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学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学习目标1、会摘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比较两极地区,填写下列表格:合作探究活动一:读教材P92—93图10.1和图10.2,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2.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3.当站摘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什么方向?摘南极点上建一座房子,房子的门窗开向哪个方向?活动二:两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1.南极的气候有何特征(读教材P93文字)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哪个更冷?活动三: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1.读P92页图10.1,找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摘2月?3.我国摘南极的第三个科考站已经建成,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课堂检测1.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是()。
A.铁、煤B.石油、天然气C.铁、石油D.金、铜2.南极洲的气候成因有( )。
A. 纬度低,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光热少B. 低气压控制,降水稀少,风力强C. 海拔高,冰雪大陆,反射率高,更加寒冷D. 终年处于极夜,无阳光照射3.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优质时间是( )。
A.3——5月B. 6——8月C. 9——11月D. 11月——3月4.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地区的是( )。
A. 北极地区B. 南极地区C. 撒哈拉大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终年寒冷的地区B.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地球上的“风库”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区大D.南极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6.1959年12月,为了保护南极的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
中国加入该条约的时间是( )A .1963年 B. 1973年 C. 1983年 D. 1993年7.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第十章《极地》复习学案(人教版)
【复习目标】:1、记住两极地区的范围及邻洲和邻洋。
(重点)2、掌握中国两大科学考察站的位置。
(重点)3、认识到极地保护与和平利用的重要性。
4、会在两极准确判断方向,会结合平面图准确判断极地周围的大洲和大洋(重难点)。
【复习导航】:极地周围方向的确定:1、东西方向确定:北极周围按逆时针方向判断东西方向,南极周围按顺时针判断东西方向,如图:2、南北方向确定:北极和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北半球两点相比,离北极点越近, 方向越在北,反之越在南;南半球两点相比,离南极点越近,方向越在南,反之越在北,如图: 【知识网络,我构建】: D A BC 东西图12、科考站H 在F 的 方向。
3、南极的考察时间最好是 ,原因是 。
(思路点拔)1.南极邻近的三洲三洋:阅读“南极地区图”时,以南极半岛为标志,与南极半岛相对的大洲是南美洲,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找出非洲和大洋洲。
再按顺时针方向找出南美洲左侧的太平洋,右侧的大西洋,则第三个大洋就是印度洋。
2.两点方向的确定方法:○1南北方向的确定是南极点为最南,离南极越远,方向越在北。
如A 在F 的北方,H 在D 的南方。
○2东西方向以顺时针方向确定,如C 在G 的西方,而在D 的东方。
○3如果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那么就分两步,分别先判断东西再判断南北,合起来就是准确方向。
【基础测试】:1、下面是四名同学凭想象描写的南极地区的景象,其中描写的最准确的一项是:A 、到处绿树成荫,岛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B 、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C 、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D 、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2、北极地区将成为人类最后一个能源基地,其能源主要有:A、生物资源B、水利资源C、旅游资源D、石油与天然气资源3、地球表面唯一没有被工业污染、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大洲是:A、南极洲B、北美洲C、欧洲D、大洋洲4、关于南极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湿润,冰雪深厚B、企鹅是该洲特有的鸟类C、二月份不适合进行野外考察D、全部位于南极圈内5、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6、北极周围的三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A、亚洲、北美洲、欧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亚洲D、北美洲、亚洲、欧洲7、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的时期是:A、在春分日前后B、在夏至日前后C、在秋分日前后D、在冬至日前后【反思收获】本节课学习了很多重点知识,你收获了哪些?。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十章 极地地区》教案_11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册第十单元《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极地地区二、设计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和游戏竞答等方式组织教学,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运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说出两极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运用图文资料,对比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热爱科学的态度3、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学情分析极地地区是本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学生通过前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基本的地理现象,并且明白了区域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明白了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是有利于学习的方面。
但由于极地地区离我们较远,我们对极地地区的了解不是太多,加上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所以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降低难度,必要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五、重难点和关键重点:两极的位置及范围;极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难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关键: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有效攻克重难点知识。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八、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有关南北极的照片,让学生对极地的神秘与美丽产生向往,有想亲自去体验的冲动,从而设计极地游,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旅行前准备教师讲述:旅行前,要先确定路线,就要知道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参考课本第92~93页地图,自主完成学案练习,从而认识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
【让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自主学习,锻炼了读图能力以及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极地地区》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对极地地区的探索和利用。
本章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了极地地区的气候、动植物、冰川以及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提高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极地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少,对极地地区的特点和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可能对极地地区的动物和景色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掌握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认识极地地区的动植物和冰川,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的探索和利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极地地区的动植物和冰川。
2.难点: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极地地区的动植物和冰川。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3.分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极地地区的图片、视频、地图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极地地区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极地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初步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学习目标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三、自学交流1.找出南北极圈的纬度(南北纬66.5°)。
2.站在北极点、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不同的。
北极地区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B.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C.南极大陆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因此降水比北极地区多D.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4.南极的典型动物是()。
