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备考之生理学复习笔记整理(15)
生理学考研笔记
生理学考研笔记一、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对于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来说,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整理的生理学考研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正文1、生理学的定义和范畴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涉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个体等不同水平上的生命活动过程。
它旨在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医学、农学、生物学等提供理论基础。
2、生理学的基本内容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生理、器官生理、系统生理和个体生理等内容。
细胞生理主要研究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如物质运输、能量代谢、信息传递等;器官生理则主要研究各器官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系统生理则将各器官的功能整合起来,研究整个系统的生命活动;个体生理则研究整个个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3、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数学模型法等。
实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实验来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观察法则是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数学模型法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描述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
生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农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
在医学领域,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农学领域,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生物学领域,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和进化机制。
三、结论生理学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医学生和研究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治疗水平,还可以促进生物学、农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因此,我希望这份笔记能对大家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植物生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专注于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和可能。
生理学易考知识点
运动生理学15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是指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是指刺激细胞后,产生一个迅速而短促的波动电位,即膜内、外的电位差迅速减少直至消失,进而出现两侧电位极性的倒转,由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变成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然而,膜电位的这种倒转是暂时的,它很快又恢复到受刺激的静息状态。
膜电位的这种迅速而短暂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6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神经、肌肉、腺体受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称为兴奋。
这些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17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8一定的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它们是引起组织兴奋的三个刺激条件。
阈强度是指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强度的刺激。
基强度是指在刺激时间足够长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时值是指两倍基强度刺激组织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组织兴奋经历了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5、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膜电位的产生机制,主要是霍奇金的离子学说。
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有很大差别,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比细胞高得多,相反,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外低的多,在负离子方面,细胞外氯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高得多,然而离子分布的这种不均匀,只为离子的跨膜提供了梯度,至于能否扩散和扩散量大小则取决于膜对相应离子的通透性,或离子通道开放的程度。
静息时膜主要表现钾离子通道部分开放,即对钾离子有通透性。
于是,膜内高浓度的钾离子顺着本身的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而膜内的负离子大多数为大分子的有机磷酸和蛋白质离子,他们不能随钾离子外流。
钾离子外流的结果使膜外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内则为较多的负离子,形成膜两侧的电位差,其极性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当膜内外电位差达到某一临界点时,该电位差又阻止钾离子进一步外流。
当膜的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稳定在一个水平时,即是静息电位。
生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任务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
生理学实验主要在动物身上进行。
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1.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
2.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
3.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规律。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二、内环境的稳态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作用迅速、精确和短暂,起主导作用;而体液调节则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reflex)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展开全文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1)单纯扩散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2)易化扩散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3)主动转运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4)出胞和入胞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
生理学考研知识点归纳
生理学考研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以下是生理学考研知识点的归纳:细胞生理学-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机制:主动转运、被动转运、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作用。
- 细胞内信号传导:第二信使系统、蛋白激酶等。
-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与过程。
神经生理学-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树突、轴突、突触等。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的作用。
- 突触传递机制: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的传递方式。
- 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感觉、运动、认知和情感等。
