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名词解释
药剂名词解释
药剂名词解释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3.药物制剂:根据药物的使用目的和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制备适宜的不同剂型;不同剂型的给药方式不同,其结果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也不同。
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4.制剂学: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
5.自调式释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是一种依赖于生物体信息反馈,自动调节药物释放量的给药系统。
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8.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9.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
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制各或医师开写法定制剂时均需遵照其规定10.医师处方: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对特定患者的特定疾病而开写给药局的有关药品、给药里、给药方式、给药天数以及制备等的书面凭证。
该方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意义.20.滴鼻剂:系指专供滴人鼻腔内使用的液体制剂。
21.滴耳剂:系指供滴入耳腔内的外用液体制剂。
22.含漱剂:系指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
23.滴牙剂:系指用于局部牙孔的液体制剂。
24.合剂:系指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成分的内服液体制剂。
25.物理凝聚法:物理凝聚法是将分子或离子分散状态分散的药物溶液加入于另一分散介质中凝聚成混悬液的方法。
26.化学凝聚法:是用化学反应法使两种药物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苞的手段。
2.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苞的方法或技术。
3.无菌:是指在任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药剂名词解释
药剂学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剂型dosage form:把医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为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的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规范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范。
DDS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通过适宜的制剂手段使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在适宜的部位按一定的速度释放,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或使药物载体到达特定的靶器官释放药物,以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把药物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量、输送到必要的部位,以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毒副作用)CRH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水溶性药物在RH较低情况下几乎不吸湿,而当RH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吧此吸湿量急剧增加的RH称为CRH。
CAC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聚合物分子缔合形成聚合物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聚集浓度。
CMC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形成胶束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
MAC最大增溶浓度maximum additive concentration:在CMC以上,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
胶束数量增加,增溶量也相应增加。
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g时增溶药物达到饱和的浓度即为最大增溶浓度。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水的综合亲和力。
药剂学期末考名词解释
药剂学期末考名词解释1.药物(drugs):是指能够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人类和动物疾病以及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物质。
2.剂型(dosage forms):药物在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预防应用,并具有与一定给药途径相对应的形式,此种形式称之为药物剂型。
3.制剂: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4.药品(medicinal products):通常是指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5.药物递送系统(DDS):是指将必要量的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递送到必要的部位的技术。
其目的是将原料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6.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
8.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9.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10.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为生物学概念。
11.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12.絮凝(flocculation):在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可能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表面带电量、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状聚集,但振摇后重新分散均匀,这种现象叫絮凝,加入的电解质叫做絮凝剂。
13.反絮凝(deflocculation):如果在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电位升高,静电排斥力增加,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现象称为反絮凝。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根据有关药品标准(药典、国家标准)、适合临床要求、具有一定质量标准、防治、诊断疾病、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
药物剂型:是把医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为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简称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滴鼻剂等。
以剂型制成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司匹林片等。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撰,并有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处方药:必须凭职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不需凭职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简称OTC。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的简称。
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简称。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简称。
GU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ood Use Practice的简称。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增溶剂:系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被增容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增溶: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助溶剂: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潜溶剂:系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潜溶:为了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是,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药剂学名词解释简明版
