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积极推广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的报告

合集下载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包括苗床选择、苗床处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栽培。

关键词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36-01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技术是通过改革育秧方式和栽培技术来提高水稻单产的一项科技措施。

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适宜在不同海拔地区推广,经多点测产,平均单产达到9 220.5 kg/hm2,较常规膜秧平均增产1 133.7 kg/hm2,增幅14.1%,增产效果显著[1-2]。

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培肥苗床、旱地育秧、适龄早栽、浅插稀植等措施,使秧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多,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实现高产的一项先进实用科技技术。

因此,从育秧到移栽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把握好关键技术环节。

1 苗床选择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菜畦或水浇地。

育苗面积要与大田移栽面积相吻合,结合当地气候、海拔、气温、土壤、耕作习惯等自然条件,一般每1 hm2大田备苗床255~450 m2。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耕作层厚20 cm以上,达到浇水不板结、干旱不开裂、有较强的蓄水保墒和供肥能力。

2 苗床处理2.1 苗床培肥应结合冬前苗床翻挖晒地,施农家肥5 kg/m2、过磷酸钙210 g/m2,多次翻锄使肥均匀,培肥土壤。

也可以于播前10 d左右,施入农家肥3~5 kg/m2、尿素4~5 g/m2以培肥苗床。

2.2 开沟理墒为方便管理及盖膜,一般墒宽1.2~1.5 m,埂宽0.3~0.4 m。

在楚雄州春季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不利于保水保湿。

因此,宜理低墒高边畦,做到墒面细、松、深、平、无杂物[3]。

2.3 苗床消毒土壤偏酸性地区,一般可不进行调酸处理,但应将土壤消毒作为重点,播种前土壤浇透水后,用70%敌克松2 g/m2对水1 kg/m2均匀喷施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同时保持苗床平整。

关于水稻的工作总结报告

关于水稻的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稳步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单位在水稻种植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现将本年度水稻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本年度,我单位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优质水稻品种,通过试验筛选,确定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多个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同时,加大了水稻育种力度,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

2. 优化种植技术针对不同品种的水稻,我单位制定了相应的种植技术方案,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为了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我单位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残留,提高水稻品质。

4. 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我单位加大了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

引进了多种农业机械,如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提高了水稻种植、收割、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5. 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为提高农民的水稻种植技术水平,我单位组织开展了多场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

邀请农业专家、技术推广人员为农民讲解水稻种植技术,解答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工作成效1. 水稻产量稳步提升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本年度水稻产量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以上,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2. 水稻品质明显改善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优化种植技术,水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农药残留量降低,口感更加鲜美。

3. 农民收入增加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显著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存在问题1. 水稻种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单位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 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单位在农业机械化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仍较低,制约了水稻生产效率的提高。

2023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总结

2023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总结

2023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总结2023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总结1三个月来,按照主管单位的要求和部署,我做为农技推广特聘人员,牢固树立服务宗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紧紧围绕“畜牧增产、增效、增收”这个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指导下,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这季度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旗农牧局组织的各期培训学习,全面学习了畜牧业增产、增收等有关知识,更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业务素质,增强了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农技推广是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使广大农牧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采取宣传手册、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现代农牧业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农牧业科技推广在我旗以畜牧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畜牧养殖技术,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畜牧业养殖技术在周边牧民中推广开来。

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几户素质较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作为科技示范户。

对这几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畜牧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他们养殖技术,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

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示范户对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

要求示范户带动周边户,从而做到科学养殖,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四、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入户示范,指导的示范户带动周边牧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

第一季度主要推广了:接羔保育阶段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不但节约了成本,提高畜牧业收入,为实现畜牧业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技能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新技术确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助理脱贫攻坚、提升推广农牧民能力,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水稻种植工作情况汇报会

水稻种植工作情况汇报会

水稻种植工作情况汇报会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安排,我进行了水稻种植工作情况的汇报。

现将具体情况如下:一、生态环境我们选择了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沼泽地种植水稻。

经过精心的调查和规划,我们确保了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良好,没有任何污染源的存在。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科学的水稻品种选择,选择了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了水稻的健康生长。

二、土壤管理为了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我们做了大量的土壤管理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土壤的检测和分析,根据土壤的性质和特点,科学地施加了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

在土壤管理方面,我们还采取了秸秆还田、翻耕深松、水土保持等措施,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通气透水和保持土壤水分。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水稻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播种阶段,我们认真进行了浸种、干播和秧插等工作,确保了水稻的整齐一致性。

