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观点分析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的经验与教训
国际天然气市场发展经验与启示
国际天然气市场发展经验与启示2012年09月12日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上海石油交易所国际天然气市场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并行的价格形成机制:长期合同与现货合同。
长期合同价格往往采用原油价格作为基准价格,波动性大且受到原油市场的影响,同时也无法反映出天然气生产的边际成本的变动。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大陆逐渐建立独立的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以及时反映供需状况,使不同成本的气源之间展开有效竞争。
透明的交易机制、便捷的交易平台使得用户从被动地接受价格到可以与需求方展开博弈。
从国际天然气交易市场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来看,美国和英国的天然气产业发展和市场建设的经验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图:随着墨西哥天然气需求量增加,美国天然气正以创纪录的速度流向墨西哥。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拥有全球最为成熟、自由且最具流动性的天然气市场。
美国天然气和管道运输的发展由高度计划、高度垄断到充分竞争、充分市场化方向发展。
最初,美国天然气业的结构相对简单。
行业参与者包括勘探和生产公司、运输公司、区域分销公用事业公司和独立用户。
勘探和生产公司对天然气进行勘探、钻探和生产,然后将井口产品卖给大型管道运输公司。
管道公司对天然气进行运输,卖给区域分销公用事业公司,再由区域分销公用事业公司向用户配送出售。
这些市场参与者,即生产商、管道输气商和配送公司出售天然气的价格均由联邦或相关各州的政府监管。
1983年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颁布了436号法令,要求管道商以非歧视原则向所有用户开放管输业务,至此管输和销售环节分离,运输成为了管道公司的主要业务。
由于管道商不再充当销售角色,中间商大量涌现,并相互竞争。
下游分销行业也呈现水平和垂直一体化趋势。
随着不断的市场化,目前,美国除了天然气管道运输由国家管制外(管道运输公司只能负责天然气运输,不得从事天然气经营),美国的天然气已完全自由化、市场化,对生产商、配送公司、营销商完全放开,生产商的销售对象包括营销商、区域配送公司和大型最终用户,生产商的销售价格也不再受监管,营销商的销售对象包括其他营销商、区域配送公司和大型最终用户,营销商的销售价格不受监管,大型的消费商可以对天然气资源自由选择。
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及技术分析
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及技术分析1. 引言1.1 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煤制天然气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天然气的过程。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制天然气产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和投资焦点。
目前,全球主要煤制天然气产业集中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在中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多家大型煤炭企业将煤制天然气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包括优惠政策和技术扶持等。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煤制天然气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成本逐渐降低,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一些研究机构已开始探索新的煤制天然气技术路线,努力提高产能和减少碳排放。
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呈现出技术逐步成熟、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的趋势。
也面临着成本压力、环保问题和技术创新的挑战。
未来,煤制天然气产业仍将面临各种变数和挑战,需要不断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向更加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煤制天然气技术趋势当前,煤制天然气技术正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制天然气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高效、环保。
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涌现,使得煤制天然气产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煤制天然气技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煤制天然气技术还在不断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煤制天然气产业面临着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相关技术在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以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效、智能、环保,这将推动煤制天然气产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煤制天然气生产工艺分析煤制天然气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压缩煤炭来提取天然气的技术过程。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煤炭气化、合成气制备和甲烷合成三个主要步骤。
