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 2.公开课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大雁归来》故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向学生展示大雁的生活场景。
讲述《大雁归来》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3 教学活动:展示大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大雁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讲述故事《大雁归来》,引导学生关注大雁的迁徙和归来。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大雁归来的意义。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章:故事讨论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的意义,讨论大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讨人类活动对大雁迁徙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雁归来的意义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提出保护大雁和环境的建议。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雁归来的感受。
鼓励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4.3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写作等。
分享创意成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大雁归来和环境保护的看法。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态度。
5.2 教学内容:回顾《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和讨论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5.3 教学活动:学生自我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和自己的表现。
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背后的生态意义;(2)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动物的意识;(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环保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大雁归来》是一篇描绘大雁迁徙的散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大雁归来时的欢腾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雁迁徙的景象,引起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大雁归来背后的生态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3)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大雁,体会迁徙过程中的艰辛与欢乐;(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珍惜和保护动物。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4. 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5.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2. 大雁迁徙的图片或视频;3. 生字词卡片;4. 课后作业评价标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大雁迁徙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雁归来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7课《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7课《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内容,了解大雁生活习性,体会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大雁形象。
2.揣摩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培养和激发珍爱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大雁生活习性,体会大雁形象。
2.体会本文浓郁的抒彩。
3.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点句子。
教学步骤预习检测字音字形理解词语导入,体会中国文化中的大雁形象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还的候鸟。
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成语:鸿雁传书)。
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咏雁作品。
展示与雁有关的诗句。
大雁:五常俱全(仁、义、礼、智、信)雁之仁:一队雁阵当中,壮年的大雁会照顾老弱病残,不抛弃伤病的大雁。
雁之义:雁一夫一妻,从一而终,失偶的孤雁,往往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情义深深。
雁之礼:雁阵由老雁领头,小雁在中间,互相照应,既有等级差别,又协作有序,有儒家的礼仪风范。
雁之智:大雁警惕性很高,休息时,会派一两只大雁站岗放哨,一有风吹草动,就发出警报。
雁之信:雁是南北迁徙的候鸟,春天北往,秋天南来,顺时迁徙,从不爽期,被古人当做标志性物候。
二、初读课文,体会本文中大雁形象本文中的大雁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从____读出这是一群____________的大雁。
●友好、热情●乐于助人、无私●开朗、活泼、乐观●注重亲情,家庭观念强●具有联合观念三、再读课文,梳理内容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大雁?十一月南飞的大雁(3)三月的大雁(4)大雁归来的情景(5)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6)孤雁(7、8)四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9)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大雁。
精读,品味语言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写出了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它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雁归来》。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知道保护大雁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关爱动物,提高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3)学会珍惜友谊,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大雁归来》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知道保护大雁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意境的理解。
(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诗歌《大雁归来》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 教学道具:大雁模型、图片等。
3. 教学资源:相关资料、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雁。
(2)简要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引出诗歌《大雁归来》。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讨论诗歌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雁,提高环保意识。
5. 诗歌拓展(1)欣赏其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1)回顾诗歌《大雁归来》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语文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雁归来》教材分析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学生往往聚焦于其中的知识内容,注重对文章结构、条理和线索的分析,指向对“说明"这一文本特点的把握,这是必要的。
但过度拘泥文体,仅仅以把握说明性内容为目的的组织教学,容易使得学生对其他方面内容关注不足,如情感价值观。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多方面、多角度解读文本知识,引导学生在把握说明性内容的同时,在情感上受到触动,在思想上得到提升,改变学生的思维,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说明文的知识,在语言赏析方面也有一些积累,对于文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的赏析还是可以的,但对于赏析的步骤还要加强练习。
目标导航1. 通读全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2. 精读段落,欣赏文章的抒情笔法;3. 品读“我们”,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很多诗句都借助“大雁"这个意象来表达去国怀乡、离家思亲的感情,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但是,在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笔下,大雁却别有情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雁归来》。
二、初读课文,认识大雁1.速读课文,勾画有关“大雁”关键知识的语句,概述“大雁"的习性。
(1)大雁归来的时间:三月。
(2)大雁飞行的特点:路线是笔直的,距离200英里。
(3)大雁的栖息地:池塘、沼泽等。
(4)大雁喜欢的食物:玉米粒。
(5)大雁组队的特点:常以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6)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7)孤雁一般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
2.结合课文旁批4,认真阅读课文7、8段关于“孤雁”的观察研究,同桌合作,分别找出作者观测到的现象、推测分析得出的结论。
旁批4:观察、推测与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大雁归来》教学目标1.梳理内容,了解大雁生活习性。
2.揣摩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
3.激发情感,珍爱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观察笔记。
二、作者作品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林业学家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
