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清单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清单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12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第1节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第2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3节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2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第1节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一、电功和电功率1. 电功(1)定义:静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2)公式:(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为J。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时,1 kW·h=3. 6×106 J。

2. 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与通电时间之比叫作电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2)公式:(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为W。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1 kW=1 000 W。

(4)意义: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二、焦耳定律1. 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2. 热功率(1)定义:热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2)表达式:P 热=I 2R 。

三、电路中的能量转化1. 纯电阻电路:电流通过纯电阻电路做功时,电能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

此时电功等于电热,W=Q=UIt=I 2Rt=U 2Rt ,电功率等于热功率,P=P 热=UI=I 2R=U 2R。

2. 非纯电阻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用电器的电路称为非纯电阻电路。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的功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还有一小部分转化为内能。

此时电功大于电热,W=UIt=Q+E 其他>Q=I 2Rt ,电功率大于热功率,P=UI=P 热+P 其他>P 热=I 2R 。

四、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理解 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电路特点 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只能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除电阻外还包括能把电能转化为除内能外的其他形式能的用电器 是否遵循 欧姆定律遵循欧姆定律I=UR不遵循欧姆定律U>IR 或I<UR能量转化 电流做功,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电流做功,电能除转化为内能外,还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元件举例 电阻、电炉丝、白炽灯等 电动机、电解槽等 电功 W=UIt=I 2Rt=U 2RtW=UIt 电热 Q=I 2Rt=UIt=U 2RtQ=I 2Rt 电功率 P=UI=I 2R=U 2RP=UI 热功率 P 热=I 2R=UI=U 2RP 热=I 2R五、电动机的功率和效率 1. 电动机模型如图,电动机由线圈电阻和其他元件组成。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卷 第12章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考点分层练7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卷 第12章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考点分层练7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是( D ) A.饲料加工、种苗培育、排放、废弃物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 4.该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 B ) A.提高作物产量 B.减少化肥施用 C.节约灌溉用水 D.减轻水土流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由农作物秸秆及农药包装物组 成的,而这些物质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有关,与技术、资金、劳动力 无关。第8题,集中处理废弃物,可以提高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规 模效益,并非促进产业集聚,更谈不上产业协作,运输废弃物的成本较分散 处理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福建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和生产使用水 源。近年来,闽江口海域出现一系列诸如毒赤潮暴发、富营养化和缺氧等 环境问题。下图示意闽江口海域秋季小潮和大潮期间污染主成分综合指 数(圆圈越大,代表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5~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 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 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9~10题。
污染
A.①②④ B.②③④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能 锅

周围环境
内能
能源
便于利用
内能 汽


内能
光能
能量品质降低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总能量不变
能量的耗散

便







自然界的宏观过程
各种能量经过一系列转化,最终
会变为环境的内能。我们很难把
这些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虽然能量总量没有发生变化,可
是能量品质降低,从便于利用的
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故A错误;任何热机
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因此B错误.
定的条件下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相反过程却不能够全额进行,
选项C正确。故选B、C、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从甲物体自发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内能比乙物体多
B.热机的效率从原理上讲可达到100%
C.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自发地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存在温度差,而不是内能差,甲物体传递
散现象,能量耗散使得能量品质下降即能源减少,故我们要节约能源。
3、能源的分类
二、能源的分类与应用
⑴按形成或转换特点分
①一次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
自然形成,未经加工
②二次能源: 焦炭、木炭、蒸汽、液化气、酒精、汽油、电能...
⑵按利用技术分
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而成
①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
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会使环境恶化,故提倡开发利用新能源
D.核能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比燃烧石油、煤炭大

