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 (10)
【公开课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运用探究到的规律理解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能力、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怎样由学生得出科学结论并用结论来解释现象.【器材】排球、磁铁、木块、小钢球、气垫导轨、钩码、细线、橡皮筋、刻度尺、玻璃板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活动1直接引入。
二、进行新课1.活动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①有什么办法使桌面上的小车动起来?打出PPT1:教师拿起桌面上的小车,同时用激光笔指示PPT1“1.有什么办法使桌面上的小车动起来?”师:我们看哪一组同学的方法最多、最好。
活动过程中注意巡视,注意表扬做得既快且好的,激励做得慢的。
可用如下语言:“这组同学已经有×种方法了?其余组加油啊!”“这种方法不错!”“要快点了,争取超过那一组!”师:要求表现比较好的一组派代表说说有哪些方法刚才我发现这组同学方法较多,可以派个代表说说吗?生:推、拉、弹、滚等(学生每说一种方法,教师板书一个字)师:很好,请这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刚才你说的方法。
生:演示师:很好。
(可适当表扬)师:手指示板书“推、拉、弹、滚”,说:这些都是什么行为?(教师做相应的动作)学生若无反应,则问:要使小车动起来,必须对小车施加?生:力(教师板书“力”)师:必须要施力。
很好②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打出PP1上“2.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用激光笔指示。
师:下面我们稍微增大一些难度,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边说边用激光笔指示)。
生:活动.师:各组互相检查,看看谁的方法多。
生:检查。
师:教师注意巡视,要求活动积极稍微小组上讲台演示。
生:演示师:鼓励学生。
师:要使小车停下来,必须对小车?生:施力注意事项:推动小车,小车动起来后也会慢慢停下。
(不管学生是否想到这个方法,教师都演示)演示完毕后提问:什么原因使小车停下来?(总结完以后抛出该问题,教师边演示边说)生:摩擦力③如何让动起来的小车动得更快?打出“3、如何让动起来的小车动得更快?”。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力与运动的关系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②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③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观察和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②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的运动现象,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初步领略人与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以及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解非平衡条件3、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察分析讨论课本P69图9-8演示:用细绳栓住小木球演示下列实验,再现教材图9-8所示的情景。
图9-8b列车进站时,在阻力作用下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图9-8c足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师:运动状态就是指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状态的改变应包括下列情形: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有:(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把小木球放在讲台上,用手轻轻一推,观察小木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再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
(2)在小木器球运动的方向上用手轻轻一挡,观察小木球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
(3)用细绳栓住小木球使之做圆周运动,观察小木球运动方向的改变。
总之,力不但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巩固所学知识。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过渡: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师:定律所说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一种理想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因为在现实中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那么,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师:比如静止在桌上的物理课本。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导教学设计:9.3-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导教学设计:9.3-力与运动的关系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中的第三节课,主要内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力的概念和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2. 教学目标•掌握力的定义和单位;•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够分析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果。
3. 教学重点•力的定义和单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 教学准备•教材: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棉线)。
5. 教学过程5.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利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力的定义和单位的内容,复习力的概念及相关知识;•提问学生:“你们对力有何认识?力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5.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力与运动的关系;•重点解释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果,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5.3 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用弹簧秤和棉线,简单的实验中加入不同大小的力,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帮助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有更直观的了解。
5.4 讨论与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解答各组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巩固知识点。
5.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强调力与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力与运动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拓展思维。
6.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三节课习题。
7.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展开,通过一系列的讲解、实验演示、讨论与练习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投影学生作图,让学生自己分析
5、活动
(1)用平衡力知识测物体重力,引导学生思考能否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量,并通过比较得出静止时测量的优点。
(2)用平衡力知识测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优化测量方法。
提示学生如果在测量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太小,可以用哪些简单方法增大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三)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Nhomakorabea生:回答
评价展示的错题
生:回答
学生归纳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学生活动
学生举例分析
完成课堂学习1~3
部分同学做题习惯较好,能画受力示意图分析。
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出初步设计方案:弹簧测力计和物体相对地面静止,但相对木板要滑动。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回答:向上加速时,F大于G,向上减速时,F小于G。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吗?(可回放)
师:这些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我们把这些力称之为非平衡力。
教师板书,归纳运动状态不变时可能不受力,如果受力就是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力,一定受到非平衡力。
7、分析习题,并引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师生共同讨论惯性现象
课件投影注意点:(1)木块在什么时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F=f滑(2)多次实验,记录数据。
师:同一小组多次实验,运动速度变了,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吗?两个不同小组分别汇报测出的数据不相同,引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6、再探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方法
请一个同学做助手,拿弹簧测力计拉着重物加速向上,老师用慢动作拍,再上传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精品教案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2) 理解现实生活中力和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 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现象,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2) 在解释生活中力和运动关系的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发学习与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动力;(2) 通过对力和运动关系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力与运动状态变化关系的现象;2.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教学用具】足球、木板、及每个小组自备:重物、小车、2个磁铁。