循环生理学-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输出量等。
- 血管生理:血管的类型、血管的舒缩机制。
-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细胞、血浆、凝血机制等。
- 心血管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等。
呼吸生理学- 肺通气:肺容量、肺通气量、呼吸肌的作用。
- 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
- 呼吸调节: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呼吸节律等。
消化生理学- 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口腔、胃、小肠、大肠等。
- 消化过程: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 吸收机制: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和调节。
- 消化腺的功能: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等。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肽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等。
- 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谢。
- 内分泌调节:反馈调节、神经-内分泌相互作用等。
泌尿生理学-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等。
- 尿液的形成:滤过、重吸收、分泌和浓缩。
- 肾脏的调节功能:血压调节、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
生殖生理学-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附睾、输精管等。
-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
- 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成熟: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
- 受精和胚胎发育:受精过程、胚胎的早期发育。
生理考研复习知识重点笔记(完全清晰版)
绪论考纲要求1、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和阈。
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和功能。
考纲精要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基本调节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体液调节: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称为旁分泌。
2017考研备考之生理学复习笔记整理(15)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备考之生理学复习笔记整理(15)2017考研复习拉开序幕,考生们可结合西综生理学复习笔记进行全面的专业课复习,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和调节。
作用:特点是作用广泛而复杂。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A 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异生,增加糖原贮存;有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肌肉和脂肪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抑制葡萄糖消耗,升高血糖。
B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引起肌肉消瘦、骨质疏松、皮肤变薄等。
C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程,有利于糖异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糖皮质激素对脂肪的作用存在部位差异,能增加四肢脂肪组织的分解,从而使腹、面、两肩及背部的脂肪合成增加,以致呈现面圆、背厚、躯干部发胖而四肢消瘦的特殊体型。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对水的排出有促进作用,有较弱的贮钠排钾的作用。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排水能力降低,严重时可出现“水中毒”。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使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增加,使淋巴细胞核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其原因各不相同。
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血管的张力和维持血压,这称为糖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
5)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机体遇到缺氧、创伤、手术、饥饿、寒冷、精神紧张等有害刺激时,可引起腺垂体释放ACTH 增加,导致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多,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这称之为机体的应激。
应激反应是以ACTH 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肺特异性反应。
6)对胃肠道的影响:糖皮质激素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生成。
4、其他作用:在临床上可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用于抗休克、抗炎、抗过敏、抗中毒等的治疗。
调节:下丘脑-腺垂体-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1)下丘脑-腺垂体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调节: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RH)调节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严重创伤、失血、剧痛等有害刺激以及精神紧张时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传递质,促进下丘脑释放CRH ,CRH 通过垂体门脉进入腺垂体,促进ACTH 的释放。
生理学重点笔记汇编
1内环境:围绕在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现已扩展到泛指体内细胞核分支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核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P43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在人和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乃至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必需,也是兴奋性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及互相协调来完成。
4刺激:是指细胞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任何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构成对细胞的刺激。
刺激量包括三个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5兴奋性:组织细胞具有的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6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
7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其绝对值大于RP的绝对值。
8阈电位:细胞去极化达到刚刚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数值,称阈电位9局部电位:给予细胞膜一定的去极化刺激时,会引起部分钠通道的激活和内向离子电流,使膜在电紧张电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极化,但此时如果外向K电流仍然大于Na内向电流,膜电位又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如此形成的膜电位称之为局部电位。
10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一可传播的膜电位迅速波动。
11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1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13简述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
①,膜外K浓度与膜内K浓度的差值决定Ek,因而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会显著影响静息电位。
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可影响静息电位的大小,如果膜对K的通透性相对增大,静息电位也就增大。
