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文化空间究竟有多少西化因素
北京上海地域文化差异及产生原因
北京、上海地域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地域文化“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差异及产生原因一、建筑1、民宅设计差异:北京屋顶多建成平顶。
利于保温保暖。
上海传统建筑屋顶高而尖。
注重台风散热。
原因:北京位于秦岭怀疑以北,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
上海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
2、建筑风格差异:北京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建筑,因少有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侵蚀,风格十分统一。
上海则是欧式小楼,包括巴洛克式、哥特式等。
原因:主要是由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东西文化的碰撞以及西方列强殖民所造成的。
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两地的高层建筑高速增长,风格都具有典型的现代特点。
二、饮食差异:北京的饮食做工粗糙,主食为小麦、高粱、大豆与白面。
上海饮食做工精细,主食为水稻、大米。
原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
同时饮食文化受到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影响,既有面食又有大米。
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
同时饮食口味也以甜、酸为特点。
三、工业差异:北京周边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原因: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贫乏,但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四、居民的体格与性格差异:北京人体型相对魁伟、刚健,性格强悍、豪爽、严谨,忙时工作认真、闲事懒惰无所事事。
上海人体型娇小,性格相对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生活节奏快、勤劳工作以维持生计。
上海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机制
地域文化与发展期末作业——上海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机制上海地域文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1. 开放性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2. 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 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3. 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4. 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 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1. 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2. 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3. 上海的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的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4. 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5 5上海地域文化如何形成: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移动很多,尤其是清代以后的大移民。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文化空间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T n j U iest o ra ca ce c c in o gi nv r i J un l y So il in eSe t S o2 1 e 0O
Co f u a in o w l r p c s n i r t fNe Cu t e S a e 。 g o u
② 《 进 世 博 会 》 东方 出版 中心 , 0 8 1 走 , 2 0 年 0月 。
③ 历 届世 博会 选址 大致 有 如 下 几 种 情 况 , 是 在 城 市现 有 建 成 区 附 近 或 者 本 身 就 位 于城 市 中心 地 带 的 世 博 会 选 一 址 , 充 分 考虑 城 区更 新 改 造 的作 用发 挥 , 及 与周 边 城 区 空 间 关 系 , 1 6 要 以 如 92年 西 雅 图世 博 会 、 98年 里 斯 本 世 博 会 ; 19 二 是 距 离城 市 较 远 的 地 带 , 必 须 注 意 完整 的 功 能 替代 , 为 新 城 区建 设 的 重 要 起 点 , 1 7 则 成 如 90年 日本 大 阪 世 博 会 ; 是 三 临 时性 选择 的地 点 , 博 会 结 束后 恢 复 原 状 , 早 期 的 世 博 会 和 20 世 如 0 5年 的 日本 爱 知世 博 会 。 上 海 世 博 会 选址 处在 前 两
作为 开埠 以来工业 历史发 展的见 证 , 工业 遗存 集聚 , 里又有 着 非常 丰 富的历 史文 化 资源 , 这 世博 会使 这 种价值 和资 源得 以放 大 。但 是 , 博会 园 区所 在地 区 , 世 工厂众 多 、 旧房屋 遍 布 , 础设 施差 , 于必 须 危 基 属
上海徐家汇: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
上海徐家汇: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上海徐家汇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一片兼具历史和现代魅力的地区,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多年来,徐家汇一直承载着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融,形成了独特而又活力四溢的城市风貌。
徐家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的徐家汇是一片青翠的村庄,以粮食种植和捕鱼为主要产业。
然而,随着近代上海的开埠和发展,徐家汇逐渐成为外来商人,特别是西方商人聚集的地区。
他们带来了西方文化、商业活力和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使得这里成为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徐家汇的交通发达,不仅四通八达的地铁和公交网络串连起了整个上海市区,更重要的是,这里位于上海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南迪路和汾阳路的交汇处。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徐家汇成为商业和文化交汇的中心。
如今,徐家汇的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了上海市的商业中心和繁华地带。
