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师招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南京教师招聘考试参考用书 小学数学一本通教材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袁我们提供了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袁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袁帮助 考生巩固所学知识袁体会考场氛围袁从而走向成功遥
野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冶是中公教育的创业理念袁能够在考生通往成功的路上贡献我 们的力量袁是我们的不懈追求遥 殷切期待广大读者对本系列图书提出宝贵意见袁让丛书更 好地帮助广大考生遥 感谢您对中公教育一如既往的支持袁祝您梦想成真浴
严格依据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要求编写
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小学数学一本通
中公教育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编著
北京窑广州窑上海窑西安
图书在版编目渊悦陨孕冤数据
小学数学一本通 / 中公教育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 要北京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 司袁2014.3
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ISBN 978-7-5100-7644-2
小学数学考试的知识点较多袁内容较为琐碎袁考生较难全面把握袁而伴随着新课改的 推进袁教师招聘考试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遥 因此袁考生在复习时袁要牢牢掌 握理论知识袁并能结合教学实际尧新课程改革进行思考袁学会举一反三袁从而达到融会贯 通袁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遥
本着对广大考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袁中公名师及相关专家结合近几年教师招聘考试的 要求袁精心编写出了这一着重体现针对性与适用性的教材遥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院
第一节 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渊64冤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渊64冤
一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渊64冤
二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渊65冤
第二章 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渊67冤
考点深度解析
渊67冤
第一节 教育观念的变革
渊67冤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_____。
A : 主体性的教师观B : 以人为本的教师观C : 专业化的教师观D : 促进发展的教师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
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2、简答题小强在幼儿园里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出现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躲着他。
结合案例,试分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 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幼儿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却不能抑制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攻击性行为;(2) 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像儿童的态度,使他们将暴力看作是一种解决人际冲突的可以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径;(3) 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
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幼儿成功地运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就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4) 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
一3、填空题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____职责和____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参考答案: 监护抚养本题解释:【答案】监护;抚养4、单选题“平行影响”原则的提出者是_____。
A : 马卡连柯B : 杜威C : 科尔伯格D : 波西瓦尔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招教 笔试 技巧类 南京六城区教招笔试备考辅导之课改篇 杨红艳 原创
南京六城区教招笔试备考辅导之课改篇杨红艳原创时代性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和内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自然就成为各地每年教师招聘考察的重要内容。
具体对于南京六城区每年一次的教师招聘考试来讲,课改知识不仅与其它各科目相比较在公共知识试卷部分中明显的占据主要分值,同时也对考生进行学科专业知识中的学科教案设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理念影响作用。
何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在六城区教招考试中有着怎样的题目分布?作为考生如何有效的备考课改内容?通过对往年多份真题试卷的分析,我们与广大关注和支持华图招教的考生进行信息的分享。
一、关于新课改我们现在所说的课改即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它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随着逐渐的推进,至今已经由最初的试验推进阶段进入了理论和实践的深化时期。
新课改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的基础上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各方面进行了创新,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基本框架如下: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概述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课程管理及改革课程目标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改革课程评价改革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改革中重点特例素质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二、鉴于六城区新课改相关知识在六城区教招考试公共基础部分试题的选择、判断和案例分析三种题型中不论从出题数量还是分值的分配上都占据绝对的地位。
而其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考察的范围是改革的具体目标多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案例分析题则侧重于课程改革理念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即给出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材料,让考生围绕教学技巧、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等话题考察考生对课改理念的整体把握。
比如,2005到2007三年都有课程的层次分类表现、评价价值取向、课程结构学段设置等的相关真题;2008年真题考察了三维目标、课改因素、教师研究技能、课程评价四点;2009年真题涵括了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内容;2010年真题中涉及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级管理、“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以及课堂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范围的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复习资料+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复习资料+试题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 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学生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单选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教材,在一节课堂上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属于_____A : 班级授课制B : 小组教学C : 复式教学D : 现场教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3、单选题个性心理特征是在_____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 认知过程B : 情感过程C : 意志过程D :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4、简答题试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动机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的维纳提出的。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
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
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 (机遇) 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它的教育意义有:(1) 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
