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治红宝书9
二零一三2013考研必备政治任汝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增加了二个知识点,补充了三个知识点。
1.增加的第一个知识点是:第六章第四节增加了“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但这个增加的知识点,实际上是由原来的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现在删除了)改变过来的,是原来知识点的具体化;
2.增加的第二个知识点是:第九章第一节增加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这个增加的知识点,实际上是把原来的两个知识点(《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删除后合并而来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这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主要就是指这两个。
第六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调整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调整为“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在这一部分里面,实际上新增了一个中共七大,七大的贡献,七大的作用。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调整到第八章。
第八章:删除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第二章第二节:否定之否定(与其他知识点重复)
(3)第二章第二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他知识点包含)
(4)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移动到第七章第二节)
(5)第五章第二节:资本积累的含义(后边的“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涵盖此知识点)
这些补充,可以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原有的知识点已经包含了的。如“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由于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所以,把握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也就把握了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因此,这个知识点的补充对复习没有影响。
第二种是原有的知识点延伸了的。如关于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一般说来,在阐述资本积累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不涉及资本积累的后果的。
2013考研政治红宝书语音朗读版
考研政治红宝书第一部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哲学史上有所谓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要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与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这种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起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但缺少古代哲学那种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念。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 。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
考研政治红宝书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观和实践观)一、物质观——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是人类实际生活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一维性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空间三维性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人类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物质关系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源是一个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理论意义:是马哲的基石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的实践意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基础二、实践观——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是马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直接现实性生产实践活动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自觉能动性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科学实验(艺术和教育活动属于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的本身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辩证法)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圣才出品】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①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a.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②唯物史观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a.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b.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c.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红红宝书必考词2013版9
Unit9perform 演奏,演出,表演;执行,完成;工作,表现performance 执行;表演;表现,行为period 周期;时期,时代;学时,课时;句点periodical 周期的,定期的;期刊,杂志perish 死亡;毁灭,消亡;腐败,腐烂perpetual 永恒的;反复的;没完没了的perplex 使困惑,使茫然;使复杂化personal 个人的,私人的;人身的,本人的personality 人格,个性personnel 全体人员;人事(部门)perspective 观点,看法;判断力,洞察力;透视图;景观pessimistic 悲观的optimistic 乐观的optimum 最适宜的,最有利的option 选项,选择权;买卖的特权optional 可以任选的,非强制的organ 风琴;机构;器官organic 器官的,有机体的,有机的organism 生物体,有机体organization/organisation 团体,机构;组织;组织性,系统性organize/organise 组织;使有条理rake 耙,耙状物;大量搜索,翻检rare 稀少的,珍贵的;稀薄的rarely 很少,难得,非常地rate 比率;速度;费率;价格;等级,品级;评估;定级ratio 比,比率rational 理性的,合理的reach 抵达,到达;触到;能达到的范围react 反应,起作用realistic 现实(主义)的reality 现实,实际;真实的事物realize/realise 认识到,了解到;实现select 选择,挑选;精选的,选择的selection 选择,挑选;精选物,选集self 个性,自我,自己;本来面目;个人利益;私心selfish 自私的,利己的sell 出售;让人失望的东西send 发送,传达;派遣;使做出;使表现出senior 年长的;地位较高的;(大学)四年级学生sensation 感觉,知觉;激动;轰动sense 感觉,感官;观念,意识;合理性;含义;感觉到,意识到sensible 明智的,合情理的;明显的sensitive 敏感的,易受伤害的;灵敏的separate 分开的,分离的;隔开sequence 先后,次序,连续serial 连续的;连载的;连载小说,连续电视;定期刊物series 连续,一系列serious 严肃的;严重的,危险的;认真的toast 烤面包,吐司;烘,烤together 共同,一起token 表示,标志,象征;纪念品;礼券,筹码;象征性的tolerance 容忍,耐性tolerant 容忍的,宽容的tolerate 容忍,默许accumulate 积累,积攒,积聚accuracy 准确性accurate 准确的,正确无误的accuse 指控,指责achieve 达到;完成,成功acknowledge 承认,供认board 板,木板;理事会,董事会boast 自吹自擂,夸耀,吹嘘;有,包含bonus 奖金;红利;补贴boom 繁荣期,迅速发展;兴起;暴涨,激增boost 增加,提高;帮助,鼓励cheer 喝彩,欢呼;鼓舞,鼓励choice 选择,挑选;精选的,优质的choose 选择,挑选;喜欢,愿意chemical 化学的;化学制品,化学药品cherish 珍爱,珍视;爱护,关心;抱有,怀有chip 打破;切削;薄片;碎屑verbal 用言辞的,用文字的;口头的verdict 判断,裁定;定论,意见verify 证明,证实;查对,查清verse 韵文,诗;诗句version 版本;译文;翻译;说法,看法vessel 船,舰;容器,器皿;管,血管。