药剂学名词解释简明版1. 药物(Drug):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物质,可以改变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状态。
: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物质,可以改变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状态。
2.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研究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3.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如何与生物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的学科。
:研究药物如何与生物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的学科。
4.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
5. 药理毒理学(Pharmaco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科学。
: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科学。
6. 剂量(Dosage):用量的量度,通常以药物的质量或体积表示。
:用量的量度,通常以药物的质量或体积表示。
7. 药代动力学参数(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数值指标,如药物半衰期、清除率等。
: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数值指标,如药物半衰期、清除率等。
8. 给药途径(Route of Administration):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如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
: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如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
9.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指两个或多个药物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的现象,可能导致药效的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指两个或多个药物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的现象,可能导致药效的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10. 药物副作用(Adverse Drug Reaction):治疗或预防疾病过程中,药物除了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还会引起的有害反应。
药剂名词解释
药剂名词解释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 绪论(Pharmacy) 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forms 剂型: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就叫做药物剂型,简称剂型.preparations 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或者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指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于普通剂型的各种新型的给药形式和方法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着,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生产处方:是制剂生产或者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是配料和成本核算的依据,包括药物,用量,配制方法以及工艺等内容。
医师处方: 医生对病人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和用法。
(Ethical) drug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2液体制剂preparations 液体制剂: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增溶剂: 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Solubilization增溶: 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agents 助溶剂: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潜溶剂: 使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混合溶剂 cosolvency 潜溶: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溶液剂: 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药剂学名词解释
药剂学名词解释一、绪论1.Drugs(药物):指可以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以及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活性物质(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2.Medicines(药品):指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3.Dosage forms(剂型):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的不同“形态”,即一类药物制剂的总称。
4.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药物制剂):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5.Pharmaceutics(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治疗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6.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制剂学):指根据制剂理论与制剂技术,设计和制备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的学科。
7.Dispensing pharmaceutics(调剂学):是研究方剂的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学科。
8.Physical pharmaceutics(物理药剂学):应用物理化学原理,研究和解释药物制造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用以指导剂型和制剂设计。
9.Industrial pharmacy(工业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学问。
10.Bio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11.Pharmacokinetics(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指导安全合理用药、剂型和剂量设计。
12.Clinical pharmaceutics(临床药剂学):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学问。
13.Pharmaceutical material polymer science(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性能及用途的理论和应用的专业基础学科。
药剂名词解释
药剂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药品(medicines):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原料药和制剂产品,有国家药品标准。
2、药物(drug)﹕一般指具有药理活性的原料药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等,不能直接用于患者。
3、剂型(dosage forms)﹕把药物制备成适合某种给药途径的适宜形式,即一类药物制剂的总称。
4、药物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以剂型体现的药物的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
5、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6、制剂学(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是指根据制剂理论与制剂技术,设计和制备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的学科。
7、调剂学(dispensing pharmaceutics) ﹕是研究方剂的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学科。
