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专题查缺补漏练习题:现代文阅读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有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有答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沼泽地□ 日 芥川龙之介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我越发不痛快了。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人教版))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人教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件家宝公:来信收到。
我们从故乡回京刚十天,过一周左右又得去香港两个月,约莫6月间才能转得来。
事情倒不俗,只可惜空耗了时光。
奉上拙诗一首,是类乎劳改的那三年的第一年写的。
诗刊朋友向我要近作,而目下毫无诗意抒发,将信将疑从匣中取出这首给他看,却说好。
人受称赞总是高兴。
但这诗不是好,是公开的私事满足了人的好奇心而已。
不过我老婆是衷心快意的,等于手臂上刺着牢不可破的对她的忠贞,让所有的朋友了解我当了36年的俘虏的确是心甘情愿。
歌颂老婆的诗我大概可以出一个厚厚的集子了,只可惜世界上还没有这么一个经得起肉麻的出版社。
说老实话,真正地道的情诗、情书、情话,怎么能见得人?伟大的鲁迅特精熟此道,说是“两地书”,买的人图希奇,打开看来却都是正儿八经,缺乏爱情的香馥之感。
全世界若认真出点这种东西,且规定人人必读的话,公安局当会省掉许多麻烦,人到底太少接触纯真的感情了。
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间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
工作,这两个字几十年来被污染成为低级的习俗。
在你的生涯中,工作是充满实实在在的光耀,别去理那些琐碎人情、小敲小打吧!在你,应该:“全或无”;应该:“良工不示人以朴”。
像伯纳•萧,像伏尔泰那样,到老还那么精确,那么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在纽约,我在阿瑟•米勒家住过几天,他刚写一个新戏:《美国时间》,我跟他上拍练场去看他边拍边改剧本,那种活跃,那种严肃,简直像鸡汤那么养人。
他和他老婆,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家,轮流开车走很远的公路回到家里,然后一起在他们的森林中伐木,斫成劈柴,米勒开拖拉机把我们跟劈柴一起拉回来。
两三吨的柴啊!我们坐在米勒自己做的木凳饭桌边吃饭。
我觉得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因此,他的戏不管成败,都充满生命力。
你说怪不怪;那时我想到你,挂念你,如果写成台词,那就是:“我们也有个曹禺!”但我的潜台词却是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2012届高中毕业班补充题、压轴题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2届高中毕业班补充题、压轴题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1.C。
(“‘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正说明人们意识到“道德两难”的困境,而不是解决了它。
)2.C。
(“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曲解文意,应为“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
<注:此处主要指“彭宇案”的判决>)3.D。
(见文章结尾。
A,说“经济攀升、社会急剧变迁是其根源”缺乏依据也不合事理;B,因果倒置,“道德困境”是造成“见死不救”的原因;C,说“只有社会才有力量”解决“道德两难”的问题,过于绝对。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
(让:责备)5.D。
(①②所陈述的事情,均在梁冀封为大将军之前。
)6.A。
(梁冀刺杀了吕放,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并请求让吕放的弟弟吕禹任洛阳令,然后让吕禹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仇家的整个宗族及一百多个宾客全都杀掉了。
)7.(1)(他们)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把其他的罪名给这些人加上,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
(两处省略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被”1分,句意2分。
)(2)梁不疑喜好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通过中常侍劝说皇帝,让他转任光禄勋。
(“疾”1分,“因”1分,“白”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梁冀,字伯卓。
他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一样,眼睛像豺一样竖立,斜眼,眼光总是直勾勾的,说话口紧闭又含糊不清,勉强能写字计数。
他从小就是显贵皇戚,四处游乐,自我放纵。
章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为河南尹。
梁冀在任期间残暴放纵,做了许多违法的事,他的父亲梁商所亲信的宾客洛阳县令吕放,稍稍和梁商说了梁冀的一些缺点,梁商因此责备梁冀,梁冀就派人在路上刺杀了吕放。
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请求让吕放的弟弟吕禹任洛阳令,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他的整个宗族及一百多个宾客全都杀掉了。
2012年高考(26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资料