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五位一体”总布局)【圣才出品】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布局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
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
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必须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全民共享,即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政治红宝书和大纲解析
政治红宝书和大纲解析政治红宝书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出版的一本重要政治理论读物,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必读的一本工具书。
它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发展历程以及党的组织原则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是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党史、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
政治红宝书自1996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读的指导性读物之一。
它以简练的文字、逻辑清晰的结构,旨在帮助党员深刻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增强党的领导核心的思想觉悟和把握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党员义务和责任。
政治红宝书的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发展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政治红宝书,党员和干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基础,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领导核心的思想觉悟和把握能力。
政治红宝书的出版,为党员学习和宣传党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它以简单的文字和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能够更好地领悟和理解党的指导思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研读政治红宝书,党员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领导核心的思想和理念,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大纲解析是为了帮助广大党员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红宝书而编写的一种解读材料。
大纲解析将政治红宝书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梳理,并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
大纲解析的编写者通常是经过专门培训和考察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能够将政治红宝书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从而使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领悟和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
总之,政治红宝书和大纲解析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读物和辅助材料,对党员和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和研究政治红宝书和大纲解析,党员和干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3政治红宝书14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1.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都是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经济制度是基础,政治制度是保证,意识形态是精神支柱。
这三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精神文明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
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和本质所决定的。
没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更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之一。
社会主义诞生之前,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
这三个时代的精神文明虽然各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但都是以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为核心和主导的,都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
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需要,是在批判继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的精神文明。
在当前我们的社会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当前我们的社会体制处于由旧向新转轨的过程中这一现实的原因,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其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够帮助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和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并共同享用其文明成果,能够吸收人类以往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并不断进行新的创造,具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广阔的前途和崭新的思想内容。
这些是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的。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考研政治红宝书的正确使用方法
考研政治大纲又称红宝书,它确实是存在一定缺点的,但它的权威性无可替代,所以还是建议人手一本,这本书每年都是9月出版,一般等不起,所以可以先用着14年的,傻等15出来黄花菜就冻成冰了,而且冻得很结实。
本文分为两部分:上篇:如何正确使用红宝书下篇:如何吃透红宝书上篇:如何正确使用红宝书至于截图的事,我还是放弃了大量截图的方式,还是尽量码字,但毕竟要讲清楚,图片该有的不能省啊,那点流量还是费得起的吧。
首先还是来看看目录,目录是相当的简洁啊,一目了然,很喜欢这种风格,但其实这也是一个伏笔吧,看到后面你就会发现这本书体例确实比较死板。
这是书的正文了,密密麻麻,我截图上是干净的书,没有任何笔迹,可见如果你不对这本书进行一些加工,是根本没法看的,这一大本不分轻重都背下来,你别的也别复习了。
所以像上面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用各种颜色的笔来做个区分,突出重点,把纲领性的、观点性的东西都划出来,辅助性的、陈述性的东西放在一边或者简单标示就好了。
当然重点怎么标,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是参考了那本不能说的书,其实自己摸索着划也可以,当然参加辅导班的同学更得做好这项工作了,老师讲解着,区分重点非重点就很方便了。
注意一定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笔,颜色当然多一些好。
下图我只做个大概的示意:现在可以换种颜色,把历年真题考到的知识点在书上对应的位置标出来,那么重点和考查趋势是不是就很清晰了呢?再换种颜色,把一些选择题很容易考到的划出来,比如“首次”、“最”等关键词出现的地方,肯定是单选考查的重点,而一些并列的小知识点,两到四个的,一般是多选考查的重点。