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他的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为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被誉为“绿色圣经”。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一)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两个任务:1、梳理文中与大雁北归有关的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请同学们按照段落顺序来汇报:1、大雁是报春使者。
2、大雁定期迁徙。
3、11月份大雁坚定不移地向南直线飞行。
4、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
5、爱寻觅玉米粒。
6、孤雁飞行和鸣叫很频繁,声调忧郁。
7、雁群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常以六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8、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
9、白头翁花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10、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从11月、3月、4月、白头翁花开的时候(5月份)这些地方我们可以发现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大雁归来的过程。
(二)这是一群的大雁友好、热情开朗、活泼、乐观注重亲情,家庭观念强、具有联合观念过渡句:你看,就是这样的一群大雁怎能不令作者极力热爱和热情讴歌呢?四、品读课文,感悟情怀“爱鸟者"是作者对自己的称呼,“爱”字贯穿全文。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大意。
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难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引入大雁归来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大意,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词汇卡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展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2. 教师通过例句或场景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汇。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词汇游戏或练习,巩固学生的词汇掌握。
第三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细节。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细节。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看法。
《大雁归来》2演示课件
3.感受作者的情怀,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个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因为与妻子发生口角气跑了妻子,而当天妻子与她的情人双双被枪杀在床上,他成为最有杀人动机的嫌疑
犯,加上口吐莲花的律师,就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银行家被送了肖申克监狱。在监狱里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先是被老犯人们打赌,
精读细研
请同学们速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比 了春秋两季大雁举动的不同?为什么多次作这样的对比?
秋季
春季
作用
飞行状态 叫声
“高高地飞”“坚定不 移地向南直达大湖”
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 欢的沙滩和沼泽,也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 去……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
多次对比写出
向草每地个上沙空滩曲低折语地着穿…行…着向每个 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狩猎给大雁造 成的影响,暗
到目的地 几时乎而是在一宽声阔不的水响面上闲 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 表人类的愧 的表现 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 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疚,彰显文章
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主题
精读细研
通读全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大雁进行观察的, 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对大雁的报春感到欣喜,把春雁的数目看作农场春天富 足的标准。 2.对大雁的迁徙飞翔表示由衷的钦敬。 3.喜欢倾听大雁集会时的各种鸣叫,认为那是它们乐此不 疲的辩论。 4.对孤单的大雁感到哀怜,表示对枪杀者的反感和痛恨。 5.赞叹大雁具有人类所不及的联合观念。
精读细研
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 法,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大 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大雁归来》公开课ppt课件
为保护鸟类迁徙,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性种植、设立 自然保护区、减少污染排放等。同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理念也至关重要。
04
跨文化对比与思考
中西方文化中关于“归来”主题比较
情感表达差异
中国文化中,“归来”往往与家庭、亲情等情感紧密相关,强调对家乡和家人的眷恋和 回归;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成长和自由,对“归来”的表达可能更多与自我实现和内
《大雁归来》公开课ppt
课件
汇报人:
2024-01-12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跨文化对比与思考 •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大雁归来》课程背景
01
02
03
文学经典
介绍《大雁归来》作为一 部文学经典的背景,包括 作者、作品内容、文学史 地位等。
精神体验
03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大雁在迁徙过程中所
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
பைடு நூலகம்
提问环节: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解答疑问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阅读文章或进行小 组讨论时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老师可以 给予解答和引导。
VS
引导思考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 如“为什么大雁要迁徙?”、“大雁迁徙 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人类应该 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作业2
分析大雁社会行为的复杂性,可以从群体结构、 等级制度、亲缘关系等角度入手。
作业3
思考如何保护大雁及其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 议和措施。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雁归来》。
(2)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生能够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体会到大雁归来对作者的重大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大雁归来》的正确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体会到大雁归来对作者的重大意义。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大雁归来的自然现象。
(2)引导学生关注大雁归来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诗歌《大雁归来》。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 诗歌解析(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2)合作探讨,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情感。
四、课堂小结1. 回顾诗歌内容,强调大雁归来对作者的重大意义。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强调关注生态环境,珍惜友情等情感态度。
五、作业布置1. 朗读、背诵诗歌《大雁归来》。
2.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
3.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关注生态环境,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朗读、背诵和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大雁归来》。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和团队精神的品质。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大雁归来》的朗读与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3. 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的了解。
难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生词和短语的准确运用。
3. 大雁迁徙原因的推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大雁归来》的文本。
2. 与大雁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或黑板。
4. 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雁的迁徙场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大雁归来》,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3.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问题或任务,如:大雁为什么要迁徙?(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推理和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大雁归来》。
2. 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写一段关于大雁迁徙的小作文。
3. 调查和研究其他动物的迁徙方式,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是否需要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大雁归来》的自然背景和文学价值。
