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精品教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4)【教学过程】板块一:课前回顾1、请写出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之后,在学习电离常数之前,先进行上一节已学新知识的巩固应用)板块二:电离常数表达式一、电离常数(K)表达式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出的各离子与未电离的分子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2、表达式:(以醋酸为例)K=(设计意图:类比第二章化学平衡常数,学生很快的类比迁移至电离常数的概念和表达式)【练一练】1、请写出HClO、H2S的电离常数表达式(提示: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电离H+的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设计意图:对电离常数的表达式进行巩固训练,同时通过题目提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对应多个电离常数)板块三: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二、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自主思考】1、两种酸HA与HB的电离常数为K1、K2,若K1<K2,能说明电离程度大小和酸性强弱吗?结论一:结论二:(设计意图:由第二章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是可以反映出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迁移至电离常数可以反映酸性强弱,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通过表格所提供的两组数据来由学生自行观察总结出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练一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平衡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B.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电离平衡常数一定改变C.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大D.电离常数的大小首先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外因受温度影响(设计意图:设计与知识点相匹配的对应练习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巩固训练)板块四:电离常数的应用三、电离常数的应用酸性由强到弱顺序:结论:①②(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数据呈现来比较酸性强弱和电离常数大小的关系,强化这一知识点)【实验设计】请设计实验证明CH3COOH、H2CO3、H3BO3的酸性强弱。
(可供选择的药品:1mol/L醋酸溶液、饱和硼酸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动脑完成验证性探究实验设计并上台来展示,提升实验动手能力)【练一练】4、已知H212(1)H2S溶液中存在哪些阴阳离子?(2)试比较这些离子的浓度大小?(设计意图:第3题是针对电离常数、电离程度和酸性强弱的再一次强化训练;第4题则是分步电离强弱的变式体现: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拓展应用】CH3COOH稀溶液加水稀释,对CH3COOH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提示:请从电离常数角度解释)(设计意图:考察的是延伸的一个知识点,浓度商和电离常数的比较应用于电离平衡移动,设在此处,拓宽了电离常数的应用范围,为学生提供了电离平衡移动的有一个解题路径)【巩固练习】1、25 ℃时,K(CH3COOH)=1.75×10-5(1)向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1mol/L盐酸时,上式中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2)若醋酸的起始浓度为0.010mol/L,平衡时c(H+)是多少?(3)醋酸的电离度是多少?注:醋酸的电离常数很小,平衡时的c(CH3COOH)可近视为仍等于0.010mol/L。
人教版选修4 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案1
教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目标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1、掌握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能应用电离平衡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2、通过化学平衡知识复习以及图表分析,运用归纳、比较、推理、迁移的方法,建立电离平衡概念,学习分析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的方法。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释,培养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学习,体会自然界物质间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温度、浓度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电离平衡的建立。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式、讨论式要用【课后习题】1、在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热B.加入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C.加入少量的0.5 mol·L-1的硫酸D.加入少量的1 mol·L-1的NaOH溶液答案 D解析A项,加热促进电离,H+浓度增大;B项,H+浓度不变;C项,加H2SO4抑制电离,但H+浓度增大;D项,加入NaOH,OH-与H+反应,平衡向右移动,H+浓度减小。
2、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①自来水②0.5 mol·L-1盐酸③0.5 mol·L-1醋酸④0.5 mol·L-1 NH4Cl溶液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 B解析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能力变化就不大。
在H2O中、CH3COOH中加入NaOH固体,离子浓度都增大,向HCl中加入NaOH固体,自由移动离子数基本不变,则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向NH4Cl中加入NaOH固体,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教学设计本章引言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即将进一步研究的知识范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揭示了应用这类反应的广泛领域,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生态平衡、自然奇观、矿产资源以及许多现代科技的应用都与离子的存在、迁移和物质间的转化有着密切联系。
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思路、完善知识体系是有帮助的。
从具体知识结构来看,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是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各种变化的理论基础,而电离理论又是联系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的纽带。
因此,本节知识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着电离平衡。
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发生电离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建议如下:1.新课导入。
可以依据引言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自然奇观和科技时事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地球上广阔的水域是离子反应广泛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什么说离子反应是了解生命过程的基础,以及研究离子反应在现代化工生产和环保建设中有何意义。
2.【实验3-1】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是本课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应强调以下知识点:(1)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3)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c(H+)的大小,通过对溶液pH的测定也能证实这一点;(4)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说明pH的实际意义是指溶液中c(H+)的负对数,以利于学生对盐酸中HCl的完全电离有更为确切的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平衙移动原理网里解,迁移到电离平衡,便学生了解电离平衝的建立、特征貶影响因素。
学生適过对演示数字实殓,能基本華握电离平衡•并且能说出关于电离平衡的几个关谨词#通过对电离半働的理解,能将平衝移动廉1里更扣深入地理嘏能将原蚯用到其它学科或社会事件中。
教学重难点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数学目标"T"过程与方注情感态度与价値观—亠41卒価:于土H于究实验过程中,习的过程中,休体验与学习採脸合作,展”自究的一般方法。
我」超越自我的培养提出问题,成功°分析冋題,解决I'邂的能力丿T小组合作探究•认同、迁移:学学生能够通过用生能够认同、迁自己的评论唤起穆平衡思想*同佯的養与和思菴,教师用启发武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題。
JMJTV通过启发,難师设期待:学生需望適置问题层层递进,过对电离平衡的学生在创设的冋理解,期待逋过目題情境中,完成从、己的努力,也龍让化学平衡到电离自己的人生平衡平衝,再到A生平向上移动*衝的迁移"W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的关系。
学情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比较难的一部分内容,抽象、枯燥。