【教学过程】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作用(填“平衡力”或“非F>f时,船作什么运动?④船在竖直方向受不变,则受的力一定是物体受力【当堂训练】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 )A.速度大小的改变B.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的改变C.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D.上述三种说法都正确2.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3. 如图,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m1、m2的两个小球,且m1>m2,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它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不一定相碰C.一定不相碰D.难以确定是否相碰4.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的作用相互抵消.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__________ ;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__________.5.质量为2kg的物体被150N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此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N;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00N时,物体刚好匀速下滑,则此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N.【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新版苏科版_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意义,知道并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教学难点: 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三、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引入新课(交流与讨论)通过第八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那么力除了使物体发生形变,还能对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呢?请同学举例说明(二)新课教学1.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运动状态的几种表现形式有:(1)速度的改变;(2)方向的改变.3.(师生活动)(1)把粉笔由空中静止地释放,则它受不受力?受的是不是平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把粉笔由静止弹向空中,离手后,它受不受力?受的是不是平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辆自行车,突然它的侧面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则它还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吗?4.总结(1)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如果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2)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的;(3)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力平衡力静止状态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是改变的5.完成“WWW”第1、2、3题.(三)发《巩固案》四、教学反思。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 (2)
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9.3 力与运动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通过观察和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三、【自主学习】: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
2、是惯性。
四、【合作探究】:(一)力的作用效果回忆:用手压气球,气球会。
把重物放在海绵上,海绵会。
小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交流与讨论:力还有那些作用效果?1、火箭发射时,在的作用下由变为,而且越来。
2、列车进站时,在的作用下由变为,最后。
3、足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改变了。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什么?2、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地球上有没有不受力的物体?3、当物体受两个力而平衡时,为什么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4、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怎样?5、如果一个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这个物体将怎样?五、【达标巩固】: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 D.做匀速直线运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车厢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车厢内固定的光滑桌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N的两个物体,M>N.不计其他阻力,当车突然停止时,两个物体在离开桌面前()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先撞上,后又分开4、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5、一个物体在几个恒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其中一个F1突然停止作用,其它力保持不变,则()A.物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将会静止C.物体运动快慢一定保持不变D.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不变6、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导学案
文档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 力与运动的关系》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种类和受力分析;二是非平衡力的作用效果,包括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改变、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种类和受力分析。
2. 让学生理解非平衡力的作用效果,学会分析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改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与运动的关系,非平衡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导学案、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效果,如推、拉、提、压等,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种类和受力分析。
3. 例题讲解:分析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理解非平衡力的作用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滑板车运动、拍打篮球等。
5.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作用效果实验,如弹簧伸长、橡皮筋收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力与运动的关系板书内容: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种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3. 受力分析: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及其作用点、方向、大小。
4. 非平衡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5.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七、作业设计:(1)推门时,为什么门会打开?(2)踢足球时,为什么足球会飞出去?答案:(1)门打开是因为推力的作用效果,改变了门的运动状态。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章节为9.3力与运动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学会运用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能够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册、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板车在斜坡上滑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滑板车在斜坡上滑行时,速度逐渐变慢,这是为什么?2. 知识讲解:(1)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10N,向东;另一个力为15N,向北。
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讲解步骤:(1)分析受力情况,确定平衡力。
(2)根据平衡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解释为什么物体不会发生运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力与运动的关系:1. 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非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放在桌面上的书本,不会自己掉下来。
(2)一辆停在平坡上的汽车,不会自己滑下来。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 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新版)苏科版
力与运动的关系
课题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执教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观察、分析、思考,感悟到生活中力与运动关系的存在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重点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难点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学
用具
小车、木块、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
活动
教
学过程
设计一.复习:
力与物体的运动的几种情况:
1.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2.不受力作用物体的运动情况
是否有第3种情况
二.新课教学:
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
即停止.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再推动物体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向前运
