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必杀技—张俊芳说的哲学需要背的内容(主观题)
高中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归纳(主观题)
高中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归纳(主观题)高二政治《日子与哲学》38条原理与办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一辈子观等组成部分。
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进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推断与价值。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以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办法论〗:想咨询题、办情况,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别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进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情况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XXX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以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故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办法论〗:要求我们想咨询题办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别从实际动身的主观主义。
张俊芳春季基础班讲义(2010年学生用)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典型考点精解张俊芳编讲2009年3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典型考点精述1、哲学的科学内涵。
(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 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①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
②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①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领航张俊芳 怎样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领航张俊芳:怎样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性质、特点、主要内容及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并列,同属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七章构成: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2010张俊芳哲学冲刺讲义分析题10道大题
2010张俊芳哲学冲刺讲义分析题10道大题.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
张俊芳哲学冲刺讲义分析题10道大题二、模拟试题练习——分析题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 根据材料请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 ?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同一性原理。
同一性,即“统一”、“一致”,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
矛盾同一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和场所,使矛盾的各方在这一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壮大和发展自己,并且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同一性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稳定、有序。
??(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
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还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
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和谐、有序。
哲学主观题必背知识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考点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考点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l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l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l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考点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象。
考点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考点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09年马哲张俊芳明确提出的要求背的主观题
二、矛盾的同一性
三、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五、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六、俩点论
七、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八、辨证的否定观
九、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一十、原因和结果的区别
十一、认识的本质
十二、认识的客观性
十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十四
十五十六、十七源自十八十九、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张俊芳冲刺讲义(精华版)
今年哲学重点题: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马克主义指导地位的问题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首选邓论)关于党群关系的问题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问题在抗击非典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哲学分为四块内容:唯物论,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世界的状态如何;认识论,世界能否认识怎样认识;历史观。
一唯物论(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1)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何者为第一性最重要,是因为哲学上划分为唯物唯心的唯一标准在物质本原问题上,不再靠猜: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开始把物质说成原初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所犯的共同错误是:那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在选项中出现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理念世界,理,道是客观唯心主义(唯心论)2.唯物论唯心论两大哲学派别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和其他派别的区别:两个统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西方两大流派:科学主义哲学(理性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哲学(非理性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他们是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区别,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4.物质观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时间与空间问题高兴时时间过得快,难过时过得慢:人的时间观具有相对性,可变性5. 意识观★列宁: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作用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直接现实★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意识的能动作用(多选)6.实践观二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本质与现象,可能与现实,形势与目标1.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问题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选项中一定有度2.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主义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是外力的强加;是事物内部肯定否定两种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与联系的环节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批判又继承;是克服旧事物的消极因素,保留旧事物的积极因素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学说)矛盾的两重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与特殊性;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引起特殊性的原因是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4.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起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主观题必背知识点精简版