当然不管用多少颜色,都尽量划得恰到好处就可以了,不要一条线一拉到头,最后你会发现满是各种线条,那比什么都不划还烦,所以我觉得时间不是太紧的话可以精确地划,细到每一个字,笔也尽量选细一些的,那种大头的记号笔、荧光笔之类的会把一行字都占据了,下次再想做什么标记就困难了。
我最推荐的还是那种胖胖的、一枝上有好多颜色的圆珠笔,携带方便,用起来也挺舒服的,省的好几枝笔换来换去,实在费时费力。
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圣才】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1)理想的内涵与特征①理想的内涵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等。
②理想的特征a.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
b.理想具有实践性。
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c.理想具有时代性。
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①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②信念的特征a.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b.信念具有多样性。
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3)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离开理想,信念无从产生;离开信念,理想寸步难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常将理想与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
2.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概述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分为两个部分,A卷和B卷。
A卷为选择题,共50道,从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方面考查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掌握程度;B卷为主观题,共6道,分为两个大题,通过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两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部分(A卷)1. 题干:我国的混合经济是指()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分割发展C. 忽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性质差异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混合经济指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并存和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
2. 题干: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是()A. 资本主义社会B. 非资本主义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完全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阶段性目标。
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现的,既反对封建主义,又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合并统治。
3. 题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的经济基础A. 主体B. 核心C. 基础D. 特点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和基本特征。
4. 题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形成的第一个主要的思潮是()A. 共产主义思潮B. 爱国主义思潮C. 社会主义思潮D. 马克思主义思潮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形成的第一个主要的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思潮。
5. 题干: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职能是()A. 政治领导B. 经济建设C. 社会主义教育D. 革命斗争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职能是政治领导,即通过工人阶级的政治领导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三、主观题部分(B卷)1. 题干: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答案:逐题解析此题要求考生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
2013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1~16⼩题,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
1. 有⼀副对联,上联是“桔⼦洲,洲旁⾈,⾈⾏洲不⾏”,下联是“天⼼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是相互联系的。
静⽌是(C)A. 运动的普遍状态B. 运动的内在原因C. 运动的衡量尺度D. 运动的存在⽅式考点:运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2. ⼀位机械⼯程专家讲过这样⼀件事:“*”中,他在某地劳动,有⼀天公社派他去割⽺草。
他没养过⽺,怎么认得⽺草呢?但终于⼀个办法出来了。
他把⽺牵出去,看⽺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草。
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吃草”与“割⽺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A. 因果联系B. 必然联系C. 主观联系D. 本质联系考点:因果关系。
3.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来说,⽆论是裁缝⾃⼰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样的。
”这主要是因为⽆论谁穿(C)A. 上⾐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B. 上⾐都起着价值的作⽤C. 上⾐都起着使⽤价值的作⽤D. 上⾐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考点:商品的价值与使⽤价值。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B)A. 100%B. 75%C. 50%D. 125%考点:剩余价值率的公式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公式。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实⾏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项基本国策。
坚持这⼀基本国策的⽴⾜点是(D)A. 相互借鉴,求共存异B. 多元平衡,共同发展C. 内外联动,互惠互利D. 独⽴⾃主,⾃⼒更⽣考点:独⽴⾃主、⾃⼒更⽣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6、公益性⽂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及泵⽂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发展公益性⽂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在⾸位的是(C)A. 繁荣⽂化市场B. 经济效益C. 社会效益D. 创新⽂化体制考点:公益性⽂化事业。
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圣才】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①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原因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知识点精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①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新时代的内涵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全面理解中国梦(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①相同点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②不同点思想道德和法律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有很大不同。
考研政治的参考书要怎么选