2012年高考(26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资料试题精粹05-21 1254:2012年高考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资料语文试题(2012、5、18)一、基础知识在下列括号处填写适当的字词1.()生()养2.()()()通3.随声()()4.功亏一()5.不()私情6.()无仅有7.大声()呼8.无()于事9.没()难忘 10.责无旁()11.水乳交() 12.事必()亲 13.()() 14.()无此意 15.变()莫测16.()义()言 17.毛骨()然 18.各行其() 19.()()成() 20.以德()怨21.()肥()瘦 22.()过()非 23.闲情()致 24.死心()地 25.良()美景26.如雷()耳 27.世外桃() 28.翻云()雨 29.璀() 30.盛名之下其实难()31.悬()刺() 32.()气相() 33.()便 34.察()观色 35.()盖36.船() 37.()予 38.金()辉() 39.()曲同() 40.衣衫()()41.()私舞弊 42.唇枪舌() 43.剑拔()张 44.坐() 45.摩()46.见风使() 47.()碰 48.()拿 49.大有()益 50.弱不()风51.视死如() 52.()信片 53.能()能() 54.挖墙() 55.卑()()()56.()光()气 57.()()子 58.()()有() 59.声名()起 60.直()了当61.主()律 62.()()华贵 63.后()之师 64.()礼()拜 65.一()千金66.()身 67.()心而论 68.()合 69.青() 70.气()71.()边 72.()敬 73.()利 74.开门()盗 75.()官野史76.()无音信 77.暴()天物 78.草()人命 79.不落()() 80.()藉81.慰() 82.装() 83.()绝人() 84.凋() 85.通()86.()渎 87.张() 88.味同()() 89.()笑怒骂 90.百战不()91.()之高阁 92.()纲 93.()指 94.影() 95.有志者事()成96.学() 97.直抒胸() 98.礼()之() 99.()而走险 100.强()之末101.()()造作 102.冒天下之大不()103.黄()美梦 104.优()寡断 105.待价而()106.端() 107.瓜熟()落 108.烦() 109.好高()远 110.寒()111.()然成章 112.水()头 113.()目以待 114.白内() 115.()分116.禁止()() 117.()射 118.记忆()新 119.糟() 120.()挛121.()()来迟 122.沉() 123.()()人心 124.()竹难书 125.()来品126.针() 127.民()()()128.()车室 129.()蝉 130.不()而走131.()心()血 132.演() 133.一()对联 134.()精()虑 135.()()千古136.宣() 137.简() 138.()其功于一() 139.()泽而()答案:1.娇生惯养2.融会贯通3.随声附和4.功亏一篑5.不徇私情6.绝无仅有7.大声疾呼8.无济于事 9.没齿难忘 10.责无旁贷 11.水乳交融 12.事必躬亲 13.联袂 14.绝无此意15.变幻莫测 16.仗义执言 17.毛骨悚然 18.各行其是 19.集腋成裘 20.以德报怨 21.挑肥拣瘦22.文过饰非 23.闲情逸致 24.死心塌地 25.良辰美景 26.如雷贯耳 27.世外桃源 28.翻云覆雨29.璀璨 3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1.悬梁刺股 32.意气相投 33.即便 34.察言观色35.涵盖 36.船舱 37.赋予 38.金碧辉煌 39.异曲同工 40.衣衫褴褛 41.徇私舞弊42.唇枪舌剑 43.剑拔弩张 44.坐镇 45.摩挲 46.见风使舵 47.磕碰 48.缉拿49.大有裨益 50.弱不禁风 51.视死如归 52.明信片 53.能屈能伸 54.挖墙脚 55.卑躬屈膝56.珠光宝气 57.捅娄子 58.彬彬有礼 59.声名鹊起 60.直截了当 61.主旋律 62.雍容华贵63.后事之师 64.顶礼膜拜 65.一诺千金 66.文身 67.平心而论 68.凑合 69.青睐70.气概 71.戍边 72.崇敬 73.赢利 74.开门揖盗 75.稗官野史 76.杳无音信77.暴殄天物 78.草菅人命 79.不落窠臼 80.蕴藉 81.慰藉 82.装帧 83.惨绝人寰84.凋敝 85.通牒 86.亵渎 87.张弛 88.味同嚼蜡 89.嬉笑怒骂 90.百战不殆91.束之高阁 92.提纲 93.拇指 94.影碟 95.有志者事竟成 96.学籍97.直抒胸臆 98.礼仪之邦 99.铤而走险 100.强弩之末 101.矫揉造作 102.冒天下之大不韪103.黄粱美梦 104.优柔寡断 105.待价而沽 106.端详 107.瓜熟蒂落 108.烦躁 109.好高骛远110.寒暄 111.斐然成章 112.水龙头 113.拭目以待 114.白内障 115.缘分 116.禁止赌博117.辐射 118.记忆犹新 119.糟蹋 120.痉挛 121.姗姗来迟 122.沉湎 123.笼络人心124.罄竹难书 125.舶来品 126.针砭 127.民生凋敝 128.候车室 129.貂蝉 130.不胫而走131.呕心沥血 132.演绎 133.一副对联 134.殚精竭虑 135.彪炳 136.宣泄 137.简练138.毕其功于一役 139.竭泽而渔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012年高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四)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1. (2011·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选材是宋代著名词人潘阆的一首《酒泉子》,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本题考查“炼字”,属常见题型。
答题时先答出该字的意义,再结合词句进行解释,最后总结该字的使用对情感抒发的作用。
答案: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全词围绕“忆”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写。
2.(2011·济南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风□王安石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
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
②原:原野。
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1-20套,有详解)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120套,有详解)教学参考0729 0807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120套,有详解)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1)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选择翻译木铎络绎不绝泽被后世 B.清澈菁华倩影精兵简政情随事迁C.骁勇铙钹浇灌饶有兴味翘首昂视 D.珍惜醋酸错误手足无措厝火积薪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裨益飞短流长诉讼山清水秀 B.洗练振聋发聩慰藉焕然冰释C.桎梏礼尚往来凛冽妍媸毕露 D.一贯根深蒂固煊赫人才辈出3.下面各句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业精于勤。