A.企鹅 B.猩猩 C.长颈鹿 D.袋鼠四、展示点评五、达标检测1. 通过经线最多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3.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以陆地为主B.冰雪覆盖C. 纬度较低D. 气候类型多样4.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A.南极洲B.非洲C.亚洲D.北美洲5.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A.企鹅 B .袋鼠 C.北极熊 D. 大食蚁兽6.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A.南B.北C.东D. 西7.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欧洲B.南美洲C.南极洲 D .亚洲8.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A.非洲B.大洋州C.北美洲D.南美洲9.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是()A.5~9月B.11月~次年3月C.6~9月D.10~12月10.为了和平利用南极,我国于1983年加入的条约是()A.《和平利用南极条约》B.《南极条约》C.《共同开发条约》D.《南极共同体条约》11.在下列节气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的是()A.夏至B.冬至C.春分D. 秋分12.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顺时针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3.我国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六、反馈(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1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初步了解,为他们以后学习更多关于极地地区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极地地区这一特殊的地域,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和参与讨论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和参与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极地地区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难点: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图片观察法、阅读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准备课文和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3.准备案例分析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美丽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极地地区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和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和句子,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找出极地地区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
【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能说出因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
2.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判读地图、景观,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特殊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数据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和竞赛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了解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两极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对终生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科学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通过模拟考察-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胆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3.理解人类对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难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启发谈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极地地区的DVD,归纳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探究一:1、请同学们从极地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答: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地球两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内容。
本章主要包括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独特之处,增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极地地区的特殊性和人类活动对极地环境的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极地地区的特殊性和人类活动对极地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极地地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极地地区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
2.教学素材:收集极地地区的相关资料,如新闻报道、科研论文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极地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极地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极地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是关于地球两极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本章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理解极地地区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极地地区的探索和保护。
教材包括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极地地区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通常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极地地区的保护有一定的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气候特点、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保护。
2.难点: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保护等内容进行讲解。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极地地区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阅读法: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极地地区的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2.图片: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图片。
3.资料:关于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人类活动等方面的资料。
4.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对极地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是关于地球上最极端的地区——极地地区的介绍。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等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和挑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理位置等。
他们对地球的各个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极地地区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地图等,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掌握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3.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活动:模拟极地考察,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极地地区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南极和北极的位置、气候、冰川、海洋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南极的科研考察、北极的石油开采等,进行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巩固,强调极地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和贡献,如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北极黄河站的建设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主要介绍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极地地区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极地地区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极地地区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资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极地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极地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让学生对极地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针对极地地区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答案。
例如:“极地地区有哪些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有哪些?”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个关于极地地区的任务。
例如:制作极地地区的手抄报、PPT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的保护意义和措施,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保护极地环境的意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导学案
