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度(下)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高一年级物理试卷2006.4特别说明: 1. 以下题目的答案请全部填写在答卷纸上。
2. 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第18、19小题为选做题,分A 、B 两组,任选一组,若两组都做,以A组题进行评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第1~5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 .物体加速度数值、速度数值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2.一艘宇宙飞船贴近一恒星表面飞行,测得它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设万有引力常数G ,则此恒星的平均密度为 A .GT 2/3πB .3π/GT2C .GT 2/4πD .4π/ GT 23.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的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an α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4.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小球在水平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缓慢地移到Q 点,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为 A .θcos mglB .θsin FlC .).cos 1(θ-mglD .θ⋅Fl5.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 和B 同轴,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 A =R C =2R B ,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 :a B :a C 等于A .4 : 2 : 1B .2 : 1 : 2C .1 : 2 : 4D .4 : 1 : 46.如图,小球自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 →b →c 的运动过程中 A .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 .小球在b 点时动能最大D .到c 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7.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沿着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AB 和AC 分别下滑,如果都在A 点由静止始一直滑到底端,则 A . 两次运动,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 B . 滑到底端时,两次重力的功率相同 C . 滑到底端时,两次物体的速度相同 D . 滑到底端时,两次物体的动能相同8.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以g 31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mgh 31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 32C .物体的动能增加mghD .重力做功mgh9.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子弹平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 时,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在子弹入射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的距离为L ,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 A .木块的机械能增量f LB .子弹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 (L +d )C .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 dD .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 (L +d )10.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1 m/s ,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 m/s ,河中间的流速为3 m/s.。
2005年高考物理试卷评价及备考策略
2005年高考物理试卷评价及备考策略一、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特点:稳定,双基,灵活,创新。
05年的几套高考理综试题科学、规范,无明显科学性问题.试卷长度适宜,结构比较合理,试卷中的学科排列顺序与2004 年一致,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同时理综物理试题在遵循高考内容改革的总原则及依据《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试卷难度适中,且难度梯度设计合理,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没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强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特别是有关创新能力的考查;注重将物理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及现代科技的应用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物理学科特色.物理学科考核的仍然是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重要主干知识的综合应用.主要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等等.试题灵活而不落俗套,新颖而不离基础,强调能力而不偏离教材.注重了设计性实验的能力考查.下面我们对有代表性的全国卷的三套题及北京,天津卷的两套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表一:200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分布概括表二:2005年高考物理能力测试概括重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同时突出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对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3. 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电学设计性实验的考查.二.典例分析研究1. 选择题部分从2005年高考理综卷来看,物理题共120分,其中选择题分值为48分,占40%,而且今年的物理选择题又增加了多选题,由此可知,做好物理选择题是取得高考突出成绩的关键,而要提高选择题解答的准确率,这就要求学生要在方法上下功夫,巧选方法快速解答选择题对于高考来说相当重要.