从南京六城区招教考试分析新课改内容的重要性 朱倪莹 原创
从南京六城区招教考试分析新课改内容的重要性华图教师朱倪莹我国的新课改是在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基础上,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一次自觉顺应。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次的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结构方面;课程内容方面;课程实施方面;课程评价方面;课程管理方面。
新课改的重要性间接体现在招教考试中,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于招教考试的笔试和面试之中。
下面,将分别从笔试和面试来分析新课改内容的重要性。
首先,在笔试中,新课改内容的比重较大,这可以从南京六城区2009年-2012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看出。
南京六城区的客观题中,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例较大,教综知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所占的比例较小一些,但是在这教小的比例中,新课改的内容却占了很大的比例。
2009年南京六城区的选择题中,考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2010年南京六城区的选择题中,考到了“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下的教学理念”、“课程的三级管理制度”和“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判断题中考到了“新课程改革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和“校本课程”;2011年南京六城区的判断题中,考到了“新课改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
可以从下表中,清楚的看出新课改的内容在南京六城区考试的客观题中所占的比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公共基础知识是南京六城区考试客观题中所占比例较大,教综知识所占比例较小。
2009年新课改的内容在教综中占到多于30%的比例;2010年占到约70%;2011年占到大约10%。
由此可见,新课改的内容在南京六城区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比较重要的,大家在复习教综知识时,需要特别重视对新课改的内容,重点复习新课改这方面的内容。
其次,在面试的过程中,大家也需要注重新课改的理念。
对于新课改理念要加深理解,要吃透课程实施改革和课程评价改革等部分的内容。
因为在试讲和说课的各个环节,都处处渗透了一名教师的教学思想,而且考官通常会以考生能否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来衡量其综合素养。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新课程评价)【圣才出品】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第5章新课程评价考点1新课程评价概述一、课程评价1.定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程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途径的一种活动。
2.对课程评价的理解(1)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评价方法,不等同于评价。
(2)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分为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和选择性评价三种类型①发展性评价一般在校内进行,如学业测验等,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②水平性评价是指参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质量所进行的评估,如学年考试等阶段的评估,其目的是监控教育质量以及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③选拔性评价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即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方面去寻找差异,分等排序,所强调的是评价的鉴定、分等作用。
(3)与功能相对应,课程评价的范围可以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4)课程评价具有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两种属性。
其中前者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后者是课程评价的本质,两者同样重要。
二、当前的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性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分看中量化的结果,缺少以过程为主的质性评价。
4.评价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评价地位,没有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格局。
5.评价重心:过分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学生过程性的发展,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
三、新课程评价内容新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与此相适应,需要建立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体系。
四、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_真题-无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总分62,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 建构学习论B. 结构学习论C. 认识学习论D. 联结学习论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
A. 人本主义理论、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B.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C.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A. “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 “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 “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 )。
A. 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B. 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C.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D. 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5.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的教学观念是( )。
A. 重视知识传授B. 重视能力培养C. 重视发展D. 重视创新7.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应做到( )。
A. 传授丰富的知识B.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 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8.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 促进者B. 研究者C. 建设者D. 开发者9.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要产生变化,下面有关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B.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传授C.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服从D.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10.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1、新课程改革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学习者B.定向者C.主导者D.定论者【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定位是学习者,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答案】C【解析】关注个体差异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新课程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A.保持距离,建立威信B.加强联系,打成一片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答案】C【解析】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四大类课程【答案】C【解析】新的课程观对“课程”的理解是认为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
南京六城新教师考试新课程理论自主测试题
南京六城新教师考试新课程理论自主测试题(附答案)一、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每小题1分,共10分)1.当前我国小学课程的设置应该是(A)。
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
2.《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其中(C),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不揠苗助长”B.“不陵节而施”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教学相长3.下列是对新课程下的教师的陈述,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
A.课程计划的执行者B.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C.教育的研究者.D.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4.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D.包括A、B、C。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内容包括(A)。