考研政治的参考书要怎么选考研政治的参考书籍众多,比较好的、性价比比较高的有以下几本:1.红宝书(官方出版,最全面权威,命题依据。
)2.命题人1000题(前命题人肖秀荣老师的经典之作,与考研真题相似度高,解析详细,正版书籍赠送选择题重点题目解题技巧。
)3.风中劲草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草根考研大神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历年考研政治大题对大纲解析进行浓缩后形成的一本重点突出、适合背诵的书,200页左右。
)5.肖秀荣的命题人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四套卷(八套卷考前一个月出版,结合着时政热点对分析题做了预测,适合从强化转向冲刺阶段的测试之用和分析题重点预测和初步背诵;终极预测四套卷的名气就不用说了吧。
)另外,蒋中挺老师的书不错,尤其是绝对考场最后预测五套卷,预测的也挺准。
以上基本书如果能做到大港解析三遍以上,核心考点不错五遍以上,1000题三遍以上,并且分析题复习到位的话,及格一点问题都没有,冲刺高分也有很大可能,关键取决于你的决心和耐心。
红宝书(以下大纲解析同指)的重要性许多复习考研政治的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红宝书的替代品,比如序列一。
这样做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红宝书固然字数众多,晦涩难懂,但是毕竟由教育部主编,将近40大洋,这么高的代价自然是有其价值的。
1.便是最权威的命题依据。
对教育部主编的考试大纲最为权威的解读和论述便是与考试大纲师出同门的大纲解析,因而作为命题依据的大纲最为权威的论述便是大纲解析。
2.最为权威的真题答案出处。
既然大纲解析是最权威的命题依据,那么最权威的答案出处自然也就是大纲解析了。
3.知识点最全面。
字数众多的一个好处就是知识点覆盖面广泛。
参考书选择的几点建议1.适当参考经验分享帖子中所列书目,但不要盲从,一定要切合自身各方面实际综合考虑。
2.不能确定买哪一本时,花点时间到网上的各考研论坛里转转,到置顶帖里下载自己纠结的几本书的电子版,花点时间比对一下再做决定。
3.书在精而不在多,选择基本经典教材多研读几遍远远强于什么都买的走马观花式的复习思路。
肖秀荣2013年政治大纲详细解析
肖秀荣2013年政治大纲详细解析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已于9月14日发布。
经过认真的研究,我可以负责地告诉考生,考试大纲的变化是很小的。
也就是说,考试大纲的修订对考生此前的复习,包括已听的课、已看的书、已做的题,没有丝毫负面影响。
一、2013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与2012年相比,在考试性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题型结构上,没有任何变化。
只是在试卷内容结构上,作了微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分值增加2分,即变为24分,约占2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分值减少2分,即变为16分,约占16%。
其它三门课的分值保持不变,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分、《形势与政策与当世界经济与政治》16分。
二、关于知识点的变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只字未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只是在第八章的一个知识点上加了几个字:把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知识点有小变化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当世界经济与政治》两门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原有14个知识点,2013年增加了一个知识点:“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这个增加还是比较重要的,我过几天会在网络上发相应的补充材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了两个知识点、删除了三个知识点,有九处文字上的调整。
总体上讲,变化很小。
(一)增加的两个知识点是:辩证法部分增加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认识论部分增加了“自由与必然”。
但一般说来,已有的比较规范的教材类参考书或习题集都应该有这些内容的。
比如我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命题人1000题》,都有相应的内容和相应的题目。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第23页详细阐述了“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第47页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内容。
考研政治用书
政治用书6大考研政治参考书良心测评!肖秀荣、徐涛、蒋中挺、红宝书、风中劲草你pick谁?今天,政治参考书终于来嘞!为了满足更多研生刁钻的需求,这次选了市面上最主要的6本参考书进行测评,它们分别是:OK,以上6位选手你们将会pick谁?它们的表现将会怎么样呢?来,马上就让它们开始表演吧!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外部条件,看看使用体验感怎么样:不同颜色的印刷便于突出重点,排版密集的看起来容易累,小崽子们可以自行体会~再放图感受一下:精讲精练、核心考案、徐之明红宝书↓↓↓好了宏观分析之后我们再来逐本讲解一下精讲精练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押题王”,每年必有几道押中的题,可选择也可大题。
而作为被考研虐得体无完肤的考研崽而言,这样的存在简直犹如冬天里一把热情的火。
据某小店的店家所言:肖老刚出的“三件套”(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上下册、讲真题上下册),1天之内下单17万套.....这里我们先说说“精讲精练”封面是一如既往的黄灰色调,按照最新的大纲和教育部指定教材编写,包含“马原、毛中特、思修、史纲、行策”五大板块的内容,在每个部分的开头,书中都给出了这部分的课程综述、框架体系、复习建议,帮助大家更好的理清思路后,再开始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理解和记忆。
而且这本书和大纲的一样,都是按“章”来划分内容。
每章包括内容提要、重要知识提示、命题人说、知识点框架图、知识点讲解、经典真题和仿真提模拟其部分的内容。
关于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书中也明确用“高频考点”、“重要考点”、“一般了解”划分清楚了(绿色字体均为重要考点)。
附加特点:1. 这本书配有讲解视频,方便大家可以边看视频边理解知识点;2. 微博微信小程序全程同步答疑然后是“1000题”1000题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试题,下册为解析。
它是精讲精练的配套练习册,大部分考研崽的用法是复习完精讲精练一节的内容后,就开始做1000题对应的习题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重现刚刚记忆的知识点,没记牢的就再倒过去巩固一遍。
2013年考研政治--风中劲草
风中劲草-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建议-风中劲草官网以下计划安排经过广大研友使用验证,绝对大多数的网友都在政治上花了最少的时间而取得相对较高(超过70)的分数,是具有普遍实用性的。
一、各门课时间安排在考研过程需要复习四门课,共500分,其中英语100分,政治100分,两门专业课各150分(大多数研友有一门考数学)。
这四门课在时间安排上必须得有所侧重。
英语是绊脚石,往年很多研友都是由于在英语上没有过线,而没有进入名校的大门。
所以必须重视英语,从一开始就必须把英语抓好,英语每天都必须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确保过线,一般过60分是比较保险的分数。
如果需要考名校,要把目标定在70分。
而政治是比较简单的一门课,平均分一般都在60分左右,很少同学会因为政治没有过线而影响录取的。
由于政治比较简单,容易获得成就,很容易成为研友最喜欢复习的一门课。
很多研友在政治听课上、下载资料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最后成绩也不怎么高,影响了整个考研。
事实上,往年总分400以上的高分研友的经验是在两门专业课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绩,而在政治上用最少的时间取得70左右比较不错的成绩。
建议:时间安排上,大体是两门专业课占60%的时间,英语占25%的时间,政治占15%的时间。
政治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比较高的成绩呢?书籍的选择非常重要。
二、书籍选择在考研中书籍的选择可能是最重要的。
你到书店看一看,才知道什么叫汗牛充栋,单单考研治类的就数十种,在这数十种考研资料中,哪个才是必不可少的,哪个是垃圾,真的很难取舍。
随便翻开看看,内容大体都差不多。
然而对于考研政治来说,书籍的选择又是相当重要,可以说是决定考研政治的胜负。
筛选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本来就是一个准研究生必备的能力,但是筛选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的,所以最好参考往届学长的建议,自己再去看看,不要轻信更不要盲从!绝对不赞成那种在政治上花很多时间进行题海战术做几本的习题。