徐家汇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一方面是源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西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并存。
比如,历史悠久的天主堂和圣依纳爵教堂,以及早期上海规模最大的百货公司大新公司大楼等西方风格建筑。
而另一方面,徐家汇也有众多的文化机构,如上海图书馆、上海文化广场、上海电视台等,都成为了演艺、展览、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徐家汇,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方的建筑风格,还能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徐家汇的商业街区充满了国际化的时尚品牌和各国美食。
步行在徐家汇的街头巷尾,仿佛置身于一个国际大都市,各种语言和文化在这里交织在一起。
这里的咖啡馆、书店和艺术展览馆也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和艺术家。
徐家汇还是一座教育资源丰富的区域。
这里聚集了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这些高水平的学校为徐家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
这也使得徐家汇成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徐家汇还举办了许多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和展览。
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使者前来参加文化节、电影节等活动,为徐家汇注入了更多的多元文化元素。
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
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以上海为例,探讨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从历史、人口、经济和规划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一、历史因素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影响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历史因素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19世纪末,上海就成为了外国列强的租界,各国在此建造了大量殖民地建筑,如黄浦江畔的外滩和法租界、英租界的静安寺等。
这些外国建筑风格影响了上海的城市格局和建筑风貌,也对日常生活的空间布局产生了影响。
二、人口因素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影响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人口规模庞大,人口因素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激增,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扩大。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上海,形成了新的社区和住宅区。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上海实行了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促进了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
三、经济因素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影响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因素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海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各个领域的繁荣,包括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商业区的集聚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娱乐和餐饮选择。
同时,上海的国际化水平也吸引了大量外国企业和机构进驻,这些外资企业的设立又为上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经济因素的发展使得上海的日常生活空间更加多元化和便利化。
四、规划因素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影响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也离不开有效的城市规划。
近年来,上海的城市规划变得更加科学和综合,充分考虑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例如,上海的地铁建设实现了快速而便捷的城市交通,将不同区域的日常生活空间连接在一起。
另外,上海还推进了公共空间建设,修建了许多公园、广场和步行街,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解读上海 上海文化的基因
解读上海上海文化的基因作者:来源:《美化生活·T+城市》2016年第03期上海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海派文化”,这是被看成是上海独特性的重要方面。
因此,要认识这个城市,也就必然需要认识这种独特性。
“海派文化”之所以被认为具有独特性,显然是因为其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具有很大不同的内容和精神特征,那么,这是什么?又是怎么炼成的呢?有关海派文化的讨论,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过多次讨论,而最有意义的、最触及根本的应该还是上世纪20年代的那次“京派”、“海派”大争论。
但这次讨论,学术前辈、文化巨匠们辩论得死去活来,也没对究竟什么是海派文化得出个结论,所以我这里也不想再就此进行宏大叙事似的总结归纳了,而是从上海文化形成的角度来看看这种文化的特质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
就我的认识而言,海派文化是中西社会中的边缘文化或者说弱势群体文化、底层文化的混合体,绝对不是什么中西主流文化之精华的结晶。
这里有几层含义:首先,上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核心文化圈的边缘。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海尽管处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但由于是濒海边邑,从未成为主流社会的核心,在以农耕为主体的社会中不具有任何的优势,也未成为兵家争据的目标。
因此,始终处于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处在吴、越文化的边缘地带和共同影响圈。
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样,才更加容易接受外来的文化,才有可能在外来影响的基础上调和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
其次,上海开埠后传入的西方文化,从海外来上海居留的人口,除极小部分是外交官和传教士之外,主体是海军士兵和商船水手以及来自各国的冒险家或小职员,即使在租界最繁荣时期,有一些外国银行中的大班等,但就他们在其本国的职位而言也主要是中低职位的职员,另外还有不少是在母国无以谋生者甚至罪犯。
