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饮酒》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 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 一生之需。”
1.背诵默写本诗。
2.运用本课所学的“探究诗歌主旨的方法”,自学《饮酒(其四)》。
饮酒 (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归田十二年,借饮酒抒情言志。
(三)联系相关作品。
已学: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周敦颐《爱莲说》
高洁傲岸,淡泊名利。
其它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
外部信息小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开创“田园诗派”。
归田十二年,借饮酒抒情言志。 高洁傲岸,淡泊名利。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什么?
(如何探究诗歌的主旨?)
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诗歌外部。从诗人的身世遭际、 思想倾向和诗歌的具体创作背景等着手, 即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
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高洁傲岸、 淡泊名利。归田十二年,借饮酒言志。
一、疏通大意。 结 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一、疏通大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疏通大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疏通大意。
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一、疏通大意。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疏通大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三、品味词句。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三、品味词句。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县吏让陶渊明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 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 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 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辞职还乡。
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开创“田园诗派”。
(二)联系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 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 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 抒情写志。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二、揣摩意象。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二、揣摩意象。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诗歌外部——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高 洁傲岸、淡泊名利。归田十二年,借饮酒言志。
诗歌内部——不受世俗羁绊,安享闲适的田园生活, 悠然忘我,陶醉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真意”——摒弃世俗功名,保持高洁傲岸的 节操。安享恬美的田园生活,乐享“心远”带 来的自得的生活意趣。返璞归真,在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的境界中悠然忘我。
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定止:固定的栖息处。 止:居留。 厉响:谓鸣声激越。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值:遇。 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已:既。违:违弃,分离。
(二)联系诗人身世遭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东晋末年,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 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 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二是诗歌内部。从诗歌的题材内容、 意象选择、遣词造句、手法运用、情感流 露等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 的本意,即我们常说的“以意逆志”。
(一)联系诗人身世遭际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 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 父作过太守,父亲去世得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 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去 世得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 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 (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 (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 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 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 后人编为《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