同时,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我们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对水稻进行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了水稻的健康生长。

四、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水稻种植中的关键环节。

我们严格按照水稻的生长特点和需水需肥的规律,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确保了水稻的充足供应。

在灌溉方面,我们采取了渠道灌溉和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们采取了多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轮作休耕、清淤增氧、合理灌溉和施肥等。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农药防治工作,确保了水稻的健康生长。

六、收获情况经过我们的精心管理,水稻在生长季节内茁壮成长,长势良好。

在收获阶段,我们组织了精准的收割作业,确保了水稻的成熟度和收割质量。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科学的田间筛选和晾晒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今年的水稻种植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将继续加强对水稻种植工作的管理,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与思考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与思考

提 早播 种 , 苗床 统 一 以背 风 向 阳 , 地下 水 位低 , 土壤
质 地肥 沃疏松 , 床做到 深 翻细碎 、 整 。 苗 平 1 . 认 真 抓 好 “ 育 保 姆 ” 子包 衣 精 量 播 种 , .2 2 旱 种 培 育多蘖 健壮 苗 。播 种前用 中层 沼液浸 种 2 4小时 , 捞
22 经 济 效 益 显 著 .
实行 有 机 与元 机肥 结 合施 用 . 抓 好油 菜 秸 秆 在
还 田的基 础上 ,亩施农 家 肥 10 5 0公 斤 、复合 肥 5 0
公 斤 、 素 5公斤 、 酸钾 5公 斤 ; 后 7天 内亩施 尿 硫 栽 尿素 1 斤作分蘖肥 , 0公 促进 低 位 分 蘖 , 生 快 发 , 早 4 O天后 施 穗 肥 。 亩施 尿素 5公 斤 , 到 穗 大 、 多 、 达 粒
1 材 料 与 方 法
出后 用 清水 漂 净 、 干 , 种 子 比药 剂 1: . 比 沥 按 25的
在 综合技 术环 节上 实行 “ 五统 一 , 二定 量 , 一定 时” 即统 一 品种 , , 统一 育 苗 , 一 密度衣 。定 量 均匀播 种 , 每平 方米 播 种 2 . 2 o- 5 克 , 种 后 用 备好 的发 酵 过 筛 细 土 盖种 , 播 以确 保 种
11 统 一选 用优质 、 . 高产、 抗病 强 的杂交水稻 品种
通 方便 , 壤 肥 沃 , 土 阳光 充 足 , 源 条 件 较 好 , 众 水 群 积极性 高 , 有利 于提 高项 目的示 范效果 。由镇 、 村领 导 、农 技 专业 技术 人 员召 开示 范 点农 户 动员 大 会 ,
稻 超 高 产 合 理 群 体 结 构
6 40 8. 7公 斤 ; 户郑 周 强 , 割 面 积 05 5亩 , 出 农 实 .7 收 田谷 4 85公 斤 , 5. 折成 8 % , 合 亩 产 6 77 5 折 7 .8公 斤 ;

永胜粳稻旱育稀植技术及其现状浅析

永胜粳稻旱育稀植技术及其现状浅析

【 中图分类号】 ¥ 5 1 1 . 2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 1 6 5 0 ( 2 0 1 3 ) O 2 — 0 O 3 9 一 O 2 量: 杂交 稻为 1 . 5 ~ 2 千克, 常 规稻 2 - 3 千克 。 种子 精选 , 浸种前
2 0 1 3 年第2 期( 下半月)
料研 ◎农业 料掌
永胜粳稻旱育稀植技术及其现状浅析
和建 琴 ( 永胜 县顺 州乡农 业综合服 务 中心 ,云南 永胜 6 7 4 2 0 0)
【 摘 要1 水稻早育稀植技术是相对于水育密植技 术而言的一项全新 的水稻栽培技术 ,是水稻栽培技术 的重大革新 ,也是 对水稻 传统旱育技 术的部分创新 。由于该项技术具有 “ 省种 、省水 、省肥、省秧 田、省 工、节本 、增 产和增 收”的特点 ,一经推 出,就 引 起 了各部 门的重视 。 目前,该项技 术 已成为水稻单产持 续增 长的主要措 施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 ,永胜连年 干旱 ,人 畜饮水 困难 , 发展农业 用水就 更紧缺 了,推广好这项技术就显得 更为重要 了。然而永胜在水稻旱育稀植技 术的推 广普及 中 ,由于存在种种 原因 , 至今还存在一些技 术问题 未能解决,有 的还 比较 突出,严重制约着该项技 术到位 率的提 高及其功效的 完全发挥。 【 关键词】 永胜粳稻 旱育稀植技 术 现状浅析
2 . 2大 田施肥方 法 各 类型 田块每 亩施 有机 肥 1 0 0 0 — 1 5 0 0千克 、 普钙 5 O 千 克
体系。1 9 8 7年黑龙 江 、 吉林 等省 丛 日本 引进 水 稻旱 育稀 植技 术, 经 吸收 改进 后形 成 了 完整 的技 术 体 系 , 在 生产 中推 广应 用收 到了显 著的经 济效果 。各级 部 门对 推广 这项 技术 十分 重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篇一: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摘要从苗床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更解决了缺水地区无水育秧的困难,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因此,该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现将水稻旱育栽培技术如下。

