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作文点评
2021八省联考语文试卷讲评
7. D
• A.“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 文的文体需要”说法不当,由原文“这第一句用一个‘轲’ 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 了文中的议论”可知主要是为了引出文中的议论。
• B.“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说法错误,应该是 表现了王小玉说唱技艺的精湛高超。
12. B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 B.“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
错误,上官桀弟弟的女儿成为婕妤,算皇亲国戚,但桑 弘羊不是,原文只说“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 亦怨恨光”,不能看出他是皇亲国戚。 • 故选B。
• 13. (1)上官桀依靠昭帝的大姊鄂邑盖主把上官安的女 儿送进后宫成了婕妤,几个月以后立为皇后。
• ③对新春的到来感到欣喜,企望重新回到君主身边,再 次受到信任的思想。
• 17. (1)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 (2)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语言文字运用
连贯、修辞、病句 补写句子、句式变换
18. C
• 根据前语境“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 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 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的分号可 见结构上是并列关系,都在围绕“棋盘”“棋子”说话, 而且作为主体(主语)对象,先根据四个选项的第一句 判断排除A、B两项。再看B、D两项的第二句,排除 “阴阳”作主语的D项。
• 关键词:因,依靠;内,通“纳”,使……进入;倢伃: 婕妤。
• (2)昭帝就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 佐我的,有谁敢诽谤就办他的罪。”
• 关键词:辄,于是,就;属,通“嘱”,嘱托;辅,辅 佐;毁,诋毁;坐,判罪。
2021届高三T8新高考八省顶尖名校大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审题及优秀范文精品
2021届高三T8新高考八省顶尖名校大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审题及优秀范文精品作文题目【2021届高三新高考八省顶尖名校大联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914年圣诞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场上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战线两侧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士兵不约而同地放下武器,爬出战壕,走到曾经的“无人区”庆祝节日,交换礼品。
这就是著名的“圣诞节停战”。
人性的光芒终未被残酷的战争所掩埋。
材料二:2007年,科特迪瓦内战频仍。
足球明星德罗巴提议将3月的非洲杯预选赛放在叛军首都布尔凯举行,并邀请200名政府军前往观战,还送给叛军领袖一双印着“为了和平而团结”的球鞋。
这是内战爆发以来双方首次没有敌意的见面,最终,科特迪瓦5球大胜,大家共同欢呼。
足球竟成为了化解战争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面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
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新时代领路人在2020年11月12日的《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致辞》2020年还剩下最后几天,校团委计划举办一个“祈愿世界和平”的主题团会。
请你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参考作文材料由三则材料组成。
前两则侧重于事件叙述,第三则侧重于理论阐述。
材料一是一战时期“圣诞节停战”事件,结尾有关键句:人性的光芒终未被残酷的战争所掩埋。
材料二是球星德罗巴以足球比赛化解战争危机的故事,结尾有关键句:足球成了化解战争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是致辞的摘选,关键信息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意题目的写作任务,校团委举办“祈愿世界和平”的主题团会,要求学生围绕材料,结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提示材料和写作任务是以“和平”为主题组织的。
2021八省联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解析版)
2021八省联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解析版)【现代文阅读原题再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
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
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
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
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
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
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
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
”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广东省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广东省语文试题与答案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其中,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
这种趋势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在我国也开始逐渐出现。
虽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工业人工智能的成本下降使得“取代”变得有利可图,但是大规模的失业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
另一个近期威胁的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
一些知名人士,如XXX和XXX,曾经呼吁全世界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
他们认为,这可能会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
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也不是人类的。
在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
科幻影片《黑客帝国》和《未来战士》等已经对此做出了大量设想。
虽然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的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必须对这一威胁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
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
XXX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因为极度单调无趣的机器人生活会使人类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
如果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那么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
这样的话,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B.文学之所以比一般娱乐更具有智能优势,是因为它能够传递和塑造人们的价值观,而好作家能够突破常规,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
C.技术主义者的缺陷在于他们试图将人类的情感、性格、伦理、文化等方面数据化,从而让机器拥有更强的生物性和人格性,但他们忽略了人类智能已经演变得非同寻常,具有许多“缺点”,而这些缺点恰恰是人类智能的优势。
2021八省联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版)
2021八省联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
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
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
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
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
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
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
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
”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
2021年八省联考作文写作指导:铭记历史,迎接挑战(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八省联考语文试卷评析)
2021年八省联考作文写作指导: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
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
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
两年零9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命题者选择“抗美援朝”作为作文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在作文材料中陈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举。
