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三
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3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3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它是人们在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征,以及一定的、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相关案例】1、比较秦岭——淮河南北地区2、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4、区域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阶段、阶段、阶段。
5、案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稠密的水系成为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难,所以这一时期业发展缓慢。
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制约因素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水系提供了天然通道等,农业得到较快发展。
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桑蚕和棉花产地。
③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的地位在下降。
【相关案例】1、分析鲁尔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2、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4、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6、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
主要知识点: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管理、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2、遥感广泛应用于、、等领域。
(结合实例分析)3、全球定位系统是指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的系统,简称。
4、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GPS信号接收机。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 液: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内环境)(1/3)2、血浆与组织液、淋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4、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缓冲溶液: H 2CO 3/ NaHCO 3 NaH 2PO 4/ Na 2HPO 45、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6、稳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为主要方式)、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正常的反射活动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大 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 干——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小 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脊 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如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5、大脑的高级功能: S 、W 、H 、V 言语功能区(说、写、听、看)6、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 2、H +等物质的调节7、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主要调节激素是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血糖吸收利用率低。
8、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9、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 ②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③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1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速度、范围、时间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②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例如: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成年人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婴幼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12、体温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参与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江苏省普通高中高二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某某省普通高中高二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根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编写>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1)道家:老子和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4)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子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1)孔子:“仁”的学说——思想的核心;“礼”的学说;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2)孟子:仁政学说;民贵君轻(3)荀子: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3、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主X,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2)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建立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X(1)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包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3)X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4)“二程”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X畴“天理”;②天理的核心就是“仁”(5)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气论(6)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万物源自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5、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X(1)李贽:①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学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④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2)黄宗羲: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② 限制君权的主X: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③ 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3)顾炎武①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② 提出“众治”的主X: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④ 主X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
必修三会考复习提纲
必修Ⅲ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主要特征:①区域有一定的边界,边界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②区内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间有显著的差异性;③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④区域是相互联系的(开放性)。
2.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七个)①位置(海陆、纬度)②地形(地形、地势)③气候(气温、降水)④河流(水文、水系)⑤土壤(发育、类型)⑥生物(动物、植物)⑦自然资源(矿、土、水、生)3.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七个)①人口(人种、民族)②聚落(城市化水平)③产业(农、工、商)④经济(支柱)⑤历史⑥文化⑦环境问题4.区域空间结构差异的主要表现:①城市化水平;②交通运输状况;③信息网络形成;④对外开放程度。
5.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表现:①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主要)②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③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1)常用指标: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③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2)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①预期寿命②教育程度③国内生产总值(GDP)。
2.区域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成渝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的主要表现: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②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③产业结构(东部较优,中西部层次低)和工业结构(东轻西重,中部过渡)的差异;④城市化的差异(东多西少,东高西低);⑤开放进程和开放程度的差异(东早西晚,东高西低)。
3.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差异:(1)产业结构:都呈“二三一”格局。
东部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中、西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人教版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3复习提纲
高二生物学业水测试平必修3复习提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3.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①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②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③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④毛细血管壁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注:①组织细胞②血浆③组织液⑤毛细淋巴管壁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④淋巴⑤血细胞4.内环境=细胞外液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成分:水、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气体(如O2、CO2);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2)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是7.35~7.45,缓冲物质是HCO32-、HPO42-等。
(3)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左右8.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9.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10.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1.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2)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1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江苏省学测历史必修三复习纲要教材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3、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4、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1)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2)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二、测试内容详解(一)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①道家(无为而治):(春秋晚期)老子;(战国时期)庄子②儒家:(春秋晚期)孔子;(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③墨家:(战国初期)墨子(兼爱、非攻、尚贤)④法家:(战国初期)商鞅;(战国末期)韩非子(法治,地位: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2、了解各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1]儒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1)孔子(儒家创始人):①核心: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政治思想:以德治民(含有民本思想);克己复礼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④伦理观性相近(2)孟子(发展):①政治思想实行仁政;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是朱元璋删《孟子》的原因)③伦理观:性本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善性)(3)荀子:①政治思想: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著名论断君舟民水③伦理观人之性恶,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4)小结: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2]道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1)老子(道家创始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三(历史必修3)
