美 , 师 要 充 分 利用 各 种 方 法 引 导 教 学 生 反 复诵 读 , 而培 养 学 生 的 高 尚人 格 。 《 稼先 》 《 一 多 进 邓 、闻
中” 。课程标准指 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
“ 学高为师 , 身正为范”教师具有高 尚的人格, , 对学生有示
范 作用 初 中学 生 模 仿 力 极 强 , 果 学 生 能 与 一个 品格 高 尚的 如 语 文 教 师 朝 夕相 处 , 濡 目染 , 格 培 养 一 定 会 收 到 事 半 功 倍 耳 人 的效 果 。圣 人 孔 子 讲求 “ 、 、 、 ”才 有弟 子三 干 , 人 七 仁 义 礼 智 , 贤 十 二 的辉 煌 ; 特 立 正 直 、 诚 、 国 , 在 青 年 毛 泽 东 心 中 播 徐 忠 爱 才
质环 境长大 的, 是家庭 的“ 小皇帝 ”长期过 着养尊处优的生 ,
活 。他 们 常 常 以 自我 为 中 心 , 顾 自 己, 感 单 纯 而 意 志脆 弱 , 只 情 经 受挫 折 的能 力十 分 有 限 。所 以 , 语 文 教 学 中 , 们 要通 过 语 在 我 文课 丰 厚 的 资源 , 学 生 进 行情 感 教 育 。 对
学 生人 格 发 生潜 移 默化 影 响 的 重要 作 用 。一个 具 有 高 尚人 格 的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许多教师都喜欢谈论“人格魅力”的话题, 许多教师都乐于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这当然不错,这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因为“人格魅力”正在泛化。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所折服的“人格魅力”,该是多好的一种局面啊!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担负着培养祖国民族后代重大责任的教师,把培养塑造学生良好人格,为他们都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尽自己的力量,则是更有意义的事。
而作为语文教师,由于学科教学的特点,更应该充分认识和积极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这实在是语文教学所应该充分挖掘的金库。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呢?一、教学过程中语音、语调、语气、语速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默化潜移的作用。
语音的扬抑,语调的轻重,语气的强弱,语速的快慢,如果掌握好了,或如小溪水潺潺流淌,或如百灵鸟的翅膀划过春天,或如野外狂风四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涧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如果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来描绘图画,构筑意境,设置情景,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清除学生心理疲倦,久而久之,势必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和审美情趣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十分关键,“语文教师的言语讲授,能将书本上的语言转变成激动思想感情的活的语言,让语言变成声音、色彩、画面、形象以及激情,让一篇篇课文变成一幕幕生机灵动的话剧”,而无味的语言则味同嚼蜡。
美好的语言或如诗人浅吟低唱,或如大江豪放东流,一泻千里。
有的或愁肠百结,或柔情万端,或“秋水伊人在水一方”或“相见时难别亦难”。
教师讲解时如果能将自己的感情化为淙淙甘露,浸润学生的心田,就能将学生带入那些美好的情景:愁,一寸还成千万缕;柔,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爱,醉里吴音相媚好;乐,溪头卧剥莲蓬……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
“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妇,轻依窗前,用楚楚动人的眸子盼望丈夫归来。
室外已是重阳菊花开遍,望着菊花将罗袖轻抛,丈夫啊,那一缕缕的清香你可曾醉到?可日子已过去了很久,夜晚已经来到。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人格。
而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一、在课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1.充分发挥语文课本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
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例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2.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而且要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去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和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同时,自身的人格受到正面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和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摘要:语文本质上来说是艺术、是审美、是生活。
通过语文学习的手段,学生与作者可以发生感情上的共鸣。
语文能诱发学生的真情,真情能开启学生的智慧。
语文可以使学生情志共生,道德情操得以培养和陶冶。
关键词:抓文本特点发挥语文审美功能运用生活实践塑造健康人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淡泊名利的陶渊明陶醉的大自然。
通过文字陶渊明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读者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将不再为物质的得失而苦恼,生发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雄心气魄会激发学生不怕困、勇于攀登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苏轼虽几经挫折,却祝愿天下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看到了苏轼的旷达,学生又怎会再为小事闹矛盾,为自己的一点点委屈去实施报复呢?朱自清《背影》中老父亲的形象感动了多少人,牵动起多少人去回忆往事,品味父爱……语文本质上来说是艺术、是审美、是生活。
通过语文学习的手段,学生与作者可以发生感情上的共鸣。
语文能诱发学生的真情,真情能启动学生的智慧。
语文可以使学生情智共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思想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所以,语文教学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利用语文教学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抓文本特点,利用教材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在成长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质(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也势必影响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确立。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起到净化感情,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
如: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他的爱国精神不能不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震撼;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这种坚强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怎能不给人强大的震撼力?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小弗朗士听课时情感上的变化,以及所有听课人悲愤和沉痛的心情,都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柏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就要求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一、展现教师魅力,树立高尚人格感染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的老师,更应该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
语文教师如果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人本思想、开放的大语文观、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扎实的语文功底等学习品质,就一定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那么教师的人格也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尚人 格 的人 , 是否 有 爱 心 、 责任 心 , 是 否会 有 坚 强勇 敢 的 意志 。 这 个
负着 至关 重 要 的责 任
一
为此. 语 文 教师 要 恰 如其 分 地组 织课 外 活 动 . 为学 生提 供 一 个
向老师 献一 点 爱 心 , 亲 自制 作个 小 礼 品什 么的 。今年 则组 织 教师 节
的人 格培 养过 程 中扮 演好 教育 者 的角 色 。
中塑 造健 康 人格
样 语 文教 师也 只 有不 断 地完 善 6 1 身 的人 格 . 才 能长 久地 在 对学 生 方 面更 要做 m表率 。 特别 是上 课 的板 书 . 对 学生 所 起 的作 用是 相 当
开展 写 字指 导 。 举 办写 字 展览 . 来 激 发学 生 写好 汉 字 的愿 望 , 在 二、 充分 发挥 语 文教 学 的 思想 教 育 功能 。 激 发 学 生在 完 善 自我 帖 ,
阶段 是非 常 关键 的 而 语 文教 学 在 塑造 学 生健 全 的人 格 过 程 中担 个 积极 的人格 实践 的 机会 比如 以往 的教师 节 . 学校 都要 要 求学 生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策略浅谈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策略浅谈1. 引言1.1 概述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学生的人格素质越来越重视。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格美的塑造。
学生的人格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质和修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美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格魅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格美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人格美的培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意义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人格美是指一个人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度。