并评价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的伟大意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这是题目展示的真实情境,考生写作当在此基础上进行。
但是如果考生解题仅止于此,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材料最后一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才是题旨所在。
也就是说中国人民一直在铭记历史,在以抗美援朝的精神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那么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新的一代亦应铭记历史,以抗美援朝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这个指令规定了写作主题,考生不可以旁逸斜出;考生同时还要明白,这里要铭记的是抗美援朝的历史,抗美援朝的精神,否则会流于泛化写作。
【高分作文合集】 2021八省联考作文欣赏(10篇)
烽烟已散,气节长存“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时隔近七十载,鸭绿江畔炮声隆隆的景象已成历史。
今天的祥和之世,都是那些“最可爱的人”以血肉之躯换来的。
抗美援朝战争,冰冷而火热,残酷而动人。
它似乎离我们有些远,而其实又距我们很近。
远的是血染山河,是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而近的是关乎命脉的中国精神,是浴血淬火的民族气魄。
因此,我们为缅怀壮士,为不忘过往,铭记历史;我们以史为鉴,凝聚勇气,照亮布满挑战的未来之路。
铭记历史,记住的不只是家仇国恨,而是民族气节。
在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时,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民族大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也有这样一群人,身在后方却心在前沿,他们慷慨解囊,只为战争结束,英雄凯旋。
他们中有杨根思、黄继光这样录入教科书的英烈,更多的则是籍籍无名的忠骨,他们长眠异国,而我们回馈他们的,可能只是在丰碑上刻一个冰冷的名字。
但正是他们的冲锋陷阵,他们的“小米加步枪”,摧毁了美国的坦克飞机,打赢了这场实力悬殊的生死之战。
唯有铭记历史,弘扬民族气节,我们方能脚底踏实,迎接未来的诸多挑战。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水域开阔却暗流涌动,大河奔流却泥沙俱下,或许没有明晃晃的刀光剑影,可严峻挑战更甚:中兴危机、遏制华为、大国制裁、技术垄断……对于中国而言,每一项都不亚于现代战争。
如此,我们唯有立好精神,稳住志气,这面愈发鲜艳的旗帜,才会永远不倒。
当我们觉得前路漫漫,何去何从时,不妨问问自己:那时的志愿军,为什么要赶赴朝鲜前线?我们可以隐忍委曲,养精蓄锐吗?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有异见,而我的答案是:为了襁褓中的共和国,为了争取更大的和平,我们该顶着千难万难,跨过鸭绿江,不管美国人缔造过多少神话。
这是战略,也是气节。
这气节究竟涵盖了怎样的品质?爱国情怀、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许,这些词汇可能过于崇高,乃至和我们有些疏离。
而我们能从中萃取有益的精神特质,记于心,践于行,利于我们在挑战中成长,也就够了。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河北、广东、湖北、辽宁题)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讲评
例举的是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 的成就。不能作为论据。
材料二将人类智能和技术 主义者做对比,列举人类 智能中的一些“大智若愚” 的现象,论证人工智能在 文学领域难以取得突破的 观点。
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
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
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
半”。
材料二将人类智能和技术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第二段,“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 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 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 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 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 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作者运 用举例子的方法,论证了人类智能中的一些“大智若 愚”的现象,是人工智能无法辨识的,甚至会导致全 部数据库瘫痪,以此来论证人工智能的缺陷。
A.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
利于一些工广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
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
稳定。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
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
“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汽车的出现没让马车大
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
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
大批工人法续失业,只要
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
有可能发生动荡。
智能中的一些“大智若愚”
本例说的是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的现象,论证人工智能在
可以作为论据。
文学领域难以取得突破的
观点。
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
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
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
写作。
材料二将人类智能和技术
主义者做对比,列举人类
2021年八省联考作文范文
2021年八省联考作文范文峥嵘岁月忆我心,直面挑战开新局【点评:这个标题,用对句的形式拟写,把“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主题进行了衍化,用“峥嵘岁月”代表历史,用“忆我心”表示铭记,用“直面挑战开新局”对应“迎接挑战”。
这样拟标题,是好的,比直接用“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作为标题好,避免了同类作文标题太多,形成了审美疲劳的问题。
】□广东考生2020年是纪念抗美援朝伟大出征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新中国这个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国家,面对强大的外敌侵犯,奋起抗战,保家卫国。
290余万志愿军的血汗,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终于换来了山河无恙,维护了世界和平。
时至今日,抗美援朝精神依旧飘扬,在这极不平凡的时代里,面对错综的国际局势与新冠疫情冲击,我们需铭记历史,借助抗美援朝等精神宝库,在变局中开新局,迎接无限挑战。
【点评:这段开头很简练,首先概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表现与结果,然后回到现实,勾连起铭记历史与迎接挑战的关系,带出国际局势与新冠疫情的冲击。
这位考生迅速抓住了本文写作的要点,为整篇文章的展开,打好了基础。
语句略有瑕疵。
“抗美援朝精神依旧飘扬”,“精神”“飘扬”搭配不大妥当,可以改为“抗美援朝精神的旗帜依旧飘扬”】忆峥嵘岁月,感受中华民族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点评:采用独立段分论点的形式来写作。
作者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提炼出来的,首先是“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观点清晰。
】“惟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族是爱慕和平的民族,但面对外敌的欺侮,中国人民决不会退缩,中国人将用无限的力量保卫国家的和平。
70年前,跨过鸭绿江的严寒,义无反顾走向战火纷飞的彼岸,中国士兵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军。
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军魂与气魄,打出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打出了中华民族无尽的斗志与韧性。
就像是历史上无数次的经历,抗日战争,对越反击战,巡航台湾海峡,为了统一与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和丰碑般的英雄,难道不值得铭记?【点评:这一段是对应主题“铭记历史”而设的。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
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汽车的出现没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
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
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
《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
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
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
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
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
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应试方略——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题述评
口
注释:
[1]
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
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
路 径 [J ] •中国考试,2019(12).