如果直接讲授,学生虽然可以接受,但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特点,设置探究实验(数字实验量化)突破难点。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化学平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有关知识。
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重点在于应用,但对于弱电解质的存在学生仍难以理解,所以在这一难点的处理上,采用HCI,CH3C00H电离的比较为突破口来获取合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设法证明,从而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电离平衡的存在。
而对于电离平称的建立,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则是化学平衡的有效迁移,知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手持数字技术对重难点作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材分析: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地位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又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是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利用图像分析电离平衡的建立,使学生能借助数学模型学习化学。
掌握电离平衡的实质与分析方法,会分析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知识与技能: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2.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3.了解多元弱酸的分布电离,会用电离平衡常数比较弱电解质电离的难易。
4.能说明温度、浓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平衡理论的分析与应用,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2. 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交流得出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分析、对比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 由弱电解质的电离、阴阳离子共存等特征,体会矛盾体双方相附相存的对立统一关系。
3. 通过介绍与电离平衡的相关应用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水溶液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知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教学策略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定向自学—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展示交流—精讲归纳—巩固训练。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迁移法等教学过程实施方案设计意图【引入】生活中的实例(1)吃鱼时,不小心鱼刺卡在喉咙,喝醋或可化解;。
3.1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3.1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一、教学内容本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着电离平衡。
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发生电离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使学生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电离平衡的移动,从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的移动理论认识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电离平衡的移动。
四、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用品试管(10mL 4只)、砂纸、胶头滴管、玻璃棒、pH试纸(广泛)、镁条、盐酸(0.1mol/L)、醋酸(0.1mol/L)、硼酸溶液(饱和)、Na2CO3溶液。
七、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所以我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最广泛的溶剂,在初三化学学习时就知道——在水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很快;而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今天开始我们将以化学平衡理论知识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板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回忆]1、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答]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①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②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④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
[投影]2、练习:以下是12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⑴Cu;⑵NaCl;⑶NaHSO4;⑷SO3;⑸H2SO4;⑹C2H5OH;⑺CaCO3;⑻BaSO4;⑼Cu(OH)2;⑽Fe(OH)3;⑾NaOH;⑿NH3·H20。
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三、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醋酸溶液、盐酸溶液、电导率计、PH试纸等。 2、课件制作: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酸和醋酸有什么区别,引出弱电解质的概念 和本节课题。
2、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弱电解质的概念,重点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及其影响因素。利用醋酸溶液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 过程和平衡移动。
4、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深化认识。设计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容量大,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合各层面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 有所收获,优等生也有用武之地,使全体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 发现、有所创新。
三、说教学程序
1、展示目标(2分钟)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的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重视实验与媒体辅助,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实验和媒体资料可以丰富学 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通过测定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和酸碱 中和滴定实验及醋酸溶液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规律实验等来增强学生对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认识化学与生 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2、难点: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移动,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5、教学关键
关键是抓住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其平衡也和化学平衡一样, 具有“动等、定、变”的特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4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
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2.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和移动的结果比较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电解质:非电解质:2.练习:下列物质中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④Cu、⑤CH3COOH、⑥NH3·H2O、⑦CO2、⑧乙醇、⑨水_________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新知讲解一.强、弱电解质实验3-1:根据实验现象,探索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上述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2)当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pH 值是否相等,即c(H+)是否相等?得出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大多数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强电解质强碱(完全电离)强酸电解质弱电解质弱酸极性键——共价化合物(部分电离)弱碱水讨论:BaSO4、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BaSO4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弱电解质的电离》word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弱电解质的电离》word教案一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稳,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使学生了解电离平稳常数及其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看、分析能力,把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平稳的建立与电离平稳的移动,从化学平稳的建立和化学平稳的移动理论认识电离平稳的建立与电离平稳的移动。