8、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 ﹕运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与手段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前工作、处方设计、配伍变化、制剂性质、稳定性、贮存等,使药剂学的剂型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等迈向科学化和理论化进程。
9、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溶液的形成理论,粉体学、流变学、界面化学等研究手段应用于剂型和制剂单元操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一门学科。
10、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剂型和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等提供依据。
11、临床药剂学(clinical pharmaceutics) ﹕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安全用药等,与临床治疗学紧密联系的学科。
药剂的名词解释
药剂的名词解释药剂是指一种特定的制剂形式,由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活性成分和辅料组成,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
药剂是多种药物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以特定的剂型(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提供给患者使用。
药剂的制备和配方涉及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因素,并依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药剂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辅料,确定药剂的配方。
然后,根据配方,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适当的手段(如搅拌、研磨、溶解等)使其充分混合。
接下来,根据特定的剂型要求,将混合好的药物转化为片剂、胶囊、注射液等制剂形式。
最后,通过一系列质量控制测试,确保药剂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药剂不仅仅是药物的搭配和混合,它还包括对患者使用药物的指导和监测。
首先,药剂师或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药物治疗指导,包括剂量、用法、禁忌等。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
同时,患者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的反应和药物的效果,并与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
药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不同类型的药剂可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例如,片剂适合口服给药,适用于长期治疗和日常用药;注射剂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急救用药和无法通过口服途径吸收的情况;外用制剂(如软膏、喷雾剂等)适合于局部治疗。
药剂的种类繁多,其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疾病的具体特点和患者的需求来确定。
此外,药剂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药物纳米载体成为药剂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通过纳米材料的包覆和修饰,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分布和疗效。
这种药剂的研发旨在提高药物的靶向性、控释性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总结而言,药剂是一种特定的制剂形式,由药物的活性成分和辅料组成,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
药剂的制备过程涉及药物的配方、混合和制剂形式的转化,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药剂的应用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疾病治疗。
药剂名词解释
一、剂型1.药剂学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3.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剂。
4.糖浆剂: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5.醑剂spirits,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6.酊剂tincture,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7.酒剂medicinal liquor,又叫药酒,指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8.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9.乳剂emulsion,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10.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11.颗粒剂: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赋型剂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12.片剂:将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
13.胶囊剂: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弹性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制剂14.滴丸剂: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15.膜剂Membranes 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16.软膏剂ointments,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17.凝胶剂:凝胶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18.栓剂suppositories,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形态外用制剂。
19.流浸膏剂(fluid extracts):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
药剂名词解释
★药剂学—以剂型为中心,研究药物制剂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药用辅料:药物加工成各种类型的制剂时,通常都要加入一些有助于制剂成型、稳定,使制剂成品具有某些必要的理化特征或生理特性的各种辅助物质,这些辅助物质称为药用★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无菌:在一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冷冻干燥技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在真空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为蒸汽而进行干燥的方法▲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等张溶液:渗透压与红细胞膜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等量递增(配研法):先称取比例小的药物细粉,然后加入等体积的其他细粉混合均匀,依次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在过筛混合即成★气雾剂: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溶解度:一定温度(一定气压)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的溶解的最大药量,反应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CMC(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HLB值3~6表面活性剂适合作W/O型乳化剂;HLB值8~18表面活性剂适合作O/W型乳化剂HLB值13~18作为增溶剂的;HLB值7~9 