世界煤制油气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世界煤制油气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文| 杨启仁杜克大学全球变化中心研究员中国煤制气的支持者在宣传该技术时,往往以美国大平原项目的经验为例。
然而,中国的媒体与产业界对于美国发展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历史经验存在诸多误解。
我们希望通过详细回顾该项目的发展历程,以及美国发展煤制气的政策历史,来为当下中国煤制气的监管提供有力的借鉴。
世界煤制油气的技术最早起源于德国。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就开发了鲁奇(Lurgi)煤炭气化工艺。
由于德国缺乏油气资源,希特勒为了发动侵略战争,不惜代价全力支持大规模生产煤制油,以满足纳粹德国机械化部队的燃料需求。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也在其本土及其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研究煤制油气的工艺。
虽然实验室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规模化量产方面均以失败收场。
西方国家煤制油气的研发,大多是归到合成燃料(synthetic fuels)项目下,合成燃料的研发以煤制油气为主要内容,也包含了页岩油的提炼。
世界上(中国以外)到目前为止规模化生产煤制油气的案例只有三个,一是纳粹德国的煤制油,二是南非的煤制油,三是美国的大平原煤制气。
煤制油与煤制气的技术有很多相关的地方,不容易分开来谈。
南非的煤制油技术是沿袭纳粹德国的煤制油技术发展而来,美国大平原煤制气的鲁奇气化炉则是由南非引进。
因此这三个项目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南非的煤制油发展历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南非安格罗瓦尔(Anglovaal)公司就试图从德国鲁尔化学(Ruhrchemie)公司引进煤制油技术,并与德国鲁奇(Lurgi)公司签订了技术授权协议。
但是实际的技术引进工作随二战爆发而暂停。
二战结束后,德国鲁尔化学公司的煤制油技术专利大多被英美等国掠夺或没收,安格罗瓦尔公司因此转向南非政府寻求援助。
在安格罗瓦尔公司的鼓吹推动下,南非政府于1947年立法推动煤制油的发展。
1950年9月,南非政府决定成立国营的沙索(Sasol)公司进行煤制油的开发工作,自此南非的煤制油研发转向完全由政府主导。
对美国大平原厂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与运行情况的借鉴与思考
源 公司不 能继 续履约 建设 、 运营 该 厂 的话 ,该项 F I 将 由美 国能源 部( I ) 0E )
项 目实施及 工 厂发展过 程 简介
1 9 7 2 年5 月 ,由美国 天然 资源 公 司( 后改为 “ 美曰 灭然 气公司 ” ) F属的
接 管并 继续 执行 ( 可 见美 吲政 府 执行 该 项 目的决 b ) l I 。
设 及投产运 行 巾的 优点 和不足进行 了 初步探 讨; 提f } ; r 碍借 鉴的相 关意
。
J 一) 就 成 为企 业要 求 、政 府强 力推 动 和 资助 的结 果。
— — —
度 重视 和殷 切期 盼 ) 。 当时 政 府签
署 的协 议甚 规定 : 如 果荚 大 然资
筹 备和 建设 背景 源于 上世纪 7 0 年 代
初 的全球 石油 危机 。 这场 噩 梦般 的 危
机 白1 9 7 3 年开始 , 持 续 的时 间前后 不
过… 年 , 但是 欧佩 克国 家却成功 地 使 西方市 场 的石油 价格增 加 了 4倍。这 场 危 机迫 使 尼克 松 政 府 成立 了能 源 部, 并不得 重 新审 视 由于 美 国对进 口石油 的较高依赖度 所带来 的对国家
联 邦政 府提 出 7 . 8 亿美 元 的政 府担 保
贷款( 后来一 路上 涨N2 o . 2 4 L美 元) 用
煤制气能量转换率与美国大平原比较
与美国大平原煤制气比比能量转换率我国天然气资源长期存在严重缺口,发展煤制天然气企业是缓解天然气紧张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这也为煤炭的高碳能源低碳化提供技术示范。
但是,煤制天然气企业投资大、能耗高,对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不容忽视。
针对大型用能企业采取节能措施之前,首先要对企业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进行节能评估,为企业节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能源网络图首次引入到国内首家某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企业中进行用能横向分析。
由于美国大平原气化项目和该企业无论在煤种,还是煤气化技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数据的对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能源网络图能源网络图是对企业能源利用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有利工具,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种能源使用或加工转换的流向和过程,以物质流和信息流反映能量平衡结果,是对企业用能情况作全面系统的分析,重点研究各环节关键用能单元的能量平衡,能够直观的看出企业能源系统的全貌及各用能环节的能源组成,根据投入产出的关系,明确各部分能量转换效率、能量损失及分布。
能源网络图把企业的能源系统从左到右划分为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入分配、最终使用4个环节。
每个环节包括一个或多个用能单元。
其中,购入储存环节的各种能源用圆形图表示,包括煤炭、电力、柴油、汽油等,供入能源均由实物量折算为等价值和当量值。
