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
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好,用2B铅笔将准考证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第Ⅱ卷时,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梵.语(fán)拎.包(līn)契诃.夫(hē)戛.然而止(jiá)B.仓廒.(áo)房檩.(lǐn)血.淋淋(xuě)身陷囹.圄(líng)C.藤蔓.(wàn)趿.拉(tā)潭柘.寺(zhè)棠棣.之花(dì)D.癖.好(pǐ)傩.戏(nuó)白鹄.舫(gǔ)戎马倥.偬(k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画销锋镝轻车简从一年之季在于春B.渔具峭楞楞以德抱怨是可忍孰不可忍C.泄秘一摊泥惹是生非制之死地而后生D.砥砺爆发力牟取暴利多行不义必自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B.您就别再难为这孩子了,他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的苦衷。
..之隐C. 在投资过程中,人们专注于低点买进高位抛出的时点研究,对于一些常规却置之度外....,忽略向基金公司补全或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料。
D.秀兰·邓波儿这位六岁就已闻名世界的童星,年仅22岁就因星途黯淡退出演艺圈,其后半生外人知之甚少,与其早期风靡一时不可相提并论....。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第Ⅰ卷(阅读题)1~4.BDAC5.第一次,局囿在四轮马车内,苦于没有下文,气闷烦躁;第二次,进入林子,头脑清醒不少,但受干扰,愠怒气恼;第三次,融入自然,身心愉悦,筹划出演说稿,轻松自和。
(答对一处给2分,结合文本情境1分,心情表述1分;答对三处给6分)6.①自然对人类是善意包容的。
面对气闷的知事,小槠树林笑嘻嘻地欢迎他;对初入树林的知事,林间生物虽有些恐慌,但一经老黄莺解释,立马将之视若朋友,甚至跟他开起善意的玩笑。
②自然对人具有浸化、熏陶作用。
知事由气闷心躁到最后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可见自然能使人卸下包袱、滤去尘俗、受到启迪,让身心获得彻底的解放。
③人类应该主动亲近自然,让精神和灵魂在中接受洗礼。
知事逐渐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感受美好点滴,最终获得了愉悦和灵感。
④人要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为高级物种,人类更应热爱、保护、敬畏自然,才能实现天人合一。
老黄莺在知事的衙门花园里唱了一个春天的歌,知事毫无恶意,所以林中的生物才敢亲近他,才会有和谐共融的局面。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7.A8.AD9.利:①价格低廉。
②使用便利。
③可以降低资源闲置。
④环保而现代(传播低碳、环保理念)。
弊:①使用者乱停乱放。
②群众随意毁坏。
③公民素质有待提高(文明意识有待增强)。
(评分标准:必须两面都答到,答对一点给1分,每方面最多可得2分)10~12.CDB13.(1)当时蜀地刚刚平定,官吏大都放肆横行。
民不聊生。
皇帝下诏让无逸拿着符节前去巡视抚慰,可以承受诏命授任官吏。
(得分点:“横恣”“巡抚”“承制”各1分,句惫2分)(2)高祖就下诏让刘世龙、温彦博审察这件事,没有证据,于是斩杀诬告的人并罢免了窦雄。
(得分点:“按”“无状”“黝”各1分,句意2分)14.CE15.在这支曲子里,卞和不再被人们同情,反而成了被揶揄、指责的对象。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说“孝”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
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
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
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
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
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
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
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端”,是起点的意思。
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江西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江西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11.4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唐人崔护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诗。
该诗好就好在有感而发、清丽自然,昔时“人面”虽美,却未眩惑、沉溺其中;今日佳人难再得,也不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是怅惘,可谓“哀而不伤”。
兴起兴尽、抚今追昔之间,隐含了中国诗学中一个颇为精妙的传统——感兴。
“感”,“动人心也”;“兴”是“起情”,“有感之辞”“托事于物”。
但凡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皆是“感兴”。
“感兴”的道理并不艰深古奥。
说它精妙,是因为感兴的诗学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并不期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多么宏大、深刻的诠释,没有多么丰沛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沉重的悲悯情怀、费解难懂的哲理玄思,也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引人反复咀嚼、悉心品味。
就像这句“桃花依旧笑春风”,惹得千载而下的读者为之怦然心动。
“兴”虽起而有节、“情”虽动而无伤大雅,所以不忍释卷,只能陪他一起怅然若失。
说到底,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过于执着,未免心为物役、堕入悲苦;看得太透,则又会寡淡枯寂、了无生趣。
真正的趣味,只在于洞明世态、练达人情,在痴迷其中与冷眼旁观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度”。
面对这个“度”,语言虽常有力不从心的无奈,没有办法也不可能直接描述它的刻度,却可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
因而,在感性的诗学、感性的作品里,题材只是题材、抓手,通常不具备“主题”的宏大意味和“思想”的完整性、一贯性,如果非得给它冠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恐怕只能用“生活”这样一个意义繁复丰饶的概念了。
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本次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媲.美/譬.喻回溯./塑.料花圈./圈.养贩.卖/皈.依B.骨髓./随.意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C.纨绔./胯.下市侩./杂烩.强.迫/倔强.油炸./札.记D.痉.挛/靓.妆噱.头/戏谑.横.财/蛮横.档.案/当.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猩红跬步记录簿以点带面B.朱拓桀聱化装品如椽大笔C.缣素摭拾衍生品心心相映D.付梓糟塌卸包袱暗然神伤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②为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③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 ,极其缺乏.A.截然化妆百里挑一B.截然化装凤毛麟角C.迥然化装凤毛麟角D.迥然化妆百里挑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百多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美国的‚棱镜‛计划给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应该对国内厂商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对国外公司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
C.智慧对于人类就像鸟儿对于翅膀一样重要。
只要我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努力工作,我就会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蓝天就会任我飞翔。