必修4《哲学与文化》主观题必背知识点精简版一、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4.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6.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3.联系的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要立足整体,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期末复习重点主观题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期末复习重点主观题笔记整理马原主观题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最鲜明的政治立场?why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why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why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如何理解实践概念?6、简述普遍联系原理。
7、简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8、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10、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11、试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13、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14、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把抓”的重要意义。
1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6、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17、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20、简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21、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2、什么是相对真理?23、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是什么?2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批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25、怎么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2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7、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2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性的标准?29、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0、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31、当代大学生面对未来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2、怎么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3、社会意识的构成。
马哲学习技巧-怎么快速记马哲的那些原理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记忆口诀▲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关键词组▲世界观、方法论答题要点 A.世界观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B.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记忆口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关键词组▲思维、存在答题要点 A.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B.(1)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为世界本原(2)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和物质。
3.哲学的基本派别记忆口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键词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答题要点 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记忆口诀▲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关键词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答题要点 A.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记忆口诀▲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关键词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答题要点 A.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马哲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2)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要以马哲为指导。
B.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2)马哲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哲学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C.马哲的三个特点: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D.马中、中马、二飞、一毛二邓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记忆口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键词组▲世界观、人生观答题要点 A.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B.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记忆口诀▲唯心唯物,物质意识谁先谁后关键词组▲辩证唯物主义答题要点 A.唯心主义二大分支B.唯物主义三大分支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记忆口诀▲绝对运动相对静止关键词组▲物质运动静止答题要点 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B.绝对运动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笔记领航/导航结合举行暑期考研强化指点班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笔记主讲:大连海事学院硕士生导师张俊芳副传授(尊敬常识产权,如打印,以上信息情保存) 教材:1 领航/导航内部课本(白皮,厚本林代昭张俊芳)2 高级教导出版社政治理论应试精华(考研命题研讨组)这本书是内部课本的扩充本,很合适没上指点班的!解释:张俊芳的笔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内部课本上,一部分记在笔记本上.她的"以学生为本"的教授教养方法(领/导航告白用语)实际就是明白的告知学生哪些笔记记在笔记本上,而哪些记在课本上.记在课本上的讲授以论述为主,记在笔记本上的以标题为主.课本上的笔记与课本内容结合慎密,不合营课本难以体系化,故未整顿.这里整顿出来的是其记在笔记本上的辨析.选择部分,都是张俊芳念.上课记的.答案可能有出入,拜见上述教材.第一单元唯物论——马哲的逻辑起点8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事念教室1. 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不合在于主意:BCDA 世界是物资的照样精力的B 世界是活动变更的照样静止不动的C 意识有无能动感化D 社会成长有无客不雅纪律E 思维和消失有无同一性2. 马哲是科学,是因为:ABCDEA 周密.