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最新更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结(1)
电大最新更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结(1)
填空题:1.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法,除了指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包含了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精神实质。
2.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4.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5.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6.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7.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8.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划分可分为(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9.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而进行的划分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10.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11.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行政法治原则),它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14.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15.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16.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合法性原则适用于(一切领域),而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
17.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8.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19.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固有职权)、(授予职权)。
20.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办法(行政法规)、(规章)的权利。
21.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
22.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3.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最新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论述题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五、论述题1、行政合理性原则。
答: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
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
主要表现在:⑴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⑵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
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范明示或默示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
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行政法治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合法性原则适用于一切领域,而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⑴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⑵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⑶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2、公务员的双重身份。
答: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任何一个公务员,不论其职位高低、职务大小,首先是一个公民。
公民是每个公务员的基本身分。
因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基本前提。
作为公民的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有下列特点:⑴ 他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各种义务;⑵ 他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个人行为,但不能以国家名义从事公务行为,否则就是另外一种身分了;⑶ 他的个人行为只代表他个人,不具有强制性,而且行为效果归属于他自己。
公务员首先是公民,因而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公民。
因为他担任了行政公职,进入公务员的行列。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1.关于行政法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 B.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C.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D.促进经济文化建设 2.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 B.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C.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产生法律后果 D.行政机关一定是行政主体 3.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包括( )。
A.派出所 B.行政公署 C.区公所 D.街道办事处4.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消灭的情况有( )。
A.免职 B.撤职 C.辞退 D.离休、退休 5.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 B.可以分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相对方 C.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是相对方重要的权利 D.遵循法定程序要求是相对方重要的义务 6.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
A.共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7.以下主体属于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的是( )。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山东省梁山县人民政府D.重庆市人民政府 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 3%加处罚款,3%的罚款属于(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执行 C.间接强制 D.执行罚9.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包括( )。
A.实施处罚依据法定 B.实施处罚对象法定 C.实施处罚职权法定 D.实施处罚程序法定 10.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
A.行政违法 B.行政不当 C.灵活行政 D.自由裁量权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 B.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 C.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D.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12.以下属于行政法律事件的是(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答:(1)提出申请的权利;(2分)(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2分)(3)听证的权利;(2分)(4)了解情况的权利;(1分)(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1分)2.简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重要活动之一,其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原则,包括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均要合法。
(2分)(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1分)(3)便民原则。
(1分)(4)救济原则。
(1分)(5)信赖保护原则。
(1分)(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
(1分)(7)监督原则。
(1分)3.简述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种类。
答:(1)国务院;(2分)(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1分)(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分)(4)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分)(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分)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1分)(7)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分)4. 简述行政行为的内容。
答:(1)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3分) (2)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3分) (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2分)5.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3分)(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分) (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分)6.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答:(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2分)(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2分)(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
(2分)(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最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必备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必备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归纳总结单项选择题:1.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被合并到另一个行政机关,属于(A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2.当事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复议期间(A不停止裁定的执行)3.国家公务员的一项权利是(B辞职)4.根据我国宪法,(D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5.下列有关行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C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交织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之中有你)6.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有(C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以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以(A该行政机关)为行政诉讼被告。
8.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依照(C法定管辖)权限,对案件进行的初次审理。
1.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D行政法治的原则)2.行政强制的对象是相对方的(D财物和人身自由)1.(C委任),即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公职。
2.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监督是(C一般行政监督)3、(A人身罚)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被合并到另一个行政机关,属于(A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5.当事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复议期间(A不停止裁定的执行)1.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B国家行政机关)2.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是(C一般行政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属于(C行政许可权)4。