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的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应以农家肥为主。

标准为手握成团、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观指标为肥、细、松、软、厚。

提倡选用菜园地,实行水稻育秧、蔬菜种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又能培育壮秧、壮苗,缓解用地茬口的矛盾。

苗床面积根据移栽大田数确定,一般为1∶30~40,即1 hm2大田准备300 hm2左右苗床。

2整地作畦秧床整地作畦要求上细下粗、上实下松。

在播种前施肥并耕翻1~2次,耕翻深度在15 cm以上,做成畦宽1.2~1.4 m、沟宽50 cm、沟深20~30 cm的畦,且苗床四周开好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

畦整平后用2.0 kg壮秧剂加干细土20 kg充分混拌撒施25 m2苗床,再反复耙匀于0~5 cm深的土层内,用木板压平,浇透水即可播种[1]。

3播种按播种50 g/m2计算总用种量,用25%使百克乳油2 500倍液浸种36 h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至露白后将破胸谷均匀撒播在床土上,可采取分畦称量多次撒播的方法,确保床面落籽疏密一致。

撒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2]。

再用过筛细土分几次用手撒覆在苗床上,将种子盖严,厚度应以不露籽为宜,厚约0.5~1.0 cm。

土撒完后用漏壶式喷雾器喷水,能使苗床水分充足,种子顺利生根发芽。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稻区均可推广应用。

它省水、省种、省肥、省秧田,水稻可提早成熟3―5天,产量增加10%―18%。

一、旱插稀植1.整地施足底肥大田要精细整地,深翻15―20厘米,灌水泡田2―3天。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1000公斤,磷酸二铵和尿素各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

2.适时栽插秧苗应适时早插、栽插期日平均温度应稳定在13℃以上,秧龄27―35天、叶龄3.5―5比较适宜。

3.适当稀植北方地区规格为30×13厘米,南方为26×10厘米。

常规稻每穴插2―3苗,杂交稻每穴插1―2苗。

二、科学管理1.适时适量追肥分蘖肥在插秧1周内施,每亩施3―4公斤尿素。

穗肥在孕穗期施,每亩施3公斤尿素、7公斤硫酸钾。

齐穗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1公斤加水60公斤根外施肥。

2.合理灌溉插后15天内,田面保持3―4厘米的浅水层。

分蘖末期至拔节期,苗苗数达到30万―35万苗时,排水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在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灌水深3―5厘米。

灌浆期至黄熟期,于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增加光合产物,提高千粒重。

3.中耕除草插秧后1周内杂草一叶一心时,每亩用100克丁草胺加水200克稀释,喷洒在20公斤过筛的干细土中,搅拌均匀,堆闷6个小时后撒施。

施药时田中灌3―6厘米深的水层。

维持4天不排水。

如缺水可以补充。

第5天正常灌溉。

插后15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

中后期人工拔草,做到地净苗清。

4.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每亩用40%乐果100克加水70公斤喷雾。

稻瘟病防治,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粉加水75升喷雾。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种、省工、省水、省秧田、省肥等特点,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也是一项比较受欢迎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推广很好的解决了水稻生产中常见的两大技术难题:水稻烂秧和秧苗不壮,由于这项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特点所以也适合在缺水地区推广。

本论为就针对该项技术的特点从苗期准备到秧苗收获的各个阶段做一详尽的介绍,从而为广大稻农朋友提供一些技术借鉴。

关键词:水稻;高产;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95-1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项技术还有使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成穗多等特点。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育苗方式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主要掌握好水的管理,原则是不建立水层、以浇为主、不缺不浇、浇了则透。