(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A.(1)(2)(3)(4)B.(1)(2)(4)C.(1)(3)(4)D.(2)(3)(4)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D)。
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含A、B、C7.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B)为重点.(1)创造能力(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A.(1)(2)B.(2)(4)C.(1)(3)D.(3)(4)8.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理的是(A)。
A.“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故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因素在诸多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要主动同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取得联系,互相协作,及时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共同研究德育问题。
故选C。
2、父母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不适宜的解决主体是()。
A、未成年人B、村民委员会C、居民委员会D、父母所在单位【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故选A。
3、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强调()。
A、教师具有权威性B、学生处于中心地位C、教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D、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教【答案】A【解析】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所提出的“教师中心论”,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所具有的权威性。
赫尔巴特在强调教师中心地位的同时,也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及教材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传统教育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特点。
故选A。
4、“望梅止渴”属于()。
A、无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经典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系统【答案】C【解析】因为吃过梅子的人都知道梅子是酸的,所以人们在想到梅子时会流涎,因而止渴。
南京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南京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9~10岁的儿童能达到()守恒。
单项选择题:A、液体B、面积C、重量D、容积2:最早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3: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冲突是()。
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4: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5:下列选项不属于功能复合材料的是()。
单项选择题:A、碳/碳复合材料B、阻燃复合材料C、导电功能复合材料D、电磁功能复合材料6:同学彭某因参加赌博,屡教不改,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下列没有权利将其送到工读学校的是()。
单项选择题:A、父母B、其他监护人C、原所在学校D、班主任7:在教学程序中,老师支配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单项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8:文化进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多项选择题A、内容的丰富B、增加国家对课程改革掌握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供应的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9:下列有关页眉和页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A、在进行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时.在文档页面上方和下方消失两个虚线框B、在“页面设置”选项中也可以进行页眉和页脚的设置C、在进行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时.文档的每一页都需要输入页眉和页脚的内容,即使是相同的内容D、页眉和页脚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对齐方式设置10:发觉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
多项选择题A、智力B、认知过程C、主体活动乐观性D、主体的求知欲望E、主体的学问阅历11:某学校少先队围绕“学雷锋”主题开展一系列少先队活动,体现了()是少先队活动的首要原则。
单项选择题:A、教育性B、趣味性C、实践性D、自主性12:张老师在生字教学中发觉部分同学有丢笔少画的现象,于是把“学校生丢笔少画现象的缘由及对策讨论”作为自己的讨论课题,依据工作中收集整理的资料提出可能的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并实施教学措施,并依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学行动方案,这种讨论方法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 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 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 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 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 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一、新课程标准的性质及框架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 (二)新课程标准的框架 (详见“培训材料” )
第三章 国家课程标准
二、新课程标准的陈述
(一)课程标准陈述的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2、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二)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第五章 新课程的评价
Ⅰ教学思想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 2.有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是否尊重; 3.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Ⅱ教学目标 1.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订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目标; 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通过适当的 方式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3.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所有的活动是否都是围绕 着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
数 学
人文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实 践 活动
科目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通 信 用 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 术
体 综 美 音 艺 育 合 实 与 健 术 乐 术 践 活 康 动
模块
略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第三章 国家课程标准
第五章 新课程的评价
6.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否根据不同的情况, 恰倒好处地向学生提出各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 题; 7.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师能否 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提前结束授课、不拖课。
Ⅴ教学效果
1 .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导向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 集中,课堂教学的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情绪是否高潮; 2 . 在课堂教学情景中,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学习兴趣是 否得到激发,学生是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具体表现为学 生能否在课堂上发问和提出质疑);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一)全球化趋势 (二)信息化趋势 (三)个性化趋势
(详见“培训材料” )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 “整体的人”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 世界与科学世界 (三)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 知识的建构 (四)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 校文化