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有(C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属(B授权性立法) 5.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D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 6.下列各项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是(B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8.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主要审查对象是(C具体行政行)1、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法的建筑公司的行为)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B行政法律关系)5.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划分依据的标准是(C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形式)。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关系是(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3.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而行政合理性原则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 5(国家管理机关,也叫政府)是行政法最主要的主体.6.行政机关的设置应遵循应需要原则、(精简原则)、(高效率原则)和依法设置原则。
7.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和自身特殊性的特点. 9.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和(乡)四级。
10.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11。
我国政府的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12.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13。
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1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力)和(义务)具有统一性. 15.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更. 16.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分为(实体行政法)、(程序行政法)。
17.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18.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19.行政机关之间我国目前有三种隶属关系,分别是(垂直领导)、(业务指导)和(双重领导)。
20.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先例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1.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2.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23.行政机关就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现代社会的法治体系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对于电大的学习者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法律体系。
它涵盖了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行为方式以及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救济等多个方面。
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原则,以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首先,行政法明确了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
这就像是给行政机关划定了一个“活动区域”,它们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行使权力。
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其行政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例如,_____部门只能负责_____领域的事务,如果它插手了其他部门的工作,就违反了行政法的规定。
其次,行政法规定了行政行为的程序。
这包括行政决策的过程、行政处罚的实施、行政许可的审批等等。
遵循法定程序可以保障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防止行政机关的任意和专断。
比如,在行政处罚中,行政机关必须告知当事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且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行政诉讼法则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了一种救济途径,当他们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就像是为普通民众打开了一扇“维权之门”。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需要证明行政行为存在违法之处,而行政机关则需要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
这种举证责任的分配,既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认为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不合理,它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会对行政机关的处罚依据、程序等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存在违法之处,就会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电大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从理论层面看,它有助于我们构建完整的法学知识体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法律框架。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
最新电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重要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3、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4、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
它是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5、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6、自由裁量: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范明示或默示的范围内,基本行政的目的,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
7、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8、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9、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10、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11、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12、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13、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2023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理论1.行政法上旳行政范围行政法上旳行政是公共行政。
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公行政(被授权旳组织)。
国家行政包括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行政法上旳行政一般指公共行政, 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旳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旳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等活动。
2.行政法旳调整对象——行政关系⑴、行政管理关系行政主体在管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这是行政关系中最重要和最基础旳一种关系。
⑵、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旳多种关系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旳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机关系统外部旳个人、组织⑶、行政救济关系行政救济关系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旳行政行为旳侵犯, 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 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 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旳决定而发生旳多种关系。
行政救济主体包括: 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信访机关⑷、内部行政关系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旳多种关系3.行政法旳基本原则⑴、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 即根据法律实行行政活动, 详细是指行政权旳存在、行使必须根据法律, 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要承担对应旳法律责任。
详细内容:①、行政权旳来源要合法。
行政权必须基于法律旳设定和授权才能存在。
②、行政权旳运用要合法。
行政职权必须根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
☆符合实体法规范☆符合程序法规定⑵、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原则亦称行政合适原则, 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旳前提下应尽量合理、合适和公正。
行政合理原则以控制自由裁量权和自由裁量行为旳实行为目旳。
详细规定:①、行政行为旳动机应符合立法目旳法律赋予行政主体以自由裁量权旳目旳, 是使行政主体能在法律规定旳原则和幅度内根据详细状况更精确地体现法律旳意图。
②、考虑有关原因, 排除不有关原因(1)有关旳考虑, 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忽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旳原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重点笔记(一)讲义----有了这个就不用课本了
第一编绪论第一章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第一节行政一、行政的概念(一)概念:指各种组织的执行、管理职能。
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国家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
行政的内容包括计划、指挥、组织、处理、监督等基本要素。
(二)行政的分类考察1、公行政与国家行政:公行政的范围比国家行政的范围大。
2、静态行政和动态行政3、形式行政与实质行政:形以主体分类或以管理为分类。
二、行政与行政国:行政法是随着行政国的产生而产生。
**西方的历史文化有关。
亚当-斯密,诺齐克最小国家。
三、行政与法治国:政府要服从法律,依法律规定而行。
**公民,则法律无规定都可以做。
第二节行政法一、行政法的涵义1、含义: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2、行政关系:指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因行使行政职权或接受法制监督而与外部国家机关、组织,个人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相互之间所发生的关系。
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外部关系。
3、行政权:指宪法和行政组织法授予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国家权力。
4、行政关系的基本内容:<1>行政管理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重要规定对行政主体行使职权行为的法制监督,调整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4>内部行政关系:主要规定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调整内部行政关系;二、行政法与行政权1、保证行政主体有效地对社会实施管理,保证国家法律、政策确立的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力,,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维护国家、社会公益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法的形式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在整体上没有统一、系统的法典,由大量的各种分散的法律、法规、规章构成。
第三节行政法学一、行政法学的涵义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分支学科。
最新电大5行政诉讼法专题讲座(1)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行政诉讼法专题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行政诉讼的概念我国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诉讼制度。