秧苗培育重视地上地下同时发展,注重培育良好的根系,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培育的壮苗。

特点是:秧苗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移栽后无缓苗期,早发快发。

二是插秧方式由密植改为稀植,一般地栽插密度为9寸×3寸以上,部分条件好的地区能达到9寸×8寸,增大行距,合理利用光温条件,提高抗病性,提高了分蘖率,结实率较高,增产,节省投入,经济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

这项技术的推广很好的解决了水稻生产中常见的两大技术难题:水稻烂秧和秧苗不壮,由于这项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特点所以也适合在缺水地区推广。

1 苗床准备首先要进行苗床准备。

水稻旱育秧技术必须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旱田作为秧田以便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

水稻苗床培肥时要以农家肥为主。

水稻秧田一般以225~525平方米/公顷大田的比例较为合适。

秧田整地一定要精细耕耙,并且是在干旱状态下进行的。

通常苗床宽度为1.2~1.5米,沟宽20~30cm,深度以20cm为宜。

为了缓解用地茬口矛盾,以及达到培肥熟化土壤及状秧、状苗的目的,水稻育秧时要采用蔬菜种植、水稻育秧、油菜育苗一田化作业。

水稻工作情况汇报

水稻工作情况汇报

水稻工作情况汇报本季度,我所负责的水稻种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绩。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完成了水稻的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是我对水稻工作情况的详细汇报:一、育苗工作。

我们在本季度积极开展了水稻的育苗工作。

首先,我们精心挑选了高质量的种子,并进行了严格的处理和管理。

其次,我们科学施肥、合理浇水,为水稻的健康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最终,我们成功培育出了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水稻幼苗,为后续的田间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田间管理工作。

在育苗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做好了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

我们及时进行了田间揭膜、施肥、中耕、灌溉等工作,确保了水稻的正常生长。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水稻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有效预防了水稻的病虫害发生,保障了水稻的健康生长。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水稻的生长环境管理,确保了水稻的生长环境优良。

三、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本季度,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我们定期进行了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我们科学施用了农药,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水稻的危害。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病虫害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四、收获工作。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完成了水稻的收获工作。

我们科学安排了收获时间,采用了合理的收获技术,确保了水稻的收获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水稻收获后的管理工作,做好了水稻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水稻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总结:在本季度,我们的水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稻的种植管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水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杂交水稻旱地新型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要点

杂交水稻旱地新型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要点

杂交水稻旱地新型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要点摘要:杂交水稻适应性强、产量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本文主要结合云南实际情况,对杂交水稻旱地新型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前景进行探究论述,提出几项观点与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旱地新型栽培技术;技术前景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植物,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全生育期要求有较高的温度,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1】。

杂交水稻抗性与适应性强,比较适合在旱地种植。

近几年云南在积极研究探索与推广应用杂交水稻旱地栽培技术,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面结合实际,对杂交水稻旱地新型栽培技术做具体分析。

1杂交水稻旱地新型栽培技术1.1选用良种选用适宜旱作生态区域种植,优质、耐旱、耐瘠、抗病、分蘖力强、丰产稳产广适的杂交水稻或适宜旱种的其他稻谷品种【2】。

1.2精细整地杂交水稻旱作宜选择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具备一定保水保肥能力、易于农事操作的旱地或水浇地。

做好整地保墒是保证出苗齐苗的关键,整地要求达到土层深厚、平整、土块细碎(直径3厘米以下)、土层松软,无前茬作物残留农膜、未腐熟的秸秆等。

坡地要开腰沟,以便于灌水和收集雨水。

1.3科学播种杂交水稻旱作全生育期相应缩短,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抓住最佳时期抢墒播种,以确保出苗齐苗和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一般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为宜。

播种宜早不宜迟,播种期应根据各地气温和雨季迟早而定,即在雨季开始时播种,以满足生长期间的水分要求,确保播种后一次性出苗齐苗【3】。

杂交稻种子播种量一般2—2.5公斤/亩,常规稻种子播种量一般2.5—3.5公斤/亩。

播种前将种子摊开至1厘米左右厚度,晒种3—4小时,翻动2—3次,注意操作时不要擦伤谷壳,干地播干种,潮地播湿种。

若需播湿种,浸种后的种子在地块透水至25—30厘米的情况下播种(只浸种不催芽)。

水稻旱育秧的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的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的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常规的科技措施,此项技术可概括为“肥床、早育、适龄、浅插,稀植”5个技术环节,在生产中很具推广价值,其具体操作如下。