”B.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做“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
C.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这是有道理的。
D.高尔基说:“天才出勤奋”。
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一直把我当作亲兄弟,时时地关心我,真诚地我,给了我不少的帮助,也让我改掉了许多毛病。
②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但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③在艺术风格方面,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同一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A.告诫完善固然 B.劝诫完善虽然 C.告诫完备虽然 D.劝诫完备固然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也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老的病房装点得春意盎然。
B.新一轮的班委会决定,改头换面,加强班级管理,改变过去松松垮垮的状况,并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C.一些不学无术之徒,整日阿谀奉承、投机钻营,他们为求官动足了脑筋,除了善于揣摩上司之外身无长物。
D.老舍先生善于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达官显贵,下里巴人,都愿意和他攀谈,在闲谈中他获得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201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查漏补缺暨备考二模复习经典题型 写作
201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查漏补缺暨备考二模复习经典题型写作201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查漏补缺暨备考二模复习经典题型写作部分博友“甘霖广泽”对海淀一模诗歌鉴赏的评析:不出所料是多角度立意,但是没想到会这么文艺,对于理科男可能是相当大的摧残,尤其是他们不久前刚接受过“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摧残。
此外感觉有点宽了。
也正如一些评论人所言,这个题目与07年的“细雨湿衣看不见”是有相似之处的。
一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觉得淀教员的思路很奇怪;但是晚上看到各区的题目,觉得还是海淀的最好。
北京高考考的不是时事评论,不是社会分析,是由人物事件等材料所引发的行文立意。
所以,海淀优于其他地方,优于去年的“灾难”的地方也在此。
经典试题推荐一、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试验。
”随后,她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说:“满了!”“真的?”老师从桌子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
老师又拿出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
“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
课堂活跃了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
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
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首流行歌曲中唱到:“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是啊,人总想飞。
飞,是一种超越,一种崛起;它带来心灵的自由,思想的驰骋。
但也有人禁锢自我,扼杀了想飞的念头。
你是否想飞?飞会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与改变?请以“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01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15分)1、【答案】A【解析】B、蹙.(chù)额——蹙(cù)额。
C、再接再励.——再接再厉.;百舸.(kě)争流——百舸.(ɡě)争流。
D、绿草如荫.——绿草如茵.;乳臭.(chòu)未干——乳臭(xiù)未干。
2、【答案】C【解析】A、“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缺宾语(中心语)。
“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句式杂糅,保留一个即可。
D、成分残缺,“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
3、【答案】D【解析】必须VS必需:必须:副词,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必需:形容词,作定语,不能做状语。
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抑制VS抑止:抑制:①控制约束行为或意识,使不能为所欲为。
②在医学上把与兴奋对立的状态称为抑制。
抑止:抑制使停止、结束。
有对结果的侧重。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2008年9月23日《牛城晚报》B7版《石榴系乡思》一文第一段“一下子勾起我思乡的念头,不可抑止地回首往事”中“抑止”一词,根据文意应为“抑制”。
防治VS防止:防治:预防和治疗。
防止:防备制止。
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另外,用于“防治”的一般是药物,而“菜籽油”不是药物。
4、【答案】B【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