下面我们以2005年高考试题中选择题为例进行类型归纳讨论快速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例1】(2005年全国卷I )如图1所示,绝热隔板K 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 与气缸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 和b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 加热一段时间后,a 、b 各自达到新的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A 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B 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 的分子热运动比b 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D.A 增加的内能大于b 增加的内能解析:先用假设法,假设K不动,则对a 加热,a 气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压强增大,故活塞K将向右移动,活塞对b 气体做功,b 不吸热不放热,所以b 的内能增加,不考虑分子势能,所以b 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新的平衡后,a ,b 的压强相等,由于后来体积b a V V >,a 气体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少,故要使a ,b 压强相等,则a 气体的温度必然要高于b 气体的温度b a T T >,故BCD选项正确.这里的关键是选准用假设法。
东莞一中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自查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东莞一中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自查高一物理期末试卷注意: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的答案一律填入答题卡中或第二卷的卷首空格中.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B .变速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可以是速率不变的运动D .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在竖直上抛运动中,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A. 速度为零, 加速度也为零B. 速度为零, 加速度不为零C. 加速度为零, 有向下的速度D. 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3.如右图所示,飞行员驾驶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欲投放救灾物资到地面某指定区域,不计空气阻力,他想看投放物资是否准确落地到指定区域,他应沿图中a 、b 、c 、d 、e 中的哪个方向观察。
A .aB .bC .cD .dE .e4.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大容器,筒壁竖直,游客进入容器后紧靠筒壁站立,当圆筒开始转动后,转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塌落,然而游客却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这是因为: A .游客处于超重状态 B .游客处于失重状态C .游客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D .筒壁对游客的支持力等于重力ve d c b a 第3题图5.某君试渡珠江,他以一定速度面部始终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
当水流运动是匀速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 B.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C. 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 D. 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6.我国是世界上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是:A .可以定点在东莞市上空B .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肯定是同步卫星C .同步卫星内的仪器处于超重状态D .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7.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A .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8.2006年我国铁路将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提速后运行速度可达200km/h 。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1.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广,从题型、分值、知识结构等方面看,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试卷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是一份比较理想的阶段性评价试卷。
2.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运用。
如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功与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功、电容等。
本卷将基础知识的考查蕴涵于具体的物理情景之中,而不是直接用文字形式加以考查,这是本卷的一个成功之处。
3.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题目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如第1题考查物理学史;第5题考查行星运动规律;第8题水流星表演;第21题嫦娥一号等,都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
4.注重考查实验原理和技能的同时,适度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
本学期共两个学生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全部考到,还设计了一个弹性势能的演示实验(第18题),体现了注重实验考查的同时,兼顾非主干知识(弹性势能)的考查。
5. 本卷对知识点的考查略有遗漏,如带点粒子在电场中偏转这一重要知识点没有考查,二、主要差错及原因分析(主观题部分)三、教学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本试卷看似简单,但学生的得分率并没有有些老师预计的那么高,如第18题对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的考查,得分率不高;第20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的简单应用而已,是会考要求的题目,但抽样得分率仅为0.43。
可见,普通班的不少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只会用动力学的方法,不会用能量的观点解决曲线运动。
