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奇妙的大自然_小学美术教案_模板
《美丽的大自然》美术教案
![《美丽的大自然》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1d42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9.png)
《美丽的大自然》美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生物。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感受。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美术表现手法创作大自然主题的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美术元素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课:美丽的山水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山水景色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山、水、云、树等元素的感知能力。
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山水画,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2 第二课:多彩的花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花卉的外貌特征,培养学生对花、茎、叶等元素的感知能力。
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花卉画,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3 第三课:可爱的动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感知能力。
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动物画,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4 第四课:变化的自然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特点,如风雨、雷电、日夜等,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知能力。
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自然现象画,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5 第五课:季节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景色,培养学生对季节的感知能力。
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季节变化画,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3.1 教材:《美丽的大自然》美术教材3.2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3.3 素材:大自然图片、视频、实物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生物。
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a6b05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b.png)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观察法,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运用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并模仿。
3.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对大自然中的景色有一定的认知,但难以用绘画语言准确表达。
2.绘画技能尚不熟练,需要进一步指导与练习。
3.审美观念初步形成,但需要更多引导和启发,以培养独特的审美趣味。
4.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可能表现出个性差异,需要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3.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大自然美在哪里?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
4.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教师给予积极评价,为讲授新知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应用,以及构图原则等,为学生创作打下基础。
2.教师提供绘画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
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绘画水平。
4.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自信心。
5.课堂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欣赏、评价、学习。
(五)总结归纳
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5626f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3.png)
走进大自然课时:第二课时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基本元素2. 观察和想象大自然3. 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如山、水、树、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如用曲线画水,用绿色画树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元素进行绘画。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所学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选择的自然元素。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观察力、想象力、线条和色彩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和表现大自然,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大自然的朋友。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环保意识能否得到提升。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的自然图片应尽量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海洋等各种自然景观。
2024年大班美术标准教案《大自然》
![2024年大班美术标准教案《大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1f3cbe1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4.png)
2024年大班美术标准教案《大自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详细内容为第一课《大自然色彩》。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解大自然色彩变化,学会运用色彩表现自然景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大自然色彩特点,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意识。
3. 学会运用色彩表现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色彩变化,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学会运用色彩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色彩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大自然色彩特点,让学生解不同季节、不同时间自然色彩变化。
(2)示范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自然景观,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画。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观察到自然色彩进行创作。
(2)指导学生调色,鼓励他们大胆运用色彩,表现出大自然美丽。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绘画作品。
(2)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1)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色彩变化,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情感。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色彩季节变化时间变化2. 绘画技巧调色画面布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1)运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美丽。
(2)画面布局合理,内容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色彩变化,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美。
(2)开展以大自然为主题绘画比赛,提高学生绘画技能。
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三篇
![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273d9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5.png)
美术是幼⼉表达⾃⼰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式,艺术表达是⾃由的表达是创造性的表达。
⽆忧考⼩编整理了⼤班美术教案《⼤⾃然》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然》1 活动⽬标: 1.通过多通道的参与,激发幼⼉感谢⾃然的情感。
2.乐意⽤绘画的形式表现⾃⼰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然风光图⽚幻灯;⾬伞3把;颜料、画笔若⼲。
活动过程: ⼀、听⾳乐、看图⽚,感受⼤⾃然的美,激发幼⼉对⾃然的感恩之⼼。
1.听⾳乐⼊场:让我们听着这美妙的⾳乐,⼀起去欣赏⼤⾃然美丽的风景吧。