这些人群在母国基本上都处于相对比较边缘的地位,而其所携带来的外国文化显然也是底层的。
李天纲在《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一书中指出,真正向上海人普及欧洲主流生活方式的是20世纪20年代从俄国十月革命中逃离出来的白俄难民。
上海文化调研报告
上海文化调研报告上海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上海市的文化特点、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市民对文化的参与度和意识,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方法和样本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
样本涵盖了上海市不同年龄、职业和居住区域的市民。
三、调研结果1. 文化特点根据调查结果,上海市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多元化和开放性。
94%的受访者认为上海是一个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城市,87%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市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2. 文化产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的文化产业发达。
77.5%的受访者表示上海市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大,62.5%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市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3. 市民对文化的参与度和意识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65的受访者表示有文化活动的参与经历。
大部分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式包括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观看音乐会、戏剧等。
此外,38%受访者表示会通过互联网参与文化活动。
4. 文化建设方向根据调查结果,市民对于文化建设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提高文化设施设备的公共性、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创新、加强与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方面。
四、调研结论1. 上海市的文化特点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市民对此感到自豪。
2. 上海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市民对文化的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市民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较低。
4. 市民对于文化建设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提高文化设施设备的公共性和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创新上。
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继续打造上海市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和推广。
2. 加强对市民的文化教育和宣传,提高市民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
3. 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资,提高其公共性和普及性。
4. 加强文化活动的质量管理和创新,提供更多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5. 加强与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上海市的文化影响力。
上海新式里弄民居文化分析
上海新式里弄民居文化分析上海新式里弄民居文化分析——空间品质城市精神发布时间:2006-3-12 15:21:05 阅读次数:来源:作者:王富臣莫天伟一引言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里弄,如一轮不停转动着的磨盘,以中国传统作底、西方文明为盘、时间作轴、经济为力,碾碎的是世俗,流出的是生活。
它穿过小巷,越过大街,渗透到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孕育出了独特的都市人文景观。
弄堂是上海人对里弄的俗称,它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
由此,当时素有“江海之涌津,东南之都会”的上海,成为西方列强进入中国的东方门户、中国和西方接触的要冲。
两股力量的汇合,使上海自1843年开埠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近一个世纪,由“蕞尔小邑”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上海市民的居住方式以一种特殊的形态发展着。
它融合了东方文化的精神、西方文化的体制,自成一体,来木板房联排布局的方式,整合当时城市生活的功能要求,形成了具有鲜明形态特征和空间特点的居住建筑形式。
从此,它就逐步地融入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为生活的剧场,它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塑造了市民的文化品位,造就了城市的内在精神。
上海里弄在其百年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早期石库门里弄、后期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花园里弄和公寓式里弄。
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社会生活形态。
如果说是石库门里弄有着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的话,那么,新式里弄则更多地表现了西方文明对市民生活形态的影响。
三空间特征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风日渐,崇尚西方文明的城市中产阶级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新式里弄民居。
新式里弄着眼于体现新的生活时尚,反映新的价值观念。
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朝向、间距、通风、隔声等成为新式里弄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
"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
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
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
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休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