一、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1、苗床准备①苗床选择。

透风是水稻旱育秧成败的关键,应选择背风向阴,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园地或早地作苗床,切忌选用冷浸田、胶泥田和碱性田。

一般每亩大田需25~30平方米苗床。

②苗床的制作与施肥。

苗床要在开春后育苗前2个月翻耕晒垡,碎理床。

苗床可视田块水分情况建成高床、低床和平床,床宽一般1.2~1.4米,长度不能超过8米,沟宽0.4米,床面要平整、翻碎。

为简化旱育秧程序,提高秧苗素质,偏碱田须使用壮苗剂来培肥苗床。

壮苗刑具有营养全面、消毒土壤、调酸、化学控制,防治青立枯病等多种功效。

使用方法:每袋壮苗剂与10千克细土拌匀,撒于20平方米苗床上,然后用耙子将药剂与表土充分拌匀即可。

③苗床消毒、调酸。

苗床土壤偏碱和带菌是引发青立枯病,造成死苗的主要因素。

为有效防止青立枯病的发生,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施用壮苗剂来消毒、调酸,或喷施广枯宁来消毒。

生产实践证明,冷浸田、偏碱田施用壮苗剂水溶液防病效果比较显著。

2、种子处理和催芽品种选择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选用优良品种,每亩大田用种3千克。

播种前用简威或施保可2000倍液浸种72小时,以防止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为加快生长,避免烂种,浸泡后的谷种要实行催芽,催芽程度以刚破胸露白为好。

3、播种、化除、盖膜①播种。

播种前苗床要反复多次浇水,使15厘米厚的表土充分吸收水份并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用碱性水。

播种前再浇1次水,经土壤消毒和轻轻镇压床面后即可播种,每平方米播露白谷种200~250克,播种期根据栽插时间而定,早栽一季田秧龄45天左右,两季田55天左右。

②覆土、化除。

播种后覆盖2厘米左右的盖种土(用30%的腐熟细粪与70%的细土混合均匀)。

盖种土要潮湿,覆盖要均匀、严实,不要使用火灰、草木灰等碱性土。

谈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谈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秧床整地作畦要求上细下粗 、 上实下松 。 在播种前施 肥 并耕 翻 1 2次 ,耕翻应 耕深 1c 以上 ,做成 畦宽 1 ~ ~ 5m . 2 1 m、 . 沟宽 5 c 沟深 2 — 0 r 的畦 , 4 0m、 0 3e a 苗床 四周开好 围沟 ,
以保 证 排 水 通 畅 。 畦整 平 后 用 2 k 秧 剂 加 干 细 土 2 k . g壮 O 0g
控制氮肥用量 , 增加磷 、 钾肥 和有机肥用量 。施肥总量为有
机肥 3 h 2纯氮 2 O g m . 60 g m2钾 10 g m 、 0t m . ] lk/ /磷 0 k/ . 5k / h h h 锌肥 1k/m 要施足基肥 , 5gh 。 早施分蘖肥 和穗肥 , 喷施粒肥 。
省 水 、 种 、 工 、 肥 、 秧 田 、 产 早 熟 等 特 点 , 秧 苗 矮 省 省 省 省 增 且
壮 , 系发达 , 根 返青快 , 蘖早 , 分 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 广很快 , 量比水 育秧增产近 1 %, 济效益 明显 , 产 5 经 深受农
民欢 迎 。
旱育秧苗床的供肥 量能基本 满足秧苗正常生长 ,三 叶 期后若补肥则应同时补水 。用尿 素 1 g 0 0, 10倍液均匀喷 / m 施, 再用 清水喷 淋洗苗 , 栽前几 天可按 尿素 7k /m 标 移 5g h
风。
裂, 润水再晒到拔 节 , 以控 制无 效分蘖 , 可 促进根 系下 扎和
壮秆健 株 , 注意抽穗扬花灌 浆期要保持浅水层 , 随后干千湿 湿, 时露时灌 , 保证在成熟前 7 左右不断水 。 d 6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4苗 期 管理 41 . 温度 管 理
坚持综合 防治 、 达标 防治 的原则 , 在农业 、 生物 、 物理 防 治的基础上 ,加强病虫害 的预测预报 ,严格科学地使用农 药, 大力 推广 高效 、 低毒 、 低残 留农药 , 杜绝使用高毒高残 留