激发学生对大雁归来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大雁归来现象的自然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大雁归来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展示大雁归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对生态环境的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第二章:文学欣赏2.1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大雁归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2.2 教学内容选取《大雁归来》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朗读和欣赏《大雁归来》中的精彩片段。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第三章:写作技巧指导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现象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水平。
3.2 教学内容分析《大雁归来》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提供写作素材和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3 教学活动分析《大雁归来》中的写作技巧,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提供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章:小组讨论与分享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深入思考大雁归来现象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大雁归来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考。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大雁归来现象的理解和感悟。
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大雁归来现象的理解和感悟。
5.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大雁归来》为主题,通过讲述大雁的迁徙、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1.2 课程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2)认识大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大雁概述介绍大雁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对大雁有初步的了解。
2.2 大雁的迁徙讲解大雁迁徙的原因、路线、时间等,使学生了解大雁迁徙的艰辛和壮观。
2.3 大雁与人类的关系阐述大雁对人类的意义,如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旅游等,介绍人类如何保护大雁及其栖息地。
2.4 大雁的保护介绍大雁保护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大雁保护的行动中来。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大雁的基本知识、迁徙特点等,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大雁与人类关系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大雁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大雁保护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雁基本知识、迁徙特点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大雁保护措施时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
4.3 课后作业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大雁归来》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大雁相关知识。
5.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大雁的基本知识、迁徙特点等。
5.3 视频资料收集大雁迁徙、生活习性等视频资料,用于直观展示大雁的生活状态。
5.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湿地公园等大雁栖息地,亲身感受大雁的生活环境。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雁迁徙的壮观画面,引发学生对大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6.2 讲授大雁的基本知识详细讲解大雁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大雁有全面的认识。
6.3 分析大雁迁徙的原因和路线引导学生思考大雁迁徙的原因,讲解迁徙路线及时间,让学生了解迁徙的艰辛。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雁归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懂得珍惜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大雁迁徙的原因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雁的了解。
(3)简介课文《大雁归来》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2)讲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环节:(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大雁,体验迁徙的过程。
(2)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分享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
(3)拓展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保护的认识,培养爱护环境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表扬优秀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大雁归来》的背景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大雁归来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雁归来》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关注大雁归来现象背后的生态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简单介绍《大雁归来》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现象背后的意义。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雁归来现象。
第二章: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2.1 教学目标了解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和作用。
探讨大雁归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重要性。
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
利用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4 教学步骤讲解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和作用。
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大雁归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第三章:大雁归来的观察与研究3.1 教学目标学习观察和研究大雁归来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研究中雁归来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如何记录和分析大雁归来的数据。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4 教学步骤介绍观察和研究中雁归来的方法和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学习如何记录和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分享研究成果。
第四章:大雁归来的保护与传承了解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和传承价值。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和传承价值。
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大雁归来的文化。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
利用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4.4 教学步骤讲解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和传承价值。
【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
【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的时间、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雁归来的时间、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大雁归来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大雁归来的相关资料、图片等。
准备教学课件、教学道具等。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大雁的基本知识。
准备好记录观察结果的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雁归来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大雁为什么会回来吗?”2. 探究学习:讲解大雁归来的时间、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实践活动: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大雁归来的现象。
小组合作,分析大雁归来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大雁归来的画作,展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3. 观察周围环境,记录其他季节性现象,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的时间、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雁归来的现象,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雁归来的原因和影响。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
3.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