2.看图⽚,提问:你看到了⼤⾃然中的哪些美景?(温暖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五颜六⾊的鲜花、绿油油柔软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阔的⼤海、可爱勤劳的动物们……学⼀学⼩朋友好听的词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3.教师⼩结:我们每个⼈都应该感谢⼤⾃然,感谢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感谢⾬露滋养⽣命,感谢森林给予我们清新的空⽓;感谢河流给予我们⽣命的源泉;感谢⼩鸟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感谢花朵为我们装扮⽣活……⽣活在这么和谐的⾃然中,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应该⽤什么样的⾏动来感谢、保护⼤⾃然呢? 4.幼⼉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教师启发幼⼉⽤宣传画的⽅式记录幼⼉的想法。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画下来并展⽰给⼤家看,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乐意⽤⾃⼰的⾏动来感谢⼤⾃然。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教师⽤了⼤量内容丰富的风景图⽚,让幼⼉通过视觉的美的享受来激发了幼⼉内⼼对美的向往,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充分认识到了⾃然赋予了⼈类及⼀切⽣物的⽣存根本,从细微处⼊⼿,激发幼⼉内⼼对⾃然的感恩的情感。
⼆、出⽰操作材料,幼⼉合作完成伞⾯宣传画。
1.出⽰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师:看看⽼师带来了什么?(伞)今天我们⽤请⼩朋友相互合作在伞⾯上画出我们感谢⼤⾃然的⾏动。
(1)数⼀数每把伞都有⼏个伞⾯,可以邀请⼏位⼩朋友来合作绘画。
(2)邀请同伴并围成圆圈坐下。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185e3c6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b.png)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详细内容包括自然界的各种元素,如花草树木、山水云彩等,通过观察和描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元素,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捕捉自然景观的细节。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感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元素。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画一片树叶为例,讲解如何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并进行现场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大自然元素进行描绘,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所选大自然元素,独立完成一幅画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自然》2. 板书内容:大自然元素:花草树木、山水云彩等观察方法:形状、颜色、纹理等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尝试用其他形式(如摄影、写作等)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组织一次“大自然之美”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捕捉自然景观的细节。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感受的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元素。
小学美术《美丽的大自然》教案
![小学美术《美丽的大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5b57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0.png)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大自然的孩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元素,如山川、湖泊、树木、花草等。
2.教授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观察能力、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情感态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美术元素:线条、色彩、形状的运用,通过这些元素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观察力的培养: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大自然,捕捉自然景观的特点,为创作提供素材。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大自然画作,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关注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美术技能的同时,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2.教学难点
-美术元素的灵活运用: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中自然地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而不是生硬地堆砌。
-观察与表现的结合: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时,往往能发现美的元素,但在表现时难以准确地表达出来。
-创意的激发与实施:如何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形成具有创意的作品,并在实际绘画中实现这些创意。
-环保意识的深入理解:如何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环保理念,而是真正理解并体现在作品中。
最后,我注意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学生提出了疑问,这表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思考。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我计划在课后整理一份针对性的答疑资料,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大班美术教案:海底奇妙自然画
![大班美术教案:海底奇妙自然画](https://img.taocdn.com/s3/m/ac5fad0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e.png)
大班美术教案:海底奇妙自然画一、教学背景分析大班美术教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有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思考和设计。
此次教学以“海底奇妙自然画”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图像,富有创造性地进行表现,感知和认识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海底世界的构成要素和特点,例如珊瑚、海母、海藻、鲨鱼等。
(2)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色彩、构图和线条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画笔、颜料等美术工具,进行色彩,线条和造型表现。
(2)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验进行创新性表达,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3.过程目标(1)学生能够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美感知识体系。
(2)学生能够发挥创造力,进行自由表现,并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4.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海底世界的美好和脆弱,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
(2)让学生感受美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三、课堂教学设计1.引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海洋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海底世界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可以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曾经到过的海滨旅行或者是读过的关于海洋知识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此次美术创作的兴趣。
2.实践环节(1)传授画海底世界的基本表现方法在大班美术课上,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海底世界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海底生物,让学生自由绘制海底风景。
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观察自然界中的风景细节,或根据自己的幻想进行表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海底奇妙自然画的创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底世界的多样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海底生物进行绘制尝试。
例如“珊瑚”、“鲨鱼”等,通过一步步的指导和教学实践,让学生逐步掌握画笔的用法,颜色的配搭,表现方法的技能。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https://img.taocdn.com/s3/m/105d62b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b.png)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不同景色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观察细节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用色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
教学准备:1. 画纸、颜料、画笔、调色盘等绘画材料。
2. PPT或图片,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给幼儿观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带领幼儿思考并回忆最近看到过的不同的景色,例如:花园、海滩、山脉、城市等。
让幼儿说出他们印象深刻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