归纳小结:
1. 南极洲地形以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2. 站在南极点,方向四周都指;站在北极点,方向四周都指。
3. 科学考察宝地:
①南极地区:(自然资源的“”)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资源;沿岸栖息着无数的;还有原始自然环境,是各项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②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如等已被发现并开采。
4.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a 问题:①南极地区:乱捕滥杀,导致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陷入危机之中,过度捕杀极
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②北极地区:滥杀等动物;、等资源的
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环境污染;泄露等突发污染事件,极大地破
坏了北极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
b 保护:①南极地区:《》
②北极地区:《》
1。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10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10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10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第10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区域,至此,完成了对整个世界范围的宏观学习。
本章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学生由此进一步受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验。
二、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
三、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利用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特点。
四、情感价值目标
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1. 极地地区的位置;
2. 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六、教学难点
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七、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八、教学准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是关于地球上最为特殊的两个地区——南极和北极的介绍。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极地地区的独特之处,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极地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旨在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础知识,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有一定了解。
然而,极地地区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极地地区特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2.难点:极地地区的特殊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地图,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理解其特殊性。
3.讨论法:学生讨论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和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
2.图片和地图:极地地区的自然景观、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3.案例: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等。
4.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
【七年级】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
【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第十章极地地区(研究计划)一、知识目标:1.能够指出地图上极地区域的范围、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和南极地区周围的海洋。
2.知道两极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差异及代表动物。
能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两极调查的科学意义。
二、知识结构:(一)积雪面积1.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地区,是指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_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__三洲的陆地和岛屿;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地区是指_________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_以及周围的海洋.2.________________;是南极的象征3.________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二)科学考察的宝地目前,已有____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______多年科学考察实验站.(三)保护与和平利用极地地区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___________,我国于_______年正式加入.三、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南极洲周围的海洋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由西向东排列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日期是()a.3月21日左右b.6月22日左右c.9月23日左右d12月22日左右3.被称为冰雪高原()a.北极b.南极c.青藏高原d.帕米尔高原4.北极地区周围的大陆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由西向东排列a欧洲亚洲北美洲B亚洲北美大洋洲c.欧洲北美洲亚洲d、北美亚洲欧洲二、综合题1.阅读北极地图并完成以下要求:(1)图中a是_________岛,b是_______洲,d是________海峡,e是________洲,f是__________洲,g是______洋.(2)位置C石油资源丰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对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比南极洲暖和b.风力比南极大c、雨比南极洲多d矿产资源还未得到开发2.阅读南极洲地图并回答:(1)图中大洲名称A是,C是_________e是__________,海洋的名字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h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其名称分别是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中国两个调查站的建设时间是2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矿产资源分布的信息来看,南极洲的矿产资源分布非常丰富,大部分已发现的矿产分布在大陆边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南极洲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 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极地地区学习目标1、会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自学自测: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活动一:读教材P100—101图10.1和图10.2,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2.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3.当站在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什么方向?在南极点上建一座房子,房子的门窗开向哪个方向?活动二:两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1、南极的气候有何特征(读教材P101和P102文字)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哪个更冷? (读教材P104图10.5)活动三: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1、读P101页图10.2,指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3、我国在南极的第三个科考站已经建成,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一、选择题1、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是()。
A. 铁、煤B. 石油、天然气C. 铁、石油D. 金、铜2、南极洲的气候成因有()。
A. 纬度低,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光热少B. 低气压控制,降水稀少,风力强C. 海拔高,冰雪大陆,反射率高,更加寒冷D. 终年处于极夜,无阳光照射3、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3 ——5月B. 6——8月C. 9——11月D. 11月——3月4、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地区的是()。
A. 北极地区B. 南极地区C. 撒哈拉大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终年寒冷的地区B.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地球上的“风库”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区大D.南极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6、 1959年12月,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澳大利亚、阿 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
七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十章极地地区快乐学案
第十章极地地域第十章极地地域快乐教案1基础知识:理解在两极地域展开科学观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学智能的培育:习加强保护两极地域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连续发展的重要性。
