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5、6课笔记提纲和知识要点、课堂思考题、课后题》DOCX 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笔记提纲:
同学们注意: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要重点背诵;上面的时间(755年~763年,907年要明确时间、事件。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五代十国”的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五代十国”的影响: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材料研读: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重点句: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课后题参考答案: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答: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权利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2、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答: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笔记提纲:
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注:“一”之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三方面措施是重点,要背诵的。

重要时间:960年,)
教学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课堂思考题——材料研读: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答: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值周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答:
课后题答案:
1、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钱”指的是地方财政,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税赋的权利。

宋太祖下令予以取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

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且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做出正误判断。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
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