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教案

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延续和补充,是从宏观角度到微观角度对同纬度地区气候差异的深入分析。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弱,但求知欲强。

课堂教学应结合学生特点,广泛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1.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2.能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通过学习,增强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并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等的基本理念。

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通过实验、视频动画、图片等,调动学生的感官,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在探索、思考中学。

在情境创设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形式, 经过“观察、类比、发现、归纳”的过程, 实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

七、教学过程:过程“探究同纬度地区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结合所给地理图像分析安第斯山脉两侧差异的原因【2】设问:除了背风坡迎风坡降水的不同,同一座山脉的阳坡和阴坡气温有没有差异?【3】设问:家中南北卧室的温度有没有差异?【纵向比较】引出生活实例:青岛崂顶迎来今年首场雪【规律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整体影响【挑战自我,学以致用】设问:海拔为6000米的山脉,山顶会有积雪么?继续设问:假如该山脉在赤道附近呢?(过渡)这座山不仅仅有积雪,随着海拔的升高,在垂直角度上,同一座山地的景观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出示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垂直变化图,引发学生思考原因(本节内容总结)本节课我们在同纬度地区分析了影响气候的两个客观因素,实际上主观上我们人类的结合所给图像明确阳坡阴坡的气温差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读图得出结论分析得出崂顶海拔高,气温低及时回顾,适时归纳总结组内讨论,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学生观察并思考,加深理解加深地形地势对气候以及植被的影响知识深化,类比归纳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层层递进,锻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提炼知识引发课后思考和探究,为后面知识做铺垫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知识梳理及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二)海陆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同纬度地区地形地势导致气温、降水及植被的差异二、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材,主要介绍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教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理解气候现象的复杂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理解气候现象的复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气候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材料。

2.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相关气候实例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候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气候实例,分析并说明影响该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教辅材料,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表和实例,介绍了影响气候的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等。

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能够将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的了解还不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机制及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气候影响因素的作用。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影响因素的案例材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准备网络资源,如气候数据、地图等。

4.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气候多样性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形成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呈现影响气候的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等概念,并用PPT或视频资料进行详细解释。

3.操练(15分钟)各小组根据所分配的任务,分析具体案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青藏高原气候特点等,探讨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教学目标1、通过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和各自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纬度高低导致的气温差异。

2、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3、理解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过程【温习旧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

【课程引入】除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气候呢?生:还有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等等。

(过渡)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几种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新课展开】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中午的时候,一个石头和一盆水,哪个热一点,哪个凉一点?在晚上的时候呢?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下面图中石头与水的气温情况,完成下面关于海洋与陆地气温的探究。

(板书)1.海陆分布与气候生1:由图可以看出,白天时候海温高于陆温,夜晚的时候,海温低于陆温。

生2:看图,海洋的昼夜温差是4℃,陆地的昼夜温差是11℃,所以,海洋温差小,陆地温差大。

师:回答得非常棒。

陆地的特点是受热快、放热快,所以具有升温快降温快的特点,这种特点我们称之为大陆性;海洋的特点相反,受热慢、放热慢,所以具有升温慢降温慢的特点,我们称之为海洋性。

夏季是受热过程,陆地和海洋都在升温,陆地升温快而海洋升温慢,所以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即——生:夏季,陆温高于海温。

2024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2(新版)湘教版

2024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2(新版)湘教版
4.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5.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气候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如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气候的类型和分布。他们能够识别不同气候类型,并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地球上主要纬度带的特点,如热带、温带和寒带。
5.请分析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答案: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节热量和水分分布上。例如,赤道低压带使赤道地区气候湿热;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极地高气压带使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大气环流还影响降水分布,如信风带和季风带。
八、重点题型整理
1.请简述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的分布上。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热带地区气温高,温带地区气温适中,寒带地区气温低。此外,纬度还对日照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产生影响。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拓宽知识面。
-反思总结: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思考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自主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气候知识。
-通过拓展学习,提升学生的知识深度和思考能力。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主要围绕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下是本节课需要梳理的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海陆吸热散热能力的差异,从而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能运用气候资料图、地形地势图,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通过实验、气候资料图等分析掌握掌握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通过对比中午和傍晚沙滩和海水的温度比较提问: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到海里游泳?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滩的温度不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小实验:(1)观察:同时用酒精灯对水和沙子进行加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回答)明确:很明显,水的温度上升得快,沙子的温度上升得慢。