D.做任何事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 学年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20 世纪 40 年月,很多人做完阑尾手术后却没能活过来,但让这些人丧生的其实不是手术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病菌感染,在那个没有青霉素的年月,医生们对那些感染一筹莫展。
可是,青霉素等抗生素出现后,这些问题都水到渠成了。
所以,抗生素是好多病人的救星,自从有了它们,很多绝症变为了能够轻松治愈的一般病症,比方肺炎等,而人类的寿命也所以得以延伸。
但是此刻,因为细菌的耐药性愈来愈强,抗生素发展正在渐渐走向终点。
将来,我们甚至有可能从头退回到抗生素没发明从前的时代,仅依赖最原始、最天然的抗生向来帮助保持我们的生命。
实质上,对于抗生素危机这件事,早在 1945 年就曾有人提过,而这人正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他在领取当年诺贝尔医学奖时警示世人说,假如人们缺少科学知识,造成抗生素使用不妥,那么,就会让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进而引起严重结果——不幸的是,这事儿让他言中了。
此刻,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了困扰医学界的巨大难题,而造成今结果的最主要原由正是抗生素的使用不妥。
一个医学知识是,抗生素能够用来抗衡细菌,但对病毒无效,但是,很多患了病毒性感冒或许流感的病人都要求医生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
而为了赶快挣脱患者的纠葛,增加自己的收入,医生们经常会如他们所愿——反正,开出无用途方的医生不会受各处罚,而那些使用抗生素抗衡病毒感冒的病人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可正是这样滥用抗生素,才使得人体细菌身经百战,产生了抗药性。
有时,即便医生恪守规范开出了抗生素,相当多的病人禁止时、按量、按疗程服药,这相同会给细菌供给适应环境、乘机反击的时机。
此外,在世界上好多地域都能够轻易获取人们想要的抗生素,而这进一步增加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几率。
能够说,那些“超级细菌”都是在这些时机中静静出生的。
等人类发现它们时,为时已晚。
并且,抗生素使用不妥的范围其实不只是限于人类自己,在动物身上滥用的抗生素数目也大得惊人。
2018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江西省上高二中 (2)
2018年江西省上高县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第I卷(选择题 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是()A.花圃.胸脯.匍.匐捕.风捉影铺.张浪费B.拜谒.葛.藤揭.晓响遏.行云残碑断碣.C.悔.悟侮.辱霉.变风雨如晦.诲.人不倦D.鞭笞.懈怠.苔.藓心旷神怡.百战不殆.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2008年中国传统生肖鼠年,也是米老鼠米奇80岁的生日,这个由沃尔特·迪士尼师心自用....设计出来的老鼠,八十年来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B.虽然读金庸先生的散文没有读他的武侠过瘾,但是他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国学功力还是一般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C.我们每天的事情这么多,如果不分清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就去做,一定会混乱,所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必要的。
D.昨天买了一盘张靓颖的新专辑,真是太好听了,无论给它什么样的过分的溢美..之词..都是应该的。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无知》述说了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理想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B.上大学期间,只有我跟他学习过法语,大家都很羡慕。
C.海峡两岸文化产业首届博览交易会为期三天,分为博览交易、高峰论坛和配套活动三大板块。
D.从美国财政部分布名单来看,与历届相比,美方此番随行来华官员有所降格,分别是美国农业部部长爱德华·谢弗、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莱维特和美国环境保护局局长强森等来华访问。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目前,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正在全国七省一区(四川、河南、云南、湖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建设“全国卡拉OK内容管理服务系统”。
B.楼兰内主要是遗址有三处:一是三间房,是过去的官署遗址;二是6米高的大佛塔;三是一小段城墙,还有许多民居遗址,人为雕空的木头。
C.国足与国奥终于“撞车”了。
江西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10月第二周周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上册
江西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10月第二周周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上册2017届高三A部语文周练卷三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10月第三周周练试题(无答案)不分版本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10月第三周周练试题(无答案)不分版本2017届高三〔A〕部特尖班语文周练卷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综览苏轼关于故土、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土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屡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土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土的心肠:一是来自故土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土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土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土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土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土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土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土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土的符号。
不断思念故土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土,认他乡为故土。
但要认他乡为故土,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土具化,与异乡对立。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土,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土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土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
此时的故土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黄培昭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
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
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
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
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
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