第12章 改革开放和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第12章    改革开放和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 的阶段:从自主、单边的对外开放变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 基础的相互、多边的对外开放;从政策导向型的开放逐步 转变为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与协定为基础的开放;由被动 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 则的开放。 • 事实证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 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更深程度上 参与世界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也由此进入了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阶段。
二、经济特区建立与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 (一)建立经济特区
• 1980年8月,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 济特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惠待遇、经济运行和管 理体制以及特殊政策,发挥它们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 事实证明,设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具有历史远见的政策,为 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打 下了基础。
(二)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 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 市。1985年2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 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又将辽东 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 特区。1990年4月,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实行经济 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1991年,开放满洲里、 丹东等4个北部口岸,并相继批准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 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保税区,发展保税仓储、保税 加工和转口贸易。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和中国 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和中国 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中国广泛深入参与世界 经济
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第12章第3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讲义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第12章第3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讲义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知道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知道能量转移或转化的方向性,知道什么是能量耗散.3.知道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了解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作能量守恒定律.二、能量转移或转化的方向性1.能量转移或转化的方向性: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2.能量耗散(1)能量耗散的概念:燃料燃烧时一旦把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很难把这些散失的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2)能量品质降低:能量耗散虽然不会导致能量总量的减少,却会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从便于利用的能源变成不便于利用的能源.(3)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三、能源的分类与应用1.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风能、潮汐能等.2.不可再生能源:自然界中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3.我国在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有以下几种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四、能源与社会发展1.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2.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平衡.人类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转变能源的供需模式:既要提倡节能,又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清洁能源.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伴随着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能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在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用的一条规律.3.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E初=E末,初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等于末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2)ΔE增=ΔE减,某些能量的增加量等于其他能量的减少量.4.应用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2)明确该过程中,哪些形式的能量在变化;(3)确定参与转化的能量中,哪些能量增加,哪些能量减少;(4)列出增加的能量和减少的能量之间的守恒式(或初、末状态能量相等的守恒式).二、能源的分类与应用1.地球上的绝大部分能源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2.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自然界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或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如:水能、风能、潮汐能.(2)不可再生能源:自然界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能源与社会发展1.能源的重要性:能源是社会存在与发展永远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国民经济运动的物质基础,它与材料、信息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2.能源和环境污染(1)温室效应:石油、煤炭的燃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于二氧化碳对长波的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且像暖房的玻璃一样,只准太阳光的热辐射进来,不让室内长波热辐射出去,使地球气温上升,这种效应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温室效应使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使海水倒流入河流,从而使耕地盐碱化;温室效应使全球降水量变化,影响气候和植被变化,影响人体健康.(2)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煤炭和石油,以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物质使雨水酸度升高,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酸化土壤.(3)光化学烟雾:内燃机工作时的高温使空气和燃料中的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紫外线的照射,产生二次污染物质——光化学烟雾.这些物质有毒,能引起人的多种疾病.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物.1.以下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太阳能B.电能C.煤气D.焦炭2.在阳光的照射下,悬挂在墙上的太阳能小风扇快速转动,这说明()A.动能可以凭空产生B.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C.可以制造出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永动机”D.太阳可以提供无穷无尽的能量,不需要节约能源3.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现代市政学(第五版)(数字教材版)PPT第12章-课件

现代市政学(第五版)(数字教材版)PPT第12章-课件

2.我国的城市交通管理体制
城市建设管理部门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城市交通管 理的主体
城市公安部门
第12章 城市交通管理
12.1城市交通管理 概述 12.1.1城市交通
系统 12.1.2城市交通
管理的理念发展 12.1.3城市交通
管理体制 12.2城市公共交通 运行 12.2.1城市公共
12.1城市交通管理 概述 12.1.1城市交通
系统 12.1.2城市交通
管理的理念发展 12.1.3城市交通
管理体制 12.2城市公共交通 运行 12.2.1城市公共
交通的构成与特 征 12.2.2价格管理 12.2.3运营管理 12.2.4综合管理 12.3城市交通问题 与管理策略 12.3.1我国城市 交通面临的困境 12.3.2现代化城 市交通管理的理 念 12.3.3改善思路 12.3.4具体举措
3.城市公共交通补贴管理 (1)补贴的影响因素
补贴对象
补贴资金来源
补贴的影响因素
补贴金额的测算方式
补贴考核指标体系
第12章 城市交通管理
12.1城市交通管理
概述
12.1.1城市交通
系统
12.1.2城市交通 管理的理念发展
(2)补贴的基本原则
12.1.3城市交通
管理体制
12.2城市公共交通
运行 12.2.1城市公共
12.1.3城市交通管理体制
1.城市交通管理的内涵
城市交通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为保障交通设施能为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 提供良好的服务,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科学合理地组织城市中人与物运输的 管理活动。
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
• 交通管理可以分为交 通规划管理、交通设 施管理、交通工具管 理、交通法规管理等 内容。