完全的科学理论体系B 是客不雅真谛C 是具体真谛D 是相对真谛和绝对真谛的同一E 随实践的成长而成长F 科学之科学G 绝对真谛的体系3.马哲的理论起源是:ABCD(留意!不是直接理论起源)A 古代朴实唯物论B 古代自发辩证法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D 近代唯心辩证法E 近代形而上学哲学F 近代唯心主义哲学4.马哲同旧哲学不合,它在内容上实现了:DE (本提问的是“在内容上”,把题干看三遍以上!)A 科学的世界不雅和办法论的高度同一B 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同一C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同一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同一E 唯物主义的天然不雅和汗青不雅的高度同一5.属于人本主义的不雅点的是:DA 消失就是被感知(这是英国贝克莱的不雅点,属于主不雅唯心主义.)B 世界同一于消失(这里的“消失”差别于“思维消失同一性”中的“消失”,也差别于“消失主义”的“消失”,这句话是德国?杜林的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二元论哲学命题.我们在座的文科同窗未来考上研讨生的话要进修的第一门课就是一本恩格斯的“天书”——《反杜林论》,反的就是这个杜林.)C 凡是消失的都是合理的(留意!这句话是德国黑格尔一个准确的辩证法命题!完全的表述是“凡是消失的都是合理的,也都是必定消亡的”黑格尔的辩证法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要的影响.但黑格尔的话有对有错,要谨严.)D 消失先于本质(这是法国萨特的人本主义命题.萨特是消失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学生.80年月中国大学生最爱好读他的《消失与虚无》,从这本书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属于消失主义.)6.活动与静止的差别和对峙表示在:绝对和相对的差别与永恒和临时的差别;无前提和有前提与无穷和有限的差别.第二部分辩证法8月7日上午北京海淀体育馆1. “对事物从客体或直不雅的情势去懂得,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懂得”这是:DA. 主不雅唯心主义不雅点 B.客不雅唯心主义不雅点C. 辩证唯物主义不雅点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雅点2. 实践是人与外界活动的中介,是指:ABCDEA.经由过程实践活动听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资交流和精力转换B. 经由过程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C. 经由过程实践活动使主体客体化D.经由过程实践活动主体把客体信息转变成主体所需的精力产品E. 经由过程实践活动主体将客体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为改革客体供给目标.筹划.办法等精力产品3.主不雅世界是指:BCDE(注:这个题我没有弄明白为什么CE都选,不过背过就是了!)A. 意识的产品B. 客不雅世界的反应C.意识活动进程D. 知.情.意的同一E. 意识活动的成果4. 意识对物资的依附重要表示在依附:ACDEA. 人的大脑B. 思维的成长C. 客不雅消失D. 社会消失E. 人的各类感到器官5.中国古代辩证法传统中的两大优秀传统是:DEA.天人合一不雅B. 知行同一不雅C. 形神同一不雅D. 整体不雅E.抵触不雅6.对峙同一纪律(=抵触学说)——抵触——两重性质(同一性.奋斗性)——精华[广泛性.特别性(特别性:重要抵触和非重要抵触<重要抵触:重要方面和非重要方面>)];7. 抵触解决的根本情势有:ABEA. 一方战胜另一方B. 同归于尽,为新的抵触两边所代替C. 两边达到绝对同一D. 两边的折衷E. 两边经由过程奋斗达到对峙面的融会第三单元熟悉论8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事念教室1. 辨析:“量的积聚就引起质变”(量的积聚仍是量变,必须经由过程“度”的界线)“事物的变更是否敏捷是区分量.质变的根本标记”(“度”是区分本质.量变的根本标记)2.辨析:“事物成长的进程中的必定性是有原因的,有时性事物原因的”“有时性是事物成长中不肯定的趋向(V),是以在事物成长中无感化(X)”(起加快或延缓感化)“必定性是有时性的总和”(机械论)“必定性是不成选择的,有时性是可以选择的”(都不成选择)“有时性是科学的敌人”3.转化关系:必定性的器械可所以有时的,有时性的器械可所以必定的——恩格斯4. 假象(客不雅)可以引起错觉(主不雅);但假象不等于错觉5.从抽象上升的具体的思维办法,其逻辑进程的起点是:DA. 具体事物B. 感性熟悉C. 实践活动D. 思维的抽象6. 从抽象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办法,这里的具体是指:BEA. 感性具体B. 思维具体C. 客不雅事物某些方面的划定.归纳综合D. 逻辑思维的中介(中央环节)E. 多种划定的同一7. 两种熟悉论的对峙(差别:熟悉的本质)①唯心论的先验论——否定人的熟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所有的唯心论都是先验论——保持先验论和保持唯心论是一致的②唯物论的反应论——人的熟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一切唯物论都是反应论——保持反应论和保持唯物论是一致的a.旧唯物主义反应论——不懂实践和辩证法——以为人的熟悉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自动.直不雅的反应——机械反应论b.辩证唯物主义反应论——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熟悉论——以为熟悉是在实践的基本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能动反应论8.辨析:“凡是亲眼所见的就是真实的.目击为实”——熟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熟悉是在实践的基本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受客不雅前提的制约;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有真实的和不真实的;断定反应真实不真实的独一尺度是实践9. 人(实际的人)是熟悉主客体的同一:小我主体.集体主体.社会主体10. 熟悉是:ABCDEA. 主体对客体的反应B.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E.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重构F.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创造11.①真谛——客不雅性——具体性——周全性——进程性——汗青性——广泛性——前提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同一;②真谛——客不雅真谛——具体真谛——广泛真谛——一元真谛(唯物主义:完全的一元论)——相对真谛和绝对真谛的同一12.辨析:①“相对真谛就是没有经由实践磨练的真谛”②“相对真谛是根本准确,但包含有错误成分的真谛”③“真谛具有相对性,所以真谛是多元的”*辨析题解题套路:A若何,B若何,所以A不是B(先在划定性)*形而上学(包含)狡辩论(包含)相对主义(最大的相对主义者是庄子;我国明代哲学家李贽:长短无定质).绝对主义13."没有抽象的真谛,真谛老是具体的"可以懂得为:CDEA. 真谛是具体.活泼的形象B. 真谛的形成不须要抽象的归纳综合C.真谛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 真谛有其实用的具体规模和前提E. 真谛表现了主不雅和客不雅.熟悉和实践具体的汗青的同一*在辩证法中,一致==同一==同一;马哲中每一部分的概念体系都是相对自力的*辨析题:对/错/不完全(绝对和相对.无穷和有限不克不及离开自力成立),不完全的命题应先完全起来14.辨析:“实践作为磨练的尺度是绝对的”——不完全,将其完全后再解释第四单元汗青不雅8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事念教室1. 马克思主义熟悉论以为实践的辩证进程是:ACE(与实践.具体事物相干)A. 从相对真谛到绝对真谛的成长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C. 实践——熟悉——实践的无穷轮回D.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活动E.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再到实践2. 临盆方法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内容上说包含:ABCDE(七一讲话的最新提法)A. 临盆力B.临盆关系C. 财产构造D. 劳动分工E. 临盆的组织和治理3.社会纪律不合于天然纪律(盲目标.人管不着),因为社会成长是天然的汗青的进程,人们有可能像天然科学那样用准确的眼力研讨.考核人4.汗青不雅(三个代表):关于社会根本抵触学说(人的物资活动);关于社会心识的理论(人的精力活动);关于人的学说(一切哲学的结论)5.下列那些属于临盆关系的领域:CEF(尺度:三要素)A. 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 企业治理程度高和低的关系C.人们在临盆中的交流.分派关系D. 产品的数目和质量关系E. 临盆材料所有制关系F. 人们在临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6.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BCDE(进入上层建筑的必须被经济基本所决议)A. 全国人平易近代表大会B. 牢狱C. 法院D.哲学(马哲是为无产阶层办事的)E. 艺术(情势无阶层性.内容有阶层性,文艺为社会主义办事)F. 说话学(说话是实践劳动的产品,无阶层性)7. 社会形态是指:ABCDA. 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的同一B. 社会物资关系和社会思惟关系的同一C.社会经济轨制和社会政治轨制的同一D. 社会经济构造和社会政治构造的同一E. 社会消失和社会心识的同一*汗青不雅部分的选择题试用调换概念8.辨析:“上层建筑只要合适本身的经济基本就能对社会成长起推进感化”——应看它所办事的经济基本是否先辈.