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
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
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建筑文化解读
上海建筑文化解读一、上海市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端,西濒黄浦江,南界浙江省。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际大都市之一。
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这里是一个渔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港口。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成为了远东地区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上海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和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地理环境方面,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土地肥沃。
这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长江和黄浦江两条河流穿城而过,为上海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上海周边还有大量的农田和森林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上海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建筑文化。
上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自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上海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历史始于公元1291年,当时元朝统治者将上海设立为县治,开始了它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发展历程。
明朝时期(13681,上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明朝中叶,由于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上海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明朝时期的上海还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王世贞、徐渭等,他们的诗词作品为上海的文化底蕴增色不少。
清朝时期(16441,上海继续保持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上海设立了江南制造局,负责生产军火和武器。
上海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商业港口,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外国使者。
清朝时期的上海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点,如豫园、城隍庙等。
民国时期(19121,上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成为了国际性的大都市,吸引了众多的外国人来此谋生。
民国时期的上海还出现了许多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如外滩、南京路步行街等。
“孤岛”何以孤,又何以不孤——上海“孤岛”文化空间的多样呈现
文化“孤岛”何以孤,又何以不孤——上海"孤岛"文化空间的多样呈现文/妥佳宁抗战期间上海租界形成了“孤岛”文坛。
自1938年茅盾在《文艺阵地》发表《“孤岛”文化最近的阵容》以来.对“孤岛”文坛的评价与研究不断丰富。
然而儿十年来学界却在“孤岛”不孤的定论下很难取得进一步突破「尽管既有研究往往认可“孤岛”不孤的论断.却很少有研究真正揭示“孤岛”何以被称为不孤.而又何以能够真的做到不孤,以及不孤是否还可有其他层面的理解"更进一步的研究,正有待新视野的引入。
“孤岛”不孤论的产生与再度构建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当时日本尚未对英美开战.上海法租界与英美等国在沪的公共租界并不受日本管辖;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本与英美开战后,日军才进入上海的租界区。
在这四年零一个月中,上海的租界被包围在华东大片沦陷区里,成为一个政治、军事意义上的“孤岛”。
中国现代文学史称之为上海“孤岛”时期。
“孤岛”在政治上实际是受美英法殖民当局的工部局、公董局统治,仍然是一块殖民地”与租界以外的所谓“沪西歹土”不同之处在于,“孤岛”的殖民统治者是美英法等国,而非日本”但是这块狭小的西洋殖民地却在抗战时期与周边大面积的日占区形成了某种对立关系,反而和被称为“自由中国”的国统区、解放区同仇敌怕。
故而有“孤岛”不孤之称。
“孤岛”不孤这一论断并非纯粹由后世的现代文学研究者构建而成,而是抗战初期上海“孤岛”甫一形成,即有论者提出。
自1937年11月《战时日报》《国闻周报》《宇宙风》等各大报刊相继使用“孤岛”来描绘被日军包围的上海以来.1938年便已有大量上海刊物岀现“孤岛不孤”这样的题目.如6月17日《文汇周刊》的创刊号,发表灵蛇的《孤岛不孤》一文;8月15日的《大美画报》和11月16日的《上海生活》等,也都出现了题为“孤岛不孤”的文章。
而笔者所见最早岀现的“孤岛不孤”论述.是发表在1938年4月25日香港的《大风》刊物中孔远之的《孤岛不孤》,该文在对傀儡政权大加斥责后,告诉全国读者一事,“即青天白日满地红国徽,仍飘扬孤岛之上,孤岛仍是属于中华民国的孤岛”。
大上海璀璨之都上海中西文化的汇流之地
大上海璀璨之都上海中西文化的汇流之地大上海璀璨之都-上海中西文化的汇流之地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角色。
这座城市自从19世纪末的开埠以来,就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移民和外国文化的影响。
因此,上海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在这里,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相遇、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东西文化汇流之地。
1.历史渊源上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在近代历史中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1843年,上海成为中国开埠的第一个通商口岸,西方列强开始在这座城市设立租界,带来了大量西方商人和文化。
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德国人等各国人士纷纷涌入上海,带来了西式建筑、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
2.西式建筑风格上海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貌。
在上海的中心地带,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西式建筑,如外滩的洋房、石库门建筑等。
