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3课时“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
名言警句: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注释:
出自《增广贤文》,用心地栽培花, 但花却总是不开;而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 意插在地里,从来不去照料它,几年多读书,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生病 时我们要告诉自己(良药苦口利于病),交友时要谨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工作时,常常会出现(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形,我们保 持努力与乐观,因为我们知道( 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父母,我们要尽可 能多的给予爱与陪伴,因为谁都不愿承受(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痛苦。虽 然生活蒸蒸日上,但我们依然要做到(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让勤俭美德常相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注释:
出自《孔子家语》,树想静静地 呆一会,可是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 养父母,可他们已经离去。
比喻事情的发展和时间的流逝是 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 多用于感叹 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亡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注释:
出自《增广贤文》,好了要常想 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 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此句告诫人们注意节约,不要浪 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注释:
出自《增广贤文》,知识总是在 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 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 难。
此句告诫人们平时要多读书,多 学知识,同时要多实践,只有亲身经 历才能了解事情的不易。
名言警句: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是一本以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课本。
在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提高了语感和修养,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散文《荷塘月色》,通过对荷塘夜色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雅致情怀。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细致地描绘了荷塘的美景,并通过对荷塘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散文通过细腻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第二单元是小说《小兵张嘎》,通过描写一个老兵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的反思。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张嘎老兵的形象,展现了一种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苦。
这篇小说通过对英雄形象的刻画,激励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的追求。
第三单元是散文《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对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展开了对亲情的讴歌。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小蝌蚪与妈妈的亲情故事,表达了亲情的温暖和珍贵。
这篇散文通过对小动物的情感描写,引发了我们对亲情的深切思考和反思。
第四单元是小说《捞起鱼来》,通过描写一位老渔夫的故事,展现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渔夫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隐喻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爱。
这篇小说通过对老渔夫的塑造,启发了我们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态度。
通过对《语文园地四》的学习,我们不仅在语文知识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了启迪和熏陶。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学修养,坚定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努力成为一名有情怀、有修养的人。
【2000字】第二篇示例: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语文园地》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有关于批判与追求美的问题。
这个单元讲述了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作品,如何更好地欣赏和创作美。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吧。
《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3.回忆已学课文,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4.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教学难点】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仔细品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开头、结尾描写的好处;学习作者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相关诗句,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品读相关语句,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3.日积月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理解并积累寓意深刻、含有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三首古诗和三篇现代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三篇古诗和三篇现代文,想一想:每篇课文的最后都有什么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查看课后练习,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流畅地回答课后习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第四单元的课文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哪些特点?(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迅速举手要回答问题的学生。
)(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是直接点题(“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呼应开头(“妈,昨天是4月28日”)。
(2)《为人民服务》的开头是直接点题(“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结尾升华主题(“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金色的鱼钩》开头是交代事情的起因(“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结尾起到了呼应和升华标题的作用(“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表扬回答正确的同学,让学生交流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语文园地是部编版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本文主要以“牡丹”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讲述牡丹的传说和特点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
本文分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牡丹的由来、花朵的特点、牡丹的品种及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部分:牡丹的由来牡丹,原产于中国,被誉为“花中之王”。
关于牡丹的由来,最有名的传说就是《牡丹亭》。
传说中,唐代文学家元稹和美貌的武则天有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两人在牡丹花下结缘,最终妒忌者的阴谋导致了两人的分离,元稹因思念武则天而身患重病。
武则天用牡丹含泪敷在元稹身上,才使得元稹病愈。
故事传说着牡丹的与爱情缠绵,已成为人们传颂不衰的美丽传说。
第二部分:牡丹的花朵特点牡丹花形状美丽,花瓣丰满,颜色丰富多彩,芬芳扑鼻。
牡丹花有着深邃的花心,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安宁与美好。
而且牡丹的开花期很长,从春天一直开到夏天,是花中的佼佼者。
第三部分:牡丹的品种牡丹的品种繁多,有双瓣牡丹、单瓣牡丹、九重牡丹等各种品种。
不同品种的牡丹有着不同的花型、颜色和花香,给人们欣赏和品味的乐趣。
在中国的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牡丹在绽放,让人如痴如醉。
第四部分: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牡丹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国花”。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牡丹的吟唱。
牡丹花代表着繁荣、富贵和美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用牡丹为题材进行创作,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对牡丹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表现方式,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牡丹的故事,感受到美好事物带给人们的愉悦和向往,激发起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对牡丹花的特点和品种的介绍,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品味美丽的事物。
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语文园地中对牡丹的介绍,不仅仅是一篇阅读文章,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的教育。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完美版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4.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2.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1.回忆人物形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本组课文让我们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要点: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2.从作品情节评价人物。