2. 老师出示图片或PPT,让幼儿观看不同的景色图片,引导他们描述这些景色的特点。
例如,绿色的花园有许多鲜花和绿色的树木。
二、教学重点(10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的景色,关注颜色、形状、纹理等细节。
2. 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对不同景色的感受和想象。
例如,柔和的海滩是怎样的颜色?温暖的山脉有哪些形状?三、创作活动(25分钟)1.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绘画活动。
2. 活动一:颜色表达a. 老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不同景色的感受,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绘画。
b. 老师分发绘画材料,让幼儿在画纸上进行绘画。
可以提供一些图片供幼儿参考,但鼓励幼儿自己发挥创造。
c. 老师在绘画过程中适时地和幼儿进行交流,询问他们选择的颜色和绘画的目的。
3. 活动二:景色拼贴a. 老师提供一些剪纸和颜色鲜艳的杂志、彩纸等材料。
b. 老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不同景色的印象,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拼贴。
c. 幼儿可以选择剪纸来进行纸上景物拼贴,也可以选择图片进行拼贴。
四、展示和交流(10分钟)1. 老师邀请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幼儿解释他们选择颜色和材料的原因。
2.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并提出问题,例如,“这幅作品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能看到里面有哪些颜色和形状?”3. 老师鼓励幼儿参与讨论,互相交流自己对不同景色的理解和感受。
五、小结(5分钟)在活动结束前,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鼓励幼儿继续观察世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色彩斑斓大自然魅力无限班级美术教案
![色彩斑斓大自然魅力无限班级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7a7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1.png)
色彩斑斓大自然魅力无限班级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色彩在大自然中的运用和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绘画、手工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中的色彩现象2. 色彩的调配和运用3. 绘画技巧的指导4. 手工制作活动5. 优秀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色彩在大自然中的运用和表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和运用,绘画技巧的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色彩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师讲解大自然中的色彩现象,让学生了解色彩在大自然中的美丽和重要作用。
3. 示范:教师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示范,教授色彩的调配和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7.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绘画或手工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大自然色彩的认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美术素养的提升。
七、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交流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色彩魅力。
2. 邀请大自然摄影师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和运用色彩的经验。
3. 开展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色彩美。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大自然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大自然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9c0c6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5.png)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大自然中的三种形式:山川、植物、动物2.能感知、观察、模仿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线条3.通过艺术表现,传达对大自然美丽的体验和感受4.进一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悟性教学准备1.展示图片:高山、江河、草原、湖泊、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2.颜料、画笔、画纸 Classroom environment3.几本描绘大自然的图片书教学步骤第一步:感受大自然1.提问:孩子们喜欢去哪些地方?为什么喜欢?有感受到什么?2.引导孩子们讲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径,孩子们可以描述:沿途有哪些动植物、山川的景色如何、河流清澈吗等。
3.指导孩子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感受大自然。
可以用一些声音和图片,例如:鸟叫声、树叶沙沙声、大海潮汐声、高山风声等,配合图片展示给孩子看。
第二步: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线条1.展示图片,让孩子们看到颜色、形状和线条的变化。
(例如:棕绿交错的大树、棕黄色的枯枝、树叶的形状和纹路、蝴蝶的颜色和纹路等等)2.利用多种素材感知色彩变化,梳理各种形状,启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
3.孩子们尝试模仿颜色、形状和线条的变化,可以先使用大一些的画笔进行简单的绘画。
第三步:大自然的美丽艺术表现1.利用休息时间欣赏美丽的大自然书,翻过自然描绘的图片(例如:鸟、树、草原、海洋、山与河)与孩子们一起分析和讨论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
2.孩子们选取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形态进行描绘,例如山,孩子们可以尝试去用笔挥洒表现雪峰、树木、水等元素的存在,慢慢将此请款发挥至全图。
3.为孩子们创造良好氛围,评价孩子创作的图片,帮助他们学会欣赏、表达和沟通。
教学反思1.本次课程的时长为一个月,因此孩子们可以足够多的时间去感受大自然、模仿大自然形态,更能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色彩把握和模仿能力较好,但在形状、线条的掌握水平还有所短板,因此需要后续加强练习。
3.在休息时间更多的阅读自然描绘的图片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感知能力。
小学美术课《奇妙的世界》教案
![小学美术课《奇妙的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3095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f.png)
举例:分组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完成作品。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将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美术创作元素。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自然界的细节,教师需通过实际示范、引导性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观察并提炼创作元素。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界奇妙现象的观察方法和美术语言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奇妙的世界》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和创意的能力,提升创作素养;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交流分享中提升自我,发展人际交往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创作中融合所学知识,锻炼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新教材要求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奇妙的世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的一些奇妙现象?”(如树叶的形状、云彩的变化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自然界奇妙现象的观察方法,如关注细节、比较异同等,以便于学生在创作中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独特之处。
小学美术《大自然》教案
![小学美术《大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8fe6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d.png)
在这节《大自然》的美术课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自然景观。从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这个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在问题的设置上,可能还可以更具体一些,让学生们有更明确的思考方向。
小学美术《大自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大自然》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秘密》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元素,如花草、树木、山水等,学会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表现自然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户外写生、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花草、树木、山水等。这些元素构成了自然景观,是我们描绘大自然的基础。了解这些元素的特点和表现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创作美术作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描绘大自然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表现自然景观,以及如何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