在当今社会,人格美已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和社会地位,更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语文教学是学生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启迪学生情感,熏陶学生品格。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语言文字中体验人生的风雨起伏,感悟人生的真理,磨炼品格的坚韧和高尚。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人格美的塑造。
只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格美,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育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规范,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以下从维护良好心态、语言运用、文化素养等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一、维护良好心态在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
学生是一个新型的公民群体,他们的内心世界五花八门,有的精神健康,有的则心智不健康。
在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帮助他们维护良好的心态。
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从而发掘他们的美好情感,建立积极向上、快乐健康的内心世界。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言语和行为,为学生树立勇气、坚韧、自信的精神品质。
二、语言运用语文教育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规范的书写、语法、发音和语调,让他们能够运用标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避免使用不良语言,如粗口、脏话等。
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同时还有助于化解矛盾、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和尊重。
三、文化素养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也是对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还是了解大量的文化知识,如中国的历史、文化、文艺和传统美德等。
通过对文化的了解,学生可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批判思维和尊重差异的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康、明智的文化息人格。
此外,语文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身心健康、团队协作、自我管理、创新思维等等。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真正地“读”的懂文化,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和意义,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坚持对高尚文化的热爱。
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愉快、轻松、探究的做好体验的重要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正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广,然而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性、人格、人品的培养。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明理、成性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当口,而在中学阶段,每一学科都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又特别是在母语的教学更为重要,所以语文的教学很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明白语文的作用。
语文学科教学承担着给学生文化知识和语文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文知识和能力,更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品行和伟大的人格。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紧密抓牢学生的德育教育,时刻不能放松对他们的品行培养,要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优良人格,让学生成为品德兼优的社会有用人才。
而当今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的工具性提得越来越响亮,贯彻的越来越扎实,众多教师都围绕着考试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变成了枯燥繁琐的文字课,语法课,成了以题为本,只重视知识的技艺训练。
在现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目的应该发生转变,韩军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价值所在。
”的确,语文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成人。
不能再让别人大声呐喊“误尽苍生是语文”了。
其次,语文人格教育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我国古代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伦教化的道德教育,比如传统蒙学中的《三字经》就讲了如何教育儿童和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质,《增广贤文》其中心也是讲的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传统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再次,现在的青年一代在人格上有不利于民族发展的因素。
“在学生中不少人存在着无边的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聂中义教授在《精神成长和大学》中提到的现象。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进的意识 。 如学 习《 离骚》 要学习屈原 的爱 国精神 , , 追求 高 尚人格 的精神 ; 习《 国啊 , 学 祖 我亲爱的祖 国》 要懂得 ,
速发展 的今天 , 学校要培育 出精神丰富 、 道德纯洁 、 魄 体 健全的新人 , 教学工作必须有重大转 变。 在教学 中 , 教师 应该解放学生 , 和学生一起体察人生 , 思考人生 , 领悟生 活真谛 , 培养学生 的健康人格。
巅” 的淳朴之美 。感受人情的美—— 《 我与地坛》 中母亲
为儿子无私 的奉献 ,王忠肃公翱事》 《 中忠肃公 的严格公 正 、 徇私情 ,鹊桥 仙》 两情若是久 长时 , 不 《 中“ 又岂在朝
、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和世界观
缺乏正确的人 生观和世 界观 ,学 生就会 目光短浅 ,
朝暮暮 ” 的对真挚爱 情的追求 ,致大海 》 《 中对 自由的 向
东坡几 次遭贬 , 祖国的爱丝毫没有泯灭 。顺 境 中保 持 对
一
种 乐观心态 , 勇往直前 , 是一种执著 , 而逆境 中保持一
培养孩子高人一 等的优越感 ;贫 困家庭 又不切 实际 , 或 置之不理或望 子成龙 ,这 些均不 利于孩子 形成健 康人
格。
种 乐观心态 , 向困难低头 , 不 就是超脱 。由于学生分析问
的教学经验 , 笔者从 以下几方面谈谈 如何 培养学生 的健
康人格。
一
题, 正确对待学习 中的困难和挫折 。
三、 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 生活不缺少 美 , 而是 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所以要教
会 学生发现美 ,感受美 。感 受 自然的美——“ 明月松间 照, 清泉石上流” 闲适美 ; 的 感受“ 狗吠深巷里 , 鸡鸣桑树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美好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美好人格语文教学在对学生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等多种方法,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美好的人格品质。
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美好人格,以终身受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美好人格呢?1根源于语文教材,弘扬德育主旋律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而后者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
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的。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目的。
古代哲人圣贤的警世言论,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孔子执着的人生追求、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孟子的洋溢着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散文,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理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都能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
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忧国之情感人泪下……教材中表现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歌颂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的的内容也不少。
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学生人格的塑造
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学生人格的塑造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挖掘人文精神树立人格理想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
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
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
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
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
《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悼念玛丽.居里》中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伟大的人格力量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当代乃至今后,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二、品味语言技巧进行情感渗透“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奥秘的钥匙。