《第十二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能源的观点和种类。

2.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其与能源的干系。

3. 掌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干系,培养环保认识。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能源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案例,用于诠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2. 准备一些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用于引导学生理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干系。

3. 准备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4. 设计一些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重要性,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及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步骤: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能源应用案例,如电力的来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能源种类介绍: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可更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以及核能等。

通过比照各种能源的优缺点,让学生理解每种能源的奇特性和局限性。

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的干系:我将诠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及它与能源的干系。

通过展示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 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源问题,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将分组进行能源消耗调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能源应用情况,并探讨如何降低能耗。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可更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和维护。

5. 小组讨论: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们将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想法。

沪粤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章《第4节 热机与社会发展》教案

沪粤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章《第4节 热机与社会发展》教案

教案:沪粤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章《第4节热机与社会发展》一、教学内容1. 了解热机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3. 了解热机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热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了解热机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循环。

难点:内燃机各个冲程的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内燃机模型、热机工作原理图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内燃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2. 知识点讲解:(1)讲解热机的概念,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

(2)讲解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讨论热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热机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机1. 概念: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工作原理:热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内燃机1. 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2. 热机效率:做功冲程中,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内燃机的热机效率。

答案:热机效率 = 做功冲程中转化的机械能 / 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能。

2. 题目:讨论热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热机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热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广泛,如汽车、飞机、船舶等。

热机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3、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继发环境问题4、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B、淡水C、动植物D、太阳能5、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6、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D、第三环境问题7、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化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进步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放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生物量金字塔8、一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A、火山迸发B、臭氧层耗竭C、城市净化D、公害9、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发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大气B、太阳C、宠物D、野生养殖的花卉10、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净化物是()。

A、酸雨B、二氧化碳C、氟氯烃类化合物D、汽车尾气11、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包括()。

A、环境投资B、乡村C、城市绿地D、古墓葬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A、城市B、名胜古迹C、风景游览区D、社会风气E、水库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大气B、海洋C、矿藏D、自然保护区E、人文遗迹3、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阳光B、泥土C、空气D、水E、野生动动物4、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B、马戏团里的大象C、农民种植的庄稼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高中物理必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 第12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物理必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 第12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 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其重要意义。

2.了解什么是能量耗散和能源品质降低,认识自然界中能量转移或转化的方向性(重点)。

3.认识当前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它只能从一种形式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_______。

2.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在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用的一条规律。

3.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E初=E末,初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等于________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

(2)ΔE增=ΔE减,某些能量的增加量等于其他能量的________。

(1)任何能量之间的转化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因为能量守恒,所以我们不需要节能。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由于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总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的意义不大。

() 例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C.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针对训练1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

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电动自行车就可以通过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

某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

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A.200 J B.250 JC.300 J D.500 J二、能量转移或转化的方向性内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内能、机械能……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凭空消失,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________的,即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________。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20年第12期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动态自然资源部通报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2020年第三季度卫片执法遥感监测发现,在一些省份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仍时有发生。

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11月23日,自然资源部通报40起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报的这些典型案例,反映了地方在严格管控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方面的积极作为。

截至11月15日,全国已有1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实施细则,细化了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相关要求,优化用地服务,切实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

据介绍,2020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已在土地例行督察中作出部署,对督察发现的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及时报告并督促地方严肃查处。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有合理用地需求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依规申请办理用地手续,多措并举,进一步严格耕地保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世界经济概论》第12章第考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第12章第考题答案

第十二章改革开放和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1.试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首先,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实施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当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种体制的缺陷和弊端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因此,不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难以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就难以提高。

其次,改革开放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状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趋势。

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开放,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深入参与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去,才能抓住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趋利避害,共同分享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

再次,改革开放是中国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

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改革开放是顺应民意、实现强国富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走上强国富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道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历程。

(1)建立经济特区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邻近港澳、华侨众多的广东和福建开始的。

1979年7月,国家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优惠措施,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

1980年8月,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惠待遇、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以及特殊政策,发挥它们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科)-可持续发展论文-经济学论文