等价值和当量值之间用双线隔开,左侧数字为等价值,右侧数字为当量值;加工转换环节中用能单元用方形图表示,该环节的用能单元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锅炉房、热水站等;最终使用的用能单元用矩形框表示,该环节包括: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附属生产、采暖(空调)、照明、运输和其它等。
能源网络图中的能源流向规定从左到右,每个用能单元从左侧箭头上方标注投入能源的数量,下方括号内数字表示占供入能源总量的百分数。
从右侧绘出的箭头上方数字表示该单元的有效能量,数字右侧括号内数字表示该有效能量占供入总能量的百分数。
美国大平原煤制气:一个失败的案例
况 , 以供 中 国同行 参 考 。
美 国大 平原煤 制气 : 一个失败 的案例
口 记者 陈丹江 投资 巨大 设计产 能减半
从2 0世纪 4 0 年 代到 现在 ,美 国
大 平原煤 制 气厂于 1 8 4年 7月 2 8日正式 开始运 转 。
划 建厂 时跟 美 国能 源 产业 界 的大 多
价。
半, 最 终规划 为 日产 1 . 2 5 , f L 立 方英 该 项 目由5 家油 气管道 公 司合资 组成 的大 平原 气化联 营 公司 ( G r e a t
尺 ( 约合 3 5 4 万 立方 米 ) 。
各 承 担 部 分 损 失 。管 道 公 司 受 合 约
预 判 错 误 气 价 不 涨 反 跌
和发展 煤制 气技 术 , 为大 平原 项 目提 供 了建厂 与启动 费用7 5 % 的贷款担保 ( 最 终 由美 国联 邦政 府担 保 的贷款 额 度总计 l 5 . 4 亿美 元 ) 。 大 平原 气化联 营公 司 自 行 出资4 . 9 3 , f L 美元。 大平 原 煤制 气厂 总建 厂成 本约 为 2 0 . 3 亿 美
年立法 解 除 了天 然气 的价格 管制 , 并
大 平 原 气 化联 营 公 司在 开 始 规
在l 9 8 7 年 全 面实现 了 天然气 价格 的
美国煤炭开发现状分析报告
美国煤炭开发现状分析报告概述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美国的能源供应、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报告将通过对美国煤炭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挑战。
煤炭产量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煤炭产量经历了波动的增长和下降。
在2008年达到峰值时,美国煤炭产量达到了1.17亿吨。
然而,在过去的十年中,受环保政策和低成本天然气的竞争影响,美国煤炭产量出现了下降趋势。
根据最新的数据,2019年美国的煤炭产量为6.78亿吨,较2008年减少了近40%。
煤炭消费美国煤炭的主要消费领域是电力行业和工业生产。
然而,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天然气价格的下降,使得许多电力公司逐渐转向更清洁的能源。
根据EIA的数据,2019年美国的煤炭消费量为5.41亿吨,较2008年减少了约30%。
另一方面,天然气的消费量从2008年的2.85三本立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3.54三本立方米,增长了近25%。
环境压力与政策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越来越高,煤炭开发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来限制煤炭的使用。
首先,美国政府通过《清洁电力计划》和《清洁能源计划》等法规,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要求,迫使电力公司转向更清洁的能源。
其次,美国也加大了对煤矿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煤矿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问题。
此外,一些州还采取了更激进的措施,比如加州的法案要求在2035年前停止使用所有燃煤发电厂。
发展趋势与挑战未来几年,美国的煤炭开发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断下降,使其更具竞争力。
太阳能和风能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特别是在新建电厂方面。
其次,天然气的价格持续低廉,使得许多发电公司选择转向天然气能源。
非常规天然气财税激励政策:美国的经验与借鉴
非常规天然气财税激励政策 美 国的经验 与借 鉴
张宇驰 郝 洪
( 中国石 油大学 H匕 】 京 工商管理 学院 )
摘 要 在非 常规天然 气产业发展初期 ,美 国政府对非 常规天 然气开发 实施 了包 括价格激励和税收抵免在 内的财税激励政策 。这些政策增加 了非常规天然 气开发的经 济效益 ,调动 了生产商的积极性 ,促进 了非常规天然 气钻 井活动和技术进步 ,对促进 美 国非 常规 天然 气的发展 起 到 了关键作 用 。财税 优 惠政 策是政府 在产 业发展 初期 引 导行 业投 资的重要手段 。我 国非 常规天 然气开发正 处于起步期 ,急 需相 关政策和措施 的支持 与引导 ,有 必要借鉴 美国的做 法 ,对非 常规天 然气进行定 义和分类 ,制定相对 统一的财税优 惠政 策。财税优 惠的力度 应该 建立在 对资源、技 术和 效益的 分析基础之 上 ,且优 惠政 策应该设置有效期和 中止条件 。 关键词 非常规天然 气 价格激励 税收抵 免 美国
非常 规天然 气 由于其 巨大 的资源潜 力而受 到各 达  ̄5 2亿 立方米 ,成为 全球 第一大产 气 国 , 19 9 J
国政 府 的重 视 。非 常 规 天 然 气是 指 在 成藏 机 主要贡 献来 自于非 常规 天然 气产 量 的增加 【。 理 、赋存状 态 、分布 规律或 勘探开 发方 式等方 19 年美 国非常 规天然气 占天然 气总产 量 的比 90 面 有 别 于 常 规 天 然 气 的 烃 类 ( 非 烃 类 )资 重尚不足 1%,而2 1年该 比重 已经达到6 %。 或 5 00 0 源 ,主要包 括致 密气 、煤 层气 和 页岩 气…。据
天 然气在 美 国国 内的能源 生产 和消费 中一 较 高的管制 价格上 限 。以致密气 为例 ,18 年 90 直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2 世 纪7年 代末 ,天然气 致 密气 的管制价格 上 限是 当年陆上 新井 天然气 0 0
北美天然气财税政策及对中国非常规气开发的启示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Ltd.)