作湿润剂★起昙与昙点: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浑浊的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CRH(临界相对湿度):在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水溶性的物料粉末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为CRH★固体分散制备技术:将难溶性药物分散在固体载体材料中,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新技术★固体分散体:将药物高度分散于固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统★包合技术: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络合物的制备技术★微囊: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的药壳型★OCDDS(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用适当方法使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而是运送到回盲后部释放的药物发挥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OSDDS(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口服后能将药物选择性的输送到胃肠道的某一特定位置,以速释或缓、控释药物的剂型◆散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干燥粉末状制剂◆颗粒剂—药物粉末与适宜辅料混合而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有限溶胀—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体积膨胀,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无限溶胀—高分子空隙存在的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溶胀过程继续进行,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缓释制剂: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已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控释制剂:药物能在预定时间内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迟释制剂:给药后不立即释放的药物和制剂,包括肠溶制剂。
药剂名词解释
药剂学名词解释1、速度性控释:指用任何的化学,物理或机械等可能方法控制药物进入体内中央室或直接进入有关组织的速度的给药系统2、速溶制剂——采用适当的方法使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而制成制剂。
3、速崩制剂——遇分散介质迅速崩散的固体制剂。
4、靶向给药系统——药物与载体结合或被载体包埋形成可在体内可动性地指向靶组织释药的给药系统。
5、单次脉冲——指给药系统对外界环境产生响应而一次性突释药物。
6、自调式给药——利用疾病导致的体内某些化学物质调控的给药系统7、靶向给药系统亦称靶向制剂-:指一类能使药物富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且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给药系统,靶向制剂主要是抗癌药物的首选剂型7、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
系利用药物载体(drug carrier),将药物导向特定部位,使药物被生理过程自然吞噬而实现靶向的制剂。
8、主动靶向制剂:经过特殊而周密的生物识别(如抗体识别、配体识别等)设计,将药物导向特异性的识别靶区,实现预订目的的靶向制剂9、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应用某些物理化学方法可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10、脂质体是指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又称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11、胆固醇:是自然界膜中另一类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双亲性分子,但是亲油性大于亲水性,胆固醇主要与磷脂结合,对膜的流动性起调节作用。
12、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13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14、广义的控释制剂:一般是指控制释药的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15、狭义的控释制剂:一般是指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16、骨架型制剂: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骨架材料通过压制、融合等技术制成的片状、粒状、团块状或其它形状的制剂。
药剂名词解释
1 绪论(Pharmacy) 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forms 剂型: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就叫做药物剂型,简称剂型.preparations 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或者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指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于普通剂型的各种新型的给药形式和方法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着,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生产处方:是制剂生产或者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是配料和成本核算的依据,包括药物,用量,配制方法以及工艺等内容。
医师处方: 医生对病人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和用法。
(Ethical) drug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2液体制剂preparations 液体制剂: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增溶剂: 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Solubilization增溶: 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agents 助溶剂: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潜溶剂: 使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混合溶剂 cosolvency 潜溶: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溶液剂: 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waters 芳香水剂: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糖浆剂:指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酊剂: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醑剂: 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甘油剂: 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药剂学名词解释
✧剂型(formulation;preparation):剂型指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preparation):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方剂(prescription):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剂的并确切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DispensingPharmacy):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方中制备的,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科学称为调剂学。
✧目:计量单位目粒度是指原料颗粒的尺寸,一般以颗粒的最大长度来表示。
网目是表示标准筛的筛孔尺寸的大小。
在泰勒标准筛中,所谓网目就是6.4516平方厘米即 1平方英寸(2.54厘米≈1英寸)面积中的筛孔数目,并简称为目。
✧崩解剂(Disintegrating agent):崩解剂是指能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从而使功能成分迅速溶解吸收,发挥作用。
这类物质大都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从而实现片剂的崩解。
除了缓控)释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剂以外,一般的片剂中都应加有崩解剂。
✧增溶剂(increase solvent):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称为增溶剂。
✧助溶剂(Solubilizers 或称 Solubilizing agents):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水中,当加入第三种物质时能增加其溶解度;这种物质就称为助溶剂(助溶与增溶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是低分子化合物,而不是胶体电解质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乙酰胺等。
)。
✧潜溶剂(cosolvent):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絮凝剂(flocculant;flocculating agent):可使液体中分散的细粒固体形成絮凝物的高分子聚合物。
药剂名词解释
27、浸出过程:指溶剂进入药材细胞组织,溶解或分散有效成分后成为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28、汤剂:药材饮片或粗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29、酒剂:又称药酒,指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药剂。
30、酊剂: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供内服或外用。