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科)-可持续发展论文-经济学论文

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科)-可持续发展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题目: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目录摘要(详见正文)1 绪论1.1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1.2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及意义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 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3.1 上海市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趋势3.2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3.3 发展低碳城市的必要性3.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3.5 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4 上海市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 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6 结论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城市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人们有必要采取措施,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现有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浅析,提出城市的合理空间布局、环境保护、低碳城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1 绪论1.1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人类摄取自然资源的能力以及高度膨胀的消费望,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

伴随而来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地从局部扩展到全球,越来越明显地威胁着地球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明显地威胁着人类的未来。

人类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五大危机。

面对人类历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威胁,人们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的呼吁。

由前挪威首相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在其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模式。

打造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解读

打造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解读

|孙新章 王辉 姚娜 何正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CREATING NEW DRIVERS AND NEW STRENGTHS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解读NATIONAL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FOR SDG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破解可持续发展典型问题、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制约中国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系统解决方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国内外同类地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示范和经验。

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在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指导下和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与深圳市、太原市、桂林市、郴州市、临沧市、承德市、湖州市、徐州市、鄂尔多斯市、枣庄市、海南藏族自治州11个示范区奋楫笃行。

2023年12月12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正式发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全面梳理总结了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亮点成果。

6年来,创建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平台,落地转化系列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果,探索实施了多项可持续发展改革措施,经济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汇聚增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提升,城市更加宜居美丽,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模式并在同类地区辐射推广,示范区建设成效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立足全球视野和现实需求,取得五大显著成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作为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是依靠创新统筹地方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蓝图,而可持续发展则是一个城市长期繁荣的关键。

这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
是一项涉及到城市居民福祉的重大决策。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城市规划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历史传承的载体,可以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

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满足当前需
求的同时,不损害下一代的发展权益。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够长期繁荣,居民才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质。

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的意愿和需求。

城市是居民的家园,他们的声音和意见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让城市规划更贴近人心,更符合实际情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一个人
都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为都将影响城市的未来。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更加美好的家园!
谢谢大家!。

紧凑度与多样性_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

紧凑度与多样性_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

11【作者简介】仇保兴,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经济学/工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2-09-01【文章编号】1002-1329 (2012)10-0011-08【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摘要】城市的紧凑度和多样性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因素,并着重分析了城市多样性的五种类型,回顾了城市紧凑度的发展历史,给出了提高城市紧凑度和多样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紧凑度;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ABSTRACT: Considering that urban compactness and diversity are two core element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related to urban compactness and the fi ve primary models of urban diversit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urban compactness evolvement, and proposes policy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urban compactness and diversity.KEYWORDS: compactness; divers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综观国际城市化的历史,确保城市的紧凑度和多样性无疑是每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核心要素。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史实,从影响我国城市紧凑度和多样性的现象和原因分析入手,并着重分析城市路网多样性、空间肌理多样性、城市与自然结合的多样性和市民构成多样性等,给出了提高城市紧凑度和多样性的政策建议。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12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精品教学课件(共203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12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精品教学课件(共203页)

( ×)
(2)电功与电能不同,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向其他形式的能
量转化的过程。
(√ )
(3)电功率越大,表示电流做功越多。
(×)
(4)焦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Q=I2Rt,此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 √ )
(5)三个公式 P=UI、P=I2R、P=UR2没有任何区别,它们表达相
同的意义,所示 P 即是电功率。
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P43 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P88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P144 章末复习课 P181
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一、电功和电功率
1.电流做功的实质: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_静__电_力__做
功。 2.电功 (1)定义
二、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电__流_的__二__次__方__成正比,跟 导__体__的__电__阻__及_通_电__时__间__成正比。
2.表达式:Q=_I_2_R_t____。
3.热功率
快慢
发热量
Q t
三、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1.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1)能量关系:电动机从电源获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2)功率关系:电动机消耗的功率 P 电等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 机
2.并联电路功率关系 (1)各支路电压相同,根据 P=UR2,各支路电阻上的电功率与电 阻成反比。 (2)总功率 P 总=UI=U(I1+I2+…+In)=P1+P2+…+Pn。
3.结论 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均等于各负 载消耗的功率之和。
【例 1】 有额定电压都是 110 V,额定功率 PA=100 W,PB= 40 W 的电灯两盏,若接在电压是 220 V 的电路上,两盏电灯均能正 常发光,那么电路中消耗功率最小的电路是(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探讨摘要: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