目标思想教育:经过认识极地天气条件的恶劣,认识到极地科学观察的艰巨性,建立英勇进步的精神学习要点:特别的地理地点形成的特别自然环境特点和丰富的资源要点难点学习难点:学会依据“南北极地域气温比较图”研究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别和原由及方向的鉴别学学习疑点:法1. 两极地域的价值(从下边双方面剖析)指有丰富的矿产、生物质源导有重要的、不行代替的靠谱价值1.北极观察的相关资料、图片。
学习2. 秦大河等穿越南极的相关资料、图片。
准备课时一课时区分学案导案第二课时新课引领课前预知 ----- 我自信我能行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对极地地域的自然环境等做了一些初步的了极地地域区包含南极解,谁来给大家谈一谈你的收获?地域和北极地域。
南那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极地域指 600S 以南的地区,包含南极大陆及其周边的水域;平均海拔2300M,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也是地球上独一一块人类共有的陆地。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之内,陆地面积2 800 万 km,分别属于8 个北极地域的国家。
站在南极点上看地球任何一个点,都是在北方;站一(一) 1. 1983年初次到南极观察。
1987 年第二次到南极考察。
1989 年 7 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观察,行程5986公里,中经南极点和“不行靠近地域”,1990年3月 3日到达这次观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收集了800 多个雪样,特别是采集到南极洲“不行靠近地域”内一套完好的宝贵冰雪样品,填充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独一所有拥有南极地表一M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秦大河横穿南极日志》真切地再现了科学家在号称世界“寒极”、“风极”、“冰雪之极”的南极洲徒步科学观察和探险的过程,表露了观察活动中很多的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
【学习目标】
1.读极地地区地形图结合资料,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资源等。
2.运用图片、景观图及资料,知道极地地区独特的生物资源,归纳极地地区的环境特点。
3.结合资料,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从自然探险到科学考察的历程,认识极地科学考察和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意义。
4.通过搜集视频及图文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意义,知道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自主学习】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本节基础知识。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 和合称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南,包括及其周围的海域;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北,包括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三大洲部分地区。
2.南极大陆素有“”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多米。
3.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可以用、、来概括。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是。
二、科学考察宝地
1.极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地上
储存着大量的,海域及其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2.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等。
3.目前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等
四个。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了《》;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1991年制定了《》
【互动探究】
任务1 读极地地区地形图结合资料,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资源等。
活动一:探究极地地区方向的判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极地地区俯视图”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材料二:“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方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方法: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特殊的经纬线。
俯视图的中心是南极(或北极)点,其他纬线都是以南极点(或北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
图中的经线是以极点起点向外辐射的直线。
离开南极点(或北极点)沿任何一条经线前进,都是向北(或向南)前进。
除南极点和北极点以外,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任何地方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无论在哪个方位看,都是上北—上方指向北方;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无论在哪个方位看,都是下南—下方指向南方。
(3)东西经范围。
从0°经线出发,沿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东经度的范围;从0°经线出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西经度的范围。
(4)东西方向的判断。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确定,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方,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方。
1.自我突破
(1)说说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如何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南北极点的方向?
(3)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如何确定东经、西经范围?如何判别东西方向?
2.小组探究
从“北极地区俯视图”可以看出,北极地区周围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依次是的大洲有哪些?
任务2 运用图片、景观图及资料,知道极地地区独特的生物资源,归纳极地地区的环境特点。
活动二:探究南极和北极的含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北极”和“南极”的含义
有关地球知识的教材中,对极点的定义是“地球不停地绕人们假想的地轴自传,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极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之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由此可见,北极和南极只是地球上一个点,即90°N 和90°S。
而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南极和北极演变为一个地区。
因此,“南极和北极”一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狭义上的南极和北极,即南极点和北极点,也叫南极极点和北极极点。
二是广义上的南极和北极,泛指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1.自我突破
(1)你是怎样理解“极点”、“南极点和北极点”的?
(2)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南极和北极”含义的理解?
2.小组探究
地图上相差1个纬度,而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
南极圈(北极圈)到南(北)极点的距离约为多少?
任务3 结合资料,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从自然探险到科学考察的历程,认识极地科学考察和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意义。
活动三:探究极地科考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一览
材料三:昆仑科考站
我国南极第三个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80°25'S ,77°06'E)胜利建成。
如果说,我国1985年2月建立的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62°13'S,58°58'W),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的突破,1989年2月建立的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22'S,东经76°23'E),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小到大”的发展,昆仑站的成功建立,将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考察站建成后,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生遥感数据接受、人体医学研究和
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
1.自我突破
(1)我国先后建立的四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北极圈之内的有哪几个?
(2)请同学们说说昆仑科考站的建立,对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有什么特殊意义?
2.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任务4 通过搜集视频及图文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意义,知道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活动四:探究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
1959年12月1日由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等15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承认南极洲永远继续专用于和平目的和不成为国际纠纷的场所或对象,是符合全人类的利益的;该条约中规定,南极洲是指南纬60°以南的所有地区,包括冰架,总面积约5,200万平方千米。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材料二:极地动物的遭遇图片
甲乙丙
1.小组探究
(1)“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极地地区哪些动物的不幸遭遇?
(2)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南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
2.小组探究
《南极条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我国什么时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