永胜粳稻旱育稀植技术及其现状

永胜粳稻旱育稀植技术及其现状

永胜粳稻旱育稀植技术及其现状浅析[摘要]水稻早育稀植技术是相对于水育密植技术而言的一项全新的水稻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革新,也是对水稻传统旱育技术的部分创新。

由于该项技术具有“省种、省水、省肥、省秧田、省工、节本、增产和增收”的特点,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各部门的重视。

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水稻单产持续增长的主要措施之一。

特别是近几年来,永胜连年干旱,人畜饮水困难,发展农业用水就更紧缺了,推广好这项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然而永胜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普及中,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至今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未能解决,有的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该项技术到位率的提高及其功效的完全发挥。

[关键词]永胜粳稻旱育稀植技术现状浅析[中图分类号]s5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039-02一、前言水稻旱育稀植是在旱地条件下育苗,苗期不建立水层,主要依靠土壤低墒和浇水来培育健壮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

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

一般比常规栽培省水50%,省种30%,省秧田50%以上。

同时,旱育秧苗栽插后基本没有缓苗期,早生快发,增加水稻穗粒数,亩增产40-100千克,增产10%-20%。

稀植就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苗分蘖力较强的特点,栽插时,栽插丛、行距相当于湿润秧苗丛、行距大,丛株数比湿润秧苗的从株数少的一种水稻栽插方式。

旱育秧和稀植栽培在我国水稻传统栽培中有过应用,但面积较少,技术没有形成体系。

1987年黑龙江、吉林等省丛日本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经吸收改进后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各级部门对推广这项技术十分重视,给予了有力的支持,1988年列为国家推广项目,“九五”期间列为国家重大农业推广技术和“丰收计划”项目,推动了这项技术的迅猛发展。

水稻旱育秧稀植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我国水稻栽培向省工、低耗、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旱稻种植情况汇报稿

旱稻种植情况汇报稿

旱稻种植情况汇报稿近年来,我国旱稻种植情况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和发展态势。

旱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情况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旱稻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供应。

下面就我国旱稻种植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旱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各地区都在不断扩大旱稻种植面积。

特别是在一些适宜的地区,政府加大了对旱稻种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旱稻,以增加粮食产量。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旱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这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旱稻种植技术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旱稻的产量和质量,我国各地区都在不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旱稻种植技术。

例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优质种子选育和推广、科学施肥等措施,都为旱稻的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一些地方还开展了旱稻种植的示范项目,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旱稻的产量和品质。

再次,旱稻种植收益持续增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高,旱稻种植收益也在不断增加。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旱稻种植的扶持力度,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旱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这为农民增加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旱稻种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容忽视。

尽管我国旱稻种植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种植成本上升、病虫害防治、市场变化等诸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旱稻种植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旱稻种植向着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旱稻种植情况在持续改善和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旱稻种植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只有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旱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旱稻种植事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水稻情况汇报

水稻情况汇报

水稻情况汇报水稻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是XXX,负责贵公司水稻种植项目的管理与监督。

现将我所负责区域的水稻情况进行汇报。

截至目前,我们的水稻种植项目已经进入到农作物的生长季节。

在我们广泛宣传“高产、优质、绿色”的栽培理念的同时,我们在栽培技术、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和努力。

经过系统的栽培管理和精细化的生产控制,整个水稻产业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这一期间,我们高度重视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

我们举办了多次现场技术示范,向农户展示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不仅如此,我们还建立了技术服务点,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科学家进行指导,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能,也增加了他们的收益。

在施肥方面,我们采用了精细化的管理方法。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水稻的生长阶段,合理调配了基础肥、追肥和叶面肥的组合比例。

通过合理施肥,我们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利用生物有机农药和光电非接触式喷雾技术,我们成功遏制了病虫害的蔓延,进一步提高了水稻产量和质量。

为了确保水稻的生长环境优良,我们积极推动节水灌溉,并加强田间水质监测。

我们引进了精确浇灌技术和智能化灌溉系统,合理分配用水,减少了用水浪费和土壤退化风险。

同时,通过监测土壤水质,我们保证了水稻的生长环境健康和稳定。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

我们与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实验研究。

通过引进优良种苗和优化种植技术,我们希望达到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向农民展示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他们的种植意识和潜力。

总结来说,水稻种植项目在我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农民思想教育,继续完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为水稻种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水稻种植情况汇报