这些建筑展现着西方的建筑艺术风格,象征着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
3.文化交流上海的中西文化交流不仅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
上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
不少西方文化的先驱者来到上海,与当地的文化交流互动,为上海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上海也向西方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融。
4.国际化教育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拥有许多国际学校和外语学校。
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
学生们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5.美食文化上海的美食文化也是中西融合的典范。
这里有道地的上海菜,精妙绝伦的中餐;也有国际化的西餐、日韩料理等各种异国口味。
无论是传统的小笼包,还是精致的法式甜点,都能在上海找到,并且有着各自的特色与风味。
总结:上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国际化的城市,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魅力。
从建筑风格到文化交流,从教育到美食,上海以其独特的中西文化汇流之地的面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汇聚之都:探索上海的多元文化特色与地理优势
汇聚之都:探索上海的多元文化特色与地理优势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全球第一大港口,上海不仅是经济和商业中心,还是文化和艺术的聚集地。
上海因其地理优势和历史特色而成为中国最具多元文化特色的城市之一,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
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毗邻苏州、杭州等历史文化名城。
同时,长江经过上海,它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亚洲和世界的重要航运中心之一。
所有这些因素使上海成为多元化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上海的历史中,许多国家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上海最初是一条渔村,20世纪初,中国人和外国人来到上海,使它成为国际大都市。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期间,上海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上海最著名的文化特色之一就是很亲西方文化,这一特色始终保持着,尽管许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已经被消除。
不仅如此,上海还因其独特的建筑和风景而备受瞩目。
中华文化和特色的建筑物比如豫园、蓬莱塔、城隍庙等闻名中外,不仅为观光游客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旅游景点,同时也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了上海之美。
此外,上海还拥有一系列国际友好城市、友好组织,从而从国际交流的角度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上海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和艺术家,例如鲁迅、毕加索、李泽厚等。
他们的作品和精神赢得了全球观众和文化粉丝的口碑,这些传统文化看似已经被时光和历史遗忘,现在在上海又得到一次完美的展现。
此外,上海还因其美食和娱乐而着名。
上海特色美食种类繁多,街贩和小吃亭、餐馆、夜市和超市中提供了各种美味食物。
作为全球一流城市,上海的夜景也备受赞誉。
夜晚的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象之一,从那里欣赏黄浦江上的河灯,同时享受酒吧、夜总会和音乐表演的同时,你也会感受到上海城市的独特魅力。
正如上所述,上海的多元文化特色和地理优势使它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
无论你是来自中国的村庄,还是来自其他国家,你都能在上海找到一个家。
作为文化空间的上海老洋房
作为“文化空间”的上海老洋房2011年11月27日15:06 翁敏华来源:新民晚报徐汇区衡山路、复兴路一带,是过去的法租界中心地带,集中了两千余栋年代不同、形式各异的“老洋房”。
保护与研究它们,是我们这一代上海人的历史使命。
“文化空间(the Cultural Space)”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重要概念。
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文化的存在具有时间的性质和空间的性质。
与自然空间、物理空间不同,文化空间是一种意义空间,具有人文意义。
“建筑物不再被看做是一个自在的目的”,而是“被视为意在表现人的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空间结构’”,建筑物“显示了人的世界,人类社会整个活动场所的意义,并且在这种功能的范围里实现它们的恰当作用”(【荷】冯·皮尔森《文化战略》)。
我们认识到,老洋房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而且更是一种文化空间。
应该将它们当做“文化空间”进行活态保护,而不是停留在物理性的保存。
老洋房是物质性的,老洋房背后的历史变迁、人物命运、人生故事,又是非物质性的,所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应该从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上进行。
房屋与居住地作为“文化空间”具有意识形态性,颇能反映居住者的价值取向、审美旨趣。
这一带的许多老洋房里,捏合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美丽元素。
丁香花园里的龙头与龙墙,就与豫园、桂林公园的风格十分相似,花园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所在:房屋的结构是西式的,配以中式的园林构造,表明了上海人的务实精神:房屋的采光、格式,确实是西式的更符合人的健康、舒适生活。
而西方人一览无余的园林,又不如中国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有味道。
这一“合璧”法,在这一带老洋房比比皆是,丁香花园堪称代表。
上海人的生活态度,是“拿来主义”、崇洋不迷外的。
这是一种值得今天大力发扬的人生态度。
文化空间同时具有时代性。
人们可以从中解读出这一族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海文化内涵中包含各种各样不同的西洋传统
; 如果对上海的传统作一个细分的话,它又有哪些成分呢?显然又不是东方/西方、传统/现代这种二元模式所能解释清楚的。
上海的文化传统是很复杂的,包容着各种各样的内涵。
首先看上海文化中的西洋传统。
西洋是个很大的概念,西洋文化中有各种不同的传统,如基督教传统。
基督教传统中又有天主教的传统和新教传统。
就像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建筑一样,上海文化内涵中包含各种各样不同的西洋传统。
从宗教传统来看,近代欧洲有两个很重要的宗教传统。
一个是以英国、德国代表的新教传统。
按照马克思·韦伯的分析,这个传统产生了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之所以首先在西欧产生,这背后有个宗教资源———新教传统。