31、流浸膏剂: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
32、浸膏剂: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制剂。
33、煎膏剂:又称膏滋,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转化为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37、输液剂: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人体血液中的大剂量(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
38、注射用无菌粉剂:亦称粉剂,是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的块状物。
39、眼用液体制剂:凡是供洗眼、滴眼用以治疗或眼内注射用以治疗或诊断眼部疾病的液体制剂。
名词解释
1、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药物的这些应用形式被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58、泛制法:是将药物粉末与润湿剂或黏合剂交替加入适宜的设备内,使药丸逐层增大的方法。
药剂名词解释
58、散剂(powders):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口服与局部用。
59、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60、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药用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61、稀释剂(diluents):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亦称为填充剂(fillers)。
Eg:淀粉、蔗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62、润湿剂(moistening agent):系指本身没有黏性,但能诱发待制粒物料的黏性,以利于制粒的液体。
Eg:蒸馏水、乙醇。
63、黏合剂(adhesives):系指对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料给予黏性,从而促使物料聚结成粒的辅料。
Eg:淀粉浆、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乙基纤维素EC)、聚维酮PVP、明胶、聚乙二醇PEG、50~70%蔗糖溶液、海藻酸钠。
64、崩解剂(disintegrants):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
Eg:干淀粉、羧甲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CCNa、交联聚维酮PVPP、泡腾崩解剂。
65、润滑剂(lubricants):降低压片和推出片时药片与冲模壁之间的摩擦力,以保证压片时应力均匀,防止裂片。
Eg: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PEG4000/6000)、月桂醇硫酸钠。
66、胶囊剂(capsules):系指药物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密封于弹性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67、膜剂(films):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
68、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69、凝胶剂:系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
39.比表面积:单位重量或体积所具有的粒子表面积。分别用Sw 和Sv表示Sw =6/ρdvs Sv=6/dvs
40.生物洁净:系指不仅除去空气中的尘埃,而且除去细菌等以创造洁净空气的环境。
41.脂质体: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微囊和微球: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microencapsules);如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亦称基质型)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microspheres)。
29.controlled release
23.CMC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称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胶束浓度
24.Liposomes脂质体: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25.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实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7.缓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8.经皮给药系统: 或称经皮治疗系统是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即透皮制剂;
9.主动靶向制剂: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的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制剂;
17.包合物:又称分子胶囊,是一种分子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包合体。一般将具有空穴结构的分子称为主分子(包合材料);被包嵌的分子称为客分子(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名词解释1等量递增法:先用最大的组分饱和混合容器后,倾出然后取最小的组分加入等体积量大的组分混合,再加入与此混合物等量的最大组分混均。
如此倍量增加量大的组分直至全部均匀。
2倍散:在特殊药品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样稀释剂制成稀释散。
3共熔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径混合后产生熔点降低而出现湿润或液化的现象4溶出度: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5透皮促进剂:那些能够渗透进入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降低皮肤的屏障,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6微囊: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做囊心物包封成的微小胶囊。
7相变温度:当温度升高时,将液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从有序排序变为无序排列,使脂质体的双分子层厚度减小,膜的流动性增加,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这种变态温度称相变温度8缓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需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9控制制剂: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的显著增加患者的顺立性10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阐述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三者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11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数学的方法描述这些过程以及机体因素或其他物质对这些过程的影响的学科12生物利用度:药物或制剂被吸收后,主药到达大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1、片剂的辅料及其作用① 稀释剂与吸收剂,稀释剂指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各体积,以利于片剂成型或分剂量的辅料;吸收剂:含有一定比例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成分需加入附加剂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他成分压片。
② 润湿剂与粘合剂:润湿剂本身无粘性,但能活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利于制粒的液体;粘合剂:可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原料和辅料给予粘性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以便使原料和辅料粘合制成颗粒。
③ 崩解剂: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毛细管,膨胀产气作用。
