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有机化学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 能够通过结构式表示有机化合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教具准备:
1. 黑板、彩色粉笔、擦拭布;
2. 实验室展板;
3. 有机化合物示例结构式卡片。

教学步骤:
1. 开场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重点讲解碳链命名法和官能团命名法。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给学生几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让他们根据命名方法来确定化合物的名称,并讨论解答。

4. 结语与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做好知识总结。

教学延伸:
1. 给学生布置有机化合物的作业,加深对命名方法的理解;
2. 找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虽然只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简单介绍,但通过实例和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师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师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师教案
课题:化学反应动力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速率方程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反应机理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运用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和计算;
3. 反应机理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方程;
2. 掌握动力学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解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和计
算过程。

3. 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反应动力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
速率方程。

4. 讨论:讨论不同反应机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机理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5. 拓展:介绍实际应用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反应速率控制和优化。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测验成绩。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效果。

高中选修4化学教案

高中选修4化学教案

高中选修4化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动力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概念
2.掌握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和计算速率常数的方法
3.掌握速率方程的建立和解析
4.能够应用速率常数和速率方程解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速率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2.能够运用速率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示例分析法
2.讨论引导法
3.实验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一个实际化学反应的例子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讲解:讲解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定义,以及速率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3.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观察速率变化,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速率方程。

4.讨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讨论速率方程的建立过程,解决疑惑。

5.练习:让学生进行速率方程的练习,并解答相关问题。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速率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作业:
1.完成速率方程的练习题
2.根据实际情况应用速率方程解决问题
七、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注重引入实例和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的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课题:溶解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能够运用溶解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溶解度的概念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 溶解度规律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演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溶解度的思考。

(2) 概念讲解: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单位及表示方法。

(3)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讲解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溶解度的影响。

(4)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变化。

(5) 溶解度规律的应用:讲解溶解度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6)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溶解度规律的理解。

(7) 小结与讨论: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提出问题。

四、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溶解度实验装置、溶液、试管、烧杯等。

2. PPT演示:用于辅助讲解,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反馈:1. 阶段性测验:对所学内容进行测验,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与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学生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来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整体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的范本,希朥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选修4版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版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版教案
课题:电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方程式;
3. 理解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性原理;
4. 能够应用电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理解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性原理;
2. 应用电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发学生对电化学的兴趣。

2. 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方程式。

3. 拓展:讨论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性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化学原理。

4. 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电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电化学的理解。

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的课外资料,加深对电化学的理解;
2. 解答与电化学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仍需要进一步强化理解,并提高应用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电化学的掌握水平。

高中化学选修4备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备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备课教案课题:化学选修4主题:化学反应动力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掌握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3)了解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关系;(4)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2)树立化学反应动力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关系;(3)反应速率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关系;(2)掌握速率常数计算方法;(3)运用动力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反应速率的表示(15分钟)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学习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3. 探究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关系(20分钟)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关系。

4. 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含义和计算(20分钟)讲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并分步教学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5. 应用与拓展(15分钟)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化学反应动力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布置相关作业。

四、板书设计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 反应速率表示方法3. 反应动力学与反应速率4. 反应速率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五、教学资源准备1. 实验器材及试剂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指导书4. 相关课件和练习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新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人教版

新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人教版

新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人教版
课程名称:高中化学选修四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章元素化学
教学目标:了解元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元素的周期表结构及元素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教具、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分类和周期性规律。

二、讲解
1.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组成。

2. 讲解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应用等。

三、实验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金属氧化反应、非金属氧化反应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的了解。

四、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周期性规律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应用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和应用等做出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六、作业
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 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和开展简单的实验等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元素化学的认识和理解。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元素化学的理解和应用。

新人教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新人教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新人教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课题: 高中化学选修4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熟练运用化学反应平衡及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和推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难点: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1. 探究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

2. 示范教学法: 通过示范运算过程,让学生了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法: 通过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平衡常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1. 前导: 讲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实验: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3. 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该实验的结果,并引出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

4. 讲解: 授课介绍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5. 示范: 示范一个平衡常数的计算例题,让学生了解计算方法。

6. 练习: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平衡常数的计算题目,并检查答案。

7.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其化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高中化学选修4绪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绪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绪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达方式;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3. 掌握测定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4. 了解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和仪器。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达方式;2.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3.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式;2.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和关系,为以后学习更高阶段的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解、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相互印证和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探究。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以及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 讲解: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并介绍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测定和计算反应速率,并观察不同条件下速率的变化。

4.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化学反应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速率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七、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资料,并写一份总结报告;2. 完成速率计算的练习题目。

以上为本次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四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复习课教案课题: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能够运用速率方程式计算反应速率;
4. 能够利用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级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反应级数的确定。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示例演示速率方程式的计算。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分组进行反应速率实验;
2.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
3. 汇总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级数。

四、练习(10分钟)
1. 解答相关题目,巩固知识点;
2. 总结常见的反应速率计算方法。

五、讨论与拓展(10分钟)
1. 分组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带领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应用反应速率的实际例子。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寻找相关实例,了解更多反应速率的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和确定反应级数。