(2)撤掉酒精灯,看看谁的温度下降得快?(学生观察回答)明确:很明显沙子的温度下降得快。

结论:当外界温度一致时,沙子的温度升降都快于水。

总结:沙子受热快、散热快,进而联想到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水受热慢、散热慢进而联想到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则相反。

出示欧洲西部部分城市的气温图比较:伦敦、布鲁塞尔、柏林、华沙、基辅的温差有何不同?对比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伦敦温差为14摄氏度,布鲁塞尔为16度,柏林为20度,华沙为23度,基辅为26度。

分析发现: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温差大。

图片展示上海和乌鲁木齐的降水提问:上海和乌鲁木齐的降水有何差异?(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上海4至9月份降水都超过了100毫米,全年降水较多,而乌鲁木齐各月降水均在100毫米以下,全年降水较少。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教学案(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教学案(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教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三、海陆分布与气候1.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2.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分别出现在月、月,而海洋分别出现在月、月。

3.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海洋比陆地出现时间要。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1.地形与气候(1)气温:向阳坡,气温;背阴坡气温。

(2)降水: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2.地势与气候地势增高,气温,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1.影响局部地区气候(1)有利影响:如、和灌溉工程,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

(2)不利影响: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

2.人类活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影响全球变暖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使全球气温,等灾害频繁。

破坏臭氧层排放的增多导致地面增强,进而危害人类的健康。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在同纬度地区,为什么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2.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你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呢?【达标检测】1.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受热、放热的情况不同,一般是( ) A.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B.海洋升温慢,降温快C.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D.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2.下列关于图中处于同纬度的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A点气温高B.夏季A点气温高C.一年四季B点气温高D.夏季B点气温高3.暑假期间,亳州的小玲一家三口到庐山去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度差异B.纬度差异C.海拔差异D.海陆差异4.结合下图说出影响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教学设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教学设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初步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能力。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气温、降水分布图,景观图等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有用地理事物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气候与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导入新课,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则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则不然。

师: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生: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师: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

)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较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做一做: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教学脚本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教学脚本
同学们发现了地球外表还剩下一大局部地区。他们全年有着昼夜长短的交替。不同时期,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远近吸收不同的热量。同样的我们将位于不同半球的两块区域分别称之为北温带与南温带。寒来暑往,四季清楚。
我们再来整体性的回忆一遍。给大家三分钟的思考时间。做一个梳理。首先南北回归线之间可以接受到太阳直射。我们称之为热带。并且所在区域终年炎热。同样地极圈到极点的高纬区域,有极昼极夜现象,并且终年严寒,我们称之为寒带。南北两个温带地区气候宜人,四季清楚但没有特殊的天文现象。
海和陆在接受太阳光热时反响不同。陆地反响〔快〕。那具体这个反响的过程,我们可以拆解为升温和降温两个阶段。升温时也就是太阳辐射逐渐增多时。如果按照一年的尺度来说应该是〔夏〕季节为主呢?陆地反响快,所以升温、降温。如果同时测量海陆气温。陆地应该偏〔高〕。那如果是一天当中应该是〔白昼〕。非常好那么降温,它所对应的,分别应该是〔冬季和黑夜〕。
1.我们地球上有五个热量带。请大家说出他们的分布以及对应的天文和气候特征。
2.沿海和内陆的景观大有不同。希望大家根据见到的图表、文字等气候资料分析说明某地区景观特征的主要原因。
3.同时,希望大家能够攻克一个难点。观察我们身边有没有表达海洋性和陆地性之间存在气温差异的地理现象呢?请讲给我们听。
再记一遍这三个目标。今天的探索之旅就要开始了。
很好,就是降水。那大家能不能结合这幅全球年降水量示。推测龙龙拍摄这些照片的旅程应该是从我国的〔东南〕方位向〔西北〕方位呢?
非常好,大家推测,按照这几个图像的变化应该是从降水量多的地方,向降水量少的地方。地表植被由茂密繁盛逐渐稀疏。那大家看图观察龙龙旅游路线的方位变化应该是自哪里向哪里?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看图思考2分钟。非常棒,大致自东南西北。那除了我国,大家再仔细观察地图,世界上还有哪些区域可能出现这样的景观变化呢?观察力太强了,从欧洲西部沿海向亚欧内陆地区,也会呈现出这样典型的植被变化。

湘教版七上地理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上地理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目的】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1、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2、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导入: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二、地球的形状与气候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