水稻种植情况汇报

水稻种植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情况呈现出一系列积极变化。

首先,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农民对水稻的种植热情高涨。

其次,种植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的进步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者,政府对水稻种植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补贴和技术指导。

综合来看,水稻种植情况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种植面积方面,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数千万公顷,比往年有了明显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农民对水稻种植的热情高涨,以及一些传统种植作物的转变。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水稻种植的政策支持,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补贴和扶持措施,使得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有效扩大。

在种植技术方面,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稻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新型的水稻种植技术,例如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一些高效的水稻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推广,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选择和技术支持。

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对水稻种植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了鼓励农民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种植补贴、种子补贴、农资补贴等,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的积极性。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水稻种植技术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得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有效普及和推广。

综上所述,我国水稻种植情况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水稻种植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技术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种植补贴和技术指导,助力我国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信在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水稻种植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村水稻种植情况汇报

村水稻种植情况汇报

村水稻种植情况汇报近年来,我们村的水稻种植情况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首先,我们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采用了更加科学的耕作方式和肥料施用方法,使得水稻的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我们积极引进了优质稻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我们还加大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有效地保障了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在今年的水稻种植中,我们对不同地块进行了科学的分区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量,合理施用了有机肥和化肥,保证了水稻的养分供应和生长需求。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水稻的田间管理,及时除草、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保证了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在收获季节,我们也采取了科学的收获方式,保证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在品种方面,我们引进了一些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经过试种和示范推广,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这些水稻品种生长势强、抗逆性好、产量高,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

我们还积极推广这些优质水稻品种,帮助更多的农户提高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采用了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水稻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

我们还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总的来说,我们村的水稻种植情况在不断改善和提高,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和进展。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水稻种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土壤肥力下降、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帮助更多的农户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栽培技术工作进展报告

栽培技术工作进展报告

栽培技术工作进展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是XX农场的负责人,特写此报告向您汇报我们最近的栽培技术工作进展情况。

以下是我们在此期间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的计划。

一、土壤改良与施肥调查我们对农场内的土壤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准确评估了土壤的养分含量、酸碱度以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包括施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措施。

我们注意到,在施肥方面,合理调配化肥和有机肥料的比例,能够显著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种植技术更新我们持续关注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研究成果,并积极引进适合本地气候和种植条件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最近,我们引进了一种抗虫、抗病的优质水稻品种,并创新性地应用了定向剪枝技术,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我们还针对蔬菜种植,改进了覆盖材料的选择和覆盖方式,有效降低了蔬菜的病虫害发生率,并提高了蔬菜的商品性和市场竞争力。

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我们栽培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巡视、早期预警、及时施药等。

在此期间,我们积极推广了生物防治技术,如引进天敌昆虫、利用有益微生物等。

结果显示,病虫害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得到了保护。

四、水资源管理我们深刻意识到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我们进行了水土保持工作,建立了灌溉系统,并且应用了滴灌和喷灌技术。

通过合理调控灌溉量和灌溉时间,我们降低了水的浪费,并有效提高了作物的使用率和产量。

五、产量统计和市场销售在最近的期间内,我们进行了全面的产量统计工作,并对各类农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测。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的产量与质量均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销售和竞争力,我们将加大对产品的包装、营销等环节的改进和投入,并积极开展农产品推广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在栽培技术工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与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积极推广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的报

国务院:
目前,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三千二百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0%,稻米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如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对于实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量达到五千亿公斤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培育优良品种,二是改进栽培技术。

从当前情况看,使用改良品种已被普遍接受,但利用栽培技术能达到增产目的还未被广泛认识。

这里主要报告一种新的栽培技术——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日本北海道,因其抗病、耐寒、增产、省工、省水,以及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受到关注。

日本专家原正市等一批农学家经过十几年研究推广,使这种栽培技术日臻成熟,五十年代在日本普及,现占全日本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

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是将传统的在水田中育秧改变为在旱地里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

其特点是:秧苗耐寒,生长健壮,可利用的分蘖多;延长光能利用时间,提前成熟;高产稳产;采用稀植可降低成本,省种和省水均为50%,省肥50—70%。

八十年代初,日本著名水稻专家藤原长作、原正市等先后应聘到黑龙江省传授寒地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

通过中日两国农业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连续多年试验、示范、推广,这项技术已在黑龙江省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年,累计推广面积达二百二十三万公顷,七年累计增产稻米五十亿三千万公斤,新增产值二十二亿五千万元人民币。