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
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
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
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考试语文试卷
上高二中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
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
唐宋文体批评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当时的文体书写产生互动,让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
一言以蔽之,唐宋时期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唐宋文体学何以呈现出如此特征和面貌?郑骞《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
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
”唐宋文化既恢宏又复杂,既超卓又平易,既多元又开放,属于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其通变特色影响到方方面面,自然包含文体。
唐宋文化学术的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若用当时人的话,而且是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则朱熹《答姜叔权》里的一句话甚为贴切:“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
”拈出其中的“融会贯通”,不妨说是宋人概括唐宋文化的最佳注脚。
文化的融通特征,对于唐宋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打上了浓厚的“共同体”烙印,表现为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
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
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并非刻板不变,实具有灵活组装拆卸的机制,其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可紧可松,内在亦具有延展性和弹性张力,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位移改变。
文体与文体之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它们具有某种同质的因素,例如结构、形式、语言等。
假设我们对甲文体和乙文体都很熟悉,但是甲乙的相参相融,却依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会产生令人兴奋的新奇效果。
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2021年整理)
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
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
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
《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
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
《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B.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C.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C.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很大程度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D.《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答案】1.C2.A3.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B项集中在第四节。
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A项表述错误,明朝四大奇书不全是传统积累型小说。
原文第一节“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可以推测。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
B项,吴承恩的态度不能决定人们对神魔的看法,强加因果。
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
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长孙肥,代人也。
昭成时,年十三,以选内侍。
少有雅度,果毅少言。
太祖..之在独孤及贺兰部,肥常侍从,御侮左右,太祖深信仗之。
登国初,与莫题等俱为大将,从征刘显,自濡源击库莫奚,讨贺兰部,并有战功。
太祖征蠕蠕①,大破之,肥降其主匹候跋,事具《蠕蠕传》。
又从征卫辰及薛干部,破灭之。
蠕蠕别主缊纥提子曷多汗等率部落弃父西走,肥以轻骑追至上郡,斩之。
后从征中山,拜中领军将军。
车驾..次晋阳,慕容宝并州刺史、辽西王农弃城宵遁,肥追之至蒲泉,获其妻子。
太祖将围中山,慕容宝弃城奔和龙。
肥与左将军李栗三千骑追之,至范阳,不及而还。
遂破其研城戍,俘千余人。
中山城内人立慕容普邻为主,太祖围之。
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时以士马少粮,遂罢中山之围,就谷河间。
慕容贺邻杀普邻而自立。
车驾次鲁口,遣肥帅七千骑袭中山,入其郛而还。
贺邻以步骑四千追肥至泒水,肥自魏昌击之,获铠骑二百。
肥中流矢,疮重,乃还。
中山平,以功赐爵..琅邪公。
迁卫尉卿,改爵卢乡。
时中山太守仇儒不乐内徙,亡匿赵郡,推群盗赵准为主。
妄造妖言云:“燕东倾,赵当续,欲知其名,淮水不足。
”准喜而从之,自号使持节...、征西大将军、青冀二州牧、钜鹿公。
儒为长史。
聚党二千余人,据关城,连引丁零②,杀害长吏,扇动常山、巨鹿、广平诸郡。
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
诏以儒肉食,准传送京师,轘之于市,夷其族。
除肥镇远将军、兗州刺史,给步骑二万,南徇许昌,略地至彭城。
司马德宗将刘该遣使诣肥请降,贡其方物。
姚平之寇平阳,太祖将讨之,选诸将无如肥者,乃征还京师,遣肥与毗陵王顺等六万骑为前锋。
车驾次永安,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肥逆击擒之,匹马不返。
平退保柴壁,太祖进攻屠之。
遣肥还镇兗州。
肥抚尉河南,得吏民心,威信著于淮泗。
善策谋,勇冠诸将,每战常为士卒先,前后征讨,未尝失败,故每有大难,令肥当之。
南平中原,西摧羌寇,肥功居多,赏赐奴婢数百口,畜物以千计。
后降爵为蓝田侯。
天赐五年卒,谥曰武,陪葬金陵。
(选自《魏书》)【注释】①蠕蠕: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
②丁零: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
4.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B.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C.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D.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时,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车驾,一指马驾的车;二指帝王所乘的车,所以也常常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C.赐爵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等级制度,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D.使持节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指挥军队的权力,如苏武持节出使匈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孙肥果断刚毅,缺少言语。
太祖在独孤部和贺兰部时,长孙肥时常侍奉跟从,在左右欺侮太祖身边的人,但太祖很信赖依仗他。
B.长孙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跟随太祖征伐刘显,攻打库莫奚,讨伐贺兰部,出征柔然时,降伏匹候跋,消灭刘卫辰和薛干部,斩杀曷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