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稳的阻碍。
教学过程:一、强弱电解质1.石墨能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2.由于BaSO4不溶于水,因此不是电解质。
3.盐酸能导电,因此盐酸是电解质。
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因此均为电解质。
[讲]电解质、非电解质差不多上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故1错。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两个条件具备其一即可,不须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故2错。
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时,才是电解质。
故3对。
但NH3、SO2、CO2和P2O5却是非电解质。
故4错。
因此,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是,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摸索]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什么缘故不用盐酸代替醋酸呢?醋酸腐蚀性比盐酸小,酸性弱。
醋酸的去水垢能力不如盐酸强,除浓度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实验]3-1: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
[实验结果] 开始1mol/LHCl与镁条反应剧烈,pH值盐酸为1,醋酸小于1[探讨]反应现象及pH值不同的缘故?探讨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的是:(1) HCl和CH3COOH差不多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
(2) 镁不管是与盐酸依旧醋酸反应,事实上质差不多上与溶液中的H+反应。
(3) 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阻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H+的浓度的大小。
新人教版选修4-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第三章第一節:弱電解質的電離教學目標:1. 掌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2. 瞭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概念。
3. 瞭解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重點、難點: 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電離平衡常數。
課時安排:共2課時(此為第二課時)。
教學方法:類比、推理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教學準備:習題及知識的總結、擴展可製作PPT 或使用紙板。
教學過程:今天學習的內容是:“電離平衡”知識。
1.弱電解質電離過程(用圖像分析建立)2.當子速率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弱电解质分子电离速率v v =則弱電解質電離處於平衡狀態,叫“電離平衡”,此時溶液中的電解質分子數、離子數保持恒定,各自濃度保持恒定。
3.與化學平衡比較(1)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即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過程和離子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過程仍在進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條件的平衡:當條件改變,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發生移動。
(3)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A .內因的主導因素。
B .外國有:①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
②濃度:問題討論:在OH NH 23⋅-++OH NH 4的平衡體系中:①加入HCl :②加入NaOH :③加入Cl NH 4:各離子分子濃度如何變化:3NH 、O H 2、4NH 、-OH 溶液pH 如何變化?(“變高”,“變低”,“不變”)(4)電離平衡常數(ⅱ)一元弱酸:COOHCH 3+-+H COO CH 3 )COOH (CH )H ()COO CH (33a c c c K +-⋅= (3)一元弱鹼 O H NH 23⋅-++OH NH 4 )O H (NH )OH ()NH (234b ⋅⋅=-+c c c K ①電離平衡常數化是溫度函數,溫度不變K 不變。
②k 值越大,該弱電解質較易電離,其對應的弱酸弱鹼較強;k 值越小,該弱電解質越難電離,其對應的弱酸弱鹼越弱;即k 值大小可判斷弱電解質相對強弱。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3-1,分析实验现象,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实验3-1,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重视学科思想的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从对比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过阅读课本图3-1、3-2,从微观分析醋酸和盐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由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2.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设计过程【引入】:展示海洋、溶洞和各色饮料的图片。
【教师】:从海洋、溶洞、饮料到地球(水球),我们可以感受到溶液无处不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也无处不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所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离子反应为特征,离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中有沉淀、水或气体生产,这些条件都和生成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或电离程度有关系,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教师】通过必修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但不同的酸和碱有强弱之分,例如: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NH3·H2O是弱碱。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设计
高二下化学(人教版)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建立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2、应用化学平衡模型,分析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建立微粒观和变化观,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和应用。
【课前学习任务】1、提前阅读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内容。
2、边阅读边思考在课本容和重点语句。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学习方式和环节学习环节主要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辨析--电解质电离能力实验探究--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概念--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对比--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电离平衡常数及意义--条件改变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归纳总结。
提示: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观看视频,适时控制播放的开始和停顿,按老师指令完成思考和课堂训练。
【推荐学习资源】暂无。