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
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一绪论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③寡糖和多链糖.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能够自由经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能够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能够经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能够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
什么结构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能够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能够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经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经过。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目录•血液•循环系统•呼吸•消化和吸收01绪论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任务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及其调节,阐明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而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生理学与医学密切相关。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医学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推动医学的发展。
010203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
动物实验人体观察与实验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过程。
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理活动及其调节机制。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生理活动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02细胞的基本功能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的方式,包括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两种类型。
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1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质膜上的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后,激活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的第二信使通过激活细胞内相应的靶酶,引起级联反应,放大信号,最终引起细胞反应。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2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的酶联型受体结合,导致受体构象改变,激活受体的酶活性,进一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反应。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各种生理现象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生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通过被动转运(如扩散、渗透)和主动转运(如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细胞得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的兴奋性是其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阈值是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越低,兴奋性越高。
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这是一种快速的电位变化。
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并且能够沿着细胞膜传导。
二、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包含多种溶质,如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血液的携氧能力有重要影响。
白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血小板则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
血液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凝血因子的激活和级联反应。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分泌抗凝物质,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凝固。
三、血液循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决定了心跳的节律,包括窦房结的起搏作用和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
动脉血压是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其形成与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等因素有关。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动脉血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对于物质交换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呼吸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其动力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容积变化。
肺换气则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的扩散实现。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各不相同。
氧气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则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等形式运输。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生理学是研究生命体系在其各种层面上的机能和过程的科学。
其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细胞层面的分子运作、器官层面的功能调节、以及整个生物体的生理过程等。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生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控制中心,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当我们感受到外界刺激时,传入神经会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大脑接受并处理这些信号后,再向传出神经发送相应的指令,从而引导身体做出反应。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至全身各个器官以支持其正常运作。
当我们进行运动或身体受到刺激时,心率会升高以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速率。
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心脏病等因素则会对循环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多个器官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进食的食物分解、吸收和排出,以支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
机械消化指口腔和胃中的肌肉收缩将食物碾碎和混合,而化学消化则是通过体内各种消化酶对食物分子进行分解。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子、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身体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维持合适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然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被输送至全身各个器官。