《通知》指出: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要多样, 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 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 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 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 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 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 , 我国共开展了七 次比较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详见“培训材料” )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1996年7月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 对全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调研。 总计调查了全国 9 个省(市)近 16000 名中小学生 2000 多名校长、教师和 50 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 委员会委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落 实状况、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与学过程中的问 题、考试与评价的问题等。结果发现我国九年义 务教育实施状况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 求、有悖于教育规律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课程 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偏离;课程内容偏多 偏难,要求偏高而且与课程目标有一定偏离;学 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考核方式单一,结 果处理不当。
(1)2004年秋季,4个省(自治区)参加普通高 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 总数的13%; (2)2005年,江苏省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25%-30%; (3)2006年,安徽、辽宁、浙江、福建等四省 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原计划15—18个省份参加普
第五章 新课程的评价
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回答问题和课堂联系的准确率高 不高(高的标准是90%以上); 4.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贯彻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 以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具体表现为学生遵守课堂纪 律的情况)
Ⅵ教师素质
1.在教态方面,能否做到自然、举止庄重、情绪饱满和讲授 速度适中; 2.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讲标准的普通话,是否使 用规范的课堂教学语言和做到语言生动; 3.板书设计是否简明、醒目,黑板板面利用是否得当。
⒊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 ⒋及时地做出反馈,制定改进计划
第五章 新课程的评价
二、学பைடு நூலகம்评价 (三)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 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式。 它的一些基本特点: (1)档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的作品。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 过程的描述和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和家长对 作品的评价; (2)学生是选定自己档案袋内容的主要决策者; (3)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 (4)档案袋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5)档案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6)教师要对档案袋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Ⅶ教学机智
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做到不仅对好学生的成就加 以表扬,而且对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的进步加以赞扬; 2.教师能否妥善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第五章 新课程的评价
二、学习评价
(一)从“甄别”走向“发展” (二)学习评价的综合框架 ⒈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⒉设计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方法
8
思想品德
9
品德与社会 科 外 体 学 语 综合实践活动 育 语文 数学 艺术(音乐、美术) 地方与学校课程
历史与社会 (历史、地理) 科 学 (生物、物理、化学) 外 语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四、高中教育阶段“新课程”结构
学习 领域 语言与 文学
详细陈述
第三章 国家课程标准
三、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是“学科” 还是“课程”? (二)是“以教为本”还是“以学为本”? (三)是“刚性约束”还是“弹性空间”?
(详见“培训材料” )
第三章 国家课程标准
四、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意义
(一)它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 现实。 (二)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 标准。 (三)它标志着教材真正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四)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 (五)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六)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四)国家课程标准 (五)教学过程的改进 (六)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七)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八)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九)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十)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详见“培训材料” )
第四章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 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质量 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 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探究学 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 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 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 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 进行。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 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
第四章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二、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与探究学习
(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二)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三)确立新的教学观
(详见“培训材料” )
第五章 新课程的评价
一、教学评价
(一)从“甄别”走向“发展” 新课程旨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 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教学评价的综合框架 ⒈设计评价标准 (大体包括:备课 、课堂教学 、 布置作业 、课外辅导 、对学生的评价 ) ⒉设计教学评价工具 ⒊收集和分析信息 ⒋对教学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详见“培训材料” )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二、 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一)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原则( 均衡性、综合性、选 择性) (二)形成了较严密的课程综合与分化的体系结构( 新课
程总体结构是: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 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造或整合 (经过改造或整 合的课程主要有:品德与生活 (1-2 年级 ) 、品德与社会 (3-6年级)、科学(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3-12年 级)、艺术(1-12年级)、历史与社会(7-9年级)、体 育与健康(7-12年级)、通用技术(10-12年级) ) (四)普通高中新课程呈现出三级结构( 学习领域、科目、 模块 )
(详见“培训材料” )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三、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结构
年 1 2 品德 与 生活 课 程 门 类 3 4 5 级 6 7 九年课时总 计(比例) 7%-9% 3%-4% 7%-9% 6%-8% 6%-8% 体育与 健康 10%-11% 20%-22% 13%-15% 9%-11%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