【课后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课后作业1.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2.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1 L 0.2 mol·L-1醋酸 B.0.1 L 0.1 mol·L-1 H2SO4溶液C.0.5 L 0.1 mol·L-1盐酸 D.2 L 0.1 mol·L-1 H2SO3溶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溶液中有CH3COOH、CH3COO-和H+即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B.根据溶液中CH3COO-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即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C.当NH3·H2O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NH3·H2O、NH+4和OH-的浓度相等D .H 2CO 3是分步电离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弱4.甲酸(H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常温下,1 mol·L -1甲酸溶液中的c (H +)约为1×10-2mol·L -1B .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 .10 mL 1 mol·L -1甲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 -1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甲酸溶液与锌反应比强酸溶液缓慢5.现有0.1 mol·L -1氨水10 mL ,加蒸馏水稀释到1 L 后,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 ①电离程度增大 ②c (NH 3·H 2O)增大 ③NH +4数目增多 ④c (OH -)增大 ⑤导电性增强 ⑥增大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①③⑥D .②④⑥ 6.在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c (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NaOH(s) B .加入盐酸 C .加蒸馏水 D .升高温度7.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要使溶液中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少量烧碱固体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 ⑤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A .①② B .②③⑤ C .③④⑤D .②④8.已知25 ℃下,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其中K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七台河市第二中学刘颖一、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对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延伸和拓展,为学习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等知识做好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离平衡概念。
能运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通过实验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平衡理论的分析与应用,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交流得出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对化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四、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讲练结合演示教学六、设计理念在教学方法采用六人一组的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小组学生分工明确,有记录的、发言的、实验探究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七.教学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知道今天这幅美丽的背景图片时那种自然景观吗?观看、思考溶洞创设情境学生思维集中,激发学习热情【温故知新】1、写出CH3COOH和NH3·H2O电离方程式?2、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4、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电学生板书书写电离方程式回答相应问题复习已有知识,回顾化学平衡理论,为本节课内容做好铺本节课的最大优点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动手的小组探究实验,使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的观察、思考、讨论,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了新的认识。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弱电解质的电离word教案二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标:1.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稳。
2.了解电离平稳常数的概念。
3.了解阻碍电离平稳的因素重点、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稳的阻碍,电离平稳常数。
教学方式:实验探讨、类比、推理等教学方式结合利用引入:问题:什么是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概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上述两种情形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1mol/lHCl 1mol/l CH3COOH 与镁条反应现象实验结论1mol/lHCl 1mol/l CH3COOH 溶液的PH(用PH计测定)实验结论2.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HCl = H+ + Cl-(2)弱电解质:CH3COOH CH3COO- + H+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强碱、强酸和多数盐;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等。
三、弱电解质电离平稳 1.电离平稳固义在必然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度和离子从头结合成份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进程就达到了平稳状态,这叫做电离平稳。
弱电解质电离进程(用图像分析成立)当子速率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弱电解质分子电离速率v v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稳状态,叫“电离平稳”,现在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维持恒定,各自浓度维持恒定。
2.与化学平稳比较(由学生总结比较)(1)电离平稳是动态平稳: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进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进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度相等。
(2)此平稳也是有条件的平稳:当条件改变,平稳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成立新的平稳,即平稳发生移动。
(3)阻碍电离平稳的因素A .内因的主导因素。
B .外因有:(理论推测,实验验证)①浓度。
在CH 3COOH CH 3COO - + H + 的平稳体系中:a 、 稀释实验1mol/lHCl1mol/l CH 3COOH溶液的PH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lHCll CH 3COOH 预测 实测 预测 实测理论说明。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标:1.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 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重点、难点: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
课时安排:共2课时(此为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类比、推理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教学准备:习题及知识的总结、扩展可制作PPT 或使用纸板。
教学过程: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当子速率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弱电解质分子电离速率v v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较(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 .内因的主导因素。
B .外国有: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讨论:在OH NH 23⋅-++OH NH 4的平衡体系中:①加入HCl :②加入NaOH :③加入Cl NH 4: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3NH 、O H 2、4NH 、-OH 溶液pH 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4)电离平衡常数(ⅱ)一元弱酸:COOHCH 3+-+H COO CH 3 )COOH (CH )H ()COO CH (33a c c c K +-⋅= (3)一元弱碱 O H NH 23⋅-++OH NH 4 )O H (NH )OH ()NH (234b ⋅⋅=-+c c c K 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 不变。
②k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k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k 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4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新
人教版选修4
李文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在化学平衡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电离平衡概念。
能运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三、教学方法:四人一组,采用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1.在教材重点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从对比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过阅读课本了解醋酸和盐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由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通过设计科学探究实验、交流与讨论,归纳出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电离平衡的移动。
五.教学设计过程
【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喝的矿泉水看着透明、洁净,但是纯净的水吗?