于是之在《幼学纪事》中回忆:从老师的讲解里,领略出秦少游、辛弃疾词作的艺术奥秘:“他们能在婉约近人的文字中抒发出忧国、爱国的深情以至豪情来。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策略浅谈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策略浅谈1. 引言1.1 学生人格美的重要性学生人格美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人格美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气质,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
学生的人格美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和成就,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所期望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美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生的人格美对于其自身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品德和气质,能够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这些品质都与人格美息息相关。
只有建立在健康的人格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学生的人格美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社会需要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让他们学会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
人格美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更是社会共同进步的基石。
学生人格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气质,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责任的综合人才。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和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学生人格美的培养意义学生人格美的培养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人格美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学生人格美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其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为社会、家庭作出贡献的意识。
倡导尊重、合作、公平、友爱的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团结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提倡学生发展全面多元的优秀品质,可以使其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通过语文教学为学生打造健全的人格
通过语文教学为学生打造健全的人格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
一个人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人具有健康人格。
”若一个人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人可能有人格障碍。
”高中语文课在塑造建全人格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语文学习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可以长期一贯地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课本所选的内容包括社会各个方面,有充足的教育素材加以利用;写作训练可以使学生对理想人格的认识和体验得到逐步的加深。
我们要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为学生打造健全的人格。
一、通过高中语文教学激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
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这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这四者是密切联系的。
要想使中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可以从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入手。
因为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但还缺少较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激发全心全意的道德情感尤其重要。
一是因为中学生的情感容易被激活;二是因为情感可以成为认知、意志和行为之间的纽带。
高中语文教师应自觉地、持久地进行这种激发活动。
例如,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课,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增加学生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策略浅谈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策略浅谈语文教学作为学生人格美的培养载体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美,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力量,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人格美的培养呢?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文学鉴赏教育。
文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美和哲理,培养自己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教师在进行文学鉴赏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刻内涵和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品味,感悟其中的美,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进而启发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比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物形象,感受她们的人生遭遇和情感纠葛,从中体会到真情和美的力量。
语文教学中应强调道德修养教育。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其内涵丰富,既涉及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更体现了生活的情感与道德。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些具有道德内涵的作品,如《孔乙己》、《小学堂》等,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善恶、正邪、美丑等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的讨论和引导,让学生明确道德规范和人生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品质的培养。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美的形成和提升。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情感的培养。
审美情感是人的一种情感体验,是对美的感知和情感表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美术作品等形式,去感知美的存在和体验美的情感。
比如通过朗诵古诗词和现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华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通过欣赏名家书法和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神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美化学生的人格
语文教学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情操陶冶于一体。
如果教师采取耐心疏导、情感感染、实践锻炼等方法,就能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受到情与理的感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美好的人格。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美化学生的人格呢?
一、发挥课文中的思想教育功能
中学教科书中的许多课文内容都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教育的目的。
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万古流芳;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自强的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告诉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二、在审美陶冶中美化人格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来讲是很好的优越条件。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作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感情。
借此,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欣赏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灵感应,使之在美感的共鸣中得到升华,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我在讲《背影》时,饱含对父爱的深情地讲授着,学生们产生了共鸣,好几个学生眼泪夺眶而出。
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想,不用说教,就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播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
三、生活实践中美化人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单单在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深入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我人格,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
为此,教师要组织好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
如每个学期可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并产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努力吧!老师们,抓住语文课文这个育人的好素材,通过种种方法来美化学生的人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