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由推广前的二十五万公顷迅速发展到七十三万公顷,平均每年递增约七万公顷,使水稻一跃成为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黑龙江省的成功经验,产生了强烈的示范作用。

一些地区相继引进了这项栽培技术,并结合本地区特点进行消化吸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九八九年开始,由国家科委会同国务院引进办、农业部组织了“三北”地区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协调指导小组,建立了组织和推广网络,制定了章程,编制了计划和奋斗目标,有组织地推广这项栽培技术,先后在牡丹江市、赤峰市、吉林市和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三北”地区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现场推广会,制定了三至五年内,在“三北”地区推广二百至二百三十万公顷的规划目标,
并在推广运行机制上不断探讨、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北”地区共有三百八十七万公顷水稻田,一九九一年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已达约一百六十七万公顷,增产稻谷约十五亿公斤。

今年九月份又在石家庄召开了暖地推广该项技术的现场会,收到了很好效果。

现在,东北人已较普遍地吃上了大米。

一九九○年,原正市先生应邀到河北隆化县进行指导。

在中日双方通力合作下,当年,约12公顷示范田平均产量一举突破七千五百公斤大关,达每公顷一万零五十七公斤,增产率达30%,增产效果明显超过其他措施。

今年,该省推广面积为约三万三千公顷,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九千七百五十公斤左右。

宁夏、甘肃、新疆等西北省、自治区通过推广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

以甘肃省古城乡为例,全乡水稻种植面积为三百四十公顷,去年推广面积为二百七十五公顷,平均产量达每公顷一万一千八百二十公斤,最高产量达每公顷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五公斤,平均增产幅度大于40%。

宁夏、吉林的个别地块达到每公顷一万五千公斤。

今年,我们又尝试把这一栽培技术原理引过长江进入我国水稻主产区,邀请日本专家原正市先生到湖南省浏阳县,指导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南方地区的试验。

首期试验面积为四十七公顷,使用三个品种试种,在当地长期低温、阴雨、寡照的恶劣气候情况下,早稻平均产量仍达每公顷八千二百五十公斤,并较当地按常规栽培法种植的水稻每公顷减少投入六百六十七元五角,节水50%,每公顷增产约七百五十公斤。

在湖南的试验还表明,采用这种新方法,早稻播种期可提前二十天,成熟收割期相应提前六天,使温光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早稻晚稻均选择适当的迟熟品种,可望夺取两季高产,这预示着另一个新的增产途径。

由日本专家原正市等开发并经我国科技人员不断完善的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在日本主要用于寒冷气候的地区,在被引进我国的十年实践过程中,逐步从北向南,由寒旱地区向温湿地带展开,引进当中不断有所创新,因此,它也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典范。

我国水稻的主产区在长江以南。

其中,江苏、浙江、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海南、安徽、江西、福建等省、自治区有二千七百万公顷,超过水稻总种植面积的80%,近期适宜推广面积近六百七十万公顷。

因此,这项增产技术在南方大有可为。

利用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具有降低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和节省宝贵的水资源的优势,在全国推广这一技术,很容易被广大农业生产者和普通农民接受。

为更加扎实、迅速地在我国各水稻产区推广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我们认为当前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制订切实可行的推广计划。

从全国来说,除原定的“三北”地区推广计划外,在我国南方水稻产区,经过进一步研究证实后,初步考虑在“八五”期间可
推广三百万公顷左右,每公顷增产七百五十至一千零五十公斤。

各地都应制订相应的推广计划。

第二,推广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试验示范、由点到面、稳步发展的方针,反对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做法。

各地区首先应选择一至二个领导和科技力量较强、有一定科学种田经验、物资条件有保证的试验点,在认真抓好试验示范后,再向外辐射。

第三,加强领导,做好协调工作。

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务院引进办拟会同有关部门和技术专家,制定各阶段和各地区的工作重点和推广计划,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各有关地区的科技、农业和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部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协调,统一规划,在试验和推广所需资金、技术和物资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第四,认真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骨干,充分发挥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的作用。

在安排日本专家原正市等人到我国南方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指导的同时,组织中国专家小组到各水稻种植地进行巡回指导。

第五,深入细致地开展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使广大农民真正掌握这一栽培技术,除抓好试验点的工作外,还必须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也要使用挂图、单行本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逐渐做到水稻产区的农民家喻户晓。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转发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

国务院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
办公室
国家科

农业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二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