A 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 ent of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in North Am erica has benefited not only from technological progress.but also from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iscal an d tax policies and incentive mechan isms.The types of contracts for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 d developm 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re royalty.The tax rate mainly depends on t h e degr ee of difi culty in exploiting blocks.For unconventional an d other difi cult gas fields,th e lower tax rate iS adopted.a n d t h e declining balan ce method of asset depreciation iS used to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investment.Canada’S natural gas tax policy is more scientific and flexible.Royalt y are related to gas pr ices and single-well d aily production.Special preferential policies ar e given to de印 wells,horizontal wells,marginal w ells,infrastructure in underdeveloped areas,rem ote areas or gas reservoirs with com plex development techniques.China Can take reference from the fiscal an d tax ation policy design concepts of North Am erica,especially Can ada,an d formulate fiscal an d taxation policies related to price,production, well depth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simulated technical and econom ic evaluations of diferent types of shale gas blocks,to enable countries an d enterprises to benefit reasonably and promote unconventional gas further development.
美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 谢茂
作者机构: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出版物刊名: 国际石油经济
页码: 30-3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天然气;产业结构;发展;市场化;分销;经验;启示
摘要:美国的天然气市场开放程度高,拥有成熟的制度和监管框架,透明的市场信息以及基于开放的准入和竞争体系.页岩气的繁荣导致国内资源过剩并拉动天然气价格下滑,2008年开始美国天然气分销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从美国天然气产业100多年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正处于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发展天然气产业离不开管道建设的支撑,市场化则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独立的监管机构作保障;管道第三方准入和“用户选择计划”是天然气市场化进程的必要阶段;成熟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引导天然气供需平衡的有效手段;城市燃气将成为未来燃气行业的利润增长点;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天然气发电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天然气下游业务从业者来说,了解天然气市场化发展规律和现状,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张祁;张卫忠
【期刊名称】《国际石油经济》
【年(卷),期】2009(017)006
【摘要】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中快速发展阶段持续了30多年;天然气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在天然气市场进入成熟期后,城市燃气(民用和商业)发展平稳,人均消费量较高;天然气发电是推动美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完善市场定价机制是发展天然气行业的关键,特别是在快速发展阶段,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是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的重要因素;在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初期,管网建设加速,不仅重视干线建设,同时重视支线建设;高度重视天然气储备,地下储气库与管网同步建设,库存量约占全年消费量的1/3.借鉴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经验,中国发展天然气工业应对市场发展前景有充分认识;积极推动天然气市场定价机制的建立;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业务;管网建设应适度超前并转变建设方式.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张祁;张卫忠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与中国企业的投资机遇 [J], 徐贝妮;张舒婷;王征;曲海潮