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5、【答案】C【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错落有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诗经》、《楚辞》”和“唐宋诗词”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于《诗经》和唐诗等体裁,“错落有致”也不能用于唐宋的格律诗(近体诗:绝句、律诗、排律等)。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附加题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II附加题及答案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 用斜线“/ 冶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节选自萧统《掖陶渊明集业序》)答案:横素波而傍流/ 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 孰能如此乎20. 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 (2分)答案: 《文选》(或《昭明文选》)21. 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
(2分)答案: 文章不群,大贤笃志。
(前一点也可答“辞采精拔冶,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冶。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许劭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冶,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
B. 《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C.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好照看一切,到“那边冶向他交账。
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D. 《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冶。
E.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晦气到家了,就连船帆都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
不过,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位向“限度冶挑战的强者。
答案: BD23. 简答题(10分)(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冶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 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4分)答案: 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2)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冶;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冶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附解析)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
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
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
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
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
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
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
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
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
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
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
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
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
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
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
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
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
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
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
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专项练习试卷及答案(含文科附加题)
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专项练习试卷及答案(含文科附加题)第一篇: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专项练习试卷及答案(含文科附加题)2012年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塞车 / 活塞互见 / 图穷匕见解元 / 浑身解数......B.度量 / 忖度潜伏 / 两情缱绻游说 / 说一不二......C.下载 / 装载抹布 / 拐弯抹角山脉 / 含情脉脉......D.绽放 / 积淀屯子 / 囤积居奇船舷 / 故弄玄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九部门强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严禁在农产品种植、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B.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清华人应将目光从论文、课题、经费这些指标,转向全面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解决存在于我国高校中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影响高校建设,切实重视人才培养。