2.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注重培养再现物理情景,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按新课程的理念或新课程的高考要求,在今后教学中,应尽量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出发(即溯源),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重视课本知识的应用、迁移、拓展和综合,特别是与实际知识相联系的应用和迁移,才能真正把物理学好。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1.本次高一物理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共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2.第一部分主要从定义、概念、推断能力、数值计算能力等多个方面测试学生的基本物理知识,共八道题,每道2.5分。
3.第二部分的考查重点是学生的实验技能。
题目分为公式推导,技术设计,收集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论等。
共5道题,每道5分,总分25分。
二、反思
1.针对第一部分,在定义理解和概念掌握方面,学生把握较差,在数学模型应用、推理与计算上存在许多不足。
2.针对第二部分,学生在实验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特别是实验结论的推导和理论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
3.因此,应加强学生在物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验技能的训练,以使学生全面提高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实验能力。
理综题评析2005高考物理试
2005高考物理试题评析1、各部分占分与考试大纲基本吻合全卷中力学题52分(第18题未计算在内),占分比例34.6%,热学题16分,占分比例10.6%,电学题59分,占分比例39%,光学题、原子物理学题16分,占分比例10.6%,实验题(包含在前面各部分内容之中)32分,占分比例21.3%。
试卷覆盖了高中物理大部分知识内容,突出了对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范围,没有偏题、怪题。
原子物理部分等非主干知识的考查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适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主干知识多以实验题、判断计算题形式出现,较好地反映了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了学生的能力水平。
2、试卷结构与2004年高考基本相同2005年高考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试题难度,有利于对各个层次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
知识的覆盖面较广,注重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基本技能考查,大部分试题是常考题、典型题,试题的起点和切入点较低,物理过程、物理情景都是学生熟悉的,新情景题目少,提高了试卷答题的可操作性,增加了试卷的亲切感。
试题延续2004年高考试卷的特点:图象题仍然较多(第5、11、13、15、18、21、23题)共51分,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
高考物理注重对学生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一直坚持通过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情况来鉴别学生能力的高低。
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并不是单纯考查这些概念和规律本身是什么,而是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是否知道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实质,是否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等等。
3、知识考查全面,强调灵活运用,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注重考查理解能力,绝大部分试题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
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情景的建立,考查分析综合能力,注意平时观察物理现象及生活现象的能力。
利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如第8题的皮带传动装置,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05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评析
2005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评析上海周浦高级中学杜存志一.整体分析1.试卷结构分析:2005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最大的变化就是首次采用了一卷两分叉的形式:在试卷第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且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类或B类,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试卷设计更加人性化,符合二期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
今年物理试卷与2004年试卷相比,只是把填空题提到了前面,总体题型相同、题量保持稳定。
填空题5个,占20分,选择题8个,占40分,实验大题5个,占32分,计算题大题5个,占58分。
其中力学部分51分,占总分的34%;电磁学部分63分,占总分的42%;热、光、原部分36分,占总分的24%;各部分考试内容在试卷中所占分值的比例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课时数的比例大致相当。
今年物理试卷与2004年试卷相比,难度上有所下降。
基础题的数量比较多,学生易于入手,但要想得到极高的分数还是不容易的。
较容易的基础题为:第1A、2A、3A、(1B、2B、3B)4、6、7、8、9、10、12、14、16、18、19A(19B)、20、21、22题,共109分,占总分的72.7%。
有一定深度的拔高题:第5、11、13、15、17、23题,共41分,占总分的27.3%。
试题的难度分布基本上先易后难,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分布在各题型之中,符合考纲要求。
2.试卷的特点分析:①试卷更加注重基础,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较容易的基础题已经占到了总分的72.6%。
且试卷摒弃了繁、杂、偏、怪的题目,并且不刻意回避平时经常练习的热点题,甚至是常规题。
试卷更加趋于理性,是这今年高考表现的主要特点之一。
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教师深受鼓舞。
②试卷很多题目有很强的实际背景,以物理学史的典型实验为背景编制试题,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科学人文精神的考查,是2005年高考表现的又一特点。
05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及0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建议
• 从实验题来看,全一第一个实验题,只要是做过和讲过 这个实验,考生就都能很快选出正确答案,第二题是一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体现了“源于教材,而 不拘泥于教材”的思想;全二、全三的第一个实验题是 关于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这是历年常考的题; 第二题分别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测量,都是关于闭 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