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是针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与时间层面作出的相关安排。

从国家层面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为促进国家空间发展的一大指南,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能够为相关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有效保障依据。

而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则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可使城市发展建设更加规范,并使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得到有效保证。

文章在对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具体思路策略,希望以此全面提升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规划;思路策略引言纵观近年来我国城镇国土空间规划的情况来看,主要涵盖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规划、主体功能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其中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但进入城镇转型时期后,以往使用的单一的、具有明显侧重点的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镇发展需求。

以往的发展规划中在不同规划间不仅存在交叉重叠,同时也存在矛盾冲突,因此迫切需要对各种规划进行整合,实现统筹兼顾,建立起更为完善、覆盖面更广的城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城镇地区转型。

1新时期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结合目前的社会实践做分析,强调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有两方面的突出意义。

首先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实施对于区域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积极的意义。

国土空间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我国目前发展重点强调的内容。

结合调查的资料做总结会发现有不少的地区存在着诸多可以被利用的优势资源,但是因为理念和方法问题,资源开发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不合理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得资源应用价值持续性下降。

就国土空间资源规划来看,合理的空间资源规划可以使土地空间资源呈现出巨大的价值,而不合理的空间资源规划只会使资源价值大打折扣,这种情况对于资源本身的价值发挥是非常不利的。

高中物理必修三 练透试卷 第12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物理必修三 练透试卷 第12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方向性1.(2023·扬州中学高二期中)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中,我们无法把一些能源消耗产生的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作能量的耗散。

对于能量耗散理解正确的是()A.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断的减少B.能量耗散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但能量却可以凭空消失D.能量耗散从能量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2.低碳生活是一种绿色而又环保的新型生活方式,日常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下列关于能源与能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能量是守恒的,没有必要提倡节约能源B.能量的耗散表明自然界的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正在不断地消失C.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需不断开发D.人类应积极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的新能源3.(多选)(2023·哈师大附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能量转化或转移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能量守恒的过程都能自发地发生B.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C.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D.能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会发生能源危机4.(多选)电池给灯泡供电与人将球抛出在能量转化方面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将电势能类比于重力势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将电流通过灯泡时电流做功与抛球时人对球做的功相类比B.可以将电池的非静电力做功与抛球时人对球做的功类比C.可以将电流通过灯泡时做的功与球下落时重力对球做的功类比D.可以将电池的非静电力做功与球下落时重力对球做功类比5.(2023·汉寿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国自古有“昼涨称潮,夜涨称汐”的说法。

潮汐主要是由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引力造成的,以月球对海水的引力为主。

如图是某类潮汐发电示意图。

涨潮时开闸门,水由通道进入海湾水库蓄水,待水面升至最高点时关闭闸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心和焦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人口过度膨胀、资源严重缺乏和环境日益恶化等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走什么样的城市发展道路,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性课题。

端正城市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白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就必须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效益意识;就必须强化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全面考核发展的政绩意识。

突出重点,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当前,土地、水资源和污水垃圾处理问题,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一是搞好地集约利用。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非农用地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与此同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又必须严格执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地控制城市规模;必须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合理和节约用地;必须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提高土地利用,切实缓解用地矛盾。

二是加强城市节水。

从水的社会循环出发,将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统一规划,实现水社会循环的良性发展,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突出抓好工业节水、居民生活节水、减少管网漏失和中水回用四个环节。

三是加快建立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新机制。

改革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投资和经营,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建设、运营的产业化管理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经营格局。

四是加强城市开放与市际合作。

消除壁垒,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协调统一。

建立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重从发展的源头入手,紧扣“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模式,使物质和能源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

在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废物的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在工业园区,推进生态链条产业,使上游产品的废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并不断延伸产品链条,实现园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的“零排放”。