C.如何让富人不再只想着投资移民,让穷人尽快摆脱贫困,让全国的百姓真正走向“共同富裕”,这显然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方面做出调整。
D.随着药家鑫一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更多人表现出了对案件发展走向的疑虑和担忧,但其辩护律师说,药家鑫的成长道路没有污点,且有自首情节,希望法庭从宽量刑。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放线菌”。
(不超过40个字)(4分)放线菌的细胞一般呈分枝丝状,因此,过去曾认为它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微生物‛。
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其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线菌无非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
放线菌一般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
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主要就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放线菌主要以孢子繁殖。
据研究,在每克土壤中,放线菌的孢子数一般在一千万左右。
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查缺补漏试题 语文
北京市海淀区2012年高三年级查漏补缺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在下列括号处填写适当的字词1()生()养2()()()通3随声()()4功亏一()5 不()私情6()无仅有7大声()呼8无()于事9没()难忘10责无旁()11水乳交()12事必()亲13()()14()无此意15变()莫测16 ()义()言17毛骨()然18各行其()19()()成()20以德()怨21()肥()瘦22()过()非23闲情()致24死心()地25良()美景26如雷()耳27世外桃()28翻云()雨29璀()30盛名之下其实难()31悬()刺()32 ()气相()33()便34察()观色35()盖36船()37 ()予38金()辉()39()曲同()40衣衫()()41()私舞弊42 唇枪舌()43剑拔()张44坐()45 摩()46见风使()47()碰48()拿49大有()益50弱不()风51视死如()52()信片53能()能()54挖墙()55卑()()()56()光()气57()()子58()()有()59声名()起60直()了当61主()律62()()华贵63后()之师64()礼()拜65一()千金66()身67()心而论68 ()合69青()70气()71()边72()敬73()利74开门()盗75()官野史76 ()无音信77暴()天物78草()人命79不落()()80()藉81 慰()82装()83()绝人()84凋()85通()86()渎87张()88味同()()89()笑怒骂90百战不()91()之高阁92()纲93()指94影()95有志者事()成96学()97 直抒胸()98礼()之()99()而走险100强()之末101()()造作102冒天下之大不()103黄()美梦104优()寡断105待价而()106端()107瓜熟()落108烦()109好高()远110寒()111()然成章112水()头113()目以待114白内()115()分116禁止()()117()射118记忆()新119糟()120()挛121()()来迟122 沉()123()()人心124()竹难书125()来品126针()127民()()()128()车室130()蝉131不()而走132()心()血133演()134一()对联135()精()虑136()()千古137宣()138简()139()其功于一()140()泽而()答案:1娇生惯养2融会贯通3随声附和4功亏一篑5 不徇私情6绝无仅有7大声疾呼8无济于事9没齿难忘10责无旁贷11水乳交融12事必躬亲13联袂14绝无此意15变幻莫测16 仗义执言17毛骨悚然18各行其是19集腋成裘20以德报怨21挑肥拣瘦22文过饰非23闲情逸致24死心塌地25良辰美景26如雷贯耳27世外桃源28翻云覆雨31悬梁刺股32 意气相投29璀璨3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33即便34察言观色35涵盖36船舱37 赋予38金碧辉煌39异曲同工40衣衫褴褛41徇私舞弊42 唇枪舌剑43剑拔弩张44坐镇45 摩挲46见风使舵47磕碰48缉拿49大有裨益50弱不禁风51视死如归52明信片53能屈能伸54挖墙脚55卑躬屈膝56珠光宝气57捅娄子58彬彬有礼59声名鹊起60直截了当61主旋律62雍容华贵63后事之师64顶礼膜拜65一诺千金66文身67平心而论68 凑合69青睐70气概71戍边72崇敬73赢利74开门揖盗75稗官野史76 杳无音信77暴殄天物78草菅人命79不落窠臼80蕴藉81 慰藉82装帧83惨绝人寰84凋敝85通牒86亵渎87张弛88味同嚼蜡89嬉笑怒骂90百战不殆91束之高阁92提纲96学籍93拇指94影碟95有志者事竟成97 直抒胸臆98礼仪之邦99铤而走险100强弩之末103黄粱美梦104优柔寡断101矫揉造作102冒天下之大不韪105待价而沽106端详107瓜熟蒂落108烦躁109好高骛远110寒暄111斐然成章112水龙头113拭目以待114白内障115缘分116禁止赌博117辐射118记忆犹新119糟蹋120痉挛121 姗姗来迟122 沉湎123笼络人心124罄竹难书125舶来品126针砭127民生凋敝128候车室130貂蝉131不胫而走132呕心沥血133演绎134一副对联135殚精竭虑136彪炳137宣泄140竭泽而渔138简练139毕其功于一役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012 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较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走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8分)《百家讲坛》对于讲座内容和讲师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学术的观点。
像清代这样一个不论文化还是经济都并非最重要最伟大的时代,可以成为长期话题,主要是因为流行多年的清宫戏为它笼络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实《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都处在一个有趣的位置,作为知识分子和学术研究者,他们首先被学术界质疑,被自己研究领域内的同侪批判,而跟他们的半生研究都没有关系的老百姓,这时却成了他们学术观点的拥护者。