【师】: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
在盐酸溶液中存在什么粒子呢?在醋酸溶液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离子?这节课我们来感受电解质的不同。
【板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思考】(1)家用水壶中的水垢常用何种物质处理?
(2)家用或学校的卫生洁具的清洁又常用何物处理?
两处的选择为何各有倾向性?
【生】醋酸盐酸
【师】盐酸和醋酸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先来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科学探究:
实验3-1:比较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的反应,并测这两种酸的PH值。
【师】宣布学生实验
【生】实验探究
【师】指导实验
【生】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两个气球变大快慢不同(套在装盐酸试管上气球先变大)。
(2)两试管中均有大量气体产生,镁片一个浮于液面上,一个沉于液体中,盐酸与镁片反应更剧烈。
(3)开始温度相同的两个试管,反应过程中两支试管温度明显不同(装盐酸试管温度更高些)。
【师】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上述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2)当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pH 值是否相等,即c(H+)是否相等?
(3)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为什么c(H+)却不同?
【生】讨论结果:
(1)Mg+2H+=Mg2++H2↑,c(H+)
(2)反应速率不同,pH不同,说明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的c(H+)是不同的。
(3)说明HCl和CH3COOH的电离程度不同。
【板书】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区别:看能否完全电离
【师】试举例说明上述结论
【生】实验中取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因为强弱不同,电离程度不同,故PH值不同【师】动画演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
【师】试总结哪些物质为强电解质?
【生】讨论
【师】结论
【板书】强电解质:
【练习】下列电解质中,KCl、Ba(OH)2、NH3·H2O、H2SO4、NH4Cl、BaSO4 、H2O 、HF、Al(OH)3 __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
【师】弱电解质到底是怎样电离的呢?
【板书】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动画演示醋酸的电离
【生】思考:(小组讨论)
(1)醋酸在电离过程中各微粒浓度的变化?
(2)开始时,V电离和V结合怎样变化?
(3)当V电离=V结合时,可逆过程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师】请同学们利用化学平衡的v-t图描述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情况。
【生】分析讨论
【师】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又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电离平衡。
【生】经教师提示,学生总结出:电离平衡特征——逆、等、动、定、变
【师】电离平衡既然是一种平衡状态那么平衡状态能否发生移动呢?我们再来用实验探究:酸液中加对应的盐后pH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分析实验的结果,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原因。
【生】HCl溶液加入NaCl后pH不变;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后pH变大。
【师】解释:由于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的增大,抑制了醋酸的电离,导致醋酸溶液的pH值上升;而盐酸中,因HCl的电离不是可逆的,故加入NaCl,溶液的pH值无明显变化。
【师】在醋酸溶液中存在怎样的电离平衡?如果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NaOH固体、无水CH3COONa、水、加热对平衡有什么影响?
【生】讨论分析
【板书】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师】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电离(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浓度:a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b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将抑制电离。
c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可促进电离。
【师】小结
1 强弱电解质的对比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课堂练习】:
1、1mol/L的盐酸、醋酸、硫酸各1L,分别加入足量的镁条。
开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收集到的氢气的量_________________。
2、pH都为1的盐酸、醋酸、硫酸各1L,分别加入足量的镁条。
开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收集到的氢气的量________________。
【作业】课本P43 1、2
【教学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学生活动多,有问题讨论,实验探究,但学生实验基础薄弱,可在课前完成学生的分组,明确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实验,其余学生观察现象,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动手的机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
我主要采用了实验、讲述、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理性思考、实验探究、逻辑推理,形成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在运用动画演示和类比迁移等方法挖掘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电离平衡移动”的规律,并应用此规律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完成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