(1)请同学们观察一段从课文中摘录出来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性格的汤姆·索亚。
出示段落:“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2)学生归纳反馈。
(3)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情节中找出不一样的汤姆?学生从课本内容中找出具体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
(4)教师归纳总结:学会从具体的情节中,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板书:作品情节)3.从人物描写评价人物。
(1)请同学们观察一段由课文中摘录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桑娜。
出示段落: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2)学生归纳反馈。
(3)你还能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人物描写吗?学生从课本内容中找出具体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4)归纳总结: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四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词句段运用”安排有两个小板块,第一项内容是看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了解、积累更多关于托物言志的诗。
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发现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训,感受古人的智慧。
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吸引读者,那好的开头和结尾就显得尤为重要;古诗积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古人为了抒发自己的志向,把品格和志向赋予在事物的身上,引导学生多积累并加以运用。
“日积月累”的背诵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交流平台——老师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古诗——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这种写法,多积累古诗。
句子——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日积月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加以背诵。
【知识与技能】1.交流自己阅读过的好的开头和结尾,知道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很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3.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训。
【过程与方法】1.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2.通过看图、感悟、诵读,体会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训大意,体会古训蕴含的哲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点交流好开头、好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指导朗读、背诵古训。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笔记本。
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好的开头、结尾,一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联系自己读过的古诗,交流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重点交流文章中好的开头和结尾,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写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难点联系读过的古诗,体会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的人的品格和志向。
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单元第四单元单元解读本单元有三首古诗、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园地。
本组课文以“深深的怀念”为话题,展开学习。
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单元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口语交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写作手法,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2.深入体会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
突破措施1.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课时划分10古诗三首 2课时11十六年前的回忆 2课时12为人民服务 2课时13金色的鱼钩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四 2课时园地四 2课时课题 10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和竹子的特点。
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五本整合。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和竹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第一首)一、揭题(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
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马诗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1.认识生字:络,学会正确读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那个星期天》一文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回答问题。
开头: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结尾: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这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以“我的心愿”为题作文,我也会这样开头和结尾。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的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按要求写一写。
1.比喻保持高尚节操,清白无污。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历经磨难,依然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3.比喻作者高尚的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语文园地四(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现代文学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思维能力:学习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审美创造:品味古诗魅力,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课前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内容。
“交流平台”呈现了一些有特色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强调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
《藏戏》的开头运用问句和排比激发读者的好奇之心,表达对藏戏的推崇之情。
《草原》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匆匆》以问句结尾,呼应了开头,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慨叹,余味悠长《那个星期天》的结尾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这个板块旨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能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词句段运用”由两道题构成。
第一题呈现了三句诗:第一句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气节。
第二句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第三句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盛赞了在寒风中傲霜挺拔的菊枝,表达了诗人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联系读过的古诗,感受有哪些事物被古人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第二题呈现了人物外貌和神态描写的三个语句,分别出自《十六年前的回忆》《小英雄雨来》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旨在让学生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日积月累”要求朗读并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能联系读过的古诗,了解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交流平台。
1. 总结已学过课文中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藏戏》用反问和排比的手法开头,不但先声夺人,还概括出藏戏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2. 根据对交流平台的理解填空。
(1)一个好的________,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2)一个好的________,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二、根据语境填诗句。
1. 考试结束后,阳阳挠着头说:“哎,平时不好好复习真不行,题都不会做。
”琪琪笑着说:“哈哈,这次你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吧。
”2. 阳阳的夺冠目标是跳远比赛,没想到在跳远比赛中没拿冠军,反而在长跑比赛中拿了冠军,他自嘲道:“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3.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是我们依然要“忆苦思甜”,不能忘记以前苦难的日子,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习题。
(1)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描写的事物是____,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借这一事物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从“已无”和“犹有”可以看出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向读者展示出________(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语文园地四
设问式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
示例1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我曾经 养过一只小狗,它的名字叫彤彤。 那假如我们写有关植物类的作文,比如写 荷花,用设问式怎样开头呢?