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
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继续保持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
不动或就要停下来.”即:物体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
为什么?(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
分析:物体就不动或就要停下来的原因?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论: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复习
实验
学生
回答
分析
现象
归纳
总结
课堂
练习
三.知识总结与巩固练习
板
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书
反
思。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 (10)
力与运动的关系(8)运动员用力拉住链球,链球沿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一)问题与探究利用一个小铁球、一块磁铁,在光滑的桌面上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怎样的操作,才能使小铁球的运动发生如下变化?1、由静到动; 2.由慢到快; 3.由快到慢; 4.改变了运动方向。
(二)结论1.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2.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慢到快。
3.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4.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三小结通过一系列运动的事例,和我们的探究实验,得出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的结论。
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后感: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
§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2、通过分析和观察,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的运动状态改变【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难点】知道物体受到不同的力时候,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过程】◆前提测评◆1、观察教材第八章第一节,P44页图8-1(b)(d),图8-2以及图8-3、8-4已经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改变。
2、力的三要素为、和,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力,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或不同)。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的作用时,总保持或状态。
◆以学定教◆一、力的作用效果1、认真观察教材图9-7中的三幅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图(a)中,力使火箭由变为;(2)图(b)中,力使列车由到,由变为;(3)图(c)中,力改变了足球的。
这三种现象都表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2、能否将上述三种情况中力的作用归纳为一种表达方式?◇讨论并归纳◇1、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2、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改变。
3、其中任何一方面发生改变或者同时改变我们都说物体的发生改变。
◇总结◇力的两个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结论: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得出:力是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二、现实世界中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不受力的物体的情况,但是地球上没有不受力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将如何运动呢?力与运动的关系如何?请思考以下问题:①如果汽车不受力,将会怎么运动?②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会怎么样运动?③物体受到两个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会怎么样运动?④物体只受到一个力,和运动不在同一方向怎么运动?◇讨论◇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平衡力时保持和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13-苏科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13苏科版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时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4. 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3. 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能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能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拍篮球时手对篮球的力,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b. 讲解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c.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几个有关力与运动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时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并解释原因。
a. 拍篮球时,手对篮球的力使篮球上升。
b. 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重力使其向下掉。
c. 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使足球前进。
2. 答案:a. 错误。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3节,主要内容包括: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 力的运动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力则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则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了解惯性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力的运动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的概念、力的运动关系。
难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力的运动关系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如弹簧、小车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抛物线运动的篮球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2. 知识讲解:(1)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惯性的概念:介绍惯性的定义,解释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改变,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原因。
3. 实验演示:(1)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用弹簧拉动物体,观察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变化。
(2)惯性实验:让一个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突然刹车,观察小车停止运动前的情况。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例题,如:一个足球在草地上滚动,受到草地的摩擦力,最终会停止,说明什么?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问题,如:为什么抛出去的物体最终会落地?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力的运动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力则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则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苏科版
列车由快变慢、到静止。
足球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总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实验探究
(1)小铁球放于水平桌面上,球静止。用手推动它,在力作用下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的小球在桌面阻力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演示实验:
按课本63页图9-2进行实验
(1)卡片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2)当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卡片受非平衡力作用,卡片向左加速运动。
(3)当用手向右推卡片,卡片向左运动将减慢。
现实世界这种现象也有许多,如空中下落物体越来越快;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过程中越来越慢;水平抛出的物体做曲线运动而落向地面;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越来越慢……
教师:小铁球运动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各是什么原因使小铁球运动状态发生相应的变化?
学生:推静止的球时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在桌面上运动小球速度变慢到静止,是受到桌面对它的阻力。
教师:物体运动变快变慢都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2)将小铁球沿水平桌面滚动看球的运动路线,将小铁球沿水平桌面滚动并在其运动路线一侧放置一块磁铁观察小铁球的运动路线,比较一下,看发生怎样的变化?什么原因?
总结得出结论:
结合以上分析阅读书本“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相关内容,思考并填写树形结构图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学生:后来铁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是因为受磁铁对它的力作用。