④ 润滑剂:润滑、抗粘附、助流作用⑤ 着色剂:使片剂美观易于识别⑥ 矫味剂:改善息片剂口味2、哪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① 药物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它们可使胶囊壁溶解② 易溶性药物或小剂量的刺激性药物③ 风化性药物,易使胶囊壁软化④ 吸湿性药物,使胶囊壁干燥变脆⑤ 小儿用药3、颗粒剂制备的工艺及其注意事项物料准备→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质量检查→分剂量与包装制软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干燥:及时干燥,温度应在60~80℃,热敏性药物成分不高于60℃,定时翻动整粒与分级:先过一号筛(12~14目)再过四号筛60目,挥发油的加入应用喷入法分剂量与包装:应注意防潮4、比较一下片剂和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颗粒剂: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15%片剂:用于压片的颗粒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润滑性5、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主药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合→粘合剂、润湿剂、内加崩解剂→制粒→整粒→挥发性成分、润滑剂、外加崩解剂→批混→计算片重→压片→质量检查→包装↓→包衣→↑6、核黄素为主动转动的药物应如何用药?为什么?饭后、小剂服用。
在十二指肠由载体转动吸收,在小肠上端吸收,大剂量药物同时到达吸收部位,吸收达到饱和。
因而吸有一部分药物被吸收,若饭后服用,胃排空速率小,到达小肠吸收部位的核黄素量少,且连续不断地转动到吸收部位,主动转动不致产生饱和,使吸收量增加。
7、 VC在无氧与有氧下如何发生变化?有氧下:VC→氧化→去氢抗坏血敏→水解→2,3—二酮古罗糖酸→氧化→L-J糖酸+草酸无氧下:VC→脱水、水解、无氧→呋喃甲醛+CO28、缓控释制剂的分类①骨架型:缓释、控释颗粒压制片、主物粘附片、胃内滞留片、骨架型小丸②膜控型:微孔膜包衣片、膜控释小片、肠溶膜控释片、膜控释小丸③渗透泵片④植入剂9、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变黄的原因?因为普鲁卡因水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和生脱羧反应而得的苯胺经氧化生成了有色物质10、临床上常用于酸化尿液的药物是什么?酸化尿后对弱酸,弱碱性药物的排泄有何影响?一;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是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方法(一)处方因素的影响1、pH值的影响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二)外界因素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2、光线的影响3、空气的影响4、金属离子的影响5、湿度和水分的影响6、包装材料的影响增加稳定性的方法(一)延缓水解1、控制温度2、调节pH3、改变溶剂4、制成难溶性的盐(二)延缓氧化1、控制含氧量2、抗氧剂3、pH值4、螯合剂三;经典恒温法经典恒温法的理论依据是Arrhenius方程lgk=-E/2.303RT + lgA,以lgk对1/T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E/(2.303R),由此可计算出活化能E。
若将直线外推至室温,就可求出室温时的速度常数(k25)。
由k25可求出分解10%所需的时间(即t0.9)或室温储藏若干时间以后残留的药物浓度。
四;青霉素G Na盐水溶液稳定性加速实验青霉素G Na盐在水溶液中迅速破坏,残余未破坏的青霉素G钠盐可用碘量法测定之,即先经过碱处理,生成青霉素噻唑酸,后者可被碘氧化,过量的碘则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回滴;随着青霉素G钠盐溶液放置时间的延长,残余未破坏的青霉素G钠盐越来越少,故碘液消耗量也相应减少。
根据碘液消耗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表明青霉素G钠盐在水溶液中的分解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因为此反应与pH值有关,故实际上是一个伪一级反应,按以及动力学反应处理。
五;液体制剂的特点液体药剂的优点有: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②给药途径多,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④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⑤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液体制剂的不足:①药物分散度大,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都不方便;③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④非均匀性液体制剂,药物的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六: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水处理——容器的处理——药液配制——灌装和封口——消毒灭菌——灯检包装。
七: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无菌注射剂成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2)无热原对于注射量大的、供静脉注射和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必须符合无热原的质量指标。
(3)澄明度按照澄明度检查的规定,应符合规定要求。
(4)pH值一般注射剂要求pH4~9,脊椎腔注射剂要求pH5~8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
(5)渗透压注射剂要求有一定的渗透压。
供静脉注射和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应当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否则,低渗溶液会造成红细胞胀破、溶血;高渗溶液会使红细胞萎缩。
(6)安全性注射剂安全试验包括刺激性试验、溶血试验、过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等。
(7)稳定性注射剂要求具有必要的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
有明确的有效期。
八:注射剂的质量检查(一)澄明度检查(二)热原检查(三)无菌检查(四)降压物质的检查(五)pH检查4—9九:湿法制粒压片:加粘合剂架桥或粘结作用使药粉聚结在一起而成颗粒的方法。
制粒目的:增加压片物料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1)湿法制粒的原理:A液体的架桥作用:分之间产生粘着力;B固体架桥,包括部分药物溶解和固化、析出,粘合剂的固结等。
(2)生产工艺流程主药——粉碎过筛——加辅料混合——加粘合剂——制软材——过筛——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混匀——压片——包衣——包装——片剂成品。
(3)制湿颗粒方法和设备摇摆式颗粒机制粒、流化(沸腾)制粒、喷雾干燥制粒法、高速搅拌制粒,其中流化(沸腾)制粒,亦称为“一步制粒法”—物料的混合、粘结成粒、干燥等过程在同一设备内一次完成。
1)挤压式制粒机:2)转动制粒机3)高速搅拌制粒4)流化床制粒机(4)干燥:目的: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水解、霉变)。
加热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介电等加热,最普遍用对流加热(简称对流干燥)。
十:颗粒剂的制备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质量检查与分剂量十一:包衣的目的和种类目的:①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②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③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④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⑤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⑥改善片剂的外观。
包衣的种类:糖包衣、薄膜包衣和压制包衣,其中薄膜衣又分为胃溶型和肠溶型两种。
包衣的方法:糖包衣: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薄膜包衣:片芯(转动)——喷包衣液—(反复多次)—干燥——固化——干燥——薄膜衣片十二:阀门系统工作原理阀门系统是控制药物和抛射剂从容器喷出的主要部件,其中定量阀门可精确控制给药剂量。
阀门系统由封帽、阀杆、橡胶封圈、弹簧、定量杯、侵入管和推动钮组成。
药液通过阀杆上的引液槽进入阀门系统的定量室。
喷射时按下推动钮,阀杆在推动钮压力下顶入,弹簧受压,内孔进入出液橡胶封圈以内,定量室内的药液由内孔进入膨胀室,部分牛启华后自喷嘴喷出。
同时引液槽全部进入瓶内,封圈封闭了药液进入定量室的通道。
推动钮压力出去后,在弹簧作用下,阀杆回复原位,药液再进入定量室。
再次反复使用时,又重复这一过程。
十三:渗透泵片的释药机制渗透泵型控释制剂是利用渗透压原理制成,主要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助推剂组成。
当渗透泵片与水接触时,水即可通过半透膜渗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加之高渗透压辅料的溶解,渗透压可达4—5MPa,而体液渗透压仅为0.7MPa。
由于膜内外的渗透压差,药物的饱和溶液由细孔持续流出,其流出量与渗透进莫内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的药物完全溶解为止。
十四: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并举例1、增溶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2、乳化剂:阿拉伯胶、琼脂3、润湿剂:聚山梨酯类4、起泡剂和消泡剂:皂类5、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6、消毒剂和杀毒剂:苯扎氯铵十五:影响微粒粒径大小的因素1、药物的粒径2、载体材料的用量3、制备方法4、温度5、搅拌速度6、附加剂的浓度7、材料相黏度十六:脂质体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该制剂的特点脂质体以磷脂为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的。