2.审视能源新格局下中国液化天然气的发展——记"2006中国液化天然气行业发展国际论坛" [J], 夏丽洪
3.国外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J], 崔延文
4.美国天然气协会看好行业发展前景 [J], 周舟
5.中国石油与天然气对话2006 中国液化天然气行业发展国际论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及启示
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及启示石油天气会计的特点是油气工业生产过程的特征决定的,对油气生产公司发生的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本和生产成本进行资本化还是用化,一般遵循历成本原则,采用成果法或部成本法。
但在制定油气会计准时,究竟采用成果法还是全部本法,亦或储量认可法,在美国油会计准则的历史上,曾发生过激烈争论。
至今美国已形成较为善的油气会计准则体系而我国尚未对油气生产行业的特殊计制定准则。
随着我国会计准体系的日趋完善,定一套符合油气行业生产特点油气会计准则势在必。
本文就美国油气计准则的历史作一描述并作简的评价,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多同仁对我国油气计准则的重视。
一、美国油气会计准则的历考察50年代中期之前的成果法时期成果法的基本特点,以地质区块或油为成本中心;假如寻、取得和开发油气储量费用支出结果直接找到储量,这些用支出就应该资本;假如这些活动的费用支出结没有找到或取得一定的储量它们就应该作为费用列入期损益;符合”产是一种期望提供未来益的资源”的定义把没有直接现油气的勘探支出作为当期费用,功勘探成本作为资本性出,符合稳健性原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比。
1955年之前的60年里,美国几乎有的抽气生产公司都用成果法,但是,在成果法概的运用上出现了许多差,他们并不遵循相同会计原则,因此,各公司之间的计信息完全缺乏可比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由于孔年代经济危机以后,注册计师忙于建立会计础规范,尚无法顾或并没注意到油气行业的会方法问题。
部成本法的产生50年代中期,油气会计中出现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全成本法”。
其主要特点是,以国家或地理区域为成本心;把一个成中心的勘探、取得和开成本全部资本化,无论这些动的结果成功与否;(3)依是,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一切勘开发活动都是为了寻找下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发在该活动中的成功成本和非功成本都是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成本一个必要组成部分,非功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发的成本和发现的储量之间没必要有直接的联系。
北美天然气财税政策及对中国非常规气开发的启示
北美天然气财税政策及对中国非常规气开发的启示朱纪宪;靳凤兰【摘要】近年来,北美地区非常规天然气快速发展,除受益于技术进步外,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及激励机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和加拿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合同类型为矿税合同,税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区块的开采难易程度,对非常规等开采难度较大的气田采用较低税率,折旧采用余额递减法,加速投资回收.加拿大的天然气税收政策更为科学灵活,矿税与气价和单井日产量相关,并对深井、水平井、边际井、不发达地区基础建设、地处偏远地区或开发技术复杂的气藏等,都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中国可借鉴北美特别是加拿大的天然气财税政策设计理念,在对不同类型页岩气区块进行大量模拟技术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与价格、产量、井深等因素相关的财税政策,使国家和企业合理获益,促进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期刊名称】《国际石油经济》【年(卷),期】2018(026)010【总页数】7页(P42-48)【关键词】北美;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财税政策;矿税;资源税;税收优惠政策【作者】朱纪宪;靳凤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非常规天然气开采难度大,经济性较差。
北美地区没有针对非常规天然气的财税政策,但美国和加拿大都制定了与气田开采难易程度相匹配的财税优惠政策,优惠政策保证了难开采气田投入开发,也有效地促进了非常规天然气开发。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北美地区相比,中国的页岩气储层埋深较大,构造复杂,大多处于地形复杂的山区,面临水资源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开发难度更大。
为实现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规模开发,可借鉴北美地区天然气财税政策及运营模式的先进理念,制定与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相匹配的财税政策及运营模式。
1 美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财税政策要点美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合同类型为矿税合同,主要税费包括矿税、从价税、生产税、所得税等。
美国没有专门针对非常规天然气的财税条款,对非常规等开采难度较大气田的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采用较低的税率。