举例: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美术作品传达环保理念,如表现被污染的自然景观,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自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大自然的美?”(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小学美术《神奇的大世界》教案
![小学美术《神奇的大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415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7.png)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们发现美、创造美和传递美的乐园。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享受艺术创作乐趣的同时,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大自然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如山水、动植物等。它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大自然在美术创作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现美丽景象。
3.创作以自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4.分析著名艺术家描绘自然的作品,如梵高的《星夜》、莫奈的《睡莲》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感悟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5.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美术教育与环保教育相结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欣赏自然界的美丽,提高审美素养。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神奇的大世界》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美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和绘画练习中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我觉得这样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欣赏自然,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绘画技能。
在讲授绘画技法时,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线条、色彩和构图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技法在描绘自然景观中的作用。看到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这些技能,我感到很欣慰。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如何让学生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情感体验。
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
![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039462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1.png)
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大班美术教案:大自然的灵感引言:大自然是艺术的最佳灵感源泉之一。
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其成为美术教学的理想主题。
通过学习自然景物、动物和植物的形态和颜色,让孩子们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在大班美术课上进行灵感来自大自然的教学。
第一部分:观察大自然的形态在大班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形态。
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有独特的外形,例如鸟儿的羽毛、花朵的形状等。
通过观察,学生们可以细致地描绘和模仿这些形态。
我们可以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孩子们带上素描本和铅笔,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小动物。
他们可以选择一种植物或动物,然后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征,并试着将其绘制下来。
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画成果,并互相学习。
第二部分:探索大自然的颜色大自然的色彩丰富多样,从鲜艳的花朵到深沉的森林,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独特魅力。
在美术课上,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帮助他们了解不同颜色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组织一次色彩探索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一些鲜花、水果和植物,让孩子们观察它们的颜色,并尝试用不同的颜料来混合出相似的颜色。
例如,他们可以尝试混合红色和黄色来得到橙色,或者混合蓝色和黄色来得到绿色。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理解不同颜色的合成方式,并在将来的绘画中更自由地运用颜色。
第三部分:绘画大自然的景色大自然的景色常常是美丽而壮观的,例如日出时的红霞、傍晚时的晚霞,或者广阔的田野和湖泊。
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我们可以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带领孩子们去公园或其他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观察并绘制周围的景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观察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并尽量捕捉到景色中的细节。
回到教室后,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
第四部分:使用大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大自然不仅是艺术的灵感源泉,还可以提供各种创作材料。
小学美术教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绘制自然风景
![小学美术教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绘制自然风景](https://img.taocdn.com/s3/m/042260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0.png)
小学美术教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绘制自然风景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拥有重要地位。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教案,引导小学生发挥创造力绘制自然风景。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观察和欣赏能力;2. 引导学生学习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和想象。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铅笔、彩色铅笔、画笔、水彩颜料、画板等。
2. 教材准备:展示一些自然风景的图片或照片,以便学生观察和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课堂上展示一些自然风景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如下:- 这些自然风景都有哪些特点?- 你们对这些自然风景有什么感受?2. 集体绘画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风景的图片或照片作为绘画主题。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和规划绘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并开始绘画。
老师可以在辅导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3. 个人绘画活动在集体绘画活动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风景作为绘画主题。
老师可以简单示范一下绘画的步骤和技巧,但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4. 展示与分享在绘画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评论,并分享自己对绘画过程和自然风景的感受。
四、教学评估1. 针对学生的创造力和绘画技巧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听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进一步培养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鼓励学生多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了学生们对自然风景有着很强烈的兴趣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小朋友画出了许许多多的三角形物品,这说明小朋友们
平时对生活观察得很仔细。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1] [2]下一页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艺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课教案
课题: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学生关注了解动物朋友的愿望。通过对动物声音、形象、动作的辨别、模仿和表演,感知艺术。并能用自己的笔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投影仪、录音机、磁带、图画纸、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游一游:
1、听音乐《数鸭子》边走边做律动进教室。
2、唱师生问好歌。
二、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穿得漂亮吗?你们看老师今天打扮得像谁呀?