在地区,以生态链条为主纽带,统筹各类产业,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正确把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外,还必须从量上准确界定与衡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环境、人文等因素切实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通过这些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使城市发展的状况、地区城市之间水平与问题的分析定量化、对比化和数据化,为干部政绩考核、城市发展规划和政府宏观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强化政府调控和社会保障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调控能力。

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几方面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和对资源环境的依法监管力度。

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资源。

二是强化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

完善和调整不同利益关系、抑制贫富拉大趋势。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投入力度,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城镇居民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制度建设,尤其要解决在进城务工农民的市民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城市“新二元结构”的形成。

四是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城市文化,调动和激发城市活力。

城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精神支撑。

因此,要把城市的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抓好。

一是提炼和弘扬城市精神,突出城市的人文特色。

二是搞好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

三是广泛合作、民众参与,讲文明、树新风。

全民参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

组织和教育市民积极投入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来,其优良的品质、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消费观念、融洽的社会关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都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之前,有关城市发展与管理目标的研究,集中在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重点放在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增长目标模式,例如各种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二是重点强调由经济、社会、环境组成的城市综合实力目标模式,例如各种关于城市现代化的研究。

可持续导向的城市管理模式,认为关注城市经济增长和关注城市综合实力,都是必要的,但它们需要服务于以人为本位的城市的可居住性(livability)和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因此,在建立城市发展和管理的指标体系时,需要树立下列三个层层递进的目标理念和思想原则(图5.1)。

图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1 城市需要促进经济增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追求有理性和低代价的经济增长。

按照布伦特兰委员会的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需要性原则,即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特别是穷人生存的需要,追求发展是无可置疑的;二是限制性原则,即由于发展系统(如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以及能力系统(如体制、技术、观念等方面)的限制,讲究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既不能抑制增长、又不能盲目增长。

这既与各种各样的抑制增长论(例如生态学的极端悲观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又与各种各样的盲目增长论(例如经济学的极端乐观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由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平等的丧失为代价的,因此作为传统发展观的反拨,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化和有节制是要求以尽可能少的生态和社会代价来达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使得发展保持在生态和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这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中国城市的赶超型现代化仍然要讲究一定的速度;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的发展又要考虑社会和环境可以承受的程度。

中国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日益要求在社会和生态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达到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2 城市需要追求协调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是要追求物质资本发展(经济)、人力资本发展(社会)、自然资本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和谐,实现整体上的良性循环。

城市需要三位一体的整合发展,是要强调:可持续发展不是经济、社会、生态某个单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仅仅把可持续发展看成是经济问题、或者是环境问题、或者是社会问题,都没有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涵。

贯彻可持续发展是要求现代化建设必须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特别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不能无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然而,可持续发展又不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发展的简单线性相加,由于三个方面的发展有时是有冲突的,因此可持续发展不是理想化地要求三个方面同时追求最优,而是追求在一定背景条件下有一定匹配关系的整体最优。

可持续发展是内含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各部门进行高度整合而不是各行其是。

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就是既要强调发展领域的整体性,又要强调发展要素的相关性。

3 城市需要提高可居住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们(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

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1]这就是说,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趋向。

值得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既不是传统的以掠夺自然、征服自然为特点的极端人类主义,也不是将人类的利益完全等价于自然界中草木禽兽的极端自然主义。

因此,在批判传统发展模式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时,不能无意识地滑入极端的自然保护主义;在强调发展必须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义务时,不能贬低人类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强调人类利益的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的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的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

尽管上面的表述需要斟酌,但这种看法是值得注意的。

当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本观,强调的是要以整个人类的利益为本位而不是以局部意义上的人为本位,因此它内在地要求富人必须抑制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以给穷人提供充分的生存发展空间(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当代人必须有节制地处理发展问题以便后代人保持进一步的发展潜力(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

第三节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1 前言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命题后,迅速成为地理、环境、经济、规划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前沿课题。

城市,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但与此同时,城市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首先,城市人口数量聚增,已由1800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0%,增至1900年的15%,预计2000年将达到50%,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将给地球造成巨大的压力;其次,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相互作用和累加,使得本来问题已十分严重的城市更加脆弱。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城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又可称城市持续发展,与此相近的还有城市可持续性(Urban Sustainability)、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 City)和生态城市(Ecopolis,Eco-city)三个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