第二节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念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
即按照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哪种性质的行政案件有权受理,哪些不能受理。
哪些种类、哪个范围的行政案件有权受理,哪些不能受理.二、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行政案件包括:(一)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二)不服行政强制措施决定的案件(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案件(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案件(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九)、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案件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取予受理的行政案件是:(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引起争议的案件(二)控告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的案件(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的案件(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案件第三节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管辖是人民法院系统内在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它可以明确某一具体行政案件依法由哪个人民法院受理,也可以明确管理相对人向哪一个人民法院起诉。
一、级别管辖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是按照行政案件的性质及其重大复杂程度确定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为第一审法院。
人民法院系统共有四种级别的法院,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二、地域管辖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结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结
※行政法基本原则+特有原则
行政法:行政行为(比例原则、最小损害原则)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证据——证据种类、证明力、管辖、受案范围
行政行为的分类:1.拘束性2.裁量性
复议申请期限:60日(+30日)
行政中一并提起民诉,法院如何处理
中外合作资企业的特殊性(涉外诉讼),一旦以外商名义起诉,如何处理。
行政复议提起范围、提起条件、复议前置(考案例)
复议终局
受案范围+管辖(针对具体行政行为)
一旦行政复议中间未提起行政赔偿
对违法的查封等,法院如何处理
被授权机关,被委托机关的权力,不能:1.授权的2.行使的行为
行政许可:什么行为属于行政许可?颁发驾照?经营许可?
许可中延期申请行为。
过期未处理,如何解决?
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规章。
什么样的文件属于规章。
规章可以规定的事项、范围。
“针对学位问题”学位争议案例。
教育部授权。
学生对办学资格(学位授予)的异议,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行为的效力:1.拘束力2.确定力3.执行力
行政强制
损害赔偿——附带精神损失,严重后果
鉴定结论:效力听证:方式、内容
行政处罚:1.一般程序2.简易程序当事人、被告,如何确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电大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电大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电大)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参见教材p17-21)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范区别于其它法律的本质特性。
主要表现在:(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依据(2)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能够直接适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能够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
作业1撰写论文(范文)行政法原则在实践中运用行政法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所谓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
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
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
程序法则一般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
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二)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三)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
行政合法性原则一般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存在,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具体讲,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二)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但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二者不能偏废。
(最新整理)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一章
2021/7/26
25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 即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指参加行 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 事人。
2021/7/26
26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
❖ 包括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相对方、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构成
2021/7/26
27
3、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是指能够享有行 政法上的权利及承担行政法上的义务的 资格。
2021/7/26
11
2、行政的特点:
❖ 第一,行政是国家的一种活动;
❖ 第二,行政是以组织、执行为其活动方 式的
2021/7/26
12
3、行政内涵的扩张:
❖ 行政主体不仅包括国家行政机关,还包 括依法授权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共组 织;
❖ 其行为或职能不仅包括对国家社会事务 的组织、执行和管理,还包括一些实质 上属于立法和司法的职能。
2021/7/26
13
4、行政的涵义:
❖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挂 甲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 的活动。
❖ 摘自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2页
2021/7/26
14
第二节 行政法的概念
❖ 一、行政法的含义: ❖ 二、行政社会关系:
2021/7/26
15
一、行政法的含义:
❖ 是指调整行政权力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 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规范和 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为,也可以是行政相 对方的行为
2021/7/26
48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 消灭
❖ (一)产生
❖ (二)变更
❖ (三)消灭
最新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期末考试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案例题大全可做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案例题〗1、木材运回后,暂时存放在A县乡镇企业局院内。
``A县乡镇企业局对此处罚决定不服,诉至法院。
现问:(1)本案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为什么?(2)本案中B市公安局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3)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何种判决?答:(1)本案应由B市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B市公安局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公安局扣车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追回木材款,但发出的却是交通违章处罚决定书,这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
(3)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撤销B市公安局的该具体行政行为。
2、2000年6月3日,刘某雇车从某县某村张某家运输5吨“雪花”牌肠衣用盐````````市盐务局无权审查此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刘某申请行政复议是否超期限?为什么?(2)市盐务局对于此案应如何处理?(3)刘某是否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答:(1)刘某申请行政复议没有超过期限。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日,自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起算,但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本案中国务院所颁布的《食盐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复议期限无效,应适用60日期限,故刘某申请行政复议没有超过期限。
(2)市盐务局应当受理刘某的复议申请。
(3)刘某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其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3、1998年9月李某偷渡到韩国打工,```因此李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边防检查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
请问:(1)李某的理由能否成立?(2)法院应当作出何种判决?答:(1)李某的理由不能成立,因为李某的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对他的追诉时效应当从2003年3月25日开始计算。
(2)法院应当作出维持边防检查机关行政处罚决定的判决,因为边防检查机关对刘某的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有法定依据,程序合法,故应判决维持。
电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专科重点复习必备考试(中央电大本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识记知识点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中,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3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
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4、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5、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行政职权只能由行政主体来行使,行政管理相对方不享有行政职权。
6、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
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在相应变化。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7、行政机关: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用权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也叫国家管理机关,简称政府8、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简称首长制;而赋予委员会议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议负责制,简称委员会制9、层次制与职能制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职能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10、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有自主权,一切均需按照上级机关的指示去办。
分权制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
上级机关对其权限内决定的事项不加干涉。
11、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四次次课总结)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一章行政法概述3月15日课1、行政的涵义:行政法中的“行政”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主体不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还包括依法授权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共组织;其行为或只能不仅限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执行和管理,即传统的“行政”职能,还包括那些实质上属于立法和司法性质的职能。