美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历程及启示_郜峰
《天然气法》 的主要规定是有关管辖权、许可 和定价的规定。根据 《天然气法》 第 1 条 ( b) 款 的规定,联邦的管辖权仅仅限于: 1) 涉及跨州贸 易的天然气运输; 2) 采购的天然气的跨州转售; 3) 从事此类运输或销售的天然气公司。第 7 条规 定: “除非从联邦贸易署获取了为公众提供便利和 必需之有效授权许可,拟通过完成任何提议的建设 或扩建项目从事天然气业务的公司或个人,不能从 事该署管辖的天然气运输和销售业务,也不能进行 相关设施的建设和扩建、兼并或运营此类业务的公 司。” 第 7 条 ( b) 款规定: “在获取联邦贸易署的 批准前,天然气公司不得放弃由联邦贸易署管辖的 设施的全部或其一部分,也不得放弃任何由这些设 施所提供的服务。” 《天然气法》 的规定构成了建 立跨州天然气市场所需的监管机制的完整且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
第5 期
郜 峰等: 美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历程及启示
127
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的短中期目标是: 进一步规 范价格管理,逐步提高价格水平,协调国产气和进 口气价格,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关系,建立与可替代 能源价格挂钩和动态的调整机制。长期目标是: 随着 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建立,天然气出厂价格最终通过市 场竞争形成,政府只监督管输费和城市配送费[2]。
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经验及启示(20110718)
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经验及启示2011-3-30 中国投资咨询网【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关闭】中投顾问提示:美国是世界上天然气行业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之-,天然气资源丰富,拥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网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经济基础和完备的监管体系。
最新石油天然气周刊欢迎下载!>>美国是世界上天然气行业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之-,天然气资源丰富,拥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网体系、比较健全的市场经济基础和完备的监管体系。
2008年美国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6.73万亿立方米,产量5825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6581亿立方米。
美国天然气行业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一、美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经验教训1.天然气行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中快速发展阶段持续了30多年美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阶段性明显,根据消费状况可大致分为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不同特点(见图1)。
1938年以前为发展初期,特点是市场规模小,天然气逐步替代煤气,依靠国内资源,储采比上升,政府基本不进行监管。
1938-1972年为快速发展期,特点是消费量、储产量快速增长并达到历史高点,其中消费量年均增长8%左右,储采比持续下降;在此期间,管网建设加速,完善的管网体系逐渐成形,政府出台管制政策;从进入陕速发展期的第8年开始,美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
1973年以来为成熟期,美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0.2%,管网和地下储气库配套完善,政府放宽管制,实行市场化。
2.天然气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在天然气市场进入成熟期后,城市燃气(民用和商业)发展平稳,人均消费量较高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天然气消费领域完全以需求为导向,从而推动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
在发展初期,美国天然气消费以工业用户为主,工业用气比例曾高达60%.进入陕速发展期后,随着发电和城市燃气比例的提高,工业用气比例逐步下降(见表1)。
美国低价天然气提升竞争力的启示
美国低价天然气提升竞争力的启示据媒体报道,美国天然气价格不断降价,这不仅让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大缩减,也吸引了很多欧洲公司远渡重洋去美国设厂,好让自己的产品价格保持竞争力。
分析人士称,这些企业“移民”美国只是一个开始。
这消息初看让人不敢相信,但却是事实。
天然气价格长期保持低价,这么一个因素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回答是肯定的。
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今各类信息传递之快、透明度之高、扩散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使得微观经济细胞的企业之间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企业之间竞争超乎寻常的激烈。