教师:铁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说明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师:还有什么现象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新版苏科版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意义, 知道并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成效 .2. 知道物体受非均衡力时如何运动, 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 而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 :1. 理解力的作用成效.2.知道物体受非均衡力时如何运动 ..教课难点 :知道物体受非均衡力时如何运动.三、教课方案自主空间( 一) 引入新课( 沟通与议论 )经过第八章的学习 , 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力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 , 那么力除了使物体发生形变 , 还可以对物体产生什么成效呢 ? 请同学举例说明( 二) 新课教课1.力的作用成效:(1)使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运动状态的几种表现形式有:(1)速度的改变;(2)方向的改变 .3.( 师生活动 )(1)把粉笔由空中静止地开释,则它受不受力 ?受的是否是均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如何的改变 ?(2)把粉笔由静止弹向空中,离手后,它受不受力?受的是否是均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如何的改变?(3)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辆自行车,忽然它的侧面遇到了一个力的作用,则它还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吗?4.总结(1)物体受非均衡力作用时,假如协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同样,物体做;假如协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假如协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2) 物体受非均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的;(3)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4)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力均衡力静止状态非均衡力运动状态是改变的5.达成“ WWW”第 1、 2、 3题 . ( 三) 发《稳固案》四、教课反省《10.2 液体的压强》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 1)察看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经过实验研究,认识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盛小的要素.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研究影响液体压强盛小要素的过程,培育学生剖析与归纳能力.( 2)经过对影响液体压强盛小要素的应用,培育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3.感情态度价值观:( 1)经过对影响液体压强盛小要素的应用,让学生体验STS精神 .(2)经过察看和研究,激发学生关注四周现象的意识,培育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经历“研究影响液体压强盛小要素”的过程.教课难点:如何组织指引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三、教课资源1.教师用:大试管、小试管、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2.学生用:小木块、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膜、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 .四、教课方案(一)新课引入:老师:请同学们将塑料袋装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感觉有压力老师:请同学们把小木块放入矿泉水瓶中.教师发问: 1、在这里,谁对谁有压强?2、木块对矿泉水瓶的什么部位有压强?学生回答: 1、木块对矿泉水瓶 .2 、底部 .教师发问:固然存在压强,可是我们其实不可以“看见”这类压强,可否想一个方法让大家“看见”这类压强?如何证明存在有压强?学生:用气球膜蒙住无底的矿泉水瓶底,而后放入小木块气球膜向下凸(形变) .(二)新课教课: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假如向玻璃管中倒水,橡皮膜会形变吗实验演示.教师发问:(1)这个现象说了然什么?(2)是小木块或是水,为何都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2)都遇到重力的作用 .2.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假如在玻璃管的侧壁开几个洞,蒙上橡皮膜,会如何?实验演示 .教师发问:(1)这个现象说了然什么?(2)假如放木块,橡皮膜会形变吗?固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吗?(3)为何固体没有而液体有呢?学生回答:(1)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2)没有 .(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拥有流动性.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可以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所以对阻挡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因为液体的这类流动性使液体产生的压强拥有什么特色呢?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实验演示:将两头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横放,竖放)教师发问:察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橡皮膜向里凹.实验演示:将容器变换方向向各处挪动.教师发问:这个现象说了然什么?学生回答:液体内部到处存在压强. 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各处压强不必定相等.小结:我们经过察看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可比较各点压强的大小. 但这不过一种定性的方法 . 当需要定量丈量各点的压强时,这类方法就不可以了.3.压强计:那么要想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需要一种仪器,你们想要什么呢?学生:(1)压强计结构①U 形管:当不遇到压强时,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②金属盒:蒙有一层橡皮膜.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遇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 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③刻度板:双侧液面读数相减即为高度差.④旋钮:可改变金属盒的方向,以丈量各个方向的压强.(2)使用:教师演示,请学生读数.4.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盛小的要素教师发问:(1)请大家猜想一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盛小的要素有哪些?学生:深度、密度、方向(2)什么是深度?学生:到液面的距离. (竖直方向上)师总结: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即为该点的深度.自由面指液体和大气接触的面.(1)与这些要素详细有什么关系?学生:深度越大,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设计实验,准备器械:教师发问:需要哪些器械?学生回答:起码两种液体、压强计、刻度尺.为大家准备的两种液体是水和盐水.实验方法:教师发问:这么多要素,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实验前交代:这个实验相对复杂,需要大家合作达成.学生疏组实验剖析数据,得出结论:请学生说出得出的结论.打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剖析.结论:(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盛小相等.(4)不一样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三)总结: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都有 / 都没有)压强.2.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盛小______.3.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添而______.4.液体内部压强盛小与液体的______相关,在不一样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五、教课反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3、知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学设想重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难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教法:实验探究式
教学准备扣子,卡片,瓶子,小铁球,强磁铁等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题引入
提问:什么叫二力平衡?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提问: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有什么特点?
(1) 手停了下来,纸飞机向前飞了出去,这是为什么?
(2) 星际探测仪,一经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为什么不需要发动
机就可以保持飞行?
(3) 汽车突然启动,为什么乘客向后倾?
(4) 汽车突然停止,为什么乘客向前倾?
二讲授新课
举几组例子,要求学生判断各组运动的特点。
(1)熟透的苹果由静止开始下落;
(2)静止的小车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开始运动。
(3)竖直下落的苹果,在重力的作用下,越落越快;
(4)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由于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越来
越快。
(5)水平滚动的小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越来越慢;
(6)关闭发动机的火车,由于受到摩擦力,越来越慢。
(7)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8)运动员用力拉住链球,链球沿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一)问题与探究
利用一个小铁球、一块磁铁,在光滑的桌面上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怎样的操作,才能使小铁球的运动发生如下变化?
1、由静到动; 2.由慢到快; 3.由快到慢; 4.改变了运动方向。
(二)结论
1.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2.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慢到快。
3.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4.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三小结
通过一系列运动的事例,和我们的探究实验,得出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的结论。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