描写式
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动物,总之用美的语言写出特点 。
示例1
狗是一种可爱的家畜。它的听 觉、嗅觉都十分灵敏。它善于看守 门户和搜查物品,还会讨人喜欢。
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 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 施以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 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从这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革命者,看到了一位慈祥的父亲。
“我家有只小花猫,吃饭老是要撒娇。 给它一碗鱼拌饭,鱼儿吃完饭没少。吃完 鱼,还要叫,喵呜喵呜要要要。”这首儿 歌多有趣呀。咦,怎么感觉它描写的就是 我家的小花猫呢?
示例3
假如我想写有关父母的爱的文章,可以引 用我们学过的名言什么呢?“父母是爱是天地 间最伟大的爱。”
如果我想写有关努力学习的文章,我可以 引用哪句古诗呢?
◎《草原》一课以写景开头。一切景语皆 情语,开头 的景物描写有着强烈的“画 面感”,就是人们常说 的“文中有画”, 而这景物描写中也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腊八粥》一文的结尾虽然没有写腊 八粥的味道,也没有写八儿到底吃了几 碗,但是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以及桌上剩下的半碗腊肉,已经足以说 明腊八粥的美味。这样的结尾更加形象 而有说服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学习笔记学习目标1. 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2.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练习写作。
3. 积累古诗词,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4. 学习发现和运用近义词,积累近义词。
重点、难点及易错点1. 重点: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3. 易错点: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情感把握。
知识讲解一、字词积累1. 读读写写jùlǒng zhòu yè shuāi lǎo jiào xùn bō tāo jī xiè zhànchǎng diàn gān( ) ( ) ( ) ( ) ( ) ( ) ( ) ( )2. 理解运用(1)不可计数:(2)毫不犹豫:(3)严阵以待:(4)深明大义:(5)足智多谋:(6)呕心沥血:(7)不求闻达:(8)精益求精:(9)忧心忡忡:(10)神机妙算:3. 形近字辨析组词捷()搀()椅()桶()喉()受()衷()儒()谍()馋()倚()踊()侯()授()哀()懦()碟()馋()椅()俑()候()售()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 作者把漓江的水与____、____作比较,说明了漓江水的特点。
2. 作者用____、____、____这三个词语,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具体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
3.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什么?这句话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让你体会到作者细致的观察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精美课件(共76张PPT)
示例3
假如我想写有关父母的爱的文章,可以引 用我们学过的名言什么呢?“父母是爱是天地 间最伟大的爱。”
如果我想写有关努力学习的文章,我可以 引用哪句古诗呢?