• 考纲对考生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 • 理解能力; • 推理能力; • 分析综合能力; •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 实验能力.
• 例:全一25题
• 图1中E为电源,电动势ε =27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R1=500Ω , R2为光敏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 长L1=8.0Ⅹ10-2m,两极板的间距d=1.0Ⅹ10-2m。S为屏,与极板垂 直,到极板的距离L2=0.16m。P为一圆盘,由形状相同、透光率不 同的三个扇形a、b和c构成,它可绕轴AA′转动。当细光束通过扇 形a、b、c照射光敏电阻R2时, R2的值分别为1000 Ω 、2000 Ω 、4500 Ω 。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速度v0=8.0×106m/s 连续不断地射入C。已知电子电量e=1.6 Ⅹ10-19 C,电子质量 m=9.1Ⅹ10-31 kg。忽略光束的宽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时间及电 子所受的重力。假设照在R2上的光强发生变化时R2阻值立即有相 应的改变。
(1)
• 挂C时: m2 g=k x2
(2)
• 这一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
• ΔE= m3 g( x1 + x2 )- m1 g ( x1 + x2 ) (3)
• C换成D后:
• ( m1 + m3 )g( x1 + x2 )= m1 g ( x1 + x2 )+12 (2m+
20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06级物理复习策略建议
20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06级物理复习策略建议区教科所高中室一、20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属于“拼盘式”,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所占比例分别为:物理120分占40%、化学102分占36%、生物78分占24%,物理试题突出了物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既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同时注重能力的测试。
在考查“能力立意”的思想方面,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学实验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考题既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及实验技能的掌握和领会,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进行创新灵活运用的能力。
今年试卷首次设置了多项选择题,这是今年高考物理改革的最大亮点,因为多选题明显比单选题难度高,而且实验题能力要求较高,计算题压轴题的综合性也较大,所以试题整体难度略高于去年。
2005年各地试题对比(一)2005年各地试题内容对比(二)通过分析近几年理科综合考试物理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热学部分:每份试题都是一道选择题,2005年试题均以气体为研究对象,重点考查了气体的内能和内能的变化,其中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较多,也有不少涉及到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注重考查热学的主要知识。
2、光学部分:对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各自都有考查,几何光学以光的反射、全反射为重点,较多的考查光的颜色与折射率、传播速度、频率、波长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属于常规的考查;物理光学以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为主要考查内容,突出考查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3、原子物理学:一道选择题,对于核内部的考查主要考查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和质能方程的基本理解,对核外部的考查主要是氢原子的跃迁规律,体现能量守恒的思想。
4、机械波:一道选择题,以机械波的图象为主,重点考查波的图象规律和机械波的传播过程,波的图象反映的波长、波速、频率之间的关系是基础,由图象获取相关信息是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
5、实验题:以电学实验为重点,考查学生设计、操作实验的能力。
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评析与2006年高考备考建议
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评析与2006年高考备考建议今年理科综合试题总体来看难度较2004年有所增大,试题仍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常规题目较多,没有偏题、怪题,较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
一、2005年高考物理试卷内容分析从1999年以来,高考物理试题就特别注重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考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察。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重视物理模型,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建立规范的物理情景。
物理学科考核的仍然是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重要主干知识的综合应用。
主要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等。
试题灵活而不落俗套,新颖而不离基础,强调能力而不偏离教材,注重了设计实验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共12个题,总分120分,占理科综合试题总量的40%。
其中,选择题8个、实验题1个、综合计算题3个。
各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分值,高中物理个部分问题”是试题的重点,这也是历届高考试题的重点,在今年的试题中,动力学内容占22分,占试题内容的18.3%;“能量问题”19分,占试题内容的15.8% 。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历届高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通常情况是以上两章,每年各出一题。
电学内容集中在“恒定电流”和“磁场”,而且在25题中也涉及到“恒定电流”的知识。
实验题的重点在电学,电学实验题的重点在“恒定电流”一章。
《光学》和《原子物理学》部分比例恰当。
具体到题目内容来看,常见题目较多。
如8个选择题、实验题22都是学生平时经常训练的题型。
综合题24,是模仿了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的25题;综合题25则是模仿了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的26题。
这两个题模仿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的痕迹较为明显。