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具有强烈的惰性,上层建筑对社会成长的感化取决于上层建筑所办事的经济基本的性质9. 科学技巧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动力,是指:DA. 社会成长的直接动力B. 社会成长的根本动力C.社会成长的一般动力D. 汗青的有力的杠杆10.汗青唯物主义把社会心识懂得为:ABCEA. 社会精力生涯的总和B.社会消失的反应C. 个别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同一D. 主不雅精力与客不雅精力的同一(“客不雅精力”的提法在哲学上是错误的)E.社会心理和社会心识情势的同一11.辨析:(拜见“课本”121②-⑤)“人们本身创造本身的汗青,是以汗青的成长偏向是由人自发选定的”“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标的,因而人在汗青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12.辨析:(拜见“课本”122②③⑥)“汗青成长总的合力是人平易近群众合营感化的成果,个中不包含小我意志的感化”注:答案若有出入,请大家自行查对,应以上述教材为准.别的不知那位考友有导航教室上发放的林代昭邓论部分的填补材料(这份材料很好,惋惜我没有领到,愿望大家合营去查找然后扫上来.只有复印的几张纸,比其内部课本要精华精辟,愿望上过的考友把它贴到网上来).我恳请上暑期领/导航的考友大方互助,合营提高.领航/导航结合举行暑期考研强化指点班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之五兆芳芳创作领航/导航联合举办暑期考研强化教导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主讲:大连海事学院硕士生导师张俊芳副教授(尊重知识产权,如打印,以上信息情保存) 教材:1 领航/导航内部课本(白皮,厚本林代昭张俊芳)2 初等教育出版社政治理论应试精华(考研命题研究组)这本书是内部课本的扩充本,很适合没上教导班的!说明:张俊芳的笔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内部课本上,一部分记在笔记本上.她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领/导航告白用语)实际就是明确的告知学生哪些笔记记在笔记本上,而哪些记在课本上.记在课本上的讲授以叙述为主,记在笔记本上的以题目为主.课本上的笔记与课本内容结合紧密,不配合课本难以系统化,故未整理.这里整理出来的是其记在笔记本上的辨析、选择部分,都是张俊芳念、上课记的.答案可能有出入,拜见上述教材.第一单元唯物论——马哲的逻辑起点8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记念课堂1、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不合在于主张:BCDA 世界是物质的仍是精神的B 世界是运动变更的仍是静止不动的C 意识有无能动作用D 社会成长有无客不雅纪律E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2、马哲是科学,是因为:ABCDEA 严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B 是客不雅真理C 是具体真理D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E 随实践的成长而成长F 科学之科学G 绝对真理的体系3、马哲的理论来源是:ABCD(注意!不是直接理论来源)A 现代朴素唯物论B 现代自发辩证法C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D 近代唯心辩证法E 近代形而上学哲学F 近代唯心主义哲学4、马哲同旧哲学不合,它在内容上实现了:DE(本提问的是“在内容上”,把题干看三遍以上!)A 科学的世界不雅和办法论的高度统一B 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C 反动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E 唯物主义的自然不雅和历史不雅的高度统一5、属于人本主义的不雅点的是:DA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英国贝克莱的不雅点,属于主不雅唯心主义.)B 世界统一于存在(这里的“存在”区别于“思维存在统一性”中的“存在”,也区别于“存在主义”的“存在”,这句话是德国?杜林的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二元论哲学命题.我们在座的文科同学未来考上研究生的话要学习的第一门课就是一本恩格斯的“天书”——《反杜林论》,反的就是这个杜林.)C 但凡存在的都是公道的(注意!这句话是德国黑格尔一个正确的辩证法命题!完整的表述是“但凡存在的都是公道的,也都是必定灭亡的”黑格尔的辩证法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要的影响.但黑格尔的话有对有错,要谨慎.)D 存在先于实质(这是法国萨特的人本主义命题.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学生.80年代中国大学生最喜欢读他的《存在与虚无》,从这本书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属于存在主义.)6、运动与静止的区别和对立表示在:绝对和相对的区别与永恒和暂时的区别;无条件和有条件与无限和有限的区别.第二部分辩证法8月7日上午北京海淀体育馆1、“对事物从客体或直不雅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理性勾当,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DA、主不雅唯心主义不雅点B、客不雅唯心主义不雅点C、辩证唯物主义不雅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雅点2、实践是人与外界勾当的中介,是指:ABCDEA、通过实践勾当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互换和精神转换B、通过实践勾当使客体主体化C、通过实践勾当使主体客体化D、通过实践勾当主体把客体信息改动成主体所需的精神产品E、通过实践勾当主体将客体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为改革客体提供目的、筹划、办法等精神产品3、主不雅世界是指:BCDE(注:这个题我没有弄明白为什么CE都选,不过背过就是了!)A、意识的产品B、客不雅世界的反应C、意识勾当进程D、知、情、意的统一E、意识勾当的成果4、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主要表示在依赖:ACDEA、人的大脑B、思维的成长C、客不雅存在D、社会存在E、人的各类感到器官5、中国现代辩证法传统中的两大优良传统是:DEA、天人合一不雅B、知行统一不雅C、形神统一不雅D、整体不雅E、矛盾不雅6、对立统一纪律(=矛盾学说)——矛盾——两重性质(同一性、斗争性)——精髓[普遍性、特殊性(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7、矛盾解决的根本形式有:ABEA、一方克服另一方B、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C、双方达到绝对同一D、双方的调和E、双方通过斗争达到对立面的融合第三单元认识论8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记念课堂1、辨析:“量的堆集就引起质变”(量的堆集仍是量变,必须通过“度”的界限)“事物的变更是否迅速是区份量、质变的底子标记”(“度”是区分实质、量变的底子标记)2、辨析:“事物成长的进程中的必定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事物原因的”“偶然性是事物成长中不确定的趋势(V),因此在事物成长中无作用(X)”(起加快或延缓作用)“必定性是偶然性的总和”(机械论)“必定性是不成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都不成选择)“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3、转化关系:必定性的东西可以是偶然的,偶然性的东西可以是必定的——恩格斯4、假象(客不雅)可以引起错觉(主不雅);但假象不等于错觉5、从抽象上升的具体的思维办法,其逻辑进程的起点是:DA、具体事物B、理性认识C、实践勾当D、思维的抽象6、从抽象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办法,这里的具体是指:BEA、理性具体B、思维具体C、客不雅事物某些方面的规则、归纳综合D、逻辑思维的中介(中间环节)E、多种规则的统一7、两种认识论的对立(区别:认识的实质)①唯心论的先验论——否定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所有的唯心论都是先验论——保持先验论和保持唯心论是一致的②唯物论的反应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一切唯物论都是反应论——保持反应论和保持唯物论是一致的a.旧唯物主义反应论——不懂实践和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消极、主动、直不雅的反应——机械反应论b.