)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较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做一做: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讨论:假如地球不是球体而是平面,太阳照射时,各地照射角度的大小有区别吗?各地的气温高低会有不同吗?小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低,太阳辐射弱。

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内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承转:不仅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候有差异,而且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候也有差异。

三、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自转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观察由于地球的自转,北京地区一天当中,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讨论:由于地球自转,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气温会发生什么变化?人们经历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感受天气的变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海陆吸热散热能力的差异,从而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能运用气候资料图、地形地势图,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能通过实验、气候资料图等分析掌握掌握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
通过对比中午和傍晚沙滩和海水的温度比较
提问: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到海里游泳?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滩的温度不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小实验:
(1)观察:同时用酒精灯对水和沙子进行加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回答)
明确:很明显,水的温度上升得快,沙子的温度上升得慢。

(2)撤掉酒精灯,看看谁的温度下降得快?(学生观察回答)
明确:很明显沙子的温度下降得快。

结论:当外界温度一致时,沙子的温度升降都快于水。

总结:
沙子受热快、散热快,进而联想到陆地升温快、降温快;
水受热慢、散热慢进而联想到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则相反。

出示欧洲西部部分城市的气温图
比较:伦敦、布鲁塞尔、柏林、华沙、基辅的温差有何不同?对比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伦敦温差为14摄氏度,布鲁塞尔为16度,柏林为20度,华沙为23度,基辅为26度。

分析发现: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温差大。

图片展示上海和乌鲁木齐的降水
提问:上海和乌鲁木齐的降水有何差异?(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上海4至9月份降水都超过了100毫米,全年降水较多,而乌鲁木齐各月降水均在100毫米以下,全年降水较少。

可以看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拓展延伸:
凡是沿海地区降水都多吗?非洲西海岸降水如何?为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明确:非洲西海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是干燥的风,所以降水少。

(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出示阳光照射山脉的图片,
提问:阳坡和阴坡气温一样高吗?(学生回答)
明确:山脉对太阳辐射有遮挡作用,使得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出示地形雨示意图,
提问:下图中哪一处山坡降水多?(学生回答)
明确: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出示安第斯山脉两侧气温和降水图以及自然景观图,
提问:安第斯山脉两侧降水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安第斯山脉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水汽,西侧降水多,表现为湿润景观,东侧降水少,表现为荒漠景观。

出示日本富士山景观图,
提问:山顶和山脚下景观有何差异?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回答)
明确:山脚下鲜花盛开,山顶白雪皑皑。

原因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明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O C
计算:某一山岭,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垂直高差为5000米。

如果B处的气温为20OC,请问,A处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学生计算回答)
明确:20-5000/100ⅹ0.6 = -10所以A处的气温应该是零下10度。

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O 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填表:
(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影响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
对气候有良性影响的人类活动:人工造林、修建水库、灌溉工程等
对气候有恶性影响的人类活动:砍伐森林、排放温室气体等
出示图片:热岛效应
提问:你能看图说说热岛效应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发言)
明确:在人口密谋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

播放视频:热岛效应
提问:温室效应又是产生的?(学生回答)
明确: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展示图片:人类燃烧煤炭、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南极冰盖不断融化,北极熊和企鹅的栖居之所越来越小。

播放视频:全球在变暖
拓展延伸:
畅所欲言:为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你能做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吃天然食品,买时令水果、蔬菜;
※多穿棉、麻衣服,减少工业加工或染色;
※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
1.我国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终年炎热,降水多,影响因素是(A)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地势因素
2.下列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D)
A.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B.降水不受纬度因素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较明显
D.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3.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影响因素是(C)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洋流因素
4. 夏季,陆地和海洋在同样强度的太阳照射下,陆地受热情况是(A)
A.增温快,比海洋热
B.增温慢,比海洋热
C.增温快,比海洋冷
D.水陆同样热
5.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B)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郊区污染程度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有关本节内容练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七年级学生还没学物理,无法理解,这就要从生活中入手,比如: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到海里游泳?同一时刻,沙滩和海水的温度为何不同?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

通过小实验,用酒精灯对水和沙子进行加热,让学生来观察温度计的升温变化,撤掉酒精灯,再观察温度计的降温变化,这样学生再来理解陆地和海洋的升温和降温的差异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人类活动与气候,选择播放视频全球在变暖能引起许多学生沉思,让学生自己说说能为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做些什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