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三(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
2.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上主张以德治民,“克己复礼”,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
③孟子政治上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④荀子政治上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3.西汉时,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他还兴办太学。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4.宋代程朱理学的代表人有程颢、程颐、朱熹。
“二程”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他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他的思想还传至日本、朝鲜。
理学家还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5.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6.明朝后期的李贽向儒家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自称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李贽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一)(人教版必修1适用)【知识要点】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有。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能够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择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能够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所以其大小与运动路径相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BA BC 图1-1(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学考提纲重点必修三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1.中国古代春秋时期两大著名思想家是?2.孔子的核心思想有?3.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4.中国古代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思想的思想家是?5.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以此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体现了他哪一思想?6.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言论体现了他哪一思想?7.经过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改造,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是哪家思想?8.中国古代提出“无为而治”思想的思想家是?1.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形成了什么局面?2.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3.孟子的核心思想是?4.中国古代提出“仁政”思想的思想家是?5.中国古代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思想家是?6.中国古代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7.中国古代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思想家是?8.中国古代提出“以法治国”思想的思想家是?9.中国古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思想的思想家是?1.汉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2.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董仲舒为实现大一统提出了什么建议?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5.董仲舒神化皇权宣扬的思想是?6.董仲舒新儒学最终确立了儒学什么地位?7.儒学最终确立正统、主流地位是在中国古代哪个朝代?1.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是?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提出“格物致知”求理方法的流派是?4.陆九渊的求理方法是?5.王守仁的求理方法是?6.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流派是?7.提出“发明本心”的思想家是?8.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家是?1.明清之际出现的儒家思想家有?2.否认孔孟权威,认为人皆有私,被称为异端的是?3.批判宋明理学,建立唯物体系的是?4.认为皇帝是天下大害的是?5.主张经世致用,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6.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有?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2.造纸术改进于何时何人?3.印刷术改进于何时何人?4.火药发明于何时?5.指南针发明于何时?6.四大发明对世界哪些事件产生重大影响?7.中国古代发明地动仪、提出地圆见解的科学家是?8.中国古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数学家是?9.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农学家是?10.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被称为医圣的人物是?11.体现生物进化思想,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是何人的何著作?1.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朝代?2.汉字统一于哪个朝代?统一的官方文字是?3.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时间是?4.王羲之的《兰亭序》属于哪种字体?5.草书、楷书各有什么特点?6.楷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7.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文人画的代表及作品?8.宋代民间风情画的代表作是?9.中国古代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是什么画?1.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的文学体裁各是什么?2.句式自由灵活,句末带“兮”字的是哪种文体?代表人物及作品?3.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是哪个朝代?4.宋代词人苏轼作品的风格?5.宋代词人柳永作品的风格?6.有白话方言的文体是?7.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剧种是?8.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艺术手段包括唱、念、做、打等形式,被誉为“国粹”的戏曲剧种是?1.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希腊思想家是?2.提出“认识人自己”的古希腊思想家是?3.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古希腊思想家是?4.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古希腊思想家是?5.普罗塔哥拉的观点是?6.苏格拉底的观点有?7.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是?8.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1.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2.题干提到薄伽丘、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3.题干看到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4.薄伽丘、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各自的代表作是?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有哪些?1.题干提到马丁路德、加尔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2.马丁路德的观点是?3.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是?4.揭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人物是?1.题干提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反映的历史事件是?2.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3.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分别提出了哪些主要思想?4.孟德斯鸠指出,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
新编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三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 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30 °N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48°N ,在我国 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 多雨,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 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分 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 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 化 、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 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 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 — 阿尔金山 — 古 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 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 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 干旱 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 草原 、 荒 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 半干旱草原带,以西 为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复习三(必修)
20XX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必修)专题复习——计算与论述题综合训练第三部分会考压轴题演练2——圆周运动【基础演练】1.如图所示,在以角速度ω=2rad/s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放一质量m=5kg的滑块,滑块离转轴的距离r=0.2m,滑块跟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未发生相对滑动).⑴滑块运动的线速度大小;⑵滑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体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
轻绳长度为L。
现在使物体在光滑水平支持面上与圆盘相对静止地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
⑴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T;⑵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会考回顾】(20XX年会考试题28,7分)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A、B两个物块,B物块用长为0.25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E.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2-图象.g取10m/s2.Fω(20XX年会考试题28,7分)如图所示,V形细杆AOB能绕其对称轴OO’转到,OO’沿竖直方向,V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
两质量均为m=0.1kg的小环,分别套在V形杆的两臂上,并用长为l=1.2m、能承受最大拉力F max=4.5N的轻质细线连结,环与臂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弹力的0.2倍。
当杆以角速度ω转到时,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取g=10m/s2。