明快,开门见山。(一学生读此 方式的开头,再比如我们学习的 第一篇作文就是点题式。
引用式
引用名言警句、诗歌、谚语 、人物语言等。
示例1
“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短短的尾巴 长耳朵,身披一件白皮袄,走起路来轻轻 跳。”哈哈,大家猜了一定知道,没错, 这就是小白兔。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就是小 白兔。
示例2
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 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 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 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 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 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 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 向两边拉。
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 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我发现: 这些古诗里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第一句里的“竹子”象征着坚定顽强、不畏艰险、 刚正不阿的人;第二句里的“梅花”与世无争、 贞洁自守、洁身自好;第三句里的“秋菊”凌霜 傲雪、孤标傲世、坚贞不屈。除了以上事物以外, 古诗中往往还赋予“荷花”高洁清廉的品格, “松柏”则是傲霜斗雪,被赋予坚贞不屈的品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下册第四单元《语⽂园地四》课后题及答案(含三套题)部编版六年级语⽂下册第四单元《语⽂园地四》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读《那个星期天》⼀⽂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回答问题。
开头:我还记得我的第⼀次盼望。
那是⼀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直到天⾊昏暗下去。
结尾: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记不得了。
男孩⼉蹲在那个⼜⼤⼜重的洗⾐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可挽回地消逝,⼀派荒凉。
1.这种开头、结尾的⽅法叫⾸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以“我的⼼愿”为题作⽂,我也会这样开头和结尾。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的诗运⽤了托物⾔志的写法,请按要求写⼀写。
1.⽐喻保持⾼尚节操,清⽩⽆污。
粉⾻碎⾝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喻历经磨难,依然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语文园地知识点梳理(知识清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下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考点1:体会相同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第一句中的加点词语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加点词语都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
(同样的意思有多种表达这样的表达,文字语言丰富,而且富有变化)考点2:语境运用(1)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南锣鼓巷摩肩接踵,什刹海熙熙攘攘。
(2)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喇叭;五点左右,蔷薇绽开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展开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吐露芬芳;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3)放眼望去,满目都是绿色:山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松树直冲云霄;山脚下的田野一碧千里,伸向远方;低矮的小丘上长满了嫩嫩的小草,配着柔和的线条,翠色欲流……(4)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困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二、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考点:习俗的寓意(1)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2)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3)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4)过年的时候大门的“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气已到”(5)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第二单元【词句段运用】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考点1:我们会发现,这三个句子都运用了夸张手法,描述都超越了客观事实,都将人物或者事物的情态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1)“眨眼就到了”,并不是真的眨眼就到了,而是表现春节来临之快。
(2)“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将人们得知孩子获救后高兴和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句段一: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句段二: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 伸出两只大手 啊!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1)关注人物的外貌描写,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人物形象;(2)如果删去这些内容,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就没有原来那么鲜明和生动了。
四、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不停止,而子女想要去养老孝敬,可是亲人却失去了。教育子女,应该好好的对待自己的亲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亲人以后再去叹息。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也就是“居安思危”的意思。
教学
重难点
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的习作中,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学具
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二、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要求大家分析一个好的开头和一个好的结尾的作用。
句段三: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 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部编版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的呢?
——《藏戏》
文章用三个反问的句式开头,构成排 比句式。答案在问题中,且答案是肯定的、 唯一的。这样的开头作用是加强语气,激 发读者的好奇心,表达对藏戏的推崇之情。
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生河活北中 省有赵很县多的值洨得河我上们,赞有美一的座人世,界你闻想名用的哪石句拱诗桥来,赞叫美安下济面桥的,人又物叫呢赵?州桥。
这诗两中句 的诗竹的象意征思诗是人它面并对不种需种要艰别难人困去苦夸,许宁它折的不颜弯色,,决在不意向的任只何是恶要势把力清屈淡服的香品气格充。满在天地之间。
间。写出了诗人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
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 落在尘土,这是诗人坚守高尚节操,不屈不移、忠于信念 的情怀。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赞美的人,你想用哪句诗来赞美下 面的人物呢?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诗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这两句诗的 意思是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 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 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 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谄媚的高尚情操。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同学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
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丁香结》
反问句结尾,既升华了文章主题,又激发了读 者思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目 录
• 交流平台 • 词句段运用 • 日积月累 • 我的发现 • 趣味语文
01
CATALOGUE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的作用与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知识共享
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 个分享知识和学习心得的 平台,有助于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储备。
பைடு நூலகம்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名言警句的积累
总结词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增强语言表现力
详细描述
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智慧,通过积 累名言警句,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语 言的表现力。
优秀短文的积累
总结词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写作思路
详细描述
优秀短文往往具有精炼、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积累优秀短文,学生可以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展写作思路,提升写作水平。
词的运用
辨析近义词
本单元提供了许多近义词,学生应学会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词的运用
01
词语搭配
02
学生应学会正确搭配词语,以符 合语法和习惯用法,提高语言表 达的准确性。
句子的运用
句式变换
学生应掌握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如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以提高 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发现新的句子结构
总结词
复杂多变的句子结构
详细描述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们可以找到许多不同于以往的句子 结构。例如,一些长句子的运用,如“在蔚蓝的天空下 ,一群群鸟儿欢快地翱翔着,它们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 ”;还有一些特殊句式的出现,如“要是......就......”, “与其......不如......”。这些新的句子结构能够帮助学生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语文六下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语文园地
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 (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 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 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 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脍炙人口, 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我”内心痛苦的变化
背景:原文记叙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邱少云在执行 潜伏任务时,潜伏的茅草丛被敌人用燃烧弹打着,自己燃烧了起来, 但为了整个斗争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壮烈牺牲。
语文园地
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错事,想 认错又不敢,或想做好事又不好意思 做的经历?说说内心经历这些事时的 心理变化过程。
语文园地
诗歌大意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 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 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 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 里来的呀?