5、小小组欣赏、交流。到差不多完成时小小组可相互欣赏学习,并从中调整各自的画面,在这过程中老师巡视点评并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亲密合作交流,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探索、交流、合作,有矛盾、有不同观点,但最终体现出的是欢歌笑语。
我坚信:好心情——好作品。
怎样写好硬笔书法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生:孔雀。
师:对了!今天,我就是孔雀姐姐。今天孔雀姐姐从森林里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小伙伴,请你们猜一猜孔雀姐姐给大家带来的第一个小伙伴是谁?看谁能用声音和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出示课件)
“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虾子,不湿花褂子。”小朋友们,谁知道答案,请举手回答。
(找出一个学生到前面表演)
师:大家说他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呀?
教学思路:本课是综合性的艺术课。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学生喜欢小动物,爱看它们的憨态,愿意模仿他们的动作和叫声。课堂教学应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活动的活动方式适合他们的心理,与他们的爱好一致起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如课的开始,以谜语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学;又如在模仿动物的叫声中,体会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通过对动物动作的模仿,使肢体语言进一步协调,并得到发展,使他们乐学;在对动物的模仿与绘画中,引发学生思考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使他们感悟到要爱护小动物,珍惜动物。
三、演一演:
师:孔雀姐姐这里还有两个动物朋友,大家看,(放课件)这只是它身体的一部分,你们能猜出它是谁吗?
生:乌龟
师:再看第二个小动物是谁?
[1] [2] [3]下一页
1、参观麟海科学馆,欣赏硬笔书法作品。
2、布置活动任务:仔细地欣赏作品,看看硬笔书法有些什么特点?
3、学生参观、欣赏,教师组织,并作简要介绍。
二、室内交流
你从刚才的参观、欣赏中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硬笔书法?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
2·教学难点:能用三角形观察概括三角形物品。
[教具准备]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方形。(先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形(后出示正方形,这
是什么形?现在老师把正方形纸对折一下我们看又是什么?(三角形,我们数一数三角形有
几条边?几个角?凡是具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们叫做三角形。今天我们就来
彩旗、灯罩、酒杯……)
小结: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品都是三角形,或者接近三角形,这一节课,我们学画三角
形的物品。(板书完整的课题:画三角形物品)。
(三)引导学生欣赏教材图片(实物投影显示)
图片「同学们请看:画面上蓝天、白云、碧蓝的大海、洁白的风帆,这是一幅多么美
丽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什么是三角形的?(风帆)谁知道风帆具有什么作用?(调
认识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认识多种形状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样子可多了,请看屏幕。(电脑显示)
小结:它们有的边长,有的边短,有的角大,有的角小,但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所以,它们都是三角形。
(二)联想生活中三角形物品
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或接近三角形的?(雨伞、帽子、
楼顶,你们谁知道这座楼顶为什么要建成三角形的呢?(美观)除了美观还有什么作用呢?