辩证唯物主义反应论——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根本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能动反应论8、辨析:“但凡亲眼所见的就是真实的、眼见为实”——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认识是在实践的根本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受客不雅条件的制约;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有真实的和不真实的;判断反应真实不真实的唯一尺度是实践9、人(现实的人)是认识主客体的统一:团体主体、个人主体、社会主体10、认识是:ABCDEA、主体对客体的反应B、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E、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重构F、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创造11、①真理——客不雅性——具体性——全面性——进程性——历史性——普遍性——条件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②真理——客不雅真理——具体真理——普遍真理——一元真理(唯物主义:完全的一元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12、辨析:①“相对真理就是没有经过实践查验的真理”②“相对真理是根本正确,但包含有错误成分的真理”③“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真理是多元的”*辨析题解题套路:A如何,B如何,所以A不是B(先在规则性)*形而上学(包含)狡辩论(包含)相对主义(最大的相对主义者是庄子;我国明代哲学家李贽:是非无定质)、绝对主义1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可以理解为:CDE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的归纳综合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规模和条件E、真理体现了主不雅和客不雅、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辩证法中,一致==同一==统一;马哲中每一部分的概念体系都是相对独立的*辨析题:对/错/不完整(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不克不及分隔独立成立),不完整的命题应先完整起来14、辨析:“实践作为查验的尺度是绝对的”——不完整,将其完整后再解释第四单元历史不雅8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记念课堂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的辩证进程是:ACE(与实践、具体事物相关)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成长B、从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E、从理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2、生产方法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从内容上说包含:ABCDE(七一讲话的最新提法)A、生产力B、生产关系C、财产结构D、劳动分工E、生产的组织和办理3、社会纪律不合于自然纪律(盲目的、人管不着),由于社会成长是自然的历史的进程,人们有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研究、考察人4、历史不雅(三个代表):关于社会根本矛盾学说(人的物质勾当);关于社会心识的理论(人的精神勾当);关于人的学说(一切哲学的结论)5、下列那些属于生产关系的规模:CEF(尺度:三要素)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企业办理水平高和低的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互换、分派关系D、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关系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F、人们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6、下列属于上层修建的有:ABCDE(进入上层修建的必须被经济根本所决定)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牢狱C、法院D、哲学(马哲是为无产阶级办事的)E、艺术(形式无阶级性、内容有阶级性,文艺为社会主义办事)F、语言学(语言是实践劳动的产品,无阶级性)7、社会形态是指:ABCDA、经济根本和上层修建的统一B、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C、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制度的统一D、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统一E、社会存在和社会心识的统一*历史不雅部分的选择题试用替换概念8、辨析:“上层修建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根本就能对社会成长起推动作用”——应看它所办事的经济根本是否先进.上层修建一旦形成就具有强烈的惰性,上层修建对社会成长的作用取决于上层修建所办事的经济根本的性质9、科学技巧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动力,是指:DA、社会成长的直接动力B、社会成长的底子动力C、社会成长的一般动力D、历史的有力的杠杆10、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心识理解为:ABCEA、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B、社会存在的反应C、个别意识与群体意识的统一D、主不雅精神与客不雅精神的统一(“客不雅精神”的提法在哲学上是错误的)E、社会心理和社会心识形式的统一11、辨析:(拜见“课本”121②-⑤)“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的成长标的目的是由人自觉选定的”“人的实践勾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勾当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12、辨析:(拜见“课本”122②③⑥)“历史成长总的协力是人民群众配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团体意志的作用”注:答案如有出入,请大家自行查对,应以上述教材为准.另外不知那位考友有导航课堂上发放的林代昭邓论部分的弥补资料(这份资料很好,可惜我没有领到,希望大家配合去寻找然后扫上来.只有复印的几张纸,比其内部课本要精炼,希望上过的考友把它贴到网上来).我恳请上暑期领/导航的考友慷慨相助,配合进步.领航/导航联合举办暑期考研强化教导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考研政治马哲46页笔记 导航-张俊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要点精述第一单元唯物论(选择题)1。
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理论性质)(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切哲学)(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由于哲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意识属性)(以上是所有哲学的共性)(注意马哲与非马哲的区别)2。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
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这两种表述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相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是恩格斯提出的)康德、休谟(不可知论的代表)(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是真正彻底的可知论(实践)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理论哲学主观题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知识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知识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除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世界怎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意识的本质(唯物论)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⑵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③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④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是主观的;⑥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⑦“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二、永恒发展的含义(辩证法)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⑵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三、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辩证法)⑴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⑵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⑶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⑷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⑸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⑴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辨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
⑵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⑶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⑴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对立的: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②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③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已实现了的可能性。
⑵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⑴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⑵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⑶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七、认识的本质(认识论)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⑵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⑶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⑷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⑸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⑹实践是检验反映真实与否的唯一标准。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认识论)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
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时间。
⑶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九、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辨证关系(认识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⑴二者是有区别的:①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是有条件的。
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映。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⑵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①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相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⑶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论)⑴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⑵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⑶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③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十一、认识论相关综合原理(认识论)⑴实践和认识的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发展动力,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③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④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⑵认识是在时间的基础上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⑶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⑷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十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历史观)⑴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②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③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⑵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①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②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③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④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十三、社会基本矛盾(历史观)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a)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c)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③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
⑵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科技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②科技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推动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③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十四、社会意识(历史观)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①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阻碍。
⑵意识形态的阶级性:①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的反映;②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③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服务。
十五、人的问题(历史观)⑴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①“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⑤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⑥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⑵人的本质①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物属性。
②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共性。
③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永恒不变的人性。
④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
⑶人的价值①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②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③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
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⑷党群关系综合原理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a)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b)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d)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d)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等条件的制约。
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b)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中来,到群众中去”。
c)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④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⑴真理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类的利益。
⑵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认识主体——人类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们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⑶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
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⑴时间和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辨证统一;⑵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⑶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⑷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