同时,通过讨论和拓展环节,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业应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题:化学平衡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概念;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 掌握 Le Chatelier 原理在平衡体系中的应用;4. 能够解决相关的计算题目。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2. 平衡常数的概念;3. Le Chatelier 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2. Le Chatelier 原理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实验器材:反应瓶、试管、称量设备等;3. 实验药品:反应物、指示剂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5 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或图表等方式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5 分钟)1. 讲解动态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定义;2. 讲解 Le Chatelier 原理的基本内容;3. 讲解如何计算平衡常数。

三、实验(20 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四、讨论(15 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 Le Chatelier 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

五、作业(5 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业,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

六、总结(5 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课后复习的重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和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 Le Chatelier 原理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在后续课堂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平衡常数和 Le Chatelier 原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选修4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原电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常见原电池的类型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熟悉常见原电池的类型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常见原电池的类型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例;
2. 实验观察;
3. 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安排
1. 前期准备:教师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各种常见原电池,引导学生思考原电池的作用和应用。

3. 理论讲解:介绍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4.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原电池的制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5. 分析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原电池的特点和应用。

6.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新型原电池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7. 总结交流: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答疑并征求学生意见。

六、教学评价
1. 实验结果记录;
2. 课堂表现评价;
3. 课后作业评价。

七、教学资源
1. 化学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2. PPT课件;
3.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八、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1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二节醛、酮及习题讲评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酮的练习讲评2、教学目标: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第一课时醛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

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学习:边讲、边讨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反应规律,1 mol 醛基(—cho)可还原2 mol ag+或2 mol cu(oh)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迁移提高:根据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掌握有机化学的常见反应类型;
3.了解有机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
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
2. 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反应类型;
3. 有机合成方法;
4. 实验技术和实验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乙醇、苯等,引入有机化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介绍有机化合物中碳链的结构特点,以及常见的取代基的命名规则。

三、讲解有机化学的常见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等常见反应类型的原理和实例。

四、讲解有机合成方法:通过具体实例介绍有机合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五、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让学生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实验设计能力。

六、总结复习: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合成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学生的实验报告;
3.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有效。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板书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板书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板书
第一课: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板书内容: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1. 穿戴实验服和护目镜
2. 熟悉实验室紧急处理方法
3. 注意实验室危险品的存放位置
4. 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时要小心谨慎
5. 不得随意喝水或吃东西
6. 实验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台和仪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安全意识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重要性
2. 授课:详细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3. 练习:让学生列举出在化学实验室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4. 活动:进行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演练
5.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强调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作业:撰写一份关于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报告,并着重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思考题:你在化学实验中遇到了什么安全问题?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下节课预习:化学实验室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高中化学教案选修4

高中化学教案选修4

高中化学教案选修4教学目标:1. 了解选择性氧化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2. 掌握选择性氧化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3. 能够分析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内容:1. 选择性氧化的定义;2. 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常见实例;3. 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选择性氧化的概念和实际应用;2. 掌握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乙烯、氧气、催化剂等;2. 实验器材:实验室玻璃器皿、加热设备等;3. 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就选择性氧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话题,引导学生了解选择性氧化的重要性。

二、讲解选择性氧化的概念1. 介绍选择性氧化的概念和反应特点;2. 分析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结合实例讲解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具体过程。

三、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选择性氧化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讨论选择性氧化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2. 总结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条件,如温度、催化剂等;3. 引导学生反思选择性氧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意义。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选择性氧化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选择性氧化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掌握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讨论与总结,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运用。

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Na2O2与H2O、CO2的反应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说学情1.知识储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

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三、说教法我的理念:建构主义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

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探讨式”的实验引导分析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篇一: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人教版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化学组:钱宏达(向该老师致敬)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h为―-‖ 为放热反应?h为―+‖ 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kj/mol。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 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3、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预测当生成2 mol hf和2 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若干化学键的键能( kj/mol,25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反应c(石墨) →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二学习过程1.复习回忆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 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2.引入阅读课本:例1与例2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点: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的值与什么有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例题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3)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 /mol ch4(g) +2o2 (g) = co2(g)+2h2o (l);r h= – 890 kj/mol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g) = 2h2o (l); ?h= – 572 kj/mol【篇二: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一、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能引起分子之间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某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

分子间的碰撞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

二、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有活化能为0的化学反应。

如溶液中的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原子之间的反应,因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分子在反应前已经成为自由离子或原子,不需要再破坏或减弱化学键。

三、催化剂(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

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通常不相等;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通常不相等,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出来,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3、我们对反应研究的对象是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我们把它们称为反应体系,而把除它们之外的物质称为环境,我们把反应体系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作为“焓变”,用符号“△h”表示,单位常采用kj/mol或kjmol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 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 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2hi(g);△h= -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 不同。

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 kpa和 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通常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且热化学方程式通常不用“↑”、“↓”。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 1 -1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