试题的解题方法、思路都是很常见的,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关键在于学生平时的积累,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好常规题目的解法。
潮州金山中学20052006学年度高一物理
潮州金山中学2005—2006学年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g 取10m/s 2)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曲线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C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D 、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2、 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G 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伽利略C 、胡克D 、卡文迪许3、 用水平恒力F 作用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 ,恒力做功为W 1,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 (m<M )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同样距离s ,恒力做功为W 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A 、W 1>W 2B 、W 1<W 2C 、W 1=W 2D 、无法判断4、 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同B 、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C 、始终指向圆心D 、始终保持不变5、 美国的NBA 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
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0.1s 的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
如果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 ,出手高度为h 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 2,球的质量为m ,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A 、21mgh mgh W -+B 、12mgh mgh W -+C 、W mgh mgh -+21D 、W mgh mgh --126、 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离地面越高,则A 、速度越大B 、角速度越大C 、向心力越大D 、周期越长7、 设想将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A 、零B 、无穷大C 、2R Mm G D 、无法确定 8、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A 、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B 、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C 、 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D 、 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9、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2,则该处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A 、R )(12-B 、RC 、R 2D 、2R10、 在质量为M 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重物到转轴的距离为r ,如图所示,为了使放在地面的电动机不会跳起,电动机飞轮的角速度不能超过A 、g mr m M +B 、g mr m M +C 、g mr m M -D 、mr Mg 二、本题共3小题。
2005年高考分析及06年备考理综(物理篇)
2005年高考分析及06年备考理综(物理篇)AK教育高中教研室陈斌前几天我们AK教育在线的几位同事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由中央教科所、现代教育报、新浪网、相阳科学应考中心组织的05高考评价会。
几天下来,和全国各地的专家交流,我们对05年全国高考有个大致比较清楚的了解,通过静读全国各省市的理科综合试卷,总体感觉,今年物理考题题量稳定,注重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立足课本。
下表为各省市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部分知识点分布表。
总体分析:总体来看,今年物理考题题量稳定,注重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立足课本。
从今年试题(以全国卷一为例)反映的知识范围来说,力学所占分值为58分、电磁学所占分值为50分、光的传播占6分、热学6分,见下表:从试卷所反映的知识点来说,力学中动量相关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类问题没有涉及,量子力学和原子核的内容没有涉及;比重比较大的知识点是牛顿运动定律、电荷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实验题中仍然以电学试题为主导,近几年很少出现的力学实验,今年命了一个“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试题。
综观全卷,试题呈现如下特点:一、与去年相比,今年试题难度有所增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选择题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点,题型变化比较大,设计较新颖。
如第15题考原子物理,考查学生对已知信息的理解和处理,属送分题。
第17题考查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属常规练习题。
第21题考查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运用。
其中第21题有3个答案,增加了考生的答题干扰。
总体上看,由于此次题型由单选改为多选,试卷共有4道多选题,且设计新颖,难度有所增加,增大了区分度。
2.实验题由原来的1道题变成2道小题。
如第22题由1道题分成两个设问,第一问考查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的注意事项;第二个设问考查了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它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考生要注意分析,灵活答题。
3.计算题主要考查了基本规律,包括运动学规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高淳县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高淳县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分析高淳县研训中心一、试卷总体评价:1、考查内容与目的:本次考试是面向全县高一学生命制的一套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内容主要为高一第二学期所学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机械振动》、《机械波》等章节内容。