政治书一定不要多,少而精是取胜的关键!!要选哪些书,为什么选?总的来说就是一本厚书,一本背诵书,一本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种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
苏联模式也是如此。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管理体制遇到了严重的挑战,社会主义建设中比例失调的问题突现出来。
毛泽东及时觉察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1955年底,他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大会最后一天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
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更加尖锐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在讨论回应赫鲁晓夫报告的、以《人民日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重要文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时,毛泽东发表了多次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
他阐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共同道路和民族特点的关系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自己的路。
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自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
他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还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从1956年起,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把国内外,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所有这些,都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取得的积极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但是,1957年以后,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
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这就是在探索中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
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在当时指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
例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
这些错误的东西,由于它们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因此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这两种发展趋向,又往往交替出现在全党的探索过程中,甚至出现在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认识变化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党的其他领导人的思想中。
1957年下半年以后,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在纠正已经察觉的“左”的错误过程中,还是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思想观点。
例如,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要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主张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以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等观点;刘少奇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陈云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等。
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这里主要是指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分析。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就使我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面貌。
在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而解决了。
在解决了这种矛盾以后,我国除了对外还有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外,在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要解决的矛盾。
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变革资产阶级所有制,变革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源的小私有制。
现在这种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基本上已经扫除了。
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
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也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分析是符合当时实际的,对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情的判断、对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
这是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做出的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3.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这一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针,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的。
他在这篇重要讲话一开始就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接着分析了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
他说,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
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在这篇讲话的最后,毛泽东又一次强调: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并反复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个基本方针,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个基本方针。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明了地回答。
后人还往往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前各种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基本矛盾。
列宁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
但是,列宁由于经历的社会主义实践时间太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来得及展开论述,没有能够进一步阐述这些矛盾将是什么样的矛盾,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又是怎样,以及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在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以后,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完全和谐的统一体,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勉强承认,如果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毛泽东在考察苏联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学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