而二氧化碳则会被肺部呼出体外。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多个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排泄尿液和水分、调节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人体产生的尿液会从肾脏进入输尿管,经过输尿管后进入膀胱,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过滤血液并排泄废物。
总结生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其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对于学习生理学的同学而言,了解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重点内容尤为重要。
生理学笔记讲义知识点总结第十五章 内分泌
【讲义】第十五章内分泌精品课程——生理学【讲义】第十五章内分泌:第十五章内分泌第一节概述激素: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作用,此种化学物质。
一. 激素传递方式: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神经分泌二. 激素分类及作用机制(一)含氮激素肽类和蛋白类:胰岛素,腺垂体激素,胃肠激素胺类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二)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性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第二节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视上核和室旁核的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调节腺垂体活动,也具有垂体外功能。
主要包括九种,结构尚不清楚的称为因子。
1.TRH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 释放催乳素的释放2.Gn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腺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GnRHLH (黄体生成素)FSH (促卵泡激素)3.GHRIH (生长抑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抑制腺垂体生长素(GH) 的基础分泌,也抑制腺垂体对多种刺激的生长素分泌反应。
4.GHRH (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 是GH分泌的经常性调节者。
GHRH呈脉冲式释放,腺垂体的GH释放也呈脉冲式。
5.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腺垂体合成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6.PIF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抑制腺垂体PRL (催乳素) 的释放7.PRF (催乳素释放因子)促进腺垂体PRL 的释放8.MIF (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抑制腺垂体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的释放9.MRF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进腺垂体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的释放第三节腺垂体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1.分泌几种促激素, 再通过靶腺发挥作用.下丘脑TRH→腺垂体TSH→甲状腺下丘脑CRT→腺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下丘脑GnRH→腺垂体LH, FSH→性腺2.分泌生长素,催乳素,促黑素细胞激素二. 腺垂体激素(生长素) 的生物学作用1.促生长作用: 是生长的(骨,肌肉和内脏) 关键因素.幼年时缺乏—侏儒症; 幼年时过多—巨人症成年时过多—肢端肥大症和内脏巨大.生长介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素作用下肝脏产生, 促软骨生长;肌肉,肾,心肺等也能产生,以旁分泌方式在局部起作用.2.对代谢作用: 组织的蛋白合成增加,促进脂肪分解氧化功能,减少葡萄糖消耗.使代谢维持“年轻”状态, 能力来源由糖转向脂肪3.生长素的调节(1)受生长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的调节.(2)睡眠的影响: 深睡一小时出现高峰,与慢波睡眠一致.(3)代谢因素: 氨基酸↑↑↑ 或脂肪酸↑时, 生长素分泌↑血糖↓→下丘脑释放GHRH↑↑↑↑↑→生长素分泌↑(4)其他因素: 运动, 应激刺激, 性激素都能促进生长素分泌第四节甲状腺主要为甲状腺素: T4 (四碘甲腺原氨酸)T3 (三碘甲腺原氨酸)人摄入碘100-200 mg/天, 1/3进入甲状腺甲状腺含碘量800 mg, 占全身总量的90%一. 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第一步: 甲状腺腺泡聚碘. 为主动过程.根据摄取放射性碘能力可检查甲状腺机能.第二步: 碘的活化. 需过氧化酶的参与.第三步: 酪氨酸碘化与甲状腺素合成. 甲状腺球蛋白上的5000氨基酸中3%为酪氨酸, 其中10%残基可被1-4各碘原子碘化.碘的活化与酪氨酸碘化都在同一过氧化酶作用下完成,抑制此酶的活性可阻断T3、T4的合成,治疗甲亢.二. 甲状腺的生物学作用(一) 对代谢的影响1.产热效应: 提高组织耗氧率, 增加产热(有组织特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 喜凉怕热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产热↓, 喜热怕寒2.对三大物质代谢的影响:糖—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加速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甲亢时, 血糖常升高,出现尿糖.脂肪—加速胆固醇合成, 同时增加肝脏胆固醇的降解. 但降解> 合成.甲亢时血胆固醇低于正常.蛋白质—促进肌肉,肝和肾等蛋白合成, 尿氮减少表现为正氮平衡.T3,T4不足时, 蛋白合成减少, 肌肉无力.组织间粘蛋白却增加, 形成粘液性水肿.T3,T4过多时蛋白分解,尿氮增加,负氮平衡(二)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神经系统发生, 发育, 脑血液供应等均有赖于T3, T4.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的胎儿, 出生3-4月后出现呆小症.(三)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已经分化成熟的成人神经系统, 表现为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甲亢时, 注意力不易集中, 喜怒无常, 睡眠不安等;甲减时, 记忆力衰退, 行动迟缓, 思睡等.(四) 其他作用心率增快, 心收缩力增加, 严重可致心力衰减.二.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一) 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 其本身呈脉冲式释放,2-4h一次高峰;并有日周期变化,清晨高而午后低. •TSH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早期出现的是甲状腺球蛋白水解T3、T4和释放它们; 以后是碘的摄取与甲状腺素的合成. 长期效应是刺激甲状腺腺泡的增生、腺体增大.•某些甲状腺机能亢进者血中会出现化学结构与TSH相似的免疫球蛋白HTSI (人类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可能与TSH竞争受体而刺激甲状腺,是为甲亢的病因之一.•腺垂体的TSH受下丘脑的TRH控制,而下丘脑神经元又接受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信息影响TRH的释放还可通过生长抑素抑制TRH的释放.(二) 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血中游离的T3、T4对腺垂体TSH的分泌具反馈调节作用.血中T3、T4浓度升高可抑制TSH的分泌. 是需要几小时的慢作用.(三)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根据碘的供应变化,调节自身对碘的摄取、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受TSH的调控,是有限度的缓慢自身调节.•血碘浓度增加,T3、T4 合成增加;但过量的碘可产生抗甲状腺效应, 即Wolff-Chaikoff效应.(四) 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刺激交感神经,甲状腺素增加;•胆碱能纤维使甲状腺激素分泌抑制.。
生理学总复习笔记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调解呼吸 , 主动脉体在循环方面较为重要
中枢化学感受器:生理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的 接反应 , 对缺 O2无反映
H+, 对 CO2有间
13. CO2↑ ,H+↑和 O2↓使呼吸加深加快
CO2↑: CO2是呼吸的生理性刺激因素,一定水平的 p( CO2)对维持呼吸 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 CO2 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 加深加快,其中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是主要途径。
特征:“全或无”现象;呈不衰减性扩布;动作电位后具有不应期。