[2] [ 3 ] 张 华 . 高 中 新 旧 课
程 标 准 教 学 要 求 比 较 [ M ]•上
海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2020.
[4]张开•高考评价体系的
研 制 解 读 [ J ] . 中 国 考 试 ,2019
题 干 表 明 本 题 要 运 用 “论 据 支 撑 观 点 ”的 论 证 知 识 来 解 决 论 证 分 析 问 题 。 因 此 “材 料 二 ”观 点 首 先 要 搞 清 楚 ,即 人 工 智能在文学创作上无法与人类 智能相比。A 项所述人工智能 用于诗歌写作能产生以假乱真 之效与B 项所述人工智能网络 写 作 效 果 不 错 ,恰 恰 与 “材 料 二 ”人 工 智 能 在 文 学 创 作 上 无 法与人类智能相比的主旨相 反 ;D 项 所 述 人 工 智 能 支 持 一 些 “类 型 化 写 作 ”,虽 点 出 其 局 限 性 ,但 仍 与 文 段 主 旨 有 距 离 。 所 以 ,只 有 C 项 ,“‘恍 惚 而 来 , 不 思 而 至 ’现 象 ”“非 任 何 一 套 代 码 和 逻 辑 可 以 穷 尽 ”符 合 本 段 主 旨 。正确判断这些选项的 前 提 是 对 “论 据 支 撑 观 点 ”的 论证知识的熟练掌握。
大 半 ”。 C. 文 学 中 的 那 些 “恍 惚 而
来 ,不 思 而 至 ”(汤 显 祖 语 ),字 里 行 间 非 常 微 妙 ,其 复 杂 性 非 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 穷尽。
D•“宫 斗 ”神 剧 总 是 王 痴 、 妃 狠 、暗 下 药 ,“武 侠 ”神 剧 总 是 秘 籍 、红 颜 、先 败 后 胜 ,人 机 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 写作。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发布时间:2021-04-12T15:56:05.00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4期作者:廖晨兰[导读]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整体印象廖晨兰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一、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整体印象稳中有变,继承中有创新,既在情理之中,又有点意料之外。
二、情理之中的继承与沿袭这次的试卷基本保留了2020年山东卷新高考的试题结构和分值分配,考查的内容也相对稳定,文字量和2020年山东卷也相当。
继承与沿袭了语文高考的几大特色:生活性与时代性——选材贴近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
情境性与原则性——注重情境考察,突出语文核心素养。
政治性与思辨性——立德树人,文以载道结合本次适应性测试试卷,具体分析如下:(一)现代文阅读Ⅰ(5小题,19分)将全国卷1卷里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合二为一,这一点沿袭了2020年山东卷。
由两则材料组成,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则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另一则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两篇文章都围绕“人工智能”展开,风格各异,互为补充,话题与内容非常贴近生活,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口味,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卷选材的生活性和时代性。
试题分为三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
1、2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推断,4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论证手法,都属常规知识点考查。
第5题,稍有变化,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观点态度,比较两则材料的不同点,由2020年山东新高考考查“梳理行文脉络”的“静态思维”向“比较观点异同”的“动态思维”发展,开放性题,对考生思维能力有明确要求,考生可以答“同意”,也可以答“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很好地凸显了语文考查的思辨性和语文核心素养。
(二)古代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5小题,20分)体例依旧是史传文,出自《汉书》,考查形式与2020年山东卷保持一致,三道客观题——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两道主观题——翻译句子、归纳内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