试题的内容全面,知识覆盖面较广,体现了以能力为目标的命题原则,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本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45,区分度为0.38。
2、试卷结构和各知识点占分比例:试卷分Ⅰ、Ⅱ卷,第Ⅰ卷为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计40分。
第Ⅱ卷80分,其中实验填充题2题,计18分;计算、推导题共6题,计62分。
总分120分,各知识点分值及占分比例如下表:3、试卷的基本特点:1)、试题考核的内容比较全面,知识的覆盖面较广从试题考核的内容来看,考查了高一物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机械振动》、《机械波》等章节内容。
考查的知识点涉及直线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机械振动、机械波等知识点。
2)、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注重了对中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
试题中的选择题,大部分的考题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题,以及应用基本规律进行基本运算的考题。
试题中的实验题,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实验的设计等。
计算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规律的掌握和基本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试题加强了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以能力为目标的命题原则试题注重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了考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推导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这方面突出表现在第Ⅱ卷中,要求考生能正确建立物理模型,准确分析物理过程。
4)、试卷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本试卷突出了对考生的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考题的占分比例达15%。
5)、试卷试题难易比例不够恰当,区分度相对较小本试卷难题及较难题的题量偏多,容易题和中等题的题量相对偏少。
物理期中试卷讲解
淮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测试物理试卷(理科)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试卷中的重力加速度的均取:10m / s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每小题漏选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力做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和一定为0;B.一对平衡力做功的和一定为0;C.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和一定为0;D.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和可能为0。
2.如图所示,A.B.C是斜坡上三个点,B是AC的中点,从A点正上方的某一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的小球,恰好落在B;若要让从O点水平面抛出的小球落在C点,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应该:A.大于V0B.等于V0C.小于V0D.不知道斜坡角度,无法确定3.由公式P=W/t可知:A.做功越多,则功率越大,B.做功越快,则功率越大,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D.功率越大,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
4.足够多的相同木块相距一小段距离固定在水平面的一条直线上,一颗子弹以200m/s的初速度沿木块排列的直线水平射向第一个木块,已知子弹从第一个木块射出的速度为180m/s,则子弹最终能射穿的木块数目为(已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相同):A.10B.6C.5D.不知道子弹的质量,无法确定。
5.下列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系的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是相交的B.太阳比地球质量大,故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大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C.向心力就是做圆周运的质点受到的合外力D.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做功6.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于天花板上,现用一个水平力将小球从竖直位置缓慢拉至与竖直成θ角位置的过程中,水平拉力做功大小为:A.F L sinθB.Mg L(1—cosθ)C.Mg sinθD.F L(1—cosθ)7.如图所示,一根长木板,左端用铰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靠近右端放一小物块,用力将长木板右端缓慢向上提起一定角度,小物块与长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此过程中,各力对小物块做功情况是:A.木板对物块的支持力不做功;B.木板对物块的支持力做正功;C.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做负功;D.木板对物块支持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加量。
[高考必看]2006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06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及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物理教研员刘志敏一、试题各部分内容的百分比:
启示:应加强高一的物理课教学。
高考第一轮复习应加大对力学的投入。
二、试卷的几个特点
(一) 覆盖率
1、知识点覆盖率较低:34%
2、单元章节覆盖率高:100%
(二) 特点
1.关注物理学史。
2.渗透新课程理念,向生活、生产和科技靠拢。
3.注重考察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注重对知识迁移能力,规范表达能力的考察。
5.注重重点知识的考察和各种能力的考察,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
立、物理情景的创立。
(三)不足之处
1.数学计算量过大、过多、过繁,严重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
2.实验题难度偏大,题目设问有待改善。
3.电学比例偏大,整卷难度偏大。
4.有创意的题量不足,部分题不够严谨。
三、部分试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四、透彻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灵活把握新高考«考试大纲»及说明
二、06年高考物理试卷(B卷)内容、知识点分布、占分情况
启示:力学、电学的复习应注重实验题和计算题的训练。