(稳酌
小结:三角形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具有稳定、坚固的作用,许多房屋、桥梁、都是由三
角形的支架构成的。
(四)辨别认识图片申的三角形物品
1·辨别三角形物品。(电脑显示图片)
谁能说说这幅画上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
小结:切成块的西瓜,瓜尖最甜,小朋友们最爱吃。火炬冰激凌下部宽,上部尖,拿在
教学目的:
1、以新颖的作画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以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并描绘自然,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
3、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来考虑,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工具材料:
画稿、彩色粉笔等。
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时及时激发和引导学生设计一幅奇妙的大自然画稿,并给学生讲明是到室外水泥地上作画用的。
生:(表演)
师:大家一起回答。
生:小狗。
师:第四个小伙伴蹦蹦跳跳地就来到了我们中间,让我们快来猜猜它是谁?“它是一个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生:(表演回答)是青蛙。
[由动物的谜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从中了解动物的声音、形态,并通过表演,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在情感、态度、感知和内容上为本课作积极铺垫
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是否已经想好了许多三角形物品。
屏幕显示:
看到这个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小树、房顶、亭子)
老师想到了伞:(电脑演示)
展示:
小朋友想到了什么?(鱼)
电脑演示:
想到了什么?(帆船)
展示:
又想到什么?(火箭、竹笋、宝塔、上海东方明珠的铁塔)
你们知道吗?古代埃及有一种著名的建筑叫什么?金字塔(投影显示)它的外形也是山
节风力)
图片2·请看这一幅:画面上夕阳西下,落日的余阵将这几座小亭子映成了一幅美丽的
剪影。谁来描绘一下小亭子是什么样?从整体上看,这些小亭子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小结:这幅画之所以这么美,关键是美在亭子的造型上。
图片3·这是一座雪山,在蓝天的映照下,给人一种稳重的美。他的外形也是三角形的。
图片4,小朋友请看:这是在高空拍摄下的一幅城市建筑图,这蓝色的三角形建筑都是
手里既方便又好看。
扒学会整体观察三角形物品。(电脑显示图片)
下面这些物品是三角形的吗?(点击鼠标,用三角形框定这些物品)
小结:热带鱼的边缘线虽然不像三角形那样规则,但我们从整体上看,可以把它看成是
三角形的。蝴蝶的翅膀我们从整体上看,也是三角形。
(五)演示三角形物品的画法。
画任何三角形物品,都要先画出它的基本形即三角形,然后再具体描绘.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六、姿势竞赛
1、每人写自己的姓名,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给姿势正确的学生发小星星。
七、活动延伸
的狮河。小朋友们想一想:在这幅画里,远处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天上飞的有什么?水里游:
的有什么?周围还有什么?谁能帮剪老师把这幅画画完整?用我们今天学的三角形物品的画鳖
法(找几位同学上台添画)。最后谁来补充一下,让这幅画更完美?
(同时,鼓励台下的小朋友,画出更有新意的三角形物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2、硬笔书法有什么特点?
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
三、怎样才能写好硬笔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1、要有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2、要学会看字帖;
3、要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并写出自己的个性。
四、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2、合理安排。并非每位学生的画稿都可用来作画,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一部分画稿,并安排好作画时合作的人员,组成若干小小组,每组(3—5人)。
3、天气与场地。选择连续几天是晴天的天气,在较光滑的水泥地及路面,这样不但可以保存几天,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教师、家长欣赏、学习和交流。
4、合作绘制。教师带领学生来到预先选好的水泥地,使整体画面丰富有变化,师生可讨论设计等形状,每个约1.5平方米,每组选择在里面绘制。这个过程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最后提醒学生作品旁写上题名和合作者名单。
请学生演示,教师一边帮助纠正一边讲解/
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五、你会正确握笔书写吗?
美术教案-奇妙的大自然_小学美术教案_模板
奇妙的大自然——地面粉笔画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书中有二课: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我在指导学生上这二课时,突然灵感一来,想到将二课内容进一步整合、提升,设计成奇妙的大自然,将课堂从室内移至室外,让学生真正感受大自然。学生用粉笔在水泥地上设计绘制,热情高涨,作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生动,学生的心智进一步得到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