新教传统中有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入世禁欲”。
过去基督教传统都是以“出世”,以追求“彼岸世界”为终极目标的。
但宗教改革后,新教使人对人生的理解发生变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在世俗生活中尽量地表现自己,谁表现得最好就可证明谁是上帝最好的选民,就有可能进入天国。
新教的这一变化就使新教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的民众不再认为现实的世俗的生活是堕落的生活。
在世俗生活里你拚命地工作,拼命地积累财富,这都是为上帝而做,说明你是最好的教徒。
资本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新教国家的人都特别拼命,都特别有奋斗的精神,而且充满着一种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这就是新教的传统。
新教传统在上海文化精神中表现十分突出。
上海人在中国人中的确表现得十分拼命,特别精于算计,上海人处处体现出这种精明。
如果把这个精明不做贬义来讲的话,它就像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
过去在全国最困难的时候,买粮食都要有粮票,但惟独在上海有一种粮票是半两,半两粮票用来买什么呢?它可以用来买一根油条。
可见上海人都是从小处来计算,计算到一分一厘。
这种精神背后体现出的就是新教中的工具理性。
从好的方面看,上海人在全国相对来说是最有职业感的,比较讲信用。
改革开放刚开始时,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谈生意,发现和上海人最难谈,上海人总是要和你纠缠半天,他们不仅要算计自己能盈利多少,还要算计你能盈利多少。
上海的文化空间究竟有多少西化因素
90 ┸ 文化乱弹华洋杂处对文化交流的有限性从上海学、上海史的角度,文化空间应该从口岸开始,口岸就是空间。
对西方来说,西方人进入口岸就是进入中国,或者说进入中国文化。
但是西方人进入的每一个口岸都是进入中国的一种地域文化,而不是整个中国文化。
上海后来形成海派文化,但广州就没有,广州作为贸易口岸的历史比上海长得多,却出不了海派,这与广州和上海的地域文化有关。
上海的地域文化属于江南文化,江南文化非常复杂。
我们很多时候只能感觉,现在那一代留存下来的材料,典型的如《王韬日记》,日记中提及他自己、李善兰、蒋剑人、龚半伦(龚自珍儿子),记述他们的行踪,流连勾栏酒楼,很容易使人想起江南文人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还有清初的金圣叹,想起他们在民间传说的市井形象,这是广州没有的。
虽然民间传说未必都是真实的,但却说明文人与市井是融合的。
这对后来的海派文化的形成肯定是有影响的。
这些市井形象是广州没有的,广州的文人被市井化的很少。
因此,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构成了一个地域的人对文化类型的选择上海的文化空间究竟有多少西化因素文/杨国强以及对文化接受程度的限定。
具体地说,口岸的文化就在租界。
租界的一个意义是华洋杂居之地,实际上华洋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华的个体与洋的个体是两群人,除了买办、西崽之外,很少交往,因此从文化意义说华洋杂处很难说清楚。
曾经在上海与中国人接触比较密切的是教会的人,广学会、万国公报中人与戊戌变法时期康梁之间的接触比较多。
租界是一个华洋杂处之地,但从文化交流角度是看不出两群人之间直接的华洋交杂。
法外立论:说话不需要负责任租界的另外一个意义是法外之地,即法律管不到的地方,中国法律管不到,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也管不到。
就公共租界而言,其间有一套另外的章程。
这种法外之地对一般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很大影响,但它造成两种可能:一种做犯法的事,一度盛行的黑幕小说所反映的上海下层社会,以及实际存在的帮会都反映这一点;另一种是讲犯法的话。
上海的文化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上海的文化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上海引进的西方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我完全没有把握。
江南制造局翻译了很多书,但上海本地人其实买的并不多,倒是康有为一个人买了很多。
清末革命,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都各有背景,兴中会以华侨、商人居多,华兴会以两湖学堂的学生为主,离上海最近的光复会,以及苏州的南社,文化保守主义恰恰是最强的。
与此相对比,民国初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重造一个文化载体。
我们常说中国数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但数千年中国社会都提供了一种载体,使文化有所皈依,汉代有太学,太学衰落以后,在乱世中,魏晋南北朝是世家大族,宋以后则是书院。
近代以后,这个载体没有了。
民国初年的学校在梁启超的眼里就像一个交易场,师生之间是买卖关系。
此时的文化附生于报章,犹如一池断梗飘萍而无从聚汇。
XX在北大做校长,把北大重新建成了一个中国文化的载体,以北大为范式,全国南北大学都重新成为民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载体。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便成了一种文化象征。
漫谈海派文化
漫谈海派文化漫谈海派文化李伦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它就像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万古长青,枝繁叶茂,这树的主干在北京,树根深扎在西安,树枝则是伸向祖国各地的地域文化。
因此有一种说法:中华文化五千年到西安去看;二千年到北京去看,一百年则到上海去看。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海派文化,是我们上海城市之魂。
上海城市文化,沉淀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中,融化在市民的血液和气质里,根深蒂固,特色鲜明。
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除了缄市外貌、说话口音、生活习惯等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市民精神气质、生活观念、思维方式、情趣爱好的不一样。
这种差异性相当丰富而复杂。
今天漫谈的是我对海派文化的一些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教。
一首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海派文化?让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来看上海人特别是干部,正确全面地认识海派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主动,避免盲目和被动。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性活动中,有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当志愿者,陪同外宾当翻译。
有的志愿者回答外宾的问题时说:“上海的豫园,就好比北京的颐和园。
”“三国故事里的曹操,是一个追求和平的人。
”“变脸是京剧特色之——。