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21年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2021年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21年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B ACD B C C A B C A D二、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格2分,共16分)13. B ,14. C 。
15. 0.53 ; 0.44 。
16.① 加垫块以平衡摩擦力;② 调节滑轮使细绳与木板表面平行。
控制变量法 ; D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7(12分).(1)设列车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匀减速和匀加速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t1 = s = 50s (1分) t2 = s =30 s (1分)t停 = 60s (1分) 则 t = t1+ t2 + t停 =140s (2分)(2)列车匀减速行驶的位移 s1 = m = 750m (1分) 列车匀加速行驶的位移 s2 = m = 450m (1分)总路程为 s = s1 + s2 =1200m (2分)(3)列车以v匀速行驶时需时 t原 = = 40 s (2分) 故列车耽误的时间 t耽误 = t t原 = 100s (1分) 18(12分)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 ma(3分) a = gsin =5m/s2(2分)(2)由运动学公式得:s = 12at2(2分) t = 2sa = 2s(2分)(3)由平衡条件得:f = Nsin(1分)N = mgcos(1分) 所以 f = mgcossin = 3N(1分) 19(12分).解:(1)N=mgcos (1分)Mgsin - F - kv=ma (1分)F = N (1分)a=gsin gcon - (1分)(2)当a=0时,速度最大,则0=gsin gcon - (2分)vm = (1分)(3)在t=0时刻,v=0,a0=4m/s2 (1分) mgsinmgcos = ma0 (1分)=0.25 (1分)a=0时,vmax=2m/s,mgsinmgcos-k vmax =0 (1分)k=4Ns/m. (1分)20(12分)解:(1)对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 mg = ma (2分)a = Fm - g = 4m/s2 (1分)(2)当t=5s时,物体的位移大小为s1 = 12at2 = 12452 = 50m (1分)小车的位移大小为s2 = v0t = 55m = 25m (1分)两车的距离为 d = s0 (s1 s2)= 25m (1分)(3)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为 v = at = 45m/s = 20m/s (1分)对物体,撤去F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 ma/a /=g = 2m/s2 (1分)设经过时间t0,物体的速度减小到和小车一样,则t0 = v0-v-a/ = 5-20-2s = 7.5s (1分)在t0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s3 = v02-v2-2a/ = 93.75m (1分)小车的位移大小为 s4 = v0t0 = 57.5m =37.5m (1分)s3 s4 = 56.25m d = 25m (1分)可见,物体能够追上小车。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分析精编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分析精编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分析精编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更多高中信息,查字典物理网分享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供您参考!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分析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已经相对固定。
而从难度上而言,此次期末试题整体上也与去年高考相差不多,只是有个别题目会比较新颖,让考生做起来感觉有点怪,很考察同学的分析、思考能力。
所以整张试卷想拿一个还可以的分数应该不难,但想要冲击高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们先来看看选择题,今年海淀一模选择题整体难度适中,特别是前6题,均比较基础,属于考生应该得到的分数。
后两题难度有一定的拔高,且干扰项设置的非常具有迷惑性,很容易误导学生选错。
其中第19题考察了牛顿摆这一考生可能并不是十分熟悉的模型,并且设置了C选项这一非常容易误选的选项。
考生需要分析出1。
系统机械能守恒;2。
只有在碰撞瞬间动量才守恒;3。
整个过程其实是等质量物体弹性正碰的过程,碰后小球速度交换;最后冲破C选项的阻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而20题则是一道超纲题,需要考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其实这类题目在北京高考物理选择压轴题中并不罕见,考生可以应用的解题方法也很多,比如极限法、比如量纲法、比如排除法等等本题就可以应用排除法解题,首先利用题干中给出的已知条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拉开考生档次的题目。
其中计算第2题考察的是偏转电场,此题的前两问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而第3问则需要考生推导出符合什么条件的灰尘能够才通过除尘器,难度较高。
最后计算压轴题目则延续了高考最后一题对微观粒子运动、受力规律的考察,并同时涉及到了能量,具体计算过程可以看下参考答案,整道题目对考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要求都比较高,针对这类题目普通考生应该做的是读懂题目,然后尽量解出前面难度较低的小问,将能拿到的分数拿到手。
备考建议:从本次海淀一模试卷可以看出,高考涉及基本知识点以及难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整张试卷基础题目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对普通考生而言,应该结合此次考试反应出的问题,查漏补缺。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1、全卷总分为100分。
其中第一部分选择题为48分,包括12小题,每题4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
2、题型主要有选择、实验、计算。
二、试卷分析:1、答卷分析1)、人均分较低,及格率低,成绩相差较悬殊。
2)、第一大题:选择题共48分,平均得分在20多分左右。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有3个题没有学。
3)、实验题。
学生得分较好。
4)、计算题最后一题的难度系数大,得分率很低,主要原因有:①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有限,②对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存在不熟,③对临界值题型把握不好。
2、改进教学设想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要从运动学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等基础面抓起。
如受力分析的方法、正交分解法等有关知识要在本学期不断强化。
2)、培养学生规范做题,严谨表述。
如作图、受力、计算过程要带单位等。
3)、要重视习题的选择性。
不是说学案、习案上的题我们都要完成。
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们只能先要求做好基础题,并能从中体会知识的规律性。