要想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占领先机,要么加大技术或者产品的创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使得自己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及性能上具有显著特色,吸引消费者;要么想方设法降低产品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竞争力。
降低成本要从生产要素中的“物”和劳动力两个层面上下功夫,而劳动力成本受到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制约,降低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从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的“物”上下功夫,而天然气、电力、石油、水资源等是企业生产最主要的、最基础的生产资料,这种成本甚至是刚性的。
如果这种基础性产品成本较低,将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甚至国家竞争力。
这次制造业企业开始“移民”美国,欧洲企业占多数。
原因是欧美的天然气价格差距近年来迅速扩大,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对此作出反应。
目前,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已经降到了欧洲价格的1/4。
天然气价格对钢铁和化工领域等能源密集型企业影响尤其明显。
奥地利奥钢联集团上月表示,要斥资7.15亿美元在得克萨斯州建立一座铁矿石加工厂,有望为当地创造150个工作岗位。
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去年10月在美国路易桑那州的新甲酸工厂已经动工。
自2009年以来,巴斯夫在新北美投资计划中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了57亿美元。
美国天然气长期保持低价位,吸引企业纷纷落户美国,带动了大量投资。
亚洲的天然气价格比欧洲还高,可以预料,美国的低价天然气会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流入美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工信息周刊2014年7月28日第28期 p.16.从财务观点分析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的经验与教训美国杜克大学杨启仁美国大平原煤制气厂(Great Plains Synfuels)是全世界第一座实现商业运转的煤制油气厂。
中国煤制天然气的支持者在讨论中往往把美国大平原项目的经验当作成功商业运转的案例。
这样的说法事实上严重误解了美国发展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历史经验。
本文从财务角度分析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经验,以供中国投资者借镜。
大平原煤制气厂最初的可行性评估开始於1973年,起初规划的是日产250百万立方英尺的煤制合成天然气。
到1975年底,评估认为资金需求过度庞大,为了降低风险,将设计产能调降一半,而改以日产量125百万立方英尺进行规划。
由五家油气管道公司合夥组成的大平原气化联营公司(Great Plains Gasification Associate,以下简称GPGA)於1980年开始动工兴建,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发展以煤炭替代油气的技术,对大平原项目提供75%的贷款担保(最终担保的额度总计15.4亿美元)。
GPGA并自行出资4.93亿美元。
大平原煤制气厂总建厂成本大约20.3亿美元。
大平原煤制气厂於1983年底完工,於1984年七月28日正式商转。
大平原厂在建厂前与四家天然气管道公司签订25年的优惠购气合约,管道公司同意以高於市价的优惠价格购买煤制天然气。
美国的天然气管道公司,因为具有独占性质,因此天然气管输费与利润率受政府管制。
煤制天然气厂并不是具有独占性质的管输业,因此价格与利润率不受管制。
这几家同意以高价向大平原项目购气的管道公司,都是原本投资大平原项目的母公司,因此以高价向自己转投资的子公司购气,可以说是一种从财务上移花接木,左手跟右手买卖的手法。
管道公司因为以高於市场价格购买煤制天然气,可以藉此理由提高管道末端的天然气售价,将提高的购气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大平原厂以高价售气取得的获利,则成为股东的管道公司们的转投资收益,这样的转投资获利不受政府管制也不需要分享给消费者。
当时美国人普遍认为美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就是富煤贫油少气,随着美国石油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天然气资源逐渐耗尽,油气价格长期看涨不看跌。
必须特别说明的是,这样的预期心理是当时美国的普遍共识,而并非仅为少数投资者的错误判断。
在大平原煤制气商转之後,天然气价格并未如预期的上涨,GPGA根据调整後的价格重新估算,大平原厂在商转的前十年间预计将亏损13亿美元。
GPGA起初试图要求美国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但是美国政府并不愿意无止尽的填补这个财政黑洞,在未能得到满意的政府援助之下,GPGA於是在1985年八月1日宣布破产。
在大平原煤制天然气厂的原始投资者GPGA破产之後,没有任何私人公司愿意接手经营,然而由於这个厂的规模巨大,一旦停产将对达科他州的就业与整体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因此达科他州州长及国会议员强烈要求美国联邦政府介入处理。
此外因为美国能源部对於GPGA所欠的15.4亿美元贷款具有连带担保责任,美国能源部事实上也不得不出面解决问题,连同利息能源部总共代GPGA偿还了16.4亿美元的债务。
於1986年六月30日,美国能源部以10亿美金的帐面价(由代偿的贷款中扣抵)取得大平原煤制气厂的所有权。
美国能源部取得大平原厂所有权後,并无意将其作为国营企业长期经营,於是於1988年十月31日将大平原厂转让给Basin Electric Power Cooperative(以下简称BEPC)经营。
售厂合同中包含几个重要项目:1.BEPC支付八千五百万美元现金给能源部。
2.能源部除了转让大平原厂所有权,并且支付总共一亿两千万美元现金给BEPC作为大平原厂营运与整修之用,其中包含:(1)三千万美元环保基金以改善硫化物污染(借贷)(2)七千五百万美元营运基金(借贷)(3)一千五百万美元营运周转金(给付)3.二十年利润分享协定(1988年11月到2009年12月),若是大平原厂的合成天然气有利润时,须按所规定比例缴交给能源部,若无获利的年份则不用付款,所有副产品的获利由BEPC独享不用分给能源部。