”((((((试想,我们上海人用外语把这些错误知识传输给外国友人,他们回国以后,一旦互相求证,将会“拼揍”成怎样的中国文化和上海文化的概念?这个事实说明,我们多么需要在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要认识地域文化的差异。
上海人不能不了解海派文化的有关知识。
类似上述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难碰到的。
我是碰到过不止一次这样令人尴尬的情形的:有的外国朋友问我:你们的城市为什么叫上海?有下海吗?我当时难以回答,不免有些尴尬,但我没有随便说。
有的外地同志问我:你们上海有城墙吗?还有的问:英语讲得不规范,你们为什么称为“洋泾浜英语”?等等。
我在这些问题面前,有把握的就回答,没有把握的,不随便当场回答,老实承认自己不懂,去向知道的人或书本去请教。
上海城市介绍
上海城市介绍海派文化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上海的简称“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上海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港而兴的城市我们常说,上海的很多地理因素影响我们这座城市的发生及发展,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上海处于长江入海口和中国海岸线的中点,以及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自从有朝代以后,上海的历史不断更迭变换周以后,上海所在的江南,主要是吴国和越国的领地,现在上海全境的大部分当时属于吴国后来,越灭了吴,楚国东下又把越给灭了这以后,江南就成了楚国贵族春申君的封地,上海“申”的简称就来自于春申君的“申” 到了唐宋,上海最大的港口是青龙镇,它是松江主要的出海口可能有人会问,上海怎么得名的呢?比较确切的一种说法,来源于松江当年,松江是上海境内最大的河,它号称有36条小河,其中有两条小河是对应的,一条是下海浦,一条是上海浦上海浦的位置大约在十六铺新开河那一带,当时最早的中心村落就在上海浦畔,因此我们这个城市的名字就被定为“上海”对于海派文化,今天我们怎样来定义它的特质?我认为它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创新海派就是见多识广,就是锐意创新,这也是上海文明的一个本质特征从近代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文化领域,还是在工业制造领域等方面,上海为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创新产品所以说,海派文化最本质的一个特征就是创新海派文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多元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汇聚着来自中国各地的人上海的地方剧种滑稽戏当中,有一个基本功就是讲各地方言我们如果在弄堂里长大,会看到有72家房客,其中有苏北人,有绍兴人,有广东人……所以,上海人的语言天赋也是很突出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接触这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会形成什么样的城市性格?就是比较宽容,有包容性如说过年的时候,山东人和广东人过年肯定不一样,山东是孔孟之乡,比较传统有文化,广东则是一个商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城市但由于上海是移民城市,五方杂处,所以各种过年的风俗都在这里融合所以,海派文化,就是没有派别,没有限制在海派文化里,每个个体都各具风格,各具风采,正是这种不整齐划一,不从众,形成了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万千气象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她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XX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XX年英国殖*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XX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纪XX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科界和法科界占据租界严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又名东方明珠塔,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的电视塔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东方明珠塔是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江欢成设计建筑动工于XX年,于XX年竣工,投资总额达亿元人民币高米,是上海的地标之一东方明珠塔有15个观光层最高的观光层——太空舱位于米,低一点的有位于米的主观光层和位于米、90米的室外观光层旋转餐厅位于米东方明珠塔中还包含展览、餐饮和购物等其他功能金茂大厦于XX年x月x日被批准立项,XX年x月x日动工,XX年x月x日结构封顶,至XX年x月x日开张营业,当年x月x日全面营业金茂大厦占地公顷,塔楼高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楼高米,目前是上海第2高的摩天大楼、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XX年x月x日竣工楼高米,地上层,是目前中国第3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XX年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主导兴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面积平方米,建筑主体为层,总高为米,结构高度为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辆XX年x月x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XX年x月x日,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体正式全部完工[1] XX年x月x日,“上海中心”举行建设者荣誉墙揭幕仪式并宣布分[2]步试运营美国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了设计方案,美国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入围经过评选,“龙型”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出图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1]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私人园林豫园在XX年开始对公众开放,XX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收吸收了江南地区汉族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上海热带风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的文化空间究竟有多少西化因素
作者:杨国强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7年第03期
华洋杂处对文化交流的有限性
从上海学、上海史的角度,文化空间应该从口岸开始,口岸就是空间。
对西方来说,西方人进入口岸就是进入中国,或者说进入中国文化。
但是西方人进入的每一个口岸都是进入中国的一种地域文化,而不是整个中国文化。