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综合性、逻辑推理性较强的题也要能解答,即使辅导也只点其关键,其余的让学生自己思考。
4)、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题得分不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最关键的问题是实验做得过少,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不多,导致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缺乏。
3、试卷评价本套试题覆盖了《物理》必修2的所有内容,完整的体现了《物理》必修2的主干知识,题型设计合理,知识考核到位。
但由于教学进度的差异,有些内容没有复习到。
邹寄阳2017.7.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06学年度(下)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一、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
1、考试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查本学期学习的万有引力定律、动量、能量、机械振动共四章知识。
涉及的知识比较多,有天体的运动、宇宙速度与发射速度、碰撞中的动量与能量、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机械振动等。
题量适中,试题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完成,但最后一题有点偏难。
2、能力要求: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正确列方程式、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基本情况
(某普通高完中四个班学生人数220人情况统计)
(抽查部分学校试卷各大题得分情况)
三、各题典型错误分析
1、学生没有分清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这两个概念
2、学生没有弄清圆周运动中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完全导用数学问题
3、审题不严密,万有引力的公式记不清楚
4、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清楚,判断方法单一
5、审题不严,过程想当然,不会运用动能定理求出最终表达式
6、动量定理的内容没有理解
7、动能的表达式不清楚
8、简谐振动的运动过程分析不清楚,标量与矢量没有弄清楚
9、简谐振动的运动过程分析不清楚,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弄清楚。
10、过程没有分析清楚,周期的决定因素没有弄清楚
11、物理问题数学化,对“平衡力”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没有能很好的区分
12、功的理解把握不好
13、功能关系不清楚
14、受迫振动的原理不清楚
15、密度计算中半径弄错
16、审题不仔细(以地面为零势能),不能用机械能守恒列式
17、简谐振动的运动过程分析不清楚,对称性原理用不来
18、运动过程分析不清楚,最大弹性势能出现在什么时候不知道
19、学生对多过程处理不清楚,不能用动能定理求解,很多学生还习惯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
动学求解
20、学生审题不仔细,告诉的动能,求的是动量。
不能应用动能与动量的关系
21、实验原理不清楚导致选择器材出错
22、实验原理及步骤不清楚
23、学生对缓慢的意思没有理解清楚,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不能找到各力做功。
用机械能守恒列式时势能出错。
24、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出错,无法将周期中g与万有引力联系起来。
能列出式子但不能求解
25、学生题目读不懂;过程分析不清楚;无法建立物理模型。
能列式子但不能计算
四、教学建议
1、基础是重中之重,必须重视教材
对于物理来说,不管实体的形式表现怎样变化多端,但物理的本质的东西---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只有对“双基”的理解清楚,才能弄清题的本质,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物理能力。
不能简单地以题海战术来代替对“双基”的理解,这样只能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支离破碎,当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学生很难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2、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加强物理语言对叙述能力的培养
物理有其特有的思维方法、科学方法,这是物理的精髓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有目的有意识的渗透这些方法,在平时的训练中使学生能够体会和理解这些方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样在今后的考试中才能发挥出来。
现在的物理题需要学生用较多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平时的、长期的培养和获得经验才能形成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
3、切实注意对实验的教学和指导
物理实验的基础是学生实验和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基本仪器的使用。
平时的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4、注意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1)以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现在的各种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绝大部分都在课本上,有些题目虽高于课本但源于课本;有些题目是课后练习题的变形。
平时的教学配合一些好的资料,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必要的,但不能抛开课本,舍本逐末,应以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2)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
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类、总结,让学生自己逐渐学习如何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
掌握迁移、演绎、推理等学习方法,对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审题细致、解题规范。
审题不仔细、文字表达不严谨、解题步骤不完整是众多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
这种失分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做不好”,失分很可惜。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要让学生学习审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平时的作业和练习要让学生写出解题过程每步所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并将各个式子标上标号,不可急于求成,漏掉步骤;文字表达要规范,逻辑论证要严密,计算数据要准确,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