【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雁的基本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记录的方式,了解大雁的迁徙过程。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大雁行为与迁徙特点进行联系和分析。
学生如何运用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大雁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制定观察和记录大雁行为的计划。
2. 学生准备:了解大雁的基本知识。
准备观察和记录大雁行为的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雁的迁徙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雁会进行迁徙?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2. 探究活动一:观察大雁行为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大雁行为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如飞行姿势、叫声等。
3. 探究活动二:分析大雁迁徙原因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大雁迁徙的原因,如气候、食物等。
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如查阅资料、讨论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观察和记录大雁行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合作、解决问题等。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探究活动和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对教案进行调整。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七、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其他动物迁徙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动物的迁徙特点和生活习性。
【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
【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雁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大自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大雁的基本概念:介绍大雁的分类、特点、生活习性等;2. 大雁归来的原因:分析大雁为何要迁徙,迁徙的意义;3. 大雁归来的过程:讲述大雁迁徙的过程、路线及面临的困难;4. 大雁归来的观测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大雁的行为,记录大雁的数量、迁徙时间等;5. 保护大雁、爱护生态环境:讨论如何保护大雁,倡导爱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雁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大自然的能力;2. 教学难点:大雁迁徙的过程及面临的困难,如何保护大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大雁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2. 学生准备:观察周围的大雁,了解大雁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雁;2. 讲授新课:介绍大雁的基本概念、生活习性等,分析大雁归来的原因;3. 案例分析:讲述大雁归来的过程及面临的困难;4.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大雁的行为,记录大雁的数量、迁徙时间等;5. 总结与反思:讨论如何保护大雁,倡导爱护生态环境;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雁归来的原因和过程;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大雁迁徙的困难;3. 运用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大自然的能力;4.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大雁的基本概念、生活习性等;2. 互动讨论法:学生之间针对大雁归来的原因、过程及保护措施进行讨论;3. 实践活动法:学生观察大雁行为,记录相关数据;4.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大雁迁徙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雁归来的场景。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大雁归来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生态观念。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大雁吗?(学生自由回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雁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
今天,我们就跟随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的脚步,一起去探寻大雁归来的奥秘。
(板书课题:大雁归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缄默”“窥探”“狩猎”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3. 思考:文章围绕大雁归来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 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大雁归来的情景?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例如:“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一只燕子的来临和一群大雁的归来进行对比,突出了大雁归来才是春天真正到来的标志。
2. 作者在描写大雁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比如:“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雁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的友好和亲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下列蓝色的字注音。
迁徙( xǐ ) 雾霭( ǎi ) 窥( kuī )探
u )猎 凋( diāo )零 缄( jiān )默 狩( shò ng 滑翔( xiá 顾忌( jì
)
)
学习目标:
1、浏览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3、揣摩语句,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
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知其深、爱其切,才能写 其真”,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把 大雁写得如此形象呢?
长期的观察、对大雁的喜爱
感受抒情性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 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 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3、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 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4、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 者。 5、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 的信念做赌注。 6、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 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害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 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或农田谷 物。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 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 “人”字形。 选自《辞海》
(提示:可联系《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 》写法的不同。)
《辞海》:
重说明,客观介绍科学知识。
课文:
知识性 形象性 抒情性
品味形象性
七 九 河 开 河 不 开秋寒南飞 春暖北归八 九 雁 来 雁 总 来
塞衡 下阳 秋雁 来去 风无 景留 异意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作者简介
奥尔多 · 利奥波德(18871948),是美国享誉世界的环境 保护主义理论家。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沙 乡年鉴》。而《土地伦理》 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 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他的文章 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 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 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三月的大雁归来的情景 •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
•孤雁
•四月夜间大雁集会时的鸣叫
我从文中第_________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出大雁有_________的特点
善远飞 喜群居 重友情 有联合观念 报春的使者
大雁,属鸟纲,鸭科, 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 种大型游禽。
保护野生动物 珍爱野生动物
如果老师请你为保护 动物,保护环境做一 件力所能及的事,你 准备做什么?
大雁——人类的朋友,死在人类亲手设下的夹下
大雁的控诉……
我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黄嘴白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金丝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屠杀的藏羚羊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 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 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 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 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 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 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 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 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