上海后来形成海派文化,但广州就没有,广州作为贸易口岸的历史比上海长得多,却出不了海派,这与广州和上海的地域文化有关。
上海的地域文化属于江南文化,江南文化非常复杂。
我们很多时候只能感觉,现在那一代留存下来的材料,典型的如《王韬日记》,日记中提及他自己、李善兰、蒋剑人、龚半伦(龚自珍儿子),记述他们的行踪,流连勾栏酒楼,很容易使人想起江南文人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还有清初的金圣叹,想起他们在民间传说的市井形象,这是广州没有的。
虽然民间传说未必都是真实的,但却说明文人与市井是融合的。
这对后来的海派文化的形成肯定是有影响的。
这些市井形象是广州没有的,广州的文人被市井化的很少。
因此,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构成了一个地域的人对文化类型的选择以及对文化接受程度的限定。
具体地说,口岸的文化就在租界。
租界的一个意义是华洋杂居之地,实际上华洋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华的个体与洋的个体是两群人,除了买办、西崽之外,很少交往,因此从文化意义说华洋杂处很难说清楚。
曾经在上海与中国人接触比较密切的是教会的人,广学会、万国公报中人与戊戌变法时期康梁之间的接触比较多。
租界是一个华洋杂处之地,但从文化交流角度是看不出两群人之间直接的华洋交杂。
法外立论:说话不需要负责任
租界的另外一个意义是法外之地,即法律管不到的地方,中国法律管不到,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也管不到。
就公共租界而言,其间有一套另外的章程。
这种法外之地对一般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很大影响,但它造成两种可能:一种做犯法的事,一度盛行的黑幕小说所反映的上海下层社会,以及实际存在的帮会都反映这一点;另一种是讲犯法的话。
我们读中国近代史最引入注意的地方之一是中国人办的报刊,从其影响力的角度看,起点就是与朝廷立异。
上海的近代报纸大体上有过三个时代:《时务报》时代、《苏报》时代和民国初年(包括国民党在上海办的报纸),报纸这种东西肯定是从西方学来的。
现在讲新闻史都是从宫门抄开始讲,对于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题目恐怕扯得太远。
问题是中国的报纸与西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西方报纸卖的是消息,中国报纸讲的是政论,《苏报》虽然也讲消息,但最吸引人的部分还是政论。
由于报纸的长期存在和延续,实际上就使得三十年洋务运动以后中国开始的另一个以思想改造社会的时代能够得到实际上的支撑。
洋务运动讲制器、开矿、铁路,做的都
是形而下,从戊戌变法开始有了一套完整的思想结构,为中国画蓝图,用我所构想的来改造中国肯定会好,非常自信。
后来每一代人,出一个新的学说都有足够的自信。
问题是自信从哪里来?只有上帝不会犯错,人都会犯错。
如果犯错了呢?你就是在为四万万人造命。
因此从这时开始,对思想的信仰,对思想的自信,造成了一群志士仁人的上帝意识。
这部分东西是报刊所滋生出来的。
报刊一开始的着眼点是政治而非文化,从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这二十年产生的人群精神世界不同于前代,他们在报刊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报刊的文章、词汇、旨义被移到大臣的奏折,再从大臣的奏折被移入上谕,皇帝的圣旨,从这时开始上海的确成为舆论中心。
但这个过程报也带来很大的问题,第一,租界提供了报纸发表犯法的话的空间,但用来表达思想的观念都是从日本来的,不是租界里面产生的。
第二,在法外立论,使得中国知识人从此以后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讲话不负贵任。
以前中国古人讲“立德立言立功”,讲话是很郑重,要负责的。
法外立论则不要负责任。
《苏报》曾发布消息说,有圣旨要捉拿留学生,朝廷马上否定,报纸又说这从两江总督那里抄来的。
解放以后,章士钊回忆说这是捏造的。
这就开了后来的风气。
另外,在做消息方面,选择性地报道,《苏报》开始大力渲染学潮,因此,学潮不断也与新闻有关。
这个过程中报纸传播的思想大半是前后矛盾的,是片断、多变、肤浅、杂乱的,而且往往是在讲自己也不懂的话。
梁启超后来办《新民丛报》的时候说过,从这时候回头看《清议报》,看《时务报》,常常汗流浃背。
为什么呢?因为常常讲错,不懂装懂。
他自己可以纠错,但报纸有影响力,受众不会纠错,由此形成一种弥漫于社会的流质多变的思想,没有固性的思想。
租界形成的文化脉络难以产生学术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报人和新党与革命党人的关系。
维新党人和革命党人中大半都有过报人经历,这些人中产生出后来的民国的政客,把报纸的特质移到政治上,政治遂不能不乱。
另一面,以这个为起点的报纸在后来成为一个产业,报人成为一种职业,那就是一种经济驱动下的存在状态。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成为我们今天很有名的晚清小说,那时都是报刊连载,因为可以招徕读者。
晚清到民国初小说发展起端是报纸。
像商务印书馆,印书又办报,著名《外交报》就是商务办的,还有《小说月报》,由此带来民国初年小说在上海的繁荣。
但是由报纸派生的文化,自成脉络。
沿这个脉络下去,上海可以比较兴旺的是小说、戏剧、电影、舞厅、游乐、还有服装。
即使是南社,当年以反满为立场,到民国初年;以报人资格写小说就是鸳鸯蝴蝶派,鸳鸯蝴蝶派大部分是南社的人。
鸳鸯蝴蝶派同古代相比当然有现代性,但问题是一点没有西化,这实际也是江南文化市井读者的选择。
因此,在租界中由此形成的文化脉络不会有学术,虽然上海有很强大的出版业,出版过很多书籍,但是整个民国初年上海没有一所好的大学,好的学校都是教会学校,他们培养出来的是西化的中国人,没有很明显的文化意识。
后来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兴起,市面做得很大,但当时左翼作家联盟有其时代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促成人的解放,人个体化,人离开家庭,进人大城市,他们获得了解放,但相伴的是孤独,他们需要另外找一个家,左联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家。
我看过倪墨炎编的《民国名人谈上海》这本书,鲁迅、陈独秀、周作人、胡适、郭洙若、茅盾、梁实秋等人没有一个人说上海好话,他们对上海都有一种外在感,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异己感。
相比北京,北京有长居于北京的学者,而上海则没有。
由此而言,上海引进的西方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我完全没有把握。
江南制造局翻译了很多书,但上海本地人其实买的并不多,倒是康有为一个人买了很多。
清末革命,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都各有背景,兴中会以华侨、商人居多,华兴会以两湖学堂的学生为主,离上海最近的光复会,以及苏州的南社,文化保守主义恰恰是最强的。
与此相对比,民国初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重造一个文化载体。
我们常说中国数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但数千年中国社会都提供了一种载体,使文化有所皈依,汉代有太学,太学衰落以后,在乱世中,魏晋南北朝是世家大族,宋以后则是书院。
近代以后,这个载体没有了。
民国初年的学校在梁启超的眼里就像一个交易场,师生之间是买卖关系。
此时的文化附生于报章,犹如一池断梗飘萍而无从聚汇。
蔡元培在北大做校长,把北大重新建成了一个中国文化的载体,以北大为范式,全国南北大学都重新成为民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载体。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便成了一种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