通过《百家讲坛》,一些没有定论的观点被讲师们传播开来,这让很多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快,本来是学术界内部的讨论,某一方却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而重要的是,大众并不了解其它观点。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即便那附着了很强的个人观点,仍是一种解答,解答很多他们感兴趣但很难有渠道确定的问题。
另外一个要素就是表现形式。
讲座节目历来是最让观众望而却步的类型,40分钟的节目如果不听前5分钟根本听不懂后面内容。
《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并没有贡献,影像上几乎没有美感可言。
它的贡献在于改变了讲座节目的讲法。
你听易中天的讲座,不就是评书连播吗?在拥有广大评书听众的中国,把学术话题讲得和评书一样,无疑是成功的捷径。
有意思的是,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这三位影响力最大的讲座者都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无疑他们更能掌握深入浅出的技巧。
既然《百家讲坛》的话题由头都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那么在方式上自然也跟电视剧借鉴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
刘心武的《红楼梦》,连续十几讲,不断地探秘解密,所有观点必须辅以具体故事,完全是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
而阎崇年的讲座,其实就是历年清宫戏的疑点解释,出发点都依据近年清宫戏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也就是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一场学术讲座的受众,一下子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反响自然不同。
因此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可以销售35万册,易中天成了畅销书榜首作家也就不难解释了。
他们本来就是从流行中来,到流行中去。
不论学术界质疑的声音有多大,都难以动摇他们广泛的群众基础。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相关话题的观点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B.《百家讲坛》的讲座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并给予老百姓一定的解答。
C.《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没有什么贡献,在影像上也几乎没有美感可言,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成功。
D.《百家讲坛》中部分学术讲座,能把受众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
(2)请分条概括《百家讲坛》成功的原因。
(5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9分)林语堂曾经称赞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王韬是江苏省苏州人,他的父亲为乡村塾师,亦是饱学之士。
王韬少年聪慧,从父苦读古代经史。
1847年,王韬父亲在上海设馆授徒,也有学者推测他为英人所设的墨海书馆服务。
次年春天,王韬至上海探望父亲,在墨海书馆首次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及两个女儿会面,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这次相见时,麦都思盛意邀请王韬留墨海书馆工作,但王韬却未应邀。
第二年农历六月其父去世,王韬因经济窘迫,遂应聘至墨海书馆,从此接触西学,耳目为之一新,一生事业始发轫于斯。
王韬于1870年重返香港,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为《华字日报》撰稿。
不过,这份由外国人掌控的报纸当然不会为中国人说话。
他颇感言论不自由的束缚,很多自己的政见不能得到充分表达。
四年后,他在友人黄平甫帮助下集资买下原英华印书院的印刷设备,成立了中华印务总局。
随后又创办了《循环日报》。
这是第一份“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新闻政论性报纸,也是清末第一份传播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
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人自办报纸出版时间最长也影响最大的。
王韬担任首任《循环日报》主编,他与香港报业人士交往甚密,比如《华字日报》的陈廷蔼等都是其好友,良好的人脉关系使他在报业声望很高。
中国知识分子古来就有“清议”传统,王韬在报纸上以“遁窟废民”、“天南遁叟”、“欧西寓公”等笔名撰写的政论文章大都刊登在“中外新闻”栏目里,据学者研究约有上千篇,大概分为三种内容:一是评说国际时事和中外关系;二是呼唤社会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方面;三是议论社会生活中如防火、防盗、禁赌、赈灾等实际问题。
他还邀请了郑观应等具有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写文章,痛陈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险,主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
《循环日报》的新闻版分“京报选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等栏目。
除日报外,每月另出月报一册,选择重要新闻和评论文章汇编而成,单独发行。
《循环日报》还有固定的商业性专栏,如“香港目下棉纱花匹头杂货行情”、“公司股份行情”、“船期消息”等,商业经济信息占了一版、四版两个版面,新闻占了二版全版和三版半个版面。
全报约一万八千字,商业经济交通信息占一万一千字,新闻占七千字。
由于经济版适应了香港、广州及澳门地区华人贸易的需要,成为了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使之能长期维持经济独立。
经过多年办报,王韬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他在许多论文中阐述了办报目的、报纸职能与作用,报纸应该坚持的立场及主笔的遴选等。
他提倡报刊应发表自由言论,彰显其民主议政的职能;主张加强报刊信息沟通的功能,担负起“广见闻、通上下”的桥梁作用;还强调报刊应当“辅教化”,明确其去恶扬善和开启民智的社会责任。