⑴求杆转动角速度ω的最小值;⑵将杆的角速度从⑴问中求得的最小值开始缓慢增大,直到细线断裂,写出此过程中细线拉力随角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⑶求第⑵问过程中杆对每个环所做的功。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III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Ⅲ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1、背景: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2、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及其影响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历史背景: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需要。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A、特点:包容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
B、董仲舒思想主张:①“春秋大一统”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核心)③“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3)后世影响:①使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更加重视思想、文化、教育,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②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太学:(1)时间:西汉武帝时期(2)概况: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太学学员为“博士弟子”,老师为“博士”③以儒家“五经”为教材。
(3)影响:①太学的创办是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状况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太学生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第三课)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理学(1)含义:北宋儒学家冲破汉唐儒学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3)深远影响:①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解读(必修三).doc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解读历史(Ⅲ)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新增)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汉字与中国书画了解汉字的演变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新增)中国的戏剧艺术了解京剧的产生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新增)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邓小平理论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删去)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增)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欧洲启蒙运动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理解启蒙主义时期的人文主义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近代物理学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复习提纲必修33.1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IAA)的发现过程(B)①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现象:不生长,不弯曲弯向光源生长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现象:生长,不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1910年詹森实验现象:向光弯曲生长结论: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③1914年拜尔实验现象:对侧弯曲结论: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④1928年温特实验现象:对侧弯曲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⑤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具有生长素效应。
总结:实验中的几个重点: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④生长弯曲的部位是:下端伸长区备注: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A)①产生: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分裂旺盛的组织。
②运输:在胚芽鞘、芽、幼根中生长素只有依靠主动运输的方式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即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极性运输。
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③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B)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地根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最大;不同生理状态的同种器官的组织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老细胞大;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顶芽大。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的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补充: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①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子番茄的获得)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③防止落花落果备注: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
(例如α-萘乙酸,2、4-D)考点2 (A)其他植物激素3.2 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考点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反射与反射弧(B)①概念: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②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③类型: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A)结构:神经元包括细胞体(也称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功能: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考点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特点(B)传导过程①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②受到刺激时:电位(外负内正)③恢复到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传导特点:①传导形式是电信号;②双向传导→↓刺激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呈现外负内正的特点,该刺激部位产生兴奋,并且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
静息时,由于神经细胞内K+大量外流,导致静息电位呈现外正内负的特点。
2.突触的结构特点(A)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B)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方向:单向传递(轴突→树突,轴突→胞体)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考点3 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B)2.人的语言中枢位置和功能(A)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说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考点4 (A)动物激素的调节1.动物激素的调节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3.反馈调节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反的作用。
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同的作用。
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机体产热)。
考点5 (B)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①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②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如在田间施放适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用来干扰雌、雄虫之间原有的信息联系,从而干扰它们之间的正常交配。
③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④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如利用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处理家蚕,可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质量和产量。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1 稳态的生理意义1.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A)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B)①概念:多细胞生物体内,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细胞外液主要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③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收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李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042-等离子有关。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3.稳态的调节机制(B)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B)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
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势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2 (B)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是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考点3 (A)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1.血糖的调节①血糖的来源以及去路②调节过程血糖含量升高↓↑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胰岛A细胞↓↑2.体温的调节寒冷炎热↓↓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肝脏肌肉产热增多肝脏肌肉产热减少↓↓体温回升体温下降↓↓正常体温正常体温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 大脑皮层 垂体细胞外渗透压降低 ↓ ↓ 细胞外渗透压降低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管 补充水分 重吸水 ↓ 尿量减少备注:与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有关激素为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
考点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A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B ) ①体液免疫免疫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等)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T 细胞体液免疫:B 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备注:1、抗体的本质是球蛋白2、抗原,病毒或自身病发、衰老细胞(癌细胞)②细胞免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病毒)考点5 (A)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1、艾滋病的全称、病原体及存在部位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部位: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发病机理: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得人体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症状: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此后,相继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疲,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麻痹,最终死亡3、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流行: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
输血。
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
预防:①洁身自爱;②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③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④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必须要严格消毒;⑤需要输入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