5. 阈值(阈强度):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 - 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 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达到强度阈值的刺激称为阈 刺激。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阈刺激或阈强度是衡量 细胞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
6. Ca2+是兴奋 - 收缩偶联的偶联物
16. 心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 脏。
NE),β 1 受体,引起 Ca2+内流↑,兴奋心
效应: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 ;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 ;房室 交界传导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 。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17. 心迷走神经:乙酰胆碱( ACh),M受体,引起 K+外流↑ Ca2+内流↓抑制。
7. ABO血型: e.g. RBC 膜上只含凝集原 A 的为 A 型血。
1.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等容收缩期:室内压迅速上升,房室瓣、主动脉瓣都处于关闭状态。
快速射血期:室内容积下降速度最快;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 最高
减慢射血期: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靠惯性射血。
6.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 生理性止血过程的重要环节。血液凝固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 区别: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过程不同 , 内源性凝血途径由 F XII 被激活所启动 ,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 F III 被激 活所启动。
生理学框架笔记-重点记忆
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AS) 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释放量
(最后形成的血管紧张素Ⅱ)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
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引起或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
(十三)心血管活动的使心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外周血管舒张
体液调节引起肾脏排水、排钠增多
(一般的肌细胞膜)除极化→阈电位→动作电位→整个肌细胞兴奋
(四)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
单向
特点突触延搁
易受环境影响
第三章 血液
组成:血浆(50%~60%)+血细胞(40%~50%)
重量:占体重7%~8%(70~80ml/kg或4200~4800ml/60lg)
失血对机体的影响: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血10%(420~480ml)无影响,20%有严重影响
来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四)抗凝与纤溶肝素抗凝血酶Ⅲ
作用:加强 刺激TEPI释放
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活性最强的蛋白酶:纤溶酶
黏附:vWF因子是血小板黏附于胶原纤维上的桥梁
ADP(最强的聚集因子)
TXA2(血栓素A2)
(五)血小板止血功能 聚集因子 胶原
凝血酶
第1期:松软的血小板栓子
止血过程
第2期:牢固的血小板栓子(启动外源内源凝血系统)
(六)血型 Rh阳性者占99%
Rh血型系统 D抗原最强,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
本质:lgG,可通过胎盘
临床意义:Rh阴性母亲第2次怀孕时(第1胎为阳性)可使Rh阳性胎儿溶血
主侧
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原则次侧
无同型血时:O型9→其他,AB型接受其他血型
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房收缩期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
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
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
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7.原发性主动转运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备考之生理学复习笔记整理
(15)
2017考研复习拉开序幕,考生们可结合西综生理学复习笔记进行全面的专业课复习,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和调节。
作用:特点是作用广泛而复杂。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A 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异生,增加糖原贮存;有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肌肉和脂肪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抑制葡萄糖消耗,升高血糖。
B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引起肌肉消瘦、骨质疏松、皮肤变薄等。
C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程,有利于糖异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糖皮质激素对脂肪的作用存在部位差异,能增加四肢脂肪组织的分解,从而使腹、面、两肩及背部的脂肪合成增加,以致呈现面圆、背厚、躯干部发胖而四肢消瘦的特殊体型。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对水的排出有促进作用,有较弱的贮钠排钾的作用。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排水能力降低,严重时可出现“水中毒”。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使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增加,使淋巴细胞核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其原因各不相同。
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血管的张力和维持血压,这称为糖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
5)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机体遇到缺氧、创伤、手术、饥饿、寒冷、精神紧张等有害刺激时,可引起腺垂体释放ACTH 增加,导致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多,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这称之为机体的应激。
应激反应是以ACTH 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肺特异性反应。
6)对胃肠道的影响:糖皮质激素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生成。
4、其他作用:在临床上可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用于抗休克、抗炎、抗过敏、抗中毒等的治疗。
调节:下丘脑-腺垂体-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1)下丘脑-腺垂体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调节: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RH)调节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严重创伤、失血、剧痛等有害刺激以及精神紧张时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传递质,促进下丘脑释放CRH ,CRH 通过垂体门脉进入腺垂体,促进ACTH 的释放。
2)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激发胞内一系列与糖皮质激素有关的酶促反应,生成糖皮质激素。
ACTH 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规律,进而使糖皮质激素的分泌相应的发生波动。
3)反馈调节: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过高时,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腺垂体细胞特异受体,减少ACTH 的合成与释放,同时降低腺垂体对CRH 的反应性。
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主要作用于垂体,也可作用于下丘脑,这种反馈称为长反馈。
同时腺垂体分泌的ACTH 过多也可抑制下丘脑分泌CRH ,这一反馈称为短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