另外,在当时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发展替代石油的煤制合成燃料,对於煤制合成燃料提供了许多生产税收抵免(production tax credit),但是大平原厂的转让协议中,美国政府已经承担绝大部分的亏损,因此要求BEPC必须放弃这些税收抵免。
在1988年八月美国能源部正式将大平原厂转交BEPC经营时,能源部自行估计这个整个转让合约约值六亿美元,然而同年十月美国国会审计总局(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以下简称GAO)对於能源部的估算提出纠正,指出其中几项计算错误:(1)BEPC被要求放弃的税收抵免(forgone tax credits)(当时预估值三亿美元)不应该算成对政府的付款。
(2)能源部借给大平原厂的运转基金,未来归还时不应该算成收入。
(3)一千五百万美元营运周转金的交付款应该由能源部的收入中扣除。
GAO重估後的转让协议总价值约两亿美元。
1988年的时候GAO估计二十年的利润分享约可收入一到两亿美元,2010年利润分享期截止後BEPC根据此利润分享协议付款总额为3.88亿美元。
即使忽略二十年间的利息与通货膨胀,美国能源部总计还是亏损了十余亿美元。
BEPC接手经营大平原煤制气厂之後,由於煤制合成天然气利润不佳,因此致力发展副产品以提高收益。
二十多年来大平原厂投资生产的副产品种类逐步增加,副产品种类包含:硫酸铵、无水氨、二氧化碳(用於提高原油采收率)、粗甲苯基酸、氪/氙气、液态氮、石脑油、苯酚、焦油,副产品占营收的比重从1989年时的2%逐步提高到2013年时的58%。
多样的副产品联产是大平原厂获利的重要来源。
参与组成GPGA的管道公司,原本盘算将煤制天然气较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藉由转投资收取获利的构想,因为大平原项目破产而不再可行。
根据当时签订的优惠购气合同,实际上购气的管道公司会有亏损。
管道公司仍然试图要把高价购买合成天然气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的用气价格上,而美国的消费者团体则提起法律诉讼。
最後的和解结果是双方都承担部份损失。
在大平原项目破产并转让所有权後,管道公司与大平原厂不再有母子公司的从属关系。
管道公司受合约限制必须以高於市场价格向大平原厂购气,但是在必须购买的总量上则发生争议,因此管道公司与大平原厂之间也展开法律诉讼,直到1994年才达成和解。
大平原煤制气厂的投资案,可以说是个多输的结局,原始投资者GPGA破产,美国能源部连带赔偿贷款,管道公司以亏损的高价购气,消费者也被迫承受较高的气价。
根据大平原项目的实际建厂成本,若是以最保守地根据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做估算(美国的商业性贷款利率一般远高於国债利率),过去二十年间应付的利息大约每年一到两亿美元之间。
根据大平原项目二十多年来的实际营收状况,每年的获利绝大多数的年份都不超过五千万美元。
可以明显看出来,如果不是当初及早宣布破产,大平原项目过去二十年来每年的收入连付利息都远远不够,整个项目的债务会如滚雪球般的越滚越大。
当初及早宣布破产的确是明智的决定。
从美国建设并经营大平原煤制天然气厂的整体经验综合来说,现在的经营者能够获利的因素有以下几项:1.不承担建厂费用。
因为GPGA破产与美国政府代偿负债的过程已经吸收超过95%的建厂费用。
2.高价售气。
大平原建厂时与天然气管道公司达成高於天然市场价格的长期购气协议。
3.多角化经营。
一方面藉由煤矿、煤电、与煤制气联营以分担营运成本,另一方面致力发展多项副产品增加收入,合成天然气目前占总营收不到一半。
大平原项目经验对於中国煤制天然气项目财务管理的启示从财务的观点来说,美国的大平原煤制天然气投资案是一个重大的失败。
然而中国的投资者可以从这个惨痛的经验中学习重要的教训。
1.煤制天然气项目应该成立独立的法人,以子公司的方式经营,以减少母公司的财务风险。
2.从大平原项目的经验来看,原始投资者投入的自有资金在破产後完全损失,然而藉由宣布破产得以避免贷款部份的损失,将贷款的损失转嫁给美国政府。
为了减少投资者的风险,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建厂资金,应该尽可能以银行贷款支付,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动用母公司的自有资金。
如此在子公司出现亏损时,可以降低对母公司的财务冲击。
3.为了顺利取得银行融资,可以寻求煤制天然气项目当地的地方政府做担保。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增加当地就业,很有可能会愿意做担保。
尤其是那些因为地方政府要求煤炭资源在当地转化而被迫上马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要求政府对贷款做担保更具有正当性。
4.煤制天然气项目在建厂完成,营运出现亏损时,应及早宣布破产,越是拖延,负债的积累将越沈重。
5.煤制天然气项目在破产之後,地方政府为了避免对当地经济与就业率造成冲击,一般都还是会希望工厂能维持营运。
而原本负责煤制气厂建厂与启动的经营团队与工程人员,对这个项目的熟悉程度必然远远高於外人。
可以考虑以破产项目的原班人马另外组成新公司向地方政府承揽破产项目的後续营运服务。
若是原班人马在项目破产後能继续经营,不但可以确保经验传承,也可以就地解决破产项目下岗员工的就业问题。
6.在中国,因为天然气管输业务目前由石油公司垄断,而这些垄断管输业务的石油公司一般并非投资煤制天然气的业主,因此像大平原项目这样藉由提高煤制天然气卖入管网的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获利灌注到煤制气子公司的商业模式,在中国难以操作。
少了这一项财务机制,将提高煤制天然气项目在中国的财务风险。
7.为了增加获利的可能性,煤制气项目应该采取多角化经营,尽可能降低煤制合成气在整个项目营收中的比重。
简单的说,从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失败经验来看,若不想赔钱,最好不要投资煤制气。
如果有不得已的理由一定要投资,就要尽可能借别人的钱来投资而不要动用自己的钱。
如果不幸已经投资了,就要尽可能将经营重点转向煤制合成气以外的项目才比较可能生存下去。
(本文内容摘录自绿色和平「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报告,全文将於2014年8月11日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