语文园地
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试着在多 读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古诗吧!
同桌练读
齐读
QICAIKETANG
七彩课堂 伴你成长
这段话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内心不安的? 省略号、问号
语文园地
为战友心痛 担心暴露 不忍心看 忍不住不看 盼望出现奇迹 心如刀绞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 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 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 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 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 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 映了三国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转化,并 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 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文章中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并在习作中能加以运用,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
2.了解古诗词中借他物来表达志向、情感的写法——“托物言志”,并加以运用。
3.学习课文中主人公外貌描写跟文章主题的紧密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三首古诗和三篇现代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三篇古诗和三篇现代文,想一想:每篇课文的最后都有什么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查看课后练习,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流畅地回答课后习题。
)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第四单元的课文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哪些特点?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迅速举手要回答问题的学生。
)
(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是直接点题(“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呼应开头(“妈,昨天是4月28日”)。
(2)《为人民服务》的开头是直接点题(“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结尾升华主题(“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金色的鱼钩》开头是交代事情的起因(“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结尾起到了呼应和升华标题的作用(“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表扬回答正确的同学,让学生交流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3.如何写好文章中的开头和结尾,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在这方面非常值得大家学习,请女生、男生分别读出开头和结尾。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细细品味诗句,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下面的诗句。
课件展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学生齐读后思考:诗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诗人托“竹”言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和品质。
)
2.品味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其他诗句,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起交流诗句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
)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花枝还傲霜斗寒。
诗人苏轼借用“傲霜枝”来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二)第二题。
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教师展示:“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作用: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虽受尽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如果删去,则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品质,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
2.教师展示:“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
”
(作用:通过外貌描写,扁鼻子军官凶神龌龊的丑陋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读者由衷开始担心雨来的命运。
删去,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这段话是对祥子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他的健硕和无限的活力。
外貌描写能够很好地表明人物的特点。
如果删去,就没这种表达效果了。
)
4.学生齐读这三段话,体会人物的外貌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
全班交流。
5.拓展练习。
(1)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成功的外貌描写的段落。
(2)一位学生描述另一个同学的外貌,其他同学猜一猜他说的是谁。
互相交流,教师点拨。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栽”“柳”“逆”等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增广贤文》。
意思是:人们刻意用心去栽培花朵不一定成活,而无意间插在土里的柳树苗却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一片绿荫。
告诉我们有时刻意为之不能称心如意,顺其自然反而比较容易成功。
第二个句子出自《孔子家语》。
这句话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第三个句子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以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说明事与愿违,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
“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已亡故。
第四个句子出自《名贤集》。
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时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时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
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第五个句子出自《警世贤文》。
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的时候才后悔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
)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对一些名言警句的理解。
1.“词句段运用”中,学生关于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体会不够深刻,应多举事例,让学生加以体会。
2.学生对“日积月累”中的名句体会较深刻,能快速组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