2、行政法的含义: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中,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
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4、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区别:1、行政法律关系属于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而行政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不反映国家的意志。
2、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但不等于行政关系。
只有当行政关系为行政法调整,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时才转化为行政法律关系;未经行政法调整,不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关系,均不能转化成行政法律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必考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的地位不平等);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6、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也称行政法主体或者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反)或者(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法,除了指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包含了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精神实质。
2.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4.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5.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6.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7.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8.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划分可分为(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9.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而进行的划分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10.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11.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行政法治原则),它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14.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15.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16.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合法性原则适用于(一切领域),而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
17.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8.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19.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固有职权)、(授予职权)。
20.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办法(行政法规)、(规章)的权利。
21.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
22.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3.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24.按照(行政机关所管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25.在我国的宪政体制下,(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7.按照行政机关的工作权限不同,可分为(一般权限机关)和(专门权限机关)。
28.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与监督机关等)。
29.按照行业和产品不同,可分为(各种不同的专门行政机关)。
30.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一般考虑:(管理的实际需要)、(现代行政管理的功能)。
31.国家行政机关进行法律调整,主要通过(建立和健全行政机关组织法体系实现的)。
32.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正分的派出机关)。
33.窝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乡)四级。
34.派出机关有三种: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必考35.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是(行政公署)必考36.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是(区公所)必考37.市辖区、不设区的市民政府经上级人民政府(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必考38.公务员首先是(公民)39.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40.被授权的组织在被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自主地行使行政职权41.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42.被委托组织的基于(行政委托)而产生的。
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43.被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在委托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后果(包括赔偿和应诉)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
因此,被委托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44.依据行政相对方是否为一定的组织为标准,可以分为(个人相对方)与(组织相对方)。
45.依据行政相对方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分为(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
46.依据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所影响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相对方)。
47.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48.行政法制监督机关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49.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公务人员)和(被授权的组织)中的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
50.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51.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52.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行政行为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53.以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申请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54.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不同,行政行为可分为(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
55.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行政行为可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56.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57.依据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58.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与地方行政立法)。
59.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
)60.行政立法程序的两个基本原则:(民主原则)、(效率原则)61.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
6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63.以许可的性质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64.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65.以许可是否附有附加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的许可)。
66.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
67.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68.以许可有效期的长短,分为(长期许可和短期许可)。
69.合法性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合法性原则也称为行政许可法定原则。
70.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是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71.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干贝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72.被委托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73.行政处罚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和(申诫罚)。
74.(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75.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76.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77.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行政职权只能由行政主体来行使,行政管理相对方不享有行政职权。
78.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79.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80.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实体裁判。
81.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
8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83.诉讼阻却: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者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84.间接强制执行: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
85.代执行:就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代执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86.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87.直接强制执行:是指义务人拒不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直接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者通过强制手段达到与义务人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
88.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89.(依法原则)是行政合同缔结的基本原则90.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91.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92.行政监督:就是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
即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关的法律监督。
93.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94.依据行政相对方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行政相对方分为直接相对方、间接相对方。
95.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不要式行政行为96.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