他特别呼吁报业从业人员应该道德高尚,通晓古今,因为报纸不仅要“博采群言、兼收并蓄”,传播新知识,而且要评论时事,开启民智;“纪事”和“述情”两方面都要求报人有“通才”的业务素质。
王韬以《循环日报》主编身份,应日本《报知新闻》邀请,1879年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月的访问。
这次访问被认为是“中日两国新闻工作者之间的第一次交流”。
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他深刻感受到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变。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国内的文字、文化、风俗甚至政治生活领域都存有中国古风,所以他总情不自禁将两国加以互相比较。
他认为,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政治变革经验,提倡西学,发展工商业和新式交通事业。
但是,他也对当时日本社会盲目崇拜西方、全盘西化等种种做法持否定态度。
日本之行使他思考了很多,后来写成了《扶桑纪游》一书。
他晚年时中日关系紧张,发生甲午战争,他由于对日本社会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能够提出对付日本的诸多方策。
王韬于1884年重归故国,主持格致学院,后来发展为岭南大学,曾经为国内培养了许多人材。
王韬在这一段时间,曾经与洋务派的丁日昌、盛宣怀等官宦交往甚密切,但他更多的精力放在著书立说上,写了不少文章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
他反对闭关自守,呼吁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机。
1897年秋,王韬阖然长逝于上海寓所。
[注]王韬(1828-1897):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原名得宾,1862年改名韬,字紫诠,号仲韬,又号天南遁叟、蘅华馆主等。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韬曾经为香港《华字日报》撰稿,自己的政见无法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他自办报纸的动因之一。
B.王韬担任首任《循环日报》主编之后,身体力行,经常在该报纸发表政论文章,针砭时事,主张西化。
C.王韬在业界具有良好的人脉关系,报纸又办得内容丰富务实,形式多样,因而能长期保持经济独立。
D.文章写王韬应《报知新闻》的邀请前往日本进行访问一事,从交流角度突出了他是中国报业第一人。
(2)请分条概括林语堂为什么称赞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6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9分)绿色设计是目前国际设计的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反思。
何谓绿色设计呢?所谓绿色设计(GD),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等。
绿色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技术(EST)在西方被称之为“环境友善技术”,是减少环境污染或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技术、工艺、产品的总称。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尽可能的回收并再循环或重复利用。
因此设计师的绿色设计可以遵循“获取最小值”这一创新原则,并建议采取以下五种策略来获取更多更理性的创源。
环保专家都深知设置“不可能的……”作为设计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大胆提出的环境保护口号“零浪费”和“零浪费产品”,推动设计师们去创造更先进和更适合于环境的产品。
例如,某公司开发的为复印机生产重新设计的流水线闭合回路系统已经节约了价值35亿美元的材料和零件。
最近IBM公司宣布,为了减少电脑设备对环境的污染,该公司制造中央处理器的塑料将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
设计师作为产品的主要策划者和创造者,对产品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往往由他们决定产品所选用的主要材料,产品如何制造?采用何种特殊的表面处理方式以达到最终的表面效果?产品如何使用?用后的废弃物如何处理?是否使用可回收或再利用的材料?设计师对众多问题起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研究社会绿色与消费系统,重新审视现代设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顾客的需要,在这种实现思想的引导下产生了象浓缩清洁剂类的浓缩产品和传真、打印、复印等多种功能组合的多功能产品。
类似的设想还有如用太阳能板材用在房子的侧面和顶部来积聚能量,满足住户的热水和室内温度调节的需要。
非物质化方式是“获取最小值”这一设计原则的升华。
它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变的更具现实意义。
同时它给现代设计师们以新的启示,使绿色设计的这片天空更加广阔。
从设计开发的角度看,产品生命周期可有传统产品生命周期和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之分。
传统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始于提取原材料的投入,经过产品生产加工;止于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后。
而绿色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材料生产,产品生产制造、装配、包装运输、销售、使用、直到回收、重新利用等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都会有物料的输入和输出,有时可以进入人为的循环,即再利用,有时则要进入自然界的循环,造成环境、生态问题。
现代设计师要关